农民工市民化的制约因素分析及对策建议

时间:2022-04-26 06:33:39

农民工市民化的制约因素分析及对策建议

摘要:通过从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各个主体认识上的误区、农民工群体的无序性、农民工自身素质四个方面来分析制约农民工市民化的主要因素,提出要破除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形态、分类分层保障农民工权益、为农民工市民化提供精神支持、重视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及建立健全维护农民工权益的法律和制度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民工;市民化;制约因素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5-0067-0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数量逐年递增。根据中国统计局最新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全国进城务工的农民总数超过2.4亿。农民进入城市后,离开了土地和原有的社会关系,试图通过参与城市的生产建设, 转换农民的身份和角色,融入城市生活。面对城市经济吸纳和社会拒入的态度, 他们虽然获得了非农的职业身份,却很难实现向市民的转变,农民工身份界定使其成为游离于城市和农村之间的“边缘人” [1]。

农民工市民化是指他们在身份上获得同城市居民相同的合法身份和社会权利的过程[2]。农民工主要从事那些“脏、重、累、险”的职业,工资低,生活状况差,文化娱乐生活单调,子女在受教育上不平等,且社会保障程度低。在目前推进的农民工市民化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障碍,制约其市民化进程的因素主要如下。

一、农民工市民化的制约因素

(一)二元社会结构的分割

1.户籍制度的障碍

我国的户籍制度,以“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为标志,在农村和城市之间树立了一堵高大的“户籍墙”,人为地把公民划分为农民和市民[3]。户籍制度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屏蔽”,她的一个最主要的社会功能就是“依靠户籍阻止农民进城。在这个前提下,实行了向城市工业发展倾斜的政策,完成了工业发展的原始积累。”[4]尽管现在户籍制度有了一些松动,但是在政策、措施的衔接与利益的享受上严重脱节,户籍制度的刚性,使农村与日益发展的城市始终有一段距离,这种城乡分治的旧体制,造成了我国特有的“城乡冷战”局面。

2.就业制度的限制

1957年12月,国务院通过《关于各单位从农村招用临时工的暂行规定》,明确规定城市“一切部门的劳动调配必须纳入计划,增加人员必须通过劳动部门调配”。“不得私自介绍农民到城市和矿区找工作” [5]。从此就建立起了城市居民优先就业的不平等劳动就业制度,使得农民工在城市就业存在诸多限制。首先,就业范围的限制,包括农民工在求职、就业、等方面遇到不公平待遇。其次,经济权益的歧视,农民工的各项经济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劳资双方签订劳动合同很少,即使签了劳动合同的,合同中也没有农民工享有特殊劳动保护的条款。加大了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

3.社会保障制度的限制

在住房福利方面,农民工既不能获得福利住房,也不可能从国家和单位获得补贴,而城市里的房价,地价相对过高,使大部分农民工既买不起房,甚至连租房都很困难,只有几个人合租一间小房,其居住条件、卫生条件得不到基本的保障,他们也不享有城市居民所拥有的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养老保险等方面的社会福利。

(二)各个主体认识上的误区

农民工这个词表明的不仅是一种职业,而是一种身份与职业的结合,“农民”表明他们的身份,“工”则表明他们的职业。无论是城市居民还是企业从业者,他们对农民工市民化的认识和重视都不够,存在矛盾心里和认识上的误区,阻碍了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

1.城市居民认识上的误区

二元结构的存在和长期城乡隔离,使城市居民天生就有一种优越感。在城市体制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长期生活在城市“福利城堡”中城市居民对待农民工的态度也耐人寻味[6]:一方面他们是接纳农民工,因为农民工是廉价的劳动力,为他们分担了他们不愿意从事,且社会又急需的累活、脏活、险活;另外一方面是拒绝农民工。在城市居民看来,他们享有福利和特权是理所当然的。农民工入城打破了城市就业市场的稳定,加剧了城市就业市场的竞争,害怕农民工利用廉价抢夺他们的工作机会。这种矛盾的心态实际上承认农民工对城市的贡献,不承认农民工的权益。

2.企业主体的短视行为

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为企业带来了廉价的劳动力,而企业不必承担农民工医疗、住房、保险方面的支出,很多的企业对农民工缺乏起码的尊重和保护,有时候还出现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农民工受伤无人问津的情况。企业的短视行为,使农民工在短时间内不可能融入到城市中来。

(三)农民工群体的无序性

农民工被城市的各种组织排斥在外,成为一个既缺乏保护又缺乏约束的群体。由于城市社会组织结构的封闭性,而农民工不是城市居民,他们没有资格在城市成立组织,且自己又无法成立合法的组织。同时,农民工自身组织具有无序性。农民工自发流动的特性就决定了他们进入城市后,只能靠血缘、地缘关系寻找工作和共同生活居住。从而,也就很容易解释出现在经济发达地区“湖南村”、“四川村”、“河南村”等农民工居住的村落。这些村落也是农民工在城市生存的需要,也是他们农村家乡生活在城市的翻版。

(四)农民工自身素质的低下

农民工是否可以转化为市民,还取决于农民自身的文化知识和能力状况。进城农民工的整体素质是取得市民资格的重要条件,决定着他们由农民工转化成市民的成功率。目前,我国农民的整体文化知识和能力不高,转移能力弱,进城后竞争力不强,妨碍了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

二、农民工市民化及其保障的对策建议

(一)破除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形态

二元户籍制度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不公平,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最大障碍。打破城乡分割,建立统一的户籍制度,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第一要务。建立平等的身份制度,才能打通农民工市民化的关卡和障碍。所有户籍国民都享有从政、经商、务农、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平等的机会和平等的权利,国家不再人为地对农民工进城设置障碍,不再收取各种费用,办理各种证件的办法来歧视进城农民工,不再人为地干涉城乡居民正常的竞争。建立起以常驻地为户籍登记地的机制,农民工只要在城市里有固定的、常驻的居住地,不论是自购,还是租赁,都可以申请居住所在地的城市户口,享有同等的市民权利。

(二)分类分层保障农民工权益

统一的社会保障待遇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全建立,它要取决于社会各个方面的认知、经济发展的程度、国家财政承受能力、体制转换的进程等等,是一个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过程。因而,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量力而行,采取步步为营的推进策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提升统筹层次,将进城农民工逐步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中来;加大对企业的监管力度,监督企业为所聘用的农民工缴纳强制性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

(三)为农民工市民化提供精神支持

1.要树立起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了“五个统筹”的思想。在五个统筹之中统筹城乡发展摆在首位。要实行城乡统筹发展,就必须以人为本,站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高度,研究和解决城乡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实现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的双赢局面。

2.促进各群体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在农民工市民化的问题上,城市居民要走出种种误区。一是关于城市病的问题,认为大量农民进城会带来交通拥挤、住房紧张、治安变坏,从而加剧城市的不稳定。然而,农民工通过自己辛勤的劳动,为城市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二是进城农民工抢城市市民饭碗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存在的,农民工进城从事的都是累、脏且城市居民不愿意做的工作。

(四)重视农民工的教育培训

1.加强农民工的思想道德教育

城市政府和相关组织要通过多种形式,对进城农民工进行现代观念、文明准则、法制观念和城市意识教育,逐步引导他们破除封闭保守、自由散漫等小农思想和意识,逐步形成与现代城市生活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树立和不断增强自立意识、竞争意识、卫生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竞争与协作等关系。

2.就业技能培训,使农民工尽快提高职业技能

进城的农民工大多数年轻力壮,有一定的文化基础。但是与城市岗位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必须通过就业培训,提高他们科学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这就要求政府和即将成为新市民的农民工作出双向的努力。一方面要根据城市劳动市场需求,建立起适合新市民特点、符合多层次需要的职业培训网络;另一方面,对于新进城的新市民,要认识到提高职业技能是实现市民化的重要条件,要尽快完成由农民到新市民的转化。

(五)建立健全维护农民工权益的法律和制度

城市农民工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权利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制度性的剥夺,无法享有与城市居民一样的权利,需要逐步通过法制化的途径来加强对农民工权益的保护。而现行的《劳动法》、《工伤保护条例》等主要适用于城市居民,无法实现对进城农民工的保护。因此,要加速制定针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以便为农民工提供强有力的社会保障。

总之,农民工市民化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渐进的过程。针对农民工在市民化中存在的问题,政府、企业乃至整个社会都应该做出自己的贡献。要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大中小城市的不同规模和实际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并且在此过程中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 肖云.农民工城市化影响因素及公共政策[J].重庆大学学报,2006,(6).

[2] 梅志罡.论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差异[J].现代经济研究,2006,(7).

[3] 姚谐路.关于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研究[J].经济纵横,2006,(7).

[4] 郑功成.农民工权益与社会保障[J].青年研究,2002,(8).

[5] .简析城市农民工市民化的障碍及实现途径[J].农村经济,2005,(5).

[6] 刘传江.社会资本与农民工的城市融合[J].人口研究,2004,(5).

上一篇:广州征地拆迁矛盾化解能力研究 下一篇:海南产权酒店发展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