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谚语中的性别歧视

时间:2022-04-22 06:42:41

英语谚语中的性别歧视

摘 要: 语言是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性别歧视作为一种不平等的社会现象在英语语言中也得到了充分的反应。本文结合英语谚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从历史背景、文化意识和社会地位等因素来分析这种不平等的根源,并讨论了性别歧视现象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 英语谚语 性别歧视 根源 变化和发展

一、英语谚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Webster Ninth New Collegiate Dictionary中对性别歧视(sexism)的定义是:prejudice or discrimination based on sex,esp.discrimination against women(基于性别的偏见或歧视,尤其是对妇女的歧视)。牛津字典给“性别歧视”所下的定义是:“性别偏见或歧视(尤其对女性)。”《朗曼英语词典》对“性别歧视”的解释是:“以性别为基础的歧视,尤其是男性对女性的偏见。”因此,在语言习惯上,“性别歧视”通常是指语言对女性的歧视,那么,英语谚语中是怎样体现这种歧视的呢?

1.从社会地位方面

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人们对男人和女人在家庭中、社会中的地位有着不平等的看待。如:A man of straw is worth of a woman of gold.(稻草男儿抵得上金玉女子。);If husband be not at home,there is nobody.(丈夫不在家,等于说没人。)从这两句谚语我们可以看出,女人的社会地位远低于男人。这些大男子主义色彩的谚语集中反映了妇女受欺凌、歧视的社会地位。

2.从婚嫁方面

对女性的歧视还体现在婚姻、嫁娶中。如:A fair face is half portion.(姿色颜,嫁妆半。);Marry your son when you will,your daughter when you can.(娶妻不忙,嫁女宜速。);It is harder to marry a daughter well than to bring her up well.(养女易,嫁女难。)以上谚语反映了英语语言重男轻女的思想和把女性商品化的倾向。

3.从言行方面

按理说男人和女人在言行方面不能一概而论,但是英语谚语中的很多表达都把话多、嘴碎的特点给了女人;相反,务实能干成了男人的特点。如:Words are women,deeds are men.(女子巧舌,男儿实干。);Husbands are in heaven whose wives scold not.(老婆不唠叨,丈夫就像在天堂里。);Many women,many words;Many geese,many turds.(鹅的屎多,女人的话多。)根据生理科研表明,女子大脑中语言中心的容积比男子大得多,女性喜欢与人交流,这算不上是女人的缺点,而且多话的男人也是有的。然而,在实际的语言交流中,就有了以上的歧视现象,而且女人常常被拿来与动物相提并论。

4.从才智方面

女人天生被认为是男人的一部分,因此在智力和才情方面,女人似乎也理所当然的比男人差,因此有了下面的两句谚语:Woman have long hair and short brains.(女人头发长,见识短。);When an ass climbs a ladder,we may find wisdom in women.(毛驴登梯时,女人才有才智。)很明显,这样的说法是带有性别歧视的,女人也有聪明能干的,并不是所有男人都比女人聪明能干,也不是男人在所有事情上都比女人强。然而,在这种带有性别歧视的观念影响下,有些男人一方面鼓吹“女子无才便是德”,而当女子循规蹈矩之后,又骂女人头发长见识短。

二、性别歧视的原因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反映一个民族的历史特征。语言性别歧视是社会性别歧视的真实再现,其产生的根源并不在语言本身,而是由于历史文化、宗教心理、社会角色和地位等方面的不平等,才造成语言的性别歧视。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因素。

1.历史背景

性别歧视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有其历史根源。在人类社会早期,男女来是平等的。到了母系氏族社会,由于母系血统在社会群体中的重要性,女性居社会统治地位。妇女在原始社会物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是其受到社会尊重的经济基础。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私有制的出现,男性在经济上的地位的逐渐上升,母系氏族制被父系氏族制取代。从此男性对女性的歧视成为延续千年的社会问题。男子是社会的主宰,女人只是男子的附属品,她的价值局限于生殖。进而对妇女抱有偏见,认为妇女智力低下、大脑较小、缺乏天赋、简单幼稚。社会还用道德和法律等手段,维护和支持歧视妇女的社会现象。

2.文化意识的影响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影响着语言,所以英语文化中的男女不平等现象也会在英语谚语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在西方的文化中,《圣经》的地位举足轻重,其蕴涵的价值观念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根据《圣经》的描述,上帝首先创造了亚当,然后为了给他一个伴侣,才取其一根肋骨造了夏娃。因而,人类自从被创造的那一天起,女性理所当然地成为男性的附属品或派生物。而且,夏娃禁不住撒旦的诱惑而偷吃了禁果。女性就与头脑简单、非理性、背叛、欺骗、邪恶、诱惑等贬义词密切相连(2004)。这就是从宗教上把男人看成了主要的,而女人成了低等或第二等的,成了附属品。随之,第一批“亚当肋条词”(Adam’s-rib words)也就造出来了,例如female,woman等。

3.社会地位和权利因素

性别歧视来源于女性较低的社会地位和有限的权利,男性操纵着一切。千百年来,男性和女性在家庭中和社会中扮演着不同的传统角色:男主外,女主内;社会分工的不同使男性在社会生活中占主导地位。男性身强力壮,被看成是主宰一切,女性则被看作是软弱无力的依附者,活动范围仅限于家庭、做家务和养孩子。男性在社会体制占据着支配的地位,代表着权利;女性则处于权势的从属地位,仅仅是点缀和装饰。特别是在英语文化中,女性结婚后就得冠以夫姓,连自己的姓氏都得丢弃,可见女性的社会地位远不如男性。语言忠实地反映了这些社会现象,从而形成了英语谚语中的性别歧视。

三、英语语言性别歧视的发展趋势

上世纪70年代初,女权运动在西方兴起,受其影响,英语世界掀起了一场旨在消除性别歧视的文字改革运动,陆续出现了许多改革和消除语言性别歧视的方案,性别歧视语言的确有了变化。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欧盟其他国家等政府部门,以及全国师范教育理事会等各种组织,都纷纷起草,制定“性别歧视语使用法”法,进而逐步消除公众语言中的性别歧视。总结起来,改革和消除语言性别歧视现象的方式和手段有以下三种:一是表现在创造了中性化的新词代替原来的阳性词,如用spokesperson取代spokesman,用chairperson代替chairman,用humankind代替mankind,用domestic engineer代替housewife。二是采用显示性别的代词代替男性化的代词,如用he/she,his/her代替he,his。三是采用阳性相对应的阴性词,消灭语言性别歧视(特别是美国)近年来女权运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如businesswoman,businessman;policewoman,policeman;post woman,postman。随着女权主义的不断壮大,广大女性批评并激烈地改变既存语言,大胆地进行创作实验,使用新词、新拼写、新意象以远离父权语言的权威结构,为女性的寻求一片新的话语空间(2005)。

四、结语

语言是一面镜子,直接反映社会生活,所以作为社会问题之一的性别歧视也可以透过语言折射出来。这种不平等的社会现象并不是由语言符号的自然属性所决定的,而是一种社会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在语言中的反应,它涉及心理、社会、文化等各方面。要想从根本上消除这一步平等现象,我们首先应该改变思想观念,给予女习惯尊重与平等,以实现社会的男女平等,最终实现性别歧视现象的消失。

参考文献:

[1]吴友富.外语与文化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1:306.

[2]靳梅琳.社会语言学和英语语言学[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2:27-28.

上一篇: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与应用 下一篇:2000―语音室外语教学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