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境教学

时间:2022-04-20 12:33:05

探究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境教学

1.绪言

情景教学法具体指的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有目的的引入或者去创立一种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且具体的场景,从而引起学生一定的感官体验,帮助他们理解教材所要表达的内容,并使他们的各项心理机能能够得到很好的发挥。经常运用的情境教学模式主要有榜样作用、形象而又生动的语言描绘、角色扮演、诗歌朗诵、音乐欣赏和旅游观光等等,他们都是灵活的将教学内容融入到了具体而又形象的情境中,这种情景对于学生通常都有一种潜移默化的暗示与影响作用。情境教学在我国现时的高中教学过程中运用的非常普遍。

2.创设情境教学的具体原则

众所周知的是,课堂教学是开展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而提高学生的素质就成为了课堂教学的最主要内容,在高中教学的过程中,怎么样将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慢慢的向素质教育的模式转变,把单纯的知识输入变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智力开发上,最大化的提高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就成了摆在高中数学教师面前一道非常重要的课题。[1]

主体性是素质教育众多教学改革原则的核心与灵魂,但在具体的教学环节要想真正的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就必须使学生的认知过程变成一个再创造的过程,使学生在自觉、主动以及深层次的参与过程中,发现问题、理解问题并对问题加以创造与应用,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学习,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一种明显的意识倾向与情感的共鸣,这才是教学主体参与的主要条件和关键所在。 简单地说,情境教学的目的主要在于促进学生的整体能力和和谐发展,而具体的讲,在数学教学的运用过程中,情景教学主要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其一,要把握难易度的平衡,要有一定的难度,但这种难度必须要在学生的"最近发现区"内,使学生能够在这种难度的刺激下获得数学学习的收益;其二,要顾及到绝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情境教学面对的应该是多数人,而不是极少数人;其三,情境教学的设置要简洁明确,必须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目的性,表达方法要简明扼要,不能含糊不清,这样会使学生在思维混乱的状态下不由自主的盲目应付;其四,要注意时机,情境的设置一定要恰当,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努力的寻找学生的最佳突破口;其五,要少而精。在具体的情境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提问要少而精,而学生的质疑择要多而深。也只有在这些个原则指导下,我们才能够达到情境教学提高学生教学认知的主要目的。[2]

3.高中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的主要策略

3.1 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一些传统的教学方式,诸如"填鸭式""满堂灌"教会我们,教育必须以学生作为教学主题,新时期青少年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他们充满生气与活力,有真挚的情感,而且具有很大的可塑性,面对这样的一群活动主题,教师绝对不可以越俎代庖,继续以往盲目的知识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情境教学的主要目的就在于将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具体化的融入在优化的情境中,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动机,充分的感受问题,并对问题进行主动性的探究。

3.2强化学生的情境感受

即使是在数学教学的应用过程中,情境教学往往也具有非常鲜明的形象性,使学生能够产生如临其境的切入感,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设立不同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创设问题情境的主要方式是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求知心理中,刻意的创造出一种不和谐感,将学生引入这种情境中激发他们研究问题的动机,通过不断的探索与追寻,来消除这种矛盾,从而获得一种前所未有的满足感。需要注意的是,在设立问题的过程中,要小而具体,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启发性,同时还要协调好问题的难易度。除此之外,问题的设立还必须与具体所要教授的内容保持一致,不能够太过于天马行空,脱离了原来的教学内容,更不能使用一些不太贴切的比喻,给学生的理解造成一定的难度。[3]

3.3 要具有一定的发展性

我们都知道的是,与别的科目不同,数学是一门讲究抽象性、逻辑性也非常严密的学科,也正是由于它的这一个特点,很多偏重于感性表达的学生望而却步,对它失去了学习的热情。事实上,情境教学不可能将所有的数学知识都用非常真实的形象为学生再现出来,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情境教学所谓的"形象真切"的特点,并不是对实体的复制,而是以简化的形体以及暗示性的手法,来取得与实际问题在结构上的相像,给学生以代入感,使他们能够通过情境教学来扩宽所学的知识,或者说获得更多更新的知识,从而达到高中数学情境教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王静,李兵.高中数学教学中创设情景的有效策略[J].学周刊,2011,(7)

[2]王彬.浅析数学教学中的情境教学[J].文化教育,2009,(7)

[3]葛培运.中职数学教学中的情境教学[J].内江科技,2009,(11)

上一篇:小学体育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下一篇: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的有效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