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剧中的“湘西影像”论述

时间:2022-04-20 12:00:53

影视剧中的“湘西影像”论述

摘要:自1977年电影《连心坝》放映以来,“湘西影像”至今已走过近四十年的发展历程。期间,出现了一大批优秀作品,深受观众喜爱。本文便从嬗变轨迹、题材类型、叙事风格等维度,对“湘西影像”的整体群像进行粗线条勾勒,以期抛砖引玉,引发学界关注。

关键词:湘西影像;嬗变轨迹;题材类型;叙事风格;美学内涵;影视改编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6)-01-0119-02

中国影视剧大家庭中有一位风格特异的成员———湘西题材影视剧,本文将其命名为“湘西影像”。目前学界关于“湘西影像”的研究,主要是以影评或剧评形式出现的论文,尚无系统研究,这一研究尚有较大空间。本文便拟对“湘西影像”的系统研究进行初步探讨,以期抛砖引玉,引起关注。然囿于篇幅所限,本文仅是简要谈谈,不作深入展开。笔者认为,对“湘西影像”的系统研究,可从如下维度展开。首先对“湘西影像”的嬗变轨迹做纵向梳理;然后从题材类型、叙事风格和美学内涵三个方面进行全面解读;最后探讨湘西题材小说的影视改编问题。具体阐述如下:

一、“湘西影像”的嬗变轨迹

若对“湘西影像”近四十年的发展历程进行粗略划分,大致可以2000年为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湘西影像”有两大突出特点:其一,湘西文学被频频改编为影视作品。其中,对文学大师沈从文的小说可谓情有独钟,共改编成四部电影,即《边城》、《村妓》、《湘女萧萧》和《烟雨长河》。此外,电影《那山那人那狗》改编自彭见明的同名小说。热播剧《乌龙山剿匪记》改编自水运宪的同名小说。这些影视作品均反映出边地的风俗民情与人生的悲欢离合。其二,匪患系列作品颇有影响。1987年,电视剧《乌龙山剿匪记》与电影《湘西剿匪记》相继出现,尤其是前者的播出极为火爆———当年的热播场景,用“万人空巷”来形容亦不为过。这在全国迅速刮起了一股“湘西剿匪风”。之后,湘西匪患系列影视作品层出不穷。第二阶段,即新世纪以来,湘西题材影视剧有明显发展。其中,匪患系列影视剧继续火热,但有其独到之处,譬如电视剧《边城汉子》,借用导演的话说,便是:“这部戏讲述了剿匪英雄蒲地流与五个女人的情感纠葛,从到1950年湘西剿匪跨了30年,虽然是匪事,但说的也是一个民族的发展史。”换言之,该剧的表现重心已由以往的表现剿匪战斗转向展现一个剿匪英雄的成长经历,并以此折射出“民族的发展史”。而电视剧《血色湘西》的表现重心则出现了更大幅度的“位移”,虽然剧中也有土匪身影的出现,但其情节重心,已由剿匪转至抗日,完全称得上是一部凸显湘西正面形象的“抗战剧”。同时,新世纪以来的湘西题材影视剧更为注重表现真实的“湘西形象”,尤其是出现了一批原生态电影,譬如《槟榔》、《红棉袄》、《暑假》等。这些影片大多采用并未受过专业训练的当地人作为演员,并且使用方言,甚至苗语进行对话,尽可能“原汁原味”展现当下湘西的人生百态。

二、“湘西影像”的题材类型

“湘西影像”有三大题材类型:

(一)匪患系列

湘西山高路险林密,是匪患的重灾区,也是剿匪的主战场。剿匪这一历史事件因其传奇性深受影视人的青睐,因而产生了一大批优秀作品。如电视剧《乌龙山剿匪记》、《湘西大剿匪》、《湘西往事》、《武陵山剿匪记》和《新乌龙山剿匪记》,电影《湘西剿匪记》、《追剿魔头》等等。这类影视剧情节曲折离奇,人物形象生动。但因拍摄过多,出现了剧情模式化、人物脸谱化的倾向,且在对湘西匪患的过度渲染中有着明显的误读。

(二)革命/抗战系列

1996年拍摄的两部电视剧《两把菜刀》和《桑植起义》,分别呈现了元帅在故乡湘西桑植的革命生涯。2007年热播的电视剧《血色湘西》另辟蹊径,表现了湘西人的抗日壮举。至于,2011年播出的电视剧《借问英雄何处》,则是革命与抗战两大情节元素的杂糅。该剧讲述了抗日战争前后湘西三个结拜兄弟的恩怨情仇。其间浓墨重彩地表现了共产党人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以及湘西山民的抗日义举。

(三)情感系列

有的影视剧主要表现男女间的爱情,譬如电影《边城》展示了湘西边地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翠翠与傩送相爱,然而,傩送的哥哥天保也爱上了翠翠。所幸,天保觉察到翠翠的意愿后,退出了这场爱情争夺战,但在外出途中,落水淹死,这让傩送父子对翠翠一家心生怨言,从而给翠翠爱情蒙上巨大阴影。之后,傩送又因爱情与父亲争吵,离家出走。且中寨人误传口信,告诉老船夫傩送要娶团总女儿,接受碾坊陪嫁。老船夫又不巧与傩送父亲互生误会。这一切导致老船夫雷雨之夜死去。最后,孤独的翠翠选择在渡口等待傩送归来,不管后者回或不回。电影《村妓》则揭露出金钱介入下的情爱变异———因贫穷,作为农民的丈夫不得不送妻子进城出卖身体赚钱,因而,夫妻二人备受他人,最终选择回转乡下。有的影视作品表现亲情,如《那山那人那狗》表现父子情,《红棉袄》表现祖孙情。除表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湘西影像”还注重表现人对自然的情感。影片中常常出现湘西秀美的风景。人们生于斯,长于斯,对脚下这片土地有着深深的眷恋。

三、“湘西影像”的叙事风格

“湘西影像”因作品数量众多,题材多样,与之相应,叙事风格也呈现出多样化:

(一)诗化风格

湘西题材电视剧的诗化风格主要借助对风景、民俗的诗意表现来营构。首先,不少作品都极为注重对湘西优美自然风光的表现。《边城》、《那山那人那狗》等影片,便始于一系列呈现优美风景的空镜头。这类镜头构图大多讲究,并有音乐与之配合,具有很强的音画效果。其次,湘西历来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地方民俗迥异于汉族,比如“走马路”唱歌求爱、赶边边场、篝火舞蹈等。这些独特的地域元素或作为故事背景、或作为情节链条,被大量吸收至影视作品中,营造出浓郁的诗意氛围。

(二)戏剧化风格

湘西题材影视剧中有一批戏剧化风格很浓的作品,主要集中在匪患系列和革命系列。这些影视作品往往有着激烈的矛盾冲突和众多的偶然巧合,在情节设置上环环相扣,险象丛生,戏剧性很强,如电视剧《乌龙山剿匪记》和《血色湘西》。

(三)写实风格

影视剧作为虚构的艺术作品,完全意义上的“真实”并不存在。所谓的写实风格意味着影视作品对现实生活最大限度的贴近。近年来,一批湘西本土导演致力于以一种原生态的方式,向观众展示“祛魅”之后的真实湘西。譬如荣获第11届韩国釜山电影节“新浪潮奖”的《槟榔》,其导演杨恒就是湘西人。剧中的主要演员为未受过专业训练的本地人,语言为当地方言,且长镜头频频出现,因而具有很强的写实性。另如,邹亚林的《红棉袄》和《暑假》也在努力发掘湘西的“原生态文化”。

四、“湘西影像”的美学内涵

与文学作品仿佛,当代影视在祛魅与复魅的交替中,多维地展示与深受儒家文化浸染的乡土中国截然相异的少数民族地域风貌。“湘西影像”俨然成为当代影视剧中的一道独特风景,———闭塞与诗意、匪气与神性、自守与报国,众多对立面在这片神秘土地上交织缠绕,极富视觉张力。譬如,以电视剧《乌龙山剿匪记》为代表的匪患系列影视剧,一方面凸显湘西的闭塞落后,民风彪悍,另一面,又不忘展示当地人的善良与浪漫。其中,电视剧《湘西往事》,对湘西诗意的表现尤为突出。该剧直接表现剿匪的战斗场面并不多见,反而,细腻呈现了一系列湘西的民俗风情,譬如唱山歌,傩戏等。剧中,土匪头目庹云飞,外号“云中雀”,竟是一位唱歌的好手,而正是抓住他的这一爱好,将其争取过来。至于,电视剧《血色湘西》和《借问英雄何处》,一方面凸显湘西当地人的匪性,容易动粗,但另一面,也表现了他们在国难当头时敢于抗击日寇的血性,可谓匪性与神性的交织。

五、湘西:从文字到影像

前文已经述及,湘西题材影视剧中,有相当一部分源自对小说的改编。关于小说的影视改编,美国电影学者杰?瓦格纳曾总结出如下三种方式:一、“移植式”,意为“直接在银幕上再现一部小说,其中极少明显的改动。”二、“注释式”,即“把一部原作拿出来以后,或者出于无心,或者出于有意,对它的某些方面有所改动。”三、“近似式”,这类影片“都必须与原作有相当大的距离,以便构成另一部艺术作品。”。1983年,根据沈从文代表作《边城》改编的电影《边城》,在情节上基本忠实于原作,极少明显的改动,显然属于“移植式”。当然,若作细致分析,影片还是有一些小的变化,这多是出于对电影本身表现特性的注重。比如,影片更为凸显高潮———原作完全回避了对雷雨之夜老船夫复杂内心的揭示,而同名电影则以其一系列动作,表现其绝望内心,强化了对故事高潮的表现。此外,电影《那山那人那狗》改编自彭见明的同名小说,电影《村妓》改编自沈从文的乡土小说《丈夫》。其改编方式属于“注释式”,即对原作进行了一些变动。以《村妓》为例,因小说原作一般篇幅不长,改编时,对情节进行了较大丰富,并适当增添了一些人物。再如《那山那人那狗》,原著多直接的心理描写,而电影则在忠实原作基础上,设计了不少对话,以便将原作中无形的“心理”转化为有声的语言,便于观众接受。至于,电影《湘女萧萧》、《烟雨长河》则来源于对沈从文多部小说情节的综合。这些作品的改编基本上属于“近似式”,即对原作进行了较大改动。以上,笔者从五个维度,对“湘西影像”的系统研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当然,上述思考有欠成熟,不够深入。但笔者以为,这一研究课题实具有相当重要的研究价值。因为,从对发展历程的回顾中,不难发现,“湘西影像”是中国影视剧中一个历久不衰的地域性题材,可谓“风景这边独好”。并且,“湘西”仍是可供影视工作者继续发掘的艺术宝藏。在此,笔者期待“湘西影像”研究,今后能与创作实际同步繁荣。

注释:

[1]关于叙事风格的分类,借鉴了杨新敏的看法。参见杨新敏:《电视剧叙事研究》,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版.

[2]陈犀禾选编《电影改编理论问题》,中国电影出版社1988年版,第218页.

[3]陈犀禾选编《电影改编理论问题》,中国电影出版社1988年版,第219页.

[4]陈犀禾选编《电影改编理论问题》,中国电影出版社1988年版,第222-223页.

作者:谭文鑫 单位:长沙大学

上一篇:广播电视新闻策划理念创新概述 下一篇:英文影视剧赏析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