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统一的军人形象李云龙

时间:2022-04-17 08:25:03

矛盾统一的军人形象李云龙

[摘要] 新世纪以来,我国军事战争题材影视剧发展迅速、特点突出,《亮剑》是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编导们站在特定的文化语境中用全新的英雄理念,树立了一种平民化的新英雄观。李云龙这类独特、鲜活的军人形象,不仅满足了观众的“受教育欲”,使观众有了全新的审美体验,同时,也给我国该类题材影视剧的创作注入了灵魂,带来了启示,为我国影视艺术的发展做出了相应的贡献。

[关键词] 军人形象 李云龙 矛盾统一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3.06.027

新世纪以来,我国军事战争题材影视剧持续升温,创作出了一系列优秀的影视剧作,《亮剑》(2006年,李幼斌主演版)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之后,2011年12月浙江卫视又上映了由杨阳导演、黄志忠主演的《亮剑――铁血军魂》,仍然以都梁小说为参照,但其视角是从多维的角度,审视人物的多重性格中的矛盾冲突,再现了性格鲜明独特、复杂多面的军人李云龙形象,散发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1.共性与个性的矛盾统一

《亮剑――铁血军魂》中的典型形象李云龙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体。他既具有坚强的革命者的素质――作战勇敢、意志坚定、对人民赤胆忠心;又具有鲜明的个性――不仅强悍好斗、桀骜不驯、执着倔强,且重情重义、血性张扬,有一种有仇必报的古代侠客气质;不仅粗中有细、有勇有谋,大智大勇之中还有中国农民式的狡黠和蛮横霸道之气。这些特征主要通过李云龙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解放后的人生历程,得到合理而全面的表现。

面对千变万化的战场,李云龙有着非常敏锐的直觉和判断,并能够迅速找出对方的破绽,及时有效地调整自己的军事部署,攻击敌人的弱点;他总能在关键时刻利用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以一种反常规的创造性思维,很快找到进攻方法或防御重点。他在战斗中不断研究对手,总结经验,打下了诸多硬仗:苍云岭战斗中,敢于违抗上级命令,从敌军正面突围,命令全团冲锋,把迫击炮向前推进了500米,一举摧毁坂田信哲的指挥所,全歼坂田联队;李家坡之战,面对久攻不下的环形工事,以土工方式进行掘进,把阵地向前推进了50米,3000多颗手榴弹一起投向山崎大队,全歼山崎治平中佐率领的日军,赢得了一场仰攻战的胜利;攻打平安县城时一反环形工事的常规打法,不设主攻方向,四面强攻,全歼山本一木突击队,拿下平安县城,为我军城市攻坚战开创了一个先例;在淮海战役中,亲自率领突击队以非常规的军事进攻方式,长距离奔袭直捣军队的指挥所,彻底打乱楚云飞的军事部署。

在战争中,李云龙不仅粗中有细、有勇有谋、出奇制胜,且其独特的个性也得到呈现,如多次抗命中透显的执着、倔强、好斗性格,颠覆了荧屏中的传统军人形象,从而给观众新异的美感。李云龙有独特的战争胜利观,当其与战场命令、原则相冲突时,他骨子里的倔强,中国农民式的狭隘和残存的小农意识,常常驱使他抛开所谓的战场命令、原则,根据现实情况和他的直觉,选择他认为能打胜仗的法则,哪怕是抗命。这也恰恰是他独特智慧、英雄般的气概所诠释出的对战争的理解。该剧避开了对李云龙思想直接的笔墨渲染,转而间接性地融进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一次次残酷的战斗之中,在战争环境中把李云龙的共性与个性完美结合,实现了形象自身矛盾的统一,顺应了现代观众的审美趣味。

2.英雄与草莽的矛盾统一

李云龙兼具了英雄的“侠气”和草莽的“匪气”,其英雄性与草莽性几乎是同时出现的。在几次大的胜利中,他既是打胜仗的英雄,又是无组织、无纪律经常抗命的绿林草莽。

平安一战,李云龙为救新婚妻子秀芹、替战友和百姓报仇,未经请示,擅自调动部队攻打敌军重兵防守的平安县城。为了替自己的警卫员魏大勇报仇,他攻打已被八路军孔捷部收编的黑云寨土匪,不顾赵刚阻拦,手刃了二当家“山猫子”。这两次战斗中,李云龙既有“冲冠一怒为红颜”、替兄弟报仇雪恨的“草莽气”;也是侠肝义胆、以大义为重、牺牲小我、成全大我、舍家为国,和抛开哥们义气、江湖恩怨,伸张正义、惩治邪恶的“侠之大者”。

李云龙的侠义之气――重情重义、快意恩仇,满足了中国观众共同的审美接受心理――对忠肝义胆的侠义世界的神往。“武侠是华人世界中的一个独特而共有的英雄神话,其中所渗透的‘除暴安良’、‘扶弱济贫’、‘见义勇为’等等价值观既符合主流意识形态所倡导的忠君报国思想,又符合知识分子的人文信念和人道思想,还契合了广大老百姓要求伸张正义、渴望得到心灵抚慰的强烈愿望。”[1]编导加入了对李云龙的“侠气”和“草莽气”的刻画,使观众跳出以往军人形象“高、大、全”的窠臼,接受这个活灵活现、血肉鲜明、性格独特的军人形象。

李云龙的草莽之气,与他的出身、经历有直接关系。他多次强调自己是大别山的篾匠,大字不识几个,从未受过正规教育,认为自己是粗人一个。他不经意中流露的“老子”、“他娘的”、“你”、“你小子”等粗话让其草莽之气显露无疑。他告诉士兵,要放下正规军的架子,要像绿林好汉,做梁山好汉,大口喝酒,大块吃肉,快意恩仇,敢想敢干敢做敢当,同时又要有情有义有“侠气”。这种矛盾而统一的刻画,使李云龙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意蕴――披着“草莽”外衣的人民英雄。观众在对这多重性形象的观赏中,在爱恨交织中,不自觉的实现了自我的超越和生命的升华。

3.传统英雄观与平民化英雄观的矛盾统一

在我国二十世纪初到五十年代的文学艺术创作中,受战争文化中的“两军对阵”思维模式的影响,往往把复杂的现象简单化,把整个世界看作是一个黑白分明、正邪对立的两极分化体,这种“二元对立”的艺术模式在军事战争题材的艺术作品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塑造我军军人形象时,常用单一的社会思想去图解人物形象,将人物的某一性格特征突出到极点。军人常常是大公无私、英勇善战、不怕牺牲,没有、没有精神危机的“高、大、全”的类型化、脸谱化的英雄形象。“以往银幕中的英雄人物高大威猛、智勇双全、大公无私、纪律严明,不会轻易死去。”[2]他们无往而不胜,正义力量是不会失败的,充满了一种乐观主义精神。那时的英雄是以群体形式而非个体形式出现。从理性与现实的角度看,任何意义上的军事战争都不是某一个人的战争,更不是某一个人能够完成的战争。“编导们塑造了像丁伟、孔捷、赵刚、张大彪、孙得胜、魏大勇、段鹏、八路军副总指挥、386旅旅长等个性鲜明、气质特立、风格刚毅的军人群像,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对个人英雄主义的过度宣扬,也避免了电视剧艺术创作中的‘类型化’和恶劣的‘个性化倾向的出现’。”[3]那些战无不胜的“英雄”形象已经在读者中产生了一种审美疲劳。编导们站在特定的文化语境中用全新的英雄理念,“以平民化的叙事塑造了李云龙为中心的英雄群像,完成了军事战争题材类影视作品对军人形象塑造的超越、颠覆与重构”[4] ,树立了一种平民化的新英雄观。

时代在变迁,观众的审美心理、审美情趣也在不断变化。李云龙这类独特、鲜活的军人形象,不仅满足了观众的“受教育欲”,使观众有了全新的审美体验,同时,也给我国该类题材影视剧的创作注入了灵魂,带来了启示,为我国影视艺术的发展做出了相应的贡献。

注释

[1]秦俊香.影视接受心理[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70页.

[2]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58页.

[3]冯源,孔明玉.军人形象的现代重塑――以电视连续剧《亮剑》为例[J].当代文坛,2012(01).

[4]孙向阳.《亮剑》:英雄叙事的回归与超越[J].铜仁学院学报,2010(06).

[5]陈卫平.影视艺术鉴赏与评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156页.

作者简介

张立,男,大理学院文学院学生。

指导:邓家鲜教授。

上一篇:穿针引线呈云锦 下一篇:今天我们不谈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