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对分娩的影响

时间:2022-04-17 10:36:12

心理干预对分娩的影响

(吉林市中心医院 132011)

【摘要】目的:对分娩的产妇进行心理分析,针对不良的心理因素进行心理干预,以减少不良心理因素对分娩的影响。方法:我们选择2008年6月-2009年6月期间来院分娩的孕妇120名,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0人,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的孕妇心理状况及精神状态详细调查、记录、分析,根据不同的心理状态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按常规的方法观察产程,统计各组的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新生儿窒息率、胎吸助产率、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胎吸助产率、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大部分产妇在分娩过程中有恐惧、焦虑、沉重、紧张心理,针对这些不良心理因素进行心理干预,可以减少不良心理因素对分娩的影响,,从而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及产后出血发生率。

【关键词】孕产妇;分娩;心理因素

【中图分类号】R216.8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9-0341-02

分娩是一种自然的生理过程,然而却构成重大的应激事件,使孕妇出现一系列心理及情绪方面的变化。相当数量的孕产妇在分娩过程中有焦虑、恐惧、沉重、紧张心理,实验组针对这些不良的心理状态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按常规的方法观察产程,统计各组的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新生儿窒息率(阿氏评分小于8分)、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24小时阴道出血大于500ml)。其分析处理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6月-2009年6月期间来院分娩的孕妇120人,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0人,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的孕妇心理状态及精神状态详细调查表、记录、分析,根据不同的心理状况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按常规的方法观察产程,统计各组的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发生率。

1.2 焦虑心理:妊娠及分娩是妇女生命中的一种重要的生理过程,同时也是一种重大的应激反应。在妊娠及分娩过程中,当应激反应导致孕妇心理变化发生异常而不能自行调整时则可出现焦虑状态。适当的焦虑可以提高机体的应激能力,而过度的焦虑则是一种病态心理。本病例中有65%的孕妇因担心胎儿的健康与安危而神情焦急,坐立不安。这些产妇多见于有死产、异常分娩史的产妇。心理干预:①分散注意力,以稳定情绪。②真诚的向孕妇承诺,为其母婴安全我们医护人员将尽最大的努力。

1.3 恐惧心理:90%产妇对分娩感到恐惧,害怕疼痛、怕母子生命危险,对产房感到陌生、恐惧。心理干预:①产前与孕妇进行分娩知识的宣教,让其充分了解分娩的全过程及应对方式,使其在认知、情绪和心理等方面不断进行调整,消除或减轻产妇恐惧心理,提高应对分娩的应激能力以适应分娩。②向产妇介绍科室的情况、产房的安全设施、医生和助产士的资历,给产妇提供安全的精神支柱。③教会孕妇掌握分娩时必要的呼吸技术和肢体放松技术。④有经验的人员实行全产程陪伴分娩。

1.4 沉重、紧张心理:占12%,这些孕产妇中一部分是经济条件差,住院费用给他们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另一部分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怕将要娩出的是女孩,以后不能传宗接代或怕亲属抱怨而心情沉重。心理干预:①借助亲属的力量给予开导、安慰和物质帮助。②摆事实、讲道理,消除重男轻女的心理。

1.5 逆反抗拒型:占6%,她们怀有对医务人员不信任的心理,误认为医务人员的所为均为了个人的利益而不与医务人员配合。心理干预:耐心细致的向产妇讲明医务人员从事每项操作的目的及其重要性,使其相信医务人员,正确对待各项检查。

2 结果

两组分娩结果见表1.从表中可见实验组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胎吸助产率、产后出血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P<0.05,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

表1 两组分娩结果比较表(n60)

3 讨论

3.1 分娩虽为正常的生理过程,但给孕妇带来生理上的巨大应激,而且受多种因素影响, 产妇的精神心理活动能影响机体内部的平衡,影响机体适应环境及应对应激事件的能力。其中焦虑、恐惧和抑郁是心理应激的最常见的反应[1]。目前,有关孕妇的精神心理因素对分娩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调查表明90%孕妇有恐惧心理,65%的孕妇有焦虑心理,12%孕妇有沉重紧张的心理,6%孕妇有逆反心理。焦虑、恐惧等异常心理使产妇对疼痛敏感,强烈的宫缩更加重孕妇的焦虑状态。产妇恐惧及精神过度紧张使大脑皮层功能紊乱,睡眠减少,膀胱充盈,临产后进食不足以及过多地消耗体力,水和电解质紊乱,均可导致宫缩乏力,引起产程延长、产后出血率增加[2]。同时相当数量的初产妇是从各种渠道了解有关分娩时的负面诉说,害怕和恐惧分娩的一切过程,怕陌生的环境、怕自己不能坚持、怕疼痛、怕出血、怕发生难产、怕胎儿性别不理想、怕胎儿畸形、怕有生命危险,致使临产后情绪紧张,常常处于焦虑、不安和恐惧的精神心理状态。表现出听不进医护人员的解释,不配合相关的分娩动作。现已证实,产妇的这种情绪改变会使机体产生一系类变化,如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肺内气体交换不足,致使子宫缺氧收缩乏力、宫口扩张缓慢、胎先露部下降受阻、产程延长、产妇体力消耗过多,同时也使产妇神经分泌发生变化,交感神经兴奋,释放儿茶酚胺,血压升高,导致胎儿缺血缺氧,出项胎儿窘迫[2]。

3.2 分娩前的心理障碍与生物学、心理学及社会因素密切相关。良好的医学支持对于应激状态中的孕妇能提供全方位的心理帮助。可以缓解或消除焦虑、紧张状态。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产时医疗服务的目的已不再是单纯完成生理的分娩,而是提倡保护、支持、促进和实现产妇及家庭对妊娠、分娩和产期的理想期望[3]。本文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医务人员端正服务态度,加强产前教育,使孕妇都能认识到妊娠与分娩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医护人员在分娩中给予针对性的、合适的鼓励和安慰,积极参与分娩情感支持系统,推广情感式服务,开展无痛分娩和Doula式分娩,减轻分娩的心理负担及紧张恐惧,提高对分娩的应对能力,以愉快的心情顺利完成分娩。

参考文献

[1] 范玲,黄醒华. 对孕妇的心理评估与干预[J].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1,4(3):185-186

[2] 乐杰. 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5.181

[3] 高亚莉,安 健,李伟光等。对未来产时服务模式几个问题的探讨[J]. 中国妇幼保健,2001,16(12):729-731

上一篇:卒中单元对急性脑血管病致运动功能障碍康复的... 下一篇:广州亚运会物流和食品中心安全保障的经验与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