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设计,讲究“正、真、准、整”

时间:2022-04-17 06:24:03

问题设计,讲究“正、真、准、整”

【话题缘起】

学生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要精心设计好每一个问题:对问题的关键词反复推敲,对问题的核心点细加琢磨,对问题的细节处精心打磨……让课堂提问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成为引导学生一步步地登上知识殿堂的阶梯。

然而,当我们走进语文课堂,关注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课堂提问时,却常常发现,老师的提问还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案例呈现】

1.到赵庄看社戏前,“我”和小朋友遇到了哪些波折?后来出现了怎样的转机?请结合课文加以分析。

2.在“月下行船”这一部分,作者的心情不断发生着变化,请你用恰当的词语来反映变化的过程。

3.细读11—12节作者的见闻感受,思考:(1)结合例句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感官角度来写的?(2)除了丰富的感官,作者还能抓住景物的特征来写。你能以“连山”为例,具体地说一说吗?(3)作者精心勾画了江南水乡美丽的夜景,这对表现人物有什么作用?

【案例解读】

这是一位青年教师在教学鲁迅先生的小说《社戏》“戏前波折和月下行船”这一部分时所设计的三个问题。粗看起来,三个问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环环相扣,引导学生品味小说的艺术魅力。但稍加推敲,发现纰漏百出,“问题”很大,必须纠正,方能引导学生真正理解课文内容。

问题一:短语“和小朋友”多余。因为从“到下午,我的几位小朋友都去了,戏已经开场了,我似乎听到锣鼓队声音,而且知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一句可知:只有我未能如愿以偿(在早上就叫不到船,母亲又不准和别人一同去),其他小朋友在白天都去看过社戏了。

问题二:把作者鲁迅和小说中的“我”混为一谈。这个问题看似小事,基本上不会影响学生的阅读和思考;但实际上是大问题,因为小说中的人物是虚构的,而生活中的人物(鲁迅)是真实的。如果把小说看作纪实文学,那在文学评论、文艺鉴赏中,就会产生一系列的麻烦;长此以往,学生就会把文学与历史混为一谈,其后果是十分严重的。

问题三:一是继续把作者和小说中的“我”混为一谈。二是“除了丰富的感官”是一个病句,应改为“除了采用丰富的感官感受来描写景物外”;三是“以‘连山’为例”的说法不妥,犯了指代不明的错误,应改为“以‘连山’一句为例”。

【启发感悟】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的巧,愚者问的笨”。(陶行知语)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要认真阅读文本,准确解读文本,透彻理解文本,进而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水平,编制有价值的问题,锤炼有内涵的问题,推敲有争议的问题,从而让问题成为引导学生阅读思考的航标,成为启发学生思维的钥匙,成为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万不可随心所欲,草率而就,让虚假、错误的问题充塞于语文课堂,成为伤害学生心灵的一把无形“利剑”。

(一)文本解读,讲究一个“正”字

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通过文本解读来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让学生得到自主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文本解读无疑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这是因为,只有语文教师正确解读文本,深刻解读文本,才能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文本,正确理解文本。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教师连自己对文本的解读都是肤浅抑或错误的,又怎么能寄希望于他指导学生正确理解文本。因此,语文教师面对教材(文本)应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文本解读上下苦功夫(尤其是青年教师),保证文本解读的正确性和深刻性。唯有如此,才能确保在文本解读基础上的问题设计不出现差错,不发生错误。既然如此,如何才能做到文本解读的正确和深刻呢?

第一,独立解读,获得原始的阅读感悟。所谓独立解读,就是要求语文教师能独立自主地阅读文本,进而获得对文本的深刻认识和理解,即读出自己对文本的原始感悟和初始意义。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是基于两方面的思考。一是强化和培养教师解读文本的自觉意识,二是架起教师原始阅读和学生初始阅读的桥梁,为问题设计的针对性和阅读对话的有效展开作铺垫。第二,文献阅读,拓展文本的深度广度。众所周知,仅仅依靠自身的个体阅读,往往难以深度解读文本;仅仅依托教学参考用书,也难以对文本的解读有实质性的提高。此时此刻,教师就必须要有选择地阅读一些与之相关的文献资料(特别是近年来的一些研究成果),如语文专业杂志上刊登的有关背景资料、大学学报上的研究论文、网络上出现的学术争鸣文章……从而弥补初始阅读的不足,从而使文本解读变得更深入更深刻。第三,创新研读,读出文本的时代特质。当今时代,人文主义思想被人们普遍认可和接受,人们越发关注人性的需要,关注生命的价值。鉴于此,解读文本时,还应从“人”这一现实视角出发,去认识作品和理解作品,正确把握作品中的文学形象及其艺术价值,读出文本的独特性和新颖性。

(二)问题设计,重视一个“真”字

语文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其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学术研究”,而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因此,教师在正确解读文本的基础下,就要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出有梯度、有质量、有价值、有思维含量的真问题。具体说来,可从四个方面寻求突破:

第一,问题所要解决的学习内容应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相联系,也就是说,问题既是在本节课中需要通过学生的学习应该而且能够掌握的,又要与学生的知识储备相匹配、相融合,而不能不顾学情,随心所欲地设计过难或过易的问题,开展低效或无效的教学活动。第二,问题的指向性要十分明确,能够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自觉理解学习材料(文本)的意义,全面深入地把握学习内容。第三,问题的内涵要丰富,能引发认知冲突,造成学生心理上的困境,诱使他们对信息进行收集和探索;同时,问题还要考虑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要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把果子摘下来。第四,问题的能级梯度要呈阶梯状,学生面对这样的问题,犹如拾级登山,既体验到跋涉的艰辛,又能欣赏到沿途的美丽风光,最终收获“一览众山小”的硕果。

(三)问题编制,紧扣一个“准”字

问题设计,不仅需要真实,而且需要表述准确。如果编制的问题辞不达意,逻辑关系不严密,语言含糊不清,甚至出现基本概念混淆、专业术语使用不规范的现象,就会严重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所以,在编制一个个具体的问题时,要在准确上下一番苦功夫。

第一,问题题干要简洁明快,不能冗长空泛。古人说:“敬字惜字,字斟句酌。”意思是说凡写文章都要简明扼要,让人听了受启迪,看了受教益,而不能无病,让人感到心烦。同样,阅读教学中的提问语句(题干),也要言简意赅,清晰明快,做到表意准确,表达通畅,浅显易懂,没有歧义,万不能让学生在听了以后产生颠三倒四、重复累赘、无法回答的感觉。第二,问题用词要反复斟酌,不能信口开河。这就是说,问题的语言准确凝练,表达要字斟句酌,要言不烦,让学生一下子就能听清楚弄明白所问的内容和要求,“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切忌含糊其词,模棱两可,艰涩抽象,甚至出现知识性或逻辑性错误。第三,问题表达要严谨缜密,不能粗制滥造。“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它课程打下基础①。”语文教师理应做出表率,在编制问题时做到正确无误,科学严谨。大到问题的科学叙述,中到用词的锤炼,小到提问的语气语调……都要反复琢磨,仔细推敲,决不能马马虎虎,随随便便,把粗制滥造的问题抛给学生思考和解答。

(四)问题贯通,追求一个“整”字

在阅读教学中设计的问题,并不是零敲碎打的“游勇散兵”,而是环环相扣的问题“组合拳”。它必须是紧扣教学目标而设计的前后勾连、相互补充、主次分明的问题链,使之成为具有整体特质的主问题。这种立意高远的教学问题,具有三大特点:第一,在课文理解方面,具有吸引学生进行整体品读的牵引力,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第二,在教学过程方面,具有形成一个教学板块的支撑力:主问题引发的每一个子问题都能构成课堂上的一个教学活动板块,不会像随意而发的问题那样转瞬即逝;第三,在课堂活动方面,具有让学生共同参与、广泛交流的凝聚力,让学生能更充分地进行读、说、思等语文活动,把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

阅读教学中的这种问题设计,其实就是采用“主问题”的设计形式,它不仅表现出一种“线索”之美,一种“妙在这一问”的新颖创意,而且表现出一种精练的高效的教学艺术。这是因为它要求对课文进行整体处理并从中提炼出优美的教学线条,从而能有效地简化教学头绪,使教学内容于单纯之中表现出丰满,于明晰之中透露出细腻,有效地突现课文内涵的最佳信息②。

无问不成课堂,滥问、瞎问、乱问也不成语文课堂。语文教学,应当问真正语文的问题、问有生成价值的问题、问能牵动全局的问题、问准确严密的问题……唯有如此,语文教学才会高效扎实、充满生机,才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

注释: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版,第1页。

②余映潮:《说说“主问题”的设计》,《中学语文教学》,2004年第7期。

[作者通联:江苏常州市中天实验学校]

上一篇:稀释,是为了更好的吸收 下一篇:语言锤炼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