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在心,自成方圆

时间:2022-04-16 12:54:57

传统在心,自成方圆

还记得小时候的我们,常常坐在秋千架上,用一口稚嫩的童音背诵那怎么也背不完的《弟子规》,争抢着在老师面前比谁背得又快又好。那“首孝悌,次谨信”的“圣人训”,至今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中。

从“出门回家都要跟长辈打招呼”的敬老,到“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的自律,再到“忠厚传世,勤俭持家”的厚道,一条条老规矩犹如一个慈祥却又严厉的老人,谆谆教导了一代又一代的北京人。

长大后的我们纷纷走下秋千,步入社会。然而我却时时讶异于熟读《弟子规》的我们,正在渐渐淡忘那些老规矩。“跟长辈打招呼”变成了在餐桌上都会紧盯手机、冷落老人;“忠厚传世,勤俭持家”变成了郭美美式的铜臭漫天与纸醉金迷。老规矩甚至需要靠“贴到网上”才能被关注,以致我们很多人犹如那疏远的猎奇的游客,走马观花地“欣赏”与自己无关的商品。

我不禁要问,难道被我们淡忘的,仅仅是那些“老规矩”吗?若要问老规矩的内容,有些人一定会滔滔不绝头头是道,丝毫不是那种“健忘”的人。那么,与其说我们忘记了老规矩,倒不如说我们忘记了它们背后的传统文化――忘记了对长辈的敬,忘记了对自己的谨,也忘记了对世人的真。

近日有媒体爆料,岳飞后人甚众,他们始终遵守“不与秦氏通婚”的“规矩”。然而这个老规矩到了近些年,却被逐渐打破了。何以哉?岳飞此规矩,其本意并不是死板地憎恨普天下秦氏之人,而是告诫后人勿与恶人为伍。而岳家后人一度如此注重表面功夫,可谓理解出现了偏差。由此可见,现代人往往忽略了老规矩背后的文化内涵,更多强调的只是表面化的教条。所以,老规矩便成为一纸空文,被我们惧怕,被我们回避,直至被遗忘,甚至“贴到网上”成为“引起关注”的噱头。

重拾老规矩,何不先去明了传统文化的内涵,并稳固它在我们心中的地位?让我们对老人的一个电话,成为当今的“跟长辈打招呼”;让我们的微笑与暖语,成为新时代的“笑不露齿,话不高声”。孟子说过:“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心中有了传统文化的“规”,有了高尚美德的“矩”,那么,我们的每一言每一行便自成最美的方圆。

我想,总有那么一天,《弟子规》可以成为“弟子魂”,那谆谆教导老规矩的老人也会笑而不语的。因为心有传统的我们,早已自成一方规矩。

传统在心,我们不惧规矩方圆。

【评点】

这篇议论性散文从小孩子诵读《弟子规》写起,通过小时候的“知”与日后“行”的巨大差异,提出了“难道被我们淡忘的,仅仅是那些‘老规矩’吗”的诘问。主体部分逐层深入地探寻人们忘却老规矩的原因,突出应“明了传统文化的内涵,并稳固它在我们心中的地位”。时事材料岳秦两家不通婚的援引,用例典型,使文意趋于深入。文末发出呼吁,振聋发聩地指出“因为心有传统的我们,早已自成一方规矩”“传统在心,我们不惧规矩方圆”,可谓收束有力。

整篇文章列举现象、剖析原因、提出建议,条分缕析,语言流畅,如风行水上。尤其是“现代人往往忽略了老规矩背后的文化内涵,更多强调的只是表面化的教条”“心中有了传统文化的‘规’,有了高尚美德的‘矩’,那么,我们的每一言每一行便自成最美的方圆”“总有那么一天,《弟子规》可以成为‘弟子魂’”等文句,切中要害,深具内蕴,读来引人深思。

【写作指导】

“原因”是造成某种“结果”或引起另一事件发生的条件。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因果联系是普遍存在的,任何一种现象都不可能平白无故地产生,也不可能不带来一定的结果。因此,当你面对作文题一筹莫展,难以提出深刻的观点时,当你面对某一问题、现象难以深入论述时,不妨尝试着运用因果思维,或许难题就会得到解决。

“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具体应注意:

一、找准根本原因

事物间的因果关系是复杂多样的,大致有这么几种:一因一果、一因多果、同因异果、异因同果、多因一果、多因多果。无论哪种因果联系,我们在分析问题时都应抓住其中最重要的原因;而要找准根本原因,必须以敏锐的目光,区分内因和外因,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等等。例如以“毁树容易种树难”为题作文,不少考生把题目中的“种”与“毁”理解为“成就”与“破坏”,进而联想到“毁人才容易育人才难”,或者引申出“破坏生态环境容易保护难”“破坏事业容易建设难”,这当然是正确的,但在论说时却因缺少具体分析而陷入了片面性。其实,“毁树容易种树难”并不是绝对的,如果“树”根深叶茂或者“护树”措施得力,“毁树”也不见得容易;也就是说,出现“毁树容易种树难”的状况,根源还是出在“树”本身及“护树”措施的落实上。

二、区分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

必然联系是事物发展过程不可避免的、必定如此的趋势,是一种本质的联系;偶然联系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并非必定发生的、不确定的趋势,是一种非本质的联系。例如一个人寿命再长也难免一死,这是一种必然联系,是人体内部新陈代谢这一根本矛盾决定的。至于某人死于什么病、什么时间,这是一种偶然联系,是受许多因素制约的。又如围绕“时势造英雄”作文,应明确:时代与英雄的联系,是必然联系;而谁在这一时代成为英雄,则是一种偶然联系。

三、明确因果联系是对立统一的

根据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原因和结果的区别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转变。也就是说,某种现象在一定条件下是原因,而在另一种条件下却又是结果,因为事物的发展是环环相扣的,一个引起另一个,另一个再引起另外一个,其中某一个就可能既是原因也是结果。比如就“树木・森林・气候”这个作文题展开思考,会发现三者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气候”通过“森林”来调节,而“森林”是由一棵棵“树木”组成的;同时,“气候”反过来影响“树木”的生长,进而影响“森林”的状况。这样,“树木”“森林”“气候”间就不是单一的因果关系了。只有辩证、全面地看问题,才能准确揭示事物间的因果联系。

【请你演练】

请针对命题作文“不要轻易改变”,从“为什么会轻易改变”和“为什么不要轻易改变”两个角度,分别列出一组分论点。

【示例】

从“为什么会轻易改变”的角度列举分论点:1.客观原因:处于高速发展的时代,处在社会转型期,外在诱惑太多了。2.主观原因:信仰的缺失,功利心在作祟,对精神生活的漠视,人大都有从众心理。

从“为什么不要轻易改变”的角度拟写分论点:1.“不轻易改变”的意义、价值何在(比如写“不要轻易改变自己的承诺”,可由“不轻易改变自己的承诺,彰显一个人的品性(责任感)”“不轻易改变自己的承诺,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不轻易改变自己的承诺,有利于诚信社会的建设”等方面阐述开来)。2.如果“轻易改变”会造成怎样的恶果。

上一篇:掺在饭香里的爱 下一篇:在喜欢的事上做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