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和自主成为语文课堂的油

时间:2022-04-16 09:23:12

让爱和自主成为语文课堂的油

摘 要: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教学应该让爱和自主成为语文课堂的油。在授课过程中采用适当的方法,可以让课堂事半功倍:用讨论―讲解的授课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营造与培养学生自主创造精神相一致的语文课堂教学氛围;让课堂成为学生思想的舞台。在这样的语文课堂中,用关注和爱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发挥他们的潜力,培养真正有思想的学生,让新课程改革的成果能最终在教学中达到明显的效果。

关键词: 语文教学 爱和自主 油

在语文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一个很尴尬的情况:作为中国人,我们的学生太不把语文当回事。我们这属于重方言地区,连最基本的“说好普通话”都成为一个大问题,更何况是写文章?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从大的方面,语文教师关注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即关注学生的知识、能力、道德情感、价值观,关注着学生的终身学习,关注着学生的不同需求,关注着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不同个性发展、不同学习方法,更关注着学生在发展中的自尊与自信。更详细一点说,我们关注了学生的智力类型,关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了学生的处境与感受。可从小的方面说,语文老师还有一个更简单但是又更重要的环节需要关注:给予学生爱和自主。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经常思考:该如何让学生通过我的课爱上语文,爱上我们的汉字呢?在几年的教学中,我慢慢有了一些体会,那就是:让爱和自主成为语文课堂的油。下面是我的一些做法,仅供参考。

一、用讨论―讲解的授课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新课程改革倡导探究学习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强调的教育是生命关怀的教育,强调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强调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和个性化写作,表明语文教学应该是在教师的关怀下学生的自主判断、自我负责的语言实践活动。学生在自我言语的实践探索过程中,产生的意志力、思维力、敏感性与成就感(甚至包括挫折感)等都是非常重要的,是学生自我发展极重要的心理因素与精神力量。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鼓励、唤醒、鼓舞,让学生学会用手、用脑去学习。如何激励、唤醒、鼓舞,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呢?我运用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去探讨解题的思路、方式和答案,然后再让每一小组派一个代表作出讨论结论,最后我再进行补充评价。这样的方式能够调动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使学生以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和情感体验参与课堂活动,在不知不觉中发挥自己的潜力,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我发现讨论―讲解方式对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有以下几个优点。

1.因其形式新颖、气氛热烈,可刺激和较长时间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在无形中调动思维,积极地参与活动。

在活动中,我注意到,强烈的表现欲使学生战胜了被动、依赖、害羞的心理,谁都想一展身手,于是不知不觉地参与了活动。在整个讨论―讲解的过程中,学生都主动、紧张地思考、学习。一节课上,学生或问或答,或思或记,在无形中调动自己的一切思维,积极参与活动,学习效果较好。

2.在主动获取知识、训练能力的同时,更培养了学生的集体意识,使他们意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在课堂上,学生之间的积极互动非常频繁,因为他们都意识到只有紧密团结、互相帮助才能在为大家讲解时较流畅,不出错误、不闹笑话。而同时作为班主任的我也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团结精神与协作能力。如答题完毕时,有的组答得并不太好,有的自责,有的懊丧,这时我会适时给予他们一定的鼓励,增强他们的信心,让他们意识到团结的重要性。果然,在下一课的复习当中,该组积极思考,紧密团结,通力合作,终于有了出色表现。

因此,我觉得讨论―讲解这一授课形式可以较好地使学生战胜学习的心理障碍,激活思维,主动学习,还可以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更多、更频繁、更深入地参与语文活动的机会,真正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营造与培养学生自主创造精神相一致的语文课堂教学氛围

我国自古以来就讲究师道尊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老师说一不二,学生对老师言听计从。这种教学制度严重制约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发展,因此语文教学要民主化。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教师要善于为学生设置屏障,将知识意义加以遮蔽和转化,以将语文知识对学生语文思维发展和语文素养提升所具备的重要功能和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建构语文知识的意义和帮助学生成为策略性学习者。在语文教学生活化的今天,这一点表现得更为突出。在今天,我们要提倡爱的教育,让学生关注社会,关注自然,关注人生,尊重生命,关注弱势群体。在教学中,尽量不将学生视为容纳知识的器皿,而是从人格平等的基本观念出发,允许堂上有不同的声音出现。《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强调:“教育其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如此而已。”如何营造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民主气氛呢?我有几点看法。

1.创设平等的民主氛围,消除老师的神秘感和权威性,将师生活动建立在友好、亲切、和谐的氛围之中。

学生可以向老师大胆地提出不同的观点及疑惑,老师对于他们有新意的想法也不会硬要说服或打击,这样学生就敢于提出疑问,自信心也增强许多,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应地提高。

2.倡导平等参与课堂教学的双边活动。

课堂上的教授过程由明到隐,特别是在感受新知识后的问题探究阶段,更应该让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地主动学习,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地体现出来。

三、让课堂成为学生思想的舞台

生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命。老师的职责之一就是让学生享受到语文课堂教学所创造的生活之美。夏正江先生在《教育理论哲学基础的反思》中说:“自由能促进个人生长。当我们否定人们为自己作出判断和决定的权利时,我们就是在否定他们生长的权利,只有在自由的参加反省论证审思评价的过程中,才能提高参与者的理解力和判断力。”[3]老师若能指导学生透过口头、书本或文字的对话,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让学生知道他们现在所知道的,知道他们想知道的,教学肯定事半功倍。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经常碰到一些富有故事性的课文,我会让学生做好预习工作,深入体会课文里的思想及内涵,讲授完课文再让他们根据课文内容演戏。学生渐渐期待语文课的到来,效果很好。如《孔雀东南飞》,我就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通过演戏把课文里重点的人物性格了解得八九不离十。

总而言之,爱学生就要给他最好的发挥空间,爱学生就要创设最宽松的学习环境,爱学生就要给予恰当的引导和支持。“爱孩子就是爱教育”,[3]苏霍姆林斯基早就告诉我们了。作为老师,我崇尚捧着一颗心来,捧着远大的理想与澎湃的激情;对待学生,让他拥有丰富的感受与深沉的思索。

参考文献:

[1]李希贵.中国当代教育家丛书・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夏正江.教育理论哲学基础的反思.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3]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上一篇:在初中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下一篇:让语文课堂闪烁灵动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