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留置针在肝硬化患者的最佳留置时间探讨

时间:2022-04-16 12:12:14

静脉留置针在肝硬化患者的最佳留置时间探讨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程度肝硬化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的最佳留置时间。方法 根据Child-Pugh分级将252例肝硬化患者分为三组:①Child A组132例;②Child B组78例;③Child C 组 42例。观察各组肝硬化患者静脉穿刺针留置期间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三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但留置时间分别为(95.56±1.33)h、(92.4±3.42)h、(85.2±6.56)h,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肝硬化;留置时间

静脉留置针因其操作简单价格便宜等优势已成为内科患者保持静脉通道的常规方法。根据患者个体因素对静脉留置针进行管理,在安全的前提尽可能延长留置时间,能保护患者血管,减轻患者痛苦,节约护理成本[1]。目前静脉留置针在急、慢性肝病及肝硬化等疾病输液中已广泛应用,但是对于静脉通道的管理尚无统一标准。本研究拟对不同状态肝硬化患者中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进行比较,以确定留置针在肝硬化患者输液中的最佳留置时间。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使用静脉留置针的肝硬化患者252例。排除标准:①静脉输液药物中有甘露醇、多巴胺、可达龙、脂肪乳等对血管有刺激性的药物;②静脉输液量超过1500ml/d;③并发有不能控制肢体活动的其他疾病。 采用BD公司生产的密闭式静脉留置针,采用标准留置针穿刺方法。根据Child-Pugh分级,将肝硬化患者分为三组:①Child A组132例;②Child B组78例;③Child C组 42例。

1.2方法 采用标准留置针操作方法,封管方法为生理盐水10ml,1次/d封管。对患者注射部位进行动态观察,有静脉炎、堵管、渗漏发生立即拔管。无静脉炎、堵管、渗漏发生者则96h拔管。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3.1静脉炎 采用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静脉炎程度判断标准,出现穿刺点疼痛、红斑、肿胀、静脉条索状、穿刺点有渗出五项中一项即诊断为静脉炎。

1.3.2堵管 排除机械性导管堵塞,以5ml以上注射器抽生理盐水回抽或稍加推注,以每毫升生理盐水含10U肝素稀释液5ml通管,力量不可过大,通管不成功者为堵管。

1.3.3渗漏 输液部位及周围通过肉眼观察判断有肿胀即为渗漏。

1.3.4皮下瘀血 静脉穿刺点周围出现青紫、瘀斑或渗血即为穿刺局部皮下瘀血。

1.3.5套管针留置时间 以小时为单位计算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在留置期间出现导管脱落、静脉炎、堵管、渗漏等并发症按实际留置时间计算。未出现并发症的按预期留置时间留置。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数据资料以(x±s)表示,多组比较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多重比较采用LSD检验,P

2 结果

2.1基本资料比较 各组患者年龄分别为(50.5±11.8)岁、(53.2±9.64)岁、(51.3±6.56)岁,三组之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见表1。

2.2各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各组患者中主要发生并发症为皮下淤血及渗漏,其中以 C组并发症发生率最高,但无明显统计学差别,见表2。

2.3各组留置时间比较 各组留置时间有明显差别,其中以A组最长,C组最短,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3 讨论

肝硬化(hepatic cirrhosis)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肝硬化终末期可引起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肝性脑病、腹水及自发性腹膜炎等多种并发症,随时可能导致死亡,因此保持通畅输液通道十分必要。

静脉留置针减少了患者血管穿刺次数,对血管损伤小,可以有效的保护血管。并能在血管内保留时间较长对手术、危重抢救患者可随时做到输液、保留静脉通道。因此静脉留置针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急重症患者[2]。在肝炎、肝硬化及肝衰竭等各种肝病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3,4]。 但如果留置针留置时间选择不当,则可能导致并发症的发生,如静脉炎、液体外渗、皮下淤血和套管堵塞等。影响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因素主要有操作不当、药物刺激和患者自身因素等[5]。最近的文献报道表明,在慢乙肝的患者中最佳保留时间为5d[2],但是在但是在肝硬化患者中,留置针最佳保留时间为多少,并无相关报道。

Child-Pugh分级标准是一种临床上常用的用以对肝硬化患者的肝脏储备功能进行量化评估的分级标准,肝脏功能越差,Child评分越低。在我们的研究中发现随着Child评分的下降,在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需要相应缩短。随着留置时间的延长,Child C级的皮下淤血和渗漏的发生率明显升高,但是在我们的研究中没有统计学差别,可能是由于留置时间不够和样本数不够所致。皮下淤血考虑为肝功能失代偿导致凝血因子合成不足所致,而皮下渗漏的增加和白蛋白的下降所引起的的胶体渗透压降低有关。

本研究结果提示,根据不同的肝功能状态应相应调整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对于Child A级肝硬化患者,可留置4d,甚至可以适当延长留置时间;对于Child B级患者则以留置4d为宜;对于Child C级患者应保证留置3d以内,尽量避免长时间留置,以减少皮下淤血及侧漏等并发症的发生。对不同肝硬化的患者进行个体化对待,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留置针的优点,从而使所有接受静脉输液的肝硬化患者获得最大受益。

参考文献:

[1]曹淑华,王建荣,潘庆联,等.静脉输液相关技术的应用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9):719.

[2]肖艳艳.急诊患者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方法探讨[J]. 护士进修杂志,2012,20(10): 1895-96.

[3]李春红.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最佳留置时间探讨[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2,15(1):45-46.

[4]韩桂霞,薛震,袁红.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静脉留置针封管液的探讨[J].临床护理杂志,2007,6(1):7-8.

[5]钟文波,张芊芊,高改燕,等.272例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探讨[J].临床肺科杂志,2009,14(6):838.

上一篇:针灸推拿学生临床实习准入机制构建的探索 下一篇:善用心理法则 提高集备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