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浅静脉留置时间分析

时间:2022-04-24 09:02:42

儿科浅静脉留置时间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有效延长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方法。方法:将142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对照组62例,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疾病、部位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留置针消毒后按常规接上输液器,对照组接上输液器后使用按摩手法对留置针管口进行环形和纵向按摩,观察两组的留置针的留置时间。结果:两组留置天数有显著差异,观察组的留置天数比对照组的留置天数5天及5天以上者显著增加,占25%。结论:按摩手法的运用可以减少血栓形成,长时间保持套管针的通畅。

【关键词】浅静脉留置; 按摩手法; 留置时间

【中图分类号】R24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4)01-0142-01外周浅静脉留置针输液已广泛应用于儿科住院患者的治疗,它的优点已得到临床医师和患者的认可,它既减少了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同时减少了输液外渗的发生,为患儿的抢救、治疗及康复提供了保障。浅静脉留置在儿科的广泛使用,为儿科临床护理提供了极大地便利,但是如果不恰当的管理,不仅缩短了留置时间,还带来了一些并发症及负面影响。我科于2009年4-9月份采用指腹按摩法延长浅静脉留置的时间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 对象 2013年1月---11月份入住我院患儿142例。其中男83例,女59例;0-2岁63例,3---6岁79例,肺炎76例,肠炎66例,留置手背76例,足背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对照组62例,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疾病、部位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病例的选择排除以下因素:重复穿刺;使用血管刺激性药物;两次输液间隔小于12小时;Ⅱ°、Ⅲ°脱水;留置针脱落。

1.2 材料 一律选用BD公司的24G Y型浅静脉留置针,3m透明敷贴。

1.3 留置部位 选择手背或足背静脉进行穿刺、留置。

2.方法

对照组:每次输液时按常规法消毒肝素帽后,插入输液器针头,打开留置针夹子及输液器开关,输液结束后使用封管液正压封管。观察组:按对照组法接上输液器后,用拇指或食指指腹以大约是留置针管口的位置为中心,做环形按摩5-6次,再向心性纵向按摩5-6次,输液后再以同法按摩后正压封管、夹管。观察组和对照组留置针均于第5天输液结束后予拔除,拔除时将每分钟滴数>40滴者收集为"5天以上"。见表1

3.结果

两组留置针天数有显著差异,观察组的留置天数比对照组的留置天数5天及5天以上者显著增加,占25%。

4.讨论

留置套管留置在血管中,会使静脉血流受到影响,套管在血管内是一种异物,会对血管内膜产生一定的刺激。再者,静脉穿刺和留置过程中会造成血管内皮损伤,触发血管的内皮下细胞外基质[1]。另外,血管壁损伤,常伴有通透性增加,血浆水分外渗[2],加之外周静脉管壁比较薄,肌层活动相对较少,靠壁的血流更替较慢,而且留置时局部的包扎制动,使得静脉血流变慢[1]。所有这些因素综合使得血液黏滞度增高,血流变慢,血小板得以沉积,血栓形成。

小儿静脉留置针置管失败的原因:①进针角度:以10度角刺破表皮,见回血后,未改变进针角度,继续沿原进针角度穿刺,致使针头刺破静脉血管后壁,使穿刺失败。②送套管太早:留置针头进皮约1mm,见回血即停针,而针的套管此时未全部进入血管,此时退钢针、送套管可致套管在血管外卷曲而不能送入静脉内导致失败。③送套管太快:所选血管为额前毛细血管或血管短于套管针长度,弯曲不直等,护士在送套管时用力过猛,患儿扭动剧烈,致刺破血管,送套管失败。④血管原因:腹泻脱水及心衰等致循环不良的患儿因血管灌注量不足,血流减慢,血管"虚瘪",此时进针后,回血慢或不回血,使护士产生错觉,误以为失败,将针退出。⑤患儿的原因:几乎所有的患儿都对医院有恐惧心理,护士在备皮时绝对限制患儿活动,此时较早的使患儿处于应激状态,有的患儿过度反抗,大汗淋漓,甚至使血循环容量减少血管隐匿,促使穿刺失败。针对以上失败的原因:大力推广防止留置针穿刺失败的技巧,加大对护士的培训和交流,并改变进针手法,针对不同病情,不同血管情况,不同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以提高小儿静脉留置针置管成功率。

本资料研究成果提示通过按摩手法的运用,可以降低留置针管对管壁的刺激,改善局部血流,延长留置时间。观察组5天以上的留置率达12.5%,教对照组3%有显著提高,运用按摩手法,可以使得新鲜血栓及时脱落,被血流冲击、破碎,通过纤维蛋白溶酶系统溶解吸收[1],减少了血细胞在管口的沉积,从而有效地减少血栓形成,能够长时间保持套管针的通畅。

通过按摩手法的使用,延长了留置时间,节约了输液成本,减少了因重复穿刺引起的患儿恐惧及家长的焦虑不安心理,极大地缓和了护患关系,同时也为抢救赢得了时机。

参考文献

[1]赵改婷,高荣华,耿少英,静脉留置针时间与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性研究.护士进修杂志,2004,2(19).

[2]王迪浔.病理生理学.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317.

上一篇:综合护理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预后效果影... 下一篇:微笑是一种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