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留置套管针与静脉炎

时间:2022-07-17 07:22:55

静脉留置套管针与静脉炎

资料与方法

采用美国公司生产的viulon材较制成的静脉留置套管针,使用对象为本科收治的静脉输液的患者。男66例,女26例,年龄12~82岁,10岁为一年龄组。按使用月份分为5组,每月为1组。按留置针天数分为1组,2天为1组。按所用药物分为2组,抗生素与非抗生素组,选择静脉为前臀及手背部静脉。

方法:选择较直易于固定、活动方便的前臂或手背部血管。头皮针排好空气,刺入肝素帽内,使肝素帽内充满液体,挂在莫菲氏壶上备用。穿刺时应直刺血管,见回血后边退针芯边将外管半行推入静脉,拔出针芯取用肝素帽接手头,胶布固定,输液完毕,应用生理盐水5U冲管后拔出针头。当再次静脉输液时,用25%碘酊、75%酒精消毒肝素帽,将头皮针排好空气刺入肝素帽内。拔针后,用无菌剪刀将针头部分剪下,送细菌培养。在开始使用时,没有规定留针天数,当注射部位不适或停止输液时拔针。从第5个月开始规定,静脉留针3~4天。

观察指标:①观察输液中有无静脉炎发生,静脉炎程度判断标准见表1。②套管细菌培养有无细菌生成。③结果采用率的U检验及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组间差异有无显著性。

结 果

结果见表。

用率的U检验进行样本总体比较,U=4.47>2.58,P

本组92例拔针后均做细菌培养,88例无细菌生长,2例为表皮葡萄球菌生长。

讨 论

随着静脉留置针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他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留置针的优势。静脉留置针减少静脉穿刺次数,减轻了对患者浅表静脉的破坏,有效地保护血管。减轻护士工作量,减少局部的渗漏和静脉炎的发生。

本文总结使用静脉留置针92例,其中产生静脉炎19例,这引起我们的关注。对此我们进行了统计分析,表1~2采用率的U检验进行组间比较。表4~7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及样本与总体率比较。1~6显示静脉留置针引起静脉炎的因素与患者性别、年龄、疾病、输液药物、留针天数、穿刺部位无关,4例细菌培养阳性,其中有克氏微球菌生长的1例发生静脉炎,其余3例均无静脉炎发生。我们认为是由于拔针做细菌培养时污染针头,与静脉炎无关。从表8显示使用留置针第1个月组静脉炎发生率高。卡方检验P

上一篇:护理干预式健康教育在社区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下一篇:预防接种门诊的护理风险与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