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思想在高校学生学业规划中的应用

时间:2022-04-11 10:54:19

数学建模思想在高校学生学业规划中的应用

摘 要: 大学生、研究生是中国高等学校科研力量的生力军,是国家最高层次的教育,对国家的战略地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学生培养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国家科技、经济、文化的发展,所以对高校学生的学业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这方面,存在着重视本科生教改而轻视研究生教改的现象,对研究生的教学方法、教学技术、学业规划指导等做得不够好。为了给高校学生提供科学的学业指导和合理的学业规划,本文深入分析了学生在学习、生活、科研中碰到的问题,利用数学建模中的层次分析法找出影响学业的主要原因,从而对每个个体给出合理的学业规划。

关键词: 高校学生学业规划 数学建模 层次分析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要坚持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发展;要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的全面发展。”[1]高校学生是中国高等学校科研力量的生力军,是国家最高层次的教育,对国家的战略地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3]。大学生培养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国家科技、经济、文化的发展。高校学生的学业核心是学习与研究,学习是指学习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研究是指掌握和探索本学科前沿的发展领域。研究生学业水平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体现,是国家发展腾飞的基础,对高校学生的学业规划进行科学指导是促进学生学业成功和推动国家战略计划的有效举措。

一、加强高校学生学业规划指导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迫切要求

学业规划,有人称为人生规划也称为学生的生涯规划,是一种新的人才成长理念。学业规划是指通过解决求学者学什么,怎么去学,什么时候学习,以及在哪里求学等问题,确保利用最低的成本,通过学习知识成长为符合社会要求的合格人才,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人生职业发展效率,同时实现本人的可持续发展[4],[5]。近年来,学业规划的研究与实践在我国本科生教育界已呈现出井喷式的发展态势,而对于研究生教育中学生的学业规划研究却寥若晨星。这一问题引起了笔者的极大关注,笔者认为加强研究生学业规划指导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迫切要求。

高校学生教育是所有所有教育的最高层次,一个高校学生要想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大展宏图,那么就一定少不了坚实的学业基础和合理的学业规划[6]。如何解决高校学生在学习和研究时碰到的问题?如何调动高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用途,真正愿意静下心来好好学习,努力为以后的发展打好基础。一直以来,各所高校的导师都在努力想办法,找对策,一些实用有效的方法已经提出并且在逐步推广,比如,问题驱动式的教学方法和基于PBL的教学方法等。笔者从所指导的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出发,根据几年来的指导心得和积累,打算提出一种较实用的方法(利用数学建模的思想)对研究生的学业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该方法在笔者所指导的几届学生中已经实际应用过,学生普遍反映效果较好。

二、数学建模思想在高校学生学业规划中的应用

三、总结

利用数学建模的思想对高校学生的学业进行合理规划,这一方法的实施有助于改变现阶段高校学生学习的不良状态,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科知识,也有助于老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在现代教育技术日趋成熟,现代教育手段得到充分利用的背景下,如何根据高校学生培养的专业特点,将课程理论知识的教育和实际应用技能的培养有效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教师的引导作用,使课堂教学效果最优化,是所有授课教师面临的研究课题。利用数学建模的思想对研究生的学业进行合理规划,通过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了解自己的需求,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利于研究型人才和综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陈琦,陈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杨曙光.“问题解决”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J].大学数学,2008(6).

[3]M.HMELO,C.E.FERRARI,The Problem base learning tutorial:Cultivation higher order thinking skills[J].Journal for the Education of the Gifted,1997,Vol.20(4):401-422.

[4]姜启源,金星,等.数学模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王庚,王敏生.现代数学建模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6]李大潜.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数学类主干课程[J].中国大学数学,2006(1):9-11.

基金项目:2015年五邑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项目

上一篇:快乐教育的追梦人 下一篇:探讨如何结合学生实际开展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