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语文教师课堂语言艺术述评

时间:2022-04-11 05:53:55

【前言】高职语文教师课堂语言艺术述评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把知识填鸭式地灌输给学生,而是通过语言激发学生产生求知欲,自己得出结论、掌握方法、获得知识。在教学中,比兴、类比性的教学语言具有启发性,可以激发学生进行积极思考。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运用了比兴的...

高职语文教师课堂语言艺术述评

一、抑扬顿挫,讲究节奏,动之以情

教育家苏霍母林斯基说:“教师在课堂上创造精神的饱和乐观愉快的语调,在培养牢固持久的学习愿望和取得越来越好的成绩、对兴趣培养都具有极大的意义。”在进行教学活动时,教师的教学语言要注意技巧,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教材文本的主次,详略、难易程度以及学生的心理需求,选择相应的说话节奏,调整语速语调,准确地表达出教学内容的情感色彩,轻重有度,快慢结合,抑扬顿挫,饱含真情实感。通过合理运用节奏技巧,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生动形象,幽默风趣,提高趣味

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趣味性的语言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重要因素。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时,要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叙述事实材料,以妙趣横生的语言激发学生,将抽象化为具体,深奥讲得浅显,枯燥变成风趣,把学生深深吸引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应用写作课程相对于大学语文课而言,内容单调枯燥,更需要语文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设疑激趣,精心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笑话、成语、格言、歇后语、谚语等丰富素材进行教学,使课堂气氛趣而不庸,活而不乱,严而不死,让学生感到新奇有趣,产生学习动力。

三、运用比兴,进行类比,生动引领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把知识填鸭式地灌输给学生,而是通过语言激发学生产生求知欲,自己得出结论、掌握方法、获得知识。在教学中,比兴、类比性的教学语言具有启发性,可以激发学生进行积极思考。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运用了比兴的艺术手法。比就是打比方,以彼物比此物,用来作比的喻体事物总比被比的本体事物更加生动具体、为人所知,便于联想和想象。兴,又称“起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易激发读者的联想,增强意蕴。在教学语言中,运用比兴的手法,可以起到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维的重要作用。教师在传授教学难点和生僻概念时,恰当地运用类比,有助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化深奥为通俗,化抽象为形象。鲁迅先生讲课时就多次运用类比式的教学语言,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当讲到“美的阶级性”这一抽象的理论问题时,很多学生感到深奥难懂,鲁迅先生就用农民讨媳妇的事例进行形象类比,指出农民的娶妻标准不是“杏脸柳腰、弱不禁风”的“美人”,而是“腰臂圆壮、脸色红润”的劳动姑娘,通过这样的类比解释了美具有阶级性,学生的疑问就迎刃而解。可见,类比的教学语言具有很强的生动性,能够促使学生积极开拓思路,用熟悉的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陌生的疑难问题。

四、语言生活化,交流家常式,善于鼓励,课堂氛围和谐愉悦

教学实践证明,教师选择合适的教学语言,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及心理生理状态,可使学生听课效果达到良好状态。教师与高职阶段的学生交流时要注意方式方法,要把学生当成有独立思想的成年人对待,使用学生化、生活化的语言教学,采用拉家常、朋友谈心的方式,让课堂充满平等民主、自然和谐的氛围,更容易激起学生的亲近感和认同感,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俗话说:“一语良言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学生的自尊心很强,挖苦的话语让学生丧失自信,加重自卑,缺乏上进的动力导致落后。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因此,教学语言要多鼓励少打击,多尊重少威胁,促使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增强学习动机和求知欲,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五、循循善诱,激活想象,启发思维,激发潜能

我国有启发性教学的传统,孔子在《论语•述而》中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为在教学前务必先让学生认真思考,已经思考相当长时间但还想不通后可以去启发他;虽经思考已有所领会,但未能以适当的言辞表达出来,再去开导他。启发性教学用语能诱发学生思考,引起联想,调动积极性。教师要通过创设语言表达的氛围,设计想象拓展的训练,设置情景等激活学生的想象力,积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思维的创新。教育通过语言造就人才,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应该具有驾驭教学语言的技能。傅雷在《傅雷家书》说到:“一切学问没有速成的,尤其是语言。”语言艺术的探索之路值得教育工作者用毕生的精力去追寻,让教学语言更加富有感染力、影响力,推动教学活动顺利高效地展开,达到教书育人的最终目的。

作者:苏锦萍 单位:临汾职业技术学院 公共课教学部

上一篇:图书馆咨询台服务工作语言艺术探微 下一篇:乡镇交通管理工作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