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要走合作化之路

时间:2022-04-10 10:46:16

班级管理要走合作化之路

班级管理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关键环节。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搞好班级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呢?笔者认为,不仅需要班主任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而且还应该大力尝试走合作化之路。

一、创建平等关系,追求师生合作

创建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新形势下搞好班级管理的首要条件和关键因素。因此,班主任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要体现公平公正,一视同仁;要真正做到尊重、关爱每一位学生;要充分利用一切机会,多去接触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创设宽松愉悦的氛围,调动和团结班级中的积极因素。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民主交流,从而化解误会,加深感情,紧密合作。

拉近师生关系,除亲身试教、个别谈话外,写日记也是一种很有效的途径。学生一开始写日记,总会遮遮掩掩,谈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不能敞开心扉,不能主动地揭示问题的症结,不能真实地反映自己的内心世界。此时,班主任要耐心引导,鼓励学生树立自信,敢于言谈,勇于表白。在查阅日记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对待,真诚交流,特别是学生有思想困惑、学习障碍、生活困难的时候,要给予及时、热忱的帮助,让学生时刻感受到班主任就是自己的良师益友,就是自己的坚强后盾。久而久之,学生便会打开心窗,抛开顾虑,真正地表白自己的心声,抒发自己的情感,还会大胆谈出对同学、对班级、对家庭、对学校的看法和建议。这样,师生之间便可以实现面对面的交流,心贴心的沟通,手拉手的合作。

二、体验民主交往,实现生生合作

平等和谐的同学关系在班级管理中同样重要。班主任应组织安排形式多样的活动,鼓励学生大胆参与,敢于表现自己的特长和优势,让所有学生觉得自己是班集体中不可或缺的一员,自己跟别人是一样平等的。

对优等生要注重加强做人方面的培养,适时提醒他们“做学问得先做人”,要求他们做一个正直、热情、宽容、积极、向上、品学兼优的人。对后进生我们更不能放弃,而要大胆让他们参与班级管理,让他们在管理中克服自身不良的行为习惯,感受班级的温暖,体验班级的荣辱。中等生是班级中最容易被忽略的一个群体,既不像优等生那样容易产生优越感,也不像后进生那样容易自暴自弃,但同样希望得到教师的认同与尊重。我们要及时准确地掌握他们的心理特点,帮助他们树立见贤思齐、自警自省的意识,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上进心。这样,各层次的学生均在班级中体现出他们的价值,同学之间的关系自然就变得和谐融洽了。此时班主任可以引导并逐步放权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班主任只扮演朋友和助手的角色。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体验、去领悟、去认识,使他们懂得尊重,懂得珍惜,懂得关爱,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合作。这就为建立良好班风、学风打下了最坚实的基础。

三、重视互信互动,力求师师合作

科任老师在班级管理中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班主任与科任老师之间并不存在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而是一种精诚团结,密切合作,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兄弟关系。班级活动不能仅靠班主任组织,学生参与,还应该邀请科任老师也参与进来,把班级活动变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师互动的一个平台。科任老师授课或组织学生出现困难时,班主任应主动帮忙;班内出现调皮捣蛋的学生时,班主任要通过科任老师及时了解沟通;还可以主动去听科任老师的课,在学习的同时了解本班学生的听课情况;也要通过学生及时了解科任老师的任课情况。班主任与科任老师的这种团结合作精神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鼓舞着学生,感动着学生,从而达到集体合作的目的。

四、增进交流沟通,促进家校合作

充分发挥家校教育合力是促进班级管理的有效办法。首先是家访,教师与家长面对面交流,互相反馈孩子在校和在家的情况。此外,还可利用“校讯通”及时和家长取得联系,磋商切实可行的教育策略。

家校联教中,要采用诚恳的态度和平等的姿态与家长交流。另外,小问题要在班内解决,不到万不得已不请家长,但必须实事求是地反馈孩子在校情况。

对于那些特殊群体学生,我们更要注重家校沟通,充分掌握他们的家庭状况、身心特点,设身处地地帮助他们解决在学习、生活中面临的困难。比如那些留守儿童,往往存在自卑、叛逆等心理倾向,表现出性格孤僻、寡言少语、行为散漫的特点。为让他们找回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除了采取结对帮扶的方法外,还可以专门为他们安排一些独特的活动。比如在他们过生日时,邀请女老师当“爱心妈妈”,发动团支部赠送学习用品,办一个简单而又温馨的聚会。用集体的力量和爱心去亲近他们,温暖他们。这样不但赢得了学生的尊重,也赢得了家长的信任,为更好地促进家校合作铺平了道路。

总之,班级管理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不能单打独斗,需要发挥集体的力量,走合作化之路,这样才能充分体现主体的平等性与主动性,强化群体的合作意识,从而提高班级管理的实效性。

上一篇:初中古诗文教学现状及问题解决对策 下一篇:“三看”“两品”,鉴赏古代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