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心脏外科发展前景研究

时间:2022-04-10 12:39:16

中国的心脏外科发展前景研究

21世纪,心血管疾病在我国日益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杀手。随着心脏病诊断治疗的技术飞速发展,心脏外科近年来取得的进步令人瞩目。目前我国心脏外科的发展现状、技术水平以及发展趋势如何?近日本刊记者就此专访了我国著名心脏外科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原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兼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院长朱晓东院士。

朱院士结合他从事心脏外科临床与研究40余年的经验,向记者简要地介绍了目前我国心脏外科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前景

记者:请您先介绍一下近年来我国心脏外科发展的现状?

朱院士:目前我国心脏外科突出的问题是病人数量大,技术要求高而医疗资源严重不足。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老龄化与生活方式现代化进程加快,冠心病(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发病风险逐渐增加,冠心病发病问题日益突出,而且冠心病有低龄化的趋势,冠心病在中国人群死因构成比例中不断提升,今后冠心脏病将占据更重要位置。据我国心脏流行病学的一些研究估算,目前我国的心肌梗死患者约为296.7万人。

当前在各类心脏手术的比例中,先心病与风心病的手术数量仍占主导地位。其中,先心病手术中,婴幼儿复杂重症先心病畸形的手术比例逐渐上升,其中新生儿手术也越来越多。风心病患者数量目前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仍然偏高,但随着经济条件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风心病患者将会逐步减少,而老年性瓣膜病的比例会逐渐增加。

据有关资料初步统计,我国约有风心病(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223.5万人,先心病(先天性心脏畸形)患者180~195万人,特发性心肌病患者为160万人。再加上大血管手术和其他各类心脏手术,我国潜在需要接受心脏外科治疗的患者接近千万人。现在国内近500家医院已经开展心脏外科治疗,但是心脏手术总量每年超过1000例的临床中心仅约20家,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长沙等医疗资源和技术实力比较雄厚的地区,其他地区的心外科技术分布比较分散、不成规模,每年心脏手术总数不足10万例,远远不能满足13亿人口的需求。

记者:国内心脏外科的发展水平如何?和国外相比还有哪些差距?

朱院士:近20年来,我国心脏外科(包括大血管外科)发展迅速,从临床角度,除了在新生儿复杂心脏畸形和晚期危重心脏病人的外科治疗方面我们和发达国家相比尚有一些差距外,整体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已不相上下。而且我国已经拥有世界最先进的技术设备和一批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

心脏外科技术发展的总的趋势是依靠高科技发展微创技术,使心脏手术创伤更小,手术效果更好、更持久。我国在此领域已广泛开展。

记者:目前在通过心脏外科手术治疗疾病的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问题或误区?

朱院士:治疗上的误区可能谈不上,但有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首先谈谈微创心脏手术。人们要正确认识“微创技术”,微创心脏手术是心脏外科发展的总趋势“。微创”的意思实际上外科追求的永恒目标,也就是手术安全、有效而且最大限度减轻手术对机体带来的创伤。微创手术是一个相对概念,是代表最新的外科技术,今天的某一项外科微创技术可能在实践中又被新的技术所取代。

目前,心脏外科的微创技术主要包括小切口、改进或不用体外循环技术以及机器人辅助的手术技术等。这些微创手术技术要求根据病情、技术条件和手术医生的条件具体分析选好指征,并不能认为小切口就是微创或不用体外循环的心脏手术就是微创手术。希望年轻外科医生通过自身的技术训练和严格把握微创技术的指征,达到预期的良好效果。而且要根据我国国情和经济条件,逐步发展内腔镜辅助的机器人手术技术,不宜一哄而上。

心脏的一些微创技术与现在广为应用的心脏介入技术,如血管内支架技术或心内缺损封堵技术等并没有绝对的界限。两者必然会逐步协调、相互渗透,在选用微创或介入技术时首先要考虑病人的利益,特别是手术安全、远期效果和经济负担。

其次我想谈一点关于现在的医患关系对心脏手术的影响。心脏手术有一定风险,医生十分慎重,病人也比较担心,这是理之常情。但目前社会上某些单位医患关系出现不和谐现象,医生与病人不是充分相互信任共同配合,而是相互戒备和自我保护,致使医患关系比较紧张。其结果会使一些晚期危重病人得不到积极的治疗。这种现象在心脏外科的实践中不仅不利于医生水平的提高,而且最终会影响到患者的救治。

记者:我国心脏移植现状如何?

朱院士:我国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了心脏移植手术,即1978年4月,张世泽等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广慈医院完成我国第一例同种原位心脏移植手术,病人存活109天。这种手术到1992年在国内逐步开展。现在这种技术在我国比较成熟,但移植技术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是供体数量有限,尚无立法保证心脏供给。

到目前为止,我国开展过心脏移植的医院约30余家,实施心脏移植约300余例,但多数医院的心脏移植技术仍以传统吻合法居多,由于联合移植技术在国内发展较慢,绝大多数医院都没有开展过联合移植。

近几年我国政府一直为人类器官移植规范化而努力,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正式立法以保证器官移植正常健康的发展。

记者:目前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已在全国普及,人工心脏瓣膜的应用前景如何?

朱院士:心脏瓣膜是左心室内与主动脉之间的一个重要器官,正常时承担“单向阀门”的功能是保证血液正向流动,阻止血液回流,而且瓣口没有狭窄梗阻。心脏瓣膜由于后天性病变或先天性畸形可导致血流受阻或形成返流,使心脏功能减低,负荷加重,严重时导致心力衰竭,甚至死亡。瓣膜严重损坏无法修复时就需要人工心脏瓣膜植入心脏代替损毁的瓣膜。

目前使用的人工心脏瓣膜分为生物瓣和机械瓣两大类,两者效果均佳。生物瓣手术后基本不需终生抗凝治疗适于老年患者,对于不适于接受抗凝治疗的病人,也将考虑使用生物瓣。机械瓣耐久性好更适于年轻病人。在理想的人造心脏瓣膜问世之前,机械瓣与生物瓣仍处于并行发展态势。

此外,人工心脏瓣膜中机械瓣占90%以上,这种状态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过程中,高龄患者增多将迅速改变。我国今后生物瓣用量增多是必然趋势。

由于生物瓣国产化势头强劲,生物瓣化学改性技术的也有了新突破,生物瓣设计也在不断创新,组织工程瓣正在研究开发,我国国产的生物瓣前景光明。

就瓣膜外科来说,心脏瓣膜手术人工瓣膜置换术所占比例很大,但发展瓣膜成形手术尽量避免瓣膜置换也是今后的趋向。记者:最后请您谈一下我国心脏外科未来的发展趋势。

朱院士:第一、心脏外科手术数量在不久的将来必然会成倍增长。这是由于13亿人口的需要和我国经济实力所决定的。第二、成人心脏手术将向高龄化发展,冠心病将日益突出,风心病患者逐步减少,老年退行性瓣膜病将会增多。第三、先心病手术正在向低龄化和复杂疑难化发展,因为许多复杂心脏畸形只能在婴儿和新生儿时期才有救治机会。第四、终末期危重心脏病诊治新技术是心脏外科今后发展的重点之一。第五、由于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加强全国技术协作网与培训基地的建设并努力使医疗资源国产化具有突出意义。

上一篇:水产苗种的生产状态与措施 下一篇:法院司法权的行政化制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