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沿街立面改造浅析

时间:2022-04-05 06:43:52

【前言】城镇沿街立面改造浅析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1.研究背景 城镇的沿街立面是人们认识城市的第一道风景,是体现城市品位的重要因素。但是,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镇的沿街立面逐渐丧失其宜人的空间尺度及可识别性。因此,改造城镇主要街道的立面,对整个城市面貌的改观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安康市岚皋县河...

城镇沿街立面改造浅析

摘要:沿街立面改造已成为城市更新的重要活动之一,富有地方特色的街景立面,对塑造城市形象和延续地方文脉有重大作用。本文针对岚皋县滨河大道里面改造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相关的改造设计原则与方法,对沿街立面改造的特点和自身规律进行探讨。

关键词:立面改造;街景;地域特色

Abstract: The street facade renovation has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activities of city renewal, full of lo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reet facade, have a significant role in shaping the city image and the context. This paper studies found that road and bridge County Riverside Avenue which transformation problem, puts forward improvement, design principles and method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reet facade renovation and its rules are discussed.

Key words: facade renovation street;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中图分类号:F2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研究背景

城镇沿街立面是人们认识城市的第一道风景,是体现城市品位的重要因素。但是,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镇的沿街立面逐渐丧失其宜人的空间尺度及可识别性。因此,改造城镇主要街道的立面,对整个城市面貌的改观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安康市岚皋县河滨大道为例,对滨河城镇的立面改造进行研究和分析,找出现状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改造设计的原则,探讨立面改造的方法及规律。

河滨大道位于岚皋县老城区以北,岚河以南,全长6.3 km ,是进入城区的主要干道。道路以北现以行政、办公、居住、商业用地为主,沿街分布城镇重要建筑及基础设施。然而,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 自发性建设增多,导致沿街用地功能混乱,街景立面难以形成统一风格,无法凸现自身地域特色和传统风貌。

2.沿街建筑立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沿街建筑性质复杂,呈自发状态,互不协调。

河滨大道是联系老城与新城的主要干道,用地性质比较复杂,各种功能的建筑之间缺乏联系,在空间界面上缺乏层次感和序列感。特别是临街低矮商铺比较破旧,且外装修风格各异,立面成片断出现,没能形成完整和谐的街景环境。

2.2立面细部缺乏整体性的设计处理。

由于沿街多为自发性修建的商用建筑,因此,窗台、雨蓬、空调机位、遮阳设施、广告招牌等随意搭建,缺少统一设计,致使整个建筑立面显得无序散乱、丧失美感。

2.3建筑色彩难以体现城镇特色风貌

滨河大道位于进入岚皋县城的门户位置,是传递历史信息和展现城市形象的窗口,其整体色彩的醒目度对城市风貌营造至关重要。然而,在现状的沿街建筑立面中,主体色彩以灰白为主,部分商用建筑为突出自身,选择黄、绿等色彩,难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整体色彩美感。

2.4 城市建设形象单一

巴蜀民风是岚皋县城独具的文化特色,但是在沿街建筑物立面的规划设计并没有充分挖掘当地丰厚的历史底蕴和内涵。受各种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建筑物的风格和形式中西混杂、古今不分,导致城市文化品位不高,城市形象单调。

3.规划理念与构想

3.1 概念释意

立面改造活动,是在建筑结构、建筑功能、建筑空间等方面大体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对建筑的表面进行的改造活动。包括从建筑立面形式的改变到建筑立面的完全更换等不同层次上的意义。简而言之就是整合建筑的功能要求,融合城市的地域特色,并结合周围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的因素,使规划地段成为充满活力的宜人空间。

3.2 设计要素

街景改造不同于单一的建筑设计或景观规划,它是多层面、多系统的整合活动,具有控制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因此,本次规划主要从以下几个要素进行考量:

自然景观:岚皋处于南北两大自然形态的过地段,地理因素复杂,加之群山环抱,与周围地区形成了很大的反差。改造地段位于岚皋老城区,北邻岚河,隔岸相望便是重峦叠嶂的南宫山,具有很强的自然景观特征。街景改造应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要素,形成丰富的景观层次。

地域文化:在文化氛围上,岚皋处于巴蜀、荆楚、秦陇三大文化的碰撞之中,兼容并蓄,吸收融合。规划中应结合巴山民居的特征和生存环境,在沿街立面的形象塑造、细部修饰上体现其悠久传统文化内涵。

城市文脉:在《岚皋县城总体规划(2007—2025)》中,对河滨大道的用地性质定位为:老城区行政、办公、商业和居住的重点地段,是连接县城内外的主要城市干道,也是展示岚皋老城区风貌的门户空间。

3.3规划构想

通过对河滨大道个性特征的分析,提出“结合地域特色、突出整体意象、加强功能环境”的规划理念。即在充分尊重自然历史资源的基础上,对沿街建筑的高度、形式、色彩和尺度控制提出要求,突出体现秦巴文化建筑的风貌,构建满足功能要求且反映地方文脉传承的街区。

4.改造改造的原则与方法

在《岚皋县总体规划》对岚皋县城市形象的定位是:“在城市形象塑造的各个方面注重将巴山文化的特色显现出来,在城市外部形象的营造上,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如石、竹、木等材料,在现代建筑中体现“灰瓦白墙方格窗” 的巴山民居特色。”因此,针对该地段沿街建筑立面存在的上述种种现象问题,应从以下原则和方法予以考虑解决:

4.1 整体控制的原则

通过规划设计来控制、引导具体的沿街立面改造设计,这种控制性设计旨在把握街道风格定位。在改造设计时应围绕城市总体规划中所阐述的特色, 对建筑立面的风格、色彩、形式进行整饰。

针对岚皋县的形象定位,本次设计以营造“巴蜀民居”、“巴山龙城”的氛围为出发点,在建筑形式上突出清新秀丽、简约淳朴的特点,整体色彩定位以白、灰为主;改造灰瓦坡屋顶,在保证建筑安全的前提下丰富沿街立面的风貌。

4.2 合理性原则

街景的改造涉及的建筑和其它设施众多,各自的问题也不尽相同,如果都以同样的方法进行改造,即不符合现状要求,又费时费力。因此,应该对于不同问题采取适合的方式进行改造,追求视觉协调、统一。

4.2.1 保留

目前质量尚好,门窗墙面均未破损的建筑应予以保留,对于建筑形式、色彩、整体风貌等符合规划要求的部分,进行简单的外墙面粉刷和细部装饰,适当增加有巴蜀特色的构件,如花饰、挑檐等。

4.2.2 改造

外立面材料陈旧、墙体明显损坏,或外墙构件无组织搭建而显得杂乱无章等问题,应进行较全面的整修。这一类建筑主要是指沿街的小商铺,由于经营种类各异,外观的装修风格难以统一。针对以上问题,应对饰面材料的品质、色彩及组合方式做出规范要求,对广告招牌规格、形式、色彩、照明要求等提出原则性的要求,在保证沿街立面整体风格统一的基础上,突出其丰富多样性。

4.2.3 更新

拆除与周边环境不协调、有碍景观的临建清理沿街堆放的垃圾,保证立面的整洁。特别是对屋顶棚架的改造,应本着与建筑风貌和谐的原则,创造丰富的天际轮廓线,美化城市的第五立面。

4.3 可持续特色原则

街道风貌的形成具有动态延续性,因此,沿街建筑立面设计必然要保留能展示地域特色的文化元素和历史符号,从而在体现现代小城镇风貌的同时延续历史的精彩。改造中充分利用岚皋地域文化优势,对建筑立面的细部、墙面、门楣等进行有效合理的装饰设计。

此外,还应根据地段位置和功能分区不同,赋予沿街立面不同的主题。例如,在河滨大道入口处,应着重塑造岚皋独具特色的窗口形象;在政府办公地段则应以整洁庄重为主;商用居住地段则应体现清新淳朴的巴蜀民风等。在此基础上,注意各功能分区之间的互动和过渡,利用街头小品、绿地来衔接不同地段,既丰富街景的色彩,又能使分区间自然连接。

5. 结语

城镇沿街立面是其活力的所在,是城市风貌的重要元素。街景改造对于改变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品位非常重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小城镇建设进程的加快,街道空间形象的品位需要在历史的发展中提升,因此,如何做好新形势下沿街建筑立面改造设计的工作必然是我们考虑的课题。当然,街道空间形象除了沿街建筑立面元素的影响之外,其他相配套的改造内容,如道路铺装、公共设施、绿化配植、景观规划等也是不容忽视的。

参考文献:

[1] 徐敏.构建资源型县域经济技术创新体系[J].学术交流,2007(8):96-99。

[2] 胡魁.中国矿业城市基本问题[J].资源·产业,2001(5):8-10。.

[3] 常婕.发展资源型县域经济的战略举措[J].商场现代化,2006(9):203。

[4] 王双,王丽明.中、美钢铁产业集群比较[J].经济纵横,2005(8):52-55。

[5] 陈汉欣.新世纪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与布局及其愿景[J],经济地理,2006(1):6-8。

[6] 常燕平,张鸾.发展有机食品—21世纪我国食品工业必由之路[J].生产力研究,2005(10):190-196。

[7] 赵惠英.加快西北地区中药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J].特区经济,2006,(11):289-290。

[8] 高永峰.中国磷肥工业面临的问题和发展建议[J].现代工业,2007,(5):7-12。

上一篇:关于高层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的研究 下一篇:浅谈变电站工程项目创优质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