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员想节俭也难

时间:2022-04-05 08:53:07

古代官员想节俭也难

管仲在齐国当宰相时,奢侈程度超过国君,孔子因此对他很不满。孔子说:“管仲镂簋而朱,旅树而反坫,山节而藻。贤大夫也,而难为上也。”按先秦礼制,“镂簋”、“朱”、“山节”、“藻”都是天子才能用的,而“旅树”、“反坫”也只有诸侯才能有。管仲作为宰相,虽然位极人臣,但是与天子和诸侯相比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所以孔子批评管仲僭越礼法界限,说管仲虽然是贤大夫,但其奢侈做派叫人难以在他之上做国君。

孔子一辈子的事业就是“克己复礼”,按照这种“礼”的仪式,人们的行为、日常生活的用具、娱乐方式等,都要符合尊卑贵贱的等级身份要求。一次,管仲用只有周天子或诸侯才能用的仪式进行祭祀,孔子心中也非常不爽,他批评管仲逼迫君主,使他的君主不知该怎么做了。

孔夫子的担心当然是有道理的,当管仲僭用天子和诸侯才可用的仪式时,天子和诸侯又该使用什么仪式呢?如果仍然用原来的仪式或用品,则不能与作为大臣的管仲形成差别,无法体现其优越性、高贵性;如果重新选择更高级的,那么,礼制的规范岂不是整个就乱套了?

与管仲不同的是,晏婴这个齐国后来的宰相,却是一个十分简朴的人,他绝不会有“逼上”的麻烦。孔子应该表扬他吧?其实不然,虽然孔子没说什么,但他的弟子就激烈反对晏婴的做法。

孔子的弟子曾子说,晏婴大概是懂得礼法的大臣吧。有若立即反驳说,晏婴一件皮袄穿了30年;他父亲死后举行葬礼,按照礼法,像晏婴这样的大臣,可以派五辆车去坟墓,并举行隆重的仪式,但是他只派了一辆车去坟墓且没有举行什么仪式就返回了,晏婴哪里懂得礼法?

有若的意思是,作为大臣的晏婴如此俭朴,就是“逼下”,让下属无法做人。晏婴一件皮袄穿30年,那么,更小的官该穿多少年呢?那些地位更低的臣子,还怎么给自己的父亲办丧事呢?晏婴自我降格,打破了等级秩序的规矩,所以同样也遭到孔门弟子的批判。这样看来,在等级制社会中,一个高官想自行降低生活待遇,过一下俭朴生活,也是不被礼法所允许的。

因为俭朴而遭到指责的不仅仅是晏婴。法家的韩非子在其著作中说,楚国首相孙叔敖虽然生活极其俭朴,导致营养不良、面黄肌瘦,是一个好大臣,但是,这种做法却是“逼下”,是不可取的。三国时期,南阳太守王畅行为俭朴,他的学生也曾进谏提醒他:“奢不僭上,俭不逼下。”唐朝官员李义琰生活简单,“宅无正寝”,他的弟弟买了木料送给他,并劝老哥说,官场上那些刚当上小小的丞尉之类的人都要大张旗鼓地修建宅地,老哥你是当朝高官,怎么能够住破房子呢?

可见,在中国古代,虽然思想家政治家都反对官员奢侈,提倡节俭,但事实上,他们反对的仅仅是超越官员本身身份的奢侈,如果与其身份相符合,则奢侈反而是正确且必要的。相反,官员不奢侈、过度节俭,与其钟鸣鼎食的地位身份不相符合的俭朴却是不合官场伦理和规矩,是要受到谴责的。

因此,官场中的奢侈之风难以止住,这不但由于奢侈享受是出于人性的弱点,其诱惑难于克服,更是由于与身份地位符合的奢侈享受同时也是维护等级秩序官场生态必不可少的“美德”!这不但是官场的潜规则,甚至是官场的显规则。

上一篇:天然气储气调峰与安全应急的有机结合 下一篇:古代著名大厨全搜索(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