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大家谈

时间:2022-04-04 11:17:08

创业大家谈

>> 编者按:

不知不觉,“80后”已经长大。

“80后”,在不少人眼里,他们的生活往往与享乐、游戏、足球、时尚等词汇有关,他们的性情往往与幼稚、骄纵、浮躁、桀骜不驯有染。但同时我们又看到,有许多“80后”却以自己的果断、坚持和创新,走向了创业之路。

创业,对于刚刚进入社会或在就学的“80后”们来说,是踏上了才华释放、梦想实现的征途,还是随波逐潮的狂妄表现?

而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80后”创业,鼓励“80后”创业,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今年,又有一批“80后”们即将走出象牙塔,步入商业社会的竞争大潮,他们是到处应聘匆忙就业呢,还是选定方向自主创业?

已经取得些许成绩或正在创业路上的“80后”们,是如何坚定意志,披荆斩棘,在商海中冲锋陷阵?

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创业导师,以及“50后”、“60后”、“70后”的成功创业者们,对“80后”创业又是如何点评?如何建议?

本专题旨在寻找“80后”的创业佼佼者,展示“80后”创业者的精神、经验和教训,为更多“80后”提供创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并希望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得到国家更多的政策支持。

“80后”风华正茂,凭着理想、凭着智慧,正在向商海的风头浪尖冲击,让我们以更大的希望等待!

“80后”创业是否有点“热”

在不少人的评价中,“80后”都有一些相似的精神特质:自我、执著、狂热、不循规蹈矩、敢做敢为。因此,人们习惯性地在他们身上贴上幼稚、骄纵、享乐、浮躁、桀骜不驯等标签。但近几年,在IT业界陆续涌现出来了戴志康、郑立、李想、茅侃侃、陈曦、高燃等一批“80后”创业者,逐渐成为业界的“新势力”,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似乎突然之间,前辈们醒悟了:原本以为还是孩子的“80后”们已经大刀阔斧地闯入了商业世界,与“50后”、“60后”、“70后”的创业者们展开了竞争或合作。于是,在就业形势愈加严峻的今天,“不就业先创业的潮流”开始在“80后”中悄然兴起,尤其在高校里大学生创业者越来越多,但与此同时,社会一些方面开始担心“80后创业是否过热了”。

而据一份在校大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41.6%的人表示创业过热了,35.9%的人表示创业还不够热,还有23.3%的人表示要看不同的专业和不同的氛围。在有没有创业经历问题上,有89.2%的人表示没有创业经历。但是,其中67.6%的人表示有创业的打算,另有19.4%的人考虑到了创业的艰辛,想看看形势再决定。

那么,创业前辈们对此是什么观点呢?

徐彦平(陕西省工商联常委、陕西省工商联川渝商会会长,高山流水集团董事长):“80后”创业者与前辈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整个社会环境的相对开放。“李想式”的“80后”创业人群的迅速崛起,是与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上世纪80年代正是信息革命席卷全球的时代,互联网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方方面面的改变。“80后”正是这场革命的第一批受益者,也成就了“80后”创业的首选项目。

“80后”创业实际上挺好,因为他们年轻有闯劲。但是创业的领域是无限大的,所谓的一台电脑、一根网线、一张桌子、一个人的零投资式创业已经过去了。靠智力创业不能仅盯着互联网,不能仅限于在淘宝网上开个店就算创业开始了。“80后”生活在良好的创业大环境中,占据了天时和地利,他们比我们当年更加成熟,但是今天的年轻人必须要首先让自己沉淀下来,脚踏实地地做事情。

于风玲(陕西路安特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西安创业女性十大明星):中国优秀的企业家30岁以下很少,但30岁以上,也就是“50后”、“60后”、“70后”的优秀企业家很多。很多人认为在高校里进行创业意识培养,就是在鼓吹大学生放弃就业机会,下海做生意,这是非常狭隘的理解。我认为在校生可以做创业的各种准备,但实际操作不宜过热;但对已经毕业的“80后”,我提倡大胆去创业,希望中国优秀的“80后”企业家更多。

在今年4月份举行的西安市全民创业工作座谈会上,西安市工商局注册分局局长孙益国介绍,自2007年西安市开展全民创业以来,工商部门共减免各类费用338万多元,享受优惠的人数3553人,其中高校毕业生才256人。与全市80多万名在校学生相比,这一比例明显偏低,说明大学生创业还是不多。

长安大学就业指导服务部主任唐少君对“创业过热”的观点也持否定态度,他说长安大学每年有近7000名毕业生,真正创业的并不多,这几年加起来也没几个。受传统观念影响,很多学生毕业时,想的还是如何进入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知名企业,自主创业有时被看成是找不到工作而被迫做出的无奈选择。高校毕业生本来是全民创业的一支主力军,但目前创业人数所占比例很小。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的2008年社会蓝皮书暨中国社会形势报告会上,国家发改委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杨宜勇分析,为什么当前大学生就业难?一个核心原因就是大学生创业不足。

靠什么来创业

既然就业难,那为什么不试着去创业呢。这句话可谓是大部分“80后”创业者心态的真实反映。然而,用创业来代替就业,其困难有多少?需要奠定哪些基础,才能“独辟蹊径”走创业这条艰难的道路呢?

我们大都知道,创业至少需要具备三个方面的客观条件:项目、团队和资金。不用争辩,资金是创业的最大困难。那么,“80后”创业如何才能获得融资?

甘剑平(启明创司董事、总经理)很多年轻的创业者还没有充分了解自己的项目,对于已有的人力与财力资源是否能做好这个项目也缺乏必要的认识,就迫不及待地开始了创业,失败率自然会非常高。

创业的大学生常常觉得融资渠道窄,银行贷款难。但是,在我看来,大学生创业者最缺乏的绝对不是资金。他们可能拥有很不错的专利技术,也获得了数目不菲的风险投资,但能够成功的仍然寥寥无几。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缺乏成熟的企业模式和管理经验,缺乏财务、法律、市场运作等各方面的知识与经验。

现在资本市场和创业环境活跃,这些都是有利于“80后”年轻人创业的条件,今天年轻人要想创业成功就必须要有承受来自工作、生活方面的压力,要有强于常人的精力。

风险投资不看年龄,无论你是十几岁还是六十岁。但我认为创业最好的年龄段应该是30多岁。那个时候你有一定的闯劲,同时有一定的阅历,知道水有多深多浅。同时,“80后”创业比“60后”、“70后”多一些难处。仅有想法和闯劲是不够的,需要磨练应对商业竞争的能力。抛开浮躁的一面来看,“80后”创业者有很多优势,他们聪明、受过良好教育,如果他们能够在创业团队中引进资深人士,或者通过其他方式来弥补个人经验上的不足,同样可能获得投资。

孙海鹰(陕西省创业投资协会理事长):“80后”有创业热情,但由于经验欠缺、能力不足、意识偏差等原因,导致创业成功率明显偏低。必须具备以下硬件:首先是经验。大学生长期呆在校园里,对社会缺乏了解,特别在市场开拓、企业运营上,很容易陷入眼高手低、纸上谈兵的误区。因此,大学生创业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一方面,去企业打工或实习积累相关的管理和营销经验;另一方面,积极参加创业培训,积累创业知识,接受专业指导,提高创业成功率。

“80后”要开拓思路,多渠道融资,除了银行贷款、自筹资金、民间借贷等传统途径外,还可充分利用风险投资、天使投资、创业基金等融资渠道。

还有就是技术,用智力换资本,这是大学生创业的特色之路。一些风险投资家往往就因为看中大学生所掌握的先进技术,而愿意对其创业计划进行资助。因此,打算在高科技领域创业的大学生,一定要注意技术创新,开发具有自己独立知识产权的产品,吸引投资商。

另外就是能力。大学生由于长期接受应试教育,不熟悉经营“游戏规则”,技术上出类拔萃,理财、营销、沟通、管理方面的能力普遍不足。要想创业获得成功,创业者必须技术、经营两手抓。建议可从合伙创业、家庭创业或低成本的虚拟店铺开始,锻炼创业能力。

在创富这条路上,对资金、能力、经验都有限的“80后”创业者来说,并非“遍地黄金”。“80后”在学历和观念上,已经比他们的前辈占据更多的优势。但他们仍然缺乏一些东西,比如审时度势的理性、历经风浪的经验和成熟稳重的性格,当然这些都需要时间的磨砺。他们只有根据自身特点,找准“落脚点”,才能闯出一片真正适合自己的新天地。

政策完善、适用吗

大学生创业政策的相继出台,体现了各级政府的重视,也使大学生创业有了良好的政策保障,这对推动“80后”创业、正确引导就业、促进社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但政策是否能真正适用、是否需要改善,研究学者和业界人士有不同的看法。

蒙振祥(西北政法大学法学教授、硕导):通过近几年实践的检验,我们不难发现大学生创业政策还存在一些缺陷,需要进一步完善。

首先,政策操作的难度较大。实践表明,任何政策难就难在操作,难就难在实施,大学生创业政策更是如此。国家工商总局虽然出台了有关政策,但一般都只是确定原则和方向,对全国各个地区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可操作性相对较差。

从实际情况来看,各省市自治区出台的政策基本上是照葫芦画瓢,只是对一些条款进行了程度不同的细化,也没有制定相应配套的实施办法。这样,看起来内容细了,操作性似乎强了,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往往出现一些不知怎么办的情况。更重要的是,实际操作部门的积极性如何也影响政策的执行和实施。比如,银行作为企业必须考虑到贷款所承担的风险。银行业有自己的操作程序,不可能凭一张大学生毕业证就影响正常的程序操作,他们所考虑的是政府不能把大学生自主创业所需资金的风险留给银行。

其次,政策优惠的含金量较小。大学生创业政策看起来非常诱人、非常优惠,减免收费的项目少则几项,多则几十项。但认真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这些项目大多是办事程序中的一些手续费、证件费,优惠的费用加起来少的只有几十元,多的也只有几百元。这些费用与学生创业所需要的费用相比,所占比例微乎其微。至于所得税减免方面的优惠,虽然意义很大,但作用不是很大,还是一种遥不可及的优惠。

还有政策设限的条件较多。这些优惠政策同时还设置了不少限制性条件。这不是一般大学生能承受的。比如贷款,也有很多限制性条件,条条都很苛刻;还有办理登记注册手续时,规定需带齐身份证、毕业证、就业报到证原件,问题是,没有就业单位如何开出就业报到证?这些政策由于设置过多过高的条件,使优惠大打折扣。

另外一点,就是政策导向的层次较低。在校或刚毕业的大学生是一个有知识的群体,也是一个充满青春朝气和活力的群体,他们身上潜藏着很大的创造力,他们中的大多数将是社会未来的创业者和管理者,这应该成为创业政策的导向。目前创业政策的出发点仅仅是为了解决就业,这在一定意义上忽视了大学生现有知识能力和未来发展趋势。所有的优惠都是鼓励和引导大学生从事服务性、简单化的个体经营项目。

郜随印:(陕西省高级人才事务所所长、创业导师):近年来,为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国家各级政府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涉及融资担保、贷款贴息、创业培训、税费减免等诸多方面。比如,国家工商总局规定,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一年内免交五种行政费用。

按理来说,这些优惠措施或多或少能够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一些便利,然而,这种理论上的便利在现实当中却往往变得微乎其微。首先,政府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的扶持是非常有限的。大学生创业担保贷款的额度一般就是几万元,用这笔资金开一个小杂货店或许还勉强凑合,若真要一本正经地创业,实在是杯水车薪。

其次,繁琐的申请程序和五花八门的门槛足以让大多数想创业的大学生望而却步。以我们陕西为例,陕西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出台了一项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高校毕业生自谋职业、自主创业自筹资金不足的,可凭《陕西省城镇失业人员证》申请小额担保贷款,贷款金额最高不超过5万元,并按照自愿申请、社区推荐、劳动保障人员审查、贷款担保机构审核并承诺担保、商业银行核贷的程序,办理贷款手续。如此繁琐的程序去申请贷款,申请者自然望而却步。

大学生的风险承受力较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政府针对大学生创业出台的各项优惠措施,多少有点儿画饼充饥的味道,是精神上的支持。大学生创业是一个系统工程,有关部门不仅要调动大学生的创业激情,还应建立和完善创业服务体系,从体制上搭建创业平台。

同时,由于资金、经验等方面的限制,大学生创业很难进入门槛较高的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他们的视野和能力往往被局限在很有限的低端领域,谈不上什么技术含量。但是,如果大学生把经营一些低端生意作为目的而不是手段,那就失去了在更高的平台上锻炼的机会,不能学以致用,也是可悲的。

如何“笑傲江湖”

据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编写的《中国民营企业发展报告》提供的数据,中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9年。创业的难度由此可以窥见一斑。大量有丰富社会资源与工作经验的创业者,都很难让自己的企业生存长久,那“80后”创业如何才能“笑傲江湖”?

董健(陕西省政协委员,香港陕西联谊会副会长,香港建秦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人越穷越胆大,机会本事加运气,要有雄心壮志,但更要脚踏实地,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80后”在创业初期,投资不宜过多。由于年轻人自身市场经验、管理能力等方面的不足,初次创业很大程度上是自我摸索和学习的一个阶段,如果投入过多过大,一旦失败,会对今后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尽量将创业资金数额减到最低。选择那些只需要少许现金,并能充分实现个人才华和专长的事业做起,给自己一个经验积累和资本累积的过程。

不要迷信热门。由于缺乏对市场的认识,初次创业者很可能把眼光盯向那些所谓的热门。事实证明投资失败的人,一个通病就是赶“热门”,看到别人做什么赚钱也跟着做。但是,真正成功的人,决不会去赶“热门”,而是留心发现商机,寻找“冷门”,从而抢先进入市场、占领市场。要努力寻找那些有市场需要,或有某种潜在需要、却又没人做的事情。要研究人们生活中还有哪些不便,能不能通过某种服务或产品解决人们生活的不便,寻找创业项目,如果能通过自己的行为创造市场、引导市场,那就更高明了。

西安市东方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西安创业女性十大明星”陈彩莉,是一名用2000元钱起步创业的普通农家妇女,先后创办了饲料购销服务部、饲料研制厂、奶牛生产合作社,还与陕汽集团合作,参股组建了陕汽集团职工培训大学。经过不懈努力,如今公司拥有80多名员工,年产值已达2500万元。

作为“过来人”,陈彩莉体验了创业的甜酸苦辣,对创业有着深刻的感受和认识。她提醒80后创业者,就业的难度再大也大不过创业的难度,初期创业时不能眼高手低。不少学生不屑于从事服务业或技术含量较低的行业。其实,高科技创业项目往往需要一大笔启动资金,创业风险和压力都非常大,大学生如果对自身经验和能力认识不足,对创业的期望值又过高,一开始就起点较高,很容易失败。因此,大学生创业不妨放平心态,深刻了解市场和自己,然后从小做起,从实际做起,第一步走稳了再走第二步。小生意往往蕴含着大智慧,所以,通过做一些低端生意来锻炼、提高自己,对日后的创业多少能够起到练兵的作用。

李黑记(陕西东岭工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切勿纸上谈兵。缺乏经验是目前大学生创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不少大学生创业者不习惯对其产品或项目做市场调查,而是进行理想化的推断,例如:“如果有2亿人需要我们的产品,每件售价100元,我们就有200亿元的销售市场”,这种简单的推断方法是站不住脚的,而且常常起着误导作用。

要充分了解市场,做到有备而战。事业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对市场的了解。当你想要投入某个项目或者进入某个领域的时候,最好能够搞可行性研究,可以委托给专业的公司进行。如果觉得没有能力投入的时候,也要尽可能地利用自己的现有资源进行了解和调研,一些可行性研究也可委托专业机构进行,在了解市场的基础上创业,才能长久。

最好不要单打独斗。在强调团队合作的今天,创业者想靠单打独斗获得成功的几率正大大降低。团队精神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创业素质,风险投资商在投资时更看重有合作能力的创业团队。如今大学生一般都有个性,自信心较强,在创业中常常自以为是、刚愎自用,这些都影响了创业的成功率。因此,对打算创业的大学生来说,强强合作,取长补短,要比单枪匹马更容易积聚创业实力。

郭建雄 (西安富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西安市劳动模范):据统计,中国每年要诞生15万家企业,同时要倒闭10万家企业。还有个说法,说你要害一个人,不要绑架,不要暗杀,就鼓励他去创业。虽然说的有些极端,但也有一定道理,想想看,如果一个人倾其所有去创业,一旦失败,对他来说可能就是致命的打击。

我的观点是要积极去创业,但不能盲目去创业。那么应该如何来创业呢?说来话长,简单讲就是运用好《孙子兵法》“始计篇”中的十个字――道、天、地、将、法、智、信、仁、勇、严。我把它称做“创业十字经”。《孙子兵法》是用来治理国家和打仗的,事实上,做企业与治理国家和打仗的道理大同小异。那么如何才能打胜仗或者如何才能做好企业呢?《孙子兵法》讲,首先是道、天、地、将、法,道就是目标,要结合自身优势和行业现状制定较为高远的目标;天、地意思是要天时地利,不要逆天而行;将就是人才,是至关重要的;法即方法,特别要用有限的资源、有效的方法。

上面五个字中最重要的是“将”。对于“将”的标准《孙子兵法》用智、信、仁、勇、严五个字来衡量。智即智力或知识、头脑;信即信用,诚信;仁即仁慈或善良,有仁爱之心;勇就是勇敢,坚强,有胆识;严是能严格管理自己和下属。这十个字精辟地概括了经营企业的十个要点。我个人认为这十个字对创业者的指导意义大于很多经典管理书籍。企业经营不好一定能从这十个字中找到原因,反之,很好把握运用好这十个字,就有可能把企业做好。

本刊借此把郭建雄这位“60后”成功创业者之经验――“创业十字经”,送给所有正在创业路上和即将创业的“80后”们,祝他们一路走好!

上一篇:建筑大师张锦秋 下一篇:美丽天使在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