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洗衣粉溶液对小麦的毒害作用

时间:2022-03-31 05:55:45

探究洗衣粉溶液对小麦的毒害作用

1 课题提出背景

在我们学校中有一条小河,每当天气转暖时,就会有大量的藻类植物生长,使河面全部变绿,和喝的绿豆汤差不多。时间一长,就会有大量的鱼、虾死亡,不久河水就会发出一股难闻的臭味,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后来组织了一个兴趣小组,调查河水污染的原因。通过调查发现:在河边有4根排水管,每天早上和晚上有污水排出,排出的污水量很大,并有很多泡沫。每根污水管都是接到宿舍,这些污水都是生活废水,污水中的泡沫是洗衣粉引起的。兴趣小组最终得出结论:学校是全寄宿制初中,有4座宿舍楼,因此有4根污水管道,每天洗衣服使用后的废水都排入河中,使河水富营养化,导致藻类植物大量繁殖,河面变绿,时间一长,引起其他水中生物死亡,河水变臭。但是,由于这种污染的危害在短时间内表现不是很明显,其危害性往往会被忽视。因此兴趣小组做了一些直观的实验,用实验结果来验证洗衣粉溶液的危害性,从而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

2 课题研究目的

通过网上查找资料、广泛收集信息和小组内多次讨论,认为洗衣粉溶液对生物有毒害作用。于是设计了不同浓度的洗衣粉溶液(立白洗衣粉)来探究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和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通过这两个实验来验证洗衣粉溶液的危害性。

3 课题研究过程

3.1不同浓度的洗衣粉溶液对小麦种子萌发率的影响

3.1.1实验步骤

(1)取6个培养皿,贴E标签编号,分别代表:清水、0.001g/mL、0.002g/mL、0,005g/mL、0,01g/mL、0.02g/mL的洗衣粉溶液。在每个培养皿内垫上餐巾纸。

(2)精选结构完整的小麦种子,放在清水中浸泡24h后,在每个培养皿内分别放入20粒小麦种子。

(3)用清水和相应浓度的洗衣粉溶液浇小麦种子,每天补充适量的溶液。

(4)一个星期后计算小麦种子的萌发率。

3.1.2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如图1所示。

3.1.3实验数据

实验设计六组,记录实验结果,计算其平均值(表1)。

3.1.4实验结果及分析

(1)在不同浓度洗衣粉溶液中的小麦种子与清水中的小麦种子相比,萌发晚,幼叶出来晚,并且长得矮小;(2)在不同浓度洗衣粉溶液中的小麦种子,根生长出现问题:短小、尖端发黄,甚至枯黄,不能向下生长,因此萌发的幼苗不能直立生长,大部分向下倒伏;(3)在清水中萌发的小麦幼苗和洗衣粉溶液中萌发的小麦幼苗相比,清水中的幼苗健壮,生长良好;洗衣粉溶液中的幼苗出现病态,生长缓慢;(4)随着洗衣粉溶液浓度增高时,种子的萌发率急剧下降。当浓度超过0.005g/mL时,有些组小麦种子的萌发率竟然是0,并且六组小麦种子的萌发率平均值也只有20%。这说明高浓度的洗衣粉溶液对小麦种子的损伤非常大。与之相对应的是当洗衣粉溶液度低于0.001g/mL时,小麦种子的萌发率较高,而此浓度的洗衣粉溶液仍然有洗涤效果。建议我学校的学生在使用洗衣粉时尽量降低浓度。

3.2不同浓度的洗衣粉溶液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

3.2.1实验步骤

(1)取6个培养皿,贴上标签编号,分别代表:清水、0.0005g/mL、0.001g/mL、0.0015g/mL、0.002g/mL、0.0025g/mL的洗衣粉溶液。在每个培养皿内垫上餐巾纸。

(2)精选结构完整的小麦种子,放在清水中浸泡24h后,在每个培养皿内分别放入20粒小麦种子。

(3)每个培养皿内的小麦种子浇清水,每天补充适量的清水。

(4)一个星期后,等小麦种子萌发出幼苗后,用相应浓度的洗衣粉溶液浇小麦幼苗,每天观察小麦幼苗的生长情况。

3.2.2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如图2所示。

3.2.3实验结果及分析

从实验现象中可以看出:清水中的小麦幼苗生长良好,叶色翠绿;随着洗衣粉溶液浓度的增高,部分小麦幼苗的叶色开始发黄,甚至枯萎,明显出现病态症状,特别是超过了0.0015g/mL浓度时,小麦幼苗生长出现问题;同时小麦幼苗的根系也出现病症,在清水中,根系的颜色发白,生长良好,在洗衣粉溶液中的根系发黄,并且根的数量少,出现烂根,特别是超过了0.01g/mL浓度时,现象明显。本次实验再次证明了高浓度的洗衣粉溶液对小麦的损伤非常大。

4 课题研究结论

通过兴趣小组对课题的研究,初步得出这样的结论:洗衣粉溶液对小麦的生长有毒害作用,洗衣粉溶液浓度越高对小麦生长的危害越大。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尽可能减少洗衣粉的使用量,并且在使用过程中降低洗衣粉溶液的浓度,避免洗衣粉溶液给其他生物带来毒害。

上一篇:特殊的“点”在生物坐标图像解题中的应用 下一篇:谈农村中学生物实验室资源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