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信贷:节能减排撒手锏

时间:2022-03-29 04:42:38

绿色信贷:节能减排撒手锏

在节能减排形势日趋严峻的今天,除了落实行政监控手段之外,还需要辅之以金融调控等市场手段,“绿色信贷”机制正是在这一背景之下应运而生的。“绿色信贷”的顺利实施,将对我国生态环境的改善产生重大的影响。然而,在“两高”企业高利润、高回报的前提下,如何促使谋求商业利益的银行自觉执行该政策?这一制度在推行过程中,又是否会一帆风顺呢?

绿色信贷助力节能减排

从目前来看,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拦路虎,如何解决好这个问题不仅是国家环保部门的头等大事,更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头号大事。

近三十年来,虽然中国经济增长迅猛,但我们却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现实:当下中国经济成果的取得一定程度上是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换来的。有资料显示,目前全国有70%的江河水系受到污染,40%的水源基本丧失了使用功能,流经城市的河流中有95%以上已经受到严重污染;多数重要矿产资源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50%,水资源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8%,耕地为32%,石油、天然气的人均储量仅分别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7.69%、7.05%。……更甚者,2007年度我国还相继发生过太湖爆发蓝藻污染致使无锡百万市民喝不上干净的水、深圳湾出现大面积有毒红潮等严重事件,巢湖、滇池也出现蓝藻,重庆三峡库区则出现黑藻等严重污染状况。

在2007年上半年各项经济指标相继出炉之后,面对严峻的形势,无论是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国务院常务会议,还是国家发改委新闻会、国务院新闻办新闻会,都提到了“节能减排形势相当严峻”。党的十七大报告更把节能减排提到这样的高度:“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报告同时强调,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观念。

事实证明,要想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和要求,单纯依靠行政约束的力量或单纯的执法手段是难以奏效的。当前环境监管中经济政策的缺失和经济手段的脱节,使得对违法企业的惩处很难起到实质性作用,使违法企业对环境监管和惩处置若罔闻甚至不屑一顾。如果无法从经济源头对企业加以控制,节能减排将难以取得实质性的成果。

正因为如此,2007年7月30日,国家环保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联合出台了《关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意图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环境违法的企业和项目进行信贷控制,以“绿色信贷”机制遏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盲目扩张。《意见》出台之后,各大银行纷纷启动绿色信贷机制,通过各种措施,加入到节能减排这场全民战役中去。

10月27日,在国家环保总局政策研究中心召开的“绿色信贷政策与实践高级研讨会”上传出,环保总局正在联手其它经济部门、国内行业协会、国际组织,积极酝酿绿色信贷可操作性政策,包括分行业制定具体的环保标准、产业指导目录等,以期制定出适合中国的绿色信贷标准和监管体系。银监会也正在制订《节能减排授信工作指导意见》。届时,将对银行的信贷提出总体要求,以及完善授信管理和监管政策。

经济杠杆引导环保

对于绿色信贷政策的实施,业内人士纷纷叫好,认为这一机制将有利于解决环境保护问题,对建设生态文明也将起到极大的助推作用。

总体来看,我国目前节能减排最有效、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对企业进行结构调整。而绿色信贷则在企业的结构调整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被誉为是增强环境保护手段、减少银行贷款风险、引导企业走向正确发展方向的一举三得的措施。

在绿色信贷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各级环保部门对污染企业的查处情况、企业执行环评和“三同时”制度的审核情况等,将对企业贷款的成败产生直接的影响,这在无形中增强了环境监管和执法手段的威慑力。未过环评审批关、未切实执行“三同时”以及属于限制、淘汰类的新建项目,将无法得到信贷支持甚至会被收回已发放的贷款,也就阻断了这些企业大部分的资金来源。它们惟一的途径是改革现有的粗放的生产方式,依靠节能环保新技术,提高生产效率。这也将在很大程度上有效消除“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不公平现象,大力推进全国范围内的防污治污工作。

其次,绿色信贷政策的实施,还可以使银行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信贷投入,防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这等于给这些项目和企业断了“奶”,环境污染直接成为影响企业生存的问题,就会促使这些企业在防污治污上由被动变为主动,促进企业环境意识的觉醒或提高,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促进经济的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如果银行部门能够做到直接或间接斩断“两高”企业的资金链条,将大大增加它们的融资成本,其效果不亚于国家对“两高”企业开征间接污染税。可以说,绿色信贷既惩罚了污染企业,有效限制了企业的污染行为,又不至于扭曲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用业内专家的话来说,这种做法可谓“釜底抽薪”,把准了污染企业的“命脉”,将成为解决我国诸多环境污染问题的一剂“良药”。

不仅如此,绿色信贷的实施,还将有利于银行加大对循环经济、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优先为符合条件的节能减排项目、循环经济项目提供融资服务,将为企业的发展模式和经济行为提供有力的政策引导和规范。除此之外,在实施绿色信贷的过程中,银行等金融部门把环境政策作为新增客户信贷投放的前提条件,严控信贷闸门,还可以有效防范企业违反产业政策、环境政策、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等所带来的坏账风险。而绿色信贷推行的环境与银行部门信息共享制度,也将有效地保障环境保护与金融信贷部门的联动,实现环境保护与金融安全的双赢。

任重而道远

在我国,政府与金融机构强强联手,正式出台绿色信贷政策,共同遏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盲目扩张,尚属首次。但如评价任何政策一样,绿色信贷究竟会有怎样的走向,还要看其层层下达后能否如愿得以推行。推行绿色信贷政策,首先必须打破银行、企业以及地方政府间不甚恰当、但又不无“理性”的利益同谋。大量实践表明,这将是一个殊难解开的死结。绿色信贷实施的效力很大程度来自于地方政府的表现。

此外,经过多年的努力,长期官商不分的银行部门开始走向市场化的道路。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疾风骤雨般的“注资―重组―上市”过后,前期改革可能因为有欠彻底而走向另一个极端:一方面,上市之于银行公司治理方面的效力主要体现在股价成为了考核经理人绩效最为直接的评价标准,为此,高增长、高利润、高派现几乎成为了这些银行惟一的追求。在这种情况之下,绿色信贷必然将遭遇到各种阻力。毕竟,银行是靠贷款盈利的,污染企业是靠污染盈利还贷的,银行并不希望看到污染企业步入困境,终止贷款等于釜底抽薪,更增加了银行对还贷的担心,总会暗地让步,这样就很难保证绿色信贷不沦为“环保作秀”。

另一方面,银行具体执行信贷环保审查程序,也需要掌握相关信息以及具体的、可操作的细则。目前对绿色信贷中涉及到的准入、技术、排放、能源消耗、循环利用能力等标准,国家都没有明确的相关规定。同时,已有的环保政策和信息,也缺乏统一管理与机制。应该有一个平台将产业政策、准入标准等信息统一起来。

环保总局已认识到这个问题,目前正在着手整合环保部门的各类环保信息,建立长效、稳定、统一的机制。另外,环保总局正在与国际金融公司(IFC)合作,欲借鉴由全球主要金融机构参照IFC的可持续发展政策与指南建立的“赤道原则”,制订适合中国的“绿色信贷”标准体系。同时,环保总局还将联合行业组织和协会,建立一套基于环保要求的产业指导名录,如对各行业的产品、加工工艺、使用原料、污染程度、如何排污等加以界定,为银行的绿色信贷标准制定打下基础。

当然,在绿色信贷新规贯彻执行中,银行业本身也面临着社会责任的考验。而现实情况也一再表明,绿色信贷只可作为环保的配角,政府旗下的环保局主角正面的“冲锋陷阵”必不可少。唯有如此,治污才能步步为营,取得实效。

上一篇:医药分开的关键是解决以药养医问题 下一篇:A股市场前景展望:估值“软着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