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践育人工作长效机制刍议

时间:2022-03-28 04:27:23

高校实践育人工作长效机制刍议

[摘 要] 实践育人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也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构建高校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是高校实践育人的核心命题,也是探寻高校育人模式的有益探索。本文立足于剖析当前高校实践育人机制的现状,找到高校实践育人机制存在的问题,并试图构建一套高校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 高校;实践育人;长效机制

[基金项目] 本文系西南大学2012年度学生工作研究课题《高校实践育人工作长效机制研究》(SWU1209517)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 G6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2-098-2

“社会实践是高校育人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检验和锻炼学生能力与素质的有效途径。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是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国民教育全过程,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把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战略重点之一。2011年9月,教育部在重庆市召开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经验交流会,全面总结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经验,要求各高校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实践育人的重大意义,积极构建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切实推动实践育人的科学发展。201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又明确提出强化实践育人制度。可见,研究和探索构建高校实践育人长效机制成为当前高校实践育人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剖析实践育人长效机制的内涵与意义

实践育人是一种重要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它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点为基础,以开展与学生专业学习相近和成长成才相关的实践活动为途径,以大学生成长成才及教育活动的规律为原则,以引导大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目标的一项教育实践活动。实践育人长效机制则是“根据高等学校的教育目标的要求所设计和构建起来的理论和实践模式,它契合了‘促进人类生命个体健康成长,实现生命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高度转化’这一教育本质,重视鼓励当代大学生的研究性或探究性学习与实践,强调学生参与、体验、实践,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实践育人规范化、制度化有重要意义”。

首先,构建高校实践育人长效机制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在要求。从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号召大学生要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到2011年9月教育部全国高校时间育人工作经验交流会的召开,再到2012年1月,教育部更是联合了、、财政部等7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文件的颁布,足见党和国家对高校时间育人工作的重视。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学以致用,知行统一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高校实践育人是解决此关键环节的有效途径。当前由于部分高校未引起足够重视,实践育人长效机制的建立不够健全,导致在人才培养质量上出现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脱节,爱国理论学习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脱节,社会责任感与创新意识缺乏等现象,可见,构建高校实践育人长效机制是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关节,是提高人才质量的内在要求。

其次,构建高校实践育人长效机制是遵循实践育人规律、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趋势。实践育人规律要求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理论学习、创新思维与社会实践相统一,坚持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这也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构建高校实践育人长效机制,本质上就是遵循实践育人规律的客观体现,要求高校把实践育人当作一项常态工作来开展,将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常规的素质拓展项目。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这是遵循实践育人规律、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趋势。

最后,构建高校实践育人长效机制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深化实践教育教学改革是推动实践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构建高校实践育人长效机制就是要求各高校要把加强实践教学方法改革作为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分类制订实践教学标准,增加实践教学比重,重点推行基于问题、基于项目、基于案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加强综合性实践科目设计和应用。要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支持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创新性实验、创业计划和创业模拟活动,这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

二、把脉当前高校实践育人机制的症结

进入本世纪以来,高校实践育人工作得到进一步重视,内容不断丰富,形式不断拓展,取得了很大成绩,积累了宝贵经验,但是实践育人特别是实践育人机制的建立依然是高校人才培养中的薄弱环节,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这严重影响了高校实践育人的成效。

一是组织领导机制不健全。主要表现为组织机构不完整,没有持之有效的操作性强的实践育人相关政策;领导责任不明晰,没有明确第一责任人和具体负责人,基本上都是辅导员负责制,主要领导缺席;领导示范不够,大多都是学生或学生社团的单打独斗。当前大部分高校现有的组织领导机构难以直接打通高校与地方联系畅通的渠道,从而建立直接、便捷、稳固的协作关系,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提供广泛而有力的指导协调和组织保证。建立政府主导、学校参与、基层单位协助、群众支持的组织运作模式,是形成实践者与实践单位的双向选择,实现社会需要与学校需要的统一的必要条件。

二是运行保障机制不稳健。主要表现为经费保障不够,没有专项的实践育人经费,无法保障基本的实践育人活动的必要开支,些高校对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视只是体现在文件上,不能统筹规划,缺乏资金投入,只是靠团委、学生会来组织,活动开展不平衡;队伍保障不全,没有建立齐全的指导老师保障队伍,未充分调动教师实践育人的积极性;基地保障较少,当前高校的实践基地建设不完善,无法确保大学生实践育人活动的长期稳定的发展和常态化的运行。社会实践基地流于形式,根据调查显示,37.8%高校社会实践基地利用率不高,55%的高校与实践基地联系不畅。许多高校只爱挂牌而不组织经常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导致社会实践基地名存实亡。

三是考核激励机制不完善。主要表现为课程建设不规范,在高校普遍实行学分制条件下,社会实践作为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其课程建设不够科学规范。学生、教师、接受单位等各方面的动力不足,缺少有效的激励机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价值取向,生活方式,就业形式等多样化,是传统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受到冲击,人们的利益观念发生变化。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他们更看重有偿服务和有偿劳动,对一些不计报酬的劳动服务兴趣减弱。绝大多数高校缺少对社会实践指导教师实行工作量核算制度。社会各界接受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时,更看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带给其自身的经济效益,而不再是把它作为一项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政治任务来完成。

三、科学构建高校实践育人长效机制的措施

高校实践育人长效机制的建立,需要切实改变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观念,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以强化实践教学有关要求为重点,以创新实践育人方法途径为基础,以加强实践育人基地建设为依托,以加大实践育人经费投入为保障,积极调动整合社会各方面资源,形成实践育人合力。

(一)建立健全的实践育人管理示范机制。管理示范机制要求各高校成立校院两级实践育人工作小组,相关部门协同合作,构建有效的运行机制,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实践育人工作持续而有效地进行。学校各院系要成立院系二级实践育人工作领导小组,院长或系主任要亲自挂帅、亲自参与,组织领导小组成员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学校实践育人工作精神,认真组织实践育人工作的开展,确保实践育人工作各项活动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并及时反馈实践育人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为学校实践育人工作领导小组各项决策提供依据”。通过责任分工、层级管理,确保实践育人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整合校内教学资源,完善教师实践育人的相关制度,将实践育人纳入整体教育教学管理体系,形成全员育人模式。

(二)建立科学的实践育人考核评价机制。考核评价机制要求各高校要把实践育人工作成效作为衡量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要制定科学、完善的考核评价办法,定期评比、表彰、宣传实践育人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做到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从院系、指导教师、学生等三个层面进行考核。其中,对院系的考核主要在于其领导机制的健全与否,相关实践课程落实与否及全院学生的实践成果如何等;对指导教师的考核主要在于其参与、指导实践育人工作的完成情况,以及在实践育人工作中学生对他们工作的反馈情况等;对学生的考核主要在于对他们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及参与实践活动的成效情况,要注重要把指导教师的评价、实践基地的评价、学校的评价充分结合起来,最终评定出学生的成绩。并把最终的成绩与奖助学金的评定挂钩,从而充分调动广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三)建立完善的实践育人质量保障机制。质量保障机制要求高校至少提供四个方面的有力保障,首先是制度的保障: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高校的实践育人长效机制的建立必须指定到相关的规章制度;其次是经费保障:要把大学生实践育人经费列入专项预算,保证开展实践育人活动的宣传、交通、食宿、奖励、劳务等必要开支,为实践育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经费保障。还有队伍保障机制:要加强指导教师的培训,提高指导教师的综合素质,选拔能力突出、责任心强的教师指导大学生实践育人活动;最后是基地保障机制:实践基地是开展大学生实践育人活动的基础和有力保障,确保了大学生实践育人活动的长期稳定发展。要从学生发展出发,结合地方实际需要,加强校地合作,建立和完善共同受益的实践育人基地,推进高校实践育人活动常态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EB/OL].2012-2-3.

[2]董广芝.构筑实践育人长效机制,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29-31.

[3]姜丹,单中原.高校实践育人长效机制探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3,(4):28-29.

[4]黄蓉生,孙楚航.构建高校实践育人长效机制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2,(3):36-38.

作者简介:唐启华(1963-),男,汉族,重庆合川人,硕士,西南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上一篇:女性婚后心理相关研究 下一篇:推进教育公平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