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灌流救治急性中毒的护理

时间:2022-03-24 12:06:39

血液灌流救治急性中毒的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抢救的急性中毒的最佳护理方法。方法 观察30例患者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早期行血液灌流。结果 我院30例患者:26例痊愈、3例死亡、1例出院。结论 急性中毒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早期采用血液灌流,加以运用恰当的护理措施提高急性中毒患者抢救成功率,减少死亡率及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急性中毒;血液灌流;护理

血液灌流是把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通过血泵引入装有特殊吸附到血液灌流器中,通过吸附作用,清除外源性和内源性毒物、药物,然后将净化后的血液输回患者体内,从而达到血液净化的目的,为临床抢救药物、毒物中毒者开辟了新的途径[1]。急性中毒是急诊科常见病,很多患者常因无特殊的解毒剂导致病情加重死亡。我科自2010~2013年11月,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尽早进行血液灌流,30例中毒患者均取得满意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30例(男12例,女18例)患者,中毒经口服、皮肤接触造成,中毒类型有有机磷中毒、安眠药中毒、百草枯中毒、降压药、解热镇痛药中毒、热蜂蛰伤等类型。30例中毒患者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尽早型血液灌流。

1.2方法 30例患者均按内科洗胃、催吐、导泻、利尿、补液、解毒药的应用以及吸氧对症支持治疗后尽早型血液灌流。

1.3结果 本组30例患者治愈26例、死亡3例、自动出院1例。26例治愈患者均经血液灌流1~3次后,生命体征平稳。

2 护理

2.1灌流前的护理

2.1.1心理护理 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血液灌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配合。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坚强的意志,敢于面对人生挫折,同时嘱咐家人给予情感上的支持。

2.1.2常规抽血常规及出凝血时间

2.1.3灌流前准备 管道及灌流器的预冲.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旋开灌流器两端的端帽,排出灌流器内的保存液,使血液回路的动脉管充满预冲液后,连接灌流器的动脉端,使预冲液充满灌流器后,再把灌流器静脉端与血液回路的静脉管连接,将灌流器动脉端朝下、静脉端向上垂直固定于支架上。依次用5%的葡萄糖500ml(选用含肝素10~15mg的生理盐水2500ml,预冲管道及灌流器,速度为100ml/min,预冲过程中轻拍灌流器及管路以排尽管路及灌流器内的气体。用含肝素100mg的生理盐水500ml以不超过50ml/min的流速缓慢预冲(也可以用含肝素100mg的生理盐水500ml预冲灌流器和管路,当90%以上的肝素盐进入管路以后,停泵,保留肝素盐水静置20min)。最后,用无肝素的生理盐水500ml冲入管路、灌流器中,排出其中含肝素的生理盐水,即可将灌流器动脉端朝下静脉端向上垂直固定于支架上准备引血上机。

2.1.4血管通过的选择 直接动静脉穿刺, 动脉穿刺选用挠动脉或足背动脉,静脉选用肘正中静脉,血管直接穿刺操作简单、经济。但可能难以保证足够的血流量,而影响血液灌流的效果。本科一般选用深静脉置管,首选股静脉、颈内静脉及锁骨下静脉置管。深静脉置管血流量充足,能提高血液灌流的高效果。

2. 2灌流中的护理

2.2.1 根据情况给予首剂肝素40mg,追加15mg/h,治疗结束前30min停止用,防止管道及灌流器凝血。

2.2.2使用心电监护监测患者的体温、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尤其是灌流初期由于血容量减少而引起血压下降,应减慢血流速度,根据医嘱,给予补充血容量量。必要时给予升压药,不要轻易停止血液灌流,以免丧失抢救时间。

2.2.3严密观察机器、血泵运输是否正常,穿刺点或深静脉置管有无渗血、肿胀,保证管道通道畅通,导管应加以固定,防止留置导管受挤压变形、折断、脱出,各管道与灌流器各个接头需紧密连接,动脉直穿时,患者应制动,血流速度150ml/min,10min后逐渐调至150~200ml/min。

2.2.4观察患者有无畏寒、寒颤、皮疹、胸闷、呼吸困难等不适,若有不适,提示吸附剂相容性差,可静脉输注地塞米松5~10mg,同时给予吸氧。

2.2.5观察患者有无出血和凝血现象,出血与血液灌流过程中应用肝素有关。另外,活性炭或吸附树脂可吸附血小板、纤维蛋白,可能会出现皮下血肿和血尿,所以在灌流结束后,给予适当的鱼精蛋白注射液静脉注入,防止出血。注意观察血液管道及灌流器压力及颜色,防止凝血。凝血的原因还有肝素用量不足、血流量不足、环境温度过低。因此应注意肝素的用量,保持有效血流速度在180~200ml/min,室温在20℃~24℃。

2.2.6注意观察各管道与灌流器连接是否严密,严防管道脱出,防止空气栓塞发生。

2.3灌流结束后的护理 灌流结束后,仍应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动静脉直接穿刺点给予消毒,压迫止血,无菌纱布,敷料加以包扎,固定,严密观察其出血及肿胀情况,防止深静脉置管脱落。

3 讨论

综上所述,急性中毒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及早行血液灌流,方便、易行,疗效确切能提高成功率,减少死亡率,有报道抢救中毒患者最佳的时间是中毒者6h内,一般不超过48h行血液灌流[2-3]。在行血液灌流中护士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严密观察患者病情,维持有效的血管通路,保证足够的血液速度,加强体外循环的监护,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使血液灌流达到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孙世澜,姚国乾.血液净化理论与实践[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185.

[2]季大玺.血液滤过与血液灌流[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6,16(6):325.

[3]王质刚. 血液净化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224.

上一篇:50例产后抑郁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 下一篇:广西壮族自治区围产儿先天性心脏病影响因素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