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研究初探

时间:2022-03-23 11:03:35

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研究初探

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铁路第二小学自2009年开始进行有效教学课堂行动策略的探索和研究,经过近三年的初步探索,以两单训练为切入点,通过对学生的预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学会提问,学会思考,已初见成效。

一、课题研究开展的背景

近年来,由于地理位置及进城务工人员增加等原因,学校学生农村人口逐渐增多,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和家庭教育方式存在突出矛盾,教育合力很难形成。新课程改革已经八年了,但许多教师的教学依然是“穿新鞋,走老路”。

二、课题研究开展的过程与方法

1.加强学习,转变观念

课改的成功与否,关键在教师观念的转变。为此,我们对参加实验的教师进行全方面洗脑式的培训,先印发了《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研究》,组织教师学习了韩立福博士的《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当代国际教育理论基础导读》。在实验的初期,有些教师不理解,一些教师认为这样的方式对于家长不管,或自制能力差的孩子来说无疑就是“放手”,还有的老师说这样做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也有的老师认为“太辛苦”,不愿意去做。面对这些情况,学校领导一方面组织教师到有效教学实施比较成功的学校取经,另一方面经常组织实验教师进行不定期的讲座。

2.转变方式,角色转型

课堂上,我们要求教师的角色要发生根本的变化,教师由原来的知识讲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课堂上要求教师真正蹲下来与学生平等交流,让学生感觉到信任与尊重,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为了使教师体验如何进行角色的转变,学校采取“集体备课――示范课――集体评议――展示课”的形式,让教师在不断的对比中对发现教师角色转变带给学生的变化,使教师改变以往“我讲才会”的观念,给学生以足够的空间。

3.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1)自主预习:教师教给学生预习方法,下发“问题导读单”,由学生根据问题导读单中的要求自主预习。由于小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不强,自制力也比较差,所以,这一过程的初始阶段,完全是由教师带领在课堂上进行的。教师要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如语文的“读书六字决”“勾点圈画法”“课文批注法”等,我们要求教师可以放慢教学进度,先让孩子们知道该如何预习,在预习过程中应该明白“我学会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没弄懂”,将不明白的问题及时记录在“问题导读单上”。这其中也要有一些准备工作需要做,比如:学生每个人都要准备好工具书,如字典、课外书、练习册等;和有条件家庭的家长沟通,可以允许孩子上网查找资料;另外,由学校给每个学生准备了学生学习文件夹,学生预习中的收集的资料,学生学习的两单及检测后的小卷等都可以放到学习文件来中。

(2)合作探究・教师点拨+检测反馈: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问题解决课”。学习程序是“回顾预习――提出问题――组内交流――组间交流――教师点拨(评价)――检测反馈”。即学生自己回顾预习内容,将预习时遇到的问题提出来,在组内交流,组内消灭个性化的简单问题后,生成有质量的共性问题,拿到组间交流时讨论,然后教师给予评价或有需要时给予点拨,最后当堂进行检测。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对于小学生尤其是中年级来说,完全放手给学生的这条路是行不通的,所以我们强调“教师点拨”这一环节,一定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即“教师搭台,学生主唱”。

4.抓好集体备课,建立有效教研

学校确立了以“有效教学”为中心的主题化校本教研制度,并做为学校的核心内容,所有业务领导包组,深入学年组跟踪备课。实验年组每周两次集体教研,一次是修改完善两单,一次是针对课上出现的问题集中讨论,找到解决办法。我们说,有效教学看似教师轻松了,但在初始阶段,实际上是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它要求教师必须有一定的教学机智,对于课堂生成的东西要准确把握并及时回应,否则,“有效”很可能就变成“无效”。所以,我们要求教师要把功夫下在课前,在课堂上,教师虽然没有讲,但实际上,学生的汇报到什么程度,哪些地主没有汇报清楚,哪些地方还需要进一步拓展,都需要教师做到心中有数。另外,对于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教师也必须要进行预设,只有做到准备充实,课堂上才可能有的放矢。

5.编写高质量的“导学单”

导学单是教师“导”的作用的具体体现,它是在无声的指导学生学习。所以,一份“导学单”质量的高与低直接影响着学生预习的效果。我们学校经过实践,将“三单”改为“两单”,将“问题生成单”归到了“问题导读单”里。现在的导学单还是以单页的形式发给学生,这样做的好处发现问题便于修改。导学单采用了“个人设计――集体讨论――个人定稿”这样的流程。教师在假期时,将导学单设计好,开学后,利用每周的集体备课时间将一周的单子拿给全组教师交流,在大家的商讨、完善下最后定稿。例如,语文三年级的导读单原来设计问题较难,学生预习难度较大,在发现问题后,学校与年级组及时总结,进行了调整,修改。现在的导读单,既有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又体现了学生自主预习的过程。

6.改革评价手段,促进多元评价

(1)学校改革对教师的评价方式。学校将各个年组为单位,通过目标激励,量化管理等手段,在各组内开展竞赛,促使教师在教学和各种活动中发挥集体优势,以老带新,以先进带后进。

(2)教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发展。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了“组内个人五星级评价”“小组阶梯式评价”以及按月分类评价等,从多角度多方面促进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确保有效教学的顺利实施。

近三年的课题实验,教师的专业化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课堂教学面貌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然而距离我们所期望的理想境界还有很大的一段距离,还有很多不足和困惑,比如:对于学困生的课前预习如何能做到真正有效?学生课堂生成的问题教师点拨的时机和深度、广度等应如何把握?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实验进程中进一步的研究并逐步的改进和完善。今后我们一定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全身心的投入到课题研究的实践中来,让有效教学使所有孩子得到能够提高与发展,让它成为孩子受用一生的财富。

上一篇:课业减负 学习增效 下一篇:艺术院校舞蹈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