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情境阅读”吗

时间:2022-03-23 08:56:22

你会“情境阅读”吗

科学研究表明,在人脑的潜意识中,不仅储存着大量的知识信息,而且集聚着惊人的思维智能。这种潜能是一种未得到利用的能力,在阅读当中同样可以加以开发。所谓“情境阅读”就是读者在类似催眠的大脑放松状态中通过外在阅读将人脑已存储的信息激活,进行发散思维,自由联想。情境阅读不再重复传统的阅读方法,而是打破旧的思维模式,增加刺激强度,调动人脑中储存的所有印象,让思想自由驰骋,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创造性思考,让大脑在活跃状态下快乐地完成阅读。如诗歌、小说、散文都可以运用这种方式进行阅读。

阅读是作者和读者心理互动的过程。作者将生活的点滴浓缩为艺术的水珠,将广阔的天地囊入寸幅笔墨中;读者是将艺术的水珠恢复为生活的点滴,从寸幅笔墨中回归到广阔的天地。实现这一回归,就可用情境阅读,要在展开想象的基础上,脑中形成立体画面,投射情感光芒。使语言文字转化成可见可感的生活意象。让诗文中描绘的声、光、色、态,像电影画面一样在头脑中显现出来。当我们读到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诗句时,脑海中就会展现这样一幅图景:诗人告别好友之后,不忍遽然归去,却呆呆地伫立江边,看友人扬帆远去了,于是再登楼远眺,只见长江如带,一泄千里,友人之帆顺流而下,越去越远,渐渐消失在蔚蓝色的天幕下。其实,诗人看到的何止是江水?这又何尝不是诗人对孟浩然的滚滚不尽的友情呢?――这其中蕴藏了多么丰富的涵义啊!在阅读《枫桥夜泊》时,可先放一段《涛声依旧》的音乐,读者闭上眼睛随着音乐进入舒适的放松状态,在脑海中构成一幅夜幕降临、秋霜满天的画卷,然后动用自己所有的感官,运用触觉、听觉、嗅觉及视觉去自由自在地想象和感受渔船、枫叶、寒山寺,像是在梦境中神游了一番。在阅读朱自清的《春》时,同样可以运用这样的方法看到贺知章的《咏柳》、杜甫的《春望》、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的美景。读《山中避雨》可想象自己在山中,雨声是怎样的,像不像音乐?如果像的话又是什么音乐?雨滴是怎样的,是什么形状?周围的环境又是如何?在想象中,将集中于潜意识的大量相关体验与信息提炼出来。在遐想中有时还会不经意地产生出思想的火花,将这些迅速记录下来,将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陆游说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如果没有办法躬行,那么在想象中做一下“白日梦”也会感受深切的。阅读时我们用强烈的刺激去开启想象的源头,用情境将其展现出来,这时外界物象留下的将不仅仅是一些感性形象,还会有各种直观体验。同学们不妨试一试“情境阅读”这种方法。

上一篇:我的问题我解决 下一篇:琵琶行 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