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互动教研

时间:2022-03-23 01:38:51

网络互动教研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3-337-01

网络互动教研,是一种以网络互动为手段的教研活动形式。与传统的教研活动相比,网络互动教研有其独特的优势,这种优势部分来源于网络本身:网络提供了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使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突破时间尤其是空间的限制;网络提供了海量的、易于搜索的信息,能够为教研活动提供更为丰富的资源。可以说,网络教研开创了“教研多主体、跨时空、低成本、高效率的新途径。

一、网络互动教研必须遵循有效教研的条件

网络互动教研的本质是教研,网络只是用以支持教研活动的一种手段或方式。因此,网络互动教研真正起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作用,就必须遵循公认的教研活动有效性要件。

教研活动的第一个有效性要件就是问题导向,即研究的应是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并以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为指向。在这一过程中,可能会有知识的创新,但知识的创新并不是研究活动的核心价值追求。网络互动教研也必须以问题为导向,教研的主题来自实践中的问题,教研的策略主要是行动研究,教研的成果是教育教学实践问题的解决。

教研活动的第二个有效性要件是有行动的跟进,即有实施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具体行动。教研活动指向于问题的解决或行动的改善,所以不能仅停留于解决问题的行动方案的得出,还必须有一个验证行动方案的过程,也就是在实践中实施解决方案,即行动的过程。网络互动教研也必须有后续行动跟进的过程。

教研活动的第三个有效性要件是合作互动,即作为研究者的教师之间广泛的分工协作、资源共享。教学研究并不排斥个体性的活动,但所谓教研活动通常是指群体性的活动。而作为一种群体性活动,其成效既取决于个体的努力,更取决于群体成员之间的协作交流。网络互动教研能够让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更为便利,但保证真正的合作,还需要其他一些条件作为保障。

二、网络互动教研必须充分利用作为交流平台的网络

传统的教研活动存在一些比较明显弊端,比如比较容易受制于时间、场地等外部因素而导致交流不畅。QQ群、博客、论坛以及微博、远程录播等网络工具的运用可以使教师信息和接收信息都变得更为便利,这使得教研活动突破以往只能局限在特定时间、特定场所的面对面交流模式,随时随地实施,且有利于与外部专家或同行进行实时交流。这样一个特点对于当前教育均衡化背景下的一些薄弱学校和多校区构成的集团型学校尤为有利。我园由三个园区构成,以往三园集中教研活动会让教师花相当的时间在路上,自从采用网络教研的方式后,避免了用于交通的时间和经费的浪费。

但教研活动关键还在于实效,时间和经费的节省不应是主要的价值追求。借助于网络并不必然带来教研活动的实效。实际上,网络本身的一些特征以及对教师产生的影响还可能降低教研活动的实效,比如,能够随时随地、接收信息可能会导致信息的随意化,缺少深入的思考;参与者处于独立的空间中很难保证参与的投入度;话题很可能会分散,导致主题的偏离;等等。这些可能的问题都会导致网络互动教研表面上看起来热热闹闹,但实际效果不佳,甚至可能使教师失去参与网络教研的积极性。提高网络教研的实效,就必须解决网络教研中容易出现的随意化问题。

1、规定固定的网络教研时间

随时可用是网络教研的一个重要特性,但随时可用也经常会导致互动的随意化,而缺乏准备和深入思考的互动会影响实效。当教师发现这种互动影响实效之后,就可能丧失继续下去的动力,甚至会把这种互动当做一种负担。要确保在互动之前有充分的准备,安排固定的时间来实施网络互动教研就十分必要。我们将原本每周一次的集中性教研活动转变成以网络交流的方式来实施。但这并不是说日常即时的网络互动就没有价值,其实日常的即时互动经常能够解决教师教学中一些简单的问题,更有价值的是它可能生成定期教研活动的主题,并积累相关的素材。

2、加强教研管理和技术支撑

网络教研活动能够突破时空的局限,教师可以在独立的空间中参与其中,这是网络教研活动的又一特性。但与此同时,网络教研中教师通常只以书面文字进行交流,也丧失了在特定情境中面对面交流可能有的表情动作的支撑,对教师书面表达能力的要求比较高。这对于长于口头表达而疏于书面表达的教师来说可能是一个障碍,这种障碍可能会影响教师参与投入的热情和积极性。此外,在个人空间中参与网络教研,教师的参与程度完全取决于教师个体的积极性和自律,有些教师基本上没有日常的即时交流,即使在每周定期的教研活动中,人在线上,但心不在焉,或干其他事,或与他人私聊。解决前一方面的问题可以适当借助于视频交流技术,营造一种直接面对面的互动情境,解决后一方面的问题则要激发教师内在的需求,提高其参与的积极性,更要加强管理。如提出明确的要求,保证教师全面参与。借助于一些技术进行过程监控,对一些不发言的教师及时进行提醒和警示,我们根据教师参与的程度利用星级亮灯的方式对教师表现加以评价。同时加强结果管理,由各团队组织者定期就教师的参与次数、发表频率、采纳意见进行综合评定,评定结果与年度评优挂钩。

3、分层组建网络教研团队

实践中发现一些资深教师在网络教研活动中容易把持话语权,容易依据自己的经验对新手教师的问题作简单化的回应。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很少能够得到质疑,因为其他资深教师碍于新手教师在场一般不愿发表意见。新手教师也会觉得资深教师的意见未能考虑自己的特定情况而缺少价值。为此我们构建了一个“塔”式网络教研团队,分别以新手教师组成“塔基”教研团队,以发展型教师组成“塔身”教研团队,以优秀教师组成“塔尖”教研团队,日常的即时网络互动主要在各子团队内部开展。这种子团队因为成员有类似的问题和共同的关注点,容易产生共同的话题,讨论也会更加深入,对成员思考的促进作用也会更大。

上一篇:中学生沉迷网络原因分析与应对方法初探 下一篇:浅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