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绩效工资改革的困境与对策

时间:2022-03-23 12:13:41

高校绩效工资改革的困境与对策

摘要:本文经过深入调研分析、比照,发现了当前高校绩效工资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和对策,对高校绩效工资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应有裨益。

关键词:高职院校 绩效工资 困境 对策

一、面临的问题

1.绩效工资改革结果未能体现改革的初衷

绩效工资改革的基础和前提在于科学设岗定编,以达到“以岗定薪,岗变薪变”的效果。通过调研,大部分高校已实行竞聘上岗,但这种竞聘上岗往往流于形式,一轮竞岗结束,只有个别岗位调整,还有个别岗位出现因人设岗的倾向,未真正形成“能上能下、能高能低、能进能出”的竞争激励机制及“以岗定薪、岗变薪变”的管理体制。对于高校内部教学、管理、工勤三类岗位,学校为了避免矛盾,主要还是依据学历、职称、职务、任职年限、工龄来确定绩效工资,形成事实上的“身份工资”。这样封闭和规定的分配模式,结果是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体现不了“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分配原则,难以真正实现按工作业绩、实际贡献进行收入分配。

2.绩效工资没有解决行业、地区差异问题

实施绩效工资改革后,教职工工资水平在整体上有小幅增加,但是横向与公务员、金融、电信等行业相比较,高校的工资水平在总体上还是偏低。同时,实施绩效工资以前,部分高校提高了校内岗位津贴的标准,实施绩效工资改革后工资水平却有所减少,教职工产生受挫感,绩效工资改革难有吸引力。还由于地区、学科、岗位以及绩效工资改革方案的差异,形成实行绩效工资后,工资数额差别很大。我省苏锡常地区高校高于扬泰淮地区高校,重点学科高于一般学科,在研究型院校,教研岗位高于行政岗位,在教学型院校,行政岗位高于教研岗位。特别是同一地区不同高校和同一高校的不同岗位(如教师、管理和工勤岗)有时绩效工资差别也较大,导致行业、地区间差异依旧存在。

3.绩效考核标准不够科学和规范

众所周知,奖励性绩效工资体现教职工的实绩和贡献,需要确定量化绩效考核标准,绝大部分高校在实施中基本以单一的“可以量化、可以测评”的考核指标为主,例如以教学工作量、论文篇数、论著、发明专利等进行数量简单累计考核,淡化工作成果的质量,或者以突出某一方面,如科研、管理等。这些常见的考核方式、方法,存在明显的缺陷,而且还滋生了学术上的急功进利与学术腐败,这与绩效工资改革的初衷相去甚远。

4.绩效工资制度改革环境支撑缺失

目前的绩效工资改革只是单一封闭的收入分配改革,与之相关联的高层次人才的分配激励措施、高校主要领导收入分配的激励约束制度、高校绩效考核制度、调整基本工资标准的具体办法等至今尚未出台。绩效工资《实施意见》要求另行制定的地区附加津贴制度、体现本地区高校实际的绩效工资实施意见,江苏省人社厅、财政厅2012年11月颁发,但显粗糙。再如关于绩效工资总量水平的界定、关于特殊人员的绩效工资规定,基本工资保障性不足怎样弥补,相关制度配套改革的跟进问题,当前岗位管理制度亟待完善,绩效考核制度的不健全和劳资管理制度的欠规范,如何制定绩效工资具体实施方案也需要有权威的指导性意见,这些都是高校推行绩效工资中遇到的诸多问题。

二、可能的出路

1.把非货币化的薪酬纳入绩效改革的范畴

高职院校实施绩效工资,还应考虑非货币化的薪酬形式,根据教师的不同需要,制定出精神层面的内在激励措施,实现绩效工资制度效应的最大化。如通过营造宽松的工作环境、授予教师自主工作的权力、采取弹性的工作管理手段、尊重教师的个性差异、让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减轻教师心理压力,满足教师独立自主和获得尊重的需要;根据教师的职业需求创造各种培训进修机会和职称晋升条件,为教师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等满足教师成长和成就方面的需要;尊重教师的学术权力、为教师争取各种荣誉、对教师进行声誉激励、创造条件使教师形成“主人翁”意识等,用以满足教师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

2.健全绩效考核机制,完善绩效考核体系

目前,高校的岗位设置笼统地可分为教师、管理和工勤人员三类,对于各类岗位的考核主要以定性和定量分析为主。对于教师岗位,其业绩各高校通常是通过教学指标、科研指标、社会服务指标进行考核,具体绩效考核指标的拟定由系主任牵头征求多方意见草拟,经由组织人事处调研形成方案,报党委会批准。运行机制上,考核的结果向被考核对象书面反馈,被考核对象签字确认后,其考核结果与本人的收入、晋升关联。考核中发现的问题,下一步提出相应的培训方案,促使教师加强学习,提高能力,创出业绩。

在原考核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制定采取激励措施。建议奖励性绩效工资初步分为绩效考核奖、超工作量奖和特殊贡献奖,三者的比例关系根据各高校发展的侧重点进行分配确定。

(1)绩效考核奖。分为个人考核奖和部门目标考核奖,部门目标考核奖根据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具体因素确定,在年终部门目标考核时评出一、二、三等奖,结算到各部门予以分配。个人考核奖根据年度考核在“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次上赋予一定的奖励标准。

(2)超工作量奖。高校根据每年在校生规模计算师生比,与国家规定的标准师生比进行比较,核定平均超工作量。教师的超工作量根据实际超额完成的任务计算,而其他人员的超工作量由于岗位性质难以量化,则按一定比例与教师的超工作量捆绑起来,因为教师完成超工作量时也需要其他人员的管理和服务。为了鼓励多作贡献,多出成果,可以固化计量标准,实际结算的奖励额度上不封顶,若超出了当年核定的该项奖励性绩效津贴总量,则差额部分用多种经费渠道补齐;下不保底,若低于当年核定的该项奖励性绩效津贴总量,则结余部分滚动到第二年使用。

(3)特殊贡献奖。一般奖励给对学校有贡献的高层次人才,这类人才必须予以重奖。当然,应该树立教职工个个都是人才的观念,对各类人员均应设置特殊贡献奖。例如可以把岗位分为特聘岗位、关键岗位和一般岗位,每个岗位设置一定的计量标准,用以激励全体教职工,和谐分配关系,实现分配政策在保障基础上的持续激励目标。在核定分配时,按就高原则核算,不重复计算。以教师为例,还可以将特聘岗位、关键岗位划分为若干等次,每个等次反映一定级别的特殊贡献范围。

3.完善绩效工资改革的外部环境,加快各项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健全和完善与绩效工资改革相配套的相关制度和政策,加快高校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建立高校绩效工资宏观调控体系,科学核定高校绩效工资总量;建立健全高校收入分配法律法规体系,尽快出台配套的《工资法》和《实施细则》,约束相关政府部门和高校的行为,以确保高校绩效工资的实施不偏离制度轨道。

高校实施绩效工资改革,使得教职工收入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将竞争和绩效因素引进分配领域,在分配中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重点向骨干教师和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有利于搞活高校内部分配,进一步增强学校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学校的效益意识,有利于事业单位聘用制改革和岗位管理的要求,有利于建立具有高校特点的工资调整机制。

参考文献

[1]杨恒仓,吴勋.高校绩效工资改革问题研究[J].会计之友,2012(36)

[2]吴新珍.高校教师绩效工资模式与特点[J].江苏高教,2010(1)

[3]彭宏辉.高等学校绩效工资改革的问题与对策 [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4]袁本芳.高等学校绩效工资战略及实施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

[5]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办法>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56号)[Z].2006

上一篇:试论新形势下如何增强青年员工的法律意识 下一篇:关于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