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的三重境界

时间:2022-03-22 08:30:28

阅读的三重境界

摘 要: 古时候,无论是京师的太学,还是乡野的私塾,在语文教学中都特别强“读”字。“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流传千古的名言,总结了古人宝贵的治学经验,包含我国古代语文教法的精髓。

关键词: 语文教学 阅读方法 教学策略

现阶段,阅读在语文教学中依然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这从课时的编排就可以看得明明白白。怎么用好时间,读出最大的价值?我认为,要处理好阅读的三重境界:读通读顺、读懂读透、内化运用。这三重境界是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探寻文本真谛的过程,是由文本外部向文本内部、由浅层感知向深层领悟逐步深入的递进过程。

第一重境界:读通读顺――“观其貌

读通读顺是读好书的先决条件。课文都读不通顺,何谈理解、感悟课文内容?

一篇新课文拿到手,别急着通篇读,更不能像看小说那样走马观花地浏览,首先应该解决课文中的生字,把生字表中的生字多读几遍,对于课文中不认识的字一定要查字典,这是读通读顺的前提。其次,读好词和句,学生初次朗读课文时容易把一些新词和四字词、五字词或一些固定短语读破,可以在文中将这些新词圈画出来,单独练读,这是读通读顺的基础。对于难读的句子或长句子,要找到意义上的停顿处,多读几遍,一直到读通顺为止,这是读通读顺的关键。最后再通篇诵读课文,读通读顺自然水到渠成。

在读通读顺这个阶段,领读是很重要的教学手段,老师千万不能偷懒,应该带着学生一起读,让学生跟着老师走,这样朗读能力不强的学生也可以比较容易地跨越这一关。

当然,在读通读顺的过程中,学生读了多遍,有可能会产生懈怠心理,教师可以在大多数同学都读通顺的基础上,对这部分同学提出略高一点的要求:了解课文内容。这样,可以让全体学生都达到阅读的第一层次的同时,又保持朗读兴趣,还可自然衔接到读懂读透这个层面。

第二重境界:读懂读透――“寻其味”

读懂读透是读好书的重要过程,为下一步“用得出”打下坚实的基础。

老师在与文本对话、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抓好“点”――哪个词语、哪个句子是文章的关键,让你久久不能忘怀?带动“面”――围绕这些关键词句反复朗读,在读中感悟,进而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调。

老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与文章对话。在教学《游子吟》一诗时,课前,我就要求学生准备好妈妈平时关心爱护我们的材料,并进行交流:生病时,妈妈衣不解带地照顾我们,自己累瘦了一圈,却毫无怨言;我们到亲戚家玩或妈妈出差时,妈妈可能一天几个电话问这问那;口渴时,一杯温开水会及时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天凉了,暖和的毛衣会整洁地叠放在床前……指导朗读时,让学生将生活中母亲对自己的关爱和诗句结合起来,稍加引导,就比较到位地读出了此首古诗蕴含的情感,既读好了课文,又培养了语感。

一般来说,课文的重点,课文中最能传神、传情而学生不易读好的地方,最有必要范读,把学生吸引到优美语境中,让学生整体感知,唤起内心的情感波动,产生共振。老师在课堂上把课文读得有声有色、入情入境,会对学生起到示范作用,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学生会学着老师的语音、语调、节奏等朗读课文,久而久之,就会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第三重境界:积累内化运用――“悟其道”

内化运用是读好书的最终目的。朗读最终要将课文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学会巧妙地运用语言,也就是懂得迁移,“从读到写的迁移,从课内到课外的迁移”,懂得“举一反三”。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班级的朗读高手,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通常都很好,感受语言文字的悟性也高,充分表明语言的内化主要靠朗读,朗读不落实,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便无从谈起。

有了这样的认识,老师就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内化语言、运用语言的情境。教学《山谷中的谜底》一课,有位老师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在学生反复有感情地朗读后问:“这棵小雪松面对风雪,为什么要反弹呢?”学生回答:“当雪积到一定程度时,小雪松感觉太重了,再不想方法减轻压力,就要断了,所以那富有弹性的枝丫就开始向下弯曲,让积雪从树枝上滑落,待压力减轻,树枝又立即反弹过来。”老师再问:“从小松树,你学到了老松树的什么?”学生依据课文答:“对于外界的压力,在无法正面抗争去战胜它时,就需要像老松树那样先弯曲一下,做适当的让步,以求反弹的机会。”看似简简单单一个读后采访,其实是老师匠心独具之所在,学生回答问题时,将课文语句内化为遣词造句的能力。

细读典型描述,就是立足扎实指导学生“读进去”、“记得住”,为下一步“用得出”储备唾手可得的学习资源,实现对文本语言的有效“周转”。熟读《燕子》一文后,课文对燕子的介绍烂熟于心,就可以介绍家养的小动物以内化语言;熟读《东方之珠》一文后,可以让学生尝试运用课文的结构方式介绍自己居住的城市以内化语言……

我们要引领孩子们朝着阅读的最高境界不断前行,让他们真正做到“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培养语感、读中受到情感熏陶”,扎实提高自身语文素养。

上一篇:论英语中民族中心词的词义以及演变 下一篇:真知真教真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