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公共环卫变化探索

时间:2022-03-14 12:32:02

地方公共环卫变化探索

1952年1月28日,美国侵略军在朝鲜战场上使用细菌武器,并空袭中国东北及山东沿海地区,投放细菌毒弹。主席发出“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粉碎敌人的细菌战”的号召,在全国开展除“四害”、讲卫生的群众性卫生运动。这一运动规模宏大,在我国历史上是空前的,全国各阶层人民都积极地参加了这个运动。这不仅给美国侵略者的细菌战以有力回击,而且大大改善了城乡卫生环境,使人们受到了深刻的清洁卫生教育。人民群众在运动中提出了“八净”(孩子、身体、室内、院子、街道、厨房、厕所、牲畜圈都要干净),“五灭”(灭蝇、蚊、虱、蚤、臭虫)、“一捕”(捕鼠)的要求和“打死一个苍蝇就是消灭一个美国鬼子”的口号。④同年3月,兰州市按照甘肃省人民政府委员会部署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就全国范围来说,经过爱国卫生运动,卫生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许多地方的卫生面貌焕然一新。在各大城市中,饮食、肉摊、旅馆、浴池、理发等行业设施,在卫生机关的教育、督促和管理下,有了很大改进。这些行业中的很大一部分已安装纱窗、纱门,食品上安设防尘防蝇盖,许多店员穿上了白色工作服和戴上了口罩。某些城市还规定了饮食业的器具必须用开水煮沸消毒后方可使用。在家庭卫生方面,许多家庭的室内外都打扫得干干净净,经常清洗畜圈、厕所。在个人卫生方面,广大人民群众做到了不喝生水、不吃冷食、勤洗澡、经常清洗衣服和被褥。所有这些都说明爱国卫生运动不仅提高了人民的健康水平,还起到了移风易俗的作用。⑤在爱国卫生运动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除“四害”。

“”期间出现脏乱差现象,城市垃圾普遍,污水乱流,家畜家禽随意散养,墙壁街头胡写乱画,蚊蝇滋生明显增多,传染病发病率明显上升,一些已基本控制的疾病又有了新的发生和流行。面对这一严峻状况,1974年3月,在总理指示下,国务院发出《关于坚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大力加强防疫工作的特急通知》,处于停顿状态的爱国卫生运动才略有起色。1979年,兰州市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加强领导、措施得力、持之以恒”的方针,学习和推广烟台地区和青岛市的经验,在全市城乡开展以除害灭病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各级爱卫会组织得到调整、充实。1949~1979年,兰州市的城市环境卫生有了统一的领导组织,并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开展了爱国卫生运动,的开展使得社会秩序混乱,爱国卫生运动停顿。随着社会环境的好转,兰州市的城市公共环境卫生得以改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群众卫生运动更加活跃。1929~1990年,兰州市城市公共卫生环境改变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卫生管理机构从警察介入到设立专门的卫生管理机构。近代中国奉行官民合治的城市管理模式,双方对城市管理的参与视城市事务、双方力量对比、社会政治环境而定。这种管理模式是传统中国发展水平和社会结构的产物。就城市卫生事务而言,在一定程度上,市民的参与可缓解政府在资金、人力上的不足及卫生资源分配上的不公,拓展政府力所不及的卫生事务领域。⑥但是仅仅依靠社会力量无法对城市公共环境卫生进行有效管理,在后来的发展中,警察参与到城市卫生的管理中来。作为“一个管理近代城市的综合职能部门”,⑦清末草创的警察兼负维护地方安全、进行城市管理、推进社会改革诸责。

警察的多重角色造成了其权限模糊、职责不明,这不可避免地降低了其城市管理的效率。兰州市于1938年4月设省卫生事务所,与卫生署西北处合组开展防疫等工作。1939年成立甘肃省卫生处、甘肃省卫生事务所,按照西北战时卫生建设计划规定的七项工作,进行布种牛痘推广、伤寒、霍乱等预防注射,灭虱、饮水消毒及厕所改良等工作。1940年,甘肃省卫生处设防疫检验科,下设兰州市卫生事务所防疫科,县卫生院设防疫股,主管各县防疫。1941年4月,甘肃省会防疫委员会成立,主管兰州市卫生防疫。1949年8月兰州解放后,甘肃省、兰州市人民政府为“谋求改进对军民最关重要的卫生问题”,联合有关部门,发动党政军民各界力量,扩大举办卫生运动,并筹备兰州市各界卫生运动委员会,卫生运动委员会下设环境卫生、防疫、卫生宣传三个工作部门。自此兰州市有了统一的卫生管理机构,城市卫生的管理工作也逐步走上了正轨,统一的卫生管理机构有利于制定卫生管理政策,并对政策进行有效的执行,城市卫生也就有了明确的管理机构,这就避免了在出现城市卫生方面的问题时各机构的互相推诿。

综上所述,1929~1990年,兰州市城市公共环境卫生发生了很大变化:从社会环境来说,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更加有利于卫生管理机构政策的执行,城市公共环境卫生也相应地得到改善;从机构组织来说,由不正规的警察署介入到设立专门的卫生管理机构。总之,稳定的社会环境和专门的卫生机构有利于城市公共环境卫生的改善。在当前创建文明城市的呼声下,城市公共环境卫生的改善变得尤为重要,应当在专业机构的领导下制定适合兰州市城市发展的政策法规,并极大地调动市民的积极性,增强市民保护城市公共环境卫生的责任意识,向文明城市迈进。

作者:杜亮亮 孙晓洁 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上一篇:强化语文教学效果的建议 下一篇:现制现售水卫生调查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