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侨对抗战的贡献

时间:2022-03-13 07:27:22

海外华侨对抗战的贡献

捐款、认购公债

七七事变后,海外侨胞迅速成立了筹款组织,动员各界侨胞捐款捐物,支援祖国抗战。

8年中,美国华侨购买“救国公债”、“月捐”(捐出月收入的10%)和“航空救国捐”三项,就达18亿元。

1937年7月至1941年,马来亚华侨捐款和认购公债近2亿元。

非洲和美洲的华侨较少。但在1937年7月至1938年,捐款达3500万元;古巴华侨捐款6880万元。

海外侨胞的捐款,成为抗战中国民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补充,也是国家外汇收入的最主要的来源。据军政部统计的数字显示,1939年军费支出18亿元,而这一年侨胞捐款和汇款就达11亿元。中国向外国购买武器和军需物资,主要是用外汇。

物质支援

海外侨胞捐献的物资,大多数是衣物、粮食、药品、医疗器材,也有飞机、坦克、汽车等武器装备。从1937年下半年起,这些物资通过各种渠道源源不断地运到国内。

1938年冬,各地华侨发起了捐募寒衣运动,计捐赠寒衣1000多万套,蚊帐8万床,军毯1万条。

1938年初,为了救济灾民,泰国华侨发动捐米运动,一周捐出大米10万包。

华侨捐赠的药品,品种多,数量大。美国华侨捐赠的药品,够50万伤兵一个月之用。雅加达华侨捐赠治疗疟疾的特效药奎宁1亿多粒。

难能可贵的是,海外华侨多次掀起捐款献机的热潮。1937年至1940年底,美国华侨所捐之款可购飞机63架。1941年,美国加州北部的20个华侨社团捐献运输机8架。至1938年底,菲律宾华侨就献机50架。新加坡华侨集资购买滑翔机100架。印度华侨先后献机10多架。华侨很少的斐济群岛,也献机4架。据不完全统计,抗战前三年,各地华侨社团和个人,就献机217架,可以装备5个空军师。此外,华侨们还捐献坦克23辆,卡车、救护车及各种汽车1000多辆,可装备5个运输师和300个中型救护队;大米1万袋,药品、服装、胶鞋及其他用品计3.5亿元。

抵制日货

在居住国,侨胞们普遍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抗日斗争,有力地配合了祖国抗战。

在马来亚,抗战爆发后,从前生意兴隆的日本商店,由于居民抵制日货,生意都一落千丈。在新加坡,资本雄厚的日商弘荣洋行,因华侨抵制日货而破产,当地人都不到日本渔行买鱼,渔行销售量锐减一半以上。1937年,日本对马来亚的输出总额为4048万元,1938年降为1200万元,减少70%以上。华侨们齐心协力,抵制日货,一直坚持到马来亚沦陷。

美国的纽约、芝加哥、旧金山等地,华侨都开展了抵制日货运动,一些美国人受到感染,也参加了进来。1938年,日本对美输出总额比1937年以前减少52%;生丝是日本向美国输出的最大宗商品,1938年比1936年减少3/5以上。

在欧洲,1937年9月,全欧华侨抗日联合会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号召民众抵制日货。法国、英国、德国、比利时、瑞典等国华侨都加入到抵制日货的行列。

罢工、罢运

1938年1月13日,马来亚居銮地区的日营铁矿山全体华侨职工开始罢工。在华侨社团和各界华侨的支持下,罢工取得了胜利。在这次罢工的鼓舞下,马来亚日营最大的龙运矿山的华工,在“不忍昧于爱国良心,情愿受失业之苦”的号召下,举行了罢工,1938年2月28日,全体华工偕同家属5000多人离开矿山。由于华工的罢工,1937年下半年,日本每月从马来亚运出的铁矿锐减到30万吨,1938年1月,仅运出1.24万吨。

日本日清轮船公司有华侨海员2000多人。“七七”事变后,他们不为日人服务,决定离开日清公司。随后,日籍轮船“唐山丸”、“圣和丸”、“广东丸”的华籍海员也拒绝为日本运输而离职。

在其他国家轮船上工作的华侨海员,也拒绝载运军用物资去日本。如英国太古轮船公司的“新疆号”,运铜矿砂去日本,80名中国籍海员罢运辞职去了香港。多艘美、英轮船因华籍海员拒绝为日本运送战略物资而停在香港不能启运。从卢沟桥事变至当年年底,参加反日罢运的国外华籍海员有5400多人,日本轮船公司所有华侨海员3500人全部离船回国。

踊跃回国参加抗战

抗战期间,回国参战的广东籍华侨就有4万多人。他们有很多都是抗战急需的人才。美国华侨有600多人回国参战,多数为航空技术人员。

新加坡决死队13人回国参加了“八一三”淞沪战役。

1938年10月,武汉、广州沦陷后,在南洋华侨总会的组织下,3000多名南洋华侨汽车司机和汽车修理技工,回到了祖国,确保了大西南唯一的国际陆路通道——缅滇公路畅通。

法国华侨7人组织的“回国参战服务团”,英国华侨40人组成“汽车工友回国服务团”,德国华侨机工28人,非洲罅沙汽车工友回国服务团等,先后回到国内参加抗战。

1937年

11月,马来亚华侨“槟城救伤队”50名队员,回国参战仅数月,牺牲过半。菲律宾“华侨战地服务团”100多人,1938年10月参加惠州、广州战役,幸存者仅2人。缅甸华侨救护队80多人,两个月治疗伤员和难民万余人。

华侨记者、文化工作者在战地采访新闻,他们与国内记者合拍了纪录片《台儿庄战役》、《平型关大捷》、《孙夫人》等。缅甸“华侨救国义勇军”160人,参加了淞沪抗战和长沙三次会战,大部分为国捐躯。新加坡“华侨决死队”16名队员,在淞沪会战中仅1人幸存。

1937年8月14日,日机轰炸南京、杭州。华侨飞行员陈瑞钢追击一架敌机至太湖上空,将其击落。中队长、华侨飞行员黄泮扬连续作战,击落敌机3架。9月19日,华侨飞行队长陈其光,在太原击落不可一世的“驱逐之王”三轮宽。在1940年秋运城空袭战中,华侨飞行员满载杀伤弹、烧夷弹,击毁敌机35架。

皖南事变前,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输送去延安的青年有数十批、2000多人,其中第二批就有华侨青年六七十人。由延安侨联创办的纺织厂,1942年生产毛毯3000多条,纺毛线4000多磅,毛呢100匹,所存羊毛折价获利50万元,1943年献金3万余元。

以上仅是大量感人事例中的很小一部分。

华侨领袖的贡献

陈嘉庚是南洋华侨著名领袖。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每月捐献2000元,还带头认购救国公债10万元;并积极领导和推动南洋华侨的抗日救国运动,成绩卓著,影响极大。

胡文虎是南洋华侨大企业家,担任有200万会员的华侨总会的主席。“九一八”事变后,他第一个捐款2.5万元。淞沪抗战时,又捐款万元,并以大量药物支援。十九路军副总指挥蔡廷锴将军题词曰:“本军在沪抗战,胡君援助最大,急难国仇,令人感奋。”胡文虎是抗日战争中捐款最多的华侨之一。

1937年至1939年4月,胡文虎认购救国公债250万元;1939年8月,将准备兴办小学的200万元认购公债;为设立残废军人疗养院和阵亡将士遗孤教养院,又捐款200万元;为抗战胜利后兴办100所县级医院,捐1000万元。胡还多次捐赠药物,救济伤兵、难民。淞沪抗战时,他将价值8000余元的纱布运到上海;1939年冬捐赠粤北前线将士万金油和八卦丹各1万包。1938年底,胡文虎任会长的华侨总会建立了救济难民会,一个月就收到捐款1.3万元,大米200包。在胡文虎带头以10万元购买一张名誉游艺券的影响下,募集捐款30多万元。

司徒美堂是美国著名华侨领袖。“七七”事变后,他发动成立了纽约华侨抗日救国筹饷总会,筹募1400万美元。在他的推动下,华侨组织捐款5400多万美元。司徒先生并非殷商巨贾,但他却是纽约地区捐款最多的17名华侨之一,他几乎献出了所有的财物,成为毁家纾难的带头人。

邝炳舜,美国旧金山华侨商会主席、旅美华侨统一义捐救国总会主席。在他的组织下,各界侨胞按时足额交纳义捐。1938年台儿庄战役时,他捐了10万美元。1941年,又捐出10万元,赠送救护器材10部。

李清泉,菲律宾中华总商会会长、著名华侨领袖。在他倡议下,1938年南洋华侨总会成立,陈嘉庚为会长,李任副会长,同时还任菲律宾华侨援助抗敌委员会主席。在募捐活动中,李抱病动员,购买公债40万元。弥留之际,留下遗嘱,将150万元献给祖国,作为培养难童之用。

中共中央和对广大华侨的历史功绩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诸公领袖华侨,忠诚爱国”;

“爱护祖国,积极参加抗战的热情,真值得我们敬佩!”

“向热诚爱国、踊跃捐输和远涉重洋、回国参战之侨胞,致无限的敬意!”

上一篇:叶浅予“学戏” 下一篇:南社“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