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生命观价值取向的理性审视与复归

时间:2022-03-11 04:42:14

当代大学生生命观价值取向的理性审视与复归

摘要:个体生命观的价值取向决定个体行为。大学生作为社会精英阶层,在物质不断充裕的当代社会,其生命观的价值取向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生命意识的弱化、生命态度的消极、生命价值的功利等。这些问题的形成是社会、学校、家庭、自身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所导致,因此需要各界合力引导大学生生成生命观的合理价值取向。传统经典著作《论语》中所蕴含的生命智慧,符合现时代的价值追求,彰显了大学生生命观的应然价值取向,即在生命意识中强调生命存在的平等性和生命消弭的必然性、在生命进程中强调生命规划的明确性和生命精神的坚韧性、在生命价值上强调对“仁道”的追求。

关键词:大学生:生命观:价值取向

中图分类号:G5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4)02-0030-06

生命观指个体对生命的认识与理解,是在与自我、他人和社会的互动中逐渐形成的,其发展和形成是一种复杂而渐进的过程。生命观的价值取向指主体在生命活动中行动的准则和追求的标准,因此从根本上决定了生命个体的相关行为。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精英阶层,决定着未来社会的潮流与走向,因此对其进行生命价值取向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大学生生命观价值取向存在的偏颇

1.部分大学生生命意识弱化

作为菁菁学子,大学生正当风华正茂之年,意气风发之时,是世人所钦羡的群体。在浓郁的书香校园中追寻心灵的宁静、理想的升华和个性的丰盈,超越庸常,引领时尚之主流。但是近年关于大学生的自杀、他杀等暴力事件却屡屡曝光,令各界人士感到扼腕。有学者搜集了近年来大学生自杀方面的相关数据,发现大学生自杀的特点主要表现为:自杀人数及占在校人数比例逐年增加,女性自杀人数及相对占比明显高于男性,其中理科生又略高于文科生,研究生相对占比高于本、专科生。究其原因,外界社会环境固然是引线,但更本质的原因在于学生生命意识的弱化:缺乏对生命的关怀意识与对存在的终极精神追求:智力的无限扩展终究难掩存在的空虚与灵魂的寂寞:学校中盛行着攀比效应,学生追逐着名牌、荣誉,却忽视了心灵的成长与精神的充盈。

2.部分大学生生命态度消极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物质生活相对富足,但是如今大学生却频频在网络等媒介上抱怨“烦”、“无聊”、“迷茫”。湖北省教育厅生命教育功能开发研究课题组通过对武汉部分高校的大学生生命状况进行问卷调查显示,在“你对自己前途的想法”问题上,67%的大学生充满信心,19%的大学生认为应该顺其自然,14%的大学生感到前途渺茫:在“面对压力你会以何种方式应对”问题中,41%的受调查大学生寻求自我解决,19%会寻求发泄,28%选择求助他人,12%则倾向于逃避现实:有33%的大学生对于生命感到迷茫,没有方向:高达59%的大学生面对压力多采取被动应付,而非积极尽力消除。可见,相当部分大学生缺乏对生命的长远规划,缺乏付诸实际的行动,面对挫折更多是求人不求己,所以总是在抱怨、徘徊。部分大学生缺乏青年人应有的积极乐观的心态和自律自强的精神。体现出生命态度的消极。

3.部分大学生生命价值功利

学者肖杏烟曾通过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对广州地区的10所高校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在“你最关心的问题”中,选择“自我发展”的占71.43%,“构建和谐社会”占16.48%,“祖国统一”占6.87%,“国际关系”占2.2%。可见,大学生关注的焦点更多是个体自身,而非他人或者社会。另外,学者潘明芸、吴新平在对北京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石河子大学和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四所高校的1000名在校大学生的生命观调查中,关于“生命的价值”问题的结果显示,选择“对社会的贡献大小”的占30.1%,“事业的成功与否”的占30.8%,“品德的高尚与否”占20.3%,“金钱的多少”占2.5%,“权势的大小”占1.8%。对社会贡献的大小属于对生命的社会价值,而事业、品德、金钱及权势相对来说体现的是生命的个体价值。根据以上数据,仅有30.1%的学生认为生命的价值在于社会价值的实现,而高达55.4%的被试认为在于个体价值的实现,更多考虑的是物质的充裕而不是精神的富足,反映出大学生生命价值的自我化与功利化,缺乏一种内在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二、大学生生命观价值取向偏颇的原因剖析

1.全球化背景下多元价值观的冲突

全球化的首要表现是经济全球化。然而,全球化的内涵决不只限于经济层面,它必然以某种方式渗透到政治和文化领域。从当今世界发展来看,文化全球化已是一种普遍现象,它意味着跨国界文化的对话、交流与融合,不同国度、民族间多种文化的碰撞与冲击。价值观作为文化观念的重要因素,必然也发生某种融合与碰撞。传统上中国主要是以集体主义为主导的一元化价值观,面对全球化引起不同文化间的碰撞,当代中国社会人们在价值观方面正处于“跨入现代之门”的阶段,社会大多数成员已认同以民主、法治、理性、宽容为基调的现代社会核心价值观。然而,由于不同经济地位、政治地位、社会关系的差异,人们的价值观总体上呈现“失衡”的现象。尤其是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易感群体,其身心并不成熟,社会经验尚浅,加之外界的竞争与就业等压力,在复杂、多元的异变环境中,无法准确权衡各种价值观的利弊,容易产生利己与利他、利益与理性、自由与约束、存在与虚无等对立取向间的冲突。价值观作为人生观的一种体现,决定主体的人生态度与行为,非理性的价值观必然导致人生道路的扭曲。视个人利益高于一切,忽视他人及集体利益,某些时候甚至藐视其他生命个体的存在,当个人利益受到威胁,会穷思竭虑维护自我利益,以致超越理智界限而酿下苦果。

2.学校教育人文性的遮蔽

雅斯贝尔斯曾指出,“在人的存在和生成中(以人的年龄、教养与素质差别区分),教育环境不可或缺,因为这种环境能影响一个人的价值定向和爱的方式的生成”。因此,在学生生命观、人生观的形成过程中,学校教育的地位举足轻重。然而,功利主义的科学观、高度专门化的教育观使得学校教育逐渐重科学轻人文,教育所应蕴含的人文性受到了遮蔽:一方面科学教育失去其人文性;另一方面人文教育的形式化使其缺乏有效性。科学教育不仅应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和技能,更要注重对科学态度、方法与精神的传承,而受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理念的支配,学校在科学教育中过度注重对知识与技能传授,而忽视了科学所蕴含的人文意义。人文教育在于启迪人的智慧,赋予个体以独特的精神,使人自由而全面发展。近年来学校虽然开始注重人文教育的实施,融人文知识于课堂教学、校园文化中,然而不合理的人文教育方法,灌输、说教等单向度的传递方式使得人文教育的效果始终不明显。比如:在长期的学校道德教育中,道德的意义逐渐被异化,道德教育同其他各育一样,成为一种知识教育,或者一种认知的教育,并在方法论上表现出强烈的科学化倾向。人文知识作为一种人生体验与思考,需要教师与学生主体问的对话与交往,在碰撞、摩擦中实现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转变与升华。面对急剧变革、竞争激烈的多元时代,面对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学校教育人文性的低效使得学生对生活的意义、生命的价值深感困惑,不知生命的追求在哪里。

3.家庭教育生命性的缺场

家庭教育作为人类教育实践活动的基础形式,是大学生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家庭教育的理念、方式与内容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家庭教育的生命性即在家庭教育中要以孩子的生命健康成长为起点,培养孩子的生命意识、生命情感与生命追求,促进孩子的全面和谐发展。社会转型期我国家庭教育在功利性理念的影响下关注的焦点在于孩子的学习成绩;过度重视孩子的智力发展,忽视了德、美、劳等其他方面的发展:过多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忽视了孩子的情感需求与精神向度。如此,家庭教育造就了越来越多的“单向度的人”:高学位、高能力、高水平并不代表心灵的卓越;外在的华丽点缀并不能掩盖人格的庸俗。同时,很多家长普遍含有一种攀比心态,街头巷议中经常听到的是家长问对孩子的吹捧,结果家长不顾孩子的自我需求,不断对孩子提出过多过高的期盼,忽视了孩子独立的个性与人格。当学生无法达到家长的要求时,有些家长采取不合理的处理方式,使孩子承受了过重的外部压力。

4.自我教育精神性的空位

自我教育即教育主体自己对自己的教育,是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之上对自我进行改造从而提升自身素质的过程。在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呈现出利益多元、价值取向多元的状态,进而导致了人们选择的多元化,它要求作为市场主体的人具有自我意识、自我选择、自我调控的能力。健全、良好的自我教育能引导人在多元复杂的世俗社会中形成积极的人生观、生命观,坚守自己的人格情操。然而,面对巨大的生存压力,当今大学生在自我教育中关注的焦点多在于如何获得满足生存的知识与技能,而忘却了对精神知识的追求与体悟,精神生活边缘化,失去了生命存在与发展的内在支撑。在日复一日对金钱、权利等世俗化的追逐中,每个个体都成了孤独的建设者。大学生面对不成熟的身心境遇与精神知识的贫瘠,倍感自我的无助,心灵的寂寞、孤独,价值的空虚与人生归宿的迷茫。

大学生肩负的责任使我们不容忽视他们的发展,需要各界合力指导以生成生命观的合理价值取向。然而何谓生命观的合理价值取向?生命的价值终在何处?这值得我们所有人深思。华夏五千年的文明之所以源远流长,就存于其丰厚的文化底蕴。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普遍进入大学课堂,我们利用它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其中蕴涵的十分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因此,转向传统精华文化,不失为我们迷途中的一盏明灯。

三、大学生生命观价值取向的复归――《论语》的生命智慧

《论语》作为经典传统著作,虽历经万世却仍被后人视为国之精粹,足见其博大精深。国学大师钱穆先生曾说,“中国的传统文化,彻头彻尾,乃是一种人道精神、道德精神”。但笔者看来,《论语》不仅论述“人道、道德”,而且蕴含丰富的生命智慧。孔子一生历经坎坷流离:少年丧父、晚年丧子;多事鄙践,乘田、委吏,不乏成就;夹谷之会展示勇气与智慧,堕三都失败,五十之余开始周游列国。六十余返鲁,修订六经。如此艰难之路却伴着充实的一生,显示出健全、深厚而不同流俗的生命价值取向。

1.生命意识:生命存在的平等性和生命消弭的必然性

第一,生命存在的平等性。孔子作为中国历史发展长河的中“圣人”,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就展示了对他人的尊重与关心。“厩焚。子退朝,‘伤人乎?’不问马。”(语出《论语・乡党》)马厩起火,孔子下朝回来先关注人员状况,而不是物品的损失,这是对他人生命的珍惜及博爱之心:意识到世间不只自己的生命重要,更重要的是与他人的和谐相处。生命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每个主体都有其存在的意义。生命存在的平等性,还体现在孔子践行“有教无类”思想:每个人无论民族、贫富、地位、智愚如何,都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因此他的弟子不仅遍及四海九州,而且发展因人而异、各有千秋。生命无贵贱等级之分,不仅生来平等,而且在生命进程中享有的权利也应同等。孔子对他人和自己的儿子也一视同仁,陈亢曾问伯鱼有是否学到特别的知识,伯鱼答父亲只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仅此而已;陈亢却很高兴因领悟到三大智慧:要知诗、知礼、知同,孔子并不因为伯鱼是自己的儿子就“开小灶”。

第二,生命消弭的必然性。“子夏日: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语出《论语・颜渊》)生死是由天命即自然规律决定的,有一定的必然性。“未知生,焉知死?”生都没有把握好,谈死有何意义!可见儒家意识到死亡的必然性,对于死亡应顺其自然,用永恒的精神生命来代替有限的自然生命,这也是生命意识成熟的重要标志。子路曾问老师统帅军队的时候,愿意什么样的人辅助他。孔子对于徒手打虎、徒脚过河却丧生的人并不欣赏,而想与面对状况谨慎全盘谋虑的人共事。可见,儒家不主张逞一时之勇而枉死,但是对于死亡他们并不觉得可怕。因为有比死亡更重要的东西――仁道。“朝闻道,夕死可矣”、“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在仁道与生死面临抉择时,君子应舍生取仁得道。

2.生命进程:生命规划的明确性和生命精神的坚韧性

第一,生命规划的明确性。“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语出《论语・为政》)这是孑L子对自己一生的各个阶段的自述,体现了对生命整体规划与分期规划的结合,对生命目标、方向的明确性。十五岁开始立志于做学问,废寝忘食,不耻下问,以不断地研究做人做事之道并把它用于实践之中为人生一乐。到三十岁就“而立”了,立就是不动,做人做事处世的道理不变了、确定了,对父母尽孝、对君国尽忠、对朋友尽信、对众人尽仁、对利思义。如此坚持下去到四十岁就不会感到困惑了,明白被人知的前提是知人,被重用的前提是有真才实学。五十岁就懂得了自然、社会的规律以及自己的使命,万物皆有其生存之道,要各安其位,各尽其责,以中庸之道和谐相处、相生相进。六十岁则对于任何好的坏的话语都能听进去,对于诽谤心平气和,对于赞美谦虚自省,有明确的善恶准则。七十岁就可以在遵守社会规范、自身准则的条件下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乐以忘忧,安度垂暮之年。

第二,生命精神的坚韧性。孔子生活于春秋战国的动荡时期,各诸侯为了争夺领土相继爆发战争,礼乐不兴,教化不行,民不聊生。面对道德日下的环境,他没有如“长沮桀溺耦而耕”、“楚狂接舆”般隐,而是竭尽心力,即使是在晚年也不辍游历,不畏生活穷困、强权压势,宣传以仁德为本的教化,映射出一种坚韧的生命精神。在物质上,他发愤忘食,不过度追求物质,“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安贫乐道,能于穷困中坚守自己的理想。在精神上,他见利思义,取利有道,“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这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语出《论语・里仁》)。在陈国绝粮七天之时仍坚持自己的仁道准则、不忧不惧。他一日三省己身,以少时戒色、壮时戒斗、老时戒得之“三戒”来约束自己;以不主观臆想、不强求、不固执、不自我之“四绝”来要求自己;以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之“三畏”来警戒自己。在游历过程中面临各种威胁侮辱临危不惧、坚守正道。面对世风日下的社会他没有因为数年不被重用而消极隐逸反而试图去改善滔滔恶性,“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语出《论语-微子》)

3.生命价值:对“仁道”的追求

《论语》折射出生命的最终价值在于“道”,通过学道以期得道、弘道。人的一生应以道为志向,以德为准则,以仁为手段,活动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中。“道”即仁道,就是要爱人、知人,是一种超越“血缘宗亲关系的仁爱精神”。在实践中推行“忠恕”之道。所谓忠就是要尽己,尽心尽力为国家、为父母:所谓恕就是要推己,移情理解别人。那如何才能得仁道呢?“克己复礼为仁”、“我欲仁,斯仁至”,即仁道的实现,应返求于己,靠克制自己的无限私欲,而不是依赖外界的制约和强制,外力终归只是一个辅助条件,其决定力量仍在于自身修养。为了得道,孔子主要从“文、行、忠、信”四方面教育学生,最终使他们成为文质彬彬、坦坦荡荡的君子,行为恭敬、忠于国君、敬于父母、义于百姓。

“仁道”也体现了生命的终极关怀。人只有获得并领悟终极关怀,才能获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一旦领悟,人也就获得了这种生命的终极关怀,生死就可以置之度外了。㈣因为仁道涉及终极关怀,是人生的最高目标,因而是衡量一切行为的准绳,是人生不应违背的原则。“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语出《论语・里仁》)即使是在颠沛流离的紧迫时刻,君子之人都不会背弃仁德,始终坚持自己的信仰。“仁道”的实现也蕴含了个体与社会的共赢:一方面个人的理想得到践履,另一方面在泛爱之中个体贡献对他人及社会的应尽之力。

在市场经济为主导的当今社会,大学生在对世俗物质的追求之中逐渐意识到精神的贫瘠,而转向对生命价值与生活意义的探索。《论语》所蕴含的生命智慧,符合现时代的伦理追求,彰显了大学生生命观的应然价值取向。首先,大学生应树立合理的生命意识,认识到自我与他人地位、权利及其存在的平等性,认识到生之珍贵与死之必然;其次,在生命进程中,大学生应设立适合自身的长远明确的生命规划,并秉持积极的生命态度与坚韧的生命精神;最后,应拥有高尚的生命追求,对于生命之求,需要物质但又要超越物质而走向生命的精神场域,需要展现生命的个体价值,但又要超越个体而走向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提高生命的品质。

上一篇:基于综合指标的LTE负载均衡算法 下一篇:加快国有技术类无形资产管理改革的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