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师职业情感的调查与研究

时间:2022-03-10 08:16:11

高职教师职业情感的调查与研究

摘要:面对社会的多重要求与教师自身的实际情况,教师的职业压力不断加剧,教师的职业倦怠也随之加大。文章以“职业情感”为切入点,分析高职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索教师职业情感的培养策略。以激发教师职业情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关键词:高职教师;职业情感调查;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2-0189-02

1 教师职业情感的理论构建

教师的情感是教师在教育职业中表现出来的具有支撑作用的内在品质,它是以情感为表征,以爱为核心成份的教育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艺术以及教育风格等因素组成的综合体。依据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和戴维・麦克利兰的“成就动机理论”,其内容主要包含:职业认同感、职业成就感、职业敬业感、职业动机、职业理想及和谐的师生关系。

2 高职教师职业情感的调查和分析

2.1高职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性别差异分析从表1我们可以发现,男女教师在职业认同感、职业成就与和谐师生关系这三个维度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是在职业理想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即男教师的职业理想得分显著的高于女教师。职业动机维度上,男女教师存在显著性差异;从表2我们可以发现,绝大多数女教师都选择了职务职称的提升这个动机,并且人数显著的多于男教师选择的人数,在收入水平提高动机、受人尊重动机、教学能力增强动机、学生获得更好发展动机、自我完善动机上,男女教师之间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2.2高职教师职业情感的年龄差异分析从表3我们可以发现,年龄不同的教师在职业认同感、职业理想上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F=1.913,p=0.131>0.05;F=1.670,p=0.177)。但是在职业成就感、和谐师生关系上,年龄不同的教师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屏(F=3.832,p=0.012,F=5.150,p=0.002),对职业成就感进一步通过事后检验发现,30-39岁教师的职业成就感最强,其次是40-49岁的教师,最后是50岁以上的教师:对和谐师生关系进一步进行事后检验发现,30-39岁年龄阶段的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最好,其次是40-49岁的教师,最后是50岁以上的教师。

有关职业动机,本研究是采用多选的方法。对职业动机进行X2分析,具体见表4。结果发现,在职业动机的选择上,不同年龄阶段的教师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2.3 学历不同的高职教师职业情感差异分析(表5,6)经过学历对教师职业情感的影响作了调查分析发现,不管学历是本科及以下、硕士还是硕士以上,他们在职业认同感、职业成就以及和谐师生关系这几个方面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F=0.345,p=o.709>0.05,F=0.403,13=0.670>0.05:F=0.187,p=0.830>0.05),但是在成就理想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F=5.246,p=0.007

3 高职教师职业情感调查结果原因分析

从调查可知,性别上,男教师的职业理想明显高于女教师;年龄上,中年教师在职业成就感和师生关系上最佳;学历上,硕士研究生的职业追求最强。调查表明,高职教师基本热爱自己的职业,对职业具有一定的情感。调查也发现,由于教师长期缺乏职业成就感,学校对教师的培训更多地为了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和更好地培育学生,而忽视教师自身生命在其职业生涯中的意义与创造性劳动的快乐,对职业情感在教师发展中的作用重视不足。高职教师面临着很多压力。这些压力使得她们身心疲惫,很多教师因此陷入职业倦怠的负面情绪中。长期的不良情绪导致一些教师心理不健康:悲观、易怒、情绪暴躁等,对工作得过且过,无任何激情可言。当教师越来越多地沉溺于琐碎而庸常的日常教育生活之中,当他们发现自己的教育生活状态有些疲劳而单调乏味之时,教师个体的生命状态是低迷的、低质量的。造成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3.1来自社会关注方面的压力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社会对高职教育的关注度越来越大i另外,高职教师要求“双师素质”,教学任务繁重,加上人事制度、住房制度、工资改革、在职进修、职称晋升、教研科研等方面压力,高职教师的职业压力不断加剧,教师的职业倦怠也随之加大。

3.2来自教学改革方面的压力高职教育的理念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市场需求变化日新月异,服务要求越来越高,为适应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高职教育的出路是教学改革。教师只有不断地进行教学改革,才能满足教学的要求。这造成极大地工作压力。

3.3来自教师自身方面的压力由于我国高职教育近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师资力量相对较弱,现有的师资主要来源于三个渠道:大部分中老年教师是原中专升格高职留下的人员,虽然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但他们的教学理念需要转变,知识结构、教学方法和手段需要更新;青年教师主要来源于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以上的毕业生,并且大多为非师范院校科班出身,即便是师范类毕业的教师,所受的师范教育也与目前所在的高职院校的教学背景大相径庭。许多青年教师基本没有经过教育实习阶段,企业实践经验缺乏,加上要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这些情况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也影响了青年教师的工作情绪;还有一部是从企业直接引进技术骨干,虽然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教学方法缺乏,也给他们造成极大身心压力。

3.4来自学生素质方面的压力高职院校招生的分数线较低,生源质量较差。学生中普遍存在着得过且过的思想,学习目的性不强,生活上自由散漫,厌学现象比较严重,“教学相长”难以实现,造成教师的自我实现需要与现实的“壮志难酬”,教学工作缺乏“成就感”。

3.5来自个体差异方面的压力对于青年教师,由于经验不丰富、资历浅,在岗位聘任、职称评定、奖励等方面论资排辈,受到排挤,这些挫伤了不少青年教师的积极性,也使其产生浮躁、急功近利的心态。在内部管理上,青年教师往往没有决策的参与权,民主意识不强,主人翁地位和责任意识得不到应有的尊重,缺乏归宿感,进而产生困惑。对于高职女教师,由于受传统文化影响,“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文化背景,女教师承担着多重的社会角色与身份,家庭观念较强,心理状况比男教师较差,缺乏居安思危的意识等使女教师承受着比男教师更为沉重的工作、生活和精神负担。以至于一些女教师在其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中失去了和谐,发展的链条出现了断裂。导致发展链条出现断裂与发展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是高职女

教师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心理困惑。

因此,如果教师不能从作为生涯历程的教育生活中找到生命的意义和感觉,那么,他们的日常教育生活就可能成为生命中不能不承受的一种沉重的压力和负担,势必出现职业倦怠。

4 高职教师职业情感的培养策略

4.1唤醒职业情感意识,学会体悟职业乐趣首先,教师要意识到积极的职业情感不仅仅是为了学生和学校的发展,更是为了教师本人能拥有更充实、更有意义、更幸福愉快的生活。常言道:“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如果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职业生活之中,以饱满的热情对待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教师的收获一点也不比学生少。因为教师的劳动对象是一个个有思想、有人格、有智慧、有潜力的人,他们在接受教师影响的同时也在启发教师的智慧,完善教师的人格。教师在教学中的探索和创造、感情的真诚付出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同时也扩展了自己的知识,提升了自己的能力。实现自身的价值。其次,要引导教师正确认识职业特性和意义。教师只有认识到自己的工作价值和意义时,才会更加喜欢这份工作。也只有在做自己喜欢的工作时,才很少感到疲倦、紧张与失望,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教师职业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它是谋生的手段,但绝不是其职业意义的全部,它应是精神享受大于物质回报的职业。

4.2营造和谐师生关系,享受学生成长乐趣和谐的师生关系体现为一种亲近、融合、协商和激励性关系。在这种关系氛围中,师生双方都生活在一种相互理解、尊重、关怀、帮助、信任的和谐气氛之中,学生时时都能感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他们会把教师当成慈祥的长者、知心的朋友、学习的伙伴,愿意遵循教师的教诲。与此同时,当教师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欢乐和希望之时,教师也会得到学生的尊重和爱戴。当教师从学生对自己的积极评价中,从学生所取得的成绩中看到了自己的工作成效时,就会产生愉悦感和成就感。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会使教师更加享受职业与学生成长的乐趣,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

4.3开展教学实践研究,培养教师职业情感研究表明,教师的职业情感是决定教师能否促进学生个人人格健康发展,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的重要因素,所以教师良好的职业情感也就成为教师职业特殊性的具体表现。而情感形成的关键是个体必须要有个人自己的“体验”,要有发自内心的思考判断。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该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如果教师缺乏自觉研究教学工作和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能力,把现有的教学状态当成理所当然的存在,那么教学就变成简单的重复和机械性操作,无任何新鲜感和乐趣可言。因此,各业务管理部门和学校要注重培养和激发教师研究与创新的热情,调动教师自我反思与实践的积极性。

4.4健全评价激励机制,营造和谐校园环境高职院校自身需要不断地创新和发展,全社会也要通过扩大宣传,增强社会对高职教育的重视,提高高职教育的竞争力,从而有利于高职教师社会地位的提升。对于青年教师,通过加强政治学习、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等途径,激发青年教师的主体精神,培养他们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关心青年教师物质生活,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健全青年教师导师制,加强青年教师职业技能培训,鼓励青年教师学历学位进修,使得优秀的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对于女教师,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学会自我设计女性成才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内在的主观能动性。面对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高职女教师还需要更新教育观念。应树立男女平等的观念,抛弃传统的旧观念,克服依赖男人的思想观念,根据自己的专业,自己的兴趣特长,形成具有自己风格的教育教学模式。要勇于参与竞争,在职称晋升、竞聘上岗、教学竞赛等活动中要勇于参加,通过参与,不仅有机会获得成功,更可以使高职女教师在各种活动中成熟、成长、坚强起来。

公正、机会均等的合理竞争是调动教师积极性的有效方法。对于青年教师、女教师而言,需要全社会营造一个自由、宽松、平等的生态环境。

5 结束语

教师的职业情感来源于对自己职业的认同,对职业意义的正确理解,来源于学生的成长,来源于和谐的师生关系之中,还来源于教师在积极创造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自我提升、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高职教师应该意识到,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并且不愿意一辈子庸庸碌碌、单调和机械性重复工作,就应以饱满的热情、强烈的责任感投入到职业活动中去,用心去感悟、去享受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所带来的无限乐趣和幸福,努力实现职业与生命的完美结合。

上一篇:中国企业六西格玛管理实施模型研究 下一篇:合作学习在大学英语大班教学中的可行性实证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