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时间:2022-03-10 03:18:01

探究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摘要:水利工程建设中,地基施工是整个工程的基础工作,如何处理软土地基土层,不仅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水利工程的总造价,更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的成功与否。本文分两部分,先简单分析了软土地基四个的特点,接着介绍了一些常见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以期能有所助益。

关键词:水利施工 软土地基 处理技术

社会的进步使得农业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水利工程又是农业稳步发展的有效保障,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全国各地涌现出一股水利工程建设热潮,而水利工程的建设区域靠近河湖、海滩、沼泽,其土质多为软性,软土地基处理问题成为水利施工的头等难题。

1.软土地基的特点

1.1孔隙比高。同一环境下,软土孔隙比一般要比重塑土孔隙比高20%到40%,软土的这一特性是因为在土质缓慢沉积过程中,土质中的颗粒接触点形成了胶结而缺乏跟重塑土类似的压密步骤。

1.2压缩性高。软上压缩曲线很有特色,其初始段平缓,当压力超过某一应力时出现陡降段。压力过后又出现另一个陡降段,这样在经过过了一段压力区间后,软土土样的压缩曲线斜率就呈现出突变到渐变的特性。

1.3透水性低。软士抗剪强度多在20kPa以下,透水性能弱,竖向渗透系数在10—8—6cm/s之间,不利地基排水,地基中的孔隙水压力较高,影响了地基的沉降,使得建筑物沉降时间也延长。

1.4灵敏度高。软土的高灵敏度体现在触变性上,振动原状软土,破坏了软土结构的连接,会使软土的强度降低甚至把软土变成稀释状,这样易导致沉降、侧向滑动、基底面侧向挤出。

2.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分析

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可分为稳定处理和沉降处理,稳定处理原理是阻止强度降低、控制剪切变形,增加抗滑阻力、促进强度增长,沉降处理原理是减小总沉降蘑、加速固结沉降。常见的方法有:

2.1桩基法。当淤土层较厚难以进行大面积深处理时,可以采用桩基法,早期的桩基法包括木桩、砂石桩、水泥土搅拌桩等,随着建筑行、业技术的进步,钢筋混凝上预制桩成为近几年普遍采用的方法,其桩基原理足通过人工或机械成孔,在软土地基中灌人混凝土,混凝土的放热与离子交换作用能够改善桩基周围软土的力学性质,形成复合型的混凝十桩地基,这样能够减少地基沉降提高地基承载,混凝十承载力较强,施工速度快,投资成本不高且可以保证工程质量,钢筋混凝土预制桩能够抵抗水闸水压产生的水平荷载,具有水平稳定作用,因此在水利施工中使用较普遍。

2.2换土垫层法。软土层厚度较簿宜采用换土垫层法,即用灰土粗砂、砂壤土、水泥土换填技术对软土层进行地基处理,实施换土垫层法时,要对换填的土层删进行压实处理,以形成地基改造后的良好持力,改变原有软土层的承载力件质,提高稳定和抗变形能力,换土垫层法的操作原理是,先将基础底面一定范围的软土及不良土挖去,用强度较高、具有抗侵蚀性、质地峰硬、压缩性较小、性能稳定的砂砾、卵石、碎石、灰土、索土、矿渣,煤渣等材料分层填允,并以机械或人工振动夯实填充层,使其密实度增加,形成符合施丁要求的人工地基,换土垫层可以有效扩散地基的基底压力,具有减少地基沉降、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加速软上的排水同结、消除膨胀土的胀缩、防止冻胀等作用,适用于软上浅层地基处理。

2.3旋喷注浆法。旋喷注浆法的操作原理是,利用电化学手段、液压、气压将能可以同化的浆液注入建筑物与地基的缝隙部位或地基介质中,通过提升旋转形成摆喷,定喷、旋喷,用喷射浆液构造人工复合地基,减少地基沉降,提高地基承载力。旋喷注浆法的浆液可以是粘土水泥浆、水泥浆、粘土浆、水泥砂浆以及各种术质索类、聚氨酯类、硅酸盐类等化学浆材,旋喷注浆法适用于淤泥、粘性土、淤泥质土、粉土、砂土,黄土、碎行土、人工填土等软土地基,如地基土层中含有大块石或土层有机质含量较高,要在施工前确定其适用性,旋喷注浆法对淤泥软土地基加固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控制地基的基础沉降。

2.4加筋法。加筋法的操作原理是,将抗托能力强的金属板条、土工合成材料(如土工格栅、土工织物)等埋置工地基七层中,利用土层颗粒拉筋与位移产生摩擦力,使加筋材料与土层形成紧密结合的整体,这些加筋材料通过受拉作用调整了地基底层的应力分布,能够减少地基的侧向位移,减少地基变形与沉降,增强地基土层稳定性,提高七层承载力和强度。

2.5加载预压法。加载预压法的操作原理是,在工程建设之前,地基土层在预压负载的作用下进行压密、固结,地基土层发生变化,强度得到提高。卸去预压负载后再进行工程建设,工程完工后地基不发生变形位移,其承载力也比较稳定,预压负载也可以利用建筑物自重进行,如果地基十层渗透性较小。为缩短士体排水距离,加速土体排水固结,可以在地基土层中挖设竖向排水通道,塑料排水板、袋装砂井、普通砂井等形式都比较常用,因此竖向排水也分别叫做塑料排水板法袋装砂井法、普通砂井法,加载预压法适用于粉土、泥炭土杂填土,冲填土、软粘土等地基土层,垫层材料选用渗透系数大、级配较好、含泥量小的中粗砂,竖向排水通道砂井法中也需要同类型的砂,袋装砂井法需要聚丙烯机织土工物,塑料排水板法需要塑料排水带。

2.6深层搅拌法。深层搅拌法有两种,喷浆搅拌法与喷粉搅拌法,其操作原理是,利用深层搅拌机将石灰或水泥与地基土层原位搅拌,以形成格栅状、圆柱状、连续墙水泥土增强体,深层搅拌法适用于淤泥质土、淤泥、地基承载力不大含水域较高的粉土、粘性土等软土地基,特别适合粉细砂地区水工建筑物的防渗处理与地基加固。

3.结语

总之,水利工程建设中要注重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施工前,通过比对周边环境和实际地质情况,掌握准确的地基施工条件,选择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软土地基施工方案,施工过程中,要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努力保证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司良娟.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J].轻工设计,2011,1.

[2]李轩.论水利工程中软土地基双向水泥搅拌桩的技术处理[J].中国西部科技,2011,4.

[3]李伟.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方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32.

[4]李明华.水利工程中淤泥软土地基的施工措施分析[J].科技风,2010,19.

[5]孙冲,刘家威,门学超.试论水利水电工程中软土地基的处理[J].城市建设,2010,16.

[6]杨清.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3.

上一篇:浅论测绘技术在地籍测绘中的应用 下一篇:消防电设备的安装与联动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