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棉花生产成就及问题分析

时间:2022-03-06 09:06:48

地方棉花生产成就及问题分析

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鹤壁市棉花栽培技术取得了巨大成就,对促进棉花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总结技术成就、正视存在问题、明确发展对策对促进棉花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棉花栽培技术的发展及成就棉花栽培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单作春棉、麦套春棉、麦套夏棉和麦后移栽等不同的种植方式及其相配套栽培技术,逐步形成了以麦套夏棉为主体,麦后移栽为补充,以常规抗虫棉品种为主导,地膜覆盖、密植促早、化学调控、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相配套的早熟丰产技术体系。夏棉种植密度6.00万~6.75万株•hm2,单株成铃15~20个,每公顷成铃60万~67万个,每公顷皮棉900~1050kg,霜前花率80%以上。

1.1棉花品种更新换代提高了生产水平。品种是高产优质的内因,是实现棉花高产优质的前提和基础。本市的棉花品种先后经历了多次更新换代,特别是80年代初,河南79和豫棉一号的推广,使棉花产量跃上了新台阶,每公顷皮棉达到了600多kg。80年代中期以中棉所12、中棉所16、豫棉4号为代表的抗病新品种大面积推广,使棉花的抗病性大大增强,有效地控制了以棉花枯萎病为中心的病害的危害。90年代棉铃虫连年大爆发,加速了转基因抗虫棉的研究步伐,90年代末、新世纪初,转基因抗虫棉的推广,对控制棉铃虫危害起到了重要作用。近10年来转基因抗虫棉的全面推广,使棉花防治棉铃虫的投资和用工减少70%以上。

1.2麦棉套种大大缓解了粮棉争地矛盾。20世纪70年代以前,粮棉生产水平很低,粮棉产量主要依靠面积的扩大,本市以单作春棉为主,粮棉争地矛盾十分突出。因此,农作物间作套种的研究显得紧迫且重要。随着全国广泛的试验示范,麦棉套种等间作套种模式趋于成熟。麦棉套种自80年代中期逐步得到推广,到90年代以来麦套春棉、麦棉两熟面积每年都占棉花总面积的80%以上。麦套春棉种植方式有3-1式、4-2式、5-2式。进而又示范推广了麦套夏棉、麦前育苗麦后移栽一年两熟的种植模式。由于麦棉套种在时间、空间、土地利用上的互补,促进了对光、热、水、土资源的充分利用,在单位面积上棉花产量相当于单作的80%~90%。小麦由于边行优势增强,产量相当于全幅种植的80%以上。麦棉套种的推广应用,使土地当量提高了60%以上,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粮棉双丰收,有效地缓解了粮棉争地矛盾,为麦棉双高产提供了技术保证。

1.3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促进了棉花早发早熟。由于本市春季升温慢,特别是常出现的倒春寒导致棉花迟发晚熟问题十分突出,尤其是麦棉套种田更为严重。80年代以来逐步推广了棉花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到90年代棉花地膜覆盖面积占90%以上。由于地膜的阻隔作用,增温、保墒效果十分明显,不仅有效地促进了棉苗早发、棉花早熟,还大大减少了棉花的缺苗断垄,为壮苗早发、匀苗密植提供了技术支撑。地膜覆盖的推广一般增产15%以上,霜前花率提高10%以上,提前早熟10~15d,促早、增产效果十分显著。

1.4棉种脱绒包衣技术提高了播种效果。毛子在土壤中吸水慢、不利于播种操作等原因影响播种效果,导致出苗慢、不整齐甚至缺苗断垄。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逐步示范推广了棉种脱绒包衣技术。该技术采用泡沫酸或稀硫酸去除棉短绒,并经过精选、去杂、包衣环节,使棉种纯度、净度、健子率、发芽率大大提高,宜于机械化播种,具有出苗快、出苗齐、病虫害轻、省种、省工的特点,深受群众欢迎,很快得到推广。自90年代以来种子的脱绒包衣率在90%以上,在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5化学调控技术促进了轻简栽培。本市棉花的化学调控始于20纪60—70年代,当时使用的矮壮素,生产上使用的有95%原粉和40%、50%水剂。用于控制棉花旺长的浓度一般为20~30mg•kg-1。由于使用浓度很小,在实际应用中不便掌握,稍有不慎就控制过度形成矮化苗,造成减产甚至绝收。因此,生产上应用并不广泛。80年代中期示范了缩节胺(DPC)为核心成分的调节剂,由于其具有塑造理想株型,简化整枝管理,优化群体结构,调节棉株营养分配、减少脱落,提高成铃率,促进早熟增产的作用,且便于掌握应用,很快得到推广。自90年代以来缩节胺调控技术已成为棉花生产中促进早熟增产、简化整枝、普遍应用的技术措施。

1.6配方施肥促进了棉花产量提升。20世纪60—70年代,棉花在施肥上除了农家肥外主要是施用氮肥,80年代开始施用磷肥,90年代在施用氮、磷肥的基础上增施了钾肥,之后配合使用了硼肥、锌肥微量元素肥料,到90年代以后推广应用了氮、磷、钾、微肥搭配的配方施肥技术,开展了叶面喷施硼肥(以硼砂为多)、磷钾肥(以磷酸二氢钾为多)、锌肥(以硫酸锌为多),对提高棉花产量、改善品质、增强棉花抗性起到了重要作用。另外还示范应用了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高低垄种植等技术,在生产上均起到了应有作用。尽管如此,从棉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角度,在技术上还存在诸多问题。

2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栽培技术仍不适应新形势需要。棉花从出苗到现蕾、开花、成铃、吐絮经历时间在5个月以上。生育期间查苗、补苗、间苗、定苗、追肥、浇水、中耕、除草、整枝、治虫、防病、收摘等管理内容繁多,每公顷用工需450个以上,与近几年来大批劳动力外出务工、从事农业棉花管理的劳动力匮乏的现实极不协调。以每个工值40元计算,每公顷用工投资在1.8万元以上,与农民外出务工每个工值60~100元相比差距甚远。因此棉花栽培技术急需创新,通过技术创新降低用工投资以提高植棉效益。

2.2机械化程度低。目前,棉花栽培管理的机械化程度低,如棉花的间苗定苗、整枝打顶、收摘等田间管理仍主要靠手工操作,不仅费工耗时,而且劳动强度较大,与种植小麦、玉米的机械化程度相比形成了很大反差,不少农户因此放弃棉花种植。

2.3植棉成本增加,效益下滑。据河南省经济作物站调查资料显示,2006—2009年平均每公顷棉花生产成本分别为9306.0元、10398.0元、11194.5元和13740.0元,2007-2009年三年平均比2006年增加26.6%。其中,物质费用分别为4137.0元、4548.0元、5067.0元和5631.0元,2007-2009年三年平均比2006年增加22.8%;人工费用分别为5169.0元、5850.0元、6127.5元和8111.04元,2007-2009年三年平均比2006年增加29.5%。每公顷植棉纯收益分别为7686.0元、7383.0元、5325.0元和6420.0元,2007-2009年三年平均比2006年下降17.0%。

3对策

3.1加快棉花轻简栽培技术研究和推广。加快推广比较成熟的免耕化除、简化整枝、化学调控、膜下滴灌等简化栽培技术,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加大力度培养适宜轻简栽培的棉花品种,进一步示范无土育苗、缓释肥应用技术,以减少栽培管理的繁琐用工、增加产量,提高植棉效益。

3.2加快棉花管理的机械化步伐。加快研究棉花育苗移栽机械化、中耕除草施肥机械化、田间排灌机械化、病虫防治机械化、棉花采收机械化、棉秆粉碎还田机械化等,以减少用工和劳动强度。

3.3示范推广棉田一年两熟、多熟间作套种高效模式。示范推广瓜棉套、蒜棉套、洋葱套棉花、麦棉瓜套、麦蒜棉套、麦菜棉套、蒜瓜棉套等高效模式,以提高棉田效益。

3.4政策建议。建议进一步加大稳定棉花生产、激励技术推广的政策力度。一是提高棉花良种推广补贴标准,由现在的每公顷225元提高到600~750元,实行免费统一供种;二是进一步加大棉花高产创建资金的扶持力度,通过高产创建促进新技术推广;三是对棉花精量播种机、防病治虫的先进器械、节水灌溉设施等制定补贴政策、提高补贴标准;四是建立健全棉花生产保险制度,弥补棉农灾害损失;五是制定国家棉花最低价收储价政策,以保护棉农利益,稳定棉花生产。

上一篇:河北棉花产业状况及应对 下一篇:棉花生产下滑原因及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