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与中小企业合作模式的探索

时间:2022-03-02 03:40:01

高职院校与中小企业合作模式的探索

摘要: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和中小企业特点,总结出几种合作模式。校企合作模式在选择时应实事求是,不一而同,以为企业输送新鲜血液培养后备人才,提高企业现有技术力量,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做到校企双方的互惠双赢为原则。

关键词:合作模式 科技社团 订单培养

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的中小企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迅速,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已成为拉动经济的新增长点,缓解就业压力,保持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但当前中小企业普遍存在总体规模小,产业层次偏低,产品开发能力弱,产品技术结构落后,技术含量低,技术创新投入不足等问题,其中企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知识结构不合理,观念陈旧,管理落后制约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加强员工的技能培训才能解决这些问题。中小企业自身培训条件不足,如岗位操作工人往往在师傅的带领下生搬硬套死记硬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进一步提升技术水平十分困难,而高职院校基础设施完备,教育理念先进,技术理论水平高,两者合作可优势互补。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企业员工带着问题在高职院校的帮助下针对性地学习,高职院校教师带领学生深入企业顶岗实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企业输送新鲜血液培养后备人才,提高企业现有技术力量,才能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做到校企双方的互惠双赢。

按2011年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委印发的《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中将工业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0000万元以下划分为中小微型企业标准,沧州地区目前已经成形的肃宁皮毛,孟村弯头管件、盐山管道输送装备、泊头铸造及汽车模具等特色产业集群基本由中小企业群构成。经调研,其中大部分中小企业属于个人或家族私营性质。由于权力的高度集中,企业工作常以命令代替计划,随企业规模扩大、管理层级增加,产权制度的缺陷日益暴露,因此,如何从自身人才、资金相对不足的实际出发,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利用高校和科研单位的科研、技术优势,分享研究开发成果,促进科技转化,扬长避短发展自己的核心专长成为中小企业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焦点。

长期以来,德国的“双元制”模式作为我国高职院校办学经验广为流传。该模式是一种国家立法支持、校企共建的办学模式,一方面,学校为学生传授基本理论与职业技能,另一方面,企业为学生提供职业技能训练场所,实现了“教、学、做”相结合。这种做法给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而且在此基础上,很多高职院校开始在校企合作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尝试。但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不仅是“结果”的合作,更是“过程”的合作,校企之间务必形成积极互利的关系。校企合作的前提是合作模式应与行业、企业的实际相适应。例如,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企业一方生产车间占地面积不大、产品生产周期也不长,可以将生产性实训项目引入校内,为学生提供生产性实训、为企业提供技术员培训;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企业一方施工占地面积较大、工程周期较长、项目数量较多,不宜采用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合作模式将生产性实训引入校内,必须采用其他形式。

高职院校与本地中小企业合作模式的选择需要进行具体合作方式的调查、分析、实施和总结。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方式从办学形式分类可分为企业办校、校办企业、“订单”培养、校企联合办学、职业教育集团化等;从师资队伍建设分类可分为聘请企事业单位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到高职院校担任兼职教师、高职院校教师到企业兼职工程师、合作研究、蹲点调查等;从教学角度出发,最常见的是“请进来,走出去”,按照行业企业职业岗位真实工作过程及其任职要求构建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改革课程内容,遵循职业岗位技能形成规律,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等。校企合作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学校、企业、学生、社会的共赢,对学校而言,校企合作价值在于培育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利用企业提供的人员、设备和场地作为学校的专业师资、实训设备和实习基地,能够最大程度地减轻学校在实习、实训设备上的投入和专业师资培训的压力;对企业而言,校企合作价值在于可以提前招募到所需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提高现有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从而减少人力资源成本,解除用人的后顾之忧,增强市场竞争力;对学生而言,其价值在于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使就业的渠道更加畅通;对社会而言,其价值在于能够改善就业环境,提高就业率,实现人才供需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沧州职业技术学院与地处以沧州市为中心区域的部分中小企业就合作模式和合作方式进行了探索和尝试,取得了一些成果,促进了沧州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更好服务于本地区域经济,实现校企双方的互惠双赢。其模式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种:

①组建订单班培养。订单班指学院和企业用人单位签订订单教育协议,由校企双方共同确定培养目标,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承担培养任务,走“校企深度融合,双方互利共赢”的办学之路的一种模式。这种培养模式符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和规律,能够促进双师教学团队和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优化专业结构,凝练专业特色,打造专业品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不仅为企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而且增强了学校办学活力,实现了学生零距离就业,是一项多赢的办学之路。沧州职业技术学院化学工程系与河北华晨药业组建的“华晨班”订单班学员已进入企业生产一线,并逐步成为华晨药业的中流砥柱。畜牧兽医系和中粮肉食(天津)有限公司组建的“中粮班”采用“2+1”、“课堂+养殖场”的培养模式,完成了在校期间的学习任务后,以“学员+员工”的双重身份入职天津养猪基地,由公司为每位新员工安排一位师傅,结成“一对一”的“师徒帮带”对子,经过三个月的帮带后,学生再正式上岗。

②顶岗实习。顶岗实习指学生基本完成大部分课程学习后,到专业对口的生产现场直接参与生产过程,综合运用本专业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以完成一定的生产任务,并进一步获得感性认识,掌握操作技能,学习企业管理,养成正确劳动态度的一种实践性教学形式,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在沧州市金祥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人员指导下,电气工程系电气专业2008级学生在为期两个月的节能型配电柜项目实习中完成了76套不同种类的节能型配电柜和控制柜的装配和调试工作,确保设备的按时交工,使学生达到了强化技能、体验实战和毕业设计的实战检验的目的。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操作熟练,能够认真实践,听从指挥,显现了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潜质,为工学结合和课程开发探索了新的模式。

③集中培训。集中培训不同于脱产教育培训,学员不离开企业工作和工作现场或在高职院校校内模拟学员工作和工作现场环境中,由企业内的专家和教师对企业人员进行集中培训的模式。这种模式针对性强,能够发现和解决企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发现并弥补操作人员技能缺陷。机电系承担河北宏业机械股份公司新职工上岗培训任务、电气系承担南运河河务管理处电工培训任务等企业的集中培训。

④组建科技社团培养。科技社团培养是对组建订单班培养模式的补充和延伸。中小企业受限于规模,往往单个企业所需招录专业技术人员数目不多,形不成规模,不适宜组建订单班开发针对该企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企业可通过学院系部,和所需专业在校生双向选择,达成协议,由企业提供必要的支持,学生实习时可到该企业顶岗实习,毕业后优先到该企业工作。企业可提供设备和资金,学院提供场地和技术,供科技社团学生训练和学习。中奥恒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专业从事电线电缆故障探测技术研究及专业探测设备制造、销售于一体的高科技企业。企业提供该公司部分设备交付电气系科技社团“DIY电子爱好者协会”用于培养四名有到该公司就业意向的2008级学生。

总之,校企合作模式应不一而同,以为企业输送新鲜血液培养后备人才,提高企业现有技术力量,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做到校企双方的互惠双赢为原则,实现为本区域经济服务目标。

参考文献:

[1]曹钰.高职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探索与实践[J].价值工程,2012(27).

[2]刘昕.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促进高职教育改革发展[J].价值工程,2012(33).

[3]刘晓艳.加强校企合作促进高职教育发展[J].价值工程,2011(09).

上一篇:掌握谈心艺术和技巧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保证 下一篇:关于高职院校教师德厚师博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