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综合实践课的选题原则

时间:2022-02-14 01:00:18

谈谈综合实践课的选题原则

摘 要:如何选择活动的主题,既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广大教师颇感棘手的问题。选题可以依据下述原则进行,即兴趣性原则、指向性原则、生活性原则和可行性原则。深刻认识这些原则的意义,明确其要求,是选好主题的关键。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选题;原则

中图分类号:G642.2

文献标志码:A

章编号:1002-0845(2007)02-0042-02

如何确定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对此,许多教育工作者都进行过广泛的探讨,提出了一系列的选题原则。笔者认为,选题主要应有四个原则,即兴趣性原则、指向性原则、生活性原则和可行性原则。深刻认识这些原则的意义,明确其要求,是选好主题的关键。

一、兴趣性原则

如果我们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选题原则比喻成筛子的话,那么,我们首先应拿起的这把筛子便是学习者的兴趣。尊重学习者的兴趣是基于这样一种教育理念:“教育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这个过程涉及学习者自身的积极主动的努力。一般说来,学习者只能学到他所做过的事情。如果学校情境提供的是学习者感兴趣的事情,那么学习者就会主动参与其事,从而学会有效地应对这些情境”。可是,在今天的学校教育中,大部分的课程内容是由学科专家、教育家、哲学家、政府人员所编选的。虽然这些内容对于儿童的成长以及社会的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但编选者却很少从学习者自身兴趣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更没有给他们参与课程决策的权利,从而导致了学习者的个性发展受到了很大限制。在这样的境况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设,作为学科课程体系的一种有益补充,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剂良药。所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主题选择必须要在充分尊重学习者多方面兴趣的基础上进行。

贯彻兴趣性原则,关键在于教师要能够广泛地了解学生的兴趣。但在实践过程中,要想真正地做到这一点却并非易事。一方面,教师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学生会有某些兴趣。虽然信息时代使我们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到其他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方案或是大量有关学生兴趣的研究成果,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些资料并没有很强的普适性,只能是作为一种辅助的参考。这是因为,学习者的兴趣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和不稳定性,即便从统计意义的角度看,不同的生活环境、受教育经历、成长阶段都会导致学生产生不同的兴趣倾向。如:农村的孩子可能会对现代化都市的生活方式产生兴趣,而城市的孩子则可能喜欢研究环境保护之类的问题。我国由于幅员辽阔,城乡差别很大,这个问题就更需要引起重视。所以,教师要想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就必须扎根于自己的学校甚至是在更小的范围内开展调查研究,以获得精准的信息。另一方面,研究学生的兴趣,教师要做到细致而敏锐。如:需要长期仔细地观察学生在学校里的活动、社交方式以及各种习惯;耐心地和学生及其家长进行交谈,明确他们对一些事件的态度;设计一系列有效的问卷,获得学生真实的想法。有时为了更全面地获得信息,还需要进行分类调查,如将兴趣细分为家庭方面的兴趣、健康方面的兴趣、科技方面的兴趣等等。由此可见,真正的用好这一原则需要教师们付出大量的劳动,尤其是在“应试教育”的巨大压力下,教师可能要花费额外的时间和精力去做这样的工作。但这种付出是具有巨大价值的,因为它可以把大量的、非学生们感兴趣的主题都一一剔除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大门之外。

二、指向性原则

兴趣性原则使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真正成为了学生们所关注的焦点,但我们还必须看到,儿童的兴趣是丰富多彩、包罗万象的。它们之中有许多又是怪诞离奇甚至是荒诞可笑的。所以,综合实践活动的选题还不能完全依据于学习者的兴趣,教师还必须拿起第二把筛子,即对这些活动的主题加以分析、判断和引导,使其对学习者的自身、家庭、学校以及所在的地区具有一定的意义指向和研究价值。

那么,教师该如何对这些主题的指向进行正确的判定呢?这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考察。其一,主题要符合一定的科学性,任何偏离了客观规律的主题都是毫无研究价值的。例如,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的一些兴趣由于受到了不良思想的影响,有的带有很明显的迷信色彩,想去研究“如何算命”;有的则出于好奇,想去研究“明星与绯闻”。这些主题不但没有任何研究价值,相反还会给学生带来一些消极影响。这时,教师就必须加以制止和引导。其二,对学习者参与活动所能获得的学习结果进行科学的预测,分析主题所具有的价值。我们可以从认知,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样三个维度对预期的学习结果进行考察。思考一下某个主题能够让学习者理解哪些方面的概念,这些概念是否对学习者当前或将来的生活有用;能够让学习者综合运用哪些技能来解决实际的问题;能够让学习者获得什么样的情感体验或改变哪些态度;是否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等等。其三,通过对某些兴趣的分析,发现隐藏在其背后的问题,并设计出有针对性的主题活动。例如,对某校初中年级的调查发现,有60%的男生沉迷于玩电脑游戏。这样的结果是否表明学校应立即开设与电脑游戏相关的综合实践活动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此时,教师应能很快地意识到,问题在于这些男生对电脑产生兴趣的范围太狭窄了,所以急需为他们设置一些除游戏以外但与电脑相关的主题活动,如网页制作、FLASH动画等,以拓宽他们对电脑的兴趣。

诚然,对于活动的目的是什么、什么活动最有价值、学生怎样学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都与教师自身的生活经验、常识、社会背景、受教育程度以及信仰有关。所以,对主题的指向做出科学的分析和正确的判断需要教师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养。

三、生活性原则

虽然通过了以上两把筛子的筛选,但活动的主题还不能完全符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要求。这是因为,作为一种独立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课还具有其独特的价值,即课程面向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所以,选择活动主题的第三把筛子便是生活性原则。所谓生活性原则,是指活动的主题要密切联系学生的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并且能够把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综合运用到真实的生活情景中去,从而建构知识的真实意义。

为什么说面向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是其课程价值的根本所在呢?难道教育与生活是割裂的吗?众所周知,在学校产生之前,教育和生活本是融为一体的。在古希腊,人们不相信教育必须从书本中来,他们认为,“许多教育源自城邦生活本身,生活在雅典城就是教育”[2]。杜威也曾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明确阐述了“教育即生活”这一观点。但是在近代,由于教育受到了科学哲学的召唤,强调“知识就是力量”,使得教育一步一步地脱离了对生活意义的追求,把塑造知识人作为教育的一个根深蒂固的信条,致使长期以来在学校教学中,过分关注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重知识的传递,轻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教学内容上强调知识体系的逻辑性、科学性;教学过程中压抑学生的个性,扼杀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但即便如此,学科课程依然具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如:强调学科的逻辑性可以系统地传授文化遗产,容易组织教学和进行评价等。所以,它在学校教育中仍占据着主流地位。这使得知识学习和生活意义的结合受到了很大限制。可见,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一类面向学生生活世界的、非学科性的新型课程,其价值就尤为突出。

生活性原则要求教师能够从自然界、学生生活以及社会生活的角度去审视活动的主题。如有的学生发现城市道路交通事故频繁发生,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此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开展“造成交通事故的原因”的主题活动;有的学生看到河流污染严重,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以“水污染”为主题进行研究;有的学生发现教室的粉尘比较大,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设计“吸尘黑板擦”这样具有创造性的活动主题。而对于那些偏离了学生的生活世界、带有明显学科倾向的主题,如“篮球技术探索”、“无土栽培技术”、“基因学研究”等则要果断筛除。

四、可行性原则

在上述三把筛子的层层过滤之后,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已基本上符合了其本质的要求,但因此就认为活动可以顺利实施了,则还为时过早。因为教师还需要对实施这些活动的主客观条件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考察。所以,这最后一把筛子便是活动的可行性。

活动的可行性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加以考虑。其一,要考虑到学习者的实际情况。一方面,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其思维发展的水平也不一样。低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就必须考虑到主题的生动性。而高年级学生,他们的逻辑思维有了一定的发展,能够对各种自然现象和生活问题的本质进行思考,因此,活动的主题就可以体现较强的综合性。另一方面,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也影响着主题学习的效果。认知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学生能否获得新知识,主要取决于他们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相关概念,意义学习是通过新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相关概念的相互作用才得以发生的。所以教师在确定主题之前,应该用活动中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对学生进行前概念的测量。如:开展鸟类研究活动时,通过对学生进行“鸟”的前概念测量后发现,有的学生宁可把蜜蜂、蝴蝶说成是“鸟”,也不同意鸭和鸡属于鸟类。这说明学生对“鸟”有一定的认识,但却是对事物的非本质认识。所以通过开展这样的主题活动将会有效地帮助他们学习新知识,而对于那些学生完全了解或者完全不了解的问题则应舍弃。其二,要考虑到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实际情况。校内资源主要包括学校的各类教学设施、环境、文化以及师资水平;校外资源主要包括社区的自然环境、文化氛围、科技水平、家庭情况以及可利用的公共设施等。一个主题活动能否有效开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条件是否完备。如某小学开展以“蚕宝宝的一生”为主题的活动,在探究蚕是以什么方式寻找到桑叶时,师生们通过热烈的讨论,设计出了各种验证方案,但因指导教师在这方面知识的匮乏,担心这些方案因缺乏科学性而导致学生得出错误的结论,最终不得不放弃了这一活动。当然,这并不等于说只要活动的某些条件不具备,我们就必须放弃。相反,我们应该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创造条件,使活动得以顺利开展。一方面,学校和教师可以寻求多方支援,如学生家长、社会团体、科研机构的支援等;另一方面,可以适当调整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因地制宜地开展同类活动。事实上,任何活动都只是一种载体,载体本身对学生的发展并不起决定性的作用,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形成正确的态度。

参考文献:

[1][美]拉尔夫・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7.

[2]伊丽莎白・劳伦斯.现代教育的起源和发展[M].纪晓林,译.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25.

上一篇: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下一篇:专业理论课教学改革实践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