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畜牧兽医队伍建设现状

时间:2022-02-09 10:10:25

基层畜牧兽医队伍建设现状

摘要

本文主要对铜仁市基层畜牧兽医现状做一介绍,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基层;畜牧兽医队伍;建设;现状;建议

1基本现状

1)乡(镇、办事处)畜牧兽医站的地位和作用。乡(镇、办事处)畜牧兽医站是政府在基层专门设立的负责畜牧兽医管理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承担着农村动物防疫技术传播、畜牧业科技推广以及预防、控制和扑灭动物疫病等多项公益性职能,肩负着畜牧业科技进步、保障畜牧业生产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使命,是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最前沿阵地,是保障畜牧业发展和让群众吃上“放心肉”的第一道屏障[1]。长期以来,乡(镇、办事处)畜牧兽医站在动物疫病防控、畜牧业投入品和畜产品质量监管、畜牧业生产安全、技术推广、资源保护等方面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畜牧业在区域经济增长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凸显。2014年铜仁市肉类总产量26.36万t,禽蛋产量3.21万t,水产品产量3.8万t;畜牧渔业产值89.63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40.46%,来自畜牧业的农民人均纯收入548元。铜仁市没有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畜牧业实现快速健康发展。

2)铜仁市乡(镇、办事处)畜牧兽医队伍建设状况。铜仁市畜牧兽医站的设立与变革,先后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次是1992年“撤区并乡”时成立乡镇畜牧站,隶属县畜牧主管部门和乡(镇、办事处)政府“双重领导”;第二次是2008年兽医体制改革,县级畜牧水产事业局改为畜牧兽医局(渔业局),乡(镇、办事处)畜牧水产站变更为乡(镇)畜牧兽医站,属正股级县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以县级畜牧兽医局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第三次是2010年底县级机构改革,各县畜牧兽医局合并入农牧科技局,乡镇畜牧兽医站并入副科级事业单位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下设农业服务中心本部、农业技术推广站、动植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农机推广安全监管站、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和乡镇扶贫开发站6个事业站,事实上形成了“双重管理、乡镇为主”的管理体制[2]。目前,铜仁市172个乡(镇、办事处)畜牧兽医队伍建设,主要采取设立乡镇畜牧兽医站和在农业服务中心明确畜牧兽医编制2种形式。其中,75个乡(镇、办事处)设立畜牧兽医站,在编人员332个,实有在岗329人;97个乡(镇、办事处)在农业服务中心明确畜牧兽医编制829个,实有在岗人员382人。铜仁市有村级防疫员2858人,初中及以下学历2116人,中专(高中)550人,大专192人;16~29岁57人,30~39岁320人,40~49岁1116人,50~59岁930人,60岁以上435人。每人每年报酬3000~3500元。在乡(镇、办事处)畜牧兽医站建设情况方面,通过“十二五”期间建设,已有159个乡镇站配备了摩托车、电脑、打印机、传真机等必备办公设备和动物疫病监测、动物疫病防控、品种改良相关工作的器械、物资等设施,有力提升了技术服务能力[3]。

2存在问题

1)机构队伍“三不”现象突出。一是机构人员不稳。经过3次机构改革,乡镇畜牧兽医站已被撤销或合并,人员流动频繁,机构和人员的稳定性明显受影响。二是管理体制不顺。按照目前“双重管理、乡镇为主”的体制,乡(镇、办事处)畜牧兽医站的人、财、物归乡镇党委政府管理,区县畜牧业务部门对乡镇畜牧兽医站仅存在业务指导关系,致使人、财、业务工作三者权责分离,造成了“管人管财的不管业务、管业务的管不了人和财”的尴尬局面。三是专业人员不专。一方面,专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铜仁市现有乡镇畜牧在编人员711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612人,有126人接近退休年龄,青黄不接的现象比较突出,加之平时专业技术培训更新少,知识老化情况较为普遍。2005年以后,铜仁市陆续招聘大专院校学生和转业安置的军人156人,“科班”出身的只有57人,并且以中级职称和初级职称占主流,专业素质偏低,不仅难以满足养殖户发展养殖业对畜牧兽医技术的需求,更难以适应控制重大动物疫情所具备综合防疫应急能力的需要[4]。另一方面,“拆东墙补西墙”现象突出。一些乡(镇、办事处)党委政府经常抽调畜牧兽医人员从事包村、计划生育、农村低保、减贫摘帽、合作医疗、社会综合治理等中心工作,导致正常的畜牧兽医业务工作和动物防疫工作受影响。部分专业技术人员只参加春秋两季防疫工作,有的占编占岗却不从事畜牧兽医工作,对上级业务管理部门的政策措施和工作任务,经常临时安排一些不懂专业的人员来“突击”,导致专业人员不专的问题突出[5-8]。

2)编制人员“两少”问题明显。一是编制明显减少。铜仁市人员编制减少486个,尤其以松桃、思南、沿河三县最为突出。其中,松桃县乡镇畜牧兽医站编制从179个减少到73个,压缩59%;思南县从203个减少到93个,压缩54%;沿河县从129个减少到61个,压缩53%。本次减少最少的印江县,全县乡镇畜牧兽医站编制也从111个减少到89个,压缩了20%,其他区县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二是人员明显减少。铜仁市172个乡(镇、办事处)中的51个乡镇畜牧兽医站在编在岗的技术人员仅有1人。沿河县后坪乡甚至没有1个技术人员。编制的压缩和人员的减少,造成对养殖户的指导服务难以到位,给重大动物疫情的控制和扑灭留下潜在隐患。

3)村级动物防疫员“两低”情况突出。一是工资报酬低。《中共铜仁市委关于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实施意见》(铜党发[2012]2号)明确规定,村级防疫员报酬每人每月不少于300元,但一些区县因财政困难没有落实这一标准。2013年,铜仁市村级防疫员每年人均享受防疫补助约3500元,加上劳务补助和出诊治疗收入只有4000元左右(最少的只有2000元左右),这个待遇无论横向或纵向比较,都显得太低。如沿河县最边远的夹石镇一个普通农民,除农田收入之外,仅靠打零工收入每年都在1.5万~2万元之间;玉屏县城(郊)区附近的农民,在县城做杂工,每月收入为1800元。待遇低,难留人。许多能胜任工作的年轻防疫员甚至有部分脱产兽医,因经济报酬太低,且春秋防疫正值春播、秋收农忙季节,为维持生计便辞职不干,或改行,或外出打工,严重影响村级防疫员队伍的稳定性,进而影响到强制免疫的免疫密度和免疫进度。二是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低。铜仁市90%是高山丘陵区,农民居住分散。每个村级防疫员在山区一人负责200户的畜禽防疫就够辛苦了。以平均承担250户为例:一个人要负责约500头猪、100头牛、200只羊、2000羽禽的免疫注射,仅重大疫病免疫(含口蹄疫、猪瘟、羊痘、高致病性禽流感、鸡新城疫)每年就要注射约8000多万针次,按照正常的日工作量,1人1d可注射家畜约60~70头(次),注射家禽约300只(次),这样每年约需要180个工作日才能完成防疫注射任务。由于高强度的劳动量与微薄的酬劳之间的巨大差距,严重影响了村级防疫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严重影响了防疫密度和防疫质量。

3几点建议

1)进一步理顺基层畜牧兽医队伍管理体制。建议对乡(镇、办事处)畜牧兽医队伍的管理,由县级畜牧主管部门和乡(镇、办事处)政府“双重领导,以乡镇管理为主”改变为“县级畜牧主管部门和乡(镇、办事处)政府共同管理以县级畜牧兽医部门为主”管理模式,使乡(镇、办事处)畜牧兽医工作人员从乡政府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将主要精力投入到产业发展工作。这种管理体制,有利于建立快速应急反应的机制,可对畜禽养殖、屠宰、加工及其产品流通等环节进行有效的全过程监管和控制,有效减少动物疫病特别是重大动物疫病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有利于畜牧兽医各项工作责任制的落实,使乡(镇、办事处)畜牧兽医站的专业技术人员真正成为动物防控安全、畜产品质量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的专业技术人员,不断解决专业人员不专的问题;有利于克服相互推诿、相互扯皮现象,充分调动畜牧兽医人员的积极性,切实提高业务能力和工作效率。

2)进一步充实稳定基层畜牧兽医队伍。建议各级党委政府一是科学调配人员编制,适当增加乡(镇、办事处)畜牧兽医人员编制和专业技术人员,定期从农业大专院校吸纳优秀学生充实进乡镇畜牧兽医队伍,确保每个乡(镇、办事处)有3~5人在编在岗技术人员。二是全面推进乡(镇、办事处)畜牧兽医基础设施建设,在积极向上争取资金的同时,每年从市、县两级财政拿出一定资金投入3~5个乡(镇、办事处)畜牧兽医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畜牧兽医人员的学习环境和工作环境,不断稳定畜牧兽医队伍。

3)进一步提高畜牧兽医人员素质。一是完善政策支持。在市级层面制定专门政策,鼓励相关专业院校毕业生进入乡镇畜牧兽医队伍,提高队伍整体专业水平。二是强化业务培训。加强市、县两级统筹,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定期在业务技术、政策法规、经营管理等方面,开展多种形式的畜牧兽医技术培训,如到大型龙头企业跟班实训学习,或者到铜仁职业技术学院、贵州大学、西南大学等专业院校脱产学习等,使更多非专业人员由外行变内行。三是建立激励机制。定期举办畜牧兽医方面的技能竞赛、比武、考试、考核等,逐步将不胜任本职工作的人员辞退或调离,不断提高乡镇畜牧队伍的综合素质。

4)进一步加强乡(镇、办事处)动物卫生监督。建议进一步建立健全长效监督管理机制,在饲料添加剂兽药等投入品监管、引种监管、产地检疫、屠宰检疫、流通监管等关键环节,强化法制保障,确保向社会提供绿色的、无公害的、安全的畜产品,确保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

5)进一步健全村级动物防疫员经费保障长效机制。稳定基层防疫队伍,解决报酬问题是关键。目前,铜仁市动物防疫员报酬整体偏低,远远落后于省内其他地区。建议各级党委、政府一是认真测算村级动物防疫员的任务量和劳动强度,结合铜仁市实际,逐步把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工资提高到每月500元以上。二是将村级动物防疫工作所需的各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进一步建立健全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特别是村级动物防疫工作经费补助制度,并为村级动物防疫工作配备必要的疫苗冷藏设备和防疫器械,切实提高村级动物防疫工作的装备水平。三是高度重视基层防疫队伍建设,优先把村级防疫员列入各乡镇公益性岗位,多渠道提高劳动报酬。

综上所述,要站在巩固党的执政根基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高度,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全面加强乡(镇、办事处)镇畜牧兽医队伍建设,全面筑牢动物疫病防治和畜产品安全的第一道屏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

作者:郭义军 陆安法 洪猛 王卫东 郭小江 侯芳 陶沿竹 单位:贵州省铜仁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Z(]国发[2006]30号).

[2]张廷刚,陆安法,洪猛.铜仁地区基层动物防疫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贵州畜牧兽医,2010,34(5):23-24.

[3]席锋,洪猛,郭小江,等.铜仁市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初探[J].贵州畜牧兽医,2013,37(2):31-33.

[4]李琦.加强基层动物防疫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3(9):21-22.

[5]邓灵机,高琳,刘新平,等.乡镇动物防疫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动物检疫,2012,29(8):23-24.

[6]刘欢,高媛媛,姜振国,等.建设与完善乡镇兽医站构建动物防疫体系[J].畜牧兽医杂志,2014,33(1):103-106.

[7]杨文瀚,张彬.基层动物防疫存在的问题对策[J].湖南畜牧兽医,2013(2):23-31.

[8]向春元.加强机构队伍管理推进畜牧兽医服务体系建设[J].湖北畜牧兽医,2013(9):85-86.

上一篇:畜牧兽医管理创新研究 下一篇: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