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研究

时间:2022-02-01 02:07:41

青年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研究

[摘要]在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下,青年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对这个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这引起了全国更广泛的关注。青年农民工是这个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健康成长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他们与这个社会的融入,关系到国家的繁荣稳定。对于这一群体怎样健康成长,最终实现与这个社会融入的问题,本文将对当前青年农民工社会融入现状及其存在问题进行浅析,并试图提出可行性的建议,力求为青年农民工开创一条最佳道路,缓解当前城乡冲突,以实现城市社会和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青年农民工 社会融入 城市 农村 社会互动 社会角色

[中图分类号]C91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9-0006-01

一、当前青年农民工社会融入现状

根据社会互动理论,融入是一个双向性的概念,只有当青年农民工和城市居民互相接纳认同,才能完全实现青年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青年农民工所从事的都是又脏又累的活,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他们是城市的组成部分,这也决定了他们与城市居民的交往和联系。就青年农民工自身来说,他们有强烈的交往意愿,但在实际生活中与本地居民的交往却很少。再次,融入城市最重要的还是心理层面的融入。从社会角色理论来说,只有青年农民工认清自己的角色才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一项有关农民工的调查显示,有59%的进城农民工认为自己“还是农村人”,认为自己“已经是城里人”的占15.6%,另外的21.8%“说不清楚”。这一份调查是在2003年进行的,当时第一代农民工占主体地位,而如今青年农民工占绝大多数,他们对自己身份的认定更趋向于“说不清楚”。

二、青年农民工社会融入存在问题

(一)农民工权益得不到保障

这里的权益主要指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在内的各项劳动保险,同时还包括休息和获得报酬的权利。如用工单位不和农民工签劳动合同,延长加班时间,拖欠工资,对农民工工伤置之不理等。这些基本权利的缺失严重威胁着农民工正常的生活。青年农民工自主意识较强做事易冲动,这往往会触怒他们,迫使他们采取比较激烈的手段去应付。比如游行示威、破坏公共设施等,甚至会因此被不法分子利用,给国家带来巨大的损失,扰乱公共秩序,从而无法融入社会的大环境。

(二)青年农民工仇富心理加剧

青年农民工虽身在农村,但在家中多受宠爱,没有那种低人一等的体验。进入城市,收入与职业的差距让他们产生了相对弱势感。这种感觉使他们的身心遭到损害,导致他们对社会和政府产生对立情绪,从而激化社会矛盾。根据参照群体理论,城市居民是青年农民工的参照群体,是他们的模仿对象。在与城市居民的比较中使得青年农民工的挫败感更加强烈,产生不平衡的心理,容易引起仇富心理,影响城市融入。

(三)自我定位不足

青年农民工是比较自我的一代,由于他们的特殊身份,使得他们融不进城市退不回农村。他们渴望成为城里人,不想再做农村人。按照社会角色理论,他们属于角色不清的状态,在别人歧视和排斥的眼光中他们变成了边缘人。其次,城市人和农村人只不过是一个代称,一个人只要积极向上,在自己所处的时代、社会干得出色,那么都会受到他人的尊敬。青年农民工如果能适应城市生活或在农村开创出属于自己的事业,那么他就是一个成功的人,就是这个社会的一份子,这个社会就有他的容身之处、发展空间。

三、对青年农民工社会融入的相关建议

(一)国家制度的完善

落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政府在与用工单位的法律关系中行使的是劳动行政管理权,也就是说,是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主体,因此,政府应该公正严格地完成自己的使命,制约用工单位的行为,使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免受侵害。进一步推进制度改革,在取消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前提下,城市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把青年农民工当做服务对象而不是管理对象来对待。

(二)社会力量的支持

构建社会支持系统,建立农民工社会支持网,使各方力量紧密联系起来。树立社会公平公正理念,为青年农民工搭建一个公开化、公平化的舞台,加快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

(三)青年农民工自身的提高

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为更好地融入社会夯实文化基础。同时,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认清自己、认识现实,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念,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好的规划,通过自身的努力在自己所从事的领域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1]崔传义.进入21世纪的农民工回乡创业[J].经济研究参考,2008(31).

[2]杨群红.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研究[J].南都学刊,2008(11).

[3]江小容.新农村建设思路下的农民工群体贡献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

上一篇:长春市养老现状分析 下一篇:关于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