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浅议

时间:2022-01-29 11:28:45

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浅议

现代社会在飞速发展,信息社会对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时代在进步,如果我国国民不能跟上步伐,必将落后。因此针对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一要求,我国教育对语文课程目标和内容等进行了系统的改革。

新课程的变革是为了适应新时代,去掉不合时宜的元素,体现时代要求。语文新课程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我很赞同这个定位,社会的发展不可能是倒退的,我们的社会必将朝着更科学、先进、合理、人文化方向发展。语文新课程性质的定位正好顺应社会需求。

各地都在实施贯彻语文新课程的精神和要求。作为处于教育战线最前方的教师,首先应该形成新的教学观念。我国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师道精神自古而有之。因此我国的教学观念也比较“根深蒂固”。我觉得我们应当吸取古人的师道精神中精华的合理的部分,而摒弃其迂腐不合时宜的部分。以往教师注重得多的是让学生乖乖的跟着教师设定的路线走,教师满堂灌,学生是被动地接受。而且,以往我们的教育要求学生朝着同一的方向走,学生的个性被同化,与别人不同就会被视为异端、怪物。这样一来,人的个性、创造性发展就会遭到遏制。众所周知中国学生的基本知识远比美国学生强,但要动手创造,美国学生兴致昂扬,相反会难倒许多中国学生。新的教学观念,应该有一种新思维,指导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方法。新课程实施,教师的主导地位没变,教师应该树立教会学生方法和提高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的能力的教学观念。时代要求人与人之间有更多的合作;知识更新越来越快,不断学习才能跟上形势,这要求人们自主地学习;人们对世界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学科分工越来越细,这要求人们要能够在某个方面深入探究……以上这些,都要求教师去指导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方法:合作性的、自主性的、探究性的学习方法。观念不改变就难以把新课程贯彻到位。

教学观念在更新的同时,教学方法也要相应进行革新。能激发学生兴趣、吸引注意力的、有所启发的教学才不会让学生厌恶语文。据我本人的了解,很多人都“害怕”语文学习,原因主要是“觉得语文课大都沉闷,枯燥、没意思”。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实施手段。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对学生学习的兴趣有不可忽视的影响。而兴趣对于学习是一种积极巨大的推动力。以往大多数的语文课堂都是固定模式:读课文、讲作者背景、课文内容、主旨等的重复。并且由于语文是基础科目,差不多每天都有语文课,这样一来学生就会觉得很沉闷,上语文课很累,渐渐失去兴趣。教师在教学中起到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的对学科的学习兴趣是教师的本职。而且只要方法得当,这并不困难。教师要多动脑、运用创新思维革新教学方法,创建一个愉快的学习气氛。语文教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尝试多元的教学方法:可以给他们课堂时间进行自主的学习,如上戏剧课,可以组织戏剧表演比赛,不一定每个人都参与演出,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让学生亲自主动地去找资料,在动手过程中学到知识。还可以将本来由教师讲授知识的一些环节固定下来布置给学生完成,让学生像值日似的都会轮到上讲台去当小老师,然后由教师进行点评补充。这一做法很见效,无论学生有没兴趣,碍于面子问题都会很努力去翻找资料准备短短的几分钟“讲演”,台下的学生也会很有兴趣听自己的同学的表演。对于考核学生方面,应该采取多元角度。以往甚至现在,考核学生往往以期末的一次考试为基准,一次“定生死”,不能体现出学生的真正水平。在非毕业班中,应当采取多角度多方面的考核方法,把过程与结果结合,把笔试与课堂、作业表现相结合。

在我们传统的观念中,提及老师,头脑中都会显现出一副德高望重的、很庄重的权威式的样子。所以作学生的往往会敬怕老师,长期以来的师生关系大都存在一种长辈与晚辈的隔阂。《语文课程标准》中说:“语文教学应在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要和学生实现平等的对话,加强沟通,摒弃权威式的教学态度。对教材的理解和解读,学生和老师的“权利”是平等的。对于学生的解答,教师不能只以“正确!”或“错误!”一刀切去做“果断”的判断结论,尝试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体味学生的观点,如果学生的解答真的完全偏离中心,也不能用尖锐的语言去评判学生。

要当作一名21世纪的及格的中学语文教师并不容易。唯有变革多年形成的旧的教学观念,与时俱进,从自身就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信息现代化的社会,才能为教育作出自己的贡献。

上一篇:初中数学教学的提问艺术 下一篇: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