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自然资源保护政策

时间:2022-01-18 04:13:56

外国自然资源保护政策

作者:张亚娜 单位:燕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所谓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是对自然界总体图景的把握。自然观在当代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就是生态自然观。这种生态自然观的出现,与20世纪频繁出现的生态灾难紧密相关。1962年,美国女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一书的出版,给人类敲响了警钟,即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将会不可避免地发生生态危机。从这时起,生态环境问题逐步引起各个国家的重点关注。俄罗斯生态自然观的发展与此紧密相关,同时又独具特色,根据自身国情,俄罗斯制定并实施了自己的自然资源保护政策。

一、俄罗斯生态自然观的发展历程

俄罗斯地处欧亚大陆,是世界资源大国,其自然资源总价值约300万亿美元,居世界之首。在俄罗斯文化中,自古就以祖国的地大物博为荣,崇尚自然、热爱自然、推崇不事雕琢的自然美。在对自然的理解上,俄罗斯的自然观里面天然的就有顺应自然,从整体性、普遍主义角度来理解世界,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方面。这与人类自然观的发展是相契合的,考察东西方语境,会发现“自然”一词最初主要就是在本性的意义上使用的,即“自然”是自我运动的,是生长着的事物的自我生成,因此没有什么比生命的诞生、成长更自然的了。俄罗斯思想里有深沉的大地母亲崇拜情结,俄罗斯人总是过分依赖俄罗斯大地,把大地看作母亲,寻求前者的庇护,几乎把大地母亲和圣母混为一谈。在这种传统的生态自然观中,俄罗斯人精神世界中的斯拉夫原始宗教的泛神论和多神教与基督教的一神论同时并存。他们习惯从泛神论的视角出发看待自然和世界,把自身同广阔的俄罗斯土地相联系具有自发性。然而,当彼得大帝的改革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在俄罗斯的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俄罗斯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巨大冲击,进而产生了西欧派和斯拉夫派的严重分歧。斯拉夫派认为,俄国自古即拥有优秀的文化和传统,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特点,走迥异于西欧的发展道路。在他们的眼里,彼得一世的西化改革给俄罗斯民族造成了一场灾难,破坏了俄罗斯田园般的发展前景。在其后的俄罗斯哲学史上,19世纪末20世纪初白银时代的众多哲学家共同的主题之一就是批判工业文明,在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信奉人类中心论,认为人高于一切,重于一切”。思想家们在对工业文明对自然造成破坏的批判中高度关注人的命运,并希望找到人类的未来和出路。这种思想与马克思的影响不无关系。马克思在其资本主义批判中,早已深刻地认识到资本主义文明的反人类本质,即“把人本身…看作毫无价值的牺牲品”,资本主义使自然要素也成为获取利润的手段,因而也使自然界异化了,资本主义造成了“完全违反自然的荒芜,日益腐败的自然界”。但俄罗斯学者这一时期的思想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主要是一种末世论思想。“在传统神学的语言中,‘末世论’是关于宇宙最终景况的理论它告诉人们,这个现存的世界,自然的和历史的世界,我们生活在其中并实施我们计划的世界不是唯一的世界;这个世界是暂时的、转瞬即逝的,面对永恒,它最终是空虚和不真实的。”这与俄罗斯思想中的宗教性紧密相关,东正教一直是俄罗斯的国教。东正教对人类的终极关怀,在俄罗斯人身上产生了一种特殊的使命感,即俄罗斯民族是带有神性的民族,认为俄罗斯是天生被赋予的、具有拯救斯拉夫世界乃至拯救人类的伟大使命的民族,这是一种强烈的普济主义情结。如“弥赛亚”说,也就是救世主说,“俄罗斯人即人类,俄罗斯精神即宇宙精神”,只有俄罗斯能拯救世界。当代俄罗斯学者在反思人与自然关系时,很多观点是对马克思和白银时代哲学家们思想的继承。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进入高速发展时期。苏联哲学于20世纪30年代诞生,其体系的主要内容是关于世界的客观性、必然性、可知性的理解,注重对自然界客观规律的认识,但忽视人的地位,“征服自然”被排在了首位。“这时,国家对新工程的惟一要求是高速和高指标,只要求新工程迅速投产和开工”,“随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迅速推进,资源的滥用和环境的恶化也在愈益的严重,从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人们只想到从大自然中获得资源,却没想到大自然会报复会惩罚”,没有认识到人在自然中的正确位置。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苏联在国际关系中采取了一系列的大国沙文主义战略,这种战略实际上是以救世主义为根源的泛斯拉夫主义的延续。国家科学技术优先发展的是军事技术方面,国民经济结构严重失衡,民用科技薄弱,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以致在最新技术革命中付出沉重代价。在此后的苏联改革时期,苏联学者对苏联哲学进行了积极的反思,1987年4月,《哲学问题》杂志社举行“哲学与生活”讨论会,与会学者普遍批评苏联哲学中缺少关于人的理论,认为“人道主义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因此,哲学研究所所长拉宾在发言中提出今后的首要任务就是:“我们的全部哲学都要把人视为社会进步的最终目的,视为最高的价值和一切事物的尺度,也就是说,要使哲学人道化。”这实际上代表着哲学研究的人道主义转向和经济发展的战略转型,即更多的关注人本身。这种转向在苏联解体后更加明显,在对于自然图景的认识方面,注重研究作为认识的主体的人,关注人生存的世界,人与自然的关系被重新思考,建立了现代科学世界图景的崭新思想。与以往不同,脱离开人的本体论研究被摒弃了,认为自然界是有生命的复杂的相互作用着的生态系统的概念被纳入科学的世界图景,这幅图景是历史的、人化的,其核心是人与自然界的相互作用的观念。对于自然界的新理解成为解决当代全球性生态危机问题的思想基础,它不仅促进了生态学的发展,而且促进了宇宙哲学、生物伦理学、女性自然哲学等学科的新发展。如2000年10月16日—17日在俄罗斯科学院北奥塞梯哲学和法学研究基地召开的关于哲学和科学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会议上,自然科学哲学小组讨论了生物伦理学问题,博加特廖娃在会议综述中指出,这次会议“关注特别突出的后经典时期世界图景的形成语境问题”。2000年俄罗斯人文大学出版了安德烈耶夫娜的《女性自然》,该书开始把女性自然作为哲学问题来研究。该书关注的焦点是“在欧洲哲学史中从经典的研究客体向在现代女权主义哲学中非经典的‘女性自然’概念的转变过程”,分析了“在女权主义哲学的结构主义解释中的女性自然的非推论的基础”。这是国际女性自然主义哲学在俄罗斯哲学界的反馈。而女性主义思潮的兴起是与工业社会的文化矛盾直接相关的。由于工业时代的“技治主义”的统治,工具理性使人文关怀失落,用马尔库赛的说法就是“逻各斯代替了”。而女性主义从女性独特体验出发,寻求人性的复归,表现了对工业文明的不满和反叛,这与俄罗斯思想中的大地母亲情结不谋而合,是当代新人文主义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它在俄罗斯受到青睐,显然是对俄罗斯长久的传统专制体制的反抗。与白银时代思想家的自然观相比较,这种新自然观同样批判工业文明,但较少宗教色彩;同样关注人的道德观念对人类的命运的影响,但已不是单纯的说教,而是建立在现代自然科学(尤其是协同学、系统论)发展的基础上;还是从人类中心主义出发,只是从“低级的‘人类权利中心论’上升到高级的‘人类利益中心论’。其本质与‘可持续发展理论’是相一致的”。在这样的生态自然观基础上,俄罗斯制订了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相适应的自然资源保护政策。

二、俄罗斯的自然资源保护政策

从古罗斯到彼得大帝,从白银时代到苏联时期,尽管有部分知识分子已经对生态危机的初露端倪有所察觉,但毕竟生态环境问题没有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俄罗斯人对物质世界的关注远不如对公平、正义、理想、道德、友爱等美好未来人际关系及内心世界的关注深切,这在19世纪下半叶俄国的社会思想史中看得十分清楚。”因此,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都没有采取切实有效的自然资源保护政策和措施。到1992年里约热内卢召开的国际环境大会后,俄罗斯开始积极进行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及战略实施工作。在最终形成的生态自然观思想基础上,俄罗斯制订了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相适应的自然资源保护政策。目前,俄罗斯在世界生态评估中排第32位,这与其自然资源保护政策密切相关,俄罗斯的自然资源保护政策力求使自然资源利用战略和经营活动生态化,其自然资源保护政策主要侧重于以下方面:第一,认清现状,积极响应国际社会的号召,共同应对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俄罗斯对自己的国内环境状况有清楚的认识,2003年在“世界环境日”到来之前,俄国务委员会专门召开主席团会议,讨论治理国内生态环境的问题。当时的总统普京指出,俄国内占领土总面积15%的地区正处于生态危机和亚生态危机状态,西伯利亚和乌拉尔一些工业中心的生态状况尤其令人担忧。俄罗斯历任总统曾几次颁布命令,要求对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研究。俄罗斯已经签署了《京都议定书》,近十年来,俄罗斯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了约1/3。同时,俄罗斯加强同周边国家的合作,共同保护自然资源。如中俄两国在国家层面上正在加强协调联系,加大对自然保护区和界河水体水质共同保护与监测的协调指导,双方在国家共同合作框架下,开展地区间的环境监测技术、科学研究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第二,建立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安全国家监督体制。主要包括:

(1)完善法律制度。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于1991年12月19日通过《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自然环境保护法》,俄罗斯联邦国家杜马于1995年12月7日通过《联邦生态鉴定法》。俄罗斯联邦议会于1996年通过的《俄罗斯联邦刑法典》,被认为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较为完备的环境刑事立法。其特点除了修订刑法典增设环境犯罪外,在具体罪名和刑种上也较多,扩大了刑法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体现了环境保护刑事立法的生态化、国际化趋势。2002年1月10日颁布的《环境保护法》,体现了俄罗斯在环境资源保护和管理方面的新的理念、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规定了环境资源保护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反映了俄罗斯环境资源管理的发展。环境保护法律还在不断完善,2008年2月,总统梅德韦杰夫要求尽快修改环境保护和能源资源利用的有关法律;认为新的环保法律应该对采用新的生态保护技术、实施环保措施具有刺激和促进作用;与此同时,要建立生态破坏赔偿法律制度。

(2)建立生态鉴定制度。该制度是指由一定的机关或组织,对计划进行的经济活动和其它与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有关的活动,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审查和评价,以判定其是否符合俄联邦规定的生态要求,是否可以允许其实施的一种特定的监督检查程序或监督检查活动。这是发现和防止经济活动和其它活动潜在的生态危险的一种预防性环境管理措施,也是保护人和自然免遭不符合生态要求的经济活动和其它活动的不良影响的一种保护性环境管理措施。在生态鉴定中的首要原则是对环境进行保护。

(3)成立环保监督检查部门。“俄罗斯对环保的监督检查实行自上而下的严格管理,从中央到地方,都成立了环保监督检查部门,通过国家财政拨款予以支持。为了加强对流域和区域性环境保护实施有效管理,俄罗斯将全国89个城市(州)实体划分成7个大区,由国家环保部门向七个大区派出环保机构来协调管理。”同时,俄罗斯通过优化联邦政府结构来增强政府的环境监察权力。总统梅德韦杰夫签署了关于俄罗斯联邦政府结构调整的第724号法令,该法令中的第7条要求将俄罗斯自然资源部重组为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部。这一新成立的部门将管理技术监察署和气象署这两个原本独立的政府部门。

(4)加强对环境犯罪的打击。主要表现为生态警察队伍的建设。这个警种的作用是把原来各部门分散在环保领域的管理权集中起来,并赋予其暴力权,直接进入司法程序,其特点是可迅速地处理原来比较棘手的破坏生态环境案件,防止环境在久拖不决的处理过程中进一步恶化。第三,加强科学技术对于生态、环境方面问题的研究,并给予重点奖励。为保证在有限资源条件下使国家科技实力得到稳定增长,俄罗斯确定了“科技优先发展方向”的对象。1998年俄罗斯科学部“科学研究与统计中心”组织进行了联邦级关键技术和具体项目的评估和发展的前瞻性研究工作。有大约1500名学者、科研管理者、国家科学中心和工业企业的专家共同参与,其中详细项目分类技术有22项涉及生态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2002年根据《俄罗斯联邦2010年以前及更长期科技发展政策原则》确认的9个科技优先发展方向有一项即为“生态和资源的合理利用”。这些项目在科学研究的方向上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在2009年末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所作的国情咨文中,提出了实施节能项目及要迅速果断地行动以禁止对资源的无效利用等严格要求。在科研奖励方面,俄罗斯最高的国家级奖励——国家科技奖(包括青年学者国家科技奖)和政府科技奖都优先奖励环保项目。根据“俄联邦国家科技奖条例”,俄联邦国家科技奖主要奖励以下成就:研制并获得应用的新型节省资源及生态洁净的工艺和技术、先进材料、机器和机械,其各项指标达到世界同类最好产品的水平;俄联邦政府科技奖也重点奖励在解决生态和自然保护方面有重大贡献的项目。第四,普及全民生态保护方面的知识,促进环保组织发展。在2002年1月10日颁布的《环境保护法》里除了规定生命生态权利是俄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每个俄罗斯公民都有权生活在健康良好的环境中,同时规定了保护环境也是公民的宪法义务,要爱惜作为俄境内各民族存续与发展基础的自然资源。在宣传普及方面,虽然一直以政府工作为主,但随着国家的发展,一些民间的环保组织得到迅速发展,有森林保护组织、动物保护协会等,同时成立了一些区域性环保组织。这些环保组织在普及公民生态环保知识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三、小结综上所述,俄罗斯生态自然观的发展历程与人类文明的历程紧密相关,但又有俄罗斯自身的国家特色。这是在对俄罗斯传统生态自然观的批判和继承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当代的生态自然观在强调人的解放、高扬人的价值的同时肯定自然的价值,从而向传统的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复归,并制定了人与自然协同进化的思想纲领。这一纲领扬弃了传统生态自然观中片面性,提出了人与自然协同进化的新观念。俄罗斯自然资源保护政策与其生态自然观的历史嬗变之间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当今俄罗斯制定的自然资源保护政策首先立足自身的国情,即其当前的自然资源和环境现状,同时,又把俄罗斯看作是全球环境保护运动中的一员。在其自然资源保护政策中,不仅把自然界看成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而且把人类看作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转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寻求人性的复归,发展当代新人文主义,努力做到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的要求,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在这一过程中既捍卫人的权利和尊严、推动人的解放,又维护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进而保障生态平衡和自然美。

上一篇:电针对脑缺血血管新生的影响 下一篇:自体血穴位注射医治胃轻瘫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