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购买社会医疗保险范文

时间:2024-04-19 16:53:54

如何购买社会医疗保险

如何购买社会医疗保险篇1

    有的保险适合投保人从年轻时买起,有的保险可以单独买,有的保险便宜但没有返还,有的一下要买好几十年……那么多的种类,但投保时坚守的几个原则是不变的。

    保险聚焦

    原则一:

    量力而行趁早买

    在某寿险公司的宣传点前,我们曾看见一位40岁左右的妇女拿着近几年来买的6份保单进行咨询,包括投资连接险、万能险、医疗险和意外险在内,每年交费近5万元,但她到现在也没有弄清楚自己到底买的是什么保险,这些保险会为她带来哪些好处。这位妇女讲,这些保险都是熟人介绍买的。看得出,这位妇女的经济状况的确不错,但像她这样年龄和家景的人最需要考虑的是个人的补充养老保险、重大疾病和医疗保险,以及其子女的养老险,分红为主的投资连接、万能保险并不适合她,但在代理人的劝说下就这样糊里糊涂买了这么多的保险。可见不少市民依然缺乏保险知识,普及保险相当重要。

    刚刚大学毕业进入工作岗位的年轻人,并不适合大量购买养老险,因为本身的工作、收入均不稳定,不少人在22岁到27岁会经历好几次的工作调动,所以这个年龄段不适合承担过大的保费支付压力。

    另外需要澄清的一个投保误区是,未必高收入就能随心所欲地大量买保险。一个人的保险支出水平其实与其本人的可支配收入成正比。大家在购买保险前,不妨用自己的可支配收入去除以自己的总收入,如果这个比重比较大,那么可以酌情多购买一些保险,反之则要谨慎了。

    寿险顾问认为一般27岁以上,职业相对稳定的年轻人,可以开始考虑自己的养老计划。这个时候保费相对不高,也不会给个人经济造成过重压力。只有具备了上述条件,那么趁早为自己备一份充足的养老险,不失为明智之举,因为年龄越小,所需支付的保险费用也越少。

    原则二:

    不要被选时所困扰

    股民、基民在买保险时往往会陷入"选时"的误区,比如本周市场的反弹能否持续?该如何选择最佳入市时机?如果现在投资,市场是否会进一步下跌?如果选择观望,是否会失去市场反弹带来的收益?其实,买保险跟投资股票基金不同,选时并不是那么重要。哪怕选择投连险也不必太计较时机。

    想要获得专业且公正的市场信息是很困难的,历史告诉我们,即使能够获得这样的信息,也不可能持续预测市场的短期表现。保险理财师给出的建议是,择时投资并不能为长期理财带来价值。根据已经掌握的信息,实际上大多数客户都在市场接近最高点时追加,而在市场接近谷底时变现。

    在大盘指数超过6000点时,几乎所有人都坚信后市将是大牛市,当初的那些股票现在却以超过60%的折扣价进行转让。所有人都失去了信心,不想再投资了。

    而投保万能险将是一个长期的投资过程,就像基金定投一样,何时入市并不重要,因为从长期看入市风险会被长期投资所摊薄。买保险不必择时。保险一定要买,但还要看买得对不对。在大城市尤其是白领人群中,买过保险的人比例早已经超过50%以上,但买对保险的人就微乎其微了。

    保险的功能就是保障人们生活中未知的某种风险,因此不能以是否"合算"作为评价标准。现代科技给人们带来很多便利,同时也增加了很多风险,对一个现代人来说,保险已经成为一个家庭和个人的基本需求。

    原则三:

    学会"混搭"更划算

    专家建议,消费者不防学着"混搭":在选择险种时,可根据是否有医保和自己的保费预算,将重大疾病保险和医疗报销型保险或医疗津贴型保险搭配;在投保重大疾病保险时,还可将储蓄型的长期险和消费型的短期险搭配。

    在商业保险中,能为消费者生病花销提供补偿的健康险一般包括重大疾病保险、医疗报销型保险及医疗补贴型保险三类险种--

    重大疾病保险是针对一些特定的重大疾病而设计的保险。从保障范围来看,只有当被保险人罹患某类特定的疾病时,才能获得保险公司的赔偿。而从保险金给付来看,其给付多是一次性的,并且一次性的理赔额度通常较大;

    医疗报销型保险,即以意外事故或疾病产生医疗费用为给付条件,按约定的比例给付保险金的医疗保险。最常见的是住院医疗费用和手术费用报销型保险,也有一些门急诊费用报销保险;

    医疗补贴型保险,即因意外伤害或疾病导致收入中断或减少时,由保险公司提供补偿的收入保障保险。

    各类健康险的保障侧重和保险金给付特点各有不同,每个人视情况不同所需要的健康险不同,而根据自己的特点将不同的健康险作不同方式的"混搭",可让健康保障更全面。

    首先,应考虑是否已参加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如果有社保,那么投保商业健康险就是一个补充,使医疗保障更加全面。对于这部分消费者来说,通过个人医保账户和社保统筹部分,通常每年估计大约有70%的医疗费用都可以由社保报销。如果没有参加社保,则需要商业医疗保险来提供全部的医疗保障。

    其次要考虑保费预算。一般原则是,每年的医疗保险费是年收入的7%-12%,如果没有社会医疗保障的话,这个比例可以适当提高。

    最后,可以根据自己的社保和预算情况来确定"混搭"的险种。

    保险聚焦

    月光族如何买保险

    从险种选择上来看,应优先选择医疗保险,特别是应及早购买一份重大疾病险,而且还应在大病险基础上再补充几份健康类附加险。常见的健康类附加险有两种:附加住院险和附加住院津贴险,可根据自己单位的医疗保险福利情况作出相应的选择。如果有医保或单位能报销一部分,就可选择津贴类保险;反之,则需要购买附加住院险,才能达到分摊风险的目的。还可根据情况买点带有门诊费用报销的保险,如在工行网点销售的太平人寿"稳得康"保险。买意外保险是对家人负责的体现。如果工作环境的危险性较高,更应在主险的基础上,另附加一份人身意外伤害险,以解除后顾之忧;若经常出差,还必须另外附加一份旅行险。

    养老保险是单身白领保险规划的另一重点。这对花钱缺乏计划的"月光"一族尤为适用,因为购买一定数量的养老险或带有分红性质的养老险,就能养成节俭和储蓄的好习惯,也能趁年轻拥有高薪时,用较少的支出为自己的未来购买一份高额保障。

如何购买社会医疗保险篇2

关键词:保险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风险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指我国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与,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2002 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要“逐步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到2010 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要基本覆盖农村居民”,“从2003 年起,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除市区以外的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每年按人均10 元安排补助资金,地方财政对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补助每年不低于人均10 元,具体补助标准由省级人民政府决定”。从保险学的视角来看,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势在必行。与传统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相比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其优势与不足。

1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势在必行。

从保险学的角度分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其有效提高农民抗疾病风险能力的现实意义决定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势在必行。

1.1 我国农民风险反应不强烈,缺乏购买保险的意向风险即损失的不确定性[1]。疾病的发生是不确定。

的,具有风险的基本特性。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人们常说“好人一生平安”,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在现实生活中,人的一生无法避免疾病的侵袭和困扰。人们在与疾病的抗争中战胜了一种疾病,又可能发现新的疾病。正是大量疾病发生的这种客观性和永恒性的存在,才使人们有可能利用概率理论和数理统计方法计算其发生概率和损失幅度。

疾病风险发生具有随机性。疾病风险虽然是客观存在的,但具体疾病风险的发生又是随机的,人们无法确定自己何时患病,在什么地点患何种病,甚至疾病对人造成的伤害也是无法预测的,后果常常使个人难以承受。疾病风险除了与一般风险有一样的基本特征外,还具有灾难性和外部性的特征,疾病风险会带来生命的威胁或降低人的生命质量,并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灾难性的影响和外部负效。风险是保险业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保险是人类社会处理风险的一种手段。

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对于同一风险而言,不同的人或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中所作出的反应是不同的,这就是风险反应。风险反应是指人在不确定环境中的行为方式,是人们对风险的主观认识。一般而言,个人主观认定的结果与某一实际发生结果之间的差异越大,其风险反应就越大。在现实生活中,大的财团或收入可观的人们对未来抱更大的希望,个人认定的结果与实际发生的结果之间的差异较大,他们的风险反应较为强烈。人们买不买保险,往往不是取决于有没有风险存在,而是取决于人们的风险反应程度。人们的风险反应越强烈,买保险的意向越强烈。我国农民的经济状况并不乐观,他们对预期收入并不抱太大的希望,一般满足于清茶淡饭。因此,他们主观认定的结果与实际发生的结果差异不大。这种风险反应不强烈的趋势,使我国农民缺乏购买保险的意向。而且,对个人而言,疾病的发生具有随机性,农民普遍认为,与其花钱买保险,保障未来不知何时才发生的事情,还不如花钱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hi138/Com]

1.2 我国农民经济收入不高,抗疾病风险能力不强。

抗风险能力也可以理解为承担灾难的能力。一般而言,人们承担灾难的能力与经济实力成正比。我国农民经济收入不高,承担灾难发生的能力有限,一旦患病,在无力支付医疗费用的同时,又因不能参加劳动而失去经济收入。这就是长期困扰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

风险是普遍存在的,要对付风险就要付出成本。

以最小的成本达到最大的安全保障就需要保险。人们购买保险并不能使风险事故所造成的总体损失降低,但是,对于被保险方来讲,购买了保险就会得到一种保障,从而提高人们的抗风险能力。有关资料显示,2005 年广州市城市居民医疗保健占消费性支出比例是5.78%,农村居民医疗保健占消费性支出比例是6.24%,显然,农民医疗保健占消费性支出的比例高于城市居民,即农民的医疗消费倾向高于城市居民。

保险学的理论认为,抵抗疾病风险的能力与人们的经济收入、医疗消费倾向密切相关。医疗消费倾向与人们的收入成反方向,人们收入越高,医疗消费倾向越低,人们收入越低,医疗消费倾向越高。医疗消费倾向又直接影响着人们抗疾病风险的能力,医疗消费倾向越低,显示人们抵抗疾病风险的能力越强,医疗消费倾向越高,显示人们抵抗疾病风险的能力越低。

实际上,过高的医疗消费倾向说明了医疗消费挤占了病患者正常的生活消费,引起生活水平的下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由此而来。我国农民医疗消费倾向高于城市居民的现实,说明了我国农民的经济收入不高,抗风险的能力极其有限。缺乏购买保险意愿,抗风险能力低下的社会群体,当然是防病治病的弱势群体,理应得到政府的关注。

1.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经济利益为导向,调动农民购买保险的积极性,是提高农民抗风险能力的重要举措。

我国农民风险反应不强烈,经济收入不高,缺乏购买保险的意向,抗疾病风险能力非常有限。因此,这是社会保险最需要关注的群体。由于中国农村幅员广大,人口众多,收入水平参差不齐,还难以推行规范统一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由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除市区以外的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安排补助资金,并要求地方财政对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给予补助。这是以经济利益为导向,鼓励农民购买医疗保险,调动农民购买保险的积极性。或许,由于政府投资力度有限,对农民参保的推动力还不尽人意,但通过政府补助,调动农民购买医疗保险的理念是科学的,体现了我国政府愿意为缓解疾病风险承担重要责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是通过政府力量,提高农民抗风险能力的确良重要举措。

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优点与缺陷。

与传统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相比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显示其优点与缺陷。主要表现在:

2.1 统筹范围扩大更符合大数法则。

大数法则是概率论的主要法则之一,其主要意义是:参保人数越多,抗风险能力就越强。虽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还不能等同于现代的医疗保险,但大数法则的原理仍然适用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我国的农村合作医疗起源于20 世纪40 年代陕甘宁边区的“医药合作社”。解放后,我国为解决农民缺医少药的问题,曾于上世纪的70 年代和90 年代大规模地组织推广过两次农村合作医疗。这两次合作医疗,是村办村管,基金以村为单位核算,或村办乡管,乡管基金,但仍以村核算。这种筹资方式和管理方式与农民的乡土观念相适应,虽然抗风险能力小,补偿金额少,也不具备抵御大病风险的能力,但符合农民“同姓同族一家亲,肥水没流外人田”的心理状态而易于被农民所接受。同时,原有的村集体经济为合作医疗提供了经济依托,乡村的卫生员在为当地农民提供卫生服务的同时,可以按评工计分的原则获得略高于当地农民的收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我国的社会经济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因小病引起农民家庭困难的可能性有所降低。但是,由于农民活动范围的扩大,社会交往的逐渐频繁,患传染病、地方病的可能性大大提高,农民面临的主要风险是大病致贫或返贫。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条件下,合作医疗失去了村集体经济的依托力量,如果仍然以村为单位筹集合作医疗保险基金,合作医疗医疗基金会由于参与人数有限,传染病或地方病突发会引起基金出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以县为统筹单位,其覆盖面广,参与人数多,更符合医疗保险大数法则的要求。

2.2 保大不保小,增加了逆向选择的风险和推广的难度。

中国历史上的两次合作医疗,基本上是实施“福利风险型”的补偿机制,即“保大也保小”,参合者无论大病小病均能获得一定的医药费减免补偿。与传统的主要解决缺医少药的合作医疗相比较,新型合作医疗以大病统筹为目标,或许更有针对性地解决我国农民所面临的大病风险问题,但是,这种保大不保小的模式,会增加逆向选择的风险和进一步推广合作医疗的难度。

所谓逆向选择,是指高风险比低风险患者更愿意参加医疗保险的现象。一般而言,人们患大病的机率较低,农民参加新农合的一段时期后,会有一部分健康者认为没有得到实惠而不再参保,而参保者往往又是经常患病的人,逆向选择由此产生。逆向选择一旦产生,推广合作医疗的难度就会增加。这不但影响参保率,还会使医疗经费出险,当医疗经费入不敷出时,新农合就难以持续发展。因此,新农合医疗在实施中必须考虑与农民的基本医疗结合起来,让所有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都能感受到其好处。或许,新农合所筹经费并不足以保证为所有新农合参加者提供患小病、大病时的医疗照顾,但是,对所有合作医疗参加者提供求医治病的方便是可以做到的,比如,对一年不患病的成员,提供免费体检项目,或给合作医疗参加者提供优先就诊等,都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保大不保小所带来的不足,对激励农民积极参与合作医疗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防止逆向选择的另一个办法是全家参保,以户为单位组织农民参与新农合,可有效防止年老体弱者才参加新农合的逆向选择行为。当然,在有条件的地方,应该将基本医疗,即小病保险列入新型合作医疗之中,以缓解逆向选择的风险,并有效提高参合率。[]

参考文献

如何购买社会医疗保险篇3

“保证续保”双保险

王先生是个保险意识比较强的“白领”人士,几年前就买了人寿保险附加医疗保险。随着职位的不断提升,工作紧张程度的日益加剧,王先生开始担心自己哪一天吃不消会病倒。如今又到续保的时候了,王先生考虑再买些单独的医疗保险。前一段时间,平安保险公司推出了可“保证续保”的产品,让他产生了兴趣。

据南京平安保险公司健康保险部陈经理介绍,以往的健康保险一般只能在购买了主险后才能投保,且保险期为一年。如果客户在保险期内发生了理赔,在第二年续保时,都要进行重新审核,审核发现问题,保险公司或者加费承保、或者对发生赔付的特殊疾病加以免除责任条款,甚至还会拒绝承保,这对投保者来说,保障相对减少了。保证续保是今年初新推出的一种优惠政策,条款规定,只要客户连续投保满三年,公司审核同意,三年后,元论客户患上了何种疾病,保险公司都不得以任何理由拒保或免除责任。平安保险公司新近推出的“世纪安康”十年期住院医疗保险更是保证了客户投保的利益,一投保即进入保证续保。陈经理坦言,这种产品的推出,无疑对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同时,“人性化”的保险产品无疑会受到市场的追捧。据介绍,平安保险公司推出的健康保险产品是与德国DKV健康保险公司合作三年之后才正式推出的。DKV公司是欧洲最大的健康保险公司,在健康险经营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

报销次数不限制

社会医疗保险遵循“低水平、广覆盖”的原则,起付标准一般控制在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的10%左右,最高支付限额控制在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的4倍左右。这对于一些罹患重大疾病的人群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陆先生,今年34岁,去年6月购买了平安“个人住院安心保险(99型)”,年缴保费461元,10月份查出患了血癌,前后共住院277天,一共花了18万元。所幸的是,陆先生在投保了社会医疗统筹后又为自己购买了商业医疗保险。这样,平安保险公司按照条款规定向陆先生给付了住院日额津贴27 400元,癌症住院日额津贴28 800元。骨髓移植保险金76 000元,总计给付了132 200元。此外,社会也为其报销了5万元,这样,两项保险大大缓解了陆先生因病住院后的经济压力。除了津贴型的保险外,平安保险公司还有费用型住院医疗保险。其每一保单年度内住院次数是不受限制的。因此,其报销额度也相对较高,特别适合没有公费医疗的人士购买。

少儿投保无可忧

前几年的医疗保险,投保年龄一般要求在16周岁以上。我们知道,16岁以下青少年,由于身体处在发育的高峰期,疾病抵抗能力弱,自我保护能力差,尤其是婴幼儿,视力发育较为缓慢,距离感较差,容易发生意外事故。因此,保险公司对这些特殊人群的承保,长期以来持审慎的态度。而今,平安保险公司的健康险起保年龄都在3周岁,一份保单便可全家受益。有关人士认为,起保年龄的低龄化是医疗保险改革的必然要求,它使商业医疗保险越来越能满足客户的最大保障意愿。

费用报销更灵活

享受公费医疗的人也许都有这样的感触,一场病下来,单位虽然可以报销大部分费用,但自己花费也不少。针对这种情况,商业医疗保险公司纷纷推出津贴型险种,以帮助弥补这一部分的费用。由于津贴型险种不需要发票,只是按实际住院天数来给付住院日额津贴的,因此。颇受公费医疗者的青睐。平安个人住院安心条款,一日最多给付的金额可达400元,而费用报销型的险种,则适合没有公费医疗的人群购买,它的优势是保障更大,一些公费医疗不报销的费用都可以报销,如护理费、救护车费、特别检查治疗费等。即使这样,它同时还可以作为有公费医疗者的剩余部分费用报销的补偿。

如何购买社会医疗保险篇4

秦先生

35岁,北京某IT公司部门经理,年收入约15万元,单位有社保并给经常出差的员工统一购买了意外伤害保险(保额20万元),没有其他商业保险。秦先生父亲已去世(心脏病),母亲和姐姐在农村,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另有一个弟弟,也在北京工作,但收入较低。

刘女士

29岁,原来在某公司从事财务工作,因生育原因辞职已近两年,暂时失业在家,原有社保已中断缴费。早年刘女士的父母曾给她买了保额5万元的商业重大疾病保险,保费由父母承担。刘女士是独生女,父母已退休,有社保的基本养老和医疗。

孩子

1岁半,无任何保险。计划孩子3岁后送幼儿园,每月估计会增加2000元左右的开支,但那时刘女士会重新上班,估计月收入300。~4000元。家庭财务情况会比现在更为宽松。

保险需求分析

秦先生

个体需求 仅有社保和意外伤害保险,保障远远不够。考虑到父母身体都不太好,秦先生更有必要在自己身体还比较健康的情况下及时补充足够的重大疾病保险。在考虑保额时,除了要考虑高昂的医疗费,还要考虑到患病后在家休养时的营养费、护理费等开支,以及患病后的收入补偿问题(详见本刊2007年第7期《重疾险,买多少才够》)。另外,考虑到单位的意外伤害保险只有在被保险人残疾或身故的情况下才理赔,且秦先生经常开车,因此建议可补充意外伤害医疗保险。

小家庭的需求 很明显,秦先生是家庭的经济支柱,孩子尚小,妻子又暂时失业,还有40万元房贷未还,因此秦先生的保障应兼顾家庭责任,包括偿还负债(40万元)和孩子的抚养教育费用(截至孩子大学毕业,花费约50万元)。

大家庭的需求 虽然秦先生的母亲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但由于保障额度很低,仍然存在较大的缺口。他姐姐、弟弟收入都不高,将来如果母亲患病,医药费将主要由秦先生负担,另外还要考虑母亲将来年老会失去劳动能力,秦先生应保证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给母亲准备足够的医疗金和养老金(至少20万元)。

注:秦先生的母亲60出头,假设还有20年的寿命:60~70岁,有部分劳动能力,70~80岁,无劳动能力,按照农村的基本生活标准,前10年,平均每月补贴150元(不考虑过年过节单独的虹包,也不考虑物价上涨因素),后10年,平均每月补贴300元,20年共需5.4万元。重疾医疗保障最少20万,两项合计25.4万元,减去现有的农村重疾医疗保障约6万元,缺口约20万元。

刘女士

个体需求 刘女士现在除了5万元商业重大疾病保险外,没有其他任何保险,属于保障严重不足的情况。应该尽快为自己办理社保续保,并补充一定的商业保险。鉴于一般妇女在生完孩子后几年身体免疫功能相对较强,且大多数时间都在家,在重新上班前得大病或遭受意外的可能性不是太大,商业保险的保额可以低一些。但刘女士重新工作后,面临的风险也将增加,建议提高保额。

小家庭的需求 虽然先生是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但刘女士恢复工作后,仍应该分担部分家庭责任。保额可与其收入相匹配,按比例分担房贷和孩子的有关费用。

大家庭的需求 这将是刘女士在考虑保险需求时不容忽视的部分。尽管刘女士的父母都有社保,生活及养老没有太大问题,但每年并没有多少结余,如果得了大病,医疗费仍有缺口,因为自费药和自费项目都不在社保的报销范围内,且每年报销也有上限。而刘女士是独生女,没有兄弟姐妹可以分担对父母的赡养责任,因此刘女士应保证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给父母准备足够的医疗金(至少30万元)

注:考虑大城市的医疗费用较高,刘女士父母的重疾医疗保障每人最少30万元,减去社保保障约15万元,每人缺口约15万元,两人合计约30万元。

孩子

孩子在婴幼儿时期,是容易生病的年龄段。另外,考虑到现在高昂的医疗费用,如儿童高发的白血病的治疗费用高达几十万、上百万元,需为孩子购买重大疾病保险。

家庭保险方案

综合以上情况介绍和分析,这个三口之家的保险规划如下。

秦先生

30万以上的重大疾病保险,80万~100万元的寿险保额,5万元意外医疗保额,住院医疗保险酌情添加。其中大部分寿险可购买20年期的定期寿险,保费相对便宜。在3000元左右。也可通过购买寿险保额可调的万能保险,以便使泰先生的保障额度能与家庭情况同步变动。

目前,至少应在以下3个途径中择一而为:一是找一个挂靠单位,哪怕自己缴费,也要把社保续上:二是将社保关系转到户口所在地街道或人才交流中心,自己缴费,同样是把社保续上;三是购买至少保额15万元的重大疾病保险,1万元的意外医疗保险,一定额度的住院医疗保险和少量的意外险。上班后,可将重疾保额增至30万元,意外医疗保额增至2万元,并购买30万~50万元的定期寿险,通过指定受益人和受益比例。为父母解除后顾之忧。

如果是北京户口,应尽快参加北京市今年9月施行的“一老一小”保障计划。如果已经参加了“一老一小”社保体系,经济条件又许可,可再购买最少10万元的重大疾病保险和少量意外险。如孩子不是北京户口,不能参加“一老一小”保障计划,那么除了提高重大疾病保险的保额外,还应该购买意外伤害类保险,并视情况购买住院医疗类保险。

如何购买社会医疗保险篇5

但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很多人虽购买了医疗类保险,却因为对不同医疗类保险理赔的规定和基本知识了解甚少,在购买和理赔的过程中往往注意不到其中的诸多细节,从而导致理赔纠纷不断,甚至花了钱,最终却没能真正得到保障。基于这些,保险专家特别提醒购买医疗类保险时需要注意四大细节,把医疗类保险常见的几种拒赔意外拒之门外。

细节一:买意外险最好附加意外医疗险

周女士在一天上班途中不幸遭遇车祸,因伤势较为严重,被迫住院1个月。周女士前后共花费3.5万余元,后经医院确定,她的左脚已经永远失去机能。此时,陷入痛苦中的她,想到了自己年初时购买的1份10万元的1年期人身意外伤害险,于是向保险公司提出了理赔要求。令周女士没有想到的是,保险公司给予她的答复竟是:她的左脚伤残仅属于“五级残疾”,只能赔付她保险金额20%的保险金,即2万元,且医疗费用保险公司不予理赔。周女士很是郁闷:为何保险公司不予赔偿医疗费用?这难道不是意外所造成的伤残吗?

保险专家提示:此案例中保险公司的赔付是合理的。一般来说,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所列明的保险责任,只包括被保险人因遭受意外伤害导致死亡或残疾,保险责任非常单一,对于意外伤害所导致的医疗费用保险公司不予赔偿。如何才能让保险公司赔偿医疗费用呢?其实很简单,现在多数人身意外险都附加意外医疗险,这份附加险便会为被保险人“报销”医疗费用。因此,建议在购买人身意外险的同时,最好附加意外医疗险,如此一旦发生意外,医疗费用也就能由保险公司进行理赔了。

细节二:费用型医疗险多投不多赔

陈女士的单位为所有在职职工长期购买有1份住院医疗险。一天,逛街时看到某保险公司正在搞一款重疾险附加住院医疗险的促销活动,她感觉很不错,当即购买了一份。不久后陈女士就因严重的颈椎病需住院进行治疗,住院期间共花费医疗费用2万多元。陈女士想到,单位给自己购买了住院医疗险,而自己购买的重疾险也附加住院医疗险,即使每家保险公司只报销50%的费用,也不需要自己花一分钱。可当她在第一家保险公司报销了相关医疗费用后,再到第二家保险公司进行理赔时却遭到了拒绝,理由是陈女士的情况属于重复投保,保险公司只能给予一次赔偿。

保险专家提示:目前市场上的医疗保险主要分为两种,一种为费用报销型,一种为津贴型。费用报销型险种按实际医疗费的支出理赔,遵循保险的补偿原则。也就是说,当被保险人的医疗费用已经得到理赔,例如由其他保险公司、社保,或是单位报销,获得补偿后,保险公司不给予超出实际支出的超额补偿。而按比例赔付则不适用于那些医疗津贴型的险种,津贴型险种不需遵循补偿原则,一般按照实保实赔的方式。即只要发生手术或是住院的情况,如果在多家公司投保,即可获得多家公司的理赔金。综上所述,陈女士的两份医疗费用保险均属于费用报销型险种。因此,保险专家建议,在投保医疗保险时,如果想在不同保险公司多次投保,必须清楚自己所投保险种属于费用报销型,还是津贴型。如果是津贴型险种,即可投保多家公司,若是费用报销型那么只需投保一份,以避免多花冤枉钱。

细节三:住院报销出院时间书写有讲究

乔先生在出门时不小心发生了意外,住院6天。事后,他到保险公司进行日额型住院津贴医疗保险理赔时,保险公司却只赔付了5天的费用。而他也并没有看到自己购买的日额型住院津贴医疗保险产品有“免赔日”的规定,还以为是住几天院,保险公司就给付他几天的津贴。对此保险公司给他的明确答复是:医生的诊断书上明明白白写着住院5晚,第6日白天出院,说明乔先生只住院5天,所以只能理赔5天的日额津贴。而实际上乔先生住院的时间是6个白天,5个晚上。

保险专家提示:如果乔先生购买的是实支实付费用报销型医疗险,保险公司就会依照医疗机构发票上的金额、明细项目等进行理赔,那么乔先生就不会遇到这种报销意外了。而对于每日津贴型的住院补贴医疗险则经常会出现这种理赔争议,因为保险公司的理赔依据是从病历卡、出院小结等材料上医生所撰写的住院天数进行给付的。而乔先生的情况是,诊断书上只提到住院5晚,第6天白天出院,所以保险公司就按5天给予理赔日额津贴。保险专家建议,要想彻底避免这种少报理赔天数的麻烦,投保人不妨在医生写相关材料前事先与医生进行沟通,让医生把住院天数直接写成6个白天,或是明确标注住院日期和出院日期,如此一来,乔先生的保险公司就不会只理赔他5天的日额津贴了。

细节四:“挫”与“扭”理赔结果天壤之别

赵女士在步行回家途中,因躲闪一辆向她疾驰而来的汽车,不慎跌倒致脚裸严重扭伤,这让她花费了不少医疗费用。购买了意外医疗保险的她,事后向保险公司提出理赔申请,结果却被保险公司拒赔。她觉得很是不服气,然而保险公司给出了这样的拒赔理由:医生的诊断说明书上明确显示,她的脚裸是“扭伤”,而非“挫伤”,扭伤并不涵盖在意外医疗保险所理赔的范围内。

如何购买社会医疗保险篇6

继上期本刊特稿《警惕:海外留学生安全!》刊发后,编辑部接到了很多学生及家长的来信,希望结合安全问题,再就各个国家的留学生的保险情况做一下深入报道,但愿我们这篇文章的及时刊出能够满足他们的需要。

留学海外,一次严重的疾病、受伤、或灾难性的紧急事故,就可能让国际学生陷入财务危机,使他们不得不中断深造的梦想。保险,特别是医疗保险,是国际学生在海外留学时首要考虑的问题之一。实际上,很多费用如医疗费用增长速度极快,政府并不为需要医疗而无力付费的人提供资助,多数发达国家的公民及永久居民付不起高昂的医药费,他们在紧急治疗时也只能仰赖保险,而对于国际学生而言,为自己买一份保险对于保障自己的留学生涯的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多数国际学生都比较年轻,也比自己其他时期健康,通常无事故发生。他们往往会相信,在校期间,他们会保持健康而不需医疗。无人能预测谁会保持健康,而谁不会。一旦你生了病、受了伤之后,通常不能补买保险来支付这种称之为已存在状态的疾病或伤害(pre-existing condition)。你可能变成一个不能保险的人(uninsurable),因而完全买不到保险。因此,要求国际学生买了保险才能入学的各国大专院校正日益增加。此种保险要求之所以变成强迫性质,部分归因于国际学生常常不了解留学对象国医疗系统的运作,许多人相信就读的大学或对象国政府会为他们付医药费。大学知道多数国际学生无法支付巨额的不在预期中的医药费,所以他们在入学条件中加入要求学生参加医疗保险的项目。保险就是以这种方式保护学生和大学双方的。

如何选择保险计划

为了对众多的保险计划作有效比较,挑选一个对自己最有利,最有价值的保险,必须先了解多数保险计划所使用的术语,你可能受到诱惑而买最低廉的保险,不过,一旦你在需要接受治疗时发现,便宜的保险无法按你的需要给付时,就已后悔莫及。你应当向国际学生顾问或校内的保险行政人员多要些资料来参考。

通常在评估保险计划时应该考虑到以下因素:

1、多方了解保险公司的经验(The Experience of Insurance Company),向学校的学生顾问或在校国际学生询问,别的同学有没有投保同一家公司?这家公司有没有公平对待投保的同学?给付是否快捷迅速?有无专人回答并解决问题?他们的服务是否满足外国学生的特殊需要?一定要找一家服务记录良好的医疗保险公司。

2、了解医疗保险费的负担(Premium Cost)。 这是指投保人要支付的医疗保险费。当然,保险费越低越好。比较保险费多少固然重要,但一定要考虑保险赔偿支付及其他限制条件等规定。一般而言,保费较低的保险计划,赔偿支付也较低,且可能附有较多限制条件。因此,保险费不应是投保人作决定的唯一因素,最重要的是确定保险计划能够有效的保护自己。

3、了解最高保险支付额(Maximum Payment)。 这是指医疗保险公司对投保人医疗费用的最高支付额。通常,美国保险公司对投保人的医疗费用,都有支付最高额限制。当某一种疾病的治疗开支,超过设定的最高支付限额后,保险公司就不再继续付款。所以,最高保险支付额越低,投保人所冒的危险就越大。

4、了解保险计划的自付额(Deductible Amount)。 多数保险公司在支付前,都要求投保人必须先支付一定的医疗费用。投保人必须支付的金额,称为自付额。自付额一般有两种:一种为年度自付额,即投保人每年都要先付抵减额,公司才开始赔偿;一种为看病自付额,即投保人每次看病都要付自付额。看病自付额通常比年度自付额低,但每次看病都要付。无论何种情况,当然是自付额越少越好。

5、了解保险计划的共付比率(Co-Payment Percentage)。 多数保险公司对投保人的全部医疗费用,一般只支付一定的百分比。如有些公司只付百分之八十的医疗费用,投保人自己要付百分之二十。对不同的疾病,保险公司也可能有不同的共付比率,有些疾病较高,另些疾病较低。此外,对医疗费用的不同部分,实施不同比率的赔偿。如保险公司对医疗费的前2000元付百分之百,从2000元到50000元付百分之八十,50000元以上再付百分之百。还有些公司在投保人自付额达到一定标准后,会百分之百支付。不过,这种计划的自付额一定较高。

6、了解特殊保险限制规定(Special Limits)。 对某些医疗服务,不少保险公司规定有一定的支付限额,如对住院费、医生、手术费、麻醉费、心理治疗费等的限制。这些服务支付额限制的基本原则,一般是不能超过投保人居住地区的平均水平。所以,当投保人需要这些医疗服务时,一定要查出居住地区的平均医疗费用,以确定保险计划中的特定服务支付限额足以应付。

7、了解医疗保险受益期限(Benefit Period)。 这是指保险计划的有效期,即为投保人看病支付医疗费用的时间限制。如某一医疗保险计划规定52周的受益期,当投保人某一疾病治疗达52周后即不再支付,而不管投保人是否需要继续治疗。通常慢性疾病和严重伤害可能需要比52周更长的时间去治疗,一旦到达受益期限后,投保人只好自己付费治疗。

8、了解医疗保险的延长受益规定(Benefit Extension)。 医疗保险的延长受益条款,是指投保人在不符合继续投保条件下接受治疗,保险公司仍会支付医疗费用。一般而言,多数美国医疗保险公司在一定的期限内,仍会继续支付投保人的医疗费用开支。

9、了解医疗保险的排除支付条款(Exclusion)。 这是指在保险计划中,规定某些医疗费用项目不在保险支付范围之内,一般是在保险之前已经存在的疾病或眼睛、牙齿的毛病等。所以投保人应仔细阅读排除支付名单,以便确知哪些医疗项目不在保险支付范围之内。

10、了解出院与归国条款(Medical Evacuation/Repatriation)。 这一条款对国际学生有很大的关系。如保险中有出院支付条款,投保人因接受治疗而需回家时,保险公司就要支付必要的交通费。如有归国支付条款,万一投保人在外国死亡,保险公司要支付运送遗体回国的费用。

澳大利亚:OSHC

1989年澳大利亚政府硬性规定所有海外国际学生签证前必须缴纳健康医疗保险费,主要是帮助这些学生在澳大利亚求学期间能获得需要支付的医疗费用。澳大利亚为留学本国的海外学生专门设立了一种医疗保险制度,即海外学生医疗保险制度(OSHC),除瑞典和挪威以外的所有国际学生持学生签证在澳逗留期间都需办理海外学生医疗保险。海外学生医疗保险能够向国际学生提供与澳大利亚国内的其他医疗保险制度一样的医疗保障。国际学生可以向经过注册的海外学生医疗保险机构或者大多数的教育机构领取并填写海外学生医疗保险申请表。只有与澳大利亚政府签有协议的医疗保险基金组织才能够提供海外学生医疗保险业务。大多数澳大利亚的教育机构都有自己的首选医疗保险机构。国际学生应该根据自己就读的院校的要求,从以下医疗保险机构中选择一家来办理自己的海外学生医疗保险。

目前澳洲政府所核准的保险公司有三家:

WORLDCARE ASSIST

省略.au)

IMAN INTERNATIONAL

(省略.au)

MEDIBANK PRIVATE

(省略.au)

以上三家所提供的保单内容皆符合澳洲政府的规定,但每一家在细节上有些许的差异,因此各家的保费并不一致。学生可依本身的需求来选择。基本上,个人OSHC的年费约澳币A$275元上下。个人OSHC的保费只包括了学生个人;但是,家庭OSHC的保险对象则包括了学生、配偶及未满18岁之儿女。此保险只适用于位于澳洲境内的医院,保险的有效期间从学生入境澳洲当日起到保险期届满为止。

英国:居留半年以上免费医疗

获得6个月以上签证的国际学生,无需另买保险即可自动享受英国国民待遇――免费医疗。因此国际学生在到达英国后,应马上到学校的健康中心注册。注册后你会得到一张医疗卡,凭该卡可到指定的全科医生那儿免费就诊。但医生开处方是收费的,目前一般为6.2英镑(1英镑约合人民币13.03元)。英国国民免费医疗待遇并不包括看牙的费用,在英国看牙医不仅不免费,而且价格昂贵。因此,如果你在英留学不到6个月,或觉得自己牙齿不够健康,就需要自行购买医疗保险,以便在牙病发生的时候得到保险公司的赔偿。陪读家属――如果留学生的配偶和18岁以下的子女作为家属获得签证前往英国陪读,他们可以享受与留学生本人同样的医疗福利。

在英国,任何人驾驶汽车或机动车都要上车辆保险,否则便是违法。车辆保险分全保和第三者险,第三者险又分防盗防火及不包括防盗防火,价格依次降低。顾名思义,买了全保,自己基本就不必操心了。而第三者险则指发生交通事故后,如果责任在本人,保险公司只负责对方车辆的损坏及赔偿,你的车只好花钱找修车厂了。英国修车工人每小时仅人工费就要35英镑左右,不算小数目。在英国上保险时如果你一年无交通事故就有30%的折扣,年数越长折扣越多。

加拿大:各省情况不一

加拿大政府并没有硬性规定所有海外国际学生签证前必须缴纳健康医疗保险费。有些省份将国际学生纳入其保健计划,而有些省份则没有。

以下省份国际学生纳入其保健计划:

Alberta:Alberta(亚伯特省),每月34加元

British Columbia:British Columbia(卑诗省), 每月36加元

Saskatchewan( 萨斯喀彻温省) 学生抵达后必须马上登记,免费为他们及其随从人员安排学习或签证期间的保健。

而以下省份不将国际学生纳入其保健体系:

Manitoba (马尼托巴省)

New Brunswick(新布拉威克省)

Newfoundland/Labrador(纽芬兰省)

Nova Scotia(新斯科舍省) Ontario(安大略省)

Prince Edward Island(爱德华王子岛省)

Quebec(魁北克省)

去这些省份学习的国际学生办理入学注册手续之后应尽快参加学校代办的学生医疗保险。学生必须自己通过私人保险公司安排医疗保险。加拿大现有一种特别为国际学生而设的医疗保险,这种学生保险的费用一年仅为几百加元。这些保险业务主要由几家保险公司负责提供,比如Johnson Fu Insurance Agency Inc.公司。一般来说国际学生不会主动购买医疗保险的,购买医疗保险会使在加拿大留学的国际学生在求学过程中更安心。

近期也有些学校强迫学生在校园内购买一些有同样保险内容的学生保险,但其保费却比市场价格多出20%-40%。在这种情况下,提醒大家购买学生保险,最好作一个市场调查,再决定在哪处投保。消费者买保险都很容易,但当你有需要面对索赔的时候,就要靠有实力的保险负责跟进,才会得到快速合理的赔偿。

荷兰:保险是居留条件

在荷兰,对国际学生来说,学生医疗保险是合法在荷兰居留的最基本的条件之一。荷兰的医疗消费是非常昂贵的,比如住院一天的费用就是150欧元。对于一般人来说,每年的毛收入在30,000欧元以下的雇员可以购买ziekenfonds的保险,保险金相对比较低。而高于此收入的,以及自己做生意的人士,需要购买私人医疗保险particuliere ziektekostenverzekering,这种保险的保险金比较高。但两种保险本身又是两个档次,享受不同的服务。而对于在这里的国际学生来说,校方一般都会推荐一家专门提供国际学生保险服务的保险公司,这是专门对应国际学生的。现在最受各大院校欢迎和接受的险种是来自ACE Europe 的IPS (International Passport for Students),每份保险的每月支付险费仅为36.50 欧元左右,从感冒至车祸都是在保险范围之内,连买药都算入其中,服务算是比较周到的。另外一类规定购买的保险就是驾车的第三者保险,俗称WA保险。你驾车万一发生了意外,不管出于哪一方的责任,造成他人物质损失或者肉体残伤,这类保险可以做出赔偿。

抛开汽车这个大家伙不说,在荷兰买辆自行车到处看看是国际学生的普遍想法,但荷兰这个地方的丢车现象简直可以说到了恐怖的地步,把一辆新车放在外面一晚上,明天一早基本上就可以去车行再买一辆新的了!为了使国际学生买自行车更放心,自行车的失窃保险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在你买新车的同时,你可以购买对应的保险。在保险期内,如果你的自行车失窃,保险公司会全额退还给你!但是相应的,你要为你的新车购买新的保险。而这种保险的金额会根据车的价钱而不同,但在400欧元以下的自行车,

保险都在70欧元左右,而保险期为两年。

法国学生保险:价值最高的医疗保险

欧洲的税收占人们收入很大一部分比例,因此,其社会福利在世界上出了名的高。对于没有收入的外国国际学生来说,当然不存在上税的问题。但是他们同样享受这些社会福利。在法国,国际学生就享受和法国人一样的社会福利,包括房屋补助、交通补助、医疗保险等等。尤其是法国的医疗保险,可以说是全世界价值最高的。

按照规定,一名进入法国大学学习的学生,在入学注册的时候,学校保险中心就会给你一个学生保险号码,而且将来每次上新保险的时候,号码都不会改变,以便将来查询方便。一年165欧元,看病无忧,这是办理外国学生在法国一年学生居留证所必须的。这165欧元的医疗保险中规定,普通的头疼脑热全报,较大的病症如肺炎、肿瘤、癌症等,按照一定比例报销。可以这样说,一名外国国际学生一年中只要没有得什么大病,一般看病的费用都可以在医疗保险范围内解决。

如果你想给自己上一个金额较高的医疗保险,以保证得了较重的疾病也有医疗保障的话,就不妨再加140欧元,这样一来,药费、治疗费、手术费都可以报销。加76欧元,做眼睛全保险的话,近视或是远视的同学,在保险期的一年中,不仅所有眼睛治疗都能报销,还可以免费配眼镜。对自己牙齿担心的同学,可以花76欧元上一个牙齿全保。不过,总体上讲,得牙病的几率很低,盲目地上牙科保险也不实际,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所以,可以简单地给出一个公式,就是:165欧元(基本保险)+140欧元(包括癌症,整个医疗过程全保)+76欧元(眼睛全保,配眼镜可以免费)+76欧元(牙齿全保)。

学生保险在世界各国都生效。如果你在法国以外的国家看病,一定要保存好当地的发票,等回到法国以后,翻译成法文文件,拿去报销。不过,在英国看病除外,因为那里很多医疗对于学生来说都是免费的。因此,可以说法国的学生保险是一张真正的“世界通行证”!

德国:医疗保险是义务

德国的医疗保险由法定医疗保险和私人医疗保险两大系统组成:所有的有工作的人都要参加保险的义务;没有工作的家属、孩子可以随有工作的家长一方保险;靠社会福利生活的人,由社会福利局给他们交保险金;工人和雇员月工资在3500欧元以下的都必须在法定医疗保险公司保险,超过这个限度可以自己选择。

所有在德国大学就读的大学生,必须参加义务医疗保险。“义务”的含义是:

1.学生必须参加医疗保险,否则不能在德国大学注册。即使在学习期间请假(Urlaubssemester)或去其他国家学习(Auslands-semester),也必须参加医疗保险;

2.一般情况下,学生必须在几家公立的保险公司投保,如Technische Krankenkasse,AOK。这些公司在各个城市都有分部。学生可以去保险公司分部办理手续,或者填表后邮寄给保险公司。在办完参保手续后,保险公司会出具证明,凭此证明可去大学注册。大学生的义务医疗保险金是由德国政府统一制定的,目前在60-90马克左右。有时会在这个范围内做一定幅度的调整。另外东西德的保险金有将近20%的差别。

学生在读满14个学期或已年满30周岁之后,便不再有医疗保险的义务,但此时仍应该参加自愿保险。自愿投保的具体细节可向任何一家医疗保险公司询问,保险金要比义务投保高许多。大学生也可以去私人保险公司投保。私人医疗保险对于大学生也有一定的优惠。但一旦加入私人保险公司,便不可以再返回公立保险。所以在投保私人保险公司之前,应考虑充分。父母或配偶在德国的国际学生,可以在其父母或配偶的医疗保险公司免费医疗参保,这就是所谓的家庭医疗保险。但年满25周岁后,就不可以再和父母一起参加家庭保险。对于配偶则无年龄限制。

日本:健康保险报销70%-80%

在日本,医疗费非常贵。比如:没有加入保险的情况下,只是因为感冒去医院看病,一次也要花大约5,000日元,治疗一颗蛀牙需花数万日元,因为盲肠炎而住院一周的话,其费用近30-40万日元。在法律上还规定在日本预定停留1年以上的外国人也都要加入国民健康保险。加入手续在市、区、街、村政厅办理,每月缴保险费。保险费金额因地区而异,没有收入的外国国际学生的保险费通常可以得到减额, 年额为1万-3万日元之间(1万日元约合人民币700元)。加入了国民健康保险,因受伤和疾病需要接受治疗的时候,如果在挂号窗口出示保险证,自己只负担适用保险诊疗部分医疗费的20%-30%,便可接受诊疗。

此外,日本国际教育交流协会还设立了“外国国际学生医疗费补助制度”。在医院接受治疗后,国际学生可持医疗费收据与国民健康保险证到国际学生科申请补助,该制度补助其个人支付医疗费的80%。

新西兰:自己购买保险

国际学生只有已经在新西兰逗留超过两年才可与当地居民享受同等医疗服务待遇,否则,国际学生需承担医疗费用,国际学生如果发生意外,新西兰保险公司会支付部分医疗费用。因此,国际学生有必要购买保险,如发生意外,可向保险公司索赔。购买保险申请表可向教育中心索取,许多学校会提供此方面的咨询。

南十字星保险公司,是新西兰最大的私人医疗保险公司,能时刻提供可靠的保险服务。南十字星保险公司的“国际学生保险”不仅包括正常的医疗健康保险内容,还包括了往返原居住国的旅程保险、到澳洲及南太平洋地区的短途旅行保险和部分个人财物的保险。此项保险的保险费:NZ$309 (半年) 或 NZ$549 (一年)。

美国:买了保险才能入学

国际学生买医疗保险是强迫性的。国际学生一到美国,在入学注册时,就必须要买医疗保险。如果你就读的大学不给你提供健康保险,那么你必须自己参加一项健康保险计划。美国有不计其数的健康保险公司,每一家公司都提供好几种健康保险计划。你可以请国际学生指导员给你当参谋,以便参加最合适的健康保险计划。

适合国际学生的专门计划由美国的外国国际学生事务全国委员会同两家保险公司合作,设计了几种适合在美国的外国国际学生需要的保险。这几种保险的保险范围广,收费比较合理。NAFSA保险顾问委员会1993年的评估报告中,认可四家提供国际学生服务的保险公司:

(1)Hinchcliff Intl.: 1-607-257-0100。

(2)International Group Services, Inc.(过去是IU/B): 1-800-336- 3310。

(3)John Hancock, International Student Medical Insurance Program: 1-800-221-4426。

(4)Seabury & Smith: 1-800-331-3047。

如果你得到美国某单位的资助或享受奖学金,那么资助单位很可能已给你提供了健康保险。你一定要了解清楚根据这项保险你可以享受哪些保险服务,不可以享受哪些保险服务。如果你的配偶或孩子随你同去美国,要了解一下关于他们的医疗保健有何规定。如果你的配偶和(或)孩子与你同行,请同时了解包括家属在内的家庭保险计划。

外国学生顾问协会也有许多有关外国学生健康保险的资料可以查询或索取。其联系方式为: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Foreign Student Affairs, NAFSA (202)462-4811。

如何购买社会医疗保险篇7

刘振从19岁的时候去美国读大学,大学毕业后顺利进入纽约的一家世界知名企业做财务工作。已经取得美国绿卡的刘振,本打算以后就此移民美国,但就在前几年,父亲身体状况出现问题,为了能够更好地照顾父亲,刘振决定放弃国外的工作生活和优厚的福利待遇,回老家工作。而综合考虑了就近照顾家人和自己日后的职业发展两方面的因素,刘振选择在去年年终回到距离老家几小时车程的南京定居下来,但是经过不到一年的工作和生活后,刘振越来越觉得“水土不服”。

习惯了美国生活方式的刘振,不提国内的环境状况、生活习惯上的不同,在财务规划上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美国有很好的福利制度,刘振在美国的时候,从来没有想过任何医疗和养老方面的问题,但如今他却不得不考虑。当他在35岁回国时,才刚刚开始在国内缴纳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而当自己退休后,能拿到的养老金显然非常有限,也根本不能满足他在国外养成的随性而为的生活习惯和消费习惯,这种巨大的差异让刘振意识到,必须从现在开始为自己退休后能过上体面的生活而努力。

如今,刘振在南京一家还不错的外资企业做财务总监的工作,每月收入在8000元左右,租住在一套距离单位较近的高档单身公寓中,每月房租3000元左右。

刘振自从回到国内后,父母一直催促他马上结婚,但是自己在南京还没有房子,想要买房子还需要有一年的缴税记录,此外,想在南京购买一套地铁周边好地段的房子单价在1.5万左右,一套两居室怎么也要130万左右。而刘振在美国的时候,由于社会福利的优渥,没有储蓄的习惯,回国的时候所有积蓄也只有50万美元左右。

虽说50万美金看似不少,但这些钱需要买房,还要为父亲看病,最重要的是,从现在开始,刘振需要为自己以后的养老和医疗做规划了。

当然,刘振目前的收入在南京这样的城市来说还算不错,除每月8000元的收入之外,每年年底会有一笔10万元左右的奖金,但就目前的情况来说,这些收入仍然显得捉襟见肘。

刘振的消费习惯颇为“美式”,喜欢超前消费,维持体面且有品质的生活。每个月刘振在饮食、品酒、休闲娱乐项目上的支出就在5000元左右,而每个季度都会去购买一些有品质的奢侈品,单品都在几千元以上。事实上,这些单品在美国的购买价格比国内要低不少,“我无法适应国内一些品牌的鞋包等用品。”刘振说道。总之算下来,每年刘振在购置这些东西上的消费也在5万元左右。另外,在刘振的个人生活消费之外,每个月还要为父亲看病花费千元左右。至于那10万元的奖金,刘振还打算每年拿出3万元左右安排全家的海外出游。

也就是说,刘振的薪水在支付了以上开支后,基本上所剩无几,刘振自己的规划是,以最少的首付购买一套两居室的房子,剩下的钱投入股市赚钱,但是在美国,一般人做理财都是交给专业人士来做,自己炒股经验并不多,而且对国内的股市也不了解,其风险也让刘振不得不担心,“毕竟自己只有这些积蓄,而自己的消费方式让自己以后存钱的可能性很小。至于未来的职业发展,这样的收入在南京就算不错的了,未来一段时间很难看到收入的大幅度增长。”刘振非常清楚自己的情况。

那么刘振要如何理财,才能让自己未来在国内生活得很好呢?

“海龟男”的理财需求

在美国的时候,看病不会成为生活中的大笔花费,而回国后,有父亲的先例在前,刘振觉得只有自己公司缴纳的社会医疗保险金完全不够,在考虑是否要自己购买一份商业医疗保险。

在美国,退休后拿到的退休金也可以过上还不错的生活,而在国内,刘振只有公司缴纳的一份社会养老金,他希望自己可以55岁退休,到那个时候,按照目前的通胀速度,手里的积蓄是远远不够的,而且将来只凭退休金也不能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要想过上和现在差别不大的生活,需要做哪些打理?

刘先生的财务状况分析

资产:刘先生所有资产包括回国之前的储蓄50万美元,以6.2373的汇率(2月14日实时汇率)换算人民民币3118650元。

负债:刘先生目前暂无负债。

现金流量:

以目前刘先生的财务状况来看,年结余800元,占比年收入4.08%,储蓄率较低,要达成理财目标几乎都要依靠回国前的50万美元储蓄,那么如何运用这笔资产尤为重要;没有社保以及商业保险,考虑到刘先生对养老和医疗的需要,需增加保险支出;刘先生对于非生活必需品的支出较多,如果达成理财目标存在较大压力,需要缩减此部分的支出。

增加保险支出以得到更好的保障

刘先生回国之后,需要考虑医疗和养老方面的问题,由于社保缴纳所得有限,保障可能不足,可以根据客户本身和具体的财务状况购买适当的商业保险产品补足。

购买定期寿险满足退休需要:刘先生目前未婚,今年35岁,假定55岁退休时,年平均收入为19.6万元,以收入增长率4%、通胀率3%、贴现率5%来估算,刘先生需要的保险保障为其未来20年的收入现值45.9万元;如果按照之后缩减支出的方案估算,考虑房贷在内,年支出缩减为10.48万,那么估算的保额为182.8万。以最大值为准,根据现行保险费率以及客户目前的收入状况,建议每年支出3万元以购买定期寿险。如某公司定期寿险,每年可以领取分红,也可以不领取直接计入保额,缴费20年直至退休,满期后领取生存保险金60万,从现在开始直至退休每年领取的红利可以用于非生活必需品的费用支出,因红利分配是不确定的,若领取红利较少可以缩减奢侈品的支出,这样就降低了购买奢侈品给客户带来的负担。

购买重疾险满足医疗需要:在确定购买某保险公司定期寿险产品作为主险之后,可以购买重疾险作为附加险带来更好的医疗保障,选择交纳1600元保费获得10万元保额的产品。

购房等刚性支出存款支取

购买房产:由于购买房产需要一年的缴税记录,那么一年后购买130万的房产,首付30%也就是39万(假设房价没有大的变动),为了降低还贷的压力建议贷款20年,刘先生购买房产属于第一套房,可以在6.55%的商贷利率基础上享受85折优惠,每年等额还本付息还款约35496元。

父亲医疗费用:每月要为父亲看病花费千元左右,这部分的费用是不可压缩的,年支出约12000元。在进行生涯模拟时,假设支出10年,在刘先生父亲身体恢复健康后,此部分多余的支出可用于父亲医疗养生等费用。

刘振本人的生活支出:此部分支出即包括其衣食住行的费用支出,其中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包含房租、饮食等生活必需的支出,房租第一年支出36000元,而在第二年买房,考虑到买房可能需要装修或者不能立即交房等因素的影响,第二年仍旧租房作为过渡,将租金支出计入仿真表中。饮食等部分支出一年60000元。第二部分为非生活必需品的支出,客户生活品位较高,平日里会看音乐会、品酒和购买一些有品质奢侈品,如果没有经济压力可以维持这样的生活,如果有压力缩减此部分的费用可能会降低客户的生活品质,对于这个矛盾我们做了以下分析。

适当改变消费方式

刘振的消费习惯在国外养成,习惯超前消费,这种消费方式侧重于生活的享乐。对个人而言适度的负债对客户有一定的动力和压力,激励客户更努力地工作去解决自己的负债,以满足自己的生活要求,提高家庭生活质量,在国外是较常见的消费方式。但如今在国内工作生活的刘先生预期在未来一段时间很难看到收入有大幅度的增长,并且在较低的储蓄率下又难以负担超前消费带来的负债,只能消耗储蓄,如果没有对资产做合理的投资, 就会出现“坐吃山空”的情况,这是比较危险的。

并且再考虑到购房的大笔支出,在购房之后的结婚费用,以及结婚后的子女养育费用、教育费用等一系列的现金支出,要维持现在的生活方式可能会给家庭带来较大的负担,刘先生可适当地改变消费方式,适当缩减非生活必需品的支出,使消费结构更加合理,提高储蓄率,给自己更好的生活保障。

具体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将国外旅游改成国内游,购买奢侈品可以采用网购或者亲朋好友在国外或香港等免税店代购,音乐会可以购买非前排等价格较便宜的门票,减少去中高档餐馆就餐的次数或者在网络上参团等,这样既可以保证生活质量,又可以大幅度节省开支,缩减此部分费用并考虑房贷等支出,刘先生的现金流量如表1。

这样每年的储蓄率将近50%,这部分的费用可以用来购买商业养老和医疗保险,给自己今后的生活一个更好的保障,剩余资产继续投资理财,以尽快地实现财务自由。

缩减上述开支势必会给刘先生的生活品质带来一定的影响,在阐述利弊之后我们依然按照刘先生目前的生活开支进行生涯模拟。并将缩减前后做成两种方案对比供其参考选择。

方案一 维持现状支出

客户每年收入以5%的增长率增长直至20年后退休,退休当年保险公司一次性返还保险金终值60万计入退休第一年收入,养老金收入较少暂不计入。支出均按照目前的生活水平每年60000元,以4%的增长率增长直至终老(退休后依然维持退休前生活水平),计入两年房租支出、父亲医疗费用和一年后购房支出,并且增加30000元寿险保费与1600元医疗保费支出20年至退休。最后加上出国旅游和购买奢侈品,连续支出30年。最终计算出要实现理财目标的投资报酬率为2.32%。在客户整个生涯模拟期间生息资产维持正值,说明本方案理财难度不大,甚至可以附加理财目标(比如增加购车规划)提高资产利用率以得到合理的投资报酬率。

方案二 适当缩减非生活必需品支出

方案一仅是客户单身的情况下生涯模拟状况,考虑到刘先生结婚后家庭财务结构可能发生的变化,以及投资风险给客户带来的影响,我们在上述理财规划中建议客户适当缩减非生活必需品的支出得到合理的储蓄率。本方案缩减了旅游和奢侈品的支出,但由于没有计入寿险每年红利与社保养老金等收入,客户可以根据此部分的收入量力购买,红利与社保养老金不再计入生涯仿真表。其余不变,那么在这样的方案下就出现了客户剩余较多资产、投资报酬率过低的情况,但如果刘先生婚后妻子收入不高、家庭支出大幅增加、子女有出国留学规划、宏观经济环境不稳定等状况,可能导致较大财务压力,所以本方案下可以未雨绸缪,增加储蓄,为今后可能出现的经济压力做准备。

资产结构配置:

理财之余仍要留足家庭紧急备用金以备不时之需,一般来说按3~6个月家庭日常开支准备,存期最好在半年或一年左右。刘先生每月饮食等花费5000元,留足6个月备用金共30000元购买定存或者货币市场基金。剩余资产根据客户的风险属性测评配置如表2:

刘先生目前的财务结构储蓄率较低,若50万美元的储蓄受市场风险影响缩水,很难通过储蓄补足投资,并且经过生涯模拟要达成客户的理财目标所需投资报酬率并不大,理财压力较小,我们建议客户选择保本型的产品。

如何购买社会医疗保险篇8

美键词,美国医疗改革 借鉴启示

2008年发源于美国次贷危机的金融风暴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断向周边地区扩展,给各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我国政府以此次金融危机为契机,果断地对国内经济增长模式进行重大调整,在保证出口增长的同时,着力拉动内需。我国国民消费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医疗保障制度还比较薄弱。为了预防自己或家人未来发生疾病无法支付医药费,面临伤亡的风险,每个家庭或多或少地都会留有一笔钱,对货币预防性需求较大,从而导致内需不足。内需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

面对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挑战,我国政府于2008年11月9日出台了投资总额达4万亿元人民币的旨在扩大内需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其中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大力推动新一轮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努力解除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后顾之忧,以促进消费、扩大内需。但是,改革医疗体制、完善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并不是短期内就可以实现的,而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渐进过程。与中国医改恰巧碰在一个时间点上的美国医改,或许能为我们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

一、美国医疗改革评述

(一)美国医改的根本原因

美国政府进行医改,有政治因素的考虑,也有抵御金融危机。实现美国经济复苏的考虑。但是,笔者认为,促使美国政府启动美国近70年来规模最大的医疗改革的根本原因是美国现行的医疗体制实在难以维继。

美国是发达国家中唯一没有一个惠及全民的医疗保险制度的国家。美国在公众医疗保障方面不仅与欧洲国家相比有天壤之别,甚至不如一些发展中国家。

美国的医疗保障制度是混合型的,主要由三大部分构成:其一是公有医疗体系,包括主要面向65岁以上老人和残障人士的医疗保健(Medieare)和主要面对低收入群体的医疗补助(Medicaid);其二是占主要地位的雇主型医疗保险;其三是个人投保的商业医疗保险,由个人在市场上购买获得保险。这三大部分保险自成体系,相对独立,相互补充。除社会医疗保险由政府主持外,其余医疗保险均为私有计划,分别由雇主和个人自由选择、各自负责。

导致美国现行医保制度难以维继,促使其改革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1 医疗费用上涨过快。近10年来,美医疗保险费用的增速是其他物价上涨速度的4倍,远高于家庭收入的上升速度。2000-2006年,美国普通家庭的医疗保险费用上升了84%,而同期个人收入仅增长20%。哈佛大学2005年的一项研究表明,美国每年宣布破产的400万个家庭中,有200万个是由于家中有人生重病却又缺乏足够的医疗保险引起的。2009年,美国人均医疗费用支出达到8160美元,占GDP总量的17.6%。而OECD国家、英国和日本是2000美金左右。

2 政府财政难以支持。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虽然美国政府提供的医疗保障覆盖面较窄,但卫生保健支出并不少。2003年,美国政府支出占医疗费用总额的比例高达45%,如果包括税收补贴,这一比例接近60%。庞大的医疗开支成为政府财政的沉重负担。不仅如此,由于经济萧条导致税收减少及医疗费用上涨过快,美国政府支持的医疗保险信托基金预计到2016年告罄。从长期来看,快速上涨的医疗费用是维持联邦财政收支平衡的最大挑战。

3 医疗保障没有全民覆盖。2007年,美国只有84,7%的人参加各类健康保险,包括59.3%的雇主型保险、13.2%的公有医疗保险、8.9%的私人保险、3.3%的军队保险;还有大约15.3%(4570万人)的人没有被任何健康医疗保险所覆盖。无医保者主要是美国的中低收入群体,他们既没有穷到要救助,但也没有能力来购买医疗保险,医疗保险制度公平性不足。

4 影响企业竞争力。美国政府医改的主要目的是增强企业动力、推动经济发展。由于美国医疗保险主要是雇主投入型保险,为了按要求给员工购买商业医疗保险,美国企业的负担越来越重。高昂的医疗保费导致企业成本大幅提高,利润空间进一步降低,削弱了企业市场竞争力。美国有些经济学家甚至认为:通用等国际性公司破产重组的真正原因不是经济危机而是医疗成本危机。

5 运行效率、卫生资源的使用效率低下。美国的医疗费用开支无论相对值还是绝对值都是世界第1,美国每年投入的医疗费用金额占世界医疗费的40%。然而,一方面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医疗技术和手段,医疗资源极为丰富,医疗收入远超其他国家同行;但另一方面,美国国民平均健康水平和平均医疗质量却低于许多发达国家,人均寿命仅列世界第37位,婴儿死亡率高于其他所有发达国家,这与其高额的医疗费用开支极不相称。

(二)美国医疗改革的内容

1 美国医改的原则与目标。美国医改原则为以下7项:①保证选择性,每个美国人都能选择自己的医疗保险计划和医生;②控制成本,减少只增加成本不改善医疗作用的无效行为;③保护家庭财政健康,必须减少医疗保险费用和其他医疗支出,保证人们在患重病时不会破产;④在预防疾病和保健方面增加投入;⑤医疗保险的可流动性,人们的医疗保险不能再锁定在一个就业岗位上。⑥全民普遍原则,每个美国人都应享受医疗保险;⑦改善患者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随后,奥巴马将这些医改原则提炼为3个:削减成本、保证质量、公立保险选项。

美国政府医疗改革所期望达到的两个基本目标是:建立覆盖全民医疗保险制度;控制医疗卫生费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2 美国医改的具体措施。美国政府此次医改的受惠对象主要是三类人:第一,有保险的人获得更加稳定和实惠的医疗保障。改革首先将使保险公司不再拒付。限制“经验性”保费定价,即不允许根据以往的病情经历来定价,实行社区统一定价,防范保险公司拒付,限制医疗费用额度,取消预防额外收费,同时在制度上保证不再发生因病治穷现象。第二,对于没有保险的人,美国政府会为这类人提供有一定质量的、价格便宜的医疗保险,并创造性地提出了要建立保险交易所,即让所有的保险计划在非常透明、公开的保险交易所里进行买卖,消费者可以货比三家后选择自己觉得满意的医疗保险计划。第三,美国政府还提出向小企业主提供税收的优惠政策,提供政府的保险计划供选择,同时向排除在交易所之外的“高风险”人群提供资助的保险。

具体说来,美国政府此次医改采取的措施包括以下6条:①为原本无力购买医疗保险的家庭提供税务优惠以鼓励其参保;②新设“小企业健康税务优惠计划”,推进

小企业为员工团购医疗保险;③放松现有的公立穷人医疗保险和州立儿童医疗保险的加入资格标准,扩大其覆盖面;④对儿童实施强制性医疗保险,即所有家庭必须让孩子至少参加一种医疗保险;⑤要求所有大企业必须为员工集体购买医疗保险,或者参加公立医疗保险;⑥新设“国民健康保险交易”项目,资助美国民众和中小企业购买医疗保险。

二、中美新医改的比较

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从短期看,是危机下维持社会稳定有序运转的稳定器;从长期看,可促进消费,扩大内需,使我国经济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环境能够健康地可持续发展。医疗保障作为社会保障的重中之重,推动新一轮医疗改革,深化医改成为我国政府重视民生的一个重要举措。2009年4月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相继出台,我国新一轮医改正式启动。

本次新医改的总体目标是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到2011年,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立,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得到普及,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取得突破,明显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到2020年,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基本建立。普遍建立比较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比较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比较规范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比较科学的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多元办医格局,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基本适应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卫生需求,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那么,中美两国新医改有何异同?

(一)中美新医改的相似之处

1 都有走出金融危机,实现经济复苏的需要。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中美两国不约而同地启动新一轮的医疗改革。作为具有巨大国际影响力的两个大国,能否以医疗卫生改革作为突破口,为金融危机下国内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为全球经济的复苏转好提供新动力,值得世界的关注与期待。

2 改革推进方式相同。中美两国的医改都采用渐进主义方式,自上而下,继承和创新结合,并且都以政府为主导。中国医改强调公益性,在各个层次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力度,以求完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

3 改革原则与目标一致。中美医改基本原则类似: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坚持公平与效率统一,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坚持统筹兼顾,把解决当前突出问题与完善制度体系结合起来。

美国医改的方向和中国也基本一致。实际上各国医改都有两个大方向,一个是公平,一个是效率。中美两国的新医改都是力求通过改革使公平和效率能够同时得到改善。此外,两国的医改目标也是一致的,即为公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覆盖全民的医疗服务与保障。

(二)中美新医改的不同之处

1 市场化程度不同。美国的医疗保障体系已经高度市场化,因此,改革的重点不再是引入市场机制,而是如何在现有体制下通过加强政府管理来提高效率。但是,中国的医疗保障长期以来还是过多地依赖于政府指导,因此,我国医疗改革的一个重点是研究如何完善政府职能,提高管理效率;另一个重点则是研究如何完善市场竞争机制。

2 改革覆盖面不同。中美两国医疗改革的最大不同在于改革的领域、对象不同。美国只是通过改革建立一种新的医疗保障制度,而不动医疗服务体系。因为美国一半以上医院是民营非营利性组织,而不是公立医院。这些民营组织的经营机制、管理体制不是政府所能干预的,联邦政府只能在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上有所作为。而中国医改范围要大得多,既包括医疗保障体系改革,也包括医疗服务体系改革、公立医院改革以及基本药物制度建立等。此外,中国的医疗保障制度是改革和发展并存,如加强农村卫生、公共卫生防疫体系,这些是属于发展的内容。

三、美国医疗改革的借鉴及对中国的启示

虽然中美两国面临不同的政治体制、文化背景和相异的经济发展阶段,但是各国的医疗改革在某些方面是共通的。因此,美国的医改或许可以为我国医疗改革提供一些借鉴与启示。

第一,通过信息化使医改质量提高。奥巴马政府医疗改革的成功一定程度上归功于其利用传输速度极快、交流成本极低的互联网进行宣传。在高效的互联网信息系统基础上,各种公共事务和非机密的行政过程信息可以在政府和公众之间形成充分的交流。在中国实行医疗信息化,不仅符合医疗卫生改革的需要,更能以此为契机,为进一步提高政府在公共事务和行政领域的管理能力和管理绩效提供经验。

第二,加强政府的监管。奥巴马在本次医改中尤为强调政府对全民医疗保险所必须承担的职责,并致力于通过政府的介入对医疗市场形成有效的制约和规范。在我国要对医疗市场实行有效的制约和规范,必须改革一些现有管理体制,比如对医疗机构实行管办分离、医药分家等。

第三,努力实行全民普惠式医保。按照新医改法案,大多数美国民众都被要求购买医疗保险。但失业者、个体户以及未获得雇主提供的医疗保险者可以到“医疗保险交易所”购买不同种类的保险,政府还会对低收入者提供补助,使其以很低的价格买到全额保险。我国新医改方案中也应对不同人群区别对待,实行不同层次的医疗保障,进一步加大各级政府对医疗卫生的投入,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第四,高度的政策可操作性。美国规范化的政策制定过程值得中国医改借鉴。奥巴马政府的医改方案实现了具体到数字、部门的政策设定。这样清晰、规范的改革方案,不仅有利于各个职能不同的执行机构准确履行职责,也有利于各机构在完全公平透明的情况下对医改政策进行辩论和调整。我国也应该更重视改革政策制定的清晰性和可操作性,为各有关部门及大众算一笔明白账。

第五,注重政府与市场调节相结合。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美国医疗体系不同,长期以来,我国医疗服务保障一直处在较强的政府主导力量之下。美国此次医改虽然强调政府主导作用,但是市场作用仍受到重视。因此我们制定医改方案时,要充分发挥“有形手”和“无形手”的作用,走政府与市场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之路。协调好公有医疗保险与商业医疗保险的关系:社保医疗是基础,商业医疗保险是补充。

第六,注重协调公私资本的合作。美国医改的关键是加强政府、医疗机构、私营机构和民众的合作。鼓励社会资本依法兴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促进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体制,对于完善医疗保障体制、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有着积极作用。对此,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应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对医疗卫生事业进行投资,协调好公私资本的合作,加大对私有医院的监督力度,提高私营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上一篇:怎样培养正确的价值观范文 下一篇:跟踪审计年终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