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语文情境教学范文

时间:2023-12-14 17:31:43

新课标语文情境教学

新课标语文情境教学篇1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语文情境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其改革是新课标背景下语文教学改革的重点。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语文课程改革的成败。虽然阅读教学改革有多种途径,亦有许多创新的方法,但是在纷繁的语文阅读教学观念面前如何选择合理的阅读教学方法显得尤为必要。笔者认为,在新的课标改革背景下,引进情境教学对提高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较好的对策。

1 情境教学的内涵

尽管当前高中语文学术界对情境教学的阐述各有差异.但是他们都把“情境”作为情境教学的出发点和切人点,要求在学科教学中将被淡化了的情感、意志、态度等学生的心理要素确定为学科教学的有机构成,将学生的兴趣、特长、志向、态度、价值观等人的素质的重要方面摆在学科教学应有的位置上,通过各种生动、具体的生活环境的创设,拉近学科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距离,使学生易于把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相关经验融人到当前新知识学习中.赋予新知识以新的意义。这样的教学既能提供实际情境所具有的生动性、丰富性、灵活性,从而使学生充满兴趣和热情。又能巧妙地把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促进学生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协调发展,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其核心内涵是以注重学生的情感为前提,通过创设真实的或虚拟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和知识的构建,同时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习得知识,达到生成新知识的目的,既让学生获得认知的发展.又能体验精神的成长。

2 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引入情境教学的必要性

依据新课标精神,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必须避免传统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着的低效甚至无效的问题,必须从“人本精神”和“全人教育”人手,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高中语文课堂阅读种种教学方式的选择中,虽然情境教学并不是非常新颖,但它应该是可操作性较强的一种教学方式。在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选择情境教学。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同时其实施也有其天然的必要性。

2.1 知识和能力

语文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最大特点就是它更注重形象性、欣赏性和感悟性,强调使学生在接受多种感官刺激的同时,更全面地发展其思维能力,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需要以形象生动的画面,生动逼真的情境,弥补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调动学生全身的视觉、听觉神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2.2 过程和方法

在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之主动参与、自觉投入,积极地探索语文的奥妙。而先于学习事件的“情境”则可影响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动机、理解、态度、方法等种种因素.能够帮助学生从“具象”和“抽象”之间建立必然的联系,以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的能力,从愿意学习转变到善于学习,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2.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高中语文情境阅读教学通过各种生动、具体的生活环境的创设,拉近了学科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距离,提供了实际情境所具有的生动性、丰富性、灵活性,让学生充满兴趣和热情,同时,把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促进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协调发展,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由此可以看出,在高中阶段进行课堂情境阅读教学是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也有其必然性。

3 高中语文课堂情境阅读教学的流程

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要注意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开展。课堂情境的具体操作分为以下几个流程。

3.1 情境导入

课堂导人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在课堂导入时能否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直接影响到一堂课的成败。在课堂导人时,创设适当的情境,营造一定的情境氛围,可以拉近教师、学生和文本的距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将直接引起进一步学习的心理期待。在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利用情境导入的方法比较多,可以根据所教文本和所面对的学生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例如,讲解《十八岁和其他》导入时可以提出以下的疑问:十七八岁是个什么概念?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这个年龄的孩子充满了独立的意识和反叛的渴望,在这样的年龄,人变得非常自尊和敏感,对父母的教育有时表现出强烈的反感和不以为然,好幻想.喜欢冲动,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如何与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沟通,怎样让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有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成长心智?这种导人方法有利于学生从问题人手.深入文本探寻答案,同时也把学生带入到解决自己成长过程中的问题的实际情境中,更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2 创设情境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阅读作为阅读主体对阅读客体的一种感知活动,就是通过视觉将文章外部结构转换为有组织和有意义的整体过程。在阅读中,读者首先是注意文章内容,而对文章的组合手段并不关心,就像人们刚看到一幅画时,并不关心其创作方法和技巧,而关注的是色彩线条传达出的意义信息一样。所以,高中语文课堂阅读在讲授前应让学生对整个阅读文本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创设情境可以借助多种手段:教师可以范读,可以利用现成的音像资料让学生跟读,可以让学生自由体会。如在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现成的音像资料设置诵读情境。亦可在听读时让学生跟读。诵读情境中的语音、语调、语速、停顿、重音等的不同处理能够让学生获得非常多的感性认识,能够引发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假设和猜想。为深入课文的理解提供可能。

3.3 激疑探究

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在整体感知文本之后.还要深入研读赏析文本,就文章的材料组织、谋篇布局、表达技巧等组合手段进行分析。这有利于学生在整体感知文本的基础上,把握文本的精华。不过,仅仅逐级按字、词、句、段、篇对文章进行解读,容易割裂字、词、旬、段和篇之间的内在联系,使文章内容支离破碎,同时也容易扼杀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根据新课改要求,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可以依据教材的编写特点,就阅读文本的特点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起学生的探索热情。譬如,粤教版新高中语文教材改变了以前把单篇课文作为学习单位的做法,而是把一个板块作为教学的基本单位,以“文本研习”、“问题探讨”等形式呈现课文。所谓的“文本研习”,就是提供经典的阅读文本,创设阅读对话情境.引导学生参与阅读对话,表达交流阅读的体验、感受和思考。为此在课堂阅读教学时可以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为先导,激发学生积极探究的热情。在研讨的氛围中.学生自然会深入文本对字、词、句、章进行比较、分析、鉴赏。进而结合课本形成自我的创见性的认识。

3.4 对比

鉴于语文课堂阅读过程的特点,教师应该在结课时让学生注意总结从作品中感受到的文章意蕴.同时设置情境,让学生利用已有的感受感知、解决新情境中的问题,达到学有迁移、深化所学,健全学生精神情感的目的。例如在结束《最后一片长春藤叶》时,教师先总结了文章中人物的互相支持和帮助的情节,引导学生肯定了这三人在生活中的存在意义,接着创设一个问题情境――我们如何对待生活中的不幸,让学生思考。为了统一思考方向,教师讲述了一个不幸的故事,让学生感悟。这样便让学生“走出书本”,在对比中得到认知和情感的升华。

新课标语文情境教学篇2

【关键词】情境探究 教学模式 英语语法 课堂应用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7-0099-02

一、“情境探究”教学模式与操作流程

什么是“情境探究”?所谓“情境探究”教学模式,简单地说就是充分利用以现代多媒体技术为主的各种教学手段和资源,创设和调控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探究与情感活动的结合中自主完成意义建构的一种教学模式。它的基本操作流程是:“带入情境,确立目标―提出问题;凭借情境,探究解疑―解决问题;拓展情境,达标训练―巩固问题;聚焦情境,反思构建―总结问题”。

“情境探究”教学模式是通过贯穿始终的情境去诱发主动性,强化感受性,着眼发展性,渗透教育性,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学习中,主动地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获得充分发展。这一模式符合马克思关于人在主体与环境相统一的活动中得到全面发展的基本理论,也与建构主义思想的“教学情境”理论相吻合。它的核心思想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强调学生在有效的情境中主动探索知识、主动发现和建构知识。

二、《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理念和指导思想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在加强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同时,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因此,在英语教学中,优化学生的英语学习方法,积极探索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发展的策略,对于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教师教、学生学的效率,优化学生的学习品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有着深远的意义。

三、“情境探究”教学模式搭起了教学理念实践化的桥梁

新课程标准强调英语课程要以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知识为出发点,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和交流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与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增进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达到这些,就需要我们学习语言,丰富语言,活用语言,而语法就是载体,是语言表达的方式,如何连词成句、组词成句、合句成篇,这就需要语法的精彩演绎,因而,掌握好语法是学生掌握好语言的根本。那么怎样学习才能掌握好语法呢?只有运用“情境探究”,使语法根植于这块沃土,才能开出绚丽的花朵。教师不能把语法课搞成“满堂灌”,决不可做过多的讲解,给学生造成语法“繁、难、杂”的印象。学习语法的最好方法是在“用”中学。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尤其是创设情境,要让每一节课都精彩,使教学有声有色,从而激发学生对英语的浓厚兴趣,产生无穷的学习动力,最大限度地促使学生由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化。

四、“情境探究”教学模式在英语语法中的运用

“情境探究”教学模式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提高英语语法课堂教学的关键所在,也是三维目标的更好演绎。目前,除了老师能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开展和创设一定的语用环境外,学生能操练英语的机会是非常有限的。所以,紧抓课堂效益成了提高英语语法教学质量的关键。课堂教学蕴涵着巨大的生命动力,只有教师们在英语语法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利用探究学习的方法建立友好宽容的课堂气氛,是 用暗示,移情的原理,在心理场中,通过角色的转换,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路与情感,诱发学生质疑的猜想,让课堂更生活化,才能提高课堂效益,提高学生的语法能力.学生只要把语法知识与语言情境,尤其是课堂真实情境有机地结合起来,那么,语法知识就会真切可感而不再抽象空泛。仅在情境中轻松地掌握了语法,同时还进行了语言实践。

此外,在情境探究教学中,教师扮演着组织者(organizer)角色,通过设置“情境”,为学生架起“认识桥梁”,这样比依靠学生回忆,想象营造出来的情境更鲜明形象,更富有魅力。尽管课堂教学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创设和利用情境的素材有一定的局限。然而,教师只要多留心,多想办法,多总结经验,课堂上能为学生感知各种人和事物,诸如天气、教室中的摆设和教具,简笔画等(即创设情境),学生就能在情境中运用语言,教师再画龙点睛,学生也就会举一反三。教师和学生的情况,如同导演和演员,对多种可能现象都要巧妙地利用。每一条语法规则的教学,只要根植于真切的情境这一丰厚的土壤,都能开出绚丽的花朵。

参考文献:

[1]王彩霞,著.让课堂教学更具有感染力.“Iearning English”,高中教师版,第25期

[2]张肇中,著.试论研究性学习.课程教材法,2000,6

[3]《英语课程标准》(实验)

新课标语文情境教学篇3

【关键词】语用学 低段英语词汇教学 教学启示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0-0025-01

一 引言

苏教版牛津英语一二年级教材分为A:Learn to say(话题部分)、B:Look and learn(单词部分)、C和D活动版块。结合英语新课标要求和我校学生的特点,英语新授课主要包括A部分课文对话和B部分的单词。

二 语用学的基本理论

语用学是研究某一语言的使用者如何利用句子而达到成功的交际的一门语言学科。换言之,语用学是结合具体的语言情境研究特定的话语意义。语用学的三个主要理论包括: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塞尔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和格赖斯的会话合作原则。

奥斯汀认为,当人们在说一句话时,要同时完成三种行为,言内行为,即字面意思;言外行为,即考虑说者与听者之间存在的某种关系而进行的言语活动;言后行为,其功能并不直接在话语中体现出来,而完全取决于言语的情境。

在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基础上,塞尔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间接言语行为是指通过一种言外行为来间接地实施另一种言外行为的现象。例如,当要求别人为自己做某件事时,我们往往不直接下指示,而是用一些婉转的表达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比如:“Can you open the door?”说话人并不是询问听话人有没有能力关门,而是请求他关上门。

格赖斯认为在进行会话时,说话人必须遵守或满足某些条件,以便自己说的话能够被听话人理解和接受,而听话人也必须遵守某些规定,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会话才能得以顺利进行,这被称为合作原则,具体包括四条准则: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系准则、方式准则。上述准则是交谈双方所应遵循的,但违反准则的现象到处可见,格赖斯对此的解释是说话者虽然在表面上违反了合作原则,但交谈并不会因此而中断,因为话语从深层次来说并未违反合作原则。当听话者领悟到这一点时,此类话语便产生了会话含义。

三 语用学理论对低段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1.范式流程

语用背景下的低段英语词汇之情境串教学的基本流程:(1)创设情境,呈现信息,在语境中呈现词汇,辨析词义、猜测生词;(2)梳理信息,提出问题,利用语境;(3)自主探索,合作交流;(4)引导建构,解决问题,在语境中运用词汇;(5)回归情境,拓展应用。

2.范式策略总结

第一,新授课要设置真实的语言情境,如老师用玩具引入课题:My toys。老师设置了一个玩具店的情境,在情境教学中新授单词和句型。第二,Warming-up(课题导入)部分要与新授的presentation(呈现)相结合,不可以有拖沓现象。如warming-up引入My toys课题,从My toys引入a doll这个单词。很快呈现单词文本。第三,新授课中的句型呈现主要有两种方案:A方案,新授时,教师侧重Part B词汇教学,在词汇语用教学的指导下进行Part A的新授。此时,方案A的教学目标是:能够“四会”掌握B部分的单词,“三会”掌握A部分的句子。B方案,新授时侧重于Part A句型的教学,词汇主要作为教学内容丰富句型、巩固句型。此时,方案B的教学目标是:能够“三会”掌握句子,并且能够熟练地英语所学句型,“三会”掌握单词。第四,新授过程中要有多重呈现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新授的教学目标。第五,词汇的语音教学。第六,拓展。拓展不是新授课的重点,但拓展在新授课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衔接的作用。拓展不能太过。我们新授课的拓展范式要求一二年级不能够超过两个生词。第七,家庭作业。根据方洲小学“七认真”要求、英语组新授课范式,家庭作业要在课堂上留足5分钟。回家听读作业要鼓励学生注重语音、语调的培养。

四 小结

总之,我们应高度重视语用学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并将其贯穿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设计语言环境,讲解英美文化背景知识,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理解词汇在特定环境和特定文化中的真正含义,掌握言语行为的实际意义,从而根据自己的表达意图来选择恰当的语言形式,以达到真正的交际沟通目的,同时也掌握运用这一体系进行交际的能力。

低段英语新授课之语用背景下的词汇教学范式课要求教师在英语词汇的教学中不仅要注重词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讲解,即量的积累,还要在语用学原则指导下,围绕本节课授课目标,合理设置情境,在语用的背景下,依托情境串,每一步的教学设计都细分目标,为学生搭好脚手架,有的放矢、层层递进。

方洲小学英语组范式课研究正在根据学校的要求,结合英语学科特点和新课标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希望在领导的关怀和组内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一定的成果。

参考文献

[1]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

新课标语文情境教学篇4

随着教育逐步改革,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而且也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标准。课程教学改革对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不是单一的,主要的就是看能不能培养学生和激发学生的新思维,能不能以学生为中心,能不能形成知识的共鸣,使学生在短短的45分钟里活的更多的知识,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方法途径,更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运用是达到这一标准的有效途径之一。情境教学以其直观性、趣味性、生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和学习欲望。情境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将条款放在了逼真的环境中,为学生提供了语言实际运用的空间,使乏味的学习变得生动活泼,这种教学方式改变了以往单纯条款记忆式的学习方式,迎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将情境教学引入小学语文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情境教学的基本方法

1、带入情境

教学是为了让学生吸收更多的知识,在传统灌输式教学过程中,学生总是被动的接受知识,久而久之,学生会对学习产生厌烦的心理。但是情境教学更加注重学习的主动性。在上新课之前,老师将学生带入不同的情境,这些不同的情境会促使学生主动去探究,主动地参与学习。

2、优化情境

在情境教学中,教师先将学生带入情境,接着优化情境,让同学们被丰富形象的感染,真切体验文章中所包含的感情,将形象思维转化为抽象思维。现在的小学语文课本选材范围涉猎广泛,课文的文体也是学生们非常喜欢的形式,加上优化的情境,这些都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

3、凭借情境

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下,学生们在课堂上被灌输知识,课后死记硬背和“题海式”作业,这使得学生们过度使用左脑学习,长期不使用右脑,从而弱化了右脑的功能。人的右脑具有直观性的整体把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独创性等,右脑的功能弱化将阻碍学生更好的发展。然而由于情境教学具有的形真、情切、意远、理蕴的特点,使学生在认知的同时进行师生情感交流。这种情况下,右脑必然被激活,左脑暂时休息从而达到平衡,协同大脑两半球的相互作用。

4、拓宽情境

小学语文教材向同学们展示了多姿多彩的大自然,然而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却将同学们与千姿百态的大自然隔开。新课程改革后的语文教学,通过拓宽情境,使同学们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引导他们逐步认识社会生活。与此同时在此学习过程中,还可以启发学生,对他们进行审美教育。

二、情境创设的基本方法

情境创设是教师方便教学而设计的产物,是通过提供刺激信息引起心理反应或活动的过程。情境教学的基础是情境创设,教师在进行情境创设是时需要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出发,依照教材创设情境,全身心的投入自身的感情和想象,进而感染学生,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将介绍六种基本的情境创设方法:

1、生活展现情境

现实生活是最好的教材,在新教学方式下,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将文章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学生利用生活体验可以更容易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2、实物演示情境

当教师在给学生第一次讲“兄弟同心,其利断金”这个成语时,学生也只是懵懵懂懂而已,如果用一根筷子和一把筷子来进行实物演示,学生更容易理解这个成语。有些实物演示也可由学生自己展示,这样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3、图画再现情境

小学生认识的事物较少,对于教师所说的事物比较陌生,难以理解相应的知识。而图画能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课文内容形象化,能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课本内容。教师可以利用简易粉笔画课文插图、剪贴画、电教画面等使课文情境再现。

4、表演体会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同学们进行角色扮演,为了表演更加真实就要求学生去揣摩文章中该角色的心理,教师在一旁进行指导。通过角色扮演,同学们了解了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更加容易理解文章主旨。

5、语言描述情境

不管是传统式教学还是新课程改革后的教学都离不开语言教学,所以教学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语言教学。中国汉语博大精深,古人运用汉语创作出很多脍炙人口的古诗词,每一首都有其特定的意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运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文章中的画面,使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更加容易理解文章。

6、音乐渲染情境

音乐是流动的文学,文学是凝固的音乐。音乐与文学之间有着微妙的关系,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音乐独特的旋律和节奏来感染同学,通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新课标语文情境教学篇5

关键词:小学应用性阅读教学;单元整体设计;整体性;应用性

一、背景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英语是工具类的基础学科,兼具知识性、工具性、实践性和人文性。英语新课程不只是知识的载体,而是师生共同探究、形成能力、体验情感、感受文化的过程。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课程的主体和课程的创造者。新课程是师生间心灵的对话和生命的对话。

小学英语阅读分为理解性阅读和应用性阅读。理解性阅读是指通过阅读,理解语言的表达和运用,关注语言本身。而应用性阅读则是通过阅读,获得文本信息,从而习得语言能力。理解性阅读是以词、句为基础带动语篇、语境的学习;应用性阅读是以语段、语境为主体带动词句学习。以往,教师把教材当作教学的唯一材料。因此,学生从教材中只学习到语言知识,仅仅只达到“懂”的层面。而如今已经步入了新课程时代,它要求教师转变观念,从书本上的“文本课程”走向学生体验的课程,从理解性阅读教学步入应用性阅读教学。应用性阅读教学注重文本内容、文本语言与文本情感三位一体,实现了语言、内容与情感的有机整合。它以语篇、语境带动语言学习,赋予了语言以真实的情感,从而达到学生语用提升与情感体验的目的,也是学生从“懂”到“能”的唯一出路,构建了学与用的有效途径。

在新课程背景下,应用性阅读教学要运用单元整体设计。教师在教学目标,以及在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一个单元整体组织教学内容,整体设计教学方法,整体安排教学时间,整体设计单元主题作业。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帮助学生增加语量、创设语境、增强语用能力,关注文章的意思而不是单独的句子,始终把阅读内容视为整体。

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单元整体设计,有利于突破教材的限制,实现知识的有效性;有利于整合时间资源,使有限的课时产生乘方的效益;有利于学生合理认知组块的建构,促进学生知识的记忆、保持和提取,促进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发展。

二、实践

(一)根据单元整体设计,确定课时目标和语用任务

目标设计首先要基于课程标准和教材。根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教师要明确学段的总体目标,学年的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整体设计单元教学目标,并落实到每个分课时的教学目标。即:学段目标―学年目标―单元目标―单课(课时)目标。单元教学目标是教师在学生现有水平的基础上为学生设置的最近发展区,而课时目标是在该区域内搭建的脚手架。课与课之间相互连接、互为支撑,为学生逐步认识、掌握学科内容架起逐级上升的“阶梯”。

牛津英语教材采用模块建构式编写,根据不同年级的学习要求,同一模块主题的学习呈现语言知识和技能发展上的复现叠加式积累与增长。同一年级中,学习内容和技能发展随着模块主题、单元课题的变化与丰富而循序渐进。目标再构时,在纵向上要以同一模块主题各年级教学目标的递进呈现,明确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与认知能力。在横向上要以本年级模块、单元、课时的目标分解与定位,明确语用任务的构建和目标达成评价。目标设计应以教材内容为语量基础,以文本内容为语境基础,以主题内容为语用基础。目标设计的语言表述应是具体的、可操作的、可检测的行为形式表述。明确教学过程结束后,学生该发生的能力变化。同时,目标设计时要摒弃过去习惯以词、句为基础带动语篇、语境的学习,倡导有效的,以语段、语境为基础带动词、句的学习。

教学目标整体设计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确定英语语言学习的明晰度,是为教学过程的设计提供依据,是衡量与评价教学过程的标准。

(二)根据教学内容,再构教学文本

基于教材文本内容,教师需要对原有文本进行再构,结合语用功能指向,呈现本课时的语篇文本和语言形式。文本是语言的实际运用形态,任何由书写所固定下来的话语,没有文本,就没有语言知识输入的源泉;没有文本,就没有可能获得语感的基础;没有文本,就没有巩固语言知识的依据。文本再构,就是把教材本来的内容进行重新组合和构建,从一纲一本到一纲多本。这种建构是基于教材、基于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的再度开发,从而形成新的教学内容。教师要基于教材,基于学生,对原文本进行大胆的再构。教材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与标准,通过灵活运用教材,整合补充相关教学内容,有效整合新旧知识,合理、适度拓展新知识等方法,使新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实、具体、生动,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语境和语量,有效地增加了学生语言运用的机会。

基于单元设计的文本内容再构就是要突出单元之间的连续性和整体性,充分挖掘单元主题与单课话题之间的深层关系。在设计之前要分析教材,确定教材地位,本单元中的新单词句型整理归类,确定每一课时要完成什么内容,设计课时要注意几课时之间的联系,课时之间要注意知识的推进、能力的推进、语境的推进和情感的推进。在单元整体设计时,要做到主题与话题之间的统一,不仅要按照教材表面设定的主从关系,更要挖掘教材内部单元与单课之间隐含的内在联系,从而为更好地设计主题与话题提供更多的素材。教学的内容要基于教材的文本,但并不局限于教材呈现的文本,更多的内容是隐藏在教材文本之下,具有内在的隐性联系。教师需要深层次地研读教材,充分挖掘和选择与教材文本相关的教学内容。在挖掘符合单元主题的教学内容后,教师要基于课程标准的要求,通过文本再构,设计适合学生学习的单元教学内容。再构的文本要尽量体现学生生活,符合学生生活实际和认知水平,因为教学内容在教材中呈现的可能比较散,而教师挖掘出来的内容显得更为零乱,这样直接让学生去学习是达不到良好的学习效果的。人对于语言的学习强调系统性、整体性与情境性。教师要通过文本再构,在单元整体与单课教学的体系内合理安排好学生所需要学习的内容,将分散的知识点按照语境、话题、层次等逻辑顺序重整排列。在整个文本呈现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输入和输出。单个独立文本语段先是以听为主,注重听力上的细节理解,再配以文字的描述,加深学生对语段的记忆和认知。在整体感悟认知之后,让全体学生看图进行语段输出,让学生真正做到可言可语、能言能语,实实在在达到语用性目的。这样,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即从易到难、从学到用、从旧到新的螺旋式上升,既学习新内容,又联系旧知识,既学习教材文本,又整合文化内涵与生活实际。在进行“主题―话题”式的设计时,教师可以借鉴组织结构学的相关知识。在设计时,用话题人物或是故事串联成并列式的设计;用“问题―子问题”的结构串联成总分式的设计;用认识过程或是事物发展过程的先后顺序串联成递进式的设计等。这些方式都能够有效丰富课堂学习的内涵与深度,使课程多元、饱满。

(三)根据再构文本,确定学习方法和体验过程

英语新课程不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师生共同探求新知、形成能力、体验情感、感受文化的过程。英语课程应该是一个体验的课程。在体验课程中,教师应关注英语的语量、语境和语用,在三者作用下,发展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这也就是应用性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要让学生从“懂”过渡到“能”。

“应用性阅读教学”要求教师根据主体文本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凸显语义内涵、体验情感变化和实现语用功能。在教学中,以语段、语篇的整体阅读理解带动词、句等语言结构的学习。忽略无关细节,单词教授和语法知识点不是单一呈现的,而是把目标设置为学生整体理解句义,知道句子使用的语境,更加凸显语言的语义功能。学生在具体语境中,通过对语言材料的整体理解,产生真实的体验过程。教师结合语言材料与语言训练,让学生在言之有物、言之有情的过程中体验情感、内化情感,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发展学生的语言使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结语

英语应用性阅读教学的设计要特别关注文本内容、文本语言和文本情感。关注文本内容,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关注文本语言,发展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关注文本情感,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化素养。教学过程的整体设计将影响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课堂教学的效益。它还会对学生能否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能否具有真正的语用体验,能否萌生对于学习的情感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在设计教学时要切实地走进教材、研究教材、用好教材,用心去体会和挖掘教材中所蕴涵的丰富学习内容进行提炼。

参考文献:

[1]张小萌.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关注文本情感的体验.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1(4).

[2]肖克义.英语教材整合之我见.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8(11).

新课标语文情境教学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口语交际 教学方法

新课程目标对小学语文教学有着明确的规定:“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然而,我国小学语文教学长期以来存在书本知识轻口语交流的现象,小学语文口语交际与常规的“听说训练”有一定的差异,口语交际更注重语言的交际性和实践性,除此之外,它较为注重对学生人际交往、与人合作能力的培养。

一、小学口语交际的教学现状

由于我国小学教学观念的束缚,在语文教学中的教学方式还未彻底转变过来,日常口语交际教学与新课程目标的要求有一定的差异,教学效果堪忧。教师对口语交际教学认识上具有片面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对口语交际教学地位的认识不够清楚,甚至与听说读训练混为一谈,在实践中并未专门设计教学内容或者安排专门的课时,教案准备也不充分。突出表现在:(1)重书面教学,轻口语交际教学。教师缺少备课,使得口语交际教学无目标,或者片面重视书写能力,要求学生“以写代说”,也没有专门的口语交际考核考查,口语交际课程形同虚设;(2)重“说”,轻“交流”。口语交际课程注重的是双方的交流,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既能听明白,又能表达明白,具有一定的待人处事能力,可是在语文课堂中,部分教师通常“指名”表达,实际上只是单方面的说与听,并非贴近生活、轻松活泼的交流;(3)重陈述,轻情景实践。小学口语交际课大多由教师叙说,学生来回答,学生在课堂上并没有有效地进行交际或是真正融入课堂情境。

二、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有效措施

(一)小学语文口语交际阶段培养目标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目标以基础能力培养为主,根据新课程目标的要求,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根据教学年级主要分为3个阶段,即1~2年级以学讲普通话,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为主,学生能够复述故事、具有表达的兴趣和信心;3~4年级能以普通话进行正常交流,能够用语言生动地表述和打动别人;5~6年级能够在倾听中抓住重点,尊重和理解对方,并能够根据交流场合与对象有条理、语气恰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注重语言的文明和优美。这几点要求几乎涵盖了小学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所有目标,我们在口语交际教学过程中必须明确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培养目标,才能把握好教学的尺度。当然,在小学阶段的口语交际教学仅仅只是作为基础性的教学,是为了让小学生顺利地完成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变,为其将来融入社会做好准备。总的来说,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口语交际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口语交际技能,养成与人交际的良好习惯。

(二)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实践措施

1.重新定位口语交际教学的地位,改变传统的教学思维。小学语文教师要认清口语交际课程的性质,正确区分听说训练与交际教学的内容,在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放开对学生的“束缚”,使课堂成为学生口语交流的真正场所。在课堂上教师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思维,转变身份,以引导学生交际方向、创设讨论问题的主题为主要任务,给予学生正确的课堂教学引导。

2.充分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小学语文口语教学与语文其他环节的教学是分不开的,可以说语文教学就是基础教学加上互相交流,教师在拼音、识字、造句、阅读、朗读等教学过程中可以融入口语交际教学,让学生用刚学会的生词进行造句交流或者利用课文的插图展开联想和讨论,这样既学习了新课文,又训练了口语交际能力,使语文教学更加全面。小学语文教学还应该注重对学生小组合作能力、语言使用习惯的培养,严格要求学生在口语交际中规范用语、文明用语,使之从小养成良好的交际口语语用习惯。

3.创设情境,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交际氛围。情境教学是激发学生参与热情与兴趣的有效方式,尤其是口语交际教学更离不开情境教学环境,因此,教师要有效借助教学设施或者根据具体课程内容创设情境,如教材章节后的口语交际训练单元、课文插图、多媒体设备等。同时,可以根据课文的具体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并各抒己见,以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实践,这样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新课标语文情境教学篇7

关键词:小学英语;信息技术;教学情境;有效教学

《小学英语新课程论》中强调,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坚持贯彻“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创新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使用新型的信息技术手段去创设具体的英语教学情境,让全部学生都参与到情境教学过程中,从而提升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认知度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合作、研究、创新的学习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在传统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普遍采用讲授式的教学模式,即在课前按照课标进行备课,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解单词、句子,在考试之前组织学生进行背诵。这种教学模式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很难提升学生的英语成绩。所以在新课改背景下,引进应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的教学模式很有必要。本文通过分析三种新型的信息技术手段下的教学模式,希望为新课改下的小学英语有效教学提供借鉴。

一、引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多媒体技术作为信息技术中的代表,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示动态的图画、优美的音乐等,给学生创设和讲课内容相关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有效理解。

例如,在讲小学英语四年级(上教版)Unit 12:Weather的时候,由于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熟悉掌握“weather,rainy,cloudy,sunny,windy”等描述天气的单词,学会在同伴之间互相询问天气的具体状况,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进行本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先在多媒体上给学生展示出各种天气情况的动态图画,使学生进行观察,并且在天气下面附注其英文表达模式。动态图画的展现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氛围。之后教师指导学生在自己的本子上画出各种天气的符号,标注英文拼写,带领学生进行单词拼写的学习。单词学习之后带领学生分析理解询问天气的英文问候句“How is the weather?It is...”.使学生在同伴之间运用这些所学的句型和单词进行交流,不断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引用视频创设情境,促进学生参与

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还没有完全发展,所以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设置一些形象的视频模式,使学生跟着视频进行情境活动练习,一方面促进学生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英语有效教学。

例如,在讲小学英语四年级(上教版)Unit 1:Meeting new people的时候,由于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熟悉掌握“new,morning,classmate,her,name”等基本的单词,学习“her name is... his name is...”等句型表达模式,并学会运用这些表达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素养。在进行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先给学生播放一个小视频,在小视频里展示的是外国小朋友进行的一些日常询问的交流模式,使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基本的模仿。之后教师指导学生根据视频里的介绍或者打招呼,在同伴之间进行练习,创设出具体的遇见新朋友的教学情境。情境练习结束之后教师再带领学生纠正学生的读音,指导学生读拼写等,完成课堂的教学目标。

三、不嗲炕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素质

在现阶段的英语教学中,教师运用新型信息技术的素质整体还不是很高。所以社会和学校要及时对教师进行专业化的培训,从而使教师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首先,学校要经常组织小学英语教师进行一些“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使教师在专业的培训中掌握专业的操作技能,从而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有效融进情境教学,促进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其次,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自主学习先进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转变教学理念,打破传统的教学理念,以实施“实效课堂,有效课堂”为出发点,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情境中来,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参与能力,从而促进学生不断进步。

在小学英语新课改的背景下,要真正把信息技术手段应用在情境教学模式中,需要国家的支持,社会的宣传,学校的推广,教师的实施和学生的积极配合才能顺利进行。教师运用新型的信息技术引进动态的图画、音乐和视频,促进了学生的有效参与和积极学习,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高佳,胡芳.情境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3.

新课标语文情境教学篇8

关键词:初探;中学英语;情境教学

社会上有很多人的英语是“哑巴英语”,他们学了很多年的英语,做英语试卷得心应手,但是不能有效地进行交际。究其主要原因,就是传统英语教学模式,即英语课堂在考试分数、升学压力的影响下,无法充分开发和训练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只重视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中的写,忽略其它三种技能。在这种背景下,情境教学法被一些专家和教师逐渐引入中学英语课堂的教学之中,用以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全面的英语能力。情境教学法,顾名思义指的是教师在课堂中利用情境进行教学,这种情景必须以教学内容为基础,其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和提升、发展能力。声音、图像、游戏、活动等多种形式在教学中的综合运用是创设情境的途径,通过情境将语言学习与日常行为、真实情感联系起来,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英语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是英语真正成为语言交际、文化理解的桥梁。

1.情境教学的内涵

1.1 情境的界定

所谓情境,是情景、境地的意思,是指对人引起情感变化的具体的自然环境或具体的社会环境。也就是说情境指在一定时间内各种情况的相对的或结合的境况。它包括戏剧情境、规定情境、教学情境、社会情境、学习情境等。“情境”主要源自中国古代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就是有情之境、和谐之境。在心理学中,情境是指对人有直接刺激作用的并且有一定生物学意义和社会学意义的具体环境。“情境是指一个人在进行某种行动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是人们社会行为产生的具体条件。”麦克莱伦认为,情境可以是真实的活动或者是其虚拟的替代场景。总之,情景强调与人相关的条件和因素。

1.2教学情境与情境教学

这两个术语有一定关联又有不同。前者落脚点在于情境,但是是存在于教学这种特殊的活动中的情境。后者落脚点在教学,强调一种过程,在这种过程中采用适当的教学情境,实现情境性教学。

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创设教学情境是教师的一项常规教学工作,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教师从教学的需要出发创设的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富有感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

很多学者为情境教学下了定义,李吉林认为,“情境教学就是从‘情’与‘境’、‘情’与‘辞’、‘情’与‘全面发展’的辩证关系出发,创设典型的场景,激起儿童热烈的情绪,把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结合起来所创建的一种教学模式。”韦志成认为,“情境教学是从教学的需要出发,教师根据教材创设以形象为主题,富有感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激起和吸引学生主动学习,从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同时情境教学在评价体系中也更加注重过程评价而不是结果评价。总而言之,情境教学是在一定情境下所进行的教学活动,体现了人与教育环境的全面和谐的统一,具有亲和性、审美性、体验性、整体性、生成性等特征。

2.中学英语情境教学的必要性

在中学英语课堂开展情境教学不仅符合国家方针的要求,而且顺应“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符合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心理发展特征。

2.1 新课标对中学英语课堂的新要求

新课标指出了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五维目标的基础上,即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素养。其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是得体地运用语言的保证,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这五方面共同促进综合语言能力的形成。因此,在实施新课标的过程中,教师在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上要发生改变。

新课程把英语课程定位在一个开放的体系上,让其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因此,英语教学过程就要做到贴近学习主体――学生的生活经验,情境教学强调联系实际,为学生创造英语学习的情境,是符合新课标对中学英语课堂的要求的。

2.2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要摒弃原来的“填鸭式”教育,改变教师“一言堂”的状况,就要以学生为中心,重塑师生角色――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中要求新课程必须“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激励每一个学生走向成功”。这种理念摒弃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提倡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精神感受为最高原则和出发点,尊重学生的情感和不同需要,尊重学生的自由意志,重视并努力发掘学生的创造力,认识到学生的的个体差异性、发展性和创造性,内在地要求把学生的精神感受放在教学的首位。

由此,教育工作者必须明确学生的成长首先是为了成为自身生活的创造者,并进而成为美好社会的建设者,在头脑中真正树立起敬重个体生命的意识。关注和尊重学生的生命需要是开展情境教学的必要条件。开展情境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收获自我表现的体验,获得认可与欣赏的喜悦,承担责任的勇气,品尝成功的乐趣,正诠释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心教育理念。

2.3 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根据埃里克森社会心理发展阶段理论,中学生处于青春期阶段,心理发展的特征为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一方面,他们的发展处于十分活跃的状态,智力快速发展,情感逐渐丰富,个性趋于成熟;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容易产生幻想或挫折感,心中的矛盾和冲突困扰着他们,使他们感受到成长的压力。这些心理特征对英语学习产生积极和消极的影响,例如,个性的形成使他们不再顺从模仿、操练等重复性的作业,拒绝接受刻板、规矩的语法;情绪的动荡和任务的加重使他们不时产生挫折感和失败感,甚至出现学习恐惧症;英语学习需要在实践中锻炼能力,而青春期心理上的封闭性使他们不愿意与人交流,难以实现课堂上的交际性,等等。这些影响使得初中英语教学要采取适合学生心理发展的方法,教师采用情境教学,给学生提供接近真实的有意义和熟悉的生活情境,使得课堂活动变得有趣,富于交际性的情境能够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激发学习的兴趣。

3.对有效开展情境教学的建议

3.1 教师需要较高的素质和专业化水平

情境教学和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它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无法在靠教案、教材、练习题等完成教学,而要进行信息化的教学设计,活用教材,为学生设计有意义的活动等,教师具备较高的素质和水平是开展情境教学的前提。首先,教师应有一定的情境意识。为创造不同的课堂效果,设计不同的教学情境。例如为了调节课堂气氛,教师可以通过采用引人入胜的故事、妙趣横生的游戏、身临其境的操作等,为学生创造轻松有趣的学习情境;其次,教师应掌握创设情境的技能。情境教学要求教师具备以下四种技能:导入技能、语言技能、组织技能、演示技能;最后,教师对角色的正确认识,即教师处于引导者、帮助者的地位。在真实情境中,教师不是向学生呈现知识的现成答案,不是告诉学生如何去解决问题,而是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探究知识的生成过程。

3.2 要注意情境设计的科学合理性

(1)情境设计要立足于教学目标和内容

在英语课堂中实现情境教学,始终要以为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服务为目的,所以情境设计的内容要基于教材和课堂教学的内容。在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时,教师要根据目标选择不同的情境内容,情境类型和情境策略,这样有针对性的采取情境教学,才能使课堂的教学效果更有效率。

(2)情境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

情境创设要符合学生的认识结构水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出在与教学的基本内容有关的和现实生活类似的或真实的情境中学习才能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体验,才能富有感染力,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提前考虑到学生自身的情感经验和生活实践。

3.3 注意情境的真实性和多元化

教学情境的呈现要符合学生的生活现实,适宜的教学情境不但可以提供生动丰富的学习材料,还可以提供在实践中应用知识的机会。学习情境越真实,学习主体建构的知识就可靠,越容易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从而达到教学的预期目标。因此在情境教学中,情境的设置尽量是现实生活中可能出现的,真实自然,让学生感受到语境的感染和暗示,从而自觉地使用某种适当的语言形式,给学生创设一个学英语用英语的语言环境。

情境的创设方式要多种多样,才能有吸引力。新颖、生动、有趣、富有变化的课堂设计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动脑、动耳、动口、动眼、动手。而只用课件的多媒体方式来创设情境,就无法发挥其他创设方法的特长,因此教师应该发掘一切可利用的教学素材,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目的选取不同的情境创设方式。

4.结语

情境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要求,也是在课改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比较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课堂教学模式。广大教师应该在科学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不断探索,形成自己对这一模式的理解和运用。情境的创设不是唯教学内容、任务而定,应该以学生己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充分考虑学生先前的知识结构,为学生创设真实的学习环境,使他们在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和方法方面都得到发展,达到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的目标。(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 傅道春.情境心理学「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 顾明远. 教育大辞典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364.

[3] 李吉林. 李吉林小学小学语文“情境教学一一情境教育 [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 13-14.

[4] 卢家嵋.情感教学心理学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105.

[5] 裴娣娜. 情境教学与现代现代教学论研究[J]. 课程、教材、教法,1999(1).

[6] 皮连生.智育心理学 [M].北京:人民教育工作者出版社,1998.

[7] 张大均. 教育心理学 [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上一篇:养殖业的市场评估范文 下一篇:机械传动方案设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