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分类管理范文

时间:2023-10-09 11:22:57

资产分类管理

资产分类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政府资产;分类管理

政府资产作为一种资源,主要目标为包括社会公众在内的利益相关方提供各项服务,资产并不能带来经济利益,但能帮助主体实现目标。所以,《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第1号》将资产定义为,由于过去事项而由主体控制的,预计将导致未来经济利益或服务潜能流入主体的资源。

1、政府资产分类管理现存主要问题

我国政府资产(本文的“政府资产”是指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规模庞大,行政事业资产是国家政权运行和公共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有效载体。目前中央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存在着严重的问题,直接影响了政府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

(1)与部门预算没有形成有效的结合。政府资产是预算资金累积的结果,资产管理部门不能为预算管理部门提供有用信息,导致预算管理部门信息不对称,资产占用较多的部门,不会少安排预算,反而可以多申请运行维护费,甚至将资产出租谋利,资产管理与部门预算管理相脱节。部门往往把工作重点放在多争取预算资金上,忽视对资产的管理,影响了公共资源的有效配置,也影响了公共资源使用效益的提高

(2)没有有效的激励机制。由于没有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各单位不会因资产管理好受到表扬,也不会因资产管理糟而承担责任,甚至不会因违规操作而受到惩罚。结果是各部门对资产的日常管理漠不关心,资产损失浪费严重,资产处置报废随意。

(3)不合理的配置标准。对于资产的配置,国务院有关部门都制定了相应的标准,但是这一配置标准并没有得到严格执行,违反资产配置标准的情况屡有发生。

(4)不完善的配套措施。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政府财务会计核算制度存在着缺陷:首先,总预算会计没有核算和反映政府的固定资产;其次,固定资产均不计提折旧,这导致了两个问题:一是没有体现固定资产的磨损程度,虚增了固定资产总量;二是业务活动的成本不包括折旧费用,造成成本核算不完整,不能准确反映单位提供公共服务的耗费成本情况。正是财务会计核算制度的缺陷,助长了政府资产管理的弱化,掩盖了政府资产的流失现象,也影响了预算安排的准确程度。

(5)账面资产与实物资产不相符。在传统管理体制之下,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存在着不记折旧、不评估、不核算、存量不清、产权混乱、账实不符的现象。有的单位疏于管理,国有资产被非法侵占;有的利用国有资产办企业、开公司,账外设账;有的单位利用占用的土地违规违法投资开发建设;有的单位国有资产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脱节等等。政府转让或出让一部分固定资产涉及部门单位没有及时进行核销处理,造成账实不符。

(6)“非转经”管理不善。利益的驱动使单位加速行政事业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的步伐,由于分散管理运作“非转经”资产,加上体制方面的原因,存在大量的问题:一是“非转经”后所有权虚位问题更加突出,投资收益和所有者权益容易造成流失。二是“非转经”的资产在运营过程中补偿严重不足。作为经营性资产,其价值补偿是在营运中不提或少提折旧,而所创收入,在财政体外循环。三是“非转经”后资产经营效益低下。“非转经”后财务监督滞后,大部分都没有按照国家规定的成本开支范围和标准执行。四是收益分配中严重向个人倾斜,在实际运作过程中,效益收入、租金收入均被提供这些非经营性资产的单位及其所属企业视为集体所有,甚至作为福利,进入单位的“小金库”,背离了“非转经”以弥补行政事业单位经费不足的初衷。

(7)资产利用率低。资产的购建、管理和处置分属于不同的部门,基本上是脱节的,无法形成系统的责任制度。各行政管理机关之间资源的横向联合调剂余缺的意识和行动力欠缺。行政管理机关内部部门与部门之间、下级部门与上级部门之间条块管理、利益分割的格局,部门林立,自成一体,互不协调,造成机关内固定资产资源的不合理分配和铺张浪费,造成大量的固定资产未使用、不需要或闲置,从而导致固定资产资源浪费和利用率低以及国有资产流失。

2、政府资产分类管理改进意见及建议

要做好政府资产分类管理,应该在基础方面下好功夫。

(I)加强政府资产监督管理。首先应该加强对资产的监督管理,以维护政府资产的安全和完整,保障政府资产不受侵犯,制止政府资产的流失。

(2)规范政府资产分类购置。要从根本上解决资产分类管理中存在问题,就要建立科学的政府资产分类预算制度和分类采购制度,以加强资产分类管理。

(3)完善政府资产分类管理法规。应尽快对现行法规制度进行修订完善,以形成比较系统和完备的管理法律体系。要对各种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具体分类明确定义,并且建设购置、管理目标、占有使用、职责范围、转让处置、违法责任追究等做出具体明确的规定。

(4)加强政府资产管理人员的培养。要加强对政府资产管理人员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的培养,使政府资产分类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专业化。既要加强对现有人员的培养,还要注意吸收新鲜血液,培养管理队伍的新生力量。

参考文献:

[1]张媛:《政府资产计价相关问题讨论》

[2]幺冬梅,邵铁柱:《我国政府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3]王丽:《政府资产核算与披露问题研究》

[4]张效功:《完善政府资产管理体制提高政府资产利用效率》

资产分类管理范文第2篇

新会计制度规定,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一律不再补提折旧。但这样过于笼统,因为同样一台设备在不同医院,其完成或承担的工作量相差很大,在病人量多的医院,设备可能因超负荷使用,造成提前报废是合理的,可能比有些医院同类设备没有超负荷的固定资产贡献的价值更大,因此,这类设备未提足折旧部分,不通过固定资产清理,而是补提折旧更为合理。建议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分析后,再决定该固定资产是否补提折旧,或是按新制度规定进行固定资产清理。

图书从固定资产分类中剔除出去。新制度规定:图书参照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加强实物管理,不计提折旧。但新制度中,对图书资产应归类为低值易耗品还是无形资产,制度并未明确规定。建议明确图书仍属于固定资产,只不过不计提折旧,在报废或盘亏时,通过固定资产清理,实现价值补偿。

在新制度中,设置了“待冲财政基金”和“待冲科教项目基金”两个核算科目,是为了加强对财政专项拨款和科研项目拨款形成的固定资产的管理。但大部分医院,如购置一台大型医疗设备,财政专项拨款或科研拨款资金可能只占较小的比例,大部分为自筹资金。这样医院必须对财政专项拨款和科研项目拨款形成的固定资产进行辅助账管理或单台设备核算管理,在计提折旧时,也需要分别处理,增加了会计核算难度和财产管理难度。

对固定资产不同的取得方式,如盘盈、捐赠获得的固定资产、由职工福利费形成的固定资产等,是否计提折旧,新制度规定不够明确,建议不计提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不应规定统一的折旧年限,而是建议设置最高折旧年限和最低折旧年限更为合理些,各医院可以根据设备使用频率情况,自行选择折旧年限。另外在折旧方法的选择上,新制度规定采用年限平均法或工作量法,但价值高且随着科技进步淘汰快的设备应采用加速折旧法,。

资产分类管理范文第3篇

(一)原始数据完整性和准确度不高

通过调查可知,目前大部分供电公司固定资产卡片内容并不完整,主要原因是在填写资产卡片的过程中,并没有做到规范和严谨,造成流失了大量的数据。此外,在固定资产卡片中也频繁发生“打包入账”的情况,这样很容易在资产分类和折旧年限上出现问题。例如:某供电公司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程竣工决算报告,也没有及时上交工程资产使用明细表,这样在入账过程中只能采用“打包入账”的方法。而在核算后期固定资产时,存在着极大的难度,长时间不能拆包处理,这样让固定资产的分类变得更加复杂,不利于做好固定资产分类管理工作。

(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

第一,很多供电企业没有抓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资产价值管理和资产实物管理存在严重脱节,并且对于固定资产的修理、挑拨、报废等管理信息,没有完整的进行记录,造成账目和固定资产实物存在不相符的情况;第二,部分供电公司没有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这样造成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没有制度保障,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较大难度。

(三)先进信息技术利用率偏低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我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而供电公司也应该与时俱进,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充分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供电企业仍然采用人工管理的方式,先进的信息技术长期得不到开发利用,没有加强内部之间的联系与沟通,信息得不到有效共享,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开展。

(四)固定资产被闲置,利用效率低

当前,很多供电公司在固定资产项目投资过程中,过分盲目、随意,不重视做好预算工作,投资前没有对投资可能取得的收益进行考虑。此外,在固定资产管理中,未能严谨、科学、合理的处理资产问题,在固定资产遇到更新改造后没有从实物实际情况出发以及对资产利用效率考虑不够充分,导致很多不需要更新改造的固定资产仍然盲目进行投资[1]。并且忽视了基本建设的成本控制,造成很多固定资产被闲置,浪费了大量的资金。

(五)经营性、资本性支出混淆不清

一直以来,几乎所有供电公司都没有真正了解经营性资产与资本性资产的区别,要想将这个问题弄清楚,存在着极大的难度,这里面涉及的内容不仅多而且还很复杂,所以直到今天也没有彻底的将两者区分清楚。特别是投入到一些技术改造项目中的费用,由于数目十分庞大,容易产生账外资产,这样又进一步加大了后续管理难度。

二、加强供电公司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一)充分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准备工作

供电公司为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第一,需要统计清算好全部的固定资产,充分做好准备工作,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后续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开展;第二,在填写固定资产卡片时,需要保持端正的态度,确保所填写的内容更加准确和完整;第三,在统计清算固定资产的过程中,要加大对信息库系统、现代条码技术等先进技术的应用,认真做好固定资产的编码工作,并妥善保存到信息库中[2];此外,在清算固定资产时,还要将打包入账部分资产进行拆包处理,防止资产分类出现混乱,加强资产分类管理。

(二)运用先进信息技术,建立现代条码管理系统

固定资产数量较多、变动十分频繁,这些都会加大供电公司管理难度。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实现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提升,需要采用现代条码技术,将条码技术和软件技术结合起来。供电公司通过采用先进信息技术,建立现代条码管理系统,收集并整合固定资产管理信息,构建功能完善的管理模式;现代条码技术能够为各项固定资产设定一个编号,这样各项资产都有唯一的条形编码,从而有利于固定资产盘点工作更好开展,实现工作效率的提升,为供电公司赢得更多的效益。

(三)实现各业务流程的紧密结合

通常来说,供电公司固定资产有着很长的使用周期,为了进一步加强管理工作,必须重视每一项核心业务流程,梳理或再造业务流程;此外,还要加强流程间的沟通、交流和协作,衔接好每项业务流程,特别是要重视加强跨部门间的合作,对业务流程交接关键节点设计进行优化,提高业务流程间的紧密程度。

(四)优化供电企业内部组织管理结构

为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供电公司必须在思想上引起重视,不断完善内部组织管理结构,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完善决策组织。设立固定资产生命周期监管部门,制定好供电公司的发展策略与目标,从全局出发,统一部署和管理各项工作;第二,完善管理组织。要设立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执行决策组织的任务,做好日常资产管理的监管工作[3];第三,完善执行组织。简单来说,执行组织要按照管理组织制定的工作流程、规范及目标,并将其具体责任落到实处,执行组织要对各项工作行为进行规范,确保各项业务规范、科学、合理的完成,落实好管理工作。

(五)完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加快信息化建设

供电公司要想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应该尽快完善管理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对评价标准进行明确,对于公司顶层或者是核心业务流程,其绩效指标都需要明确好。供电公司要重视信息化建设,及时转变管理理念,加大对先进信息技术的利用,从而对固定资产管理进行完善。此外,供电公司执行层通过加强信息化建设,可以对资产管理行为进行规范,确保真正统一好实物管理和价值管理。同时在管理层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还要满足供电公司的审核要求,并抓好决策层的信息化建设,制定与自身发展相符的战略目标。

三、结语

总之,在我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过程中,供电公司也更加重视对现代化管理手段的应用。通过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有利于供电公司在市场竞争者保持自身优势,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升。因此,供电公司要重视固定资产管理,综合采用各种有效手段,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实现自身应有价值。

资产分类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供电企业 固定资产管理 重要意义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2(c)-0167-02

1 我国供电企业强化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意义

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国家对基础建设的重视度日益加深,投入力度不断扩大,很大程度扩大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规模,供电企业电力资源供给的工作性质决定了自身存在的重要意义。与一般企业相比,供电企业自身涉及的固定资产范围更广,内容更丰富,价值更高,其复杂性很大程度加深了管理的难度。因此,供电企业强化固定资产管理势在必行。

2 我国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的不足

目前,我国多数供电企业实行的粗放型固定资产管理模式已经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与实际严重脱轨。供电企业固定资产规模不断扩大,管理难度随之加深,但无论是管理模式还是管理手段依然沿用以往的传统,未能切实结合企业自身发展实际,导致固定资管管理漏洞百出,严重阻碍了供电企业的健康发展。

2.1 原始数据完整性与准确度缺乏保障

据调查发现,多数供电企业的固定资产卡片内容缺失现象十分严重,究其根本原始,发现是由于资产卡片在填写的过程中不严谨、不规范,导致数据流失严重。与此同时,固定资产卡片“打包入账”现象也时有发生,导致资产分类与折旧年限方面频繁出现问题。以某供电局为例,由于未能按期完成工程竣工决算报告,工程资产使用明细情况表未交付,导致入账时只能实行打包入账,后期固定资产核算过程中,发现难度较大,一直未进行拆包处理,加剧了固定资产分类的复杂性,对固定资产分类管理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2.2 缺乏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管理不力,账实不符

一方面,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落实不到位,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资产的价值管理与资产实物管理严重脱离,与此同时,固定资产修理、挑拨、报废等一系列管理信息未能完整记载,及时反馈,反馈信息的准确度较低,账目信息记载滞后,导致账目与固定资产实物实际状况严重不符。另一方面,由于供电企业未能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导致管理工作缺乏制度保障,执行难度大。

2.3 固定资产管理缺乏先进的信息技术支撑

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突飞猛进,先进的信息技术为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许多便利,供电企业也不例外。但由于我国多数供电企业依然采用人工管理的手段管理固定资产,未能积极开发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企业内部各部分之间缺乏沟通与联系,信息共享效率低,导致固定资产的监督管理工作举步维艰。

2.4 固定资产闲置情况严重,利用效率偏低

目前。我国多数供电企业针对固定资产项目的投资过于盲目,忽视预算的重要性,在投资前未能充分考虑投资后的收益成果。同时,固定资产相关管理部门在资产问题处理上不科学、不合理、不严谨,当固定资产面临更新或改造时,未充分结合实物的实际状况,未能切实考虑资产的利用效率,存在部分固定资产已经没有更新改造的必要,盲目投资改造,与此同时,基本建设的成本控制得不到重视,导致大量的资产处于闲置状态,资金浪费现象严重。

2.5 经营性、资本性支出混淆不清

通常情况下,供电企业都有大量的历史遗留,至始至终都很难彻底把经营性资产和资本性资产区分清楚,想要弄清楚这个问题难度较大,因为所涉及的内容多且复杂,因此,至今都没彻底将二者区分开来。尤其是部分技术改造项目使用的费用,数目庞大,形成帐外资产,导致后续管理难度大。

3 我国供电企业强化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对策

3.1 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为管理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供电企业想要强化自身固定资产管理,第一步需针对自身现有的所有固定资产进行统计清算,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为管理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端正固定资产卡片填写态度,不断完善填写内容,确保卡片信息的完整度与精确度。固定资产的统计清算需要采用先进的技术,例如现代条码技术、信息库系统等,将固定资产一一编码,随后放入信息库严加保存,此外,在进行固定资产的清算工作时,打包入账的部分资产必须实行拆包处理,有效避免资产分类混乱,强化资产的分类管理。

3.2 充分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建立现代条码管理系统

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难度大的原因有很多,例如:数量繁多、变动频繁、价值较高等,想要切实解决以上难题从而提高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必须学会利用现代条码技术,同时需要实现条码技术与软件技术的有机结合。供电企业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现代条码管理系统,有效的把企业内部固定资产管理信息收集整合,形成一套功能齐全系统化的管理模式。现代条码技术的优势在于为每一项固定资产设定一个编号,保证每一项资产都有唯一的属于自己的条形编码,条形编码就如同居民的身份证,为固定资产的盘点工作带来了便利,不仅提高了工作速率,效率也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从而有效提升供电企业的效益。

3.3 实现各业务流程的紧密结合

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的使用周期普遍很长,为了强化其管理工作,需加强各项核心业务流程的重视度,进行流程梳理或再造。加强各流程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协作,保证各业务流程之间的高效衔接,尤其重点关注跨部门协作,完善业务流程交接关键节点设计,保证各业务流程之间的紧密度。

3.4 优化供电企业内部组织管理结构

供电企业强化固定资产管理首先需要在思想上重视,企业内部组织管理结构的优化至关重要。主要分三个方面进行优化。

第一个方面,优化决策组织。设立专门监管固定资产生命周期部门,主要负责把握企业最终战略目标,整体发展策略,站在全局的角度上,对企业的所有工作进行统一部署与管理,固定资产生命周期具体管理策略由该部门负责。

第二个方面,优化管理组织。设立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团队或小组,听命于决策组织,负责日常资产管理的监管工作。

第三个方面,优化执行组织。顾名思义,执行组织需要按照管理组织制定的详细工作流程、工作规范以及工作目标负责工作的具体落实,规范执行组织的工作行为,完成科学、合理、规范的业务,将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3.5 完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强化信息化建设

为实现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需要完善管理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制定明确的评价标准,无论是企业顶层还是企业核心业务流程都需设立明确的绩效指标。

供电企业加强信息化建设首先需要摒弃传统落后的管理理念,科学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加强执行层信息化建设能够有效规范资产管理行为,实现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高效统一;加强管理层信息化建设确保符合企业审核需求;加强决策层信息化建设,制定适合供电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目标。

3.6 加大力度培养高素质管理人才

管理人员是供电企业执行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主体,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固定资产管理的质量。因此,供电企业需要加大培训投入,组织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强化管理人员业务学习,同时可以大力引进高素质专业管理人才,壮大企业管理队伍。

4 结语

虽然目前我国供电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仍然有许多不足存在,但是通过落实本文有效对策: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为管理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充分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建立现代条码管理系统;实现各业务流程的紧密结合;优化供电企业内部组织管理结构;完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强化信息化建设;加大力度培养高素质管理人才,定会实现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张志广.浅析如何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J].经营管理,2010.

[2] 陈海涛.加强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J].会计之友,2011(15).

资产分类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1

一、目前基层人民银行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不高。主要表现为“两重两轻”现象:一是“重购置轻使用”;基层只要是能想到的项目,都会做出预算,但对于如何管好资产,提高使用效率则重视不够;二是“重核算轻管理”。多年来基层行的会计部门管理职能与核算职能一直没有分开。会计核算职能作为“硬性”管理而“软性”的管理职能得不到加强,形成基层行固定资产管理的“软肋”。

(二)固定资产管理职责不清。主要表现在资产管理部门与实物管理部门的职责划分不清。基层行会计部门负责固定资产清查、报表、系统的管理,后勤部门负责固定资产的采购和日常管理。这种职责分工设计,在实践中存在诸多不便,比如在固定资产的采购和处置环节,后勤与会计部门往往是管采购的不管核算,核算的不知采购,造成固定资产不能够及时入账或漏账现象,直接导致账、实不符。

(三)部分资产分类模糊,计价不准。首先表现为分类不准,在电器设备分类管理上尤为突出。基层行对于符合固定资产标准的电视、投影机等设备的分类比较混乱,有的归入电子设备,有的归入机械器具,造成固定资产分类不准;其次,固定资产计价不准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对于新购进、有偿无偿调入、接受损赠的固定资产,新《办法》规定可加上由基层行自行支付的运输、保险费等。但实际业务管理过程中,基层行会计部门只能根据销售方开据的发票据实入账,固定资产购置、运输等费用根本不能作为固定资产价值的部分进行账务处理,导致固定资产入账价值不符合“按取得时实际成本计价”的原则;二是对固定资产进行的修缮、装修且超过固定资产账面原值10%的,基本上在当期修理费、电子设备运转费等科目中列支,使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得不到相应调整,导致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计价不准。

(四)历史原因造成的固定资产账、实不符。基层行固定资产账实不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银监局机构分设以后,基层行的部分固定资产事实上已经划给银监部门,但财产分割协议签订以后,却没有具体落实,形成明显的账、实不符;二是房改后家属宿舍产权早已归属于个人,但并没有从人行账务上进行下账处理。

(五)预算指标与实际支出存在差距。这些年,电子设备价格变化很大,做固定资产预算十分困难。通常出现的情况是固定资产预算为一个金额,实际支付的金额会远远大于这个数,固定资产预算管理准确性难以把握。

(六)《办法》与《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存在矛盾,易引起混乱。《办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各级机构统一使用《中国人民银行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系统”),对固定资产进行登记、统计和信息反映。”这说明《办法》指导《系统》,《系统》为《办法》服务,它们是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但在实践中,《办法》与《系统》在某些方面存在不一致,使得固定资管理产生了矛盾。具体表现为:一是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不统一。《办法》中营业办公用房、职工宿舍、其它建筑物折旧年限均为50年,《系统》中相应项目折旧年限却分别为35年、35年、15年;《办法》中运钞车、护卫车折旧年限均为10年,《系统》中相应项目折旧年限分别为6年、8年;由于《系统》中折旧年限设置与《办法》不同,使得许多固定资折旧加速或减缓,《办法》无法得到严肃执行。二是固定资产分类标准不一。《办法》中交通工具分为4大类和《系统》中4大类分类不一致,造成了部分交通工具管理模糊。《办法》中机械器具类固定资产分为5大类,《系统》中只分为4大类,无“炊事设备”项。这样买了炊事设备后,按《办法》应计入“炊事设备”类固定资产中,而在《系统》中却无相应选项,只能变相计入其它选项中。

二、强化固定资产管理的几点建议

上述问题的出现,既有固定资产管理体制不完善的原因,也有管理人员对固定资产规定学习不够,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制度执行不严等因素。基层行应在进一步加强对《办法》学习,从制定实施细则,严格管理措施,提高基管理素质,完善管理水平,切实做到账表、账实相符,核算准确真实。具体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强学习,完善制度。要认真学习新的《办法》,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严格按照“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结合、用和管结合,账实相符”的固定资产管理原则,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制度,全面落实固定资产账、实分管的责任要求。要以《系统》为平台,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的使用、保管、领用、调拨、移交制度,固定资产定期清查制度,在制度中要明确财产使用人、管理人及综合管理部门的具体职责,做到分工明确,职责到人。

(二)理顺机制,明确职责。要尽快依据《办法》有关规定,理顺固定资产管理机制,明确相关部门的管理职责,通过制度使会计财务部门真正成为固定资产综合管理部门,确保固定资产的购置、调拨、处置审批等环节全面纳入会计核算管理。各固定资产使用部门要提高责任意识,协助会计、后勤部门搞好日常的维护、管理和核算工作。

(三)加强价格预测,做好预算管理。要认真搞好固定资产价格变动趋势预测,降低市场价格变动对预算准确性的影响程度。其次,要摸清家底,并结合各职能部门的业务发展趋势,全面考虑,综合平衡,保障重点,使得预算指标真正成为固定资产管理控制的主线。

(四)落实固定资产管理责任追究制度。根据新《办法》,要健全固定资产管理监督体系,制定资产综合管理、实物管理、部门管理等各环节的责任追究细则,确保资产管理责任追究制度落到实处。

(五)尽快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建议上级对银监局分设及职工宿舍出售形成的固定资产挂账问题,尽快制定会计处理办法进行处理。

资产分类管理范文第6篇

金融资产在上市保险公司资产中占据相当大的比重,是公司营业利润的重要来源,能够反映上市公司的资金投向、投资结构配置、风险管理能力和水平。由于金融资产的初始分类直接关系到后续计量方法的选择,进而影响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本文对我国上市保险公司金融资产四分类现状进行统计分析,并进一步研究其公允价值变动对利润的影响。

关键词:

金融资产分类;公允价值变动;利润;政策建议

一、上市保险公司金融资产分类现状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第二章第七条规定,金融资产应当在初始确认时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由于金融资产的初始四分类直接影响到后续计量方法的选择,进而影响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因此成为监管部门、准则制定者和保险企业自身等所关注的焦点。由于保险公司几乎不涉及贷款业务,因此本文讨论的金融资产主要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笔者将在分析目前上市保险公司金融资产分类现状的基础上,进而深入分析不同分类对利润的影响。笔者根据2012-2014年四家上市保险公司,即中国人寿保险、中国平安保险、中国太平洋保险、新华保险(下文分别简称人保、平安、太保和新保)对外公布的资产负债表数据(共11个季度),利用EXCEL作为计算分析工具,得知金融资产状况如下:

第一,持有的金融资产数额方面,人寿、太保、新保、平安四公司持有的金融资产数额占总资产的比重平均数分别是53.57%、59.72%、55.75%和33.16%,平安保险的金融资产数额所占比重明显小于其他三家公司且波动范围较大,其持有数额呈现明显减少趋势。

第二,季度数额折线图显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四条折线从上向下依次是平安、人寿、太保、新保,均没有交叉点,并且四公司在2012年第二季度数值均为最低,以后逐季上升;从整体上依次观察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折线图发现,每个年度的折线段均类似抛物线,季节性特征尤为明显,平安和人寿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季度数额折线均高于太保和新保,且前两者折线波动频繁、幅度大,2014年之后平安超过人寿;后两者折线从2014年初开始上升,太保是急剧上升并超过新保、新保则是缓慢上升趋势。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折线图也是四条折线没有交叉点,从上向下依次是人寿、平安、太保、新保,且人寿的持有数额远远超过其他三家公司,人寿的折线围绕季度均值5014.21亿元上下波动频繁但幅度不大,平安的折线季度均值为2882.33亿元,除了2013年第四季度为最低点2308.06亿元外,几乎没有明显的波动,太保的折线围绕季度均值1551.76亿元上下波动缓慢且幅度不大,新保的折线自2012年第三季度起平稳小幅上升。

第三,从三类金融资产占金融资产总额的比例来看(用AQ1、AQ2、AQ3、AQ4分别表示近三年第一、二、三、四季度同期平均比重),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数额均呈现出年度内先小幅度上升而后再大幅度下降、第四季度急剧下降的特征,占金融资产比重都很低,但平安和人寿明显高于太保和新保,平均比重在1.42%-3.8%之间。持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数额除了第三季度数额略有波动外,人寿持有量最高达50%以上,其次是太保和新保、平安持有量最低至27%。平安、太保和新保三公司持有至到期投资数额基本持平且明显高于人寿持有量。经计算得出各公司投资结构,人寿、太保、新保和平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三项投资的比重分别为4:49:43,1:36:59,2:37:58,4:28:61。从中发现,人寿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持有至到期投资占比重相当大,尤其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几乎占金融投资的50%;太保和新保的投资结构差别很相似,持有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均超过58%,其次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所占比重在36%以上;平安公司的持有至到期投资超过6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相对较少为28%。

总而言之,除了平安保险以外,其他三家保险公司的金融资产投资所占比重都超过了50%;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持有数额受市场因素影响较大,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持有数额呈现显著的季节性特征,在四家公司中,人寿持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投资数额远高于其他三家,除了平安公司2013年第四季度的持有量有明显下降外,其他三家公司持有量基本保持稳定;交易性金融资产占金融资产比重都很低,年度内基本上呈现先大幅上升后大幅下降、类似抛物线形状的特征;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量显著高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年度内走势相似、但上升下降的幅度较小;四家公司持有至到期投资数额都相当大,除人寿外持有量都在56%以上;交易性金融资产大量出售均出现在年末,很可能是管理层为了盈余管理的需要而减持,因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二、上市保险公司金融资产分类问题分析

根据我国财政部2014年3月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修订稿(财会[2014]14号)(本文简称2号准则,下同),从长期股权投资原核算范围中剔除“重大影响以下且没有公允价值”的权益性投资纳入22号准则的核算范围,自2014年7月1日起施行。在实施新规定过程中,随着投资企业所持股份的追加或减持,会计人员必须对涉及金融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的转换事项进行账务处理。刘国峰、孔盈(2014)的研究发现,在个别财务报表中,金融资产与长期股权投资互转过程中性质发生改变的那部分股权投资均以视同销售的方式来处理。由此可见,该转换的账务处理势必影响企业当期利润。对比2014年第二、三季度报告,发现平安和新保持有长期股权投资的数额有所减少,持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数额有所增加,很可能是由于受2号准则的影响;太保的长期股权投资持有量自2013年第一季度以来一直未变,持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数额2014年度在逐渐减少;而人寿的长期股权投资持有量却有所增加,持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数额2014年度在逐渐增加。2号准则并未明确“重大影响以下且没有公允价值”的权益性投资纳入22号准则的核算范围时会计实务界该如何进行转换时的核算,在实务中此类问题的会计处理可能会出现同一业务账务处理不同的现象。

不仅如此,从上文得知四家上市保险公司金融资产投资在资产总额中所占比重都很大,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持有数额较少但呈现显著的季节性特征,年度内折线图类似抛物线,增持减持幅度非常大,很可能会使得当前利润随其公允价值变动而大幅变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量显著高于交易性金融资产且变动幅度较小,但两者走势相似,原因在于两者都是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进行后续计量且同受证券市场因素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准则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损益表,一定会对当前利润产生影响;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虽然不影响当前利润,但是上市公司可以择机处置,处置时不仅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利润,而且原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部分要转出计入当期利润,因而上市公司是较容易把握当期利润与前期利润的差距达到平滑各期利润之目的。上市公司在对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进行初始分类时,实际上并没有绝对的界限。企业外部人根本无从得知管理层的真实意图,因而上市公司完全可以根据“财务目标”的需要把计划短期持有的证券划分为持有意图不明确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以便储蓄利润伺机释放。

三、上市保险公司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对利润的影响分析

我国保险全行业自2007年1月1日起执行2006年由财政部颁布的会计准则,对金融资产重新进行分类,并对符合条件的采用公允价值计价。按照22号准则规定,使用公允价值进行初始和后续计量的是第一类和第四类,第一类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本文根据我国四家上市保险公司在2012-2014年间公布的定期报告,经过指标整合与精确计算,得到四家公司有关项目的季度数据(如图1所示),并就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对利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1)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与利润的同向变动。2012年第1季度到2014年第3季度期间,四家保险公司税前利润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情况如图1所示。从中发现,无论是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散点图形和线性趋势线还是税前利润的散点图形和线性趋势线,人寿和新保的运动路径都非常相似,而太保和平安的运动路径也都非常相似。但是这两个指标的数额大小是有明显差异的,新保和太保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税前利润明显少于人寿和平安。同时资产负债表显示,新保和太保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数额也明显少于人寿和平安,而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即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这可能就是新保和太保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税前利润明显少于人寿和平安的原因。另外,图1显示四家公司的税前利润都是随公允价值变动的变化而变化的,也就是这两个指标的运动路径是一致的,并且呈现年度内年末数值最高、第一或第二季度数值最低;而资产负债表数据显示,四家公司期末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数额都有所减少,这很可能是管理层通过出售部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达到年报需要之目的。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占税前利润的比率来看,四家公司的情况也各有不同,总体而言,人寿的该指标比较平稳,太保和平安波动较大,新保波动剧烈,如图2所示。具体而言,结合图1可以看出,人寿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数额很少且变动小,税前利润线性趋势上扬、斜率大,因而造成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占税前利润的比率平稳。平安和太保的折现图走势相同,且在2012Q4、2013Q4数值达到年度顶点,这说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税前利润的贡献相当大;新保在2013Q3之前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税前利润的贡献有正有负、波动剧烈,而公司每年都是盈利的,结合图1可以看出,2012和2013年度税前利润受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影响较大,而2014年度的影响明显下降很多,因为年度内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量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蓄积利润。会计准则规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不得被重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但却并没有对其持有时限和出售时机进行规范,当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满足终止确认条件时,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和因转移金融资产而收到的对价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均计入当期损益,从而会对利润产生重大影响。以平安为例,从图3可以发现,资产减值损失和税前利润的变动趋势一致,年末税前利润上升,同时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数下降。尤其是2013年末,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数额是两年内最低值,此时的税前利润却是两年内最高值。从资本公积的数额看,2013年末为830.06亿元,比2013年第三季度少20.84亿元。由此可见,平安公司在2013年末有通过出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释放利润之嫌。从上文得知,四家保险公司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都远远多于交易性金融资产。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与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倍数来衡量,11个季度的倍数平均值分别为人寿13.2倍、太保52.5倍、新保21.9倍、平安8.7倍,最高者属太保2013年第二季度为82.7倍,最低者属平安2012年第三季度为4.3倍。如图4所示,以太保和平安为例,2012年第三季度倍数比前一季度的倍数增长了3倍多,税前利润环比指数(当期税前利润/上期税前利润。)与前期相比却下降了近1倍,2013年第三季度倍数82.7与前一季度的倍数63.4相比显著下降,税前利润环比指数与前期相比却上升了1倍多,太保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与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倍数折线起伏波动最大而税前利润环比指数折线却能保持平稳;平安2012年第三季度以后两条折线总体上波动不算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与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倍数稳步小幅上升、而税前利润环比指数几乎是围绕均值1.1倍上下波动且均为正数,说明其税前利润每年都在上升,上升幅度有增有减。太保利润上升的稳定性很有可能是因为其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与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倍数的大波动平滑了其利润。

四、政策建议

(一)明确金融资产分类标准,加强监管与信息披露一方面金融资产分类界限不清,仅从管理层意图来分类是不恰当的,建议以盈利状况作为条件之一限制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限制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金融资产总额中的比重、初始确认后限制持有时限,从而减少利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蓄积利润的行为。另一方面有关部门应明确“重大影响以下且没有公允价值”的权益性投资纳入22号准则的核算范围时,实务界应如何核算。另外监管部门对随意划分金融资产的保险公司应予以惩戒,还要监督其完善事前控制机制,建立适合本企业需要的金融资产分类管理办法。上市保险公司还应充分披露企业金融资产分类的依据和减值的依据,以增强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

(二)加强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风险管理保监会对2012年至2015年2月,平安、太保和新保存在的违法行为,均作出了行政处罚。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风险是常规风险,上市保险公司应进一步改进风险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系统,分类、识别、量化并评估各类风险;建立保险资金运用风险处置机制,制定应急预案,及时控制和化解风险隐患。

资产分类管理范文第7篇

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计提折旧;科研经费

中图分类号:F830.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6-0090-02

为适应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和高校改革与发展的需要,财政部对现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试行)》进行了全面修订,拟定了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的基本理念是在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中适当引入权责发生制,同时兼顾预算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的信息需求。与现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试行)》比较,征求意见稿对固定资产核算的变化,是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之一。为了真实反映资产价值、合理确定教育成本、实现固定资产的补偿和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财务管理与资产管理的结合,要求高等学校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以下结合笔者工作实践对《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固定资产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见解和建议。

一、《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对固定资产管理的影响

(一)征求意见稿体现了固定资产管理改革的要求

高等学校固定资产是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价值,实现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征求意见稿将会计核算基础从现行的“收付实现制”调整为“修正的权责发生制”,增设了作为“固定资产”备抵类项目的“累计折旧”、因设备修缮及安装而暂时不能作为固定资产核算的“在建工程”、因固定资产出售、报废、毁损等处置核算的“固定资产清理”、反映固定资产清查结果的 “待处理财产损溢”等科目。并考虑到高等学校固定资产的特殊性,增加了“文物文化资产”一级核算科目。同时,在原有“固定资产”科目核算中增加了“出租出借或作为担保的固定资产,应设置辅助簿进行登记” 的内容,并要求固定资产出租收入、固定资产对外投资评估价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等在“其他收入”科目中进行核算。征求意见稿同时完善了会计报表体系,增加了《现金流量表》,补充了与固定资产管理相关的报表项目,规范了报表附注的披露内容,使得会计报表中固定资产内容更完整、更真实。上述内容和规定从会计核算的价值方面体现了固定资产配置、使用、补偿、清查、处置等管理环节,是对固定资产的全面、全过程和全方位的价值管理。有利于固定资产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财务管理与资产管理、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的结合,有利于固定资产的绩效评价。体现了《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要求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具有较强的科学性。

(二)计提折旧是固定资产真实性和教育成本合理性的反映

首先,计提折旧是为了真实反映固定资产价值。现行高校会计制度把“固定资产”的对应科目“固定基金”归在净资产类,由于不计提折旧,资产负债表中的净资产并不能真实的反映学校的净资产。其次,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是为了合理确定教育成本。固定资产折旧是教育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培养学生的固定资产消耗程度。最后,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也为固定资产的预算提供必要的编制依据,是实现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相结合有效手段。因此,征求意见稿取消“固定基金”科目的同时,在相对应的支出科目下增加了“资产折耗”二级核算科目,用以反映固定资产损耗的补偿情况。

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应该说,《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在设计上已经有所突破和创新,内容也更加全面,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但有些问题仍需要深化和进一步完善,以下是对相关方面问题的分析。

(一)固定资产的补偿机制有待完善

征求意见稿对固定资产的补偿依据,是以计提折旧的形式,通过 “教育费用”、“科研费用”、“管理费用”等费用核算科目下设的“资产折耗”二级科目核算来归集体现。高等学校当年“资产折耗”科目的借方发生数应作为下一年度新增固定资产预算编制的参考依据。但从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资产折耗”科目的借方发生数并不能作为下一会计年度新购置设备预算编制的参考依据。对于科研经费所占比重较大的高校尤其如此。由于科研经费具有项目期限较短、年限不一、个人使用和用途专一等特点,使得科研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不一致,由此形成的“资产折耗”不能真实地反映科研用固定资产的补偿结果。进而导致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的相对脱节,影响高等学校的新增固定资产年度预算的科学性。从《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关于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的要求来看,固定资产的补偿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固定资产折旧与无形资产摊销的起始时间有待统一

征求意见稿规定“高等学校一般应当按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照提折旧,从下月起不提折旧”。对无形资产而言,征求意见稿规定“高等学校应当自无形资产取得当月起按月计提无形资产摊销”。上述规定有悖会计的一致性原则。

(三)固定资产分类及折旧年限标准有待统一

目前,教育部将现行的固定资产分为十六类,而财政部则将其分为十二类,双方的分类标准存在较大的差异,给固定资产的明细分类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同时,高校的资产管理部门每年直接向教育部上报两次年度资产决算报表,一次是按财政部的要求上报,另一次按国管局的要求上报;同时,通过财务部门按教育部的要求间接上报年度资产决算报表。由于固定资产分类标准的差异和上报要求的不同,资产数据的利用率大大下降,报表的上报难度加大,并导致三份报表存在不一致和不可比的情况。而高校现行的固定资产既没有统一分类标准,也没有明确的折旧年限标准,与征求意见稿的改革不配套。

(四)家具作为固定资产管理的价值标准有待明确

征求意见稿规定“固定资产是指高等学校拥有的预计使用年限超过一年(不含一年)、单位价值在2 000元以上、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有形资产”。征求意见稿同时作了补充说明“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的大批同类物资,作为固定资产管理”。从上述规定和补充说明中可以看出,作为固定资产确认的条件为,价值标准和年限标准同时满足,但在价值标准不满足的条件下,满足年限标准的大批同类物资按固定资产管理。在高等学校固定资产的会计六分类中,文物和陈列品不提折旧;图书可作为满足年限标准的大批同类物资的固定资产管理;但一般设备中的家具怎么管理?征求意见稿没有明确规定。如果按上述两个条件同时满足,将有大量的家具资产因价值标准不满足而游离于固定资产管理之外,这既不利于固定资产的真实反映,也不利于高校财务信息的可比;如果按大批同类物资作为固定资产管理,则缺乏规范的价值标准。《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有六大变化,其变化的核心只有一个:确保高等学校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可比。因此,制定家具的价值标准是实现上述目的的有效途径。

三、对《高等学校会计制度》 (征求意见稿)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

(一)采用代管转存的方式,实现科研经费购置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对于科研经费购置的固定资产,采用固定资产规定的折旧年限标准。在第一次计提折旧的同时,将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与科研项目存续期不一致所产生的后续应计提折旧总额一次性计提到“其他应收款”科目下设的“应收科研计提折旧与累计摊销”二级科目借方,“代管经费”科目的贷方,达到科研项目指标转存的目的。科研项目结题后,按正常的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每月计提折旧的同时,同金额冲减“其他应收款”和“代管经费”,直到计提折旧与转存科研项目指标同时完成。考虑到新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实施后,以前年度的固定资产已在购置时全额补偿完毕,建议只对新增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补偿。

(二)统一固定资产折旧与无形资产摊销起始时间

考虑到高等学校经费使用的特点,尤其是存在科研风险的可能性,采用会计的谨慎性原则,建议对于新增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均采取当月计提折旧的方式。

(三)统一固定资产分类与折旧年限标准

正确确定高校固定资产分类与折旧年限标准是实现固定资产补偿机制、合理确定教育成本、实施固定资产绩效评价的前提条件。因此,建议财政部、教育部、国管局根据高等学校的实际情况重新制定或修订统一的固定资产分类及折旧年限标准,完善固定资产会计核算相关配套制度。

(四)规范家具作为固定资产的价值标准

科技的发展和生产工艺水平的提高使得家具的材料、质量和价值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传统的纯实木家具分化为实木、钢木和板式家具等。对高校而言,由于家具的使用者多为学生,使得高校在购置环节大量选择板式材料家具。目前,高校大量的板式学习用桌价值集中在150元~300元之间,使用期限不超过两年;另有数量较多的学习用椅子价值低于100元;有些椅子、凳子的价值在50元以下。致使大量的低值、容易损坏的家具管不好也管不了。从高校的执行情况来看,多数高校根据本校的情况规定了家具的价值标准,只是相关高校的价值标准不同而已。如果说设备的价值标准由500元提高到2 000元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合理性要求,那么,家具价值标准的确认也应该是合理的。因此,建议由教育部参照设备的价值标准,统一规定家具的价值标准,以实现资产数据的可比和家具资产管理的简化。

参考文献:

[1]财政部,教育部.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试行)[Z],1998.

[2]财政部.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 [Z],2009.

[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Z].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资产分类管理范文第8篇

【关键词】国有企业;分类管理;统一监管;资本化

30多年的国有企业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体制机制上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为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当前面临着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内竞争市场的变化,国有企业的进一步改革不仅是必须的,而且非常紧迫。要从国有企业改革顶层设计出发,宏观改革和微观改革兼顾,市场机制和行政指导结合,立足国内面向国际,促进国有企业向关系战略领域和国计民生领域集中,壮大国有企业国际竞争实力。

一、国有企业改革出现的新情况

1.国有资产管理机制有待完善

根据现行《国资法》,国务院和各级地方政府通过授权非国资委部门的方式,可以承担国有资本出资人代表的职能。同时,在非金融国有资产领域外,国有资产也已基本建立了以国务院国资委、省市国资委为主要出资人,财政部门、审计和纪检部门相结合的管理机制。但是在经过近几年发展,出现了一些有碍管理机制发挥作用的情况:一是部分国有企业仍处于行政垄断行业,政企不分,同时行驶出资人、行业管理者和经营管理企业的角色;二是对国有企业仍采用行政级别管理,市场化机制不足;三是国资委体系对国有资产管理覆盖不完整,除了国有金融资产外,国资委体系一直未能完成对全国国有资产的管理,特别是近年来成立的城投平台、中央及各地职能部门归属的国有资产,脱离了国资委管理体系,成为新的政企不分平台。

2.国有经济布局有待进一步市场化

国有企业改革的初衷是解决经营困境,提高经营效益,方向是壮大国有经济力量,确立国有经济在国家经济中的战略性地位。通过多轮国有企业改革,目前国有经济已经在我国经济战略领域、重要基础设施及支柱产业占有重要地位,从中小企业层面逐步退出,战线大大收缩,布局结构得到优化,但是国有经济布局存在着行业仍过于宽泛,占据了社会经济资源,进入已高度市场化竞争行业,挤占民营企业发展空间;同时,在涉及安全、战略性、基础性、垄断性和公益性领域,国有经济实力不足,控制力和影响力不够突出,社会责任未能体现。如何进一步优化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布局,如何提高国有经济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如何提升国有经济对社会的公益贡献,都是摆在国有企业改革的另一个难题。

3.国有企业竞争力需更突出

经过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等措施,国有企业在竞争中发展壮大,在部分领域已成为行业领导企业。2012年,国有企业上榜《财富》世界500强已经增至54家。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国有企业的实际竞争力,与国内民营企业相比,国有企业具有较为雄厚的资本,较高的信用和融资能力,以及聚集了高学历人才,具有很强的竞争实力。但是国有企业代表的是国家竞争能力,名列世界500强的这些国有企业主要都是中石化、中石油等垄断型国有企业,以及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金融企业,从利润率指标及人均产值看,比世界500强平均水平要低一大截。说明目前国有企业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大,而不在强,在参与国际竞争中,无论是在管理水平、经营能力、技术创新等各个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距。

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系统化建议

结合上述分析国有企业改革的现状问题,国有企业改革已经不再只是对企业的改革,而是上升到国有资产、国有经济竞争力的问题。下面笔者将从国有企业定位、实施分类监管为基础,以最终提升国有资产的竞争力、影响力和控制力为目标,从监管、布局、机制等方面提出深化改革的建议。

(一)重新定位国有企业,实施国有资产分类管理

1.划分公益性和竞争性国有企业

随着前几轮国有企业改革积累的经验,下一步要将国有企业进行重新定位,不再将国有企业简单视为市场经济自负盈亏的主体,也不简单视为国有经济体制的专属企业,而是划分为公益性国有企业和竞争性国有企业。其中公益性国有企业在中央企业主要是石化、电网、通信、航空等资源性或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企业,在地方省市则主要是供水、供气、公共交通等公共服务企业。其他企业全归属于竞争性国有企业,按市场经济规律,注重国有资产资本化,推进公众公司改革,以国有资本带动企业和产业发展。

2.实施分类精细化监管

以国有企业分类为基础,实施分类监管,可以进一步提高国企管理水平的需要,并据此建立更为科学、更为符合企业实际的考核、奖励以及分配制度。针对不同类型的国企,可以采取不同的公司治理结构。参照芬兰、瑞典等西欧国家,对公益性国有企业和竞争性国有企业,分别主要考核成本和考核利润;参考马来西亚,由不同机构分别管理公益性企业和竞争性企业,前者采取政策性控制,后者以营利性为管理目的。

在我国,公益性国有企业可按企业所在行业特点,实施一企一法进行精细化管理;对于竞争性行业,则以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控制范围及盈利能力为管理重点,不再干预企业决策及内部事务,简政放权。

(二)支持国家经济战略,调整国有企业布局

对内,在我国强调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大背景下,国有企业的发展要以支持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升级转型为重心,积极服务于国家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战略导向。对外,我国要继续融入世界经济,争取在国际经济秩序和国际资源定价中争夺话语权,国有企业要承担我国企业国际化的重任,不断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围绕“做强做优世界一流”的目标,深化改革。

在未来国有企业布局调整上,重点往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性领域、国民经济命脉、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城乡公益性基础设施、重要自然战略资源、部分特殊支柱行业和重点高新技术行业倾斜。其他领域全部开放给民间资本按市场经济规律自由发展,并且适当限制国有企业向竞争性领域过度发展,防止部分国有企业借助已有雄厚资本阻碍市场竞争。为此,需要对国有企业进行梳理,合并企业主业,促使向未来重点行业布局发展,制止向非主业领域发展。

(三)继续国有企业改革,提升国有经济实力

1.分类实施国有企业改革

不同类别的国有企业,将实施不同的改革路径。公益性国企兼顾社会服务和企业发展双重目标,企业的社会效益高于经济效益,必要时需要承受政策性亏损,在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尤其是在外部经济环境发生剧烈波动或发生突发性事件时。因此公益性国有企业要建立有针对性的出资人管理制度,实施稳定的内部用人、薪酬和人事任命制度改革;在行业监管上,要对产品价格、服务标准、成本控制、行业限制等实施管理,防止出现损坏公共利益的情况,可以学习香港地铁公司管理模式;在与政府关系上,要给予规范的政策安排,甚至通过立法确定企业与政府的关系、政策性补贴等。

竞争性国企对提升国家的产业竞争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规模经济要求很高的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领域,改革的重点是依托资本市场,通过整体上市等手段,进行公众公司改革。这类企业的运行和管理机制全部市场化,完全作为独立市场竞争主体,独立承担经济法律责任和市场竞争优胜劣汰。政府仅作为市场秩序维护者和出资人参与对企业的管理,与其他所有制企业并无差别。

2.科学改制国有企业

按照“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对有国有企业实施公司化改制,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依据分类的国有企业定位,建立和完善公司治理架构、重大责任追究机制,深化内部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国有产权交易监控平台,强化国有资本预算制度和监督机制。对于竞争性的国有大企业,以建设新型国际化公司为目标,实施股权多元化改革,通过整体上市、投资基金、开放股权合作等形式,积极推动国有资产资本化,完全按照资本市场的要求和规则运作,促使国有资产就彻底资本化,与社会资本紧密结合,共同提升国有企业的国际化水平,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适应新经济形势,优化产业结构方面,国有企业改革应该继续深化,并提升至国有资产系统整合的高度,加快国有资产资本化,利用境内外资本市场,推动优势国有企业发展壮大。按照分类管理和集中统一监管的思路,充分调动国有资产,精细化管理和培育国有企业力量,更好履行国有资产的公益性、战略性、先导性作用,共同创造国有经济更加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郭跃进.诚信贬值:中国企业面临的严峻挑战[J].经济管理,2009(4).

[2]津夫.国有资产管理概论[M].中国城市出版社,2009(6).

资产分类管理范文第9篇

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设计;实现

1引言

固定资产在企业总资产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体现企业生产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想促进企业的正常持续发展,就一定要加强对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建设有效的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这样才能有效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让企业在新时期获得发展。

2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设计

在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设计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固定资产管理的需求,企业可以从实际出发,对目前企业固定资产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来设计针对性更强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缺乏有效的管理方法,由于企业的固定资产一般是由财务部门来负责,因此财务部门会直接采用财务软件中的固定资产模块来进行管理,这样不仅大大增加了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量,同时也凸显出各种问题。另外,在固定资产的管理中,对于固定资产的购置和报销的流程不够合理,缺乏有效的制度,固定资产的采购没有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来做好规划,最终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企业对固定资产的利用不充分,没有加强资源在不同部门的共享。企业对于固定资产的后续管理环节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没有处理好报废的固定资产。针对这些问题,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设计中,一定要以此为导向来设计,确定固定资产管理系统需要具备的功能。从存在的问题来看,要想改善现阶段固定资产的这些问题,就一定要在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中设计固定资产的查询功能、修改功能,能够实现对固定资产信息的处理、收集和存放,这样才能便于管理,最终实现固定资产管理的科学性和规划性。系统中应该包含采购申请业务和固定资产报废业务,提高采购申请的计划性,使其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同时要加强固定资产报废的管理。在系统设计中,应该确保系统的可操作性原则,提高系统的实用性和智能化,使系统能够针对重点管理内容进行重点管理。同时还应该确保系统能够方便管理和维护,由于固定资产在企业总资产中所占的比例一般比较大,而固定资产的变动性也很大,因此需要在系统的维护和管理中减少花费的时间,确保系统方便管理和维护,才能真正发挥系统的优势。

3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实现

3.1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功能性需求分析

在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实现中,应该加强对系统的功能性需求分析,系统的设计主要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采购申请业务和固定资产报废业务,其中采购业务又可以分为计划内申请和计划外申请。计划内申请是业务部门按照预算计划来对需要采购哪些固定资产提出申请,这部分需要完全符合预算计划,如果固定资产采购的金额和数量超过了预算计划,那么系统就会将采购申请自动退回。计划外申请是企业针对一些突发的状况和情况提出采购固定资产的申请,这一申请需要通过计划委员会的审批才能实现。固定资产报废也是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内容,在管理系统中设计固定资产报废业务,按照业务部门提出固定资产报废申请—资产中心进行审核—领导进行审批—账务处理这一流程来实现,通过这一规范化的流程来强化固定资产报废管理,让固定资产管理更加规范。其中业务部门提出申请,主要是项目管理部门按照固定资产的报废计划以及报废要求来提出报废申请;资产中心审核是财务相关部门来对固定资产进行技术鉴定,并提出处理意见,并以此作为是否符合报废要求的重要依据;报废审批就是企业的领导者来审批固定资产的报废计划以及报废清单;账务处理就是由财务部门来对报废固定资产的价值信息进行审核,并将固定资产的处理和退库交由相关部门处理,最后进行账务的处理。具体来说,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应该包含基础信息管理、固定资产采购管理、采购计划管理、固定资产日常管理等功能模块,在每一个模块中又包含一些小的模块。例如,在基础信息管理业务中,又包括计划科目管理、资产分类管理、供应商管理、员工信息管理和组织机构管理等。

3.2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总体功能结构的实现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总体功能结构应该包括基础信息管理、固定资产采购管理、计划管理、固定资产日常管理、任务管理、合同和付款管理以及系统管理这7个系统,每一个子系统中又包含一些功能模块。其中基础信息管理包括资产分类管理、固定资产的选型管理、计划科目管理计划模板管理和供应商管理模块,固定资产采购管理包括固定资产采购合同管理、采购申请处理、计划内采购申请和计划外采购申请,计划管理包括计划周期管理、计划编制、计划调整、计划汇总和资金预算查询,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包括固定资产的盘点管理、固定资产的领用管理、固定资产的台账差异查询以及固定资产的台账管理,任务管理中包括参与的任务、发起任务、待办任务和流程监控,合同和付款管理包括合同付款和合同管理,系统管理包括角色管理模块、权限管理模块、用户管理模块和系统日志模块。

4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应该从企业的发展实际需求和现状出发,针对企业对资产管理的实际需求来设计符合企业运行情况的固定资产运行系统。从而提高固定资产的管理效率,加强固定资产的审计、清理、评估和核算等,最终实现企业固定资产的优化配置和最大化利用,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宋仁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6).

[2]张舒敏.基于RFID的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3.

[3]胡健.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3.

资产分类管理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不良贷款;经济发展;应对措施

一、引言

自从资本主义出现后,金融危机似乎成了必然发生的事情。而最近这些年,各国经济饱受金融危机频发之苦,经济发展停滞不前,更有甚者出现倒后退的情况。各国商业银行也受池鱼之殃,同样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

2008年始于美国的金融危机给人印象深刻,即使各国政府采取了许多救助方案,但依然无法阻挡各种大型金融机构的破产,金融危机逐渐蔓延深化,终于空前的金融危机不可避免的爆发了。金融风暴肆虐全美,美国许多商业银行无奈宣布破产。根据官方统计的结果,2009年一年内至少有115家商业银行破产。引发金融危机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充分认识不良贷款与宏观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国政府开始关注宏观经济与不良贷款之间的关系,希望借此来保证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安全与稳定发展。我国当前经济形式并不乐观,我国商业银行可能存在一定风险隐患。而中国国情与国外并不相同,经济波动在我国会造成更直接的影响,我国银行的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更容易受经济波动的影响。而历数历史上的众多金融危机,y行贷款违约是毫无疑问是罪魁祸首之一,故存在于商业银行中的大量不良贷款便是诱发金融危机的关键因素之一,它也是悬于我国银行业上方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自上世纪80年代,由于种种原因,空前数量的不良贷款累计于四大国有银行,国内银行信贷率更是远远超出了国际普遍公认准则。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于1994年通过设立资产管理公司,剥离了四大行1.4万亿的不良贷款。但是这只是风险的转移,实际上风险依旧存在。在此之后,我国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有所下降,但形势依旧不乐观。2002年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依旧远高于国际警戒线。后来随着多方共努力,我国不良贷款率明显下降。银行不良贷款率的高低,反映了了商业银行的盈利的能力,同时也可以看出银行在同业间的竞争能力的强弱,稍有不慎,还会引发金融危机。所以可以看出银行不良贷款率与国家经济发展息息相关。

二、银行不良贷款的相关理论

(一)银行不良贷款的概念界定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有多种不尽相同的定义,其中的一类是指指借款人在到达了合同期限,仍然没有能力去偿还本息,导致银行因此遭受无法避免的损失的贷款;另一类定义则是那些因为各种意外最终导致偿还出现问题,无法按照合同约定时间去偿还银行应该收取的利息甚至无法偿还本金的贷款。而银行审批发放贷款后,无法按照约定的日期收回的贷款是本文探讨的不良贷款。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是银行资产质量的主要的外在表现,它在很大程度上是作为反映商业银行资产的是否安全的指标存在的,同时通过它可以测度银行目前面临的风险的大小。各种文献通常是这样定义银行不良贷款率的:银行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余额/各项贷款余额。而对于我国来说,我国商业银行需要计算的不良贷款率指标中的不良贷款余额,按我国以往的方法如一逾两呆,也就是需要计算逾期贷款、呆滞贷款和呆帐贷款。为了紧跟时代脚步,现在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并要求实施贷款五级分类方法,也就是将贷款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种类别,后三类划分为不同程度的不良贷款。按照贷款五级分类法对不良贷款的进行分类的考虑较之以往更为充分也更为科学,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避免由于贷款期限的转移,还贷时间的推迟和用新的贷款去弥补旧贷款等做法导致低估不良贷款,可以更为完整的反映我国贷款实际的表现状况。

(二)我国不良贷款的分类方法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国际通用划分指标一般有两个:一种是时间指标,一种是质量指标。若按时间指标,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设立指标,简而言之,不良贷款通常是指贷款合同逾期三个月仍然不具备偿还本金及利息能力的贷款。而按照质量指标进行划分,各国设立指标基本一致,不良贷款是指贷款损失可能性比20%高的那些贷款。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分类大概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历程:

无资产分类标准阶段(1988年以前):在此期间,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我国并没有银行资产需要进行分类管理的意愿,既然国家不要求资产分类,加上我国金融业发展缓慢,金融理论研究不深,自然而然银行也不需要对资产质量进行分类,也不需要管理资产,更不用说界定究竟何为不良贷款。

“一逾两呆法”阶段(1988年-1997年):在这期间,分类管理银行信贷资产的重要性逐渐显现,国家开始重视资产管理,资产分类也就开始了新的篇章,当时主要是以时间标准进行划分,银行贷款还款时间超过合同期即为不良贷款,没有超过的就是正常贷款,不良贷款又细分为逾期、呆滞和呆账贷款,被金融业简称为“一逾两呆”贷款。

两法并行阶段(1998年以来):因为时展,为了适应世界潮流,保证我国银行信贷资产的优良品质不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同时希望借此改善我国长此以往落后的银行信贷管理水平。中国人民银行在国际通行法则的基础上,不忘本国的真实国情,了跨时代的《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要求各商业银行实行质量标准,原则上银行需要划分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从而将贷款分类。可以将我国种类繁多的贷款分为五类,这五类中,正常贷款自然是前两类,后三类毫无疑问就是不良贷款了。这种分类标准最大的好处是借款人的真实运营情况可以被银行掌握一部分,银行可以对借款人的情况实施监控和分析,可以及早的发觉贷款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从而对症下药,这样便增强了风险管理能力。然而尽管贷款五级分类方法在我国早已开始实施,官方早已强调活用,但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还存在着单纯的按照规定划分资产的做法,并不是真正领会文件精神,并没有模拟借款人未来现金状况,从而判断借款人是否真正具有偿还贷款的能力。因此五级分类方法在我国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三)银行不良贷款产生的宏观因素

1.宏观经济调控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为了保持经济的飞速增长,主要依靠传统模式增大生产要素投入数量,也就是发展中国家惯用的外延扩大再生产的模式而非内涵扩大再生产来保证经济的不断增加,同时过于注重经济增长速度而忽视了经济质量,这样做虽然在前期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但一些负面效果却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的发展逐渐显露出了征兆,如通货膨胀率急剧上升和“经济过热”现象。因为盲目地追求经济在数据上飞速发展,结果却致使经济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暴露各种潜在的经济问题,最终导致经济发展受阻,得不偿失。此外我国企业资金来源过于依赖银行发放的贷款,习惯于空手套白狼,银行总贷款额快速增长的代价就是金融业贷款质量下滑,当经济无法正常运转时,政府只能硬着头皮放松银根,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货币投放量,从而致使通

货膨胀更为严重,进一步造成巨额银行贷款和违约,不良贷款随之产生。

2.宏观经济体系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长依靠方式单调且粗糙,长久以来我国的经营手段一直都是以政府为核心的粗放型经营模式,国有银行一直充当着贷款发放人的角色,我国每次经济改革,银行最后都作为改革的买单人,巨额不良贷款就这样产生了。

3.资金融通结构的影响,由于我国的国情,国内企业主要通过银行体系获取资金,缺少自由资金的企业屡见不鲜,企业的经营只能靠贷款,若企业出现问题,合同无法按时履行,银行不良资产的数量必定会增加。

4.我国没有设立政策性银行时,通常政府会依照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目标而制定相应的贷款发放要求,也就是后来被称之为政策性贷款的资金,银行的不良贷款也包括绝大部分的政策性贷款。

三、降低不良贷款率的建议

因为不良贷款率会对经济发展造成较大影响,故政府需要在不良贷款率的调控方面加大力度。

(一)应该注重对国内外的宏观经济经济环境进行分析,同时对与金融业相关的各项宏观经济政策也要多加关注。虽然看起来,各种宏观经济因素,例如通货膨胀及货币供应量等相比较而言难以把握,所以为了未雨绸缪,尽量去对宏观经济变化情况多分析,构建出可以提前应对各种情况的应急机制。这样可以提前消除不良贷款带来的金融业系统性风险,也可以与国内的各类政策保持一致的步伐。

(二)为了将风险管理做到尽善尽美,我们需要强化对宏观经济波动的风控能力。当务之急是构建一个先进的风险监管系统,提前预防不良贷款可能带来的金融风险。其次政府应颁布完备的风险准备制度,这样银行通过坚持实施来达到抵抗风险的能力。国外完善的风险准备制度具有科学的结构和严谨的原理,值得我国学习。而我国目前还缺少完善的银行风险准备制度,所以需要有足够的风险准备资金来保证商业银行在企业违约时还有正常运营的能力。

(三)信贷资金的审批模式要规范,审批要求必须要愈发严格。银行不能鼠目寸光,为了保持当前信贷量的持续增长,最大化自己本身的利润,盲目增发贷款量,而可以忽略信贷项目中蕴含的风险,这样无异于火上浇油,不仅无法使银行不良贷款的状况得到改善,还会让新的贷款中的不良贷款量上升,使得银行业务的风险逐渐扩大。

参考文献:

[1]李俊峰.商I银行不良贷款率对经济周期的时滞分析[J].财经论坛,2010(3)

[2]张淼.银行不良贷款率与经济发展状况[J].上海统计,2002(11)

上一篇:区域经济报告范文 下一篇:合作社财务管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