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管理运营方案范文

时间:2023-11-27 09:49:01

资产管理运营方案

资产管理运营方案篇1

一、运行调度系统

生产运行调度采用无线四遥技术,可全天候对分布在市区的51个终端采集的清水池水位、机泵开停状态、电压、电流、电量、功率因数、机温、水量、水压、越限警告、故障警告等12类39个供水参量,每间隔15分钟进行一次巡测,并对机泵进行遥开、遥关。运行调度系统设置下述功能模块:

1.接收数据:上位机接收由分散终端采集的实测数据并以数据文件存储;

2.显示曲线:屏幕显示流量、压力、水位、电量等曲线;

3.打印报表:输出压力、流量、水位统计日报表、遥测参数时报表、水泵运行台时日报表及月报表、单位电耗统计报表;

4.绘制图形:绘图机输出水厂综合曲线、水位曲线、压力曲线、管网压力平面图;

5.四遥调度:通过各终端进行抽测、复测、巡测、遥开、遥关、遥调;

6.动态显示:以列表形式显示采集的参效,将巡测参数动态地显示在模拟屏上。

二、经营管理系统

本系统运用环宇一160oA型分布处理多用户机,使用DATAFLEX新型多用户应用开发数据库语言,基本覆盖了供水企业的各项业务,实现了各管理业务数据的高度牌享,从而减少了差错,提高了效率。

(l)营业管理系统

管网管理:对输配水管线、口径、材质、位置、走向、长度、建成期等管线资料和管线上各个闸井、消火栓、街坊进口等节点资料以及各节点所控制的供水范围等情况进行快速查找,输出管线资料卡、节点资料卡,节点大样及管线图。用水户管理:建有用户数据库,分别记录用户地区、所属行业、用水性质、基本水价、各月用水量、水费、附加费;并对超计划用水按规定分档计算加价收费额。售水管理:可以分区、分行业统计用水户户数、水量、水费以及计划供水情况,输出各式台帐、报表。水表管理:建有水表档案库,记录水表安装位置、产权、水表生产厂家、型号、周检记录等。可以按多种条件,快速检索进行输出,并可提供水表例修计划.

(2)生产管理系统

综合计划及统计管理:编制生产计划,包括公司及各水厂年度、季度、月份生产计划,并可根据计划实施情况对后期计划进行调整。按统计专业要求对公司及各水厂各项经济技术指标进行统计输出。建有历史数据库,可对近20年数据进行检索、输出。

(3)财务管理系统

完成资金计划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工资核算,材料核算,现金及银行帐管理,实现了机内转帐和帐务处理电算化,由机器生成各种会计报表及台帐,向公司提供经营状况及经济活动分析资料。

(4)物资供应系统

设有材料入库、领料、查询、核算等功能,完成专项物资及各种材料的三级核算,生成材料三级明细帐、材料金额汇总表、生产流动资金统计分析表等。对物资进行ABC分类管理,输出ABC资金分类动态表。

(5)人事劳资管理系统设置职工人事档案数据库,设有岗位分类、劳动保护、劳动工资、劳动力调配等管理模块,设有全员培训、人员考核记录、文化与技术素质统计等功能。

(6)档案管理系统

设有文书档案、声像档案、经营档案、科技档案、会计档案等管理模块。进行文件标题级的标引注录,实现快速检索。设有档案开发利用管理模块。本系统达到国家一级档案管理要求,91年通过验收。

(7)企业标准化管理系统

设有企业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数据库,登录现有企业标准体系中的各项标准代码、标题及标准内容。

(8)目标管理系统

设有目标制定分解、追踪检查、考评奖惩等功能模块。记录公司、科室、各基层单位年度目标及其分解情况,追踪月度目标完成情况,输出目标实施进度表,汇总各责任单位目标考核结果,输出考核成绩表,按目标考核成绩输出奖金分配方案等。

(9)经营决策系统

本系统是公司微机管理系统的最高层次。其主要功能是综合生产运行和经营管理各子系统的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加工处理,整理成为公司生产经营综合性信息,提供给决策者。将综合数据汇总后分析企业的经营状况。将公司的经济技术指标完成情况,纵向与去年同期对比,与历史最好水平对比;横向与同行业先进水平对比,以便找出差距,提出企业经营存在的问题,逐层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为改善企业经营状况提出多个可行方案,以便领导决策时选用。本系统应用量本利分析,ABC管理法、市场预测及决策技术等现代化管理方法的理论,对公司水源调配和生产运行制定优化调度方案,在保证安全供水的前提下,实现经济运行。在分析企业经营管理诸因素的基础上,为改善企业经营提出价格调整方案,计划供水方案和发展新用户方案,为企业制订经营发展政策提供依据。通过对水源能力,社会需水变化等因素进行分析和预测,提出今后五年、十年供水发展趋势,为新水源建设提供依据。微机应用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是发展企业现代化管理的必然需要。应用微机是企业管理发展到一定层次的要求。通过几年的实践我们体会到:

1.将微机技术引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起点高,可以在较短时间内,使企业经营管理从手工经验方式,转入现代化管理的新时代。

2.实现微机管理的过程,势必对生产经营的全系统提出变革的要求,促使企业管理各项基础工作向新高度发展,加快企业管理标准化、程序化、规范化的进程。

资产管理运营方案篇2

关键词:预算管理 企业运营

现代企业之间竞争异常激烈,要想抓住市场,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必须及时感知到市场需求的变化,做到决策的快速反应。而要实现决策的快速反应,一方面必须有扎实的信息基础平台提供预测、决策所需的基础数据;另一方面则需要合适的管理模式保证决策流程的科学性和及时性。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很好的管理模式。因为预算管理是实现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方法。预算监控的内容包括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等预算,它涵盖了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全面预算管理是指在企业管理中,对与企业的存续相关的投资活动、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的未来情况进行预期并控制的管理行为及其制度安排,可以为管理信息网络化提供节点。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内容

全面预算管理的基本思想就是基于历史和现在的数据预算将来的收支情况,达到对企业运作的有效控制。从企业全局来看,主要分为:投资预算、经营预算和现金预算。其中,投资预算与其投资的项目及风险状况相关程度非常高;经营预算主要受企业自身运作的影响;现金预算是前面两项活动(投资和经营)的结果。这其中经营预算涉及的情况相对来说比较复杂,因此受到广泛的关注。

对于制造型企业来说,其经营活动主要包括:产品销售、产品生产、原材料采购。每一项企业基本的经营活动都会带来企业收支变化。经营预算主要涵盖了企业从销售到生产、物料管理整个过程运作情况的预算。根据“以销定产”的思想,先依据客户订单和对需求预测综合确定预计销售量,然后根据预计销售量确定需要的材料和设备、人工能力, 由生产部门预算出加工费用, 由物料部门预算出材料费用,加工费用和材料费用共同构成产品的制造成本,然后预算出销售费用、研发费用和其他管理费用,将这些费用按照一定规则分摊到产品上形成产品成本。

二、全面预算管理的体系结构

针对制造型企业的特点,其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应包含以下几个部分内容:经营预算、财务预算和财务分析和成本控制。其中财务分析和成本控制是基于经营预算和财务预算的,是对数据的进一步挖掘和分析,以期能为决策者提供更多科学有效的数据。该体系结构是一个闭环体系,在这个体系里,决策者可以反复测算不同的方案,为后面要实现的快速反应决策支持打下基础。

三、基于全面预算管理的企业运营

全面预算管理能整合企业所有经营活动产生的信息,利用计算机可以对拟订的决策方案进行快速而精确的运算,从而为决策者提供快速反应的依据。如果市场有任何的变化,只需将变化的信息输入到计算机系统,系统便可很快地重新计算,决策者依据这些计算的结果,可以迅速地制定应对策略。

企业在某一期间关于销售、生产和采购整个运营过程的计划称做企业决策方案。企业决策方案的生成需要多方面数据的支持,以往企业通常是各个部门各自为政,取到的只能是局部最优,采用基于全面预算管理的机制不再采取各个部门各自做预算然后上报的方法,而是直接由决策层通过讨论,借助计算机系统做出预算,形成相关决策方案。

企业决策方案形成主要步骤有:

制定销售策略制定生产策略制定采购策略制定财务管理策略全面预算

以上前面4步是方案的形成过程,而全面预算是对前面4步形成的方案的检验,同时也是前面4步策略制定的依据。

销售、生产和采购三个决策支持子系统提供的销售策略、生产策略和采购策略(这些策略是环环相扣的)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企业运营策略,然后通过全面预算子系统对这个决策方案进行利润、现金流和资产负债预算,同时提供财务分析数据和成本分析数据,这就形成了一个可供参考的企业决策方案。

但要对决策方案进行合理的评估必须应用一套合理的评估体系,该评估体系应该能够对拟订的决策方案做出科学的评价,以利于企业实际运作。该体系主要从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现金能力、资产负债管理能力、成长能力5个方面对企业进行评估,在评价方案时可以采用这5个指标,然后对每个指标根据其重要程度分配不同分值以利于计算。

在对企业决策方案进行评估时,先计算出方案对应的指标值,拿这个值和行业平均值进行比较核算其分数。

为了达到企业运作目标,需要对决策方案进行优化。根据企业发展的目标不同,按目标多少不同划分为:单目标决策和多目标决策。

(1)单目标决策方案优化分析

单目标决策指针对的决策问题只有一个目标,如利润最大化或成本最小化。单目标决策优化可以采取线性规划模型进行优化。

(2)多目标决策方案优化

随着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企业目标不再是单纯地追求利润最大化或成本最小化,而是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价值包括多个方面:经济的、社会的、环境的等等。每个方面都成为企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追求目标,而这些目标具有不可公度性(指各个目标没有统一的度量标准,难于比较)和矛盾性,这类决策问题属于多目标决策问题。

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运营中的运用不仅需要企业基础信息系统的支持,还需要与销售、生产、采购决策支持子系统整合,所以,对企业信息化程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当前信息化脚步不断加快的前提下,要在企业运营中应用实施基于全面预算管理的管理思想,最主要的阻碍可能还是来自于企业管理者对管理模式和管理思想的运用。

参考文献:

[1]徐一飞:以预算管理发展现代企业内部控制.上海会计,2001年2月

[2]易晓斌 王 玮:关于集团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探讨.中国煤炭

资产管理运营方案篇3

根据省政府(*政发[29**]32号)《省政府关于授予国有资产投资主体审批办法的通知》的文件精神,为规范国有资产投资主体审核、审批程序,现对申报省级国有资产投资主体问题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申报国有资产投资主体的组建方案。组建单位按照国有资产优化配置,理顺国有企业产权关系的原则,提出国有资产投资主体组建方案,由省财政厅、省经贸委、省工商

局、省委企业工委等有关部门对组建方案进行会审,提出修改意见。组建方案应包括:申请授权经营的国有资产范围;授权范围内企业的资产质量情况和财务状况;拟授权企业内部的产权管理制度、财务预算制度、财产监管制度;拟对授权范围内企业进行重组的思路和资本营运及发展规划。同时附各成员企业的财务审计报表、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证,拟组建公司的章程(草案)。

二、组建单位在完成以上工作后,正式向省政府上报申请授权其为国有资产投资主体的请示。

三、经省政府正式批复同意后,组建单位要对纳入授权范围的企业进行全面、彻底的财产清查,并由中介机构对企业应摊未摊、应提未提的费用及历史遗留问题或潜在亏损进行审计核实,按财务规定进行调帐。对清查出来的不良资产、无法转为经营的非经营性资产经中介机构核实后,由组建单位提出核销、剥离意见,报送省财政厅。

四、完成资产清查工作后,、由省财政厅对纳入授权范围的国有净资产、相关企业的国有股权、债权及其他国有资产的具体项目和金额进行核实,出具国家资本金核定文件。国有资产投资主体根据核定的国家资本金办理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和工商.注册登记变更手续。

五、建立规范的母子公司体制。纳入授权范围的国有企业原则上都要改制为多元投资主体的公司制企业,各企业要摸清家底,明晰产权的基础上,制定改制方案,并按规定进行资产评估。评估结果经确认后,有关费用剥离和国有股权设置应报省财政厅国资办,形成以产权关系为纽带的母子公司体制。

六、各市、县参照省级国有资产投资主体的规定,提出组建方案,做好相关工作。

省政府关于授予国有资产投资主体审批办法的通知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

为深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实现政企分开,加快建立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营运体系,提高国有资产运营效益,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根据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有关规定,省政府制定授予国有资产投资主体审批办法。通知如下:

**、授予国有资产投资主体的目的

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实现国有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使企业自主经营,同时保持所有者对经营者的必要制约;实观政府行政管理的职能与国有资产所有者代表

的职能分开,同时确保出资者职能落实到位。

按照“国家所有、分级管理、授权经营、分工监督”的要求,省和地方政府分级管理国有资产,由省政府授权省内符合条件的企业作为国有资产投资主体,经营授权范围内的国有资产,行使所有者职能,确保出资人到位。授予国有资产投资主体的企业不承担政府行政管理职能,对授权范围内的国有资产依法行使资产收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的权利,通过对授权范围内的国有资产进行营运,实现国有企业的战略性改组和国有经济布局的结构性调整,承担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对授予国有资产投资主体的企业,要建立相应的国有资产经营责任制度和考核制度。

在政府机构改革过程中,凡与政府部门脱钩的国有企业及其国有股权,应划拨或委托给相应的授予国有资产投资主体的企业营运,今后各级政府职能部门不再代行出资者职能。

二、授予国有资产投资主体的对象

跨行业的综合性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或投资公司、控股公司),国有资产规模较大、公司制改革规范、内部管理制度健全、经营状况好的国有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公司,可授予国有资产投资主体。

三、授予国有资产投资主体的原则

(**)授子省级和省辖市级国有资产投资主体的企业净资产原则上在1亿元以上,授予县级国有资产投资主体的企业净资产原则上在20**万元以上。

(二)授予国有资产投资主体的企业应当是按照〈公司法》要求设立的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要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有健全的资产管理、全面预算管理、审计和监督管理制度,其子企业原则上要进行公司制改造,形成以产权为纽带的母子公司体制。

(三)授予国有资产投资主体的企业今后经营业务应以资本运作为主。

(四)授予国有资产投资主体的企业个数要从严控制,县级原则上不超过2家。

四、授予国有资产投资主体的审批

根据[20**]64号文和《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授予国有资产投资主体由省政府审批。

(**)省级国有资产投资主体。省政府审批,省财政厅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会同经贸、工商等有关部门参与组建方案的审核和组织实施工作。

(二)省辖市国有资产投资主体。市政府制定本市授予国有资产投资主体的总体方案(内容包括国有资产营运架构体系、国有资产投资主体分类设置的原则、数量、名单及实施该方案的操作程序等),报省政府(同时抄送省财政厅、经贸委、工商局)。授予市级国有资产投资主体的企业,由市政府审批,报省政府核准(同时抄送省财政厅、经贸委、工商局),申报文件上报20天后,省政府如无其他意见,市政府审批生效。原由各省辖市自行授予国有资产投资主体的企业名单及概况补报省政府和省财政、经贸、工商部门备案。

(三)县(市)级国有资产投资主体。各县(市)政府提出总体方案,报各省辖市政府审核,由省辖市政府汇总后报省政府(同时抄送省财政厅、经贸委、工商局)。授予县(市)级国有资产投资主体的企业,由省辖市政府审批报省政府核准(同时抄送省财政厅、经贸委、工商局),申报文件上报20天后,省政府如无其他意见,市政府审批生效。

五、授予国有资产投资主体申报材料

申报省、市、县三级国有资产投资主体应分别向省政府或省辖市政府提交以下材料:

(**)授予有关企业国有资产投资主体的请示,授予对象未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的需同时请示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

(二)授予国有资产投资主体的企业授权范围内企业生产经营基本情况和财务状况,包括企业名称及其子公司情况,国有资本金数额、资本构成及其出资额,财务报表,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证、公司章程等。

(三)授予国有资产投资主体的企业的组建方案、公司组织结构图公司发展规划,明确国有资产投资主体与其控股企业之间产权关系、责权利关系的有关文本。

授予各级国有资产投资主体的企业,其产权关系、财税关系、工商登记、干部管理权限、党群关系原则上依照“分级管理”确定。

本通知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省人民政府

资产管理运营方案篇4

关键词:宁波市 水务管理运营 现状 改革方案

中图分类号:F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4-226-02

一、宁波市水务管理运营体制现状

(一)水务事业快速发展

宁波气候适宜、降雨丰沛,水资源总量为75.31 亿立方米,但因流域水系自成体系、过境水量少,以及人口稠密等因素,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1050立方米(按2009年常住人口计算),仅为浙江省平均水平的57%和全国平均水平的50%,仍属资源性、工程性缺水城市。为此,宁波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科学配置,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相应的水资源保障,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效。

1.水资源保障能力不断提高。宁波市始终坚持内部挖潜与境外引水并举,不断加大投入,推进水源调蓄工程建设。截止2010年底,全市范围内已建成白溪、横山、亭下、皎口、周公宅、四明湖等大型水库6座,中型水库24座,小型水库379座,加上河网可供水量,水资源供给能力已经达到23亿立方米/年,略高于全社会现状21亿立方米/年的用水需求。跨流域、跨区域的引水工程体系进一步完善,近年启动的曹娥江引水工程和钦寸水库的建设将进一步保障全市今后的供水能力。同时,通过组建原水集团,积极探索原水供应市场化运营机制,对白溪等8座大中型水库及姚江河道水源进行集中调配,实施多库联合调度供水,保障了宁波中心城区的供水需求。

2.城乡一体供水体系基本形成。经过几十年特别是“十一五”的发展,宁波市通过投入巨资,推进了重大供水工程的建设。“十一五”期间,全市投资40多亿,先后实施了白溪水库引水和皎口(周公宅)水库引水两大引水工程,建设东钱湖水厂、毛家坪水厂两座50万吨/日的现代化水厂和一条城市供水环网,以及鄞州、北仑、江北区域供水工程,基本形成了水源联调、水厂联网、管网联供的格局。同时,不断加大城乡统筹力度,实施乡镇供水管网改造、装表到户,逐步形成了城乡一体化供水体系。

3.污水处理能力明显提高。近年来,宁波市利用世行贷款加大投入,提高城市污水处理能力。通过市、区两级政府及相关排水企业的共同努力,目前中心城区污水处理能力达到74万吨/日,污水处理率达到85.21%(2010年底全国城市污水处理率为77.4%),老三区(海曙、江东、江北)的污水处理能力达到42万吨/日,中水回用能力3万吨/日。

4.“分质供水、优水优用”的水资源配置格局初步形成。为提高城市供水品质和满足工业企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市委、市政府高屋建瓴,大力构建分质供水体系,将大型耗水型工业供水与城市公共供水分开,组建宁波工业供水有限公司,新建大工业专用供水系统。城市公共供水采用水库优质水源,工业专用水厂水源取自平原河网及境外河道引水,实现了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5.水价机制逐步完善。水价一定程度上承担着调节水资源供求、维系供水企业保本微利经营、维护消费者基本生活权益等多种功能。宁波市自1988年以来,经历了10次水价调整,历次调整都对提高城市供水质量、合理开发配置利用水资源、增强市民节水意识、确保污水处理费征集等方面起到了促进作用。水价机制的不断完善,实现了政府对水资源的宏观调控、涉水企业的生存发展、消费者基本权益的维护三者关系的平衡与协调。

(二)水务行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宁波市中心城区水务事业经过几十年特别是“十一五”时期的发展建设,总体上取得了实质性发展,但目前在政府管理体制、企业运营机制、水资源能力建设等几个方面还面临一些问题。一是企业运营机制亟需完善;二是政府管理体制有待理顺;三是水务能力建设任务艰巨;四是排水管理体制亟待理顺;五是节约用水、优质供水理念有待深化。针对上述问题,为了适应宁波市城市化水平快速提高的新形势,顺应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水环境保护的要求,促进水务行业的健康发展,提升政府对水资源的综合调控力,必须积极稳妥地推进水资源统筹管理,对从原水、制水、供水到排水、污水处理、中水回用的“水链条”进行系统整合,建立水务一体化运营管理的体制机制,为宁波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构筑现代都市提供坚实的水资源保障。

二、宁波市水务管理运营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和方案选择

(一)总体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中央关于水利改革发展的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六个加快”重大战略部署,从实际出发,稳妥推进改革,进一步完善政企分开、职责明晰、运转协调的水务管理体制,探索创新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开发的水务运营机制,逐步建立发挥体制优势、强化行政管理的水务政策法规体系,为宁波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水资源支撑体系。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民生优先的原则;二是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三是坚持政企分开的原则;四是坚持积极稳妥的原则。

(三)改革方案及利弊分析

根据上述水务管理运营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和原则,结合宁波实际,我们认为有两套方案可供选择。

方案一:实行“一体管理、一体经营”改革。这个方案的主要特点是:构建“大水务”管理模式,即同时推进市级水务行政管理体制和市区涉水企业运营机制两个层面的改革。具体方案框架如下:一是调整市级部门职能。整合市本级涉水行政职能。二是组建水务集团。在市国资委的统一协调下,组建宁波水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水务集团)。三是明确水务集团主要职责。水务集团根据市政府的统一部署,负责实施全市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规划和供排水规划;按照市政府和有关部门下达的水利基础设施、供排水基础设施及社会公用事业项目的开发投资任务,承担水利项目和供排水设施的开发建设。并根据项目建设需要,通过市场筹资融资,加快建设进度;负责原水、制水、供水、排水、污水处理的统一运营和管理。四是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新组建的水务集团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企业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须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起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切实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五是妥善做好人员调整和安置工作。涉水行政职能整合过程中,人员编制按照“人随事走”原则调整安排,职责划转的部门,承担划转职责的人员,连同编制一并划转。六是利弊分析。上述方案改革较彻底,从长远看比较符合改革方向和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将有利于政府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防洪防涝、供排水系统完善等一系列水务活动中, 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管理;有利于整体谋划并优化水资源的科学调度和节约集约利用;有利于减少部门磨擦和扯皮,降低管理成本。

但按照这一方案实施改革,目前需要正视和化解一系列困难和问题。第一,部门职能归并难度较大。第二,涉水企业人员身份复杂。第三,实现改革目标耗时较长。第四,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几乎没有。七是对策建议。若采纳上述方案推进改革,实施过程中,需重点做好以下工作:第一,理顺各方关系与职责。理顺政府涉水行政管理职责,理顺市、区两级政府和部门涉水建管职责,理顺市、区涉水企业资产关系,理顺涉及职能划转部门的人员编制关系,理顺企业相关涉水管理人员的编制关系,特别是要理顺原水集团的人员关系及其与县(市)区在水库管理局的人员关系。第二,明确步骤,把握节奏。在整体方案的统一指导下,先着手进行政府部门相关涉水职能的调整,并将相关事业单位、企业单位成建制地划归调整后的水行政主管部门管理。待磨合一段时间、各方面时机成熟后,再由水行政主管部门牵头,按照改革实施方案着手组建水务集团。第三,规范操作,措施周全。在改革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规定的目标任务和程序,精心组织,规范操作,妥善顾及并处理好各方的利益诉求。针对改革中可能产生的难以预料的矛盾和问题,必须制定相应的工作预案,未雨绸缪,积极应对。同时,在改革过程中,务必统一思想,始终坚持以满足市民和企业日益增长的生产生活用水需求为首要目标,确保建设项目按照既定目标推进。

方案二:实行“分段管理、分段经营”改革。这个方案的主要特点是:从宁波市水务行业管理和运营的实际出发,立足于解决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对水务行政管理体制不作大的调整,并保持原水集团的股权结构、运作方式、主管部门、考核办法基本不变的前提下,着重于改革城区供排水企业的运营机制,对自来水、排水、工业供水等下游水务资产实行整合,组建以供排水一体化为目标的水务企业,并与原水集团按上、下游水务资产实行“分段经营”,分别完善和理顺原水集团自身管理经营体制及其与县(市)区关于水源地的管理体制、城乡供排水一体化管理运营体制。一是组建供排水集团。由市国资委牵头协调,将现有的市自来水总公司、工业供水有限公司和城市排水有限公司的资产通过划拨、购买或参股等多种途径进行整合,组建宁波供排水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供排水集团)。供排水集团本着“精简高效”原则,科学设置内部工作机构,并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立供水有限公司、排水有限公司、工业供水有限公司、水务发展投资有限公司等独立运作的子公司。二是明确供排水集团主要职责。供排水集团根据市政府的统一部署,负责中心城区供排水行业运营服务、资金筹措、项目管理、资产管理等工作,实行制水、供水和排水一体化经营,实现企业内部资源共享。并以此为平台,逐步利用资本市场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经营管理市场化,提高城市水务的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三是明晰政府部门职责边界。四是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五是利弊分析。这个方案相比于方案一,其主要优点在于阻力小、易操作,见效快。第一,有利于解决宁波市水务行业的当务之急;第二,符合现行法律法规要求;第三,有利于涉水建设项目的推进。

本方案存在的问题是:第一,在近期不利于上游与下游之间水务环节的统一调控和管理,原水集团和供排水集团两家企业可能在供水调度上发生一些矛盾,也可能在水库建设和水厂建设的相互匹配上产生一些矛盾。第二,在面临重大气象灾害时,水利与城管两个部门有可能会从各自职责和利益出发,在水资源调度方面产生意见分歧。六是对策建议。若采纳方案二的思路推进改革,实施过程中,建议通过制度设计,促进两个部门、两家企业的权、责、利融合统一。第一,健全规划对接机制。坚持以构建统一协调的水务规划体系为龙头,依照宁波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战略,编制完善全市原水、自来水、污水、排水、防洪排涝等涉水专项规划,形成覆盖城乡的水务规划体系。建立健全规划协调衔接会机制,全面加强水务规划与经济社会总体发展规划的衔接,加强水务各专项规划与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总体规划的衔接,加强市、区水务规划的衔接,推进规划的有序实施,发挥水利设施的综合效应。第二,完善科学决策机制。为了综合协调各涉水管理部门工作,建议加强领导,建立“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下,各职能部门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推进机制,确保“分段经营”的水务管理运营体制顺畅运行。建立定期的联席会议制度,对水务事业重大发展和改革事项进行集体讨论和决策,同时,研究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保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第三,强化协调互商机制。由于按照方案二思路改革后,行政管理上仍然由两个部门分别负责,建议改革中要着重构建“四项沟通协调制度”,实现各部门职责充分对接。第四,规范责任考核机制。建立和完善各项目标考核管理办法,严格考核,奖优罚劣,引导各相关部门和单位把精力集中到加快水务事业发展上来,重点加强对原水集团、供排水集团各自在水资源安全和战略储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城乡供水质量和服务等方面的考核。要进一步完善激励竞争机制,在完善考核指标、改进考核办法、严格奖惩兑现上下功夫,充分调动各单位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在全市水务行业形成你追我赶、争先恐后、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第五,构建协力推进机制。在原水集团和供排水集团按各自职责对上、下游水务资产实行“分段经营”的过程中,按照水务一体化管理的总体目标和要求,需逐步理顺各自体制机制。原水集团要重点推进境外引水工程,加强水源地管理,保障原水资源的科学调度、安全供应,进一步理顺与县(市)区在水源地管理方面各自的职责,完善内部管理运营机制;供排水集团要重点推进下游涉水企业的整合重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大工业用水、中水、自来水“分质供水、备用保障”的水资源合理配置格局,继续深化完善城乡一体化的供排水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供排水集团与原水集团之间、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之间、政府与涉水企业之间的责权利关系,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原水和供排水管网的投入及管理体制、老三区与新三区的供排水一体化管理运行体制、水价形成机制、污水处理费分配机制等,加快构建协力推进水务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对比两个方案,方案一注重于前瞻性,着眼于水务事业的长远发展,符合水务一体化管理的总体趋势;方案二更倾向于可操作性,注重于解决宁波市水务能力建设和涉水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两个方案各有利弊。从宁波现阶段水务行业运营管理的现实情况出发,在充分调研各地、各部门、各单位水务管理体制现状,考察学习外地做法的基础上,现阶段方案二更符合宁波市当前改革条件,不仅能够有效解决宁波市水务行业的主要矛盾和当务之急,而且有利于减少改革带来的震动和由此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张拓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宁波实践与探索.河海大学学报,2010第38卷

2.钟玉秀.深化城市水务管理体制改革进程、问题与对策.水利发展研究,2010(8)

3.宁波市水资源综合规划

资产管理运营方案篇5

IBM同时宣布与跨国信息科技分销和增值服务商AVNET(安富利)合作,在中国将参照安富利Solution Path的方法论,针对IBM公司在医疗行业推出的各类软硬件产品和相关主要合作伙伴的业务解决方案。

IBM携手医惠推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医院资产运营管理平台

IBM和医惠公司运用业界成熟的企业资产管理(EAM)思想和最佳实践,采用IBM先进的资产管理平台RTAL(具体包括医疗资产识别WSE,业务整合中间件WAS和资产管理平台Maximo等)基础上,成功开发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医院资产运营管理平台。

该医院资产管理解决方案以医疗物联网技术转化为支撑,创建医院一体化的智能资产管理平台。它将人力资源、设备、资产等医院资源纳入统一管理平台,深度集成临床医疗流程和资源运营管理流程,实现医院全过程、标准化、精细化、一体化的闭环管理。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医院资产管理系统可以帮助医院建立完备的设备耗材管理体系;精确控制预算及实时成本核算;优化资源,提高生产率;提高设备可靠性和精细化管理;实现物流的全程跟踪和控制以及备件物资资源共享。同时,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资产管理系统通过先进的RFID电子标签、条形码等物联网新技术,对资产的全生命周期进行管理(LCAM),实现对资产实物从申购、审批、计划、采购招标、领用、清理、盘点、借用归还、维修到报废等九个方面进行全程精确监管,结合资产分类统计等报表,真正实现账物相符,并通过手持式移动智能终端(EDA)实现资产巡检、登记的简单、高效。

山东滨州医院

成为医院资产管理信息化的实践者

山东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是一家综合性的三甲医院。为了推进和顺应医改需求,实现医院精细化运营管理,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根据IBM和医惠共同研发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医院资产管理系统”,构建全新的医院资源管理新模式,提高了医院总体运营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获得患者及医护服务人员的一致好评。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医院资产管理系统”依托IBM 全球领先的Maximo和 RTAL(Real Time Asset Locator)产品平台,应用了医疗物联网、信息集成等先进信息技术,实现医院资产的全过程标准化管理;构建科学化、专业化和精细化的医院资产管理平台,实现了医院资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完善医院人、财、物等各项医疗资源的计划、使用、协调、监控、评价和绩效考核的管理体系。

山东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院长王强表示:“医院内部资产管理非常重要,这关系到医院整体的服务和管理水平。山东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信息系统包括HIS、PACS、EMR等40多个系统,80%以上业务实现信息化。在电子病历质量控制,临床路径的信息化管理等方面都做出了自己的特色。最近我们与IBM展开合作,利用IBM Maximo医院资产管理系统以及物联网技术,对医院整体资产的状况实现了可视化的掌控,为今后更加有的放矢地开展医院管理工作、梳理架构并进行决策提供了非常有效的帮助。”

资产管理运营方案篇6

【关键词】轻资产 文献综述 运营模式

轻资产模式,在20世纪80年代初由耐克公司首创,在以“轻资产,重研发”的模式下,耐克公司通过将其服装加工环节外包给代工厂,主管产品研发设计、营销以及销售管理方面的工作,获得了规模的迅速扩张。从此,轻资产模式开始在各行各业迅速推广开来,不仅仅在以耐克为代表的体育用品行业,在制造业中的汽车、家电、服装、乳制品以及电脑,互联网行业、高科技行业、电信通信行业、医药行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都开始呈现出逐渐推广的趋势。因此有必要将轻资产运营模式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以为我国企业后期采用此模式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轻资产运营模式的基本理论研究

在基本理论方面,关于轻资产模式的研究又就可以分为以下大类,分别是:轻资产的概念、轻资产运营的定义特征、轻资产运营模式的定义、特征、分类、优缺点。

(一)轻资产概念及定义研究

学术界关于此方面的论述比较多,然而并未形成一致的结论。吕民乐(2004)认为轻资产运营模式,就是指以轻资产来撬动重资产的经营方式,轻资产包括企业的发展经验、规范的管理流程、治理制度、品牌、与各方面的关系资源、人力资源、客户关系以及企业文化等,核心就是品牌。这一观点也得到了杨现锋等(2007)的认同。吕民乐(2004)归结了轻资产的主要特征:占用资金少,适应性强,使用比较灵活,资产回报率比较高。徐春游(2005)将轻资产归结为智力资本,并从企业轻资产的知识构成的角度对智力资本进行分类。同样地,吕爽(2010)认为智力资本以知识及其管理为核心构成了企业的轻资产。

(二)轻资产运营模式相关研究

关于轻资产运营模式的定义,学术界尚无定论。白仁春(2004)提出观点:轻资产运营模式可以理解为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杠杆利用他人资源,以最低的投入,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徐春游(2005)认为轻资产运营是一种以价值为驱动的资本战略,人力资源是其纽带,这一观点也得到了吕爽(2010)的认同。

关于轻资产运营模式的特征,杨现锋等(2007)提出轻资产运营模式最重要的特征在于其使用杠杆原理充分利用外界资源,以减少自身投入,集中自身资源到产业链最高的部分。吕爽(2010)指出轻资产运营的特点在于资产规模小、资产质量轻、资产形态软、资产投入小、资产价值静态或分散时倾向于小而动态的或整合时倾向于大。

关于轻资产运营方式的分类,吕民乐(2004)认为主要通过两种:一是将重资产业务外包或转让出去;二是收购其他企业,本企业负责输出管理。

关于轻资产模式的优缺点的论述,杨现锋等(2007)对于第三方物流企业运用轻资产模式可以降低成本、行业准入门槛,提高核心竞争力、品牌知名度并且可以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

关于轻资产运营模式的风险识别的研究,乔政(2008)以衬衫企业PPG 为例,剖析了采用轻资产运营模式背后可能隐藏的风险:供应链外包的风险、营运资金波动及需求的风险、营销与市场风险。

二、轻资产运营模式在国内应用的研究

关于轻资产运营模式的实际应用研究,国内学者大多仅仅围绕轻资产运营模式作单案例研究。

吕爽(2010)以李宁为例,对李宁公司的轻资产模式进行了分析,分析其利与弊,指出采用供应链全部外包存在一定的风险,上下游供应商市场以及现金流量的不确定给其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李玉新等(2011)对苹果公司采用轻资产模式的一些策略与手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洁揭露其轻资产模式的内在逻辑。同样地,关于苹果公司轻资产模式的研究,戴天婧等(2012)以美国苹果公司为例,从财务战略驱动的角度,分析苹果公司持续轻资产模式运营的基本要点,对轻资产战略的基本特征进行了丰富的概括。

张莉(2012)主要对轻资产模式分类中提到的重资产业务外包或转让出去类型的企业进行应收账款风险管理进行了分析,提出轻资产模式下的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比一般性企业更具风险,并据此推出一系列应收账款管理的措施。

徐光伟等(2013)从轻资产企业融资的角度进行分析,对运用轻资产运营模式的科技公司的融资需求和融资困境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以A公司为例进行说明,最后为轻资产企业提供了政府政策支持、金融服务创新两条融资渠道,其中金融服务创新又包括知识产权质押、订单融资业务、私募债券融资、夹层融资工具以及创业风险投资。

三、文献述评

纵观我国目前学术界关于轻资产运营模式的研究,可以发现,关于轻资产模式的理论研究大多围绕其概念、特征、优缺点等,而且在此方面虽然各方学者小有差异,但基本上已经形成一致的意见。此外,在基本理论层面所做创新逐年并未有较大进展,关于轻资产运营模式的纯理论性研究逐年也呈现减少趋势。在实际应用的案例研究层面,相关文献较多,并且大多围绕单个公司进行案例研究,对轻资产模式在企业中运营的基本特征以及具体的模式进行分析,具有一定个体明晰性。然而,我们也可以发现在案例研究层面,缺乏行业性以及实证层次的研究,这也是未来可以弥补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戴天婧,张茹,汤谷良.财务战略驱动企业盈利模式――美国苹果公司轻资产模式案例研究[J].会计研究,2012,11.

[2]徐光伟,王卫星.轻资产运营模式的融资困境与机制创新研究――一个科技型企业的案例分析[J].当代财经,2013,10.

[3]王卫星,林凯,程莹.轻资产运营研究综述及未来财务研究取向[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2.

资产管理运营方案篇7

【关键词】 资本经营;财务管理;投资;经营效率

资本经营是以利润最大化和实现资本保值增值为目的,以价值形态经营为特征,通过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动态调整,对企业的全部资产或资本进行综合有效运营,以商品生产经营为基础和起点的一种新的经营方式,资本经营的对象是价值化、证券化的物化资本,核心问题如何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产的运行效率,确保资本的保值和增值。而财务管理则是基于企业再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而产生的,是组织财务运动、处理企业与各方面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在于它是一种价值管理,并通过财务决策的优选来增加企业的价值。近年来,经济学界、特别是会计学界,将资本经营与财务管理相提并论,将二者的组合作为探讨深化财务管理的议题。那么,资本经营与财务管理之间究竟存在着一种什么样的内在必然联系,它们的关系如何?是应在资本经营中注入财务管理的理念,还是以资本经营作为财务管理的新模式,还是两者兼而有之?笔者认为:财务管理与资本经营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财务管理是资本经营目的得以实现的保证,而资本经营为财务管理开辟了新的理财天地。

一、投资是维系资本经营与财务管理的纽带

(一)资本经营源于投资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投资,而投资的过程也就是资本配置的过程。企业主动、有效地开展对外投资,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中谋求长盛不衰的基本要求,并成为重要的理财策略。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每一个企业总是处于广泛的社会经济联系之中,每一个企业不仅要吸收其他企业的资金、设备、技术等生产要素,也要使自己参与别的企业经营活动,实行资本扩张来壮大自己。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其核心就是解决资本配置方式的转换,它通过市场的作用来实现生产要素的流动和组合,不仅重视投资增量的配置,而且更重视投资存量的配置。用市场的手段,促进企业改造和重组、转变企业经营机制,使“企业”或全部“有形资产”、“无形资产”、“股权”、“债权”均成为资本市场中的商品,进行“货币――权益――货币”的流通。因此,资本经营可以理解为:资本经营是出资人为获取资本报酬而投出资本,并且可以在产权市场自由转让,以此为手段约束企业经营者,来实现资本合理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行为或经营活动。资本作为一种经济资源,具有稀缺性,使得资本不可能充分供给。正是由于资本的这一特点,才产生如何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资本的问题。维系经济的持续增长需要投资,但是不能光考虑存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经济质量、效益的提高,也就是经济增长是否有利于优化结构,经济增长方式是否是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率。需要特别注重的是,经济增长率与资本增长率的关系、经济增长率与资本配置效率的关系。一般,在经济增长效率高的国家和地区,其资本增长率不仅高而且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较高;而经济增长率较低的国家和地区,资本增长率不仅低,而且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较低。同时,在资本增长率不变的情况下,资本配置的效率越高,经济增长率也越高。因此,在市场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下,资本会流向那些符合产业发展方向、成长性良好、技术含量高、获利能力强的企业,以推动存量资产按市场经济要求进行流动和重组,使企业在竞争中优胜劣汰。因此,实施资本经营,不仅是现代经济增长所必需的基本条件,而且还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它源于资本配置,即投资。

(二)现代财务就是对投资的价值管理

市场经济中,竞争日趋激烈,环境日趋复杂,投资风险日益加大,企业必须更加注重投资效益,规避投资风险。财务管理的中心应是研究企业成长与扩充、资本支出与分配、资本的筹措与结构之间的最优财务决策――资本的优化配置。制定最优投资方案,实现财务投资决策的最优化,提高投资效果。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财务管理兼有筹资管理、内部控制管理以及投资管理职能。但是,其核心还是作出合理可行的投资决策。为此,要求财务管理人员,不仅要利用企业外部各种渠道的资金,而且也要善于从企业外部寻求各种有效的投资机会,学会运用改组、兼并、租赁、股份合作制、出售等资本经营的形式,为企业争取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现代财务管理可以理解为通过价值管理这个纽带,组织、监督、调节、企业资金运动,处理企业同各方面的财务关系,预测、决策、控制投资以及投资效果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资本经营与财务管理作为现代经济发展战车上的两个“车轮”,与投资之路并驾齐驱。资本经营讲求的是经营方式,而财务管理讲求的是经营的管理方式。“经营的中心在管理”,经营与管理存在着一种天然的血脉关系,它体现了资本经营与财务管理的有效组合。

二、资本经营为财务管理开辟了广阔的理财天地

实施资本经营能否为企业增加盈利,规避风险,达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呢?以资本经营的主要方式――兼并而言,许多文章对其评述“成也兼并,败也兼并”、“既是馅饼,又是陷阱”。何以如此评价?殊不知,资本经营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实现了低成本扩张,产品成系列、市场成格局、存量变流量,而且企业实力增强,使其重新获得生机和活力。但也会使企业无法从规模扩张中得到规模经济的效益,反而在扩张中坠入深渊,一蹶不振,甚至销声匿迹。为什么会造成这种局面,其关键在于资本经营没有辅之于现代财务管理。通过财务管理,对目标公司资产、债权和债务状况以及出售的动机作出科学的收益预测,并对投资风险的评估作出合理的决策。同时,在企业建立合理、有效的财务营运机制,增强企业的“造血功能”,规避投资风险。财务管理引入资本经营,能更加有效地开展多元化经营,使资本能够实现最大化的功能,为资本增值、获利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同时,也确立了财务管理在资本经营中的地位,开辟了财务管理的新天地。

三、财务管理的新模式――资本经营

资本运营下的财务管理,不仅要通过企业内部资源的优化组合达到价值增值的目的,还应利用一切融资手段,扩大利用资本份额,通过控股、参股、兼并、收购等途径实现资本的扩张,将企业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结合起来进行优化配置,以获得更大的资本价值增值。

(一)分析对外投资的各种因素,防范投资风险

资本经营作为一项经济活动,其本质就是通过资本交易、流动或使用而获取收益,寻求资本的增值。财务管理以此作为出发点,充分分析、评价资本经营过程中各种条件和因素,增强防范风险的能力,确保资本经营的目标得以实现。企业的并购、兼并、联合、股权转让以及资产重组均属于高风险项目,其投资失误将会给企业造成惨重的损失,甚至是致命的打击。但是,企业为了扩大规模,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必然会进行资本的运作。由于资本经营投资项目预期现金流量的可变性,使得项目的实际收益率与预期收益率发生背离。为此,在开展资本经营时,财务管理首先要认清投资环境的特点、发展变化并结合对外投资的各种风险,利用科学的方法对投资的收益水平进行预测,以其与期望报酬率进行比较,选择方案的优劣;其次,财务管理要对投资成本进行预测、分析和评价,只有当投资方案具有正的净现值时,投资方案才可行;再次,企业投资需要运用大量的资金,这就要求财务管理者分析企业是否有一定的融资场所,可以利用什么样的融资工具,并且能否及时、足额、低成本地筹集企业在资本经营过程中所需资金;最后,由具备相应业务知识的经营者进行投资管理,以实现资本的增值。

(二)选择最优筹资方案,取得综合筹资效益

当资本经营的方案确定后,需要筹划所需的资金来源。资金筹集是资本经营的先决条件,也是财务活动的起点。对于资金的筹集,对不同的资金来源要研究其利用的可能性和效益性;注重合理的资本结构,正确利用财务杠杆的作用。通过资金的筹集,调整不合理财务结构,使之趋于收益与风险相宜的最佳结构;加强事前的分析、预测和规划,实施主动的财务管理,避免由于不合理的资本结构而形成高风险――高负债――低效益,或低风险――低效运行――低效益的格局。

(三)合理配置、有效使用资金

资本经营的最终目的是取得规模经济效益,实现资本的保值和增值。财务管理主要内容就是既保证资本经营所需,又要节约使用资金。在进行日常财务管理中,应加强流动资产各项目的管理。对于货币资金的管理,既要使其具有一定的弹性以保证经营活动的需求,控制现金余额,充分发挥企业资本的作用;对于应收账款的管理,要采用积极的信用政策,扩大销售,同时加强应收账款的回收管理,采取积极的收账政策,保证企业资金周转通畅;对于存货的管理,既要保证生产经营的需求,又要避免过多地占用,以合理有效使用资金。因此,作为日常财务管理活动要确保企业有充足的资源维系其经营,达到资本经营的目的。

(四)实行财务分析,考评资本经营绩效

资本经营的目的是资本的保值和增值。那么,企业在实现资本结构的优化配置后,在一定时期内其经营业绩如何?是否达到资本保值并增值的目的?这就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利用财务报告以及其他有关资料,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和评价企业资本经营中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了解和掌握企业资本经营活动的结果,为企业管理层提供信息资料,从而作出进一步的决策。

资本经营与财务管理两者是相辅相成,资本经营离不开财务管理,而理财必须服务于经营。资本经营为财务管理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推动财务管理以资本经营作为新模式向纵深发展。同时,财务管理也为维系资本经营的健康、持久、正常的发展,采用现代化手段和科学方法,实现企业资本的壮大和经营规模的扩张,提高规模经济效益。从而服从、服务于资本经营,发挥“保驾护航”的作用。

【参考资料】

[1] 邵勋.试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与国有资本运营[J].经济研究参考,1998(16).

[2] 杨波.资本经营[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

[3] 王明夫.资本经营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 郭泽光.财务报告分析[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5] 杨雄胜.高级财务管理[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6] 张先治.高级财务管理[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资产管理运营方案篇8

1税务策划对企业财务管理的作用分析

税收筹划是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重要途径。通过合理的税务筹划可降低运营成本,从而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税务筹划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降低了企业的运营风险。避免了部分企业采取偷税、漏税等不良手段降低其赋税负担。目前,企业税收筹划已经发展到一定的程度,管理手段丰富且具有高效性。根据企业的运营现状,对其投资理财做出最基本的判断,从而构建更加合理的企业节税方案,降低企业运营负担和运营风险,实现现代化的管理模式。财务管理应以推动企业的发展和国家进步为目的。要求管理人员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实施相关财务管理行为。科学的财务规划应成为企业的运营目标,帮助企业做出科学的决断,从而促进企业财务管理的高效性。只有结合税收影响因素,才能确保企业管理者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总之,税务筹划是指企业通过合法的手段规划其税收内容,从而引进先进的管理方案,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

2税收筹划在财务管理中的实际应用

基于财务管理的特点,税收筹划应建立在国家相关法律基础上,以降低企业成本为目标,解决企业财务问题。在企业发展中,财务管理与税务筹划之间相互影响。合理有效的税收筹划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为确保税务筹划的顺利进行,财务策划的合理性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先进的财务管理手段,将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和方式和出发点,以此来检验财务管理的合理性。基于二者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我们对财务管理中筹资、投资和运营过程中的税收筹划进行分析如下。

2.1筹资过程中的税务筹划

筹资是企业发展的基础。目前,权益融资和债券融资是企业的主要筹资模式。而权益融资的主要形式为股票发行和债券融资,债券融资的主要方式为债券发行和银行等贷款方式。由于国家法律明确规定了权益资金成本不能作为企业费用项目,而股息所得税则不在其内。因此企业只能获得税后利润。要确保企业筹资的顺利进行,税务筹划是其重要手段。也就是说,企业股票发行前,企业要具有足够的注册资本,以确保其运营所需资金。这一过程中涉及到企业资本的获得。当然,企业要解决短期资金问题,可通过银行借贷的方式解决,但对于长期的资金问题,企业要尽量避免大量的银行贷款,以降低企业的运营压力。另一方面,注册资本影响企业的资金筹集。足够的注册资本和先进的管理方案可使企业获得银行等融资机构的认可。企业要尽量降低这一影响,最大限度的筹集到债务资本。当企业负债利息率低于投资收益率时,企业可通过财务杠杆或增加负债的方式获取节税收益。在资金筹集过程中,权益融资和债券融资之间各具优势。债务融资可快速为企业筹集资金,但具有潜在的风险。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企业可将其债务融资过程中支出的利息与手续费依法纳入财务费用或者在建工程费用之列。通过税前支取财务费用,从而抵消部分所得税。股票发行过要求企业纳税后才能获得。

2.2投资过程中的税务筹划

企业投资过程是指企业通过一定的资本投入获得长期发展的经济利润的行为。对于财务管理来说,投资是其重要手段。因此,企业应重视税务筹划。在投资方案制定过程中,应通过正确的模式策划投资地点选择,以确保投资效益最大化。企业投资应尽量选择低税区以降低其运营压力。当然企业还应综合考虑劳动力是否充足、产品是否能够畅销等因素,确保企业投资的合理性。为适应改革开放的需求,企业应制定不同的税收方案,以适应不同的优惠政策。为此企业还应重视投资,在企业内部组织投资策划团队,对于地点选择、资金投入等因素进行综合商讨。结合国家政策、企业发展等因素,为企业发展获取最佳条件。另外,根据行业需求还应选择高新技术区或者知识密集型产业。根据不同的税收政策,做好税务筹划,确保企业经营效益的最大化。由于投资规模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投资行为还应以市场发展为出发点。税收作为影响企业投资的重要因素,要在发展之前确定投资规模。另外,投资还影响生产规模和纳税水平,企业应根据自身实力设定企业规模,并逐渐实现发展壮大。在“营改增”这一大环境下,增值税成为企业主要的纳税方式,通过多种方式获得增值税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实践证明,“营改增”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企业的压力。通常情况下,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是我国税法规定的增值税纳税人。在征收增值税时,不同的纳税人适用于不用的征收率和增值率。投资者应从细节分析,对其进行综合评价以确保企业税收压力。

2.3经营过程的税务筹划

企业运营管理是其发展的核心。在企业运营过程中,税务筹划关系其运营成本,二者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其中选择存货计价方式、资产摊销和固定资产折旧是目前企业重点采用的成本核算方案。成本费用包括企业生产运营过程中产生的福利费用、管理费用等。采取正确的费用分摊法在企业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主要方法包括平均分摊法、不规则分摊法和实际发生分摊法等。企业应根据自身发展需求选择不同的分摊方法,承担不同的税务压力。存货计价主要采用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和先进先出法。对于企业来说,不同的计价方式为企业带来不同的成本支出,对企业运营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先进先出法适用于物价降低时的存货计价。固定资产折旧是目前企业广泛应用的税务筹划方式。固定资产折旧所反映的是固定资产在当期生产中的转移价值。企业在运用过程中提取固定资产则就费用计入成本费用。目前,企业的固定资产折旧主要以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及平均年限法为主。在企业发展中,固定资产成本和折旧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如快速折旧法适用于通货膨胀时期,可以降低企业的资金回收期,以增加税收抵税额,延迟纳税。

3总结

目前,税务筹划在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才刚刚提出。为确保其积极作用的发挥,企业应重视这一理念和方式。引进先进的方法和理念,并结合我国企业发展的具体需求,确保其积极作用的发挥。税务筹划与企业财务管理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科学的财务规划还需要财务管理人员不断的提高自身能力,以做出科学的税务筹划策略,确保企业资金最优化利用,降低企业缴税压力,从而确保企业发展。

上一篇:投资融资管理制度范文 下一篇:工程监理进度控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