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发展趋势范文

时间:2023-02-24 02:51:16

职业发展趋势

职业发展趋势范文第1篇

关键词:职业 职业发展 热门职业 冷门职业 职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1-293-01

职业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社会进步的标志,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礼会职业的发展变迁出现了不断加快的趋势,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职业逐渐消失,新的职业不断产生,并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出现热门职业、冷门职业,从而导致人们的择业价值取向等方面发生深刻变化。

一、职业发展

首先,社会的发展带动职业的发展,职业是社会发展的结果。随着社会的发展,职业的数量、类型、结构、要求都发生着深刻变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变化,职业的结构、要求也随之变化。职业是一种相对固定的,体现了社会分工的,并要求工作者具备一定技能的劳动。在现代社会,职业是一个人一生重要的工作经历。它不再是简单的个人渫生手段,而是一个人寻求自我发展、自我价值实现的现实途径。职业是个人维持牛存,发展个性和承担社会义务的集中体现。

其次,经济的发展对职业发展的影响。经济领域是集中职业种类和数量最多的社会生活领域。无论在何种意识形态的社会,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发展生产力是根本目的。这就要求一个社会必须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让人们有机会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因此,经济发展,就业机会增多;经济箫条,失业率增加,经济的发展也会促使社会职业结构和种类的变化。

再次,科技进步给职业发展带来巨大冲击。现代社会科技的迅猛发展,使许多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工艺不断出现。这些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工艺的研究、开发、应用必然导致部分职业的新旧更替和一些新职业的产生。比如,随着通讯事业的发展,就出现了许多通讯手段的研究、通讯设备的开发和维修等职业。再如,当代科技的发展对传统印刷业带来了巨大冲击,计算机汉字照排技术的运用,使印刷业告别了铅与火的时代,汉字录入、照排职业快速发展。此外,科学技术进步不仅导致职业数量结构的变化,还会使职业的礼会地位发生深刻变化。总之,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脑力劳动职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体力劳动职业将越来越少。经济部门和服务性行业的职业越来越多,行政管理等行业的需求越来越少。

二、职业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社会职业的数量、种类、结构、臻求都在不停地变迁着,其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职业种类日益增多。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职业的数量、种类越来越多。据有荚资料介绍,全世界职业的种类近43000种。

2.职业结构变化加快。随着工业化进程,产业结构和行业结构变迁逐渐加快。从工业革命以来200多年的时间里,不但经常出现新行业,且各行业的主次地位的变化亦越来越快。工业革命时期,主要行业是纺织业。一直到进入20世纪,钢铁、化学、汽车、建筑业、信息产业先后超过纺织业。但是,电子从产生、发展到成为一个主行业,只用了几十年的时间。进人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将会给职业结构的变化带来又一次大的飞跃。

3.脑力劳动职业增加。进入20世纪后,脑力劳动职位在社会职位总额中所占比重愈来愈大的趋势就更明显了。据有关资料介绍,1950年美国的向领人员占就业总数的50%,1960年美国的脑力劳动者占就业总数的43.3%,1997年上升为50.1%;原联邦德国1960年为41.8%,1975年上升为514%,并继续出现增长之势。脑力劳动职位的比重不断增大,在我国表现得也比较明显。

4.职业要求不断更新。职业要求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职业本身的内容合作共事者之间的关系、职业要求以及职业报酬。社会经济发展处在不同历史时期,同一社会经济发展时期职业的内容、要求、报酬等都不相同。一些职业,因新的工作设备和条件变化对职业者提出了更高要求,如行政,工作人员、医生、教师、律师等,另一些职业由于任务、职责有一定改变,对就业的要求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三、热门职业

热门职业一般是根据经济发展的情况形成的,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高新技术、电子通汛将是经济的增长点。所以,一些信息,生物、高科技迅速发展相关的职业将逐渐成为热门职业。因为从事热门职业和有热门职业专长的人,都会有助于保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多的生存机会和发展机会。据有关专家估计,21世纪我国热门职业将朝着以下方向发展:一是软件开发、硬件维护、网络集成等高层次计算机科技类职业。二是通信工程、无线电技术等电子子工程类职业。三是农科类职业,,科教兴农、建设新农村、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农科类专业将成为热¨专业。四是金融、房地产、信息咨询等第三产业。五是政法类职业。律师将成为热门职业。六是师范、医科类职业。七是环境类职业。八是院外医疗业。九是美容职业。十是国际商务策划师。21世纪,商务策划将成为发展前景最好、收入最高、就业最稳定的热门职业之一,当前中国企业最缺乏的人才就是提供商务策划的策划师,商务策划师必须是具备丰富的商务经验且能言善辩的人,善于独立思考且洞察力和创新意识较强、能产生新构想的人,熟悉行业的运行机制且有行业发展的战略眼光、能帮助企业克服转型危机的人,这些人总是能够在各自领域不断提供新创意、新设想,能够发现更有战略价值的新领域、新课题、新产品,不断形成独有的优势,也因此成为最受欢迎的人。

四、冷门职业

由于全球经济受互联网络的影响,职业变化的速度加快,某些职业将逐渐衰落。西方有人介绍了今后15年极有可能过时的职业:

1.传统秘书。自从个人电脑、电子邮递和传真机问世,秘书的时间就有45%以上是用来把文件归档、传递信息、邮寄信息、邮寄信件和复印材料。办公自动化将使传统秘书逐渐衰落。

2.银行出纳员。今后几年,几乎所有的银行都将大量使用自动柜员机,只留下为数不多的出纳员负责银行业务的前台交易。

3.电话话务员。据测西方发达国家的电话电报公司可望在今后用自动化语音识别技术取代其一半以上的长途电话话务员。这种技术和自动化电话网与语音信息系统将会使人们失去一些就业机会。

4.接待员。美国某些通信公司现在可以提供能够处理打进和打出电话的极其先进的语音识别系统,许多公司也正在研制相似的系统,这使得不少大公司和政府机构将来可以取消接待员这种职业。

5.公共图书馆管理员。电脑已取代图书馆的卡片目录,而且不久可能取代你所知道的图书馆,那时人们将忘记传统的图书馆,而且干脆通知图书馆通过互联网络把书送过来。

6.矿业。由于商业区、住宅区、房地产的发展,加上环境的整修,公共工程公路、桥梁、水坝的兴建,建筑业将会持续成长。石油、天然气、煤、金属等矿产现阶段需求旺盛,但由于经济循环和社会发展阶段所限,未来矿业的成长将相当有限。

7.制造业。包含机械的设定、调整、操作及维修等,或是以手工利用小型器械来制造产品或组合零件。目前由于进口品多且多利用国外生产和生产线的自动化,传统的人工制造业难逃日渐衰退的命运。惟一的例外是塑胶器具的操作,因为某些金属器械将为塑胶制品取代。

8.运输业。含大众运输及货品的搬运。一般而言,将会持续成长,当然也因行业相异而有不同的发展。就公车司机这个行业的发展来说,仍会快速成长,卡车货运则是持续成长。而操纵搬运机械者则因机器的自动化而成长有限,水路和铁路运输也将因为新科技的发明而日益衰退。

职业发展趋势范文第2篇

人才培养的发展定位要坚持持续发展性,在培养过程中应树立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适应职业岗位的职业性人才的同时,还需要将其培养成为一个有社会素质和职业素养的能融入社会环境的职业人。因此人才培养目标的层次定位要突出高等性、职业性、高技术、高技能。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是高等专门性人才,一方面具有高等素质教育的特征,强调必须具备与行业或职业岗位工作相适应的基础知识理论及素养,与此同时还需要掌握相应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具备较强的职业能力和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有区别于普通的高等教育;从另一方面,它又因较宽的知识面和较扎实的理论素养、较高的技术应用能力和技能水准,有区别于中等职业教育。目前,高职院校在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与社会需求还有相当的距离,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并通过创新实现结构的方式来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现在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教育内容、教育教学模式上。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面推进,经济结构在不断调整,以适应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以及国际化的深入发展,各行各业对于直接从事生产、建设技术、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技术型、技能型的高级实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高技能人才的短缺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在制约和影响中国经济健康、稳定和持续发展。这对担负这一类人才培养任务的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对于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向及专业方向上,根据地方经济的发展趋向,需要做如下考虑。1.针对各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和专业方向,合理调整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对教学进行科学设计,以用来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并与此同时使得学校自身得到快速、稳定、健康的提高和持续发展。2.针对市场需求,有明确的人才培养层次定位。高职教育是专业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专门型人才,因此人才去向具有很强的职业性和基层性的特点。由此人才培养的职业定位应有很强的职业岗位性。人才培养的服务定位需强调社会基层性,要注重一线工作的现场操作,把这些实质型的活动融于课堂教学,并且结合各类不同的行业需求以及地域需求,灵活地进行培养定位,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主要是指针对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来构建课程体系,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寻求更宽的人才培养途径。紧密的结合企业,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做到产学研合作,构建稳定的学生实习基地,组建专业的教师团队,做到在产中做,做中学,以达到完整的产教结合,从而突出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实践性以及市场导向性。

职业资格证书制不断发展和完善

我国的职业教育现在基本上是普通教育和专业职业教育相结合,学生既学到了普遍性的文化知识,又学习了专业技能知识,这两种教育糅合在一起,使学生全面发展。职业教育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这使得职业资格证书有了一个很好的权威性和社会认同性。职业资格证书是对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基本要求,它包括从业资格和执业资格。从业资格指专业从事某一专业学识、技术和能力的起点标准;执业资格则指责任较大、社会通用性强、关系公共利益的一些专业的从事必备标准。现阶段,职业资格认证分别由国家劳动社会保障部、国家人事行政部、国资委商业技能鉴定与饮食服务发展中心等相关部委通过学历认证、资格考试、专家评定、职业技能鉴定等方式进行综合评价,对合格者授予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由于有一些职业需要通过职业资格认证之后才具备从业资格,它成为就业的敲门砖,高职学生在学习时越来越注重对于这些专业的学习。国外的职业资格证书制的成功经验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一个良好借鉴。北欧国家实行国家和地区的职业资格证书,当学生获得不同的职业资格证书以后,可以有机会进入高一等级的学校进行学习。例如学生取得初级职业证书后,可以担任技术工人或是选择进入高一级别的职业学校进行深造,这种自主的选择为学生创造了继续学习或可持续性发展的大好机会。我国接受高职教育的学生由于人数众多,目前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职业专业的资格证书考试。因此完全可借鉴国外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的办法。进入高一级的学校继续学习的方法,是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确立和发展

职业发展趋势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职业发展;大学生职业规划;择业就业观念;理性择业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2)06?0029?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职业更新速度加快,职业发展的变化情况和它的发展趋势日新月异,职业发展的内涵也随之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大学生了解职业发展变化情况及其发展趋势和一般规律,对于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科学合理地管理个人职业发展,切合实际的选择职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职业发展的内涵

职业发展是指个体逐步实现其职业生涯目标,并不断制定和实施新的目标的过程。职业发展又称职业生涯,“是一个人从首次参加工作开始的一生中所有的工作活动与工作经历,是由一个人在一生中所担任的一连串工作职务构成的连续过程,与组织关联密切。”[1](31)职业发展的形式主要有职务变动发展和非职务变动发展两种基本类型。

1. 职务变动发展

职务变动发展包括职务晋升与平行调动两种常见形式。晋升是职业成功的标志,也是职业主体劳动效率的动机来源,它能提高劳动者在工作中的积极性,促使劳动者在其职业活动中创造出更好的工作业绩,尤其是对初涉职场的新人,效果更为明显。平行调动就是职业主体在同一级别的职务上调动,尽管职务没有提升,但是在其职业生涯目标上可以得到发展,也为个人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并未其将来的晋升做好了准备。[2](159)

2. 非职务变动发展

非职务变动发展也是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形式之一,特别是在个人晋升空间较小的情况下,非职务变动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个人追求职业生涯成功的需求。尤其是对于那些组织机构扁平化,上层管理机构不断削减的单位和部门而言,非职务变动发展已经成为个人晋升的代名词。换言之,中层工作人员的职业发展主要是非职务变动发展,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轮岗和换岗。

二、职业发展的新趋势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社会分工也随之不断更新和分化,职业的数量、种类、结构、要求都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当中。从总体来看,第三产业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和扩大,职业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职业分工逐步细化,社会对专业化和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逐年增加。

1. 全球职业发展趋势

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职业发展主要呈现出以下三种发展趋势:

第一,职业更新速度加快。

职业更新速度加快,主要表现在很多传统职业的快速减少、消亡和各种新兴职业的快速增加。从生产领域来看,第三产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家政服务、旅游、保健、医疗、室内装修设计等许多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满足居民消费需求的职业层出不穷。此外,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对从业人员的知识和技术的要求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涌现出了诸如基因和转基因工程师、生态农业工程师、园林设计师、生化试验师以及纳米、航空航天技术工程师等新职业。从新老职业对比来看,一些老的职业不断衰退和消亡,一些新的职业不断涌现和兴盛,传统职业在新的条件下不断调整和革新。总的来说,新职业所占比例和绝对数量都在快速上升。

第二,职业分工逐步细化。

从职业分工的发展历史和历程来说,职业分工经历了一个由简单粗放到细致明了的发展过程。职业分工从最初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一般分工到不同行业的特殊分工,再到不同职业岗位的个别分工。职业分工可以说是越来越细,越来越专业和具体。例如,初期的农业如今已经分化成了粮食作物种植业、经济作物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和优良种培育、饲料加工、化肥生产等等职业。计算机网络出现后,网络工程师、计算机软硬件工程师、网页编辑、网络安全工程师等职业不断涌现。

第三,专业化综合化并举。

职业的专业化主要体现在职业所要求的业务知识、技术方法和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比如,医生这一职业的职业内容与其所要求的业务知识和技术方法已经不在局限于简单地“望、闻、问、切”,还需要从业人员学习和掌握心理学、药物学、人体解剖学、医疗器械的使用等知识和技术。

职业的综合化主要表现在职业与职业之间的相互交叉重叠以及对从业人员的综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职业发展到今天,一些行业的职业界限已经打破了传统的藩篱,变得越来越模糊,不断朝着专业化、综合化发展。同一职业对其从业人员的技能要求可能是身兼数职。如现在的高校教师身集教学、科研、管理等于一身,有的甚至还是经营者和市场开拓者。

2. 我国职业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快速提升和科学技术创新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劳动分工的模式或社会职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一些老的产能过剩行业面临着淘汰或缩减,一些高科技、新能源和绿色环保行业逐渐兴盛繁荣。

第一,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化。

从当前用工要求和人力资源市场的调查情况分析来看,职业岗位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和职业活动的内容,已经逐步由简单向复杂方面转化。过去单一技能就能胜任的工作,现在往往需要更加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工作的内容也更加复杂,往往需要的是夸专业的复合型人才。

第二,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化。

自从我国加入WTO以来,职业岗位的范围和服务对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接受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丰富,不同职业人员之间的交往和协作大大增加,甚至很多职业还需要走出国门,职业交往的内容、对象和方式已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化。

第三,传统型向创新型转化。

我国经济结构已经由传统的粗放型发展调整为创新型集约型发展,要求社会成员具有创新意识,逐步淘汰传统的落后工艺和落后产能,提高科技含量,增强自主科技创新能力。因此,职业岗位的要求和对人才的需求已经由传统型向创新型转化,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科技人才将更受青睐。

三、个人职业规划

个人职业规划就是要对个人职业目标的选择以及如何积累职业目标的资本直至实现职业的过程进行管理。个人职业规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当中,个人不同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的职业目标不尽相同的,每个人都需要根据自己的优势、能力、需要、动机、价值观等逐渐的形成职业自我,即职业发展目标。职业发展目标可能同时有多个,也可能不够明确,甚至某些人一生都没有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只是在他们走到人生的十字路口时,不得已才做出选择。总的来说,个人职业规划过程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理性选择职业目标

能否理性选择职业目标,直接关系到个人职业目标能否直接顺利实现。职业目标定的过高,可能只是空中楼阁。反之过低,则显得毫无意义。理性选择职业目标需要依据客观现实,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比较职业的条件、要求、性质与自身条件的匹配情况,扬长避短,选择条件更合适、更符合自己特长、更感兴趣、经过努力能很快胜任、有发展前途的职业,甚至还需要我们审时度势,及时调整择业目标,不能固执己见,一成不变。切忌追求十全十美的职业。

(二)积累职业发展资本

职业目标确定以后,接下来就是如何积累职业发展资本、实现职业目标了。这就需要我们围绕职业目标制定一个实施策略,从知识、能力、经验、人际交往等各个方面不断积累自己的职业发展资本,也就是职业生涯规划。

参考文献:

[1] 杜林致.职业生涯管理[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职业发展趋势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航海类专业 大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当前,世界航运和海员劳务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航海类职业院校要面向航运市场,突出职业特征,抓住发展机遇,培养出受企业欢迎的合格人才,则需要指导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从入学起就认识自我,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科学的规划。

1 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专业发展趋势

1.1 航海类大学生的专业背景

随着全球贸易和航运业的发展,航运市场对高素质船员的需求急剧增加。目前,全球高素质船员的缺口较大。据权威机构的统计预测,在2010年至2020年的十年间,高级船员的需求缺口达到3.2万人,普通船员的需求缺口达到4.7万人,要能够确保满足这些人才的需求,就需要在2010年的基础上,全国每年航海类人才供应达到7.2%的增幅。

船员在远离大陆的远洋船舶上工作,具有艰苦性、国际性、流动性、危险性等鲜明的航海职业特点,这就决定了高等航海教育航海类人才的培养必须满足国际性、国防性、公约规范性等要求,同时也要求他们具有诚实严谨的工作作风及相应的适任能力。航海类专业是实践技能要求较高的专业,航海类教育具有明显的职业教育成分。①

航海类专业主要以培养远洋船员为目标,能在海洋运输各企事业单位从事海洋船舶驾驶和营运管理工作或者轮机操纵、维修和船舶监造工作,是符合国际和国家海船船员适任标准要求的高级航海技术人才。

1.2 航海类专业简介

目前在我国各航海类院校中,航海类专业一般都分为两个方向的专业,一个是航海技术专业,一个是轮机工程专业。随着航运业的发展,目前远洋船舶的自动化程度和数字化程度已较上世纪的远洋船舶有大幅度的提高,因此各航海类院校近年来又增设了船舶电子电气技术专业,以适应航运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航海类专业培养的是适应海上一线服务需要的高级航海技术人才。与其他专业相比具有特殊性。一般我国各航海类院校普遍采取半军事化管理的管理方式。即:“非军事单位参照军事管理的方式和原则实施的内部管理。”由于远洋船员的工作特点的特殊性,决定了航海类院校普遍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它以“一日生活制度”为管理核心,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在组织纪律性、服从意识、敬业精神等方面的品质。

1.3 航海类专业的一般要求

航海类专业大学生毕业后的工作主要是面向航运第一线,需要上船工作,因此具有国际性和艰苦性的工作特点。因此对从事航海类专业的人才有一定的身体要求。一般来说,航海类院校在招生时对航海类专业考生的性别、身体都有明确规定,如只招收理科男生,身体标准须符合教育部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的相关规定等。

2 航海类专业大学生职业发展路线

2.1 航海类专业大学生典型职业发展路线

如果从自身的角度来看,自己适合朝预定的职业目标发展,职业环境分析的结果也表明职业环境也支持自己朝预定的职业目标发展,个人现在所处的位置与总的职业目标总会是有差距的,个人不可能一步就能达到最终的目标。这就需要对预定的职业目标进行分解,制定相应的职业发展路线和职业发展策略。

对于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航海类专业的航海技术专业大学生来说最常见,最容易实现的职业生涯模式。一般来说,航海类专业大学生的晋升为见习驾驶员—三副—二副—大副。

在这条晋升的职业发展路线中,刚毕业的航海类专业大学生需要上船实习12个月,才能有资格到海事局换为新证三副,在取得三副任职资格证书后一般要求18个月三副海龄才有资格晋升到二副,在海事局取得二副任职资格证书后,一般要求有12个月的二副海龄才允许考大副。一般来说,绝大部分的航海类专业大学生沿着这条职业发展路线都能达到自己的职业目标,这也就是航海类专业大学生的典型性职业发展路线。

图1

2.2 航海类专业大学生非典型职业发展路线

除了大部分人按照这种典型性的职业发展路线来发展自己的职业生涯,还有非典型性职业发展路线(如图1),他们中间的佼佼者,也有可能成为船长。具体情况要看个人的职业定位。如果希望在远洋船舶上继续发展自己的事业,可以晋升到高级船长,这就达到了职业生涯发展的顶峰。如果希望在陆地上工作,可从事陆地上与航运业有关的工作。一般分为五个类型。一是在航运公司发展,成为公司部门主管,发展好的话可以成为公司的高层管理者,如总船长、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副总)、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但这是需要努力拼搏才能实现的目标。二是考取海事局公务员,担任海事管理的相关职务。三是进入引航站工作,担任引航员的职务。四是进入航海院校,担任航海类专业的教师,培训航海类专业人才。五是向其他的方向发展,如自主创业,自己运营跟航运业相关的公司或产业。

3 航海类专业大学生职业发展趋势

3.1 国际化发展

未来中国航海类专业大学生的职业发展呈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他们不仅在中国远洋船舶上工作,也将在外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远洋船舶上工作。随着国际船员劳务市场的东移,发达国家在远洋船舶上工作的船员数量会大幅下降,因此他们需要聘用大量的外国船员从事此项工作。只要中国的航海类专业大学生的质量不断提高,将会有更多的中国航海类专业大学生到外国远洋船舶上工作,职业国际化的趋势将不可避免。

3.2 知识密集型方向发展

信息化、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不仅改变了传统的航海面貌,也改变了航海人员的职能和标准。船员的工作内容由传统的维修、保养和操作转向未来的监督、控制和管理。未来航海人员的知识结构也变得更加广博,未来的航海类专业大学生将成为既懂得航海业务,又精通信息技术和航运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除了具有驾驶船舶和管理船舶的能力外,还具有善于处理抽象信息模型的熟练技巧和较强应变决策能力。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技术变革日新月异,很多新知识是在人们离开学校以后才出现的,这对新世纪的高素质船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要求其具有快速获取并掌握新信息和新知识的能力,能够灵活运用新设备和新技术。

注释

职业发展趋势范文第5篇

【关键词】职业发展;路径图;职业选择

0.前言

关于英语专业毕业生职业发展路径的调查研究国内研究成果较少,特别是旨在针对职业路径图做专门研究的相关论文,笔者尚未发现。现在关于职业的研究大部分侧重于研究大学生的就业情况。但事实上,随着社会的发展,简单的就业或许已不再是一个难题,但是如何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职业,如何能够在自己的职业上取得更好的发展,或许才是现在大学生普遍存在困扰。顺应着绝大部分高校开始重视对大学生职业规划的教育,我们研究小组也希望能够通过对已毕业大学生的职业发展路径进行剖析,发掘一些前瞻性的信息,以期能够对即将迈出大门的莘莘学子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此次的研究主要是通过二维坐标轴的方式来解释大学毕业生的职业发展路径。将职业发展路径以坐标轴的方式展示是我们的创新,通过对图标的解读我们可以更加直观的了解到一个人的职业路径发展情况。

1.关于图标解读的几个问题

1.1横纵坐标轴的建立

图1-1即是一个人完整的职业路径图,其中横坐标代表的是从业年份,图表显示其已经有了十年的工作经历;纵坐标代表的是职业等级,由于我们研究的数据量比较大,而且涉及的职业也五花八门,难以用某一种职业的职位等级来表示,于是我们采用了分级的方式代表一个人职位升降的情况,以级别来大概代表其所处的职位水平。其中,一级称为职场新手,即那些能够在他人辅导下从事一些简单工作的人,要具有基本的职业素养和职业知识,但尚且还不能准确流畅地解决职场中所遇到的问题。二级称为小有经验,能够做到无需通过他人的指导而独立完成自己的工作,掌握某一个领域内的专业知识;但还不能成为较复杂的大型项目的负责人。三级称为技工,即具备了一定的专长或职业技能并可凭借自己的能力处理复杂性任务,同时指导他人。四级称为专业人士,这一级别的职场人士通常系统掌握了某一专业领域的各种知识以及关键技能,能准确把握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关性,且对工作具备了相当的预见性和管理能力。五级称为专家,他们充分熟悉了自己所从事的领域,能够对本系统工作做出有效的规划,发现现有程序的不足进而提出优化改革的方法。

1.2各拐点的含义

在解释拐点含义之前,我们需要解释一下拐点的寻找,如图1-1所示,作平行于从业年份轴,职业等级恒等于二级的直线,即图示的直线W,该直线与图像的交点即为拐点。依此法,我们发现该图像将会出现五个拐点。分别出现在第三年、第四年、第五年、第六年、第九年。

此图中出现五个拐点,其中第四年到第五年出现了下拐的趋势。第一个拐点出现在第三年,这代表这个人在第三年职业发展等级上升为二级,然后平稳过渡到第四年,遇到第二个拐点,第二个拐点后出现下拐趋势,并且下拐到原点,坐标轴中出现下拐代表两个含义:要么是降职,要么是离职。如果是下降到原点后在开始另一个完整的职业发展路径,我们一般认定这样的下拐为离职,若确有特殊情况,则另作标记。第三个拐点出现在第五年,这代表这个人从第五年起开始了新的职业发展,第四个拐点出现在第六年,这代表这个人第六年在新的职位发展上升为二级,然后平稳过渡到第九年,上升为三级,然后平稳过渡到第十年,上升为四级。

1.3几个需要解释的疑难点

第一、五年并不是一个极限的职位等级,等级的设定可以在选取样本的时候依据其实际情况特别设定。第二、纵坐标轴可能会有多个,在纵坐标轴的再建立上我们一般会有两个考量点,其一是我们所选取样本的从业年份全阶段的中点;其二是尽量选择一个人新职业发展的起点。恰巧的是,图1-1所示的样本人物,其从业年份全阶段的中点刚好也是其新职业发展的起点。特别地,如果是做多个人的职业发展研究,我们一般侧重考虑第一个考量点;如果是做一个人的职业发展路径图,我们一般会考虑第二个考量点。第三、最后一个拐点之后图像的很多时候是不准确的,因为它还没有遇到下一个拐点,我们无法分析其真实的发展趋势。

2.职业发展路径综合分析图

2.1对职业发展路径综合分析图的基本解读

如图1-2,该图归纳呈现了三个人的职业路径发展图。图像(1)是一位先考上公务员后转行进入私企的从业者,他的职业路径有五个拐点,其中只有一个拐点是呈现下拐趋势;图像(2)是一位不断努力的创业者,他的职业路径呈现五个拐点,其中有两个呈现下拐趋势;图像(3)是一位毕业后一直在某大型私企工作的从业者,其职业路径有两个拐点,无下拐趋势。

通过这张综合分析图,我们可以简单的得到一些结论。第一、三位从业者从业六年之后的发展都呈现出平稳的趋势;第二、越到后期图像的斜率不断降低,意味着职业发展的上升幅度不断放缓;第三、毕业后一直没有跳槽的从业者(3)的发展趋势比其他两位更加平稳,并且其图像的大部分是位于其他两个图像的上方。根据上述的解读,我们可以推断出一些可能的想法:第一、从业时间越长,从业者跳槽,寻求大的职业改变的几率也越小;第二、等级越高,继续上升的难度也越大;第三、工作稳定者其上升趋势也呈现稳定状态。当然,这些结论只是从这一张综合分析图得出的,并不一定准确。因此我们研究小组就顺着这样的思路扩大样本数量,发放调查问卷,收集更多的数据量。

2.2问卷调查的整理与结论

此次调查问卷是针对我校英语专业的150名毕业生的职业路径发展情况的。发放150份调查问卷,收回112份,实际有效问卷为106份。我们调查小组对这106份调查问卷进行整理分析,将他们的职业路径作了图像处理,有如下几点发现:

第一.毕业之后五年之内跳槽寻找新的职业的有73人,占68.86%;十年之内跳槽的有77人,占72.64%;五年之后跳槽的有6人,占5.56%。数据分析可得,首先,理工科英语专业毕业后的五年内的跳槽比例高达七成,而所有跳槽的人有45.28%是因为薪资待遇、有34.90%是因为兴趣。由此可见,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毕业生面临着“一次性满意就业难”,从业五年之内职业发生变化的概率大。第二、从业后职业一直没有发生变化的有29人,占27.36%,这些人主要集中在公务员、事业单位,其中教师的职业稳定性最高。第三、从业第八年或第十年后,绝大部分人都结束了前期职业选择的振荡期,94.33%的人进入了平稳的职业生涯发展。

3.与文科类院校的对比

在进行调查的过程中,我们也结合我国某所文科类师范院校进行了对比研究。该校英语专业中师范类占63.72%,非师类占36.27%。而他们英语专业毕业生毕业后从事职业从未发生改变的占54.23%,是我们的一倍,即使在跳槽离职的学生里头,迅速进入平稳期的学生也占有很大比例,职业发展路径较为类似。

数据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毕业生毕业后的活跃程度要高于文科类师范院校,而文科类师范院校毕业生的稳定程度要高于理工科院校。文科类院校的英语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可度也高于理工科院校,以专业选职业的思想较为普遍,而理工科院校的毕业生毕业后的职业选择则是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各类职业不一而足。

【参考文献】

[1]钟谷兰,杨开.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0.

职业发展趋势范文第6篇

关键词:档案职业;发展趋势;后保管时代

档案职业是人类社会劳动分工日渐细密化的产物,担负着特定的社会功能。档案职业同其他社会职业分工一样,有着自身发生、发展规律,需要不断适应社会需求进而不断调整完善,发展的过程,其过程同时也是一个逐步职业化的过程。档案职业活动是由其基本形态构成的。这种基本形态包括职业活动的主体、客体、技能和条件等构成要素。

档案职业活动客体,是档案职业赖以生存的对象,是档案职业活动主体的相对物,作为档案职业主体的“相对物” 档案职业客体从内容上看, 作是一种“处理完毕的文件”。这种物质资源的多寡和优,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档案职业主体的行为状况,决定着档案职业的社会地位及其声望。

档案职业主体即档案管理人员,是档案职业形态中基本和活跃的因素。在档案职业形态中,档案人员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是职业形态的重要表现形式。未来档案职业发展具有从关注基本技能的掌握到关注技术含量提高的转变趋势,社会发展对于档案职业主体技术素质与应用能力的要求也必将会越来越高。笔者认为档案职业的发展,不仅含档案职业现状、形成、发展、确立、组织体系以及职业文化建设等基本内容,还须分析研究档案职业未来发展趋势,合理规划档案职业发展进程,进而实现档案职业在社会发展条件下的重构。

1 技术含量加大的趋势下进行全程控制趋势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开发利用手段的变革,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对于文件的获取、鉴定、利用与开发上更加重视文件形成的前端控制,这就促使档案职业发展呈现出关注档案文件实施全程控制的变化趋势。

1、超前监控。传统的档案鉴定是指由档案工作者根据档案之间的某种客观联系(主要为档案的来源联系)以及档案的内容、形式等来判定档案价值,决定档案的存毁。而在数字化环境下,档案鉴定环节发生了变化。由计算机系统自动或者半自动完成档案鉴定工作。这就决定了必须在文件形成之初就确定其是否需要归档保存以及保存期限,并通过相应的技术手段予以准确标识,即通过技术手段监控并实现其自动识别和自动归档的功能。

2、过程监控趋势。档案整理是档案管理中最为经典、最具特色、最本质化的业务环节。在以往历史条件下,档案职业主体是根据档案整理的基本原则与要求,运用档案分类原理与方法,确定档案实体的排列次序,实现档案馆藏结构的系统化、规范化与有序化。而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由于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具有动态性,为防止其原始的信息记录被删除或覆盖,必须通过技术手段对其制作使用和信息汇集整理过程进行__全程监控,加大维护其原生性、真实性和完整性,保持档案信息的原始记录属性。

3.档案利用范围监控趋势。档案普遍具有机密性要求,传统的纸质档案是通过划定使用范围达到保密要求的。但是,由于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所具有的开放性、易传输性和信息资源的共享性等特点,控制其使用范围不失为一种严峻挑战,尤其是在网络环境下的档案信息利用,必须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与完善的技术手段进行有效规范,才有可能对档案信息的使用范围进行合理监控。

2 社会化、开放化发展的趋势(档案职业发展新时代--后保管时代)

在后保管时代,档案职业角色的含义被赋予了新的内容,也可以说角色丛得到扩大。除传统的角色释义外,还被赋予了参与社会记忆、社会文化的构建;积极融入电子文件运行事务;提供数字档案信息利用、加强与各单位的合作等新释义角色行为。

主动参与构建社会记忆的新期待:在后保管的社会转型期,人们开始重新审视档案职业应承担的社会职责和应具备的社会功能,而首先被重新审视的是档案本身:“档案存在的合法性和公众对档案的认可已从一种司法――行政的有机联系转变为文化――社会的有机联系,社会记忆的定义不再仅局限于强大文件形成者留下来的‘记录残余’,公众和历史的可靠性对档案和档案人员提出了更多要求。”可见,档案成为了社会文化的有机联系体,社会记忆则从文化和其他更高的角度重新审视。所以,档案工作者应从社会需求出发,努力构建完整的社会记忆,不再只是单份历史记录的保管员。

(一)从单份社会记忆残余的保管者向社会记忆的构建者转变

1.主动成为中立、客观的社会记忆构建者

众所周知,社会记忆的呈现并不是历史学家打开档案盒、利用档案后的历史,而是档案工作者留给历史学家怎样的档案,档案盒里面装的是关乎什么的记忆。可见档案工作者在构建社会记忆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档案要保应存的是客观的实事证据,以完整而真实的形态呈现在人们面前。所以,档案工作者必须以客观、中立的态度从事自身的工作,不掺杂个人情感。档案职业才能给我们的时档代构建真实而完整的社会

记忆。

2.主动成为社会记忆的呈现者

档案工作者应主动丰富档案职业的“产品”形态。第一,打开社会记忆的大门,扩大档案的开放范围,增加开放的数量。第二,努力做好编研工作,出版各种档案资料,方便用户的利用工作。第三,开展各种档案展览活社动,吸引各界用户前来参观,拾起一些遗忘的记忆。最后,加强档案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在网站上为社会呈现不一样的数字化社会记忆。

(二)从档案馆的实体保管者向档案中央信息中心的构建者转变

1.主动成为档案信息中心的构建者

后保管时代是个急需信息知识营养的时代,而档案馆在具备了资源的基础上,有责任和有义务构建属于档案信息的中央信息中心,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一是提供资深的参考咨询服务。二是建立便利的档案查询阅览室。三是档案工作者应主动做档案信息编研、组织、统计等工作,再通过各种途径提供给用户

2.主动成为档案馆内信息知识的提供者,后保管时代作为电子信息化的时代,赋予了档案职业新的角色丛,如信息过滤角色、中介性的信息咨询和参考角色、知识导航员角色等。如今,公民信息需求量越来越大,档案馆也正努力成为档案信息中心。档案工作者应努力加快档案的数字化和数字档案馆建设脚步,利用各种新技术向外界提供档案信息知识,如提供快捷的信息挖掘技术,组织电子文件利用系统开发,建设内容丰富的档案网站,开展不同方式的档案知识宣传活动等。

3、追求社会共享的趋势社会进步要求档案职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必然要经历一个由“内向”到“外向”的转变过程,即实现从关注机构组织内部利用服务向更加重视对全社会不同领域、不同行业进行开放服务的转变。

参考文献

[1]丁水木,张绪山.社会角色论[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27-33.

[2]谢凌奕.电子文件与后保管时代[J].兰台世界,2001(1):7-8.

[3]吉默森.掌握好n案赋予我们的权力[J].档案,2007(3):40-43.

[4]丁华东.档案记忆观的兴起及其理论影响[J].档案管理,2009(1):16.

作者简介

职业发展趋势范文第7篇

关键词:职业发展通道 体系设计 人力资源 设计步骤

企业为了得到更好的发展,设计一个科学有效的员工职业发展通道是必不可少的。职业发展通道,通俗点说就是指职业路径,即职业生涯阶梯。它可以规划企业中员工的发展路线和职业晋升,实现员工的职业理想并达到职业生涯的目标。这条通道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可以把具有连续性的职位和组织内部的职称统一起来,充分代表了职业生涯的发展水平。企业职业发展通道一般是由特定组织设定的,所以职工的升迁或转岗只能在组织内部进行;员工个人进行职业规划一般是由员工自己主观选择自己喜欢的组织,职业发展路径没有边界。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国内企业员工职业发展通道设计还是没有落到实处,远远落后于理论。所以,对员工发展通道设计工作进行研究与探讨,推行科学有效的员工职业发展通道设计与管理,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员工职业发展通道设计和管理的作用与意义

第一,员工职业发展通道的设计和管理有利于客观准确地对员工的工作强项进行评价,激发员工的潜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为企业创造最大的收益。员工职业发展通道作为一个新模式,能够自动匹配员工的职业与个性,提升员工的职业技能,让企业近距离地了解员工的成长。员工得到重视,就会主动为企业卖力,为企业创造价值。

第二,员工职业发展通道的设计和管理有利于提升员工队伍的素质。企业在扩张的过程中,也伴随着员工队伍的不断扩大,员工的素质也必须跟随着企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所以,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的发展状况来对员工的职位进行不断地优化和改革,使员工的素质始终跟随者企业发展的速度,形成一个科学的职业发展阶梯。

第三,员工职业发展通道的设计和管理有利于企业明确自身的职业发展机会,提升企业的组织能力,使得企业战略得到强化,从而使得人员结构更加科学合理。对企业员工来说,可以让员工更加了解自己所在的企业,明确自己的价值取向和发展方向,积极向中高层管理队伍迈进,以获得更好的发展。

第四,进行员工职业发展通道的设计和管理有利于发挥人力资源的最佳效益。作为员工一定要有进取精神,要时刻明确自己的目标以及和现状的差距,要在工作中提升自己的价值。所以,企业在进行员工职业发展通道管理时,一定要最大限度地挖掘员工的才干和能力,每个人都要在合适的岗位上工作,各尽其能。

第五,员工职业发展通道的设计和管理有利于企业选拔和培养高质量的人才,从而促进人力资源管理。为了达到更多的发展利益,必须设计符合企业的职业发展路径,所以在培养员工时一定要有针对性,考虑他们的性格、兴趣和特长,以便在工作安排时合理地使用人才,使得员工个人效益和企业效益相互协调,共同发展。

二、解决措施设想

1.增加岗位序列,构建职业发展多通道。企业为了扩大规模,在发展过程中有可能会考虑向国际工程公司转型,所以就要结合本公司的现状,除了现有的序列之外,增加一些新的岗位序列,如设计项目管理序列、产品产业化序列等等。为了方便员工之间的相互交流,在通道之间留下接口也是必要的。职业发展多通道模式的构建可以为员工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2.实行岗位交流,培养复合型人才。企业中的中层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在各组织各部门间随意调动。中层管理人员的调动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增加对企业的认识程度,为晋升高一级职务奠定基础。专业技术人员的调动则可以提高自身的技能,为自己今后的发展拓宽了道路。

3.加强员工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辅导,促进员工健康成长。改革开放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尤其是员工的思想得到了极大地改变,员工职业道德教育迫在眉睫。因此,企业在加强员工职业道德教育上一定要加大功夫,安排员工进行培训,提升员工的道德素质和知识素养,开阔他们的视野,以便更好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另一方面,人力资源部门在对员工进行合理的评估和科学的分析时,一定要为他们设计一个长远的发展目标,积极为员工提供各方面的资源和信息,促进员工健康地工作和成长。

4.增加职称层级,实施多层激励。采用职称等级的方法可以有效地促进员工工作,然后对员工的业绩和能力做一个综合的评价,找出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另外,建立一个考核晋升制度也可以激励员工努力工作,增加对工作的热情。企业对于业绩好的员工一定要给予奖励,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同时也为企业实现了最大的价值。

三、职业发展通道设计的发展趋势

1.重视职业兴趣和员工满意度为导向。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企业员工在要求高工资、高福利、高待遇的同时,更加追求工作的乐趣和挑战。每个人都希望在工作中能够不断地成长,获取更多的经验。因此,企业在给员工安排任务时,首先要了解他们的职业兴趣,另外一定要考虑他们的发展方向和要求,这样才能够让员工满意,才能方便调动人员做适合的工作,效率也会大大提高。员工本人在规划职业生涯设计时,也要考虑自己的专业特长,从实际出发,做力所能及的工作,做能够发挥自身优势的工作,做自己爱的工作。

2.构建多维职业发展通道体系。“以人为本”在企业发展中十分重要,所以尽可能地优化和培养高素质的员工,对企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另外,构建多维职业发展通道,可以给员工提供更多的职业选择,但要注意的是,各个通道之间的衔接一定要合理,有效配置人力资源的同时保证员工在职业路径上能够公平流动,健康发展。

3.在职业发展计划的执行过程中应该进行定期的科学评估。职业生涯设计和职业生涯评估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循环圈,二者相辅相成,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分离,这样如果在工作过程中出现问题就会很容易发现,然后及时地找出原因进行修改。职业发展通道在实践过程中,可以为每个员工配一位指导老师,及时为你的工作做出评价,给予你意见和建议。

4.开创点面互动的“双赢”模式。企业中,员工作为“点”,员工所在的各个岗位为“面”,不管是“点”还是“面”,都与企业的发展息息相关。企业为员工创造条件,员工为企业获取利益,这就是“以点带面,以面活点”,这也就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双赢之道。“点面”结合,二者共赢就是职业生涯管理的体现。现如今出现了新型的管理理念,这种理念倡导员工在职业生涯中实行自我管理,员工是企业的关键所在,为实现“点面共赢”,企业着眼于员工的发展需要是十分必要的。

综上所述,员工职业发展通道在设计之前一定要根据企业发展阶段的状况,进行充分的调研工作,了解通道的结构并严格遵守。员工职业发展通道的建立及实施可以让员工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有效帮助员工了解自己在企业中的位置,为将来的发展提供正确的方向。而且这个通道还可以挖掘员工的潜力,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员工职业发展通道的有效应用对企业的长久发展来说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禹.企业员工多元化职业发展通道体系设计[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8(11)

[2]杨喜梅.员工职业生涯规划[J].知识经济,2009(4)

[3]申海波.员工职业发展通道设计的原则、要点及其配套改革要求[J].人才资源开发,2010(10)

[4]阮柏荣,张冠南.生产制造型企业员工职业发展通道体系设计——以柳州五菱汽车工业集团为例[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2(2):93-97

职业发展趋势范文第8篇

关键词:就业 职业规划 适应

中图分类号:G473.8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3.034

1 大学生在就业中的主体因素分析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连年递增:2005年仅280万,2011年已达643万,到2013年将达699万。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劳动力总体虽有富余,但专业技术人才仍将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因此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主要是结构性矛盾问题,而很大一部分原因与大学生主体因素有关,主要表现在:

1.1 不正确的择业观

不少大学生在选择工作时,不是从社会需要出发,而是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选择工作标准是大城市、高工资,而偏远地区、收入较低的单位,根本不考虑。在此就业观念下,那些大城市、高工资的招聘现场总是人满为患,而偏远地区、收入较低单位的招聘却无人问津。所以,“就业难”实际是到大城市、高工资岗位就业难,而在我国中西部、县城以下基层单位却急需大学生。

1.2 缺乏核心竞争力

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目前50%的应届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45%的企业却招不到合适的人。这种结构性矛盾问题主要在于大学生在校时,对知识、技能的积淀比较盲目,不能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有针对性的提高自身素质及技能,缺乏核心竞争力,致使他们毕业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1.3 创业意识淡薄

我国正全面进入工业经济阶段,当前不仅需要大批具有创新能力人才充实社会,而且需要更多的创业者来创造新的工作岗位。然而当前我国部分大学生没有开拓创新的精神,创新能力低下,创业意识淡薄。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必须引导大学生及时进行职业规划,转变择业理念,顺利完成自身能力发展与社会需求的对接,减少就业结构性矛盾问题。

2 职业规划的作用

科学、有效的职业规划可以为大学生们尽早地确定人生方向,缩短成功时间及提高成功概率。合理、有效的职业规划主要有以下作用:

2.1 为发展“导航”

舒伯把人的职业生涯划分为:成长、探索、确立、维持和衰退五阶段。个体的职业规划一般起始于探索阶段中的过渡阶段(18-21岁),正好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同时起步。大学生通过对职业规划的学习和规划,可认识自己的优缺点,了解人才市场,从过去的理想进入当前的现实,调整职业期望,进行专门职业培训。因此,引导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职业生涯,可为他们的人生进行“导航”。

2.2 为成长“护航”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飞速发展时期,市场竞争、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们必须在大学期间有针对性的提高自身素质和职业技能,不断完善自己,增强核心竞争力。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做职业规划。有效的职业规划,可帮助大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缺点、人格特质、兴趣、潜能等,树立正确的职业动机和人生理想,最后实现人生价值。事实证明,有效的职业规划可帮助大学生确定目标,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可避免他们在职业发展中“走弯路”,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护航”。

3 设计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

3.1 确定志向

确定志向是职业规划的起点。职业生涯的发展,首先从选定方向开始,只有确定远大的志向和抱负,大学生们才能朝着这个方向一步步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3.2 准确评估自己

准确评估自己是职业规划的基础。只有对自己进行充分深入的分析,才能制定有效的职业规划。如运用MBTI性格理论了解自己属于哪种心理类型;运用霍兰德兴趣理论了解自己喜欢什么,具备什么能力;通过分析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剖析自己最想要什么……只有在客观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个性特征、能力倾向、价值观和自我学习能力等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估,才能知道适合自己的职业目标。

3.3 分析外部环境

外部环境主要是影响个体职业生涯发展的组织与社会环境。大学生在制定职业规划时,要对企业、行业环境、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数量与结构、用人趋向和标准、人才竞争的激烈程度、政治和经济环境等进行客观分析。调查分析时,不仅要考虑这些因素的历史与现状,更要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只有弄清环境对职业发展的作用和影响,才能更好地进行职业目标规划与职业路线选择。

3.4 职业抉择

一个人的择业适当与否关系到他一生的前途,因此,大学生要运用SWOT分析进行职业抉择。SWOT分析法又称态势分析法,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SW,主要用来分析个体自身的强势和弱势条件;第二部分为OT,主要分析外部环境的发展机会及潜在威胁。大学生利用此方法可全面客观地分析自己的长、短处及外部环境发展机会及潜在威胁,在此基础上设定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并计划相关的学习、培训等。

3.5 设定目标

职业目标的设定是职业规划的核心,是个体在职业与其潜能及主客观条件最佳匹配情况下,以个体的最佳才能、最优性格、最大兴趣、最有利环境等条件为依据而进行的决择。大学生一般可先根据自身素质及社会发展趋势,确定长期目标,然后对目标进行分化,根据个人的经历和所处的环境制定相应的中期和短期目标。短期目标的设定要遵循具体、可度量、有挑战性、有价值、有时限五个原则。

3.6 制定行动方案

确立目标后,行动便成了关键。行动方案是指落实目标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教育、学习、训练、工作等方面的措施。行动方案可分为长期和短期方案。长期方案的实现要受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因而大学生应根据自身发展条件和社会发展趋势,不断设定新的短期行动方案。而短期行动方案要以长期方案为方向,在制定长期方案的基础上,在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面前,选择出适合自己的信息,逐步向着既定目标前进。

3.7 评估和反馈

社会的飞速发展,使得我们在职业发展中所遇到的各种环境越来越不可测,会使我们与原来制订的职业目标有所偏差,这就需要对职业目标进行评估。评估时,主要是对目标、路径和实施策略等进行评估,看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如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则要诊断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找出相应对策,再对规划进行调整与完善。

参考文献:

[1]程学新,李军红.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9.

[2]邱.中国新闻周刊[DB/OL].http://,2012-11

-28.

职业发展趋势范文第9篇

【关键词】职业发展能力;会计教育;改革

现阶段,我国社会市场竞争激烈,学生拥有较强的职业发展能力有助于今后在企业的发展中实现自我价值。为此,会计教育需要革新教学理念,不断丰富教学手段,注重学生职业发展能力的培养,才能满足现代企业会计需求。鉴于此,本文对“基于职业发展能力的会计教育改革”进行深入探究意义重大。

1.基于职业发展能力,革新教育理念

在会计教育中,先进的教育理念能够有效推动会计教育的创新,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现阶段的企业会计人员需要专业的会计理论知识以及计算机操作技术,还需要具有其他相关方面的能力,诸如国际语言交流能力、企业发展趋势把握能力以及经济问题处理能力等。为此,当前的会计教育需要革新教学理念,不仅仅传授学生会计专业知识,还需要注重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即职业发展能力的培养。因此,今后的会计教育教学内容应该及时更新,促使教学内容符合企业会计发展需求,同时加强实践教学[1]。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会计职业教育需要对信息化发展引起足够的重视,其原因在于信息化建设是企业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总而言之,为使会计教育的教学目标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就需要革新教学理念。

2.基于职业发展能力,调整教育培养目标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现阶段的企业会计工作人员需要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诸如良好的交流能力、表达能力、财务预算与管理能力以及较高的职业道德。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企业会计人员还需要掌握计算机操作能力。为此,现阶段的会计教育基于学生职业发展能力,开展教学活动,就需要对教育培养目标加以调整。由于会计职业的特殊性,会计教育的人才培养应该注重技术技能性人才培养,重视个人的智力开发,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如此一来,才能使得会计教育培养的人才满足现代企业会计需求。

3.基于职业发展能力,创新会计教育培养模式

在会计教育过程中,培养模式是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一种形式,涉及多方面的内容,诸如培养目标、教学设计以及培养过程等。在以往的培养模式中,只是重视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技能方面的培养,导致培养的人才,只能够进行纸上谈兵,缺乏实践操作能力。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教育虽然重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远远没有达到职业发展能力培养的要求。为此,会计教育需要基于职业发展能力,创新会计教育培养模式,现阶段,国家提倡校企合作,使得会计人才培养具有了较多的途径[2]。为此会计教育需要对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引起足够的重视,在课堂中不断充实学生的会计专业理论知识以及相关方面的能力,通过在企业会计岗位的锻炼,使得会计人才的专业理论知识得到良好的应用,有效提升了实践能力。如此一来,会计教育才能培养出具有职业发展的人才。

4.基于职业发展能力,创新会计教育教学手段

为培养具有职业发展能力的会计人才,就需要会计教育对实践技能的培养引起足够的重视,以往的课堂教学,并不能满足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需求,只有不断通过实践教学才能满足现代企业发展需求。对于实践教学方式具有多种,诸如案例情景教学法、团队合作教学法以及自主探究学习法等,使得学生能够拥有符合自己的一种学习方式,从而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3]。例如,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就能通过多媒体展示会计教育理论知识,使得枯燥无味的理论教学变得生动有趣,从而使得学生能够自主参与教学活动,同时学生可以自行利用计算机进行拓展知识视野,有效掌握会计其他相关方面的能力。

5.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对会计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会计教育就需要对现代企业会计需求加以分析,从而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深化改革,诸如革新教学理念、调整教学目标以及创新教学手段等,从而培养出具有职业发展能力的会计人才,满足现代企业会计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周新玲,金晶.基于职业能力的会计本科教育改革研究[J].财会通讯,2015,13:51-53.

[2]汤长胜,庄胡蝶.基于职业发展能力的会计教育改革[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05:131-132.

[3]孙秀秋,王兴杰,王乃娟.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探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04:201-202.

职业发展趋势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供电企业 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发展通道

一、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机制不明朗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员工得不到提升,势必拖累企业发展的步伐。因此,必须一改以往“两耳不闻窗外事,一个岗位干到老”的陋习,灌输职业发展通道概念。企业应直面人才发展瓶颈,主动作为,为员工指明发展道路,积极培养员工大局意识,全局观念,打破“一岗定终身”的惯例。

2、人员忧患意识不强烈

员工从思想深处仍习惯于“组织安排”、“服从分配”、不作为等下班的懒散态度。企业单方面出台一系列新的管理办法和激励措施,以求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但在较大程度上,办法和措施只是体现了企业对员工的单方意愿,企业发展需求与员工自我发展内在需求未形成联动。员工态度上的抵制,并未形成你争我赶的竞争意识氛围,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策和措施的落地执行。

3、人才发展通道较狭窄

企业未系统性开展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员工职业发展通道未科学设计、员工任职资格标准不明确。对于绝大多数处于职业发展底端的普通员工而言,不知道可以如何发展,不清楚应该通过何种途径、何种方式、何时才能达到专家级水平,甚至认为专家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只管埋头苦干到退休。员工的职业发展方向模糊,职业发展道路停滞。

4、人才管理制度不完善

企业各种人才管理、晋升、激励等制度未能与时展同进步,在员工学历提升、考取职称、等级评审、绩效提升、积极培训等方面没有有效的刺激手法,使员工对能力提升的兴趣不大,甚至认为是“花钱买罪受、花钱不讨好”。应根据企业管理实际,制定接地气的人才管理、引导、使用、激励等制度,让员工真正达到“要我学习”到“我要学习”转变的最终目标。

二、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思路和举措

企业应在总体战略部署的前提下,践行以员工为本、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的理念,开展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发展工作,最终实现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与企业人力资源发展进程有效匹配的目标。

1、理清职业发展通道

职业生涯规划中应清晰展示可转换的“职业发展通道”,一般分为管理通道、技术通道和技能通道三条,分别代表员工职业发展的三条不同路径。

同时,应明确企业和个人在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中的职责分工,明晰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技能人员、技术专家、技能专家等一系列岗位,包括教育背景、专业背景、工作经验、业绩评价、岗位胜任能力合格证书、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安规考试合格证书及车辆驾驶证等方面的任职资格,理清学历证书、岗位能力证书、专业技术资格、职业技能等级等证书的申报时间。

企业根据各通道任职资格条件,制定切合现有工种实际的“员工职业生涯规划路径指引卡”,以指导员工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同时,员工可根据自身“能量”在职业发展通道的节点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并明确下一步提升发展的目标。

2、制定岗位发展组织架构图

制定基于实际工种岗位架构的岗位发展组织架构图,以便员工清晰职业成长的路径,满足更加丰富的多元化的职业发展目标需求。

3、填写员工职业成长指引卡

有了清晰的路径,明确的地图指引,员工与直接上级根据专业分工和岗位工作需要,共同商讨个人职业发展目标和计划,明确未来五年的职业发展意向路径,填写员工个人职业成长指引卡,并制定阶段性、个性化的具体职业开发策略及进度完成情况,以有效跟踪落实。上下级互动商讨,可以帮助管理者了解员工的性格特点和潜能,员工也能更加清晰上级的要求,建立互赢的良好局面。

4、形成员工成长蓝图

汇集员工职业成长指引卡中的成长提升需求,形成包含岗位胜任能力资格、学历层次、专业技术资格、职业技能等级、(执)职业资格、安规考试资格、车辆驾驶资格等一系列提升规划在内的员工成长蓝图。

5、与培评薪酬绩效衔接

提炼员工成长提升共性需求,并纳入培训评价计划,将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与岗位胜任能力评价、教育培训、绩效激励、岗位晋升、技能鉴定、职称评审、交流锻炼等有机结合,集中开展培训、评价、技能鉴定、职称评审等,为员工成长给予最大的资源倾斜和支持,同时也让培训更具有针对性,有的放矢。

企业通过以上“五步走”的方式可以实现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与企业人力资源发展进程的有效匹配。

三、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发展工作的改进措施

1、做实员工职业规划提升跟踪管理

建立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发展进度表或战略地图。内容应清晰显示员工职业发展的具体规划,包括能力(技术、技能、职称、等级)提升记录、职位晋升记录、培训考核结果记录;员工提升需求档案,包括员工能力提升的具体项目、提升目标、阶段性成果、时间期限等。档案记录作为供电企业对员工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跟踪管理以及显示成效的重要依据。

2、做好挖掘员工冰山个性潜能工作

兴趣是成功的内在驱动力,只有喜欢本岗位工作,才会全身心投入,经得起各种考验与挑战。通过科学测试的方式方法,对员工的性格、能力、气质、素质、兴趣、爱好等冰山潜能进行全方位、全体系、客观实际地测评,使员工更加认识自己,清楚自身特长、优劣,也让企业了解员工的职业兴趣,充分发挥其特长、激发其潜能。

3、不断缩小员工岗能匹配差距

职业能力是从事职业所必需具备的学识、技术、能力,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基本条件。不同的职位有不同的岗位胜任能力模型。提高人员工作效率的前提是通过优化人岗匹配,达到人事相宜,人适其事,事得其人。以当前在职岗位为切入点,明确岗位职责任务,并深入分析岗位所需技能、技巧、素质等专业技能和通用管理能力、系统思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开拓创新思考能力等要求与个人实际具备素养是否有差距;分析员工自身规划与企业所需人才规划需求是否一致。

落实员工岗位胜任能力评价工作,明确能力开发方向,有针对性地制定能力开发策略,做好个人岗能匹配提升发展规划,最大限度激发员工提升履职能力。

4、加强培训薪酬晋升等保障措施

切实将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与岗位胜任能力评价、教育培训、薪酬激励、岗位晋升、技能鉴定、职称评审、交流锻炼等相关配套管理机制有机结合,集中开展培训班、技能鉴定、职称评审等,为员工成长给予最大的支持。建立考核与选拔、业绩与薪酬相结合的绩效薪酬激励制度,将职业能力提升发展与员工个人个性化培训计划完成情况、培训效果、安全意识、执行能力、责任意识等综合评估等潜能纳入员工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促进员工提升绩效。将员工的绩效考核评价结果与薪酬福利待遇紧密结合,让员工感受到“能力与待遇匹配,收入能增能减”的动态管理机制。

5、畅通信息渠道,加强信息有效沟通

畅通内部信息渠道,充分利用简单、方便的信息沟通渠道及时、快捷地向员工传递企业发展趋势、企业所需人才、人力资源规划、人才队伍建设、内部劳动力冗缺员信息、企业发展地图、内部挂牌培训师资、职业生涯规划倾斜政策、职业发展通道、职业晋升流程等信息。

6、开放横向、纵向的内部竞聘或区域组聘机会

新型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因此要留住人才,首先需要知道他们的心理需求,理解他们想从企业获得什么,然后才能对症下药,解决好了,员工能回馈给企业的价值将是巨大的。企业应该采取“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情感留人”对策。企业职能管理部门应积极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为员工实现职业发展提供展示的舞台。基于岗位胜任能力实施区域组聘,探索解决冗员和结构性缺员问题,进一步发挥潜能评价的作用,让员工清楚自己更适合做什么。积极创造公平竞争的竞聘环境,鼓励员工不断进取、不断提高自身优势和竞争力。

7、加大员工岗位胜任能力评价及培训力度

基于员工岗位胜任能力评价,实施分层分类的课程培训,包括管理课程、技术课程、技能课程等项目。课程细化提供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岗位主修课、综合选修课、个人套餐式选修课等课程供员工根据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目标有针对性地选择培训课程。充分利用培训场地资源,通过师资挂牌等方式,优化培训资源体系,学员可通过自选、提前预约的方式方法开展灵活多变的学习培训。建立员工培训效果评估机制,将员工职业能力发展和个性化培训机会完成情况、培训效果检测与员工的绩效改进、薪资变化、职位变动等有机联动,全方位看员工的提升发展变化,实现员工学习与发展的全过程管控。

8、加强企业文化理念宣贯,营造良好员工成才氛围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树立员工良好职业心态。心态决定成败,让员工体会到在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中也实现了自己人生价值的意义。企业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让员工知道自身的不足和提升的方向,帮助员工树立明确的目标与管理,并运用科学的方法、切实可行的措施,最大限度地激发人力资源潜能,点亮员工职业发展的“星光大道”,进一步冲破影响员工职业发展的天花板,不断修正前进的方向,最终使员工获得事业的进步。

9、加快信息系统支撑建设,提高数据采集效率

为提高数据信息的准确度和可靠性,提升工作效率,强化数据统计分析功能,应加快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发展信息系统的建设工作,积极推广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明确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发展职业链条走向,让企业掌舵人更清晰把控企业人才发展趋势,掌舵人才发展方向。

四、总结

做实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发展工作对员工、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来说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毕竟一切的商业竞争,最终都是人才的竞争。

文中分析了供电企业中开展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工作过程的思路和举措以及一些改进措施,为供电系统企业提供参考。

总之,企业应不断扩宽人才发展多渠道,千方百计为员工提供平台和资源支撑,深挖冰山潜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干事创业的热情,真正把“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落到实处,让员工在发展进步的历程中尝试到改革的甜头,最终实现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洛克著,钟谷兰等译:把握你的职业发展方向[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2] 王瑞平:电力职工职业生涯通道设计[J].中国电力教育,2008(16).

上一篇:市场竞争分析范文 下一篇:市场竞争战略管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