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修养范文

时间:2023-03-20 10:49:51

职业道德修养

职业道德修养范文第1篇

(一)高职院校缺乏公正机制影响了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建设

社会的急速转型带来了社会道德观念的混乱,要维护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健康建设,必须在高职中建立相应的制度基础。否则,“好人”得不到公正的待遇,那就会使人们产生道德的疑问,最后甚至扭曲价值取向。由此可见,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问题的产生与公平、正义的机制是连在一起的。

(二)高职道德调控体系不健全导致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建设缺失

忽视对教师的道德人格的养成教育,对教师的考核单纯看科研成果或课时量,由此造成科研成果好就什么都好,至于他的课程建设情况,工作态度,集体协作精神等统统被忽略,由此导致相当一部分教师忘却“以人为本”的宗旨,不尊重学生的学习权力,应付教学的片面化倾向。

二、强化高教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对策

(一)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育的培训

教师不能只呆在校园里,也应走出校门,融入社会。学校应该尽一切可能为教师提供同外界交流和学习的机会,积极支持教师参加省、市有关部门组织的各种教研、教学活动。特别是高职院校要把教师派到企业中去学习,开拓教师的视野,扩大教师的知识面和信息源。使高职教师保持清醒的价值意识和批判尺度,再通过有效的思想工作,引导其正确看待社会,正确看待自己的权利与义务,正确看待学生的学习权利,正确对待荣誉与挫折。使教师成为道德的实践者和示范者,真正的做到“为人师表”。

(二)加强师德考评制度的建设是充分发挥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水平的保证

高职应该通过制定规章制度和法规,从制度上约束和规范教师的行为;教师考评要综合考察其德才表现和工作业绩,使教师认识到自己的德行、形象的重要性。尽管高职教师的师德是一种境界,是一种“自律”行为,但是在实现“自律”的过程中需要“他律”,通过制度化的约束,使教师从敬畏服从的外在道德规范转化为自觉的人格塑造。

(三)培育高职教师的教育伦理精神

这种伦理精神是贯彻“以人为本”的师德内涵,爱岗敬业,献身教育事业的道德精神。在高等教育中,这种伦理精神就体现在尊重的理念上。首先,是高职管理者与教师的尊重,表现为高职管理者对教师劳动成果的尊重,对教师人格的尊重,对教师需要的尊重等;其次,是教师对自我人格的尊重,对教育者权利的尊重,对教育义务的尊重;最后,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权利的尊重,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对学生自主性选择的尊重,这一点最为重要。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把对学生的关心爱护与严厉要求结合起来,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用真心诚意影响学生,使他们产生接受教育的积极态度和能动性,使学生从被要求学习转变成我要学习,并且拥有健全的身心。只有当“尊重”成为一种信念时,才能成为一种社会责任,成为尊师重教的态度,成为广大高职教师的伦理精神。

(四)构建激励机制,提升高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建设

激励是激发人的动机、鼓励并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之产生朝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过程,它在人们思想、行为的转化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高职教师师德建设的激励机制是激发和促进广大教师加强师德修养并对其行为目标起正向牵引作用的系列措施与制度,是师德建设不可缺少的动力形式,对于引导、鞭策广大教师积极进取,强化荣誉感,保持和发扬成绩有重要意义。首先,加强高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建设的舆论宣传,营造良好的师德建设氛围。正确有力的舆论导向能对人们的目标选择、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产生积极的巨大的正向牵引作用。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是学习生活在教师队伍中的典型,这些典型教师能够以直观的形式启发和感染教师,从而影响教师的思想和行为,引导他们以先进教师为榜样,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水平。其次,设立良好的物质激励机制和精神激励机制。物质激励是师德激励机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物质激励主要是通过工资、津贴、奖金、罚款等经济手段激发工作积极性。如果教师最基本的需要得不到合理解决,师德建设就会失去物质基础和精神条件,社会与学校对教师单方面的期待与要求就会成为空谈。如果没有利益的奖惩,那么特定的职业道德标准就形同虚设。因此,通过合理的强化分配的激励作用,是加强高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建设的有效途径。同时,精神激励也是一种重要的激励方法。通过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拥有高尚师德的教师,集中组织教师利用政治学习和组织生活时间向先进的模范教师学习,树立高尚师德教师的典型,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激励教师以德修身,以德育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结束语

高职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不但直接影响学生素质的养成,还直接影响高职的教学质量,甚至生存与发展。因此,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建设,除了教师的自身努力,还需要教育部门法律法规和高职院校规章制度的支持。加强高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长期坚持,常抓不懈,只有扎实地做好这项工作,才能使教师成为人类文化的积极传播者,为培育先进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职业道德修养范文第2篇

一、加强秘书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要性

秘书工作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社会实践活动,对秘书本身的定义,学术界也有不同的解释,本文的目的是想探讨在我国日前改革开放条件下秘书的职业道德修养,因此,本文中的秘书应当理解为:“ 在我国现代主要是党和政府机关、公共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军队、院校内的一种行政职位。其主要职责是辅助管理、综合服务,主要工作是撰拟文稿、管理文书,接待来访、组织会议、调查研究,处理综合信息、办理事务,联络协调、督促查办等等。”综上所述,加强秘书职业道德修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首先,秘书职业道德是秘书工作自身特点的内在要求。秘书工作是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特殊职业,自身存在着多方面的特点。如:政治性、辅、组织性等,但是,最重要的是机要性,这对秘书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秘书部门是机关内部的机要核心部门,是信息中心,秘书是领导近身工作人员,最了解领导的活动,故能掌握一个机关的核心机密。所以,秘书工作是机要工作,要求秘书要有很强的保密观念。

其次,加强秘书的职业道德修养是由秘书工作的发展趋势决定的。任何职业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目标,秘书工作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对秘书的职业道德要求也更加严格和具体。秘书工作已经不再是单向、简单地体会领导意图就可以了,而迫切要求秘书自身具有较高的辨别是非的能力和主观能动性。应该搞好“三服务”,即为本级党委服务,为各部门和各地区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

因此,秘书要想在复杂的环境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必须要加强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以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和发展。

二、提高秘书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提高秘书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可以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良好的习惯、学习先进、自我激励等方面入手。提高秘书职业道德修养的具体方法多种多样,但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学习秘书工作职业道德规范,掌握秘书工作职业道德知识。必须认真学习秘书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掌握秘书职业道德基本知识,从理论上明确秘书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明确秘书职业道德修养所要达到的目标,把握秘书职业道德修养的标准,以此来提高秘书职业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增强秘书职业道德修养的针对性。

(二)努力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提高文化素养。秘书要努力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这是做好秘书工作的基本条件,是彰显秘书职业道德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它能帮助我们准确理解秘书职业道德修养在秘书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只有准确理解秘书职业道德在秘书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才能更好地学习秘书职业道德规范,才能更自觉地提高秘书职业道德修养。

(三)自我反思,增强自律。自我反思,就是要依据秘书工作的职业道德标准经常检查自己,并自觉地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秘书职业道德标准的要求。我们应该借鉴古人“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经常用秘书的职业道德标准对照检查自己的言行,要敢于正视自身存在的缺点,才能改正缺点,不断进步。

(四)提高思想境界,努力做到慎独。所谓慎独,就是指在无人监督和约束的情况下,仍能自觉坚守道德观念,自觉按照道德规范的要求去做事、为人。作为秘书道德修养的一种方法,慎独强调在道德修养中确立坚定的道德信念,在“隐”“微”之处下功夫,注重修养过程中善良言行量的积累。从慎独所达到的境界来看,秘书职业道德修养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自我教育、自我磨练、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的过程。秘书工作人员只有经常按照秘书职业道德修养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发现和纠正自身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提高秘书职业道德修养是一个长期的磨练和实践的过程,需要秘书自觉地作出多方面的努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秘书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提高秘书职业道德修养的最根本问题,是在秘书工作的实践过程中,在秘书工作的客观规律指引下,积极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使主观思想符合客观实际。每一名秘书都要身体力行,把提高秘书职业道德修养的认识贯彻到实际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去。

综上所述,构建社会主义秘书职业道德体系这栋大厦,亟须社会、国家、秘书人员各方的共同努力,当然要提高秘书的职业道德素养,也绝非短期所能奏效的,必须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共同持之以恒地为之添砖加瓦。

(本文为教育部文秘教指委2013年课题(ZD13043)成果之一)

职业道德修养范文第3篇

【关键词】导游;道德;修养

一、努力学习理论知识

“职业道德修养是一种理智的、自觉的道德养成活动。”职业道德行为是以个人的自觉性为前提的,如果没有这种自觉性,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就是一句空话。高尚的职业道德的养成,需要有正确的理论来指导,需要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道德理论作基础。这个理论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理论。我们只有正确地掌握和坚持了马列主义,才能端正自己的思想路线,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才能明确职业道德的根本目的以及正确方向。而职业道德理论知识更是个人职业道德品质形成所不可缺少的理论前提。

导游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同其他社会成员的职业道德修养一样,是一种理智的、自觉地活动,因此,它也需要正确的理论指导。导游人员只有通过认真学习职业道德知识,不断地提高自身的道德认识水平和道德判断能力,并主动地将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道德追求和道德信念。他们只有明白了道德‘是什么’这一问题,才能解决道德修养‘为什么’的问题。同样,道德修养还必须同培养和提高导游人员的工作技能相结合,也就是把提高导游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提高业务素质结合起来,因为高超的工作技能和娴熟的工作技巧是导游人员实践道德要求的基础,如果他们没有过硬的本领和精湛的技艺,再高尚的职业道德也无从谈起。

二、 积极开展职业道德评价

“职业道德评价是人们在职业活动中根据一定的职业道德原则、标准,对自己或他人的职业行为的是非善恶进行判断,表明自己对某种职业行为的态度。”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对于从业者的职业行为,是根据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这一标准来进行评价的,对那些善的行为要给予赞扬,相反对于那些恶的行为要给予谴责。我国古人把这种职业道德评价称之为“内省”。内省是导游进行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的方法。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是自觉或者不自觉的依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去对别人或者自己的行为进行评判,我们也只有通过职业道德评价,才能深入到人们的内心世界,从而鼓励他们弃恶扬善,分清楚哪种职业行为能体现优良的道德品质,哪种能体现陈规旧俗,在此基础上使从业人员能自觉地来矫正自己的行为。导游人员在职业道德修养过程中,要按照我国职业道德的要求以及旅游行业的行为规范,并对比自己的思想和实际行为,经常扪心自问,自我分析、自己反省,严格剖析自己,勇于自我批评,不放过自身的任何一个小缺点、小毛病,甚至对自己一个不良的思想上苗头也不放过,找出自己在旅游服务中的缺点、不足和差距,从而加以改正和弥补。使自己始终保持心中无“鬼”、心中无愧的心境。因此,导游人员只有在旅游工作中真正做到了“内省”,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水平。

三、 努力做到“慎独”

“内省”极其重要,“慎独”更为可贵。慎独就是指一个人在自身独处、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仍然可以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并自觉遵守道德行为规范的一种能力。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在有人监督或者大庭广众之下能不做不道德的事,这是一般都能做到的,但是当只有一个人、没有任何监督、既使做了不道德的事也不会有人知道的情况下,有部分人工作就不那么认真了,对工作制度和纪律的遵守就不那么严格了,有的甚至萌发邪恶的念头,这就暴露了人们在职业道德修养上的差距。慎独作为人们道德行为自觉性的最高表现,既是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又是职业道德修养一种崇高的境界。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中指出:“一个无私的人,即使在他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可能的时候,也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

“慎独”作为一种高度自觉性的表现,它强调人们在职业道德修养中要在“隐”和“微”上下工夫,道德修养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要防微杜渐,坚持“积小善而成大德”。作为一名导游就必须要做到这一点。由于导游的工作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他们在接受旅行社委派的任务以后,外出带团往往都独挡一面,要单独与旅游者在旅游中共处,此时导游员能否做到慎独就显得尤为重要。他们是否认真的宣传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是否如实的履行旅游合同所规定的内容,是否热情周到的接待旅游者等等,这些都是旅行社看不见、听不到的,也是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无法直接检查的。导游人员只要真正做到慎独,就会自觉的认真完成旅行社交给的任务,自觉遵守旅游职业道德。

四、学习先进人物

孔子曾说过:“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向先进的模范人物学习,以他们为楷模,可以激励自己不断地提高职业道德修养。先进模范人物实际上是一定社会所标榜和推崇的道德理想或者理想人格的化身。理想人格就是符合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典型人物。任何一个社会都十分重视道德榜样的示范作用和引导作用。因为道德榜样更真实、更具体、更形象,对培养人的职业道德品质有更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我们要充分发挥先进榜样的人物的感染作用,要“择其善者而从之”就能推动整个社会的职业道德风尚的进步。作为旅行社一线员工的导游人员学习先进人物时,要做到有信心,有诚心,有恒心,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个过程,是一个量变引起质变的辩证过程。在这过程中导游人员要有勇于自我牺牲和不畏艰苦的精神,一旦达到了这种境界,就具有了相对的稳定性,最终成为一种习惯性的心理和行为,从而在以后的旅行行程中就会自觉的遵守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修养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会计;职业道德;修养;提高

如何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修养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在当下社会快速进步,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努力实现中国梦,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诚信友爱,推动社会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重要时刻,重提这个话题,已注入了他新的、更丰富的内涵:它不仅要求会计人员有较高的业务技能,更要求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较高的会计职业道德修养。

会计所提供的财务信息是管理者、投资人、债权人以及政府部门改善经营管理、评价财务状况、作出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高素质会计人员是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必须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的修养。

一、会计职业道德修养的内容

会计职业道德修养是指会计人员在会计职业活动中,按照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在自身道德品质方面进行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提高,从而达到一定的职业道德境界。其内容包括:

1.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会计人员要热爱和安心所从事的职业,以虔诚的、恭敬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岗位;以积极、健康、高效、求实的态度对待本职工作;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承担和履行本职业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和义务。做老实人,办老实事、谨慎执业、信誉至上。讲信用、守诺言、守秘密,不弄虚作假,不为利益所诱惑,有职业道德。

2.熟悉法规,提高技能。熟悉法规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会计工作的专业性、政策性都很强,是一项既复杂又具体的实务性工作。会计人员要不断学习业务知识,熟悉和掌握国家法律法规,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全面学习才能及时掌握新的知识,才能提高业务技能和专业胜任能力,才能懂得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因此会计人员必须熟练掌握会计各项法规和业务技能。

3.客观公正、坚持原则。客观公正是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规范。会计人员应坚持原则,客观公正才能实事求是,才能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完整。也只有站到客观公正的立场上,才能做到问心无愧,这应该是会计人员所追求的一种境界。

二、会计职业道德修养的作用

1.由于职业道德是通过规范会计人员的行为来起作用的,而会计人员的行为影响着会计工作的方方面面,因此要通过对会计人员行为意志的约束,从而在会计工作领域减少、杜绝舞弊行为,提高会计工作质量,保证经济工作秩序的正常进行。

2.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有助于提高会计工作质量,促使会计人员自觉提供客观、公允的会计报告。同时,良好的职业道德水平必然会使目前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等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并使会计工作健康有序的开展。

三、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1.勤于学习。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途径是不断学习。会计人员应该加强三个方面的学习,一是加强政治学习,努力提高思想觉悟,正确理解会计职业道德的深刻含义,增加对本职工作的热爱,讲求对事业的献身精神,维护会计职业的尊严。二是加强会计职业道德理论的学习,增强会计人员道德修养,主动调整自己的会计行为。三是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会计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一名称职的会计人员,不仅要具备崇高的职业道德操守,还要有较强的业务技能,及不断更新的会计专业知识。

2.健全法规制度。利用行政管理优势,强化多层次的会计职业道德监督管理机制,对会计职业道德情况实施必要地监管,将会计职业道德水平检查与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注册登记管理及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评相结合。

3.建立健全奖惩约束机制。鼓励会计人员热爱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增强会计人员职业荣誉感。对模范遵守职业道德的会计人员要大张旗鼓的表彰奖励,对违法违规,没有职业道德的要受到相应的处罚。使人们认识到若不注重职业道德修养,不用职业道德规范自己的行为,会受到相应的处罚,反之,受到表彰和奖励。

职业道德修养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校 教师 职业道德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09-0093-01

俗话说:“艺大根深。”教学的质量好与坏来自教师的刻苦努力和职业道德修养的提高。一方面,教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稳固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要具有良好的教学道德修养,使自己的教学过程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此,教师必须学而不厌,注重自身锻炼,积极进取,勤于思考,勇于实践,才能真正提高自身的知识和职业道德修养,才能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教育是一种社会行动。行动是人类对自然事物和社会事件进行有意的干预或者不干预。它的特征在于对于行动者具有一种含义、一种意义或者一个目标。但这种意义绝非只是可以直接观察到的,而需要通过对行动者方式以及现有其他。数据和材料进行分析才能发现。因此,教育必须是一种社会行动。这种社会行动会对被教育者产生极大的影响,所以,其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体系,应该也有一种较为普及的,被社会所认可的遵循方式。社会是朝着前进的方向发展,那么这种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体系的建立,也必须随着社会的前进而前进。

一、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作为培养教育高等专业人才的高等院校,必定肩负着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素质人才的重任。而作为学院的一名车间实训老师,不仅仅需要知道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职业道德修养,更重要的是需要知道在平时的教育行动中实践这些职业道德修养,让知识指导行动,并让知识在行动中得到检验,修改和完善,继而更好的知道实践。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是在平时的教育实践中,在处理师生之间的关系,处理和同事之间的关系,处理与其他社会成员的关系时得到检验和提高的。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教师道德修养的有效途径。而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与学习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同样,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也不仅仅是理论问题,也需要与实践相结合。

二、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学习

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是衡量教师道德是非、指导教师道德行为、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的标准,是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活动中的具体体现。它具体地向教师表明了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正确回答了教师个人与他人、与集体、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发展教育事业的有力保障。要将教师的师德修养,转化为教师个人的内心信念,需要教师有一个自觉学习、接受教育的过程。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有助于提高教师遵守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三、要有执着的精神

教学过程是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教师应把教学堪称自己一生的事业来奋斗。虽然初登讲台有些不适应,但随着对教学工作兴趣的提高和对教学内容的熟悉,教师的教学技能也会一步一步地提高。因此,教学过程是一个有模仿到创造,由不稳定到稳定,再到飞跃的逐渐完善的过程。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自身必须具有坚持不懈和执着追求的精神,在不断的学习实践中大胆探索,勇于追求,积极进取。总之,教师好做,但教学却不好做,要想真正胜任教师这一职业也并不容易,非是一朝一夕所能达到的。此时,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成了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是教师做好本职工作的根本,也是教师有所创造和革新的催化剂。是教师道德行为最深层的根据和重要保证。

四、加强向优秀教师学习

在优秀教师的身上,集中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所倡导的优秀品质,他们的教育实践和先进事迹,生动体现了新时代师德的特点和要求,他们从不同的侧面把教师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具体化、形象化了。学习他们的先进思想和感人事迹,既能帮助我们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认识,又能诱导和激发我们的教师职业道德的情感。

五、严于剖析自己

教师应该在心灵的深处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解剖、自我教育、自我斗争、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学会认识自己,开展好自我批评,严于剖析自己。俗话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这不仅要求我们不但要能够认识别人还要正确地认识自己,作为教师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善于发现自己身上的缺点和不足,经常反省和检查自己思想和行为上的问题,明确前进的方向,增强自身修养动力,高标准地要求自己。

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不是在冥思苦想中进行的,而是在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和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道德是一种时间精神,道德不是单纯的、脱离生活、脱离实际的、空洞乏味的理念和说教。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也是如此,如果师德宣传不能给教师正确处理学生群体和教师群体关系的实践活动以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则就有可能被人指责为是一种虚伪的说教和宣传。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锤炼而成的,只有经过较长的教育实践,教师本人在自身的教育实践过程中亲身体会到了教师工作的酸甜苦辣,认识了教师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才使自己的理念、境界逐渐得以升华,才能不仅视教师工作为一种职业、为谋生的手段,而且将教师工作视为事业、视为生活和生命的目的和意义,把教书育人作为一种人生的价值目标和理想而孜孜不倦地奋斗和追求。

教育的成功需要竞争,同时也需要合作。目前,基础教育多方面的改革,尤其是教师人事制度的改革,普遍形成了优胜劣汰的竞争气氛。有些教师由于对竞争机制、竞争观念的不正确理解,导致了思想认识上的误区,影响了教育改革的实施。作为一名现代教师,应学会合作共处,创造一个团结和谐的教育环境。教师要做到尊重他人,包括尊重领导、尊重同事、尊重学生、尊重家长。要学会合作共处,非常重要的是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既要倡导在法律范围内的公平竞争,有利于发挥教师个人的首创精神和提高教育效率的积极性,又要发扬和倡导先人后己、互相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良好的教师集体、充满合作友谊的人际关系为教师个体发挥教书育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供了良好条件。此外,还要注意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平等沟通、和谐共处,调动各方面的教育积极性。

职业道德修养范文第6篇

1.社会变革带来的高职辅导员职业角色定位的多元。

恩格斯说过:一切以往的道德归根到底是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与其他职业相比,教育行业前期投入的时间长、精力多、成本高,而见到效果的周期长,很多效果是隐性的、不可观察甚至是不可测量的。所以,高校教师所从事的并非能够立竿见影的事业,而是随着时空的延长而带来的桃李满园。其中高职辅导员对于大部分同学而言,是“幕后服务者”,为他们顺利学习和生活提供指导与服务。对于非常突出或是十分需要指导的学生,辅导员的谈话会更加频繁和具有针对性。所有这些直接的或是间接的指导可能在当时产生一定的效果,也可能会影响学生的一生。目前,由于受到市场经济和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些负面因素的影响,加上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薪酬收入处于弱势水平,部分高职辅导员因为一时难以实现其学术追求与人生价值,而对自己的职业态度发生了转变。同时,在社会变革的过程中,大学的角色也由“象牙塔”转变为“社会服务站”,高校教师自然也会融入到社会大生产中,其社会角色、职业定位、知识价值都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高职辅导员也不例外。因而部分高职辅导员想方设法在课余通过种种方式利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和一技之长参与市场竞争,不安心于本职工作而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2.高职辅导员考评制度的不健全。

目前基于绩效考核的管理方式,高等职业院校在建设中往往更注重学科建设和教学科研,绩效考核的具体项目都围绕业务能力而设定。而考核结果直接与职称评定、薪酬待遇、发展平台等挂钩。高职辅导员的绩效考核、职称评定、发展方向等也都参照教师系列实施。就具体的考核而言,一般包括年终考核、科研业绩考核和教学效果考核三方面的内容。其中年终考核包括学生对辅导员的评价、主管领导的评价与辅导员互评。这三项评价都具有较强的主观性。而且评价主体的不同会导致评价结果的不可比性。而科研业绩考核以完成的课题和公开发表的论文数量为基准设定量化的考评方式,单独占据考核的一个重要部分。教学效果考核则是在达到额定课时基础上的质量评价,课时要求也成为一个可以量化与比较的客观因素。因此,大部分高职辅导员把精力放在了取得科研成果和一线教学上,职业道德的培养则鲜有人重视。职业道德重在内化与建设必须立足于工作实践。此外,大多数高职辅导员都是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没有经历过磨砺,缺乏耐力,极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工作上追求功利与捷径。甚至有些辅导员觉得自己工作强度大、压力大、收入低,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对辅导员职业产生了倦怠,因此更加不会主动追求职业道德修养的提高。所以在目前的实际操作过程中,职业道德规范往往流于形式,是一种组织强加于辅导员身上的附加考核项目,没有内化为辅导员应有的基本素质。

二、提升高职辅导员职业道德修养建设的对策

1.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为提升高职辅导员道德修养提供思想基础。

正确鲜明的道德价值导向和良好的道德舆论环境能够为高职辅导员职业道德意识的增强和行为的成熟和发展提供不可或缺的外部条件。因此,弘扬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优化社会环境和校园环境是高职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的一个关键途径,能够为提升高校教师道德修养提供思想基础。2007年同志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强调“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倡导尊师重教,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国家亦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强调加强师德建设,防止师德滑坡,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规定: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3]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其中蕴涵着博大精深的人文精神。辅导员作为高等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的一个重要部分,对这一群体的管理要多一份人文关怀,其中首要的就是为他们的成长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环境。所以,社会与学校要充分运用广播、网络、报刊等平台,大力弘扬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高尚师德,通过表彰先进,树立典型,提高高职辅导员对教育崇高事业和教师劳动巨大价值的认知,激励广大高职辅导员自觉践行无私奉献的职业道德精神,使高职辅导员的整体职业道德形象在良好的社会环境中得到优化和提升。

2.强化高职辅导员职业道德修养的自律,为提升高职辅导员道德修养提供载体支撑。

高职辅导员职业道德修养的自律,指的是既能自觉地把外在的职业道德要求内化为自己内在的自主要求,又能自觉地把内在的自主要求外化为职业道德行为。每个人在特定的组织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每一种角色都有与其相对应的道德规范。由于高职辅导员面对的学生群体在不断发生变化,他们所担任的角色在不断变化,其主体意识也会变化。这些变化要求高职辅导员对所应履行的职业道德规范进行认同和内化。事实上,这一过程是在工作实践中自然发生的,但是需要高职辅导员进行主观的判断。由高职辅导员的主观能动性而引起的职业道德修养的自律,在本质上是为提升高职辅导员道德修养提供了载体支撑。

3.深化学校体制改革,为提升高职辅导员职业道德修养提供制度保障。

高职辅导员的工作不仅仅是服务与付出,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高职辅导员的自我实现源于对所从事工作的真正理解和认同。一所好的大学会致力于营造公平规范的规章制度、自由探索的学术环境,使辅导员们能够专心于自己的事业和追求,以此来维护学校的稳定并促进学校的发展。这种和谐的环境也将对高职辅导员的职业道德构建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具体而言:在学生的日常事务方面,对学生干部的培训制度化、系统化与规范化,让学生干部熟悉各项规章制度与工作职责,改善工作方法,在思想上与辅导员保持高度一致,在行动上能够较好地完成辅导员交代的事宜,高质量、高效率地为同学们服务。如此便能将辅导员从繁复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进而深入思考本职业的相关问题,并提升职业道德修养。在课时规定方面,取消高职辅导员参照教师系列而规定的课时量。根据辅导员实际的工作强度,合理地安排授课内容、额定课时以及授课时段。让辅导员在完成本职工作的情况下,适时地走入课堂,与学生产生更多的交集,进行更深入的沟通。在科研成果的要求方面,取消高职辅导员参照教师系列而规定的科研成果的数量。允许辅导员在主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前沿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适当兼顾对本专业知识的探索与拓展,实现自身的学术追求。高等职业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高职辅导员职业道德修养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三、总结

随着社会和校园生态的优化,通过构建高职辅导员职业道德修养建设的长效机制,通过高职辅导员的自律与内化,目前高职辅导员职业道德修养中所反应出来的一些问题将会得到有效解决,这也必将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满足社会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

职业道德修养范文第7篇

【关键词】驾驶员;道德;修养

在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浪潮下,其道德水准也在悄悄地发生变化,有人感慨讲奉献的人少了,明哲保身的人多了。但在现实生活中,照样有人挺身而出,有奉献精神,社会总是朝着文明、进步的方向发展,社会各行业间的职业道德,公德教育正在不断加强,由此联想到日益庞大的驾驶员队伍,其职业道德的高下,将对整个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本人试就对如何提高驾驶员职业道德修养,谈点个人见解:

一、当前机动车驾驶员队伍的基本现状

机动车驾驶员是―项特殊性的行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机动车的拥有量越来越多,驾驶员队伍越来越庞大。驾驶机动车的人已不再是完全作为谋生的一种手段,而更多的已成为人们生活所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目前驾驶员队伍的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非专业、专职驾驶员人数的大量增加,他们的专业技能,文化素养良莠不齐,对交通法规以及各冲规章的理解掌握程度不一,很难适应当前迅速发展的道路交通现状。即使专职驾驶员,也还存在着一定的技术问题,更何况是新手、非专职驾驶人员,这些都直接影响了驾驶员队伍的整体素质。驾驶员整体素质的差异,又将影响到交通安全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因此,加强对机动车驾驶员的交通行为规范、职业道德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二、机动车驾驶员违反职业道德规范的一些不良表现

机动车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必须遵守各项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同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一些机动车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时有不道德行为的发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欲超车前车不让,产生报复心理。有些驾驶员在行驶途中欲超车,前车不及时让车,就觉得心里不舒服,超越前车后,产生报复心理,故意减慢速度,立即右转方向或急刹车,稍不留神就会人为地增加事故频率。

2)夜间车辆交会不关闭远光灯,只图自己方便,无视其他车辆及行人的安全。如果始终不关闭远光灯,会造成其他车辆驾驶员、骑车人和行人眩目,增加不安全因素。

3)雨天开快车,泥水溅行人。雨雪天气,道路积水,路遇行人,不减速避让,任凭车轮冲过积水,飞溅行人一身,熟视无睹,以此取乐。

4)肇事逃逸。少数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不是立即停车积极抢救伤员、保护现场、及时报案。而是置伤亡者于不顾,存侥幸心理,驾车或弃车逃跑。更有甚者,将伤者带离事故现场隐藏或抛弃,致使事故受伤者不能得到及时救治,延误时机导致人为死亡。

5)酒后驾车。酒后不准驾车,哪怕是非驾驶人员都懂得这个首理,口J是有些驾驶员就是喜欢明知故犯,借酒力开快车、冒险车,左超右钻,横冲直撞,让路人胆战心惊;有的饮酒过量,驾驶车辆反应迟钝、迷迷糊糊,操纵车辆频频失误,致使险象环生。2009年6月30日晚,南京市)工宁区东山街道金盛路发生一起醉酒驾车导致的重大交通事故,事故造成3人当场身亡,2人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另有4人受轻伤。经抽血化验,肇事司机的血液中酒精含量为每百毫升381毫克,而每百毫升80毫克就属于醉酒,显然,肇事司机属严重醉酒驾驶。经警方调查,肇事司机张明宝,今年43岁,是个体施工队负责八,挂靠淮安第五建筑工程公司南京分公司,家住江宁区东山街道金盛路某小区。审讯过程中,张明宝交代说,30日晚上8点15分左右,他跟人在金盛路一家饭店吃饭,喝了七八两白酒。饭后,他驾驶苏ATH900牌号黑色别克君越轿车在金盛路由南向北行驶准备回家,车辆失控后沿途先后撞倒9名路人,撞坏6辆路边停放的轿车。

6)严重超载。有些驾驶员或车主受经济利益驱使,车辆严重超载,尤其是对交通管理相对薄弱的地方,驾驶员见有机可乘,无视道路交通法规j视他人生命于不顾,载人车辆大大超出限额人数:货运车辆更有甚者,超过限载吨位的―倍以上,这种严重超载超重的车辆,直接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同时会缩短车辆寿命,还会造成路面损坏,降低车辆制动效能,有百害而无―利,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往往会造成群死群伤的特大交通事故,对社会危害极大。

7)不讲社会公德。少数驾驶人员忽视职业道德,缺乏社会公德意识,片面认为驾车只要不妹妹违反交通法规僦行了,其他一律置之度外。因此,有的驾驶员在行驶途中遇到交通事故,路人或伤者求救时,不理不睬;有的驾驶员路遇违法乱纪己行为之人,不敢制止,任其不良后果发生等等。

三、提高职业道德修养的措施

1)采取多种形式,不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无论是驾驶单位、群众性驾驶组织,都要十分重视对机动车驾驶员的职业道德教育,采取多形式、多渠道以及生动的实例来引导他们,以提高驾驶员的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

2)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强化管理,严格执法,加大处罚力度。为了有效遏制交通违章,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要运用先进手段对道路进行监控;同时要加强路面管理,对少数不遵守交通法规驾驶人员,在提倡教育为主的基础上,还要进行处罚,让违章者在接受教育处罚中吸取教训,使其改变任意违章的不良行为,逐步形成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良好习惯。

3)开展“畅通工程”、“平安大道”创建活动,促进机动车驾驶员职业道德素质的提升。机动车驾驶员是道路交通的主要参与者,为创造良好的交通环境,确保人们行车、走路、安全畅通,通过“畅通工程”“平安大道”的创建活动,减少交通违章行为,基本杜绝闯红灯、酒后驾车、争道抢道等严重影响交通安全等违章行为的发生。

职业道德修养范文第8篇

“树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 G6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

08―0023―01

“教育者,非为以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也”,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教化修正陋习,其必备的首要条件就是要具有高尚的师德。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不仅直接关系到德育工作状况及亿万孩子的身心健康,还对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风貌产生深远影响。随着人民大众对于优质教育需求的日益增长,人们对教师素质及师德水平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而,作为一名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教育事业是“树爱”的事业

“爱”是教师对学生感情的崇高境界,“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教师育人的动力之源。作为一名教师,要做到能爱、善爱。要爱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微小的“闪光点”,要爱他们具有极大的可塑性;要爱他们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能动性;要爱他们成长过程中孕育出来的教育劳动成果。“爱”要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爱”要以理解、尊重、信任为基础;“爱”要一视同仁,持之以恒;“爱”要面向全体学生,“金凤凰”固然可爱,但“丑小鸭”更需要阳光,为此,要多和他们谈心,帮助他们查找“后进”的原因,真正做到对症下药,在学习上和生活细节上关心他们,只有这样,才能在执教的过程中,把一份“爱”传递给孩子,让这份“爱”去创造社会、感恩社会、回报社会。

二、教育事业是“树德”的典范

师德的重要性是做人的灵魂和根本。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如何,直接决定着这个人的行为准则和人生方向,甚至影响着周围的人和事。因此,做人德为先,育人先育德。教师只有率先垂范,注重师德修养才能以德育德,铸造学生健康人格,才不愧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要恪守职业道德,从实践的角度来看,具有高尚情操、渊博学识和人格魅力的教师,会对其学生产生终身的影响。一个合格的教师,不仅应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懂得教育的规律,具有教学和教育的各种能力,还必须要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每一位教师良好的道德人格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可能自发地形成,而是在后天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教师只有在教育实践中,通过努力学习,认识到社会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了解到教师道德的内容和意义,并通过自身的修养,将认识内化为自己的道德情感、意志和信念,进而外化为自己的道德行为和习惯,才能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质,才能更加充分调动和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完成时代所赋予的教育任务。

尽管职业道德因人而异,但一般来讲,要通过自身的道德、修养、情感、意志和信念,去塑造自己的行为和习惯,才能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质。加强理论学习,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要方法。为此,教师要重视人格力量的震撼力,培育高尚的职业人格。教师要改进工作作风,以育人为己任,刚直不阿,廉洁从教,并以此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格。怎样对待自己,怎样对待他人,怎样对待社会,这些为人处世的道理教师不仅要讲给学生听,更要做给学生看。“德”的功能是巨大的,但这种巨大的作用又是以教师的才学为基础的,没有才学的“德”是苍白无力的,这就要求教师除了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外,还必须重视和加强自身的才学修养,全方位地充实自己,完善自己,只有德才兼备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学生。为此,教师应该深刻认识自身职业的重要性,热爱本职工作,努力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改革教育思想,创新教育观,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用精湛的学识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

三、教育事业是“树人”的进程

教师只有认真学习教学理论,掌握教育规律,按教育规律办事,才能更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责任,这本身也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一重要要求。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学习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只有广泛地学习有关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才能使教师从各种关系和联系中认识改造世界的任务,认识社会和人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职业道德修养范文第9篇

教师并不是生活在与世隔绝的孤岛上。教师置身于现实生活中,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如何不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要“守身如玉”,“一尘不染”,敬业尽职,专心致志,作好教育人的工作。做一名真正的教师,名副其实的教师,必须有高度的自尊、自重、自强不息的精神,严以律己的精神。教师要胜任当代社会的教育工作,不仅要有精深的知识和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职业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以及在这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知和行的统一

就是要把学习道德伦理、提高伦理认识同自己的行动统一起来,使伦理与实践相结合。

二、坚持动机与效果的统一

教师要真正担负起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职责还必须把这内在动机转化为行动,用教师道德的基本原则规范自己的言行,运用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的实践,以提高实际效果。

三、坚持自律和他律的结合

教师职业道德的修养既要用外在因素进行自我约束,又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自律和他律的结合。

四、坚持个人和社会结合

在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过程中要把个人与社会结合起来,把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结合起来。

五、坚持继承和创新结合,

师德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在进行师德修养中,创新与继承必须同行。必须在当代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的基础上,在新的教育实践中,借鉴传统的优秀师德,重建新的更高的社会主义师德。

职业道德修养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修养;对策

随着社会的进步,高校辅导员已逐渐传递到80后,90后的身上,他们是各类社会思潮和现实汇聚一身的结合体,这就需要新时期的高校辅导员必须具备思维敏捷、富有朝气、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时代要求,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辅导员要对青年大学生的各种表现作出准确的判断和敏捷恰当的反应,并取得“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1]只有这样,才是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的未来和希望。

一、新时期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修养的现状

(一)缺乏爱岗敬业精神

敬业精神,是任何一个单位,任何一个个人都需谈及的。何为敬业,笔者认为,就是干一事,爱一事。由于近年来所有高校招聘辅导员的条件都是专业不限,虽然在分配岗位的时候有所侧重专业,但大部分辅导员都缺乏一定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尤其是非师范大学毕业的辅导员更是没有系统学习过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从而导致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应有的辨识能力,分析解决问题含糊不清,面对新问题只能勉强应付,甚至无法克制自己的情绪,长久下去,对本职工作由此产生了厌倦感。

(二)缺乏责任意识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辅导员所承担的压力和挑战接踵而至,有少部分辅导员由于工作压力大,长时间处于超负荷工作,而成效确甚微,由此导致工作几年后对工作失去了热情,认为做不不做,做好与混日子一个样,工作缺乏动力,甚至产生了厌恶感,对所有工作都表现为无所谓。同时,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部分辅导员经受不住物质和金钱的诱惑,认为每天从事相同的工作已渐厌倦,为了获取更多的自由和报酬,部分辅导员“开辟”了他们的“副业”,把主要精力放到了校外,或是在外开店、或是在外兼职,或是醉心忙碌于炒期货、炒股等等,个别辅导员甚至是把这些看作比本职工作还更重要,认为带学生是他的第二职业,导致价值观念失衡,注重个人功利。

(三)缺乏必要的尊重和关爱

在市场经济和社会转型时期的影响下,部分高校辅导员得过且过,甚至还有一部分辅导员认为这是对他的不公平,无意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当前入校的学生大多为90后,学生富有个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的接触社会经验较80后、70后欠佳,作为新时期的辅导员也多为80后,因此在对学生的关爱程度是很不够的,在管理和教学过程中,部分辅导员不愿花精力去主动了解学生、理解学生,缺少与学生的感情交流,乏对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了解,对工作也是敷衍塞责,消极应付。部分高校辅导员大多存在按规章办事,学生办事的老套路,在管理创新上总结、提炼较少,对“因材施教”全部归于教学老师,缺乏对学生的引导。

二、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的对策

(一)加强高校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

辅导员是高等院校教学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讲政治、讲科学、讲师德是辅导员最基本的职业要求和职业素质。首先,师德修养的培养,作为辅导员,应加强自身师德的培养,具体表现为自觉学习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理论和教师职业道德理论,并将这些理论转化为自己行为活动的标准,通过理论加实践,使先进的管理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思想、行为和情感。其次,加强职业道德理论学习,高校辅导员道德情感是辅导员在教育活动中,运用一定道德规范评价自己与他人的职业道德行为而产生的内心体验和主观态度。它是构成辅导员价值观的基础,是构成优秀辅导员个性的重要因素,也是辅导员职业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2]所以,作为辅导员,只有通过道德理论的学习,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标准,让自己成长为具备优良道德情操的社会人,才能保证时刻都会以无畏、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学生工作的繁琐“大事”。再次,开阔眼界,新形势、新任务,要求辅导员必须具有开阔的眼界,较高的思想境界。[3]面对新时期高等教育的新发展,加强辅导员思想政治素质是时代的要求,这与高校辅导员的党性修养和思想道德品质有着密切的关系;是高校辅导员是否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明确的政治观点,在重大的理论和政治原则问题上是否旗帜鲜明、立场坚定,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是否有良好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的前提。[4]

(二)严格高校辅导员评价机制

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要以学生为本,高校教师必须热爱和尊重自己的学生,潜移默化、逐步提高,这样才能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人才,也才能完成好国家对高等院校教育培养的工作任务,所以辅导员必须首先热爱学生,这就要正确处理师生关系,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5]首先,要结合我国目前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就业形式以及学生个性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员招聘和管理,尽量做到才尽其用的目的。其次,为满足等待大学生的成才需求,辅导员自身必须加强自我学习,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通过进修,考察等形式提升辅导员的工作能力,还可以利用网络的虚拟化功能通过高校辅导员交流群,知道其他院校辅导员之所想、所需,并且可以及时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6]同时,学校必要时为辅导员提供便利条件,通过讲座、借调、轮岗等方式为辅导员提供专业知识、技能技巧等方面的保障。再次,引进辅导员职业化理念,一个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学校应通过相应的考核机制为辅导员搭建成才之路,通过思想上严要求、业务上高标准、工作上压担子、发展上提供更广阔的舞台的理念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表现自我、施展才华、实现自身价值,为辅导员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规划图,对满足条件的辅导员进行相应的岗位调动;同时,健全这一规划图的体系,真正做到学习辅导员能进能退、能上能下的发展,从而培育一批思想上过硬、业务上娴熟、道德修养高境界的辅导员队伍。

(三)努力营造师德文化建设氛围

高尚师德的培养需要教师自身在教学实践中持之以恒的自律和修炼,更需要德育文化环境的熏陶和影响,这是教师内心的规范认识不断内生外化的过程。[7]首先,营造“博学、博爱、立人、达人”的育人氛围。作为辅导员,是一个上传下达的执行者,一方面要对学校负责,及时传达学校的方针政策,灌输学校的办学理念;另一方面就是对学生负责,自己的管辖的学生无论优劣,都需要辅导员在自己的原则。职责范围内给予学生认可和关怀,这是处理学生与老师关系的基本前提,也是教书育人的基本需要。其次,应营造““学术自由””的学习氛围。辅导员在日常管理活动中,应建立起“学术自由”的制度规范,鼓励学生形成自身的学术思想;再次,应营造“民主与和谐”的管理工作气氛。学生可以大胆提出教师需要改进的地方,辅导员也可以直接向领导提出建设性建议,形成学生———教师互动模式,让学生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并引导学生参与学校、班级、个人的管理上来,从而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这必将形成教师和学生对学校与职业的归属感和向心力。

三、小结

总之,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修养建设必须通过法律、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充分发挥高校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功能。笔者相信,在全社会形成的尊师重教的良好环境下,各位教师会把本职业的职业道德修养内化为自觉行为,彰显人民教师的高尚典范。

作者:田晓梦 单位:湖北民族学院

参考文献:

[1]邓恢煌,李承材.高校辅导员劳动特点浅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5).

[2]王平慧,许长才.论新时期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J].咸宁学院学报,2010,(12).

[3]郭爱英.关于高校辅导员职业素养问题的思考[J].高校辅导员,2011,(8).

[4]唐青.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素质初探[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4).

[5]邓晓霞.当代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与方法[J].科技信息,2009,(9).

[6]冉琛.高校网络辅导员工作方法探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

上一篇:道德与法制范文 下一篇:职业道德培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