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视范文

时间:2023-03-18 11:11:39

智能电视

智能电视范文第1篇

虽然智能电视占据市场主流速度迅速,但快速发展中也伴随着一定的问题。据中国电子商会消费电子调查办公室公布的调研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智能电视销量虽然突破800万台,接通率却偏低,平均激活率只有27.5%,这意味着超过七成用户并没有使用智能电视提供的智能化网络服务。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一种“买了智能电视但不使用智能功能”的怪象。日前,零点研究咨询集团了“智能电视消费者需求研究报告”,专门针对消费者就选购、使用智能电视的习惯进行市场调研。

智能电视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在消费层面获得了认可,但相对手机,其智能化水准仍有差距。目前,智能电视激活率和活跃度低下,固然有家庭网络带宽不够、智能电视商业模式不清晰等原因, 但从电视研发制造企业考虑,目前主要原因还是电视产品本身的问题。如智能电视的遥控器操作相当繁琐,新的操控方式主要是手势和语音操控,但这只是辅助功能,仍需要连接遥控器或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操控设备,才能实现多终端互联互通;此外,智能应用也不丰富,应用商店提供的应用程序太少等,以上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智能电视的快速发展。

近年来,互联网无处不在,智能化浪潮汹涌而来,首当其冲拥抱智能化的是手机。据统计,2012年中国智能手机容量约达 1.81亿部,到2015年中国手机市场智能手机将占据85%以上。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得益于苹果iPhone将大屏、触控、APP Store等适合个人终端的模式引入手机,也得益于安卓系统以更开放的平台做大了产业链,但这些适合智能手机的模式和平台不一定适合智能电视的发展。目前,多数智能电视简单移植智能手机的安卓系统,没有针对电视进行系统优化,虽然应用数量不少,但用户体验不佳。且不说用电视玩 “切西瓜”、“愤怒的小鸟”的操控性远不及PC、平板电脑和手机,用电视聊QQ、发微博的私密性也得不到保证,语音控制、手势控制远没有发展到像使用遥控器选台一样运用自如。目前消费者使用智能电视主要还是用于观看音视频节目,其他功能应用还非常少,2013 年智能电视发展的关键是提升用户体验。

中怡康测算数据预估,2013年3D电视销量将达2700万台,而智能电视销量达2600万台。去年2月以来,国内主要彩电制造企业先后了超过30个系列的智能电视新品。不过值得关注的是,尽管智能电视已经成为市场热推的产品,销量大增,随着智能电视市场关注度的提升,影响智能电视健康发展的诸多问题日益暴露出来。另据零点咨询最新调查报告显示,六成以上消费者对智能电视的概念仍较为陌生。有近半的消费者表示,使用智能电视过程中经常遇到遥控器操作不便、翻页或打开应用运行速度慢等现象。因此,智能电视还需要一个宣传普及的过程。

零点公司首次的中国智能电视市场调研报告中了解到,六成消费者对智能电视还未建立清晰形象,在智能电视的众多功能中,消费者最普遍的需求是“在线点播收看影视剧”;其次是“收看电视节目”(77.9%)。对于智能电视,近七成(67.5%)的消费者认为最重要的是做好用户体验,仅有3.7%的消费者认为智能电视最重要的是要开发更多应用功能。在智能电视的众多功能中,消费者最普遍的需求是“在线点播收看影视剧”;其次是“收看电视节目”(77.9%)。相对而言,消费者对从应用商店下载使用各种应用程序的需求明显低于其他。

零点调研结果显示,消费者对智能电视有极强的消费欲望,在所有被访者中,近九成(88.4%)的人表示下次购买电视时倾向于选择智能电视。但界面设计混乱、不易查找内容和智能应用运行速度慢等问题会成为他们放弃购买的重要因素。

“报告”指出,消费者心目中理想的智能电视特点首要应该是“各种功能简单易用、运行流畅”,其次是“可以和家庭所有数码设备关联,可自动查找播放其他设备内容”。同时,近七成消费者认为智能电视最重要是做好用户体验,仅有3.7%赞同智能电视最重要是开发更多应用功能。可见,消费者对于智能电视目前最大的不满不是不够智能而是“不够傻瓜”,进一步优化使用体验,避免复杂操作将是近期各大厂商亟待解决的问题。

说到操作,电视机与PAD、手机最大的区别就是观看距离远,进行操作势必要用到遥控器。对于智能电视的遥控器,消费者似乎也颇有微词。“报告”显示,有超过八成的消费者希望智能电视的遥控器能够“操作简单,反应灵敏,一键达到要收看的内容”,同时他们希望遥控器体积小、按键少: 47.2%的人希望智能电视遥控器体积小、手感好,有41.2%的人希望智能电视遥控器按键少、一键多能。看来,智能电视功能极大丰富的同时,有很多产品在配套操作的遥控器上还没有做到最好。“报告”同时指出,目前的智能电视在观影随意性、操作方便性、选择自主性方面则相对弱于智能手机及PAD,需要完善。

在国内彩电厂商的率先带动下,智能电视近年来迅速发展。面对巨大的市场前景,不仅海信、TCL、长虹等国内厂商紧紧抓住智能化契机,IT厂商也将触角延伸至电视领域,希望分得一杯羹。然而,电视功能越来越多,应用越来越丰富,消费者在操作智能电视上却变得更加繁琐。智能电视遥控器操作不便、运行速度慢是当前用户最常遇到的问题。根据零点咨询调查结果显示,反映遇到上述两个问题的用户分别占到53.6%和47%,有将近七成消费者认为智能电视最重要是做好用户体验,而赞同智能电视最重要的是开发更多应用功能的仅占3.7%。此外,有85.2%的消费者心目中理想的智能电视首先要简单易用、运行流畅。

智能电视最大的优势就是“智能的”、“傻瓜的”,如果在操作上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么即使功能再丰富,智能电视也无法真正赢得消费者的青睐。操作简单、反应灵敏,可一键完成操作是消费者对智能电视遥控器最突出的诉求。事实上,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出现,对传统彩电产生了巨大冲击,如何将用户从个人移动终端拉回到电视机前,成为摆在彩电厂商面前的难题。为此,彩电厂商各出奇招,触控、遥控、手势、语音等电视操控方式为消费者使用电视提供了多重选择,并形成了有效的互补,成为电视智能化发展的趋势。可以说,一款好的智能电视,遥控器不再是唯一的选择,电视更应该化繁为简,实现简单“用”、多样“用”。

经过多年发展,电视硬件升级已不是问题,软实力才是厂商比拼的关键。2013年,在4k电视热潮过后,智能电视发展的关键会重新聚焦到用户体验上。可以说,2013年会成为“体验元年”。智能电视应用性要增强,体验要好,要创造出新的人机交互方式,要契合普通消费者的实际需求,这都将成为智能电视担负的使命。哪家企业能够把握这一趋势,就会赢得市场。

智能电视范文第2篇

市场调查机构中怡康预测2013年国内互联网智能电视的销量预计达到2610万台,2014年将达到3614万台,渗透率将由去年的26%增长到今年的46%,实现成倍增长。

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对智能电视模式的表述为,“以硬件和内容、应用配套销售,靠用户和流量转化及内容、广告获取收益,形成长期的可持续利润。”这其中,除了电信运营商和广电系统外,市场的主要参与者还有电视机厂商、IT互联网企业以及围绕整个生态的应用开发企业,此外还有芯片、配件、内容服务等领域的玩家。

有激情,有观望

电视厂商方面,国内的智能电视主要还是由创维、海尔、海信、康佳、长虹、TCL6家国产彩电巨头主导,加上合资的三星和LG电子——这些企业都已推出了自己旗下的中高端“智能云电视”,并在市场上掀起了一轮大战。

同时,互联网企业也热情高涨。先是乐视,后有PPTV、小米,再有爱奇艺和阿里巴巴,并且不排除未来会有更多互联网公司加入,比如腾讯、优酷。

有消息称,目前优酷已组建相关事业部着手进入智能电视领域,但优酷方面表示,目前尚无消息可对外分享。

搜狐视频则观望态度明显。除开受内部架构调整因素影响之外,据悉有数据分析机构曾给出调研结果,令搜狐视频放弃了对智能电视的想法。搜狐视频对此做出回应,虽有调研公司介入,但“放弃智能电视”主要还是目前主持搜狐视频大局的搜狐董事会主席张朝阳、原搜狐视频总裁刘春和搜狐视频首席运营官邓晔对该领域做出的一致判断。

“渠道和品牌影响力会是他们的硬伤。”家电专家陆刃波表示。互联网企业与传统彩电厂商相比,在硬件和渠道、服务方面仍然存在很大差距,几无可能在短期内突破。另外,目前彩电市场已经趋于饱和,“对于缺乏影响力、渠道以及售后服务的互联网、IT企业来说,很难融入彩电市场中,未来市场表现令人担忧。”

传统与新生力量的碰撞

家电品牌商在概念上的推陈出新,并不令人诧异。其产业逻辑也相对简单——依靠产品升级获取更大利润。但此番互联网企业的踊跃倒是出乎很多人意料。因此,尽管产品还远未达到理想中的“互联”和“智能”,但这个几年前就被传统厂商在城市卖场里提出的概念,在2013年却狠狠火了一把。互联网企业触发了这个行业的积极性,除了其行动力和执行力让传统家电企业惊叹之外,在炒作、营销和资本上的玩法也让传统企业感受到了新鲜的力量。

由于不在硬件销售上盈利,互联网企业普遍难以在前期的智能电视投入上获得营收。但先堆量,再谋求广告、软件和互联网服务的想象空间,是互联网企业的普遍做法。按照互联网行业的惯例,小米先将“价格屠夫”的角色扮上,其智能电视产品售价只有2999元,这一价格相当于两年前小米在智能手机行业的定价策略。随后,创维与阿里巴巴合作的创维酷开以42英寸低配版售价1999元,创下截至目前互联网电视的最低价。这似乎可以视为玩惯营销战的传统家电厂商对互联网节奏的一种迎合,抑或是“一种阻击”,爱奇艺副总裁段有桥说。

某家电厂商的技术高管也表示,家电产业是微利行业,投入讲究回报。互联网公司大量投钱、投人的做法,在家电行业的确很难做到。

对于互联网企业的积极态度,除开少数玩家意为资本市场造势之外,在中国互动媒体产业联盟数字文化工作组组长包冉看来,更多是对“入口”的争夺。“互联网现在实在是没有更好做的东西了,网民数量达到了一个高度,没有人口红利。”随着家庭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电视成为继PC、手机、平板之后的“第四屏”,互联网企业开始觊觎这个“入口”。

不过,在互联网企业产业逻辑的终端,未来广告的盈利,甚或是收费业务,仍将有待于用户规模的扩大,同时APP应用目前仍方向模糊。“2014年依然会是艰苦的一年,行业依然不会有太多收入”,段有桥说。但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重要的是未来的想象空间。

争夺话语权

不同类型的电视产品、盒子的乱战是表象,从苹果、谷歌等巨头的策略来看,操作系统才是这一产业链的核心。各家企业均不愿主导权落于旁人。

智能电视的构成包括:音画质、内容应用和操作系统。对于前两者的归属,传统家电品牌商和互联网企业并无争议,但围绕操作系统却展开了一场“明战”。

传统家电品牌商要求自己做平台,以掌控主动权。他们打的算盘是,假如未来不再继续与互联网公司合作,那么升级后直接将其应用去掉即可,但如果是互联网公司掌握了这个平台,家电厂商就将沦为硬件制造商。

因此,在“安卓”的基础上,各家品牌商也有自己的一套操作系统。创维曾在今年4月天赐操作系统,长虹也有自己的载有语音浏览器的轩辕操作系统,海信在今年最新的 VIDDA电视上搭载了海安操作系统。而此前,中智盟(由海信、长虹、TCL共同发起成立)也曾在2012年过首个智能电视操作系统,不过并未实现落地。

互联网企业也不甘于失掉话语权。7月23日,阿里巴巴联合华数传媒推出阿里盒子并宣布成立阿里智能TV生态联盟,阿里方面称创维、长虹、康佳、海尔等家电企业应邀加入该系统。随后,创维、长虹先后否认合作。但据悉阿里并未放弃在各家电厂商中进行游说。8月初,海尔第一个宣布将与阿里合作,9月,创维也与阿里联合宣布将推出多款互联网电视,品牌名称为“酷开”。“在这些合作中,阿里起到的可能是部分买单者的角色,特别是创维有自己的系统。”有分析人士表示,“阿里若想将自己的系统植入,自然要付出代价。”

2010年阿里曾联手华数成立“华数淘宝”意欲进军电视屏幕,其后苦于缺乏操作系统,无法实现电视平台支付而以失败告终。此次再度发力,阿里意在彻底实现电商平台和支付平台在多屏之间的无缝对接,通过新的操作系统实现手机端、电视屏幕端、PC端打通,从而强化其平台优势并完善产业布局。

智能电视范文第3篇

同样在2013年9月,创维和阿里巴巴联合推出的酷开电视会上,创维高层通过硬件配置、工艺水平(特别是厚度)、工业设计等角度将酷开与小米电视对比,直言两者是“工业文明遭遇石器时代”,其挑衅语气同样不输袁明。

在2013年秋,这个必然被记载到TMT(数字新媒体)行业编年史的时刻,各路IT大佬仿佛被命运之线支配,不约而同地登上历史舞台,掀起一场华丽的智能电视“集体暴动”。其中出现的身影包括主流彩电厂商(创维、TCL、康佳、长虹、海信)、广电主流设备商(同洲电子),也看到了视频网站(乐视、PPTV)、“BAT”巨头(百度、阿里巴巴),以及小米这样披着IT厂商外衣的新型互联网公司,甚至还有在电信领域叱咤风云但一直低调的华为公司,这还不包括那些在深圳华强等电子市场“引领潮流”的“山寨”厂商们。

智能电视前传

关于智能电视及“盒子”的传说可以回溯到新世纪前的PC时代。

之“维纳斯计划”。1999年,比尔·盖茨在香港顺访深圳时,高调抛出“维纳斯计划”,其核心是让电视机具备上网功能。这一计划受到不少IT领袖(如柳传志、段永基)及彩电厂商的追捧。之后,国内家电厂商推出各种“信息彩电”产品,如长虹的网络回放电视、康佳的E视通网络电视等。但在那个以Windows作为操作系统代名词的年代,似乎还有很多人不知互联网为何物,这些产品都难以逃脱失败的命运。霸气的“维纳斯计划”在2002年左右无疾而终。

“氪星人”入侵——盛大“盒子”。2005年3月,处在巅峰时期的盛大公司整合了众多互联网资源,正式推出盛大“盒子”的计划,也被业界称之为“IPTV计划”。该计划期望用户的娱乐中心从PC端转移到客厅电视上来,这个战略以盛大“盒子”为核心,涉及个人电脑、电视、手机、电影、音乐、游戏、广告、预付费和电子商务等九个方面,但到2006年的时候,“盛大巨亏五亿元”成为当时最具刺激性的行业新闻。

失败原因。笔者认为,上述案例失败的核心原因主要有以下四条。

一是IT产业环境限制。2004年前后3C融合程度还比较低——更多是粗放的“整合”;因此,盛大“盒子”在产品角度根本就不可能突破Wintel(Microsoft与Intel的商业联盟)架构,也就无法真正推出面向大众的数字娱乐终端产品。盛大公司推出的最终产品“易宝”号称分为基于个人电脑的EZPod和基于电视与宽带平台的EZ Station,这样的介绍文字本身就是一个“四不像”,让用户摸不着头脑。

二是从执行力看,缺乏产业链合作、独立自主研发的盛大产品很难在短期内跨越复杂的技术门槛与产品设计门槛。在盛大公司第二阶段改良产品试销售时,盛大工程师去用户家调试安装一台“盒子”都要花费一两个小时——还不一定能搞定。

三是从团队氛围上讲,彼时的盛大不像是一个互联网公司,而更像一个政府机关、一所学校、一支军队。这家公司其实只有一个大脑,那就是陈天桥。在这种机制下去带领数以千计的工程师完成划时代产品的开发,直到目前为止,成功的案例似乎只有乔布斯的苹果公司。

四是政策壁垒。在电视“盒子”问题上,最令陈天桥尴尬的是,作为进入“主流社会”的关键通道,盛大“盒子”始终没有得到有关管理部门的认可。2006年一季度末,盛大公司终于决定采用合作捆绑的销售方式,与合作伙伴一起送“盒子”,并通过内容收费分成获得持续收入。但原国家广电总局一纸文书叫停IPTV的通知,将盛大“盒子”彻底扼杀。

总的来看,盛大“盒子”就像“氪星人”降临一样,触碰到了太多壁垒:IT技术壁垒、硬件设计与制造壁垒、电子流通渠道壁垒,广电运营商和电信运营商的对抗,以及最后出手的监管机构。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盛大“盒子”吞噬了大量资金,却只能黯然离场。

智能电视是什么?

智能电视的孕育其实包含很多基础条件。

一是要有吸引力的内容或应用。这是此前“维纳斯计划”失败的原因之一,也是盛大公司介入音乐、互联网门户等内容领域的初衷。当然,简单的信息不等同于有吸引力的内容。二是要形成完整、亲和的操控界面。并且,要引发针对性的消费情境或消费习惯。优质内容要继续转化为商品,也有漫长的距离,其中最重要的是为大众建立或引领某种(或若干相关的)消费情境。三是要有合适的智能操作系统——也可能是最复杂的基础技术支撑范畴。四是需要产业生态圈协作,这是宏观必要条件。

在3C融合范畴下,任何一家企业在技术能力上都无法独立囊括上述范畴。因此,盛大的失败是必然的。除此以外,还有两个变量很微妙,但也是智能电视孕育的基础条件。一是政策变量。当然,无数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案例都证实:政策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阶段性阻碍——但最终都会被大众的需求与历史的车轮跨越。不过,电视作为主流媒体舆论宣传的重要阵地,其中的政策力量不同于其他领域,其中利益博弈的持久度和不确定性更大。二是资本变量。数字经济最大的特征是:数字商品的复制成本很低,近乎零。因此,风险资本商首要考虑的是如何扩大数字商品买家——也就是用户数量,而生产成本是优先级最低的要素。

何谓“智能”?笔者认为,“智能”并非是指应用可扩展性和应用可安装可管理(卸载)——那更多是工具范畴,很多数控机床也是有扩展性和可调制的。按照麦克卢汉的“媒体延伸论”,真正的“智能”是要实现与人脑“共振”的,实际上是人的某一部分思想/念头/欲求的延伸。智能电视实际上需要一种适合客厅环境下的家庭娱乐与家庭数字生活体验的“轻”应用(是一种无需下载、即搜即用的全功能 APP)系统。它是智能电视的灵魂,是人脑部分思想/念头/欲求在电视机上的映射。没有“灵魂”的终端,既不能与各式各样的数字内容与应用真正对接,更无法在用户的大脑共振或在其心中烙下印记。

从这个角度上讲,微软的WINCE肯定不属于“智能”范畴——Windows家族则更多属于“商务智能”范畴。在这个问题上,盛大公司要感慨Android系统为何不能早点诞生——虽然目前的Android平台肯定不是智能电视操作系统的终极形态。笔者想用简单的话来概括上述认识:智能电视是4C融合点,是天才汇聚之所,是信息经济与媒体经济的交叉汇集之处,是媒体政策监管者与风险投资商的角力场所。

智能电视的发展与博弈

打开“潘多拉盒子”。2009年必然是智能电视编年史中值得记录的一年。彼时,中国宽带用户已经规模大增,互联网内容日益丰富,特别是网络视频服务日益显露出其广阔前景。但同时,网络视频市场格局远未清晰,尚处用户圈地时期。而几十年做牛做马撑起中国信息制造业半边天的彩电厂商们,为了寻求价格战之外的差异化竞争手段,努力实现“终端+内容”新型业务模式的梦想。在这种情况下,2009年初,主流彩电企业通过与网络视频公司合作或者自建视频播放平台的方式,纷纷推出互联网电视品牌,如TCL MiTV、海信蓝媒、创维酷开、长虹乐教等。其中,迅雷、PPLive等网络视频公司也参与其中。

虽然上述业务模式很快(2009年8月)就被原国家广电总局叫停,似乎盛大公司的悲剧将再次重演——但“天时”却已然不同。从2004年-2008年,中国宽带用户每年新增1000万以上,中国在2008年年底拥有全球最大的宽带市场,新兴的在线视频服务必然随之生根发芽、不断衍化和扩张。在大洋彼岸,苹果iPhone带来的“软硬件一体化终端+内容服务”的业务模式表明:3C融合趋势已经不可逆转。2011年10月,Google公司的同时支持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视等设备的Android4.0平台,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智能电视的操作系统问题,将3C融合浪潮推向新的高度。手握这一利器的彩电厂商和消费者们,实际上可以便利地安装各种在线视频APP。在此之后,所谓的“可管可控”已经变成空文,加上其后逐渐盛行的Win8 Metro风格界面,智能电视很快成为大部分消费者的首选产品。不管怎样,互联网电视打开了一个“潘多拉盒子”,“天机”已发则不可逆转。

“可爱可控”能否实现。2010年3月底,原国家广电总局颁发了3张互联网电视牌照(其后增加到7张),并很快出台了具体的牌照监管政策;2011年7月,原国家广电总局又叫停了乐视、PPTV的互联网电视机顶盒业态,并在同年年底了181号文件,将互联网电视机顶盒纳入监管范畴。按照政策要求,一台互联网电视终端只能允许唯一的、来自于牌照方授权的客户端软件。在形式上,互联网电视变成了一个“可管可控”的新媒体业态,彩电厂商不得不通过与牌照方的合作推广其新型产品。

但这其中,各家厂商都有自己的小算盘。牌照方是最初的主导者,希望手握政策大旗“号令诸侯”。彩电厂商积极发展智能电视产品,以通过技术手段规避“一刀切”的监管政策。实际上,彩电厂商也从未放弃接入内容运营的梦想。更加不可阻挡的是对用户极度渴望的互联网公司,提供免费内容的互联网公司早就积累了海量版权内容,并在业务运营上已经日益成熟,所缺的就是用户。从最早介入互联网电视的PPlive、迅雷,到较早切入“盒子”市场的PPTV、乐视,到较早和牌照方成立合资公司的优朋普乐、爱奇艺,以及以电商身份切入该领域的阿里巴巴,互联网公司的身影实际上贯穿了智能电视的整个发展史。

另外,以终端企业形态出现而实际隐藏着互联网基因的小米,也是其中的佼佼者。同洲则作为数字电视终端生态圈的代表,携带资本和产品利器,希望通过与有线电视运营商的合作,上演传统势力穿越逆袭的大戏。在这场智能革命中不遗余力地推波助澜的,当然还有那些笑傲华强北(深圳商业区)的“山寨”们。

在这场“X布斯”的圈地运动中,不同的产业链上下游参与者(牌照商、新型终端公司、互联网视频公司、内容商)基于不同天赋能力,各立山头,围剿互联网电视市场,被业内人士戏称为“互联网电视围城”。

智能革命背后隐藏的命题。泛娱乐化以及家庭信息门户争夺。媒体文化先贤早已指出:互联网为代表的电子媒介的盛行,必然导致“娱乐至死”的趋势,而客厅沙发背景下的电视必然是这场泛娱乐运动的主要角力场所。而作为最后一块尚未被互联网侵袭的荧幕,客厅电视更是数字巨头心中的终极战场之一。从“维纳斯计划”、盛大“盒子”到小米“盒子”、酷开双操作系统、快播小方之流,均是上述数字巨头心中的“杀机”所现。

新旧力量的角力。作为电视荧幕的传统拥有者,有线电视运营商当然要保卫自己的受众,并尽量通过网络双向化改造和增值应用将原有的受众变为用户。那些兴冲冲地杀入家庭电视战场的新兴参与者在各种尝试之后突然发现:目前主流电视受众最经常观看的还是直播频道,最热门的电视节目大都囊括在直播频道之中——直播才是家庭娱乐的最根本入口。而最好的直播频道服务当然还是在有线电视运营商手中。于是,曾经高举OTT旗帜、以颠覆为目标的厂商,纷纷寻求与有线电视运营商的直播合作。由此,也出现了传统电视运营商的逆袭,纯粹的OTT变成了DVB+OTT或OTT+DVB。

用户是上帝。在竞争过程中,牌照方的野心很快就被市场所证伪:牌照费很快从最初的每台200元变成几十元乃至变成一个与数量无直接关系的打包费用。毕竟,在互联网电视这一双向应用体系中,用户才是上帝,而牌照方也并没有那么快地给用户带来什么实际利益。当然,作为上帝的用户,大都不会为一个影片付费。

疯狂的资本。从互联网电视的生态系统发展过程来看,乐视和小米的出现正是该生态系统演进的拐点:前者的全产业链做法真正吸引了资本市场,后者则以靠谱的产品和屡试不爽的饥饿营销引领互联网“草根”的注意力。两者的出现最终引发“集体暴动”,并让“可管可控”的政策目标成为一纸空文。当然,紧跟这些互联网厂商之后的则是疯狂的风险投资。

何以疯狂?在收费服务并不成熟且版权法规不力的局面下,互联网用户其实根本不具备忠诚度。因此互联网厂商最终胜利的途径其实只有一条:撑到最后并且消灭对手,而在迈向最终胜利的过程中,手段可以无所不用。互联网厂商的疯狂可以从下述案例得到充分体现。为了争夺用户,快播推出回收小米“盒子”的优惠活动:只要是小米用户,把小米“盒子”邮寄到快播公司,就送其1年的快播会员和100元购机优惠券。

比拟社会学“镜中我”的理论,互联网是一个社会化的镜子,其中映射的是人心百态。

大视频之双边市场格局

“大视频市场”这一概念,以指代目前的泛视频发展态势。值得注意的是,视频服务市场与版权内容市场正是典型的经济学意义上的双边市场格局:视频服务市场的发展、繁荣与版权市场的发展紧密相关,这种紧密性体现在市场规模、市场周期、价格信号、市场深度等方面。优质版权内容市场的规模化和规范化发展是“大视频市场”的重要驱动力,这是互联网电视等新型视频服务市场发展的核心影响因素。

以美国市场为例,美国的电影市场、付费电视市场、在线视频市场都很发达,能够产生Netflix、Hulu、YouTube这样的新兴视频服务企业。其根本原因在于——美国拥有全球最强大的影视内容创意及生产能力。在如此庞大而优质的内容支撑下,各种网络服务商及互联网公司可以将用户的潜在视频需求最大化地挖掘出来。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的内容产业不仅依托众多创意人才(导演)及高水平演员阵容,还形成了合理的专业化分工及均衡机制(例如,演员工会在均衡体系中就扮演了重要作用),从而具备了工业化生产能力。

而在中国,内容产业更多还是依赖少数大牌导演和数量稀缺的一线演员,根本不存在有效均衡机制,演员费用、版权价格其实都不稳定,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这种薄弱的内容生产能力,加上严重的盗版问题,导致大部分用户都没有为点播内容付费的习惯。这些因素均限制了大视频产业市场规模的发展。

难以忽略的直播服务

在整体内容生产能力不足的情况下,直播内容实际上集成了大部分热门的电视节目——特别是黄金时段的综艺节目。

在客厅环境下,当用户形成在固定时间收看固定节目的习惯时,直播业务就成为家庭用户获取媒体信息服务的重要入口。对大多数家庭用户而言,直播业务已经成为一种家庭日常生活及交流中难以舍弃的背景环境,在某些时候甚至具备了一些家庭价值观分享和传承的仪式感元素。未来,在网络视频和互联网电视应用逐渐普及的情况下,年轻用户花在电视上的时间虽然会进一步降低,但那更多是针对个人媒体消费而言;而在家庭客厅背景下,直播服务作为家庭媒体信息服务的第一入口的事实,在很长的时间内都不会发生改变。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电视台竞争的日趋激烈,电视台努力实现综艺节目、新闻节目的创新制作,使得电视节目的吸引力和信息价值都有所增加。

传统电视阵营的出路

面对互联网电视的紧逼,传统电视阵营的出路主要包括以下四条。

高清化。高清化就是提供高质量的高清频道——包括基础服务包中的直播频道和付费频道。不管怎样,有线电视运营商具备最好的高清直播频道的传播能力。同时,大部分有线电视运营商也在此基础上,引入丰富的点播内容服务,希望由此提高ARPU值(每用户平均收入)。但面对互联网公司对电视荧幕的进一步侵袭,有线电视运营商自身提供的点播服务成功的可能性并不大。

DVB+OTT。有线电视运营商与互联网电视服务商共同开展直播之外的点播、轮播等服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演进形态。其好处在于:用户既能获得便利的直播服务,又能看到丰富的点播内容——大部分是免费的,但也会逐渐发展收费内容服务。当然,有线电视运营商与互联网电视服务商在点播业务方面如何进行有效分工,以及双方如何进行用户运营等问题,还需要双方进一步探索。这其中还涉及到双方在IDC(互联网数据中心)、CDN(内容分发网络)等方面的协作,都非一日之功。

IP化和IT化。媒体网关是有线电视运营商在终端形态上的一个重要演进。IP化指的是:媒体网关将有线网络传输的DVB架构下的TS信息流转化成IP流,这样可以传递给用户家中的各种智能终端。也就是说,有线电视运营商通过媒体网关不仅可以占领电视荧幕,还可以抢占手机、Pad乃至PC等屏幕。IT化指的是:媒体网关可以作为用户家庭媒体中心,面向手机、Pad等提供多媒体存储、分享等服务。实际上是将电视的外延从视频领域向IT信息领域延伸。另外,有线电视运营商也可以和其他信息服务机构合作,通过媒体网关向用户提供智能家居、家庭安防等各种增值服务。

HBBTV路线。欧洲的HBBTV路线则可以作为电视台的新媒体演进之路,其核心是:电视台与有线网络运营商合作,在提供直播频道的同时,也提供与直播节目相关的互动信息服务(如投票、演员信息、球赛数据、节目评论等)。最终目标是通过提高直播节目的互动性,来提高电视节目的吸引力。

智能电视范文第4篇

作为传统社会最大的单向度传播媒介——电视,也开始面临全新的危机和转型挑战。作为互联网大屏的智能电视就是电视行业互联网转型的产物。电视业的革命既是危机,当然更是机会。继电脑和手机之后,围绕电视这个家庭第一终端的战争也开始全面展开。这场战争涉及的商业利益和国家利益,一点不亚于电脑和手机的争夺。

在网络空间安全上升为各国头等大事的背景下,更深层次的战略性问题更是迫在眉睫。对于中国的政府和产业界,除了参与市场之战外,更重要的思考是:在这场全球客厅之战中,我们中国的产业和企业将扮演什么角色?

目前能够清晰的就是在战略大方向上,必须符合互联网发展趋势。也就是说,我们的战略必须基于互联网之魂。从产品形态上,全面面向互联网的智能电视是互联网拯救电视的必由之路!智能电视绝对不是简单的产品升级,而是整个产业理念和模式的根本转变:传统电视机主要是电视节目的接收终端,这种一贯以电视机产品升级驱动产业升级的模式即将成为历史。互联网时代的电视机必须重新定位,担当互联网时代大屏的新角色,与手机的小屏和PC的中屏差异化,才能脱颖而出,找到自己的开阔蓝海。作为互联网大屏的电视机,不仅仅担当更好的电视节目的终端,更是互联网全内容的终端,在客厅中,找到自己牢不可破的立足之地!

担当互联网大屏的智能电视,在商业模式和市场竞争方面,必须引入互联网活跃的商业创新能力,激活电视行业封闭沉闷的竞争格局。在内容创新方面,必须对接互联网海量的综合内容资源,丰富电视行业单一娱乐的内容资源。在用户服务方面,必须导入互联网开放的用户至上理念,改变电视行业用户被动的服务模式。总之,借助互联网崛起的经验以及势能,不但可以扭转电视行业停滞徘徊的发展势头,而且完全可以豁然开朗,找到更开阔的发展空间。

智能电视范文第5篇

不得不承认,智能电视已经是家电市场新的必争之地。从传统电视制造商海信、长虹,到以IT起家的联想,再到互联网企业Google,乃至风头出尽的苹果,甚至是与智能电视从未有过密切接触,以无线键鼠起家的雷柏,均要在此处大展拳脚。几年时间里,智能电视一直看似热闹,但却从未有商家真正惊艳全场。此番,乐视高调进军智能电视的背后是实力还是形势所逼的“炒作”?

模式升级待续

“颠覆日”会上,乐视网CEO贾跃亭表示,乐视TV超级电视的推出是要为乐视“平台+内容+终端+应用”的全产业链添加最后一屏,为此乐视斥资15亿元。至此,乐视的盈利模式即将开启第四次升级。

乐视网成立于2004年,早期的主营收入主要是来自用户点播,收取相应的费用。随着带宽等技术的提升,乐视网逐渐开始侧重于长视频,即电视剧与电影,其主营收入重心随之开始向网络视频版权分销收入倾斜。截止6月30日,乐视网络视频版权分销收入仍是主营收入最大贡献者,占比达29.35%。但相比去年6月30日的52.68%,降幅达44%,这一变化也表明乐视的主营收入又一次重心倾斜,开始向第三次营收模式升级。

乐视是国内视频网站较为重视长视频的企业,在起初阶段乐视的广告总量相对于其他以短视频为主的视频网站并不是很大,但是由于广告商认为投放长视频效果要优于投放短视频,因而其广告单价较高。随着乐视知名度、影响力不断扩大,乐视广告总量也开始不断提升。2011年12月31日,乐视视频平台广告收入为1.14亿元,占主营收入9.56%,而2012年6月30日,其广告收入达到1.53亿元,占主营收入13.80%,根据第三季度业绩预测,广告收入还会持续大幅上涨。

国内视频网站企业不少,但是能够盈利的企业不多。以同为上市公司的优酷、土豆为例,其净利润一直为负数,长期处于亏损状态。而乐视网不仅已经实现盈利,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甚至达到5.53亿元,并有望在今年超过11亿。在同行业一片哀鸣甚至抱团取暖的时候,乐视的第三次营收模式升级是主要功臣。

“第三个时代与网络视频行业逐渐成为互联网最主要需求的大背景息息相关。”深创投华北大区总经理刘纲表示。他说,乐视能够被券商看好正是因为它能够把握时代需求,探索出一条视频网站如何立品牌、创营收的道路。这些不仅让乐视与竞争者之间拉开了距离,并为乐视第四次营收模式升级——全产业链布局奠定了丰厚的基础。

争夺最后一屏

乐视不只要做智能电视,而且要在9个月内出产“乐视TV”超级电视。在“颠覆日”的新闻会上,乐视网副总裁杨芳向《新领军》表示:推出超级电视,是乐视网打造“平台+内容+终端+应用”全产业链的重要一步。

乐视一直以内容引以为豪,如若不是拥有超过5000部的电影版权、超过9000集的电视剧版权以及众多独家网络版权,乐视也不会能够以版权分销、广告收入使其2012年上半年净利润达9046万元之多。而内容商要向“终端”转型,既有行业竞争激烈,要通过全产业链布局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的需要,也是因为市场未来发展前景所“逼”。

从黑白电视进入我国家庭市场至今,视频市场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从早期的全家人围绕在客厅看电视,到中老年人选择电视、年轻人选择PC,利用互联网点播收看,再到移动终端的边走边看,改变从未停止过。有人曾扬言电视将为时代所摒弃,因为它缺乏互动性、选择性。依靠电视制造商提供终端,电视台提供内容,再到目前的诸如歌华此类企业参与传送,这种30年从未发生过改变的商业模式,在互联网时代的冲击下,难怪会收视率每况愈下。

但如果PC、移动终端的全部功能都能够搬到一台42英寸的大电视上,谁还会拒绝电视?毕竟坐在沙发上,享受立体式音响效果,点播自己喜欢的内容,甚至是应用自己喜欢的APP,都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这就是现在视频时代的新变化——网络视频进入客厅市场。众多业内人士都依此判断,乐视朝智能电视发力是一项正确的战略决策。

“从电视产业发展趋势而言,过去更多地关注制造。但从未来技术发展角度而言,制造环节将不再是电视机产业的核心。”北京中怡康时代市场研究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彭煜表示。从整个电视产业链角度讲,未来内容才是制胜的关键。目前传统的电视制造商正试图往下走,向内容结合,而像乐视这种以内容起家的运营商,则开始要往上游走,他们的目的都只有一个——争夺“客厅市场”。上下探索的道路上,就要看谁能够在未来走的更快、更好,谁就能够抢占市场。

“多年来,乐视网一直在构建‘平台+内容+终端+应用’的全产业链业务体系,而且在四个方面都取得一定成绩。特别是相对于传统电视生产商和IT厂商,丰富的内容支持是乐视竞争的一大优势。”艺恩咨询研究经理刘翠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另一方面,乐视自身就是互联网出身,发展智能电视能够有效利用其自身资源。

“我们要用互联网精神、思维去打造硬件产品。”乐视网COO刘弘称。三网融合的大趋势,势必会让未来电视、电脑、电话功能互通,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产品形式。相比那些需要寻找互联网企业合作的传统电视制造商,乐视的互联网背景会让其在推行超级电视终端时,对市场、用户需求有不同的理解与体会。

“传统电视企业是数百人研发、千万人使用,而乐视在研发规模上将会是千万人研发,千万人使用。”刘弘表示,“乐视TV”打算将超级电视打造成一种开放式的平台,“开放是对互联网最好的理解。”

而乐视早期推出的乐视机顶盒,也成为了其对用户体验的探路石。“乐视要在未来开发一种显示面板,并开发更多的应用,这些无非是谁帮它做而已。”彭煜表示从战略角度而言,乐视现在正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

“钱景”诱人

智能电视范文第6篇

智能电视,从看电视到玩电视,真的很智能吗?

智能电视让我们从此由看电视演变为玩电视,一是娱乐性的玩乐,比如说玩3D体感游戏;二是工具性的玩操控,比如说下载家居防盗安全应用程序,实现智能家居的功能。索尼、LG、三星、夏普、海信、TCL  几乎国内外每个主流电视厂家都在最显眼的位置展示智能电视的新鲜。那智能电视真的智能嘛?

智能电视新解

很多人认为智能手机相比普通手机虽然功能多了许多,但是变得也相对复杂了。那么智能电视是不是也同样意味着复杂、不易操控呢?答案是完全否定的,电视并非手机,如果失去了易用性,就意味着远离电视的本质属性,毕竟电视第一功能便是电视观看。那么,智能电视到底需要符合哪些条件呢?

自然人机交互

简单易用、良好的人机交互。智能电视使得TV成为客厅的娱乐中心,家居里不仅仅有成年人,还包括老年人、儿童,因此智能电视不能因为“智能化”而变得复杂、难以操作,必须要非常注重产品的人机交互设计。目前各大电视品牌推出的智能3D电视,除了Android手机、平板电脑与电视的多屏互动上,一些尖端产品还实现了人机交互方式,不仅有多屏互动,还拥有手势识别、语音识别等真正自然的人机交互功能,可以通过语音搜索选择节目。例如,TCL超级智能互联网3D电视,更是拥有人机对话――对诗、读报、读杂志和智能家居等功能。

开放的操作系统

要拥有开放的操作系统,允许用户定制各种APPS。开放操作系统意味着TV的程序是可扩展的,就像智能手机可以安装软件和游戏一样,智能电视也是允许开发者开发应用程序,允许用户下载安装应用。当众人为电视开发应用的时候,电视机也可以说:“我可以做任何事。”在CES上,LG展示了Smart TV Platform平台,而在其展示的智能电视上我们看到了各种TV Apps,比如,Puzzle、winesound、sudoku等游戏和娱乐应用。

精彩的玩乐操控

为了迎合电视机智能化发展的需要,各彩电品牌都在自己推出的智能3D新品中对用户界面进行了改进和创新。其中,凭借立体感强、可视化程度高、操作简单的3D UI界面逐渐成为高端产品的首选。大众对电视各种功能元素要求有质的提升,因此能看能玩的电视那是必然。对着遥控器麦克说新浪,就可以快速进入;只要哼唱歌曲的曲调,电视就能自动找到该曲目;而对着电视亲切地喊出语音管家的名字,它就能帮你通过语音来控制家居设备,甚至你还可以和它对诗,这种“能听、能想、能说”的人机交互功给用户带来非凡的全新体验。

比如说在2011年美国CES上,LG展示了他们的Smart TV,无论是电视界面的设计,还是遥控器的设计都必须易上手,一看就会,一会就懂操作。主界面只有四个部分――实时电视(TV Live)、优质内容(Premium Content)、电视应用程序(TV Apps)、启动条(Launcher Bar),它保证我们只要几次点击,就可以找到电视中几乎无穷无尽的内容。动感应遥控器只需要手持并指向屏幕,然后把光标移动到想要的选项上,再点击一下就可以激活选项。

智能电视大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不管怎样,全开放式平台是一个前提,这也就意味着智能电视应该具有强大的功能延展性,需要通过接入一些其它的外部设备来实现。目前推出的智能3D电视新品中,几乎都将无线键盘鼠标集成在遥控器上,以实现多元化的操作,并通过手机及平板电脑对电视进行操控。此外,一些时尚新品实现在全键盘遥控器上嵌入了无线麦克风,通过语音来对诗、找歌;通过外接的手势识别摄像头、体感游戏手柄、CS体感游戏枪、智能家居控制器来实现更多的功能应用,让智能电视飞起来。

选哪种系统

2011年中国彩电市场开始集体爆发智能化热潮,各家彩电企业近期竞相推出智能电视新品,一个崭新的电视智能化时代正加速到来。除了近期厂商力推的Android系统电视,还有Apple TV、Windows TV以及其他小众化系统的电视在市场上销售。四个系统,各有千秋,要选择哪一种,看看你就知道了。

Apple TV

苹果较早推出过Apple TV的机顶盒,2010年9月推出新款苹果TV。采用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HDMI)连接,以太网以及WiFi无线通讯技术,并选配音频和USB接口,无内部存储器,完全依靠流媒体和网络存储,可点播Netflix流媒体视频服务。新款苹果TV更像是一台流媒体机,外壳由白色变成了黑色,体积只有老款产品的四分之一,价格也从原先的229美元下调到99美元。

屏幕比例为16:9的增强清晰度电视(EDTV)或高清电视(HDTV),需提供HDMI、DVI或分量视频输入接口;还要有有线或者无线网络,事先下载iTunes。苹果目前还没有为Apple TV推出App应用商店,但据报道,Apple TV一改以往出售电视节目的模式,转而提供租赁服务,在美国提供4.99美元一部的高清电影租赁和99美分一集的电视剧租赁服务。整体上节目源太少,没有应用iOS系统,操作上有点不畅,还不支持1080p节目。

Android TV

这实际上是Google TV的另一个命名,采用谷歌Android系统,可以连接电视机和网络,进行多种内容的互动。由于采用开放式的平台,可以衍生出很多应用,因此被国内外厂商如索尼、创维、康佳、TCL等采纳。不过,目前Android TV并没有较为统一的平台,厂商们周旋于2.2和2.3以及3.0系统中。

按照谷歌的设想,谷歌还提供Chrome浏览器,可以在所有电视频道、最喜欢网站以及网站应用程序之间实现切换。从功能上看,Android TV可以取代目前的有线电视机顶盒或卫星电视盒。

Windows TV

智能电视出现的早期,不少厂家采用的是在PC上应用得非常广泛的Windows系统,这也是互联网电视早期的形态之一。2011年的CES消费电子展上,微软也称将进入智能电视领域,并推出Windows TV,将运行嵌入式Windows系统,预计售价200美元。微软寻找合作伙伴,并向第三方制造商提供软件授权。

目前,国内的TCL等电视机厂家已经开始明确表示,在智能电视中采用Windows TV的系统,但由于推出后盈利模式尚不明朗,Windows TV目前还处于“试水”阶段。

其他系统

三星近期以D8000为代表的智能电视。有猜测认为,这是不是三星在手机当中推出的Bada系统,三星方面表示否认,也认为某些手机系统应用到电视当中,未必能够达到最佳效果。

目前,三星绝大多数智能电视采用Android系统,某些机型还采用了自成体系的一套系统。此外,海信自主开发的HITV-0S操作系统,有后台系统作为支持,可以实现App的上传、下载和计费等功能。康佳在早期的“网锐”网络电视当中,采用OMI平台,由操作系统、中间件、用户界面和应用软件组成,能够进行个性化加载和运行SDK软件开发的应用程序。这说明不排除今后智能电视领域还有其他小众化系统的可能。

选哪种硬件

芯片处理能力大比拼

众所周知,芯片是电视的心脏。随着电视进入超级智能化3D时代,除了驱动芯片、图像控制芯片等基本保障外,超级智能互联网3D电视对芯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大的电视芯片处理能力将给电视带来更多的功能应用和体验。反之,芯片处理能力若不够强大,将造成智能3D电视在人机交互方面的语音、手势功能缺失、无法支持网络大型游戏、造成无线传屏信号延迟等。

在目前各品牌已的智能3D新品中,三星、长虹、创维等彩电厂商推出的智能3D电视,均能够实现多屏互动、网页浏览、玩体感游戏及安装卸载应用程序,在芯片处理能力上已能达到智能化应用的初级要求。海信智能3D影院电视采用AMD提供的处理器和CPU单元,也已能支持语言功能。而TCL超级智能互联网3D电视则采用了“超级智芯”,并植入2G内存,能够实现手势识别、语音识别操作、语音云搜索、人机对话、多屏互动、智能家居、逐行3D、网络浏览器、视频通讯、玩CS及魔兽等应用和体感游戏。

屏体画质大比拼

液晶屏不同会带来很大画质差异,这个我们是知道的。进入智能3D时代,由于产品体验的多元化,对电视屏体有了更高要求。部分国产品牌推出的智能3D电视,依然在采用多年前的IPS及P-MVA液晶面板及技术。而三星、夏普及TCL等品牌则多采用高端黑水晶屏体,因该屏体采用了尖端科技,可减少表面反光,大大提升了面板的可视亮度。再配合全高清逐行3D技术,可以使智能3D电视的3D界面栩栩如生,鲜活生动。

接口扩展大比拼

进入超级智能化3D时代,电视机的可扩展性除了体现在是否有应用程序商店提供软件更新和升级,还体现在能否接入多元的外接设备,从而完成对电功能的自由补充。目前,大多数品牌推出的智能3D电视,均拥有HDMI1.4、色差、VGA、AV、USB接口,只保证了基本的信号传输。而海信3D电视和TCL超级智能互联网3D电视则配备智能DiiVA接口。

各自智能的神通

三星Smart TV智能电视

三星Smart TV以D8000为代表的三星Smart TV内部搭建了智能中心Smart Hub,可以连接、显示并播放所有连接设备内容,并显示同一界面内,由此将比较方便用户进行操控和播放。三星还为电视提供了三星应用程序商店(Samsung Apps)。其智能电视可以当浏览器用,用电视浏览网络内容,包括直接看片(需网络内容商支持);可以实现搜索功能(Search All全项搜索),在电视、电脑和移动设备以及网络和视频点播服务中搜寻想看的内容;还可以实现个性视频。

LG智能电视

LG 47LW6500液晶电视与普通电视相比,LG 47LW6500液晶电视最特别的地方便在于其内置有智能电视操作系统,这使它可以像智能手机和电脑一样,支持用户自主下载并添加、删除各种应用程序,以实现对电视功能的无限扩展。消费者通过LG 47LW6500可直接登陆到LG电子与华数传媒共同打造的智能电视网络平台,并通过该平台自由下载生活、娱乐、教育、游戏等各类丰富有趣的应用程序,让电视的变得更加有趣时尚,满足消费者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应用需求。

TCL人机交互式Android Smart TV

TCL基于Android系统的Smart TV在CES展上首次亮相,以自然的手势识别、语音识别等人机交互方式进行操控,可以实现智能在线升级,并提供应用程序商店服务。用户界面友好,用户体验更为方便。据悉,2011年TCL基于Android操作系统的智能互联网电视将在全球同步上市。

海信Hi-Touch智能感应触控电视

海信Hi-Touch摆脱了传统的触控式接触,可实现一定距离内的遥感控制,坐在沙发上,眼前就像有个触摸屏,如同操控触摸手机一样不用遥控器,不仅能通过手掌的上下左右移动、点击等实现对电视的自由隔空操作,还能对着屏幕隔空打拳击,带来了智能互感虚拟触摸的全新体验。智能化操作系统、智能化应用商店、智能化人机交互,是智能电视的三大标准,海信通过智能化技术升级,重点打造自主研发的HiTV-OS和 Android双操作系统,实现了从“看电视”到“玩电视”的跨越。

海尔人机互动智能电视

海尔的人机互动智能电视能够实现全方位多点控制,支持多人同时进行图片的放大、缩小、旋转等。同时,海尔智能电视还可搭载全球最领先的手势控制系统,只需连接一个摄像头,用户就可以通过手势实现电视图片、视频、音频、游戏等功能的切换。还能实现多种信息终端的互联互通。

DiiVA给力智能电视

数字高清互动接口DiiVA是一种与HDMI类似的互动高清接口,被称为“中国版HDMI”。DiiVA提供一个新的个人化家庭娱乐体验,让我们可以轻松地找到想要的内容,并在家中任意显示设备上观赏享受。

DiiVA创始成员包括海信、TCL、创维、康佳、海尔、长虹、熊猫、上广电等与凌旭,被称之为推广者,索尼、三星和LG电子也后续加入推广者行列,DiiVA的宗旨为建立下一代互动电视与消费电子的网络标准。随着消费者使用愈来愈多电子娱乐装置及数字家电,DiiVA以高清互动与网络连接方式,为现代家庭种类繁多的数字设备提供简单连接与操作,为用户提供最佳娱乐体验。DiiVA的超大带宽与双向数据信道结合其网络协议,让任一DiiVA电视可以读取并控制任一DiiVA源端装置,在实现便携设备、计算机与消费类电子产品以网络化方式融合与沟通的同时,为不断丰富的高清内容建立一个完全个性化、人性化、版权保护机制完善的分享家庭环境。

DiiVA的优势

DiiVA技术相对于HDMI究竟有什么独特的优势呢?

第一:DiiVA采用链的连接方式,简而言之,就是任何一个在DiiVA网络中的设备都可以互相访问。包括非压缩的音视频数据流、以太网数据包、USB数据包。连接在DiiVA网络中每个设备可以分级级联,PC可以读取插在数字电视上的USB存储设备上的数据.所有的DiiVA设备都可以在数字电视上进行浏览和控制其打开或者关闭。然而HDMI1.3采用Point to Point的连接技术,所有的设备都必须一对一的与HDMI的显示器或者电视相连接,而且非压缩的音视频数据只能一对一的由Source to Sink进行传输,当然在最新的HDMI 1.4规范中加入了以太网的支持,也使HDMI技术实现了以前所没有的any to any 的以太网数据报文的传输。但记住,其非压缩的高清视频和音频数据流还是点对点传输的,由于目前HDMI电视的高清接口数量有限,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网络上连接的设备数量。

第二:DiiVA采用高级的电源管理技术POD(Power on DiiVA),通过POD技术可以实现远程的打开或者关闭连接在DiiVA网络中的任何一个设备,同时,即使是网络中的某一个设备关闭或者休眠了,也不影响下一级的设备与整个网络的互联,甚至有些功耗不大的设备比如摄像头,游戏遥控设备就完全不需要电源或者电池供电,这一点上也与USB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时这也是HDMI所无法比拟的。

第三:DiiVA的线缆可以通过Relay mode支持传输距离高达25米,而且其可以通过普通的以太网线进行传输,只是在始末两端采用DiiVA的连接器而已,线缆的成本相对于动辄几百块人民币的HDMI线缆来说肯定低了很多,也更易为终端消费者所接受。

智能电视范文第7篇

外观设计

联想42A21智能电视在产品外观设计上以黑色为主色调,配以钢琴烤漆工艺和窄边框设计,让这款产品更加适合现代家居。在机身后部,我们能看到分布了有大面积的散热孔,以便及时为电视散热。另外,联想42A21智能电视还提供了丰富的接口,比如常见的SD卡、VGA、视频接口等等,方便用户驳接使用。

VOD私享影院

当我们在使用传统电视时,一旦错过好看的节目,就只能遗憾的捶胸跺足;如果没有喜欢的节目,无聊的你更是在各个频道间换来换去。这种感觉相信很多人都不太喜欢。而联想VOD点播功能能够让我们有了一种主人翁的操控感。首先,联想和SMG旗下百视通合资成立的视云科技,组建了一支专门的编辑和技术团队,7×24小时为联想智能电视提供视频服务。目前,联想智能电视拥有超过40万小时的正版高清视频片源,其中有超过3000部电影,50000多集电视剧,以及海量的综艺、娱乐、体育等高清正版内容,这么多的内容让你想看什么就看什么。在影片播放过程中,我们可以绑定微博评论,说说自己对影片的看法,对某个演员演技的评论,还可以3秒快播、断点续播以及5秒急速拖动,对于喜欢快进观看又喜欢发表点言论的的选手来说,算是有福音了。当然,按下遥控菜单按键,在详细配置中,我们还可以对画质、画幅、声效、等进行设置,让电视呈现出最适合自己的画面感。除了丰富的高清内容以外,我们还体验了一下联想A21在视频点播上升级的“看吧”功能。它与传统电视频道有点类似,每天提供不间断直播节目的VOD服务,我们只要进入看吧,就可以分类收看由联想智能电视内容编辑为用户精心挑选的电影、电视剧、动漫等精彩视频,让我们即使错过了播出时间,也可以便捷地回看播过的内容。

“乐主播”让观看更有乐

除了VOD点播功能,联想A21智能电视还为用户设计了另外一个有趣的功能“乐主播”,适合喜欢了解延伸信息的用户。当我们在全屏状态下观看中央电视台,或者是各省级卫视的一些频道时,“乐主播”功能能够瞬间获取当前的电视节目信息,并自动匹配相应的互联网信息资源极大地提升了观看体验。比如,我们可以在观看体育直播的同时一键了解当前比赛实况信息,同时掌握其他赛场的即时战报。在收看综艺节目的同时可以一键搜索明星档案,八卦新闻,关联视频,节目介绍,甚至进行投票互动。观看影视剧时,还可以轻松了解剧情和剧中明星,对于喜爱的剧集还能选择“从头看”、“看高清”、“看相关剧集”等更多关联内容。同时,“乐主播”功能还可以根据我们观看电视的时间,推荐当下最火爆的影视作品和综艺节目,在这一功能的帮助下,“不知道看什么”的烦恼应该不复存在了。

智能应用娱乐生活

联想A21智能电视基于Android 4.0开放生态系统,为用户提供涵盖游戏、教育、社交、生活服务等多个领域的超千款TV定制应用。这些应用专门针对电视大屏幕进行了优化,并且给使用者很好的操作提示。比如电视版跳舞游戏《Touch》,可以瞬间将联想智能电视变成跳舞机,随着电视中的画面,舞蹈起来。还有《运动加加》,让我们能够选择不同的运动进行游戏,边游戏边锻炼。

智能电视范文第8篇

据来自奥维咨询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液晶电视零售量(包括智能电视)仅有175.3万台,同比下降了11%,这一成绩单让期望“五一”国内平板电视市场会反弹的电视厂家高层们大跌眼镜。彩电厂家们极力鼓吹的智能电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景呢?笔者认为是以下几个方面造成的。

首先就是国内智能电视的定义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各个厂家对智能电视五花八门的定义反而让广大消费者的选择更加迷惘。据笔者所了解,目前在各大家电卖场很多电视产品都打上了“智能”旗号:有追求健康护眼、节能环保的;有的主推上网冲浪、在线观看视频、玩游戏、K歌等功能;有的搭配了操作系统,可以自由安装软件的;还有的说是实现三网接入、3C融合等等。目前各电视厂商争相推出自己的“智能”概念,所推出的智能电视功能却不尽相同,从说法来讲,有的直接打出“智能TV”,有的叫智能互联网电视,也有的叫智能家庭娱乐解决方案、智能3D等等,总之是各说各话,让人有一种“忽悠”的感觉。比如,长虹、TCL和海信的智能电视都说有视频对话功能,若三方的技术接口不统一的话,就无法形成视频对话的互通,这样,智能电视应用自然就不会为消费者所接受,除非事先让想进行视频对话的人购买相同品牌的智能电视,而这显然是不现实的。相反,若有统一的标准能够实现互通,那么应用开发范围自然更宽广,相应成熟的应用也会增加,在此过程中,消费者自然会接受智能电视,从而带动整个智能电视市场走入良性循环。估计厂家也考虑到这个问题了,所以在2011年5月6日,TCL、海信和长虹在深圳光电展上联合发起成立“中国智能多媒体终端技术联盟”,昔日的竞争对手总算能够在智能电视标准上达成了共识。按照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的说法,该联盟旨在建立智能多媒体终端的中国标准,包括智能电视应用技术标准、智能电视互联互通应用规范标准、智能电视操作系统技术规范标准等,后续还将逐步制定智能手机、智能平板等各种智能多媒体终端技术标准。遗憾的是该标准只是厂家自行推出的,若有相应官方标准出台的话,相信结果会更好。

其次,智能电视的很多功能华而不实。当笔者在商场问销售人员:智能电视可以做什么?不同的厂家给出了不同的答案。长虹销售人员告诉笔者,长虹智能电视可以在线看大片、浏览网页、上网聊天、打游戏、看股票。当笔者再追问如何用电视上网冲浪聊天,是否需要外接键盘呢?销售人员介绍说,使用智能电视上网需要用似于手机键盘的电视“遥控器”打字,即要利用9个数字键来拼写完成输入,另外需要外接鼠标来控制电视中的“大脑”。且不说遥控器打字不方便,通过电视屏幕聊天也是件累事,离得太近,显示屏太大,看起来不方便;离得太远,屏幕上的字很容易看不清楚,更何况也不容易保护自己的聊天隐私,道理很明显,那么大的屏幕周围的人谁看不见呀?更何况这些复杂的功能,对老人或儿童来说操作也不是很方便。家电观察家刘步尘先生说过,“无论是上网冲浪,还是打游戏、看股票等信息,其实现在的电脑功能做得非常完善,还有谁会用电视上网?电视的主要功能是看的,而不是玩的。”这或许刚好印证了古人的那句话“术业有专攻”吧,用老百姓自己的俚语来说就是“门门会,夹夹生”。据来自中国电子商会的《2010年智能电视消费者市场发展状况调研报告》的消息称,未来一年内打算购买平板电视的消费者中,64%对智能电视有认知度,但打算购买的却只有17%。笔者认为,当前很多人对电视的定义仍然是 “看”而不是“玩”,眼下智能电视推出的某些功能,仅仅满足了消费者那种喜欢尝鲜的欲望,等到真正把智能电视抱回了家,这些功能也就成了“鸡肋”。

再次,智能电视的价格太高,与普通电视的差价将近千元。普通的电视一旦沾上智能,价格就水涨船高。比如某款国产32英寸LED电视的售价是3690元,而相同尺寸大小的智能型售价为4390元;同样,一台42英寸智能3D 电视 4990元,而普通的3D 只有4390元,带有智能功能的电视价格至少要高出600元到1000元,如果再和其他功能结合到一起,价格就会高出更多。有业内专家曾表示,从互联网电视到智能电视,都是电视厂家在炒作概念,借机变相涨价,从而间接提高电视机的利润,这位专家还指出,智能电视本身并没有太高的技术含量,但加上智能后价格却涨了近千元,这也难怪各大电视厂家趋之若鹜,纷纷推出智能电视以获取更大的利润空间。笔者从网上也了解到,某些彩电企业也承认推出智能电视实属被迫与无奈之举,有业内人士抱怨称,彩电企业就需要不断制造概念吸引消费者,倘若不炒作,不用概念吸引消费者,就会被说成只会打“价格战”。想想也是,如今的中国彩电业,在价格、技术、渠道和售后方面皆无优势可言,离开了概念炒作,还能有什么优势呢?彩电企业希望凭借智能电视的热卖改变企业“增产不增收”的窘境,不过从目前的售量来看,2011年想靠智能电视实现扭亏几乎是不可能的。

最后就是对智能电视的相关支持服务当前也不够理想。智能电视虽然有很多功能,但这些新颖的功能并不是仅仅依靠电视本身就能实现的,更多的是需要相关的支持服务方可,正所谓“巧妇难为无为之炊”。例如,智能电视声称可以随时下载应用程序,问题的关键是目前因应用程序的贫乏导致没有足够的应用程序可供智能电视去下载。现在很多电视都是采用Android系统,而网络上很多基于Android的应用程序都是为小屏幕的手机或平板电脑而设计的,这些应用程序不一定完全就适合大屏幕的智能电视。此外,网络视频内容也值得考虑,可能大家还记得以前的互联网电视,当时厂家声称可以随时收看来自网络的视频内容,可事实并非如此,当消费者将电视买到家后才知道,由于版权及政策等原因,仅能看某个网站的视频内容,其它的想都别想。除前述以外,还有就是机顶盒(此处的机顶盒包括广电的用于CA控制的机顶盒和电信部门的IP机顶盒)也是个障碍,当你的电视通过机顶盒来收看电视节目时,根据“木桶原则”,再多功能的电视也是“瞎子点灯――白费”,因为像切换频道、互动操作等控制权都在机顶盒那里,即通过对机顶盒的操作来实现,这时的电视机只不过是个纯粹还原声音和图像的机器,其它的功能又从何谈起呢?最后只能成为摆设而已。

智能电视范文第9篇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的《中国视听新媒体发展报告(2013)》的统计数据显示,北京地区的电视开机率已从三年前的70%下降至30%,并且收看电视的主流人群在40岁以上。

今天,互联网给了视频内容一个全新的传输和展示渠道,仅仅作为一块显示屏的电视似乎难以逃脱被淘汰的命运。如何才能提高这块硕大的显示屏的价值?

赋予电视机“智能”,已经成为这个产业的共识。

目前,绝大多数电视屏都配备了联网功能,并内置了浏览器和指向某视频网站资源库的链接,还有一些则安装了安卓系统。

“电视屏是最后一张被智能化的屏,这是一个价值非常大的产业。可以看到,任何一个行业被互联网改造之后,都会颠覆既有的生态模式,形成新的增长。”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长虹多媒体产业集团总经理叶洪林表示。

与家电企业拥有共识的,是互联网企业。

2013年5月7日,乐视网联合夏普、高通、富士康和CNTV推出了自己的智能电视产品,正式进军电视机市场;2013年7月23日,阿里巴巴正式智能TV操作系统。有消息称,小米继推出智能手机和机顶盒之后,也将于2013年8月推出智能电视。

在手机、平板电脑这些移动终端的潜力逐渐露底之后,位于客厅的电视机成为各方厮杀的新战场。

智能化救赎

2013年7月8日,长虹联合中科院宣布研发出中国首款复合型智能语音芯片,实现远距离话音采集,6米内可直接远讲。

7月18日,长虹宣布推出全球首款超级语音浏览器,实现语音操控和浏览器结合,通过极简界面实现社交分享,给消费者带来自然交互体验。

一个沉寂的传统家电制造企业开始跃动。

“这是所有的家电企业都面临的一个转型,是由一个以硬件为中心的终端企业转型到硬件、服务兼备的‘终端+数据’的企业。”叶洪林对本刊记者表示。

在海信传媒网络公司副总经理高雄勇看来,智能电视是电视机的救赎,怎样让更多的年轻人回归到电视机这块屏幕前,这是当前智能电视的任务。“现在年轻人看有线电视的越来越少了,都是通过网络来看视频。所以我们必须往这个方向去转,只有这样,大屏才有机会吸引年轻人重新回来。”高雄勇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乐视网CEO贾跃亭认为,大屏幕的用户体验是PC、平板和手机所无法比拟的,手机越做越大正是一个最好的证明。“试想一下,通过大屏,我们能在上面卡拉OK、进行高清真人视频、在线远程教育、一家人玩游戏,这是一种怎样的跨越?这其中,一定能出现足够大的商业机会和空间。”

市场数据令人兴奋。根据中国智能多媒体终端技术联盟的白皮书显示,2013年上半年国内智能电视渗透率达到50%,激活率达到77%以上。

白皮书还显示,2013年1~6月国内智能电视总销量达到457万台,占市场总销售量的45%,销量同比涨幅达到105. 7%。

高雄勇预测,到2013年底,智能电视的销售量将占到市场总量的50%。

从2008年的互联网电视发展至今,智能电视已经走过了五个年头。智能电视软件系统平台的开放性,为智能电视产业生态链的构建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奠定了基础。

同时,智能电视厂商多元化发展也逐渐开始,部分PC厂商和内容服务商涉足这一领域则为智能电视的发展注入了更多可能性。

“智能电视未来一定会取代传统电视,这点不用质疑,我觉得两年以后就差不多了,就像现在智能手机和功能手机的关系一样。每个人都有音视频的需求,而这种需求远远大于文字。当带宽不再成为问题的时候,随着速度和资源叠加到一定程度,量变就会引起质变。”叶洪林对本刊表示。

“智能”之辩

随着市场的扩张,鱼龙混杂的情况也出现在智能电视领域。智能电视、云电视、互联网电视,各商家不断对智能电视概念进行炒作,乐视推出的则干脆叫“超级电视”,这令消费者一头雾水。

简单来说,目前的“智能电视”都具备上网功能,不同的是,有些仅内置了浏览器和特定的视频网站资源库链接,有些则安装了安卓系统,可以下载各种软件。

家电产业专家刘步尘对本刊记者表示,“只要能上网,就是智能电视。”

叶洪林则认为,当前业界更多的是互联网电视,并不是真正的智能电视。“它们误导消费者关于智能电视和互联网电视的概念,说凡是能上网的电视就是智能电视,这是不对的。简单的说,互联网电视是厂商给用户锁定了一些功能和应用软件,用户只能用这些。而智能电视则有无限的想象空间,就像一个智能手机一样,可以在软件商店里下载各种应用。”

长虹的智能电视即内置安卓系统。

叶洪林认为,现阶段的智能电视,通常是指开放平台的电视,具备智能的交互方式,第三方可基于该平台自由开放应用,用户可以自行安装丰富的应用。互联网电视是传统的基于Linux平台的电视,也具备网络功能,但是电视上的应用由厂商开发,数量有限,用户基本不能自由安装应用。

智能电视的标准,从技术上说,应该看是否采用开放的软件平台,是否有标准的API以及相应的SDK供开发者使用,是否可以给用户提供丰富的应用,同时,是否支持智能化的交互。

如果按照智能手机的标准去衡量智能电视,那么只能上网、不能下载应用的电视的确称不上是智能。

目前,国家对于智能电视并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不过,消费电子产品信息化推进委员会协同国家广播电视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推出了《彩色电视机信息化指数和产品智商评测规范》,对包括信息化装备、功能用途、易用性、自主性、协同能力等10项具体评测项目作出规定。

其中,操作系统是否在32位以上、是否有内置WiFi、是否支持多屏互动等都成为测评的重要指标。

“我们不认为达到某一个程度就是智能电视了,我们认为智能化的水平是不一样的,是由低到高,分层次、分等级的。”消费电子产品信息化推进委员会秘书长李剑对《瞭望东方周刊》记者表示。

根据该规范,电视的智能化水平分为从一级到十级共十个等级。

2012年第二次彩电产品信息化指数评测结果显示,包括康佳、创维、海信、长虹、联想、TCL、三星、松下在内的25种品牌的智能电视参与了测评,其中有23种都达到了7星等级。

此外,海信传媒网络公司副总经理高雄勇向记者提出,通过三点即可简单判断一个电视是不是智能:首先,智能电视一定可以升级。而且这个升级是客户只需坐在家里,不用服务人员上门就可以完成的;第二,要看用户能不能自己找到应用去下载,而且很好用;第三,要想升级,下载应用程序,就需要操作系统。

新旧势力对抗

逼使家电企业转型的,或许来自于IT互联网这些新兴企业带来的颠覆:移动终端分散了受众对电视的注意力,而互联网则为这些移动终端提供了播放内容的渠道。

根据乐视网提供给本刊记者的信息,2013年7月17日,1万台39寸乐视TV的超级电视S40中午12点在乐视商城开售,82分钟即被抢购一空。

“我们希望颠覆现在的电视概念。”贾跃亭说。

然而,传统家电厂商并不会轻易认输。

“有人认为,互联网企业一进军智能电视,传统企业就都要死掉。我不认可这种说法。智能电视是一条很长的产业链,除了要有应用、要有服务,还要有产品质量、显示技术,包括售后服务体系。这些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这个系统里面缺一不可。家电厂商拥有多年积累的品牌、资金、供应链、售后服务体系等优势,这不是可以轻易被替代的。”高雄勇说。

在这场客厅争夺战中,传统企业占据着品牌、硬件、渠道、售后等方面的优势,而新兴的IT互联网企业则占据着内容、软件等方面的优势。

“很多人对智能电视的理解都不一样,在购买时有体验的需求。所以,在智能电视的推广中,就需要体验店。用户体验是非常重要的。这时候家电企业的渠道优势就凸显出来了。”叶洪林认为。

乐视则提出了销售“去渠道化”的概念。

乐视网高级副总裁梁军认为渠道有两大弊端:“首先,渠道有相当大的成本,这些成本是刚性的,租赁费上涨的时候,渠道成本上升特别快。第二,渠道和厂商之间存在博弈的关系,甚至导致当企业在做产品的时候,很难百分百地把注意力放在用户端、去考虑怎么让用户感到满意,有时候不得不考虑渠道的需求。”

梁军认为,互联网和微博、微信等大量社交工具普及后,信息的传达便不再是传统的口口相传了。

“消费者的行为是愿意跟厂商沟通,作为厂家来讲,也愿意跟消费者沟通。做产品最大的优势在于,如果有机会能直接接触消费者,那产品的竞争力和通过所获得的反馈来改善自己产品的机会要大得多。这些东西导致渠道的另一个价值又被淡化了。发展渠道,实际上把整个零售价也抬上去了,我们去渠道化,就是我们希望把这部分让给消费者,我获得的是竞争力。”梁军说。

商业模式再造

随着电视产业的转型,原来只靠卖硬件的单一商业模式也逐渐变得多元。

乐视在进军智能电视后,提出了建立“乐视生态”的构想。

在位于姚家园路的乐视TV北京体验厅,梁军打开乐视TV、拿出3D眼镜,向记者展示各种3D电影和其他高清影片。“看了以后很愉悦?对不起,这是要收费的。”

当前,购买乐视智能电视的用户会捆绑购买12个月的乐视TV服务费,共490元。一年后,用户可自由选择是否继续购买该服务。

乐视“超级电视”拥有“硬件收入+内容收入+广告收入+应用分成收入”共4种盈利模式,从这一商业模式看,在产品送达用户之时,实际上仅仅实现了盈利模式的一种,这也是传统厂商的做法。而对于乐视TV,商业运营才刚刚开始。“后面的3种盈利方式能否得到用户认可而得以实现,取决于乐视TV能否提供优质的、差异化的服务和体验。”梁军说。

“第一年说白了有点强制,但是你得体验了才知道价值,所以我把所有的东西打包,要求用户必须买。到了第二年会分开,甚至有买单频道的可能。我们要经过足够长的时间来看,看用户到底在内容付费上的模式是怎样的。我们刚开始做还不太清楚电视用户的行为,但我相信这些东西一定会成为我们的产品。”梁军说。

与此同时,传统企业也在思考着多元化的盈利渠道。在长虹看来,目前的盈利模式主要有三大部分。除了直接卖硬件以外,长虹还期望消费者带来连续的交易,比方说和银联之类的支付平台做分成,等等。另外,长虹还将构建一种更开放的平台。这个开放平台是一个为应用的开发者、消费者提供服务的平台,有如苹果的应用商店。

“现在,客观上讲,在手机领域已经形成一个比较标准的商业模式。而在电视领域,我们正在构建。”叶洪林对记者说。

谋求合作

最终,谁将成为客厅争夺战的赢家?

“毋庸置疑,互联网电视将成为未来电视行业发展的主角。随着产业的升温,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开始进入互联网电视产业,这将为整个电视产业带来革命性变化。互联网电视将在一段时间内成为标配,而全开放式平台技术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合作’将是互联网电视行业未来一段时间的关键词。”优朋普乐董事长兼CEO邵以丁对本刊表示。

叶洪林也给出了“合作”的答案。在叶洪林看来,智能时代,合作大于竞争。尤其是跨业的合作。智能电视本身是一个开放平台,谁要是封闭起来,在中国的环境下,是没有活路的。

“互联网企业和IT企业进入智能电视领域,也要与传统企业探索合作模式,实现产业与产业之间资源的共享。”叶洪林认为。

除了与互联网企业合作外,长虹还在与电信运营商进行广泛的合作。2013年4月19日,长虹与四川电信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通过厅店互进、联合促销、合约销售、OTT业务合作等方式实现合作。

高雄勇认为合作非常重要:“我们对互联网公司完全是开放的,目前大概和200多家互联网公司都有合作。术业有专攻,我们把我们的产品、用户体验做得足够好的时候,服务这一块我们会和第三方的互联网公司进行完完全全开放式的合作。”

“就好比学生考试,传统企业在硬件这门功课考分比较高;而新兴企业则在内容这门功课上分数更高。所以要想使总分高,就必须合作。”刘步尘这样比喻。

智能电视范文第10篇

电视智能化是市场趋向

2011年3月以来,中外彩电企业一窝蜂似得纷纷推出智能电视,希望凭借智能电视的热卖改变企业“增产不增收”的窘境。这样做法也引发了业内的普遍质疑,同质化严重、操作不够人性化、应用数量少等帽子都扣到了智能电视的头上。近期更有媒体爆出,彩电企业做智能电视实属被迫跟进的无奈之举,2011年企业想靠智能电视实现扭亏根本不可能。

“的确,今年就想靠智能电视扭亏不大现实,但智能电视是公认的未来型产品”,一位彩电企业人士认为,2011年的智能和2010年的3D电视一样,虽然存在不少的阻力,但随着消费者认知程度的不断提高,智能电视会在市场上逐步站稳脚跟。对于企业而言,早一步启动就早一步占有先机,在这其中不存在被迫和跟进之说。

到底什么是智能电视?说白了就是一个可以与电脑、手机等设备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家庭娱乐中心。与非智能电视相比,智能电视首先意味着硬件技术的升级和革命,软件内容的极大丰富,能加载“无限的内容,无限的应用”。目前,国产彩电巨头康佳、TCL已率先在智能电视的应用程序和消费者体验等方面发力。康佳于日前推出了智能电视应用程序商店――锐族馆,除了可以为消费者提供常规的影视内容外,还拥有众多的游戏、学习、信息等应用可供免费下载。TCL更是借“五一”小黄金周大幅让利,重磅推出其主推的超级智能互联网3D电视,希望通过“高质优价”的形式刺激智能电视发展。

智能电视永不过时

之前家电市场热炒的互联网电视只是普通电视机向智能电视机过渡的产物。未来,电视机将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开放的业务承载平台,成为用户家庭智能娱乐终端。从全球范围来看,IT/互联网巨头和电视巨头都相应投入巨资开发智能电视机,智能电视机的发展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智能电视在全球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其价格趋于平民化以及内容资源链日趋成熟。智能电视将为广大用户打造一个可加载无限的内容、无限的应用的开放的系统平台,并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进行个性化安装,使电视永不过时。

目前,家电厂家正试图从“硬件”盈利模式向“硬件+内容+服务”盈利模式转变,改变原来一次性销售的盈利模式,通过销售电视机,同时提供内容和服务,形成电视终端的市场溢价,并产生持续服务的盈利能力。电视机企业不希望企业进行的工序会被看成简单的加工环节,一直在酝酿着向技术平台等内容产业链扩张,避免在数字家庭中的核心地位被智能机顶盒取代。

同时,谷歌Android系统和苹果iOS系统在智能手机上的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应用平台系统想要获得更大的份额就必须扩展使用范围,找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领域,如此智能电视将成为突破口。

计算机、手机、智能电视,一个都不能少

以往一提“智能”,人们总是不由自主地将其与电脑、手机等IT和通信设备联系在一起,究其原因就是它们都有一个智能的操作平台,以此平台为基础可以延伸出很多应用。当电视有了这样一个平台,就会变得“智能”起来。智能电视机的特点是具有统一界面、自主选择程序、App在线商店应用以及动感应遥控等。智能的平台可以将网络内容、Apps应用程序、Alshare无线共享内容、电视频道列表等所有内容整合到一个界面中,方便用户找到所需内容。借助全智能的搜索引擎,用户可以对以上内容随心进行搜索,输入关键词后,它将自动搜索电视机本地内容,若想得到更多的内容,它还将进一步上网搜索。同时,智能电视能够实现多屏互动,将内容在电视、手机、电脑等多个屏幕上进行无缝切换,比如电视节目看了一半要出门,就接着在手机上看,到了有电脑的地方就继续在电脑上看。通过智能电视,消费者在家里、办公室和移动过程中可以时刻接收服务商提供的内容。

国外IT巨头们推出的“智能电视”,拥有传统电视厂商所不具备的应用平台优势。智能电视将实现网络搜索、IP电视、视频点播(VOD)、数字音乐、网络新闻、网络视频电话等各种应用服务。电视机正在成为继计算机、手机之后的第三种信息访问终端,用户可随时访问自己需要的信息;电视机必将成为一种智能设备,实现电视、网络和程序之间跨平台搜索;智能电视还将是一个“娱乐中心”,用户可以搜索电视频道、录制电视节目、能够播放卫星和有线电视节目以及网络视频。

在国内,各大彩电巨头也早已经开始了对智能电视的探索。通过各种智能平台,连接网络后,能提供IE浏览器、全高清体感游戏,视频通话、家庭KTV以及教育在线等多种娱乐、资讯、学习资源,并可以无限拓展,还能分别支持组织与个人、专业和业余软件爱好者自主开发、共同分享数以万计的实用功能软件。

Android、Apple、Windows:智能电视三大平台之争

目前智能3D电视使用的智能系统可大体分为四类:Android、Windows、apple tv及企业自建系统。毫无疑问,因为核心代码开源、稳定、免费,AndroidTV是目前最为流行的智能电视平台。这得益于Android系统一直坚持的开放性,以及建立在此基础卜的良好兼容性。无论是厂家、开发者还是用户,都可以不用花费太大的成本和精力,获取合适的资源;通过智能电视网络平台,获取到海量信息,对于电视是相当有帮助的。

与Android在手机平台系统上打得如火如荼的Apple,实际上推出过AppleTV,2010年9月还推出了新款的AppleTV。准确地说,这是一个支持网络连接的机顶盒,一头连接网络,一头连接电视观看。从功能看,支持多媒体HDMI接口、WiFi无线通讯;而且更便宜,新款从老款的299美元下调到99美元。不过,仍然是由于Apple独特的盈利模式,电视节目通过出售、租赁等方式销售,节目源较少,Apple TV并没有广泛被电视机厂商们接受,但却被认为是在“潜伏”中。

Windows系统因其庞大的用户群和强大的兼容能力,是目前全球最主流的操作系统,也被彩电厂商在智能3D电视新品中广泛采用。微软在2011年初的CES 2011展览中透露出了拓展TV系统的信息。在TCL的智能电视当中,除了Android系统之外,在国

内首次提到了还将引入windowsTV系统。TCL广州分公司总经理洪年喜表示:“Windows系统还是有一定的应用性的,我们根据用户不同的需求推出不同的系统。”

上述的三大系统在智能手机和电脑领域的长期积淀,在全球范围拥有数不清的应用程序和软件资源。相对于部分企业自主研发的操作系统,如HITV-OS等自然具有更大的优势和可拓展性。目前,在已推出的智能3D电视中,创维、康佳、长虹等品牌只采用了Android系统,外资品牌部分采用了Windows操作系统;而TCL则同时采用了Android+及Windows双系统,率先实现了全涵盖、大兼容。作为操作系统,Android+源于Android,并针对电视的产品形态,进行了深度的定制开发,更适合电视这一家庭娱乐平台。

android平台有望统一

android操作系统最大的特点就是其完全的开源性,得益这一特性,Android系统目前已经成长为全球第二大移动操作系统,截止到2010年年底应用软件数量已经突破20万。但是在android操作系统大受追捧的同时,各彩电厂商推出的Android智能电视均经过自深度的定制和开发,各品牌电视的应用程序并不通用,这给消费者带来不便,同时也增加了软件开发成本。TCL集团副总裁、TCL集团工业研究院院长闫晓林博士表示,如果每个品牌的电视只能使用它们开发的电视应用程序,智能电视之路是不会成功的。比如开发者开发一个应用,它在TcL里面能用,对其他品牌电视也能使用,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开发者。

5月6日,海信、TCL、长虹联合成立中国智能多媒体终端技术联盟,期望在智能多媒体终端领域建立中国企业自己的技术标准。中国智能多媒体终端技术联盟立足于智能多媒体终端技术的产业联盟,将主要开展几个方面的工作:1、智能电视应用程序商店技术标准;2、智能电视互联互通应用规范标准;3、智能电视操作系统技术规范标准。后续还将逐步制定智能手机、智能平板等各种智能多媒体终端技术标准。

上一篇:工业生态学范文 下一篇:室内设计毕业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