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文化生活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0 20:02:35

政治文化生活论文

政治文化生活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河东文化;文化生活;高中思想政治

一、选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

《文化生活》是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是“文化”这一范畴第一次走进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把地方文化资源运用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必修三《文化生活》中,丰富《文化生活》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实学生的学习生活等等,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感受到学习不仅仅是接受知识,更是一种享受艺术和收获快乐的过程。古河东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河东文化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将其融入高中《文化生活》的知识讲解中,必将有利于学生对知识和理解和掌握,并激发学生对于自己家乡的热爱和对古人的崇拜。开发和利用河东文化资源,使其成为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资源,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河东文化在高中政治《文化生活》中的运用,有利于完善和丰富教师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调动课堂气氛,从而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增强课堂学习效果的时效性,增强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吸引力,真正实现课程改革。

二、研究综述

在此次的新课程改革中,《文化生活》这个模块是以前没有的。在内容设置上,加入了很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中国特色文化的元素,还有很多重要思想和重要内容。新课改倡导“三贴近”原则,即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为了有效的贯彻实行这一原则,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经提到了极其重要的位置。在我们国家,有关地方文化资源在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的运用,也是处于一个刚起步的阶段。根据主题检索“地方文化资源在高中政治中的运用”,还是有一些记录的,主要集中在东南部地区和具有文化特色的地区,这些地区具有一定的研究优势。在山西师范大学的教育硕士学习,为本研究的产生提供了一定的理论研究依据。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运城河东文化为高中思想政治《文化生活》模块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本文力求反应地方、学校和学生的多元化需求,使课程结构呈现出更多的选择性。在研究中试图从课程文化的建构性视角,研究河东特色文化在高中思想政治《文化生活》模块中的运用,以期实现河东地区特色文化的历史传承与时代超越,尤其是凸显课程结构多样化所带来的育人功能,从而更好地丰富学生的人为素养,提升学生的良好的道德素质。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笔者通过在知网和各种期刊杂志上查阅国内外专家和教师关于这个主题的研究著作和论文,认真学习和研究《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解读》,并且关注《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思想政治课教学》等有关教学论文的期刊杂志和论文,为本论文的深入分析和研究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问卷调查法

笔者打算在本论文中设计有关学生对于高中思想政治《文化生红》模块的学习情况,以及教师对于《文化生活》模块的备课和讲授情况,搜集学生和教师在实际的教与学的过程当中的问题,对调查问卷进行大数据分析和研究,找出存在的问题的原因,从而更好的提出相应的对策。(三)访谈法要了解河东文化资源,并且要把他运用于高中思想政治《文化生活》模块中,首先必须要对河东文化有深入和系统的了解,知道河东文化的哪些元素可以很好的运用到《文化生活》当中,而哪些元素不适合运用到《文化生活》中去。所以除了查阅各种图书资源以外,还要对一些名人老者进行访谈,从而获得最新最真实的资料,对于本论题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

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国际竞争的实质已经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所以文化的价值和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文化的“软实力”的地位也越来越凸显。整个世界都在寻找文化发展的前进动力,地方文化的发展也呈现出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为了永葆地方文化的生命力和提升文化的竞争力,我们在保存自己民族文化特色的同时,也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文化的交流中我们应该主动地去学习和吸收其他民族优秀的文化成果,更重要的是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而不能是学了他人的忘了自己的。

五、调查的基本情况以及原因分析与对策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运城河东文化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且内涵底蕴深厚。从政府到民间都越来越重视对文化的挖掘。为了使学生们更加了解我们河东地区的文化,并且有效地利用河东文化,笔者对河东文化在高中思想政治《文化生活》中的运用做了一次简单的尝试,期望达到良好的效果。在此之前,笔者与高中在校学生和高中思想政治科教师做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二)原因分析

1.在推进河东文化资源运用于高中政治生活教材中,教师的主动性不高,自觉意识不强。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3.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主动性。4.对于河东文化资源运用于《文化生活》课教学中的价值认识很不全面。5.河东文化资源运用于《文化生活》的教学方法单一。

(三)对策

1.响应课程改革的方针,教师和学生要积极转变思想观念。2.积极创新河东文化资源在《文化生活》中运用的教学方法,实现多元化教学。3.营造河东文化资源运用的良好的校园环境。

[参考文献]

[1]张玉.地方文化资源转化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资源研究:以张家港为例[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0(12).

[2]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论[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

[3]刘方涛.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教学与管理,2011.

政治文化生活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文化资源;文化生活;思想政治

一、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的目的。地方文化资源,运用在高中思政课必修三《文化生活》中,丰富并发展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使思政教育回归生活,有利于学生对家乡产生深厚的感情。有利于学生找到学习的乐趣,喜欢这门课。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不仅是接受知识,是一种艺术探索和享受,也是一种收获快乐的过程体验。

(二)研究的意义。开发和利用地方文化资源使之成为中学思政教育的教育资源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有利于进一步丰富完善思政课程资源,同时地方文化资源又是当地高中学生学习的微观环境,把临汾地方文化资源转化为思政教育资源,学生参与实践调查,能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关于地方文化资源在高中《文化生活》中的应用研究,丰富课堂内容,增强课堂学习效果的时效性。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研究综述

新课程改革中,前所未有的设置了《文化生活》模块,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要求。

为有效贯彻新课改的“三贴近”原则,即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经提上了重要的位置。在国内,有关地方文化资源在高中思政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起步较晚。根据主题检索“临汾地方文化资源在《文化生活》中的应用“共有0条记录”。文献检索发现,有关地方文化资源在思政教育的结合研究不多,主要集中在高校德育中,中学运用较少。各地区研究发展也不平衡,如江西、贵州等具有红色文化资源的地区,以及三峡,苏州,娄东、淮安等人文山水地区,还有少数名族特色文化地区。对于此类地区研究较其他地区有优势。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调查法。通过查阅国内外教学专家关于本论题的著作及通过互联网查阅近几年国内外权威期刊。学习《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解读》,关注《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思想政治教学课教学》等有关教学论文等。为本论题的深入分析奠定基础。

(二)问卷调查法。在本文中设计了有关《文化生活》教学情况的调查问卷,收集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中的实际情况,对调查问卷进行分析,总结经验与不足。

(三)实证研究法。要了解洪洞县地方文化资源在中学文化生活教育中的应用情况,就必须深入实际调研。通过对教师和学生发放问卷、个别访谈,获得最新的最真实的资料。对于此论题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四、调查过程

伴随经济的飞速发展,文化的价值和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文化是重要的“软实力”。社会在不断的寻找文化发展的强劲动力,地方文化的发展也呈现勃勃生机。

(一)地方文化资源在《文化生活》中的应用现状调查。洪洞作为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县域,虽然经济实力不是非常雄厚,但文化资源丰富且内涵底蕴深厚。从政府到社会组织人们越来越重视对文化的挖掘和提炼。为了把这丰富的文化资源得以充分利用,笔者想把地方文化中的内容应用于高中思政课堂,期望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应用之前,笔者对洪洞的几所高中进行了走访调查,与政治教师探讨,与在校高中学生进行深入交流,现将调查情况进行介绍、梳理与分析。

(二)调查对象基本情况。本次调查主要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查对象为洪洞一中、二中、三中高二学生。调查时间为九月开学后第三周,这个时间高二学生已经略微认识了《文化生活》,对于调查问卷的回答会配合的更好。在调查中共发放了320份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为300份,有效率为93.8%。在问卷调查中,调查对象选择有代表性,性别、人数结构较合理,能有效、完整、客观的反映调查目的。为了更加生动的反映调查情况,还和学生们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三)调查的基本情况

学生方面:1、高中生对洪洞地方文化资源的认知、了解不甚理想。 2、高中生对地方文化资源融合于《文化生活》中的认同度高,比较期待。3、高中生参与获取地方文化资源的意识比较强。

教师方面:1、教师将地方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生活课堂知识做的很少。

2、 如果把地方文化资源应用于课堂,需要教师做很多的准备工作,搜集文化资源素材,进行加工整理。3、这些工作对政治教师能力素养的要求也比较高。

把地方文化应用于文化生活课堂中,意味着及教师与学生要对所学的知识不断的探索、重组、总结、反思。教育者自身的意识和素养直接影响地方文化在文化生活课堂中应用的实际效果。因此,要想把地方文化有效的应用于 思政课堂,教师很关键。

五、原因分析及对策

原因:1、教师在推进地方文化资源应用于《文化生活》课程中的主动性不高,自觉意识不强。

2、学生学习过程缺乏主动性。

3、对地方文化资源应用于文化生活课堂的价值认识不全面

4、地方文化资源应用于高中《文化生活》的教学方法单一

对策:

1、师生积极转变思想观念,推进地方文化在《文化生活》中的应用

2、丰富地方文化资源应用于《文化生活》的教学方法

如:(1)、地方文化资源的案例式利用;(2)、地方文化资源的专题式讲座;(3)、地方文化资源的学习、参观、调研。

3、营造地方文化资源应用的良好校园环境

参考文献:

[1] 张玉.地方文化资源转化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资源研究:以张家港为例[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0,(12)

[2] 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论.[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 年版

[3] 刘方涛,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教学与管理,2011

政治文化生活论文范文第3篇

>> 图书馆关怀农村留守儿童的文化生活刻不容缓 农村文化生活现状分析 农村文化生活现状的调查 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现状与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点 基于居家养老导向的农村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现状探究与分析 农村留守妇女生活现状研究 电力一线员工精神文化生活现状及对策 当代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现状与思考 当前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现状分析及对策 女性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现状研究 察布查尔县堆齐牛录乡堆齐牛录村农村文化生活现状调研 面向农村留守儿童的西部乡镇图书馆建设 农村学校撤并对农村妇女文化生活的影响 绍兴县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生活现状调查报告 贵阳市农村留守妇女生活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谈如何丰富农村留守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基于留守儿童文化生活的农家书屋建设 文化生活 乡镇居民文化生活的统计调查 新农村文化建设中乡镇图书馆建设问题探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6]沈红梅,吴荇.长三角地区农村图书馆建设的历史经验及发展启示[J].图书馆建设,2008,(9):18.

[7]王坚方等.新农村建设:农民工信息能力弱势分析[A].中国图书馆学会.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论文集(2006年卷)[C].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40.

[8]王子舟等.基层图书馆现状堪忧[N].光明日报,2005-12-24.

[9]陈锡文.国家打算花多少钱建设新农村[EB/OL].[2006

-03-01]..cn/GB/1037/4152917.

html.

政治文化生活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中政治;综合探究;文化生活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24-0057-02

在新课改背景下,很多教材都进行了调整与改编,以适应新课改所提出的各种要求。比如高中思想政治这门课,人教版教材为倡导探究式教学,每个主题单元后都增加了一项单元探究活动。这项探究活动是对本单元教学内容的总结与提升,是转变以前学生被动学习、固守传统思维方式的一种手段,同时也是督促教师改变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智慧的有效途径。因此,该项探究活动的有效落实将关系重大。学生自主搜集材料和开放式学习能够提高他们处理问题的能力,有利于锻炼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使其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本文以该课程中的《文化生活》这一单元的综合探究教学为例,全面分析综合探究这种教学方式的类型和具体实施方式,以期为高中政治教师提供参考。

一、单元综合探究专题的类型

(一)热点理论探究型

这类探究把课本的基础理论与社会特点问题联系起来,以引发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再思考和重新构建,达到加深学生理解、整合知识的目的。这类探究在编写相关内容时主要围绕“是什么”展开,比如《文化生活》单元中的“聚焦文化竞争力”“建立学习型社会”等。

(二)价值观引导型

这类探究更加注重引导学生对人生价值的思考,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方法与技能,以端正其学习态度,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文化生活》中的“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等。

二、两类综合探究课的实施方式

不同类型的综合探究专题,其实施方式也有所不同,但都包含主体设定、情境创设、设置探讨方案、实践取证、展示成果、反思等几个基本的教学流程。

(一)热点理论探究型实施方式

这类探究因为要联系当前的社会热点,因此首先需要确定一个探讨主题,然后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自主收集材料并整理归纳,提炼出主要观点,再让学生在指导下进行分组探讨与交流,最后教师总结评价。具体实施起来可采取以下两种方式:

1.课题写作式。这是让学生围绕事先确定好的探究主题进行论文写作,写作的素材要来自于学生自身实践或者学生亲自收集的材料。论文可以是调研报告,也可以是小论文。这种方式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锻炼他们动脑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拓展分析问题的习惯。如在“建设学习型社会”专题探究中,针对本地传统习俗的继承和发展出现的问题,教师要求学生以“保护我们的传统习俗”为课题分组撰写政治小论文。学生在学习课本第四、五课知识的基础上,在教师的指导下,调研了我市传统习俗的现状,走访了居住地附近的老人,分析了我市在传统习俗保护上存在的问题,最后以“文化在继承中发展”为主旨撰写论文,并提出了具体的保护措施和方案。

以课题写作式进行综合探究教学,教师首先要认真分析社会热点,紧密结合单元内容和高中生的实际能力,找准合适的切入点,主题切忌过大、过空;其次要明确问题的结构和研究方法,让学生在课题研究中能够带着明确的目标进行学习,切忌盲目、盲从;最后要保持学生的兴奋度,合理控制课题写作时间,时间切忌过长。

2.Web交互式。这种探究教学方式主要来自网络,以网络环境为背景,根据事先选定的主题,学生和教师直接通过网络进行交流学习,学生之间可以展开激烈的辩论,教师对此进行点评。这种辩论交互式学习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思想,让学生从批判中学会自我反思,加深对学习内容的感悟。如以“聚集文化竞争力”为例,教师需要首先确定一个具体问题,如“韩流”现象,然后通过微信、微博等平台,引导学生从文化视角对此进行研究与探讨,并在交流平台上为学生提供相关资料,对学生的探讨和疑问进行评论和回复。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体会到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方面,从而认识到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性。

(二)价值观引导型实施方式

1.批判性阅读。这是让学生运用批判性的眼光来对待读物,通过认真阅读理解读物的真正价值,提升学生的领悟与辩证思维能力。如“感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探究教学,教师首先让学生通过阅读明确探究主题,在阅读的基础上获得一定的背景知识;然后指导学生阅读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教师要适时地指导学生根据第四单元的知识开展批判性阅读,让其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并形成自己的合理判断,抛弃自己落后的观点。

2.辩论式。这是很多教师都喜欢采用的一种探究教学方式,辩论可以让学生明辨事实,拓展思维,深化学生的思想认识。如在“铸牢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探究中,教师首先确定一个辩论主题,让学生分组进行辩论,正方为“西方洋节可以在我国大范围推广”,反方为“西方洋节不能在我国大范围推广”。学生自主选择加入正方或者反方,正反两方通过各种渠道搜集材料和事例,为辩论做好充分的论据准备。各组分别推选出2名主辩手和2名副辩手,可以由组员推荐,也可毛遂自荐,其他组员帮忙整理材料、筛选论点和论据。通过双方激烈的辩论,学生在冲突中会进一步加深对该课题的理解。最后,教师进行点评和裁决,并进行总结。

通过教师的实践教学我们不难发现,探究专题教学是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一种教学方式。综合探究教学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提升他们的认知能力,而且还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使其学会正确分析各种社会现象,锻炼其思维能力。同时,这也有助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能够增强教师感悟能力,增强其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 王恒富.高中政治综合探究课中的情境教学例析[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0(8).

政治文化生活论文范文第5篇

一、有利于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

思想政治课与其他课程一样,既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又要培养学生的能力,但是它的根本性质在于是一门思想政治教育课,根本任务是思想政治教育。《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用一段话概括了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教育的内容:“高中思想政治课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教育,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

这就是说,思想政治课的出发点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那么,通过思想政治常识的学习,如何才能看到一个学生的思想素质,除了学生的言行外,我想对于一个政治常识,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认识、感想、体会更能反映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即他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就需要老师根据所讲的课程内容结合当前的社会生活实际设定一些题目,让学生写一些政治小论文。这无疑是考查一个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好办法。如:我在讲授《政治常识》第六课“我国的政党制度”时,为了使学生明确“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及中国共产党党员为什么具有先锋模范作用?懂得中国共产党确实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认识到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新中国,达到热爱中国共产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目的”,给学生命了《我心中的中国共产党》论文题目,让学生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谈谈认识。许多学生结合抗洪、南方雪灾、汶川地震的救灾生动、感人的事例写出了自己内心深处对中国共产党的崇敬和热爱,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通过为民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的实践活动体现出来的。这样使政治课的知识在学生的头脑中得到内化,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了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只是表明一个人做事或从事社会实践有一个正确的方向,少走一些弯路,减少对社会的副作用,这固然重要,但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运用学到的经济常识、政治常识、文化常识、哲学常识去认识并把握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规律,运用思想政治常识的知识分析社会现实问题,从而适应社会,最终参加到社会实践中去。从议论文的特点看,议论文是说理的,它必须遵循严密的事理逻辑,必须运用抽象思维的形式,以概念、判断、推理、分析、概括、综合等手段去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因而议论文十分强调论说的完整性和条理性。从议论文的作用看,写议论文本身能使人观察思考,多思敏感。它要求写作人员深入社会,挖掘事情真相,接触人和事,勤于观察和思考,对社会反映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热心关注,对现行政策了如指掌,只有这样,才能让见解和议论与时代合拍,而经常从事写作的人,就训练和养成了观察思考、多思敏感习惯。写作还能使人明辨是非,领悟人生。学生在写文章时要进行适当的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生产实践以了解实际,有目的地进行广泛的阅读,亲自动手搜集材料,从而掌握大量的可靠的感性材料,在写论文时有针对性地列举典型论证事例,并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和综合,透过现象揭示其内在本质和规律,从实际中引出理论,达到理论运用于实际、与实际相结合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懂得理论的来龙去脉,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演绎推理能力、概括归纳能力,达到理论问题的实际应用的根本要求。所以重视政治小论文的写作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的一个途径。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政治语言的表达能力及知识点的识记

政治小论文属政论文,它具有一般议论文的特点,语言要求:表达必须准确。因为议论文是讲道理的,要讲清道理,就必须有明确的概念、准确的判断和严密的推理。政论文是从政治角度阐述和评论当前重大事件和社会问题的议论文,除了一般议论文的特点外,还要求有强烈的理论性,以议论和说理为主,融议论与说理于一体,具有严密的逻辑性。政论文要求具有高度概括性的语言,文章的理论性越强,则语言的概括性要求越高。对于政治小论文一般是运用课本上所学的,以及党的重要文献、时事政治中的理论知识对社会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进行分析。如果教师长期指导学生写政治小论文,能促使学生运用政治课本及时事政治上大量的理论知识点对当前重大事件和社会问题进行评论。政治高考的综合分析题所要求的答案,实际上是微型的小政论文,长期练习政治小论文不仅能强化知识的记忆,而且能锤炼学生的政治术语的表达能力,更能提高学生高考综合分析题的表述能力和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如:江亚文同学写的《多难砺党》一文中,在对一些生动事例进行评述时用了“中国共产党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在归纳时用了“党坚持以人为本,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等语言。这些语言准确,概括性强,且大都是课本上的原句。同学们写一篇政治小论文,需要反复地翻阅课本,因此必须认真学习书本的理论,深刻地领会和掌握教材的基本理论知识。

政治文化生活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 文化;新农村;建设阵地;作用;载体

十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农村的群众文化建设已成为农村工作的重头戏。在物质条件得到基本满足之后,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成了农村广大干部群众的新目标。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和文化消费正进入一个繁荣的时期,农村群众文化活动也在各地红红火火的开展起来。

科技宣教文化信息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科宣中心”)是政府举办的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指导基层文化工作和协助管理农村文化市场的公益性事业单位,是乡镇党委、政府联系群众、团结群众、教育群众的纽带和桥梁,是发展新农村文化生活的前沿主阵地。因此,科宣中心是上传下达的承上启下机构,它对文化覆盖基层、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益、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有如下几点作用:

一、 大力发展乡镇特色文化,继承和弘扬屯堡文化艺术

乡镇特色文化是在乡镇这个特定的社会区域内,富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点的独特文化。乡镇综合文化站在弘扬民族民间文化和创建新农村特色文化方面起示范、主导的作用。做好地方性民间文艺的挖掘和传承利用是保护民间文化遗产的需要,是弘扬民间文化艺术的需要,更是推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需要。如我镇的屯堡山歌,地戏、屯堡银饰工艺等,在民间传习已有600多年历史。大力发展和保护、利用好这些特色文化,对于继承和弘扬屯堡优秀文化,丰富文化活动形式和文化艺术产品,满足不同层次群众文化需求,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 大力开展免费开放等公益性文化活动,充分发挥科宣中心载体作用

为适应农民群众对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笔者所在乡镇――贵州省安顺市七眼桥镇在改善群众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的同时,建成了较高标准的科技宣教文化信息服务中心,并把该中心作为农村基层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的基地,为本镇提供了公共文化服务的载体,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了有效的作用。

一是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和发展农民群众最基本的文化权益。为了解决农民文化生活单调匮乏的问题,科宣中心的图书室备有政治、科技、文学、艺术等各类图书,并结合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电子阅览室网络,实现跨地区、跨时间、跨地理位置的资源共享。为本镇的农民朋友提供农村种植、养殖、乡村旅游等科普知识。

二是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先进的设施吸引了周边村镇文化、体育爱好者也来此进行春节篮球、山歌、地戏等联谊和比赛。每年组织规模赛事达十余次。

三是发展乡镇特色文化、重建农民精神家园。在科技宣教文化信息服务中心活动场所紧张的情况下,腾出一定空间为屯堡文化银饰、腰带、山歌、地戏、老年舞蹈队免费提供活动场所,保持和发扬该镇的优势和地方文化韵味。

三、 加强文化信息共享等技能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充分发挥科宣中心阵地作用

科宣中心能否发挥好本职作用,与中心工作人员的素质相关。优化工作人员队伍建设,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技能和管理水平是做好科宣中心工作的重要保证,也是保持科科宣中心中心具有活力的重要保证。

因此,一是给中心配备具有较高思想政治素质和文化素质的专职人员,为科宣中心的管理提供人才保证,使科技宣教文化信息服务中心更有效的发挥其作用。二是对中心的管理人员每年进行相关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基层文化工作者的思想水平和业务素质。

四、 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增强群众的凝聚力

通过科宣中心不断的组织群众开展农村广场舞培训、春节篮球比赛、节日庆典文艺演出等活动,增强群众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从而增强群众的凝聚力,为社会的和谐和经济的发展起到良好的协调作用。

总之,综上所述,科宣中心担负着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普及科技知识和进行科技文化教育、活跃当地群众文化生活、丰富群众精神生活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职能,作为科宣中心中的一员,我们应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充分发挥科宣中心的职能,更好的为广大农民朋友服务。

参考文献:

[1] 张思杰. 乡、村图书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期刊论文]-青年文学家2007(3).

政治文化生活论文范文第7篇

一、指导学生与教材对话,在文化“万花筒”中,体味、感受、甄别、选择,提高自我认识和赏析文化的能力

新课程《文化生活》教材内容源于学生的生活,呈现学生的文化生活,有浓厚的文化生活气息和鲜明的主题,是从学生日常生活中选出的具有代表性、普遍意义或典型意义的文化现象。“感受文化影响”、“传统文化的继承”、“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在文化生活中选择”等知识内容,都是呈现学生文化生活中的文化现象,它区别于一般文化生活的图景,它是富含一定价值,具有建构和整合的文化生活图景,具有思想政治教育意义,能够发挥价值教化的作用,如“我们的民族精神”、在文化生活中选择“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等内容,都是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和价值观,并提高文化赏析能力和文化修养水平。这些丰富的文化生活通过图文并茂的教材呈现给学生,可读性很强,因此教材虽不会说话,但教材所呈现的知识、思想和精神时时刻刻都在与阅读者对话,体现它应有的价值。因此,我们非常重视引导学生与教材进行自主对话,在每课教学前都让学生自读教材,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文化生活经验认知,对教材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地体味教材涵盖的意义。在学生富有个性化地与教材“对话”基础上,学生可以初步体味、感受、甄别教材所要引领的观点,他们的文化鉴赏能力也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地培养起来。那么进入到课堂教学环节时,学生不仅对所要学的知识已具有一定的认知、思考,而且倍感亲切,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与他人分享“对话”的成果,主动提出自己与教材“对话”中出现的问题就显得轻而易举了。

例如:在教学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前,笔者布置学生与教材自主对话:你能感受到当代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吗?请举例简单描述。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根据你的切身体验,你认为应该如何看待大众传媒的发展?面对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我们应如何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学会选择,做文化生活的主人?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与教材自主对话,清晰教材的内容,理解教材的思想,提高归纳分析能力,具有初步的、相关的感受、体验和判断力。在此基础上,课堂教学时,学生的话就多了,思考就多了,感情就丰富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悄悄地发生变化了,课堂教学就能呈现异彩纷呈的景象。

二、引导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的对话,在价值引领中认同,在观点辨析中选择,提高学生参与文化生活的素养

1.师生平等对话,启发、引领、升华

《文化生活》教材“凸显观点”、“关注过程”。要为学生提供确定的观点,需要论自己的理,树自己的形象,以引导学生趋之,信之,仰之。这需要思想政治教师既要“坚持灌输”,又要营造宽松、民主、自由的课堂文化,师生共同选择合适的、有效的话题,真诚地展开平等对话,还要教师根据课堂生成的话题,采用教学机智,即时开展对话。这种对话不仅表现为提问与回答,还表现为交流与探讨,独白与倾听,欣赏与评价,在启发、追问、辩驳、反思、引领、升华的对话中让学生感动、激动、触动,使模糊的认识、错误的选择、不确定的观点等一一被澄清、纠正、确立,使《文化生活》的学习过程既是文化常识的学习,又是文化精品的欣赏和富有诗意的审美体验,让学生真正享受到在文化家园里漫步的快乐,享受到真实的思想碰撞与精神的历练。

例如,在上“传统文化的继承”一课时,笔者用一个视频:“福州的民俗节日—拗九节的习俗”引入新课,按预设就此展开“传统习俗的继承”的学习,但是基于学生与教材的对话,他们对这个知识是有一定思考的,看完视频后,就有同学问:老师喜欢这个传统习俗吗?没等老师回答又不断有同学举手发问;老师给长辈们送粥了吗?送拗九粥就是孝顺吗?老师怎么理解中国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孝顺”文化?在现实生活中,传统文化是财富还是包袱?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人思维的影响有多大?要改变中国人的思维是靠“传统文化”还是靠西方文化?……这些问题有的是预设中课堂要展开讲解的,有的是根本没有预设;有的预设在这堂课解决;有的预设在下几节课讲解;有的是老师真没有想到的。面对学生激烈、尖锐的追问,教师就此与学生展开课堂对话,还是托辞不答继续上课?在征得学生选择之后,我们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对话。这种对话已经超越了“是不是”、“对不对”、“能不能”、“该不该”的思考。它是一种思想的见面,是一个问题的探究,是一种价值的判断与选择,是一种素养的提升。特别是教师最后的宣讲(独白)、升华,获得同学们的阵阵掌声:传统文化尽管有许多糟粕,对我们的生活起到了阻碍的作用,但是你不得不承认传统文化是我们生活的土壤,是维系我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当你手捧拗九粥,当你颂读国学经典时,你心中涌动着的是中华民族的情,荡漾着的是对我们民族的爱。因此我们的责任是怎么去继承和发展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怎么去挖掘与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同学们你说呢?

2.生生积极对话,合作、探究、成长

“最好的教育是学生的自我教育”。《文化生活》某些框题的教学,如果只凭教师单纯的空洞说教很难达成教学目的,学生听起来会觉得非常抽象、空洞、枯燥无味,几乎无法被学生所接受,更无法谈及触动学生内心的价值观和文化观的变化。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如果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生之间展开对话、交流、讨论,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积极效果。学生间的对话方式,既可以是一对一、一对多或多对一,阐明观点,交互看法,互相讨证,相互启发,相互交流沟通,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英国文豪萧伯纳说得好:一个苹果跟一个苹果交换,得到的是一个;一个思想跟一个思想交换,得到的是两个,甚至更多。学生间对话,有助于学生间相互激发灵感,产生新颖的观点、奇特的思路,从而增加思维的灵活性和广阔性,使知识在对话中生成,在交流中重组,在共享中倍增,使情感在交流中流淌、加深,使新观点新看法在相互碰撞中不断地“跳跃出来”,促使知识的转化,价值观的提升。

例如在每节《文化生活》授课前5分钟,都安排一位同学作“文化小论坛”,让同学们在每节课都可以享受到文化大餐,都可以听到不同同学不同的见解和看法。同学们自查资料,自制PPT,自成对话风格:或呈现各地不同的文化特点,或呈现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精彩;或评述某一文化现象,阐述自己独特的观点;或邀请其他同学共同探究某一文化主题活动,分享彼此的策略……小小论坛,体味文化,洞察生活,塑造人生。

再如,课堂可以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生之间展开辩论,如“流行与经典”哪个价值大?从无臂钢琴师刘伟到意气风发的林书豪,谈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哪个更重要;“雷锋精神学不学,老人摔倒扶不扶”?面对这些新鲜的话题,同学们分组探究,进行多层面,多样性的对话,一方面从中学会合作、共享、理解、尊重,形成良好的交往合作品格,促进共同进步成长;另一方面,学生在活动中能将抽象的观念转化成自己的切身感受,从而达成教学的目的,有利于提升参与文化生活的素养。

三、倡导学生与家长、乡亲对话,了解本土文化,增强爱国、爱乡的情感

福州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富含大量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生活文化、、红色革命、风俗习惯、人生礼仪、文学艺术,特别是福州十大名片(三坊七巷、马尾船政、林则徐、三山两塔一条江、闽剧、温泉、寿山石、昙石山文化遗址和青云山)蕴含着丰富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理念和道德规范,是进行文化教育、思想教育的生动素材。但是作为福州人,学生对自己家乡的特色文化未必都十分了解,但这些乡土文化资源的真实性、民族性,就分布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学生耳濡目染,具有亲切感。一方面我们引导学生可以与家长、亲人直面对话,获得更详实的知识;另一方面,通过组织调查、访谈、参观、研究性学习等形式与福州乡亲对话,激发学生的爱国爱乡情感。

例如,我们请有乡土文化特长的家长到班级给学生作福州传统文艺讲座。通过与家长对话,使学生更加了解福州的评话、十番、伬唱、闽剧等剧种。学生还兴趣盎然地与家长一同排练演出福州评话《甘国宝》,体味自己的家乡文化;我们请家长到学校开设《福州俗语与中学生修养》选修课,与家长一起“攀讲”;我们请家长作为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指导老师,通过学生与家长的对话、学生与乡亲的对话,写出的研究性学习论文《我们一起来攀讲吧》、《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闽剧的调查与分析》、《福州饮食文化探微》等均在省、市、校等获奖,对文化生活的教学起到增墨加彩的作用,使《文化生活》教学熠熠发光。

四、落实“学生与心灵”的对话,触动内心世界,达成教学目标

《文化生活》课程是以中学生熟知的文化现象为依托,以文化发展的一般理论为研究对象,旨在提高学生文化鉴别能力、文化赏析能力、文化素养、参与文化生活的能力。它的教学更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表现,从而做到知行统一,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落实“学生与心灵”的对话,触动内心世界,是达成这一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

“学生与心灵”的对话,它是对话的最高层次,它渗透在与教材对话、与老师对话、与学生对话、与家长和乡亲的对话中。因为学生在各种对话的情境中,获得大量的文化信息,并激活学生内心已有的隐性文化信息,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常常有怦然心动、豁然开朗的时刻。在对话的过程中,在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的相互启发下,学生对对话的信息和过程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不断斗争、不断提炼,从而内化为自己的观点,上升为理性的正确认识和观点,学会判断和选择,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发生积极的变化,将先进的文化、真实的价值情感融入日常生活中内化到自身的实际行动中,从而达成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真正实现对话的目的。

下面是同学们在对话教学中写下的片段感悟:当我看到92高龄的肝胆专家吴孟超还坚持每天给病人做手术,在寒冷的天气里查房时,把自己的手搓热、捂热后再接触病人;当我看到“索道医生”邓前堆肩背药箱在壁立千仞的怒江大峡谷艰难地滑过,到对岸为乡亲们义诊时;当我看到“信义兄弟”孙东林冒风迎雪生死接力送薪,倾情帮助困难农民工时,我被深深地感动了。我明白了什么是大爱,什么是为人民服务,什么是诚信……因此,我要做些什么,如参加志愿者活动,参加“爱心桥”义卖,参加社区卫生大扫除劳动……

政治文化生活论文范文第8篇

>> 《新疆新闻联播》报道内容分析 《新闻联播》的变革 《新闻联播》的变迁 社区有了“新闻联播” 《新闻联播》内容分析 对《新闻联播》“改版”的思考 《新闻联播》里的股经 “新闻联播”背后的故事 《新闻联播》的改版空间 被《新闻联播》点名的价值 《新闻联播》:“变脸”的政治 《新闻联播》节目改革的利与弊 比新闻联播还好的世界 解读新闻联播的“政治玄机” 刍议《新闻联播》的“字正腔圆” 《新闻联播》女主播李瑞英的生活“新闻联播” 新闻联播对汶川地震的全景报道 《新闻联播》新闻标题的实词研究 《新闻联播》新闻标题的虚词研究 从民族国家的视角看《新闻联播》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艺术 > 《新疆新闻联播》有关文化报道的框架分析 《新疆新闻联播》有关文化报道的框架分析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白星宇 周丽")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在当今世界的国家形象塑造中,文化形象的作用日益凸显。作为我国文化形象的一个子系统,良好的新疆文化形象不仅可以优化我国整体的文化形象,还可以给新疆带来直接利益。新疆作为我国对外传播的重要窗口,如何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凸显新特的文化魅力以塑造良好的新疆文化形象,是当前值得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文化形象的塑造需要媒体进行积极有效的文化传播。本文以新疆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为研究对象,找出其有关新疆文化的报道,从新闻框架理论出发,通过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揭示出新疆电视台是通过怎样的新闻框架来建构新疆文化形象的。研究表明《新疆新闻联播》对塑造良好的新疆文化形象整体上来说是成功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形象不够全面、立体、文化创新较为缺乏等方面。 关键词:文化形象;新疆新闻联播;新闻框架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07-0044-02

一、引 言

文化历来是政治、经济和社会活动的基础与媒介,其作用的发挥既无处不在,又无可替代。在当今世界的国家形象塑造中,文化形象的作用日益凸显。首先,表现在它与政治、外交等因素一起构成了约瑟夫・奈所定义的软实力[1];其次,文化传播所包含的政治意味较隐蔽,遭遇的接受阻力较小,成为国家形象构建的有效策略。作为我国文化形象建构的子系统,新疆文化形象的塑造和对外传播,既服务于我国整体的文化形象,又能给新疆带来直接利益。新疆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如何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传播新疆特色文化,发挥先进文化对新疆的助推作用,这就需要传媒积极进行文化的传播。电视台以其先进的传播特点,理应责无旁贷的担负起新疆文化传播的重任。新疆电视台作为新疆重要的主流媒体,肩负着新疆对内传播政策方针、引导社会舆论、对外宣传新疆的重要责任和使命。其《新疆新闻联播》节目涉及新疆重要的时事、政治、经济、社会、民生、文化、对外交往等方方面面,在全国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二、研究理论与方法

关于框架的定义,根据笔者查阅的文献资料来看,主要有三类。第一类定义侧重于新闻框架的效果,由恩特曼提出。以该定义为基础的框架研究,可以用调查法来考量受众框架在接受新闻文本前后是否发生改变,借此找出传者框架与受众框架之间的相互关系[2];第二类定义不局限于选择,而是把框架看成是积极的意义生产过程。美国学者盖姆森指出,“‘框架’是一组具有组织性的中心思想,不但能让相关事件产生某种意义,并建议什么才是主要的议题。”人们藉由框架来建构意义,以了解社会事件发生的原因与脉络。前者代表了取材的范围,后者则显示意义的结构,是一种观察事物的世界观。在此定义基础上的框架研究,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来找出文本的框架及其意义诠释方式[3];第三类定义认为“框架”不仅是意义的生产,也是一种有规律的筛选手段。吉特林指出,这个定义侧重于传者框架。所谓传者框架指的是传播者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可能有意识、无意识(预存立场、专业化、经验地)做出对新闻价值的判断[4]。

本研究主要采用的是第二种定义,即由美国学者盖姆森提出的“新闻文本框架”定义。通过对2013.1.1至2013.12.31全年的《新疆新闻联播》采用10天一个间隔抽样得562个样本,通过从报道数量及内容、消息来源、报道体裁、报道倾向展开对《新疆新闻联播》有关文化新闻的框架分析。

三、文化新闻框架分析

(一)报道数量及内容

本研究抽样得562个样本,并将抽得的样本按照报道议题分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人文地理5大类。在562个样本中,按照报道数量排序分别为:政治新闻有178篇,占样本总量的32%;经济新闻有177篇,占样本总量的31%;文化新闻共有122篇,占样本总量的22%;社会新闻有58篇,占样本总量的10%;人文地理新闻有27篇,仅占样本总量的4%。其中,在122篇文化新闻中,有关艺术有40篇,占样本总量的33%;教育有27篇,占样本总量的22%;体育11篇,占样本总量的9%;民俗9篇,占样本总量的7%;文化交流和文化遗产各有7篇,分别占样本总量的5%;历史有4篇,占样本总数的3%;娱乐、人文景观各有3篇,分别占样本总量的2%;而没有涉及文学的报道。

内容上,《新疆新闻联播》主要是通过报道歌舞和艺术表演的方式,充分展现了新疆人民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如:“新疆爱乐乐团音乐季4月上演”(2013-3-27)、“阎清秀用《阿娜尔罕》提醒幸福”(2013-4-27)、“歌舞剧《情暖天山》传递大爱”(2013-7-8)等。在展现文化生活之外,《新疆新闻联播》的文化新闻报道还着重凸显了新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民俗风情,如:“木卡姆艺术 在传承保护中焕发新生”(2013-5-18)、“东方的蒙娜丽莎”(2013-2-24)、“胡杨墩遗址发掘展现佛教艺术风格”(2013-2-14)等。

(二)消息来源

本研究建构的消息来源类目包括:官方、民间、学者、社会组织、企业。在122篇文化新闻中,除去消息来源不明确或没有消息来源,一共有91篇报道有明确的消息来源。在这91篇报道中,消息来源于民间的有45篇,占到总量的49%,几乎占据总量的一半;消息来源于官方的有21篇,占到总量的23%;消息来源于学者的有13篇,占到总量的15%;消息来源于社会组织的有11篇,占到总量的12%;消息来源于企业的仅有1篇,约占总量的1%。《新疆新闻联播》在文化新闻报道中,作为信息来源民间多于官方、学者、社会组织和企业。

消息来源上,《新疆新闻联播》有关文化新闻报道中,信息来源几乎一半来自民间。如2013年5月8日的一则报道“文化带头人 丰富万村千乡文化生活”中引用了焉耆县焉耆镇文化带头人程炜的话:“把我选成文化带头人,这是对我的一种信任。我也希望通过我的号召力,把老人们从家里吸引出来,然后让大家健健康康的,快快乐乐的”。还有夕阳红舞蹈队队员秦怀华:“特别高兴,还不是一般高兴,也会跳舞啊也会唱歌,也可以骑自行车”。在凸显民间声音的同时,也有一些来自官方、学者、社会组织和企业的声音,但这些声音所要表达的,还是对百姓文化生活和教育的关心,以及介绍在这些方面政府所做的工作。例如在 “文化带头人 丰富万村千乡文化生活”中还采访了自治区文化厅办公室主任、新闻发言人蔡晓荣:“我们想在1万个村每个村不少于一至两个文化带头人,以后逐年培育,逐年发展壮大起来”。

(三)报道体裁

本研究将新闻报道体裁分为:评论、消息、通讯、其他。在122篇有关文化新闻中,消息体裁的新闻共有118条,占到了报道总量的96%;评论和通讯各有2条,分别占报道总量的2%。

《新疆新闻联播》有关文化新闻报道中,消息是最主要的体裁,占到了新闻总量的96%。消息用简要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新闻事实,以其独特的优势,已成为通讯社、报纸最大量运用的一种新闻体裁。在抽样分析的过程中,笔者还发现《新疆新闻联播》在节目的最后3分钟,一般都会有6~7条简讯,很多是一句话新闻。消息体裁的选用可以大大增加新闻量,充分满足观众的信息需求。《新疆新闻联播》可以适当的增加通讯、新闻特写等体裁的报道数量,可以使观众全面、细致地了解新疆、感受新特的文化魅力。

(四)报道倾向

本研究通过阅读报道文本,将文本内容所呈现的报道倾向性按照通常划分分为三类:一是褒义,即正面,包括关怀、鼓励、反歧视、行动呼吁和赞美、肯定等;二是中性,即客观且不带任何褒贬色彩的事实陈述;三是贬义,即负面,批评。在122篇文化新闻中,正面报道共有20篇,占到了样本总量的16%;中性报道共有101篇,占到样本总量的83%;负面报道仅有1篇,不足样本总量的1%。

《新疆新闻联播》在文化新闻中,多以客观且不带任何褒贬色彩的事实陈述为主,即中性报道。如:“新疆爱乐乐团音乐季4月上演”(2013-3-27)、“歌舞主题晚会《印象・二道桥》今天首演”(2013-6-28)、“新疆新增5所单独招生试点院校”(2013-3-27)等。也有直接表达赞扬之情的。如:“歌舞剧《情暖天山》传递大爱”(2013-7-8)、“东方的蒙娜丽莎”(2013-2-24)、“木卡姆艺术在传承保护中焕发新生”(2013-5-18)、“西洽会‘靓丽工程’展现新疆美”(2013-4-7)、“特色歌舞为旅途添欢乐”(2013-4-27)、“喀纳斯湖畔的天籁之音”(2013-7-28)等。报道倾向上,《新疆新闻联播》主要以中性为主,通过对事实的陈述,在潜移默化中给观众心中留下大美新疆的印象,从而塑造出良好的新疆文化形象。

四、结 语

自20世纪90年代前苏联解体以来,西方国家利用中亚五国经济衰退之时全面进驻,在中国周边形成传播包围态势,打着“民主”、“自由”的旗号攻击我国的民族政策。在此背景下,新疆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对外宣传窗口,新疆电视台主动发出自己的声音,遏制西方分化宣传,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继而保障国家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新疆电视台作为新疆重要的主流媒体,其《新疆新闻联播》积极的文化新闻报道,充分展现了新疆人民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着重凸显了新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民俗风情,这无疑是对“民族文化灭绝”论调的有力回击。《新疆新闻联播》对塑造良好的新疆文化形象整体上来说是成功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形象不够全面、立体、文化创新较为缺乏等方面。有关文化新闻报道多以通过歌舞等艺术表演的形式展现新疆文化,并没有注入现代新疆的元素,并不能完整准确的展现出一个现代化的大美新疆。

政治文化生活论文范文第9篇

引言

从陶瓷发展的历史上看,陶瓷审美包括在人们广泛的文化语意之中。换言之,就是人们利用陶瓷来表达各种文化语意,直至展示精神世界的起伏变化。

青瓷,作为中国陶瓷文化发展的里程碑,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它基本奠定了中国属于瓷器母国的文化地位。长期以来,无论陶瓷物质材料及其工艺如何发展和进步,青瓷的现实作用一直比较重要。原始陶瓷的时代,青瓷曾经一花独绣;“南青北白”的陶瓷文化时代,青瓷与白瓷曾经分庭抗垒。毫无疑虑,青瓷在陶瓷文化的长河中,所激起的浪花仍然使现代人回味无穷。

一 青瓷文化语意随着社会文化发展而丰富多彩

陶瓷作为人们生产和生活的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物质媒介,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生命力。在社会文化的发展中,不仅没有淹没各种陶瓷在文化中的功用,反而使它的文化语意更加丰富多彩,其中,青瓷就是这样的代表。

从陶瓷发展史看来,青瓷较早出现在秦汉时期,“秦汉原始瓷的釉层较战国时的厚。但釉色普遍较深,呈青绿,或黄褐等色,可能釉料中氧化铁的含量较战国时的高”。尽管如此,对青瓷的界定不能仅仅停留在瓷质、色彩以及肌理等物质的性质之上。倘若以此对青瓷做界定,陶瓷文化中许许多多的问题都不能被阐释清楚。因为釉料中氧化铁含量较高,所以,在还原气氛烧成中呈现青绿色。这是较早的青瓷。青瓷一经发明和使用,便得到广泛流行,也得到不断延续和发展。由于瓷器比陶器坚固,又清洁美观便于清洗,再加之瓷器远比漆器、铜器造价低廉,并且原材料分布极其广泛,藏量丰富。因此,各地根据各自的自然和人文条件烧造了大量的瓷器,以适应文化生活的需要。

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与人们对文化生活需要的渴求,瓷器得到大量生产。越窑瓷器从东汉开始,在很长的时期内一直起着“领头羊”的作用。“越窑青瓷自东汉创烧以来,中经三国、两晋,到南朝获得了迅速发展”。越窑瓷器大量应用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用之于食器、茶具、酒具以及卫生洁具(如,虎子)等。尤其进入唐宋以来,白瓷和青瓷比翼双飞,各显特色,青瓷更加具有审美意义。从宋代开始,青瓷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较为著名的有钧窑、耀州窑、龙泉窑等窑的青瓷,它们分别以不同的特色展示着地区的文化内涵。也就是这种生产格局进一步丰富了青瓷的文化范畴。

由此可见,青瓷是一个发展并逐渐丰富的陶瓷文化概念。进一步讲,青瓷是一个陶瓷文化范畴,它既有时间性,又有空间性;既有物质性,又有意识性;用它既能彰显陶瓷发展历史的一个脉络,又能体现地区陶瓷文化的特色,还能阐释许多陶瓷文化现象。第一,从时间上看,青瓷较早出现在秦汉时期,也可以说,青瓷的出现,是瓷器初具雏形的标志。由于青瓷材料具瓷土的一般特性,并且,青瓷的烧成温度明显高于陶器,因而,青瓷因化学、物理性能之故首先与陶器区别开来。这是青瓷在陶瓷史上的地位之一,“瓷器的出现,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给此后的三国、两晋、南北朝瓷业的空前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二,青瓷萌芽期发生在浙江地区,主要窑场在上虞、宁波、慈溪、永嘉等县市。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对浙江省上虞县上浦乡小仙坛东汉晚期的瓷片标本和窑址附近的瓷土矿中的瓷石样品作过许多测试和化验,并认为它具有瓷器的标准;第三,青瓷的发展期是从大江南北铺开的,隋唐时期所谓的“南青北白”,就是这种说法的概括。唐代,以浙江越窑为代表的青瓷继续发展,它代表着南方青瓷的生产水平。北方白瓷是以邢窑为主要代表的。所谓白瓷是相对于青瓷和黑瓷而言的,由于瓷土中氧化铁的含量较低,瓷色呈现白色而得名。此时,青瓷仍然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在江南地区以成熟期为标志,就是北方地区也有零星生产,而发展到宋代就具有独特的特色和个性了。例如,钧窑的青瓷,就是以青色为基本色的“窑变”品种;第四,青瓷从宋代开始发生了明显的瓷质量的变化。宋代,陶瓷生产发生了显著变化,主要是以各地窑场所生产的地方特色瓷为主,出现了争奇斗艳的繁华景象。此时,青瓷审美更上一层楼,主要青瓷产地有龙泉窑和钧窑等窑场,这些青瓷在发展中仍然以地区性特色为标志;第五,青瓷是一个文化内涵十分丰富的陶瓷品种。一方面,从发色剂上看,青瓷具有十分宽泛的色阶范围,这与其中氧化铁含量有关,决定了青瓷色泽的深浅和浓淡。此外,它还与烧成温度和烧成气氛关系较为密切。另一方面,青瓷因为地区材料及其生产工艺的差别,富有地域性特征,这也是青瓷具有多品种的主客观因素。

正因为青瓷有这样宽泛的文化内涵,所以,它在人们的文化生活中的延续性是毋庸质疑的。

二 后现代主义思潮为青瓷开辟了发展的新天地

产业革命以来,由于机器生产的广泛应用,不仅将生产拉向机器世界,也在人们的文化生活中充斥了电视机、计算机等大量机器,这使人们的文化生活单调、乏味起来。为此,后现代主义在继承现代主义成果,主要是在继承“机器美学”的基础上,将历史文脉主义、隐喻主义以及新材料为特征的装饰主义推入生产和人们的生活领域。这样,后现代主义就成为了主导社会生产和人们文化生活的主流意识。这为青瓷地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人文环境条件,它不仅翻开了青瓷光辉的历史,而且,还将新的文化因素注入了青瓷文化的创造上,从而拓展了青瓷审美的新内涵。

现代大工业生产介入陶瓷制作,彻底改变了陶瓷的手工制作模式,但是,陶瓷文化的功能及其文化语意,仍然与传统文化紧密相关。尤其进入后工业社会以来,陶瓷审美的鲜明特征是多元化的,不同民族都以自己的民族文化为基础并吸取其他民族文化来丰富自身的文化审美内容。这便是现代审美理念的显著特性。事实上,后工业社会更加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它是在现代大工业生产基础上,结合机器生产与手工制作为一体化的社会生产模式。因为人们在对工业产品感到麻木的时候便产生了一种向往手工艺生产的时代的文化生活内容,但是,社会客观生产力又不可能回归到手工艺时代。因此,一种折衷的社会文化生活模式便应用而生。也就是“一种杂乱的、复杂的、含混的、折衷的、象征主义和历史主义”的文化生活模式进入人们日常的文化生活之中。这样,人们在文化生活需求下,对造物就显示出了这样的具体要求:它在文化的发展足迹中寻找一切可利用的元素,以充实现代文化生活,这就是它所谓的“文脉主义”;它还强调带有象征意义的文化内容,以表达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憧憬和向往,这就是它所谓的“引喻主义”;尤其突出表现为,它将现代材料和生产技术结合起来,集中表现现代材料的色彩、肌理以及构成要素的新兴模式的装饰,即“装饰主义”。这就是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人们文化生活所显示出的三个主要特征。换句话说,后现代主义将自身的内容转变为现代文化意识,并竭力介入人们的社会生产与文化生活之中。

正因为如此,在现代陶瓷生产和利用中,人们倾尽全力挖掘了有利于陶瓷表现的一切文化元素,将其展示得空前丰富多彩。

青瓷,不论作为陶瓷物质材料,还是作为负载文化的媒介,都是一个典型代表。从陶瓷材料及其工艺发展的进程看,它真正奠定了瓷器之所以为瓷器的物质技术基础。传统上,陶瓷的工艺美,从两个方面说,一是材料的化学组成,二是材料的工艺性能。这是在中国陶瓷文化具体实践和理论阐述中都有所体现的历史事实。历史上,青瓷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氛围中得到不断发展,此时此景,陶瓷生产者竭力保持了青瓷文化发展的人文环境和自然优势。例如,在五代十国时期,面对中原强势文化,主要是政治和军事的攻击,钱氏政权不乏采用“朝贡”的方式,为青瓷发展营造“天有时”的人文环境。这尽管是难以言辞的,可是,它是隐藏在陶瓷文化中以“和为贵”为要旨的引喻主义的文化精髓。当然,在现代文化生活中,青瓷作为“礼品”,与传统文化意义上的“贡品”是完全不同的。介入现代文化语意的青瓷,作为礼品是在社会地位同等条件下的“礼尚往来”,这才是儒家文化范畴的精神实质。作为物质媒介的青瓷,现代文化语意所体现的远远不是礼尚往来的意义,而是在商品经济大潮中的价值定位。在现代青瓷产品中,不论是文脉主义和引喻主义文化因素,还是装饰主义的新文化内涵,实际上,都不可能逾越它的时代特征,都不可能否认市场竞争中价值目的的对象化问题。

从后工业社会以来越来越复杂的社会文化环境看,是文化意识的多元性为青瓷的发展提供了诸多的环境条件,并使青瓷审美将传统和现代文化结合起来,交互产生了一种适合现代文化需要的,并具有新内涵文化的审美。

首先,市场经济环境与竞争主流为青瓷文化审美注入的新内容是物美价廉。历史上,与青铜器、金银器、漆器等工艺性较强的物品相比,青瓷是物美价廉的物品。因此,青瓷一经产生就受到了人们的普遍欢迎。现代社会面对市场需要和竞争,从大众化消费的视角看,青瓷仍然不是历史文化意义,它的物美价廉仍然为生产者和经销者看好,也为消费者所青睐。

其次,陶瓷物质材料的工艺性和审美性统一所凝聚的文化精神仍然是当今青瓷文化审美的物质基础。在青瓷发展的历史中,无论何时何地,青瓷材料合理的化学组成与较强的物理性能以及它的色泽,与所展示的视觉刺激等,都是独树一帜的。现代社会,尽管技术进步和陶瓷产品品种丰富,可是,青瓷独特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魅力依然占据着陶瓷文化审美的一席之地。

再次,合理的造型构成与合适的功能,是展示青瓷审美的具体形式。青瓷,从材料的物理性能上看,便于成型与生产制作。不论是圆形器物,还是方形器物,甚至长形器物,都便于成型和烧成。因此,生产可根据具体需要,将材料塑造成或圆、或方、或长的各种器形。这样,青瓷产品就可以根据器形来确定它们的适应范围。例如,一只碗、盘、碟、勺(或汤匙)等,都可以为餐饮生活提供便利。这种生活实用是人们追求审美的基础。正如古希腊美学家苏格拉底所提出的“实用为美”一样,“衡量美的标准就是效用,有用就美,有害就丑”。青瓷在现代人们的日常文化生活中仍然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是深受人们喜爱的生活器物。

最后,凝聚历史文化和现实文化生活,为当今人们生活增加物质和非物质满足的青瓷,仍然不失其双重的审美文化价值。历史上,青瓷一直为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服务着,尤其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与事实需要中,青瓷担当着多种文化角色。在唐代,许多文人将越窑青瓷当作写诗作赋题材。如顾况所写的“舒铁如金之鼎,越泥似玉之瓯”;孟郊所写的“蒙茗玉花尽,越瓯荷叶空”等。不仅如此,文人雅士还将青瓷与饮茶结合起来,不仅有美妙的诗文,也有绝佳的生活时空享受。前者如“越瓯犀液发茶香”“越碗初盛蜀茗新”等;后者是在饮茶活动中的文化成果,如陆羽的《茶经》。作者在饮茶活动及其对各地所产瓷器的对比中,认为“越州上”,且“类玉”“类冰”,是对越窑青瓷的高度评价,不是赞誉之词。

在现代文化语意中,青瓷远远超出了这种文化审美意义,它存在于人工具体的物质环境之中,并携带了沉甸甸的深厚审美意义。总之,现代社会,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所营造的人文环境条件,使青瓷审美的新内涵随着文化发展的需要不断丰富。

结语

政治文化生活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军营文化 管理 对策

0 引言

军营官兵的文化生活,是世界各国军队都十分重视的一项重要工作。外军认为,开展丰富多彩的军营文化活动,“像空气和吃饭一样重要,应像食品和军服一样配给”[1]。我军历来重视军营文化管理,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军营文化工作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需要我们采取相应的举措。

1 当前军营文化管理的问题

近年来,各级对军营文化工作越来越重视,军营文化生活有了明显改善。但同时,军营文化生活与社会文化的飞速发展态势、与官兵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与加强部队文化工作建设的要求还有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一是文化器材缺乏,文化活动内容不丰富。基层部队文化器材大多是球类、锣鼓、等,活动以老三样为主,即“三看、三打”看电视、看电影、看报纸;打篮球、打扑克、打游戏,形势单一,内容枯燥;二是领导抓文化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由于高度强调军事训练的中心地位,上下各级都普遍认为军营文化管理可有可无,因此对军营文化建设不够重视;三是文化活动不经常,军营文化工作在开展过程中,由于缺乏统一的组织领导,大多数单位组织比较零乱,随意性较强,不主动抓落实,上级要求了动一动、抓一抓,上级不问了,也不组织开展,缺乏计划性,处于一种“随大流”的状态,往往重大节日才组织一些文化活动,平时就放任自流。

2 加强军营文化管理的几点建议

2.1 植根铸魂,用先进的军事文化引领人

加强军营文化软实力管理,要以军营独特的文化感召力、影响力、吸引力,帮助官兵坚定理想信念,坚强革命意志,打牢献身国防、不辱使命的思想政治根基。

一是搞好理论武装。注重用科学的理论、高尚的精神引导、塑造和鼓舞官兵,尤其要用科学发展观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教育官兵,使官兵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爱党爱国爱军队的政治信念[2]。

二是加强实践感悟。军营文化具有特殊的育人功能,要坚持把军营文化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形成向全时空延伸、向多渠道拓展、向人性化贴近的教育格局。要采取多种文化形式,结合部队教育训练,通过文化的熏陶,让官兵在实践感悟、自我启发中深化对党的忠诚与信仰。

三是注重舆论引导。舆论是一种导向,也是一种力量。发挥先进军营文化的作用,就要注重政治环境的营造,让官兵在潜移默化中,时时受熏陶,处处受激励,筑牢官兵忠诚使命、献身国防的坚定信念。

2.2 砥砺情怀,用优秀的战斗文化激励人

战斗文化作为军营文化战斗性的外在表现形式,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强烈的战斗特性,是部队战斗精神培育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形态[3]。发扬革命优良传统,军营文化才有纯正的血脉,才更有生命力。因此,军营文化管理要不断在发扬革命优良传统中激励官兵斗志。通过举办军史展、赏析经典战例等途径,不断引入革命优良传统元素,引导官兵自觉从中汲取营养,获得“原动力”,使官兵始终保持迎难而上的勇气、敢于挑战的锐气和永不服输的志气;广泛开展“学战斗英模,当打赢先锋”活动,大力弘扬战斗精神,大张旗鼓表彰训练标兵,形成浓厚的爱军习武氛围;抓住部队参加演习演练、抢险救灾、处突反恐等时机,宣传鼓动部队发扬勇于上一线打头阵、甘于牺牲奉献的精神,使官兵在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中经受锻炼,得到提高。

2.3 百花齐放,用丰富的群众文化培养人

军委胡主席多次指出:“创新发展先进军事文化,不断提升我军软实力,已经成为赢得军事竞争优势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群众文化活动的基本形态呈现了新的走向,人们的文化活动已从过去的被动接受转变为现在的主动参与[4]。因此,加强军营文化管理要注重突出先进军营文化的时代气息和广泛参与性,真正使军营文化百家齐鸣、百花齐放,在丰富的群众文化中不断育人育才。

一是注重时尚性。积极探索创新理论“媒体化”传播、红色传统“流行化”推广、先进典型“偶像化”包装、娱乐方式“个性化”制作的路子,让官兵在倍感亲切中乐于接受。比如,着眼“80后”、“90后”青年官兵特点,适时开展“红色短信”征集、“军旅格言”感悟、“军营DV”拍摄等时尚性的群众文化活动,不断增强军营文化的亲和力和影响力。

二是注重趣味性。成立多个兴趣小组,广泛开展系列文体活动,把军事训练等平常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例,以小品、相声、歌舞等形式演出来、唱出来、传播开,通过兵讲兵、兵演兵的方式,激发官兵扎根军营做奉献、立足本职建功业的热情。

三是注重创造性。时代新课题丰富文化新内涵,时代新元素展现文化新魅力。要积极占领军营网络文化阵地,丰富网络内容,拓展网络功能,把网上博客、大众论坛、个人空间、军事网络游戏引入军营文化活动,使军营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的“主阵地”,成为基层业余文化生活的“百花园”,成为官兵学习成才的“好课堂”,确实用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军营文化更好的培养官兵,进一步构建活跃健康向上、锐意进取拼搏的和谐军营。

3 结论

军营文化管理点多面广,开展文化管理不能面面俱到,没有重点的“眉毛胡子一把抓”,也不能以点盖面,“为了一棵树而放弃整片森林”。要抓建设主流文化,弘扬军营文化的主旋律,同时兼顾发展其他文化,丰富基层官兵文化生活,奏响和谐军营新乐章。

参考文献:

[1]张海赴,孙倩.军营文化探析.南京政治学院学报[J].2006(l):70

[2]张海赴,邵洪兴.发挥军营文化建设在军队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主体功能作用.军队政工理论研究[J].2003(3):52.

[3]周建设,荣文仿,军队文化工作[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7:1.

[4]朱烨听.论新时期军营文化建设[D].合肥: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7月.

作者简介:

上一篇:高中政治职称论文范文 下一篇:社会热点分析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