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编辑范文

时间:2023-03-17 09:38:35

责任编辑

责任编辑范文第1篇

关键词:责任编辑 文化责任 文化选择 文化创新 文化安全

编辑一职,古已有之,然而加于其前的“责任”二字,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早已有了不同寻常的意义。现在的责任编辑,早已站在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生产的第一线,责任所涉及的深度和广度真是今非昔比。众所周知,责任编辑一般指由初审者担任的对稿件质量负责并在出版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编辑人员。很早以前,中国的报纸、杂志和书籍出版,就实行了责任编辑制度。据著名出版家林穗芳先生考证,“责任编辑”这一名称大概是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出版事业初创时期从俄文翻译过来的。列宁针对当时俄国出版状况混乱的情况,倡导建立出版社个人工作责任制,并于1920年12月11日写信给国家出版局,要求出版的每一本书都要有“责任编辑”的签字。

从显性层面来看,责任编辑至少有三大责任:一是业务责任,亦即技术层面上的观点把握;二是政治责任,亦即思想层面上的观点把握;三是经济责任,亦即利润层面上的创收指标。由于文化责任不像业务责任、政治责任那样,因事实的对错、导向的好坏立见效果,因此在编辑责任方面常被忽视。然而它是一种潜在的、隐性的责任,更能显示编辑的知识、思想、修养等综合功力。因此,本文将重点谈谈在转型期强调文化软实力的中国,图书的责任编辑该从哪几个方面担负起文化责任。

文化选择责任

“所谓文化选择,是指文化主体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对各种文化模式进行鉴别评判的基础上,决定自身文化的发展道路,建构完善自身文化体系的行为与过程的总和。”①具体到图书的责任编辑而言,文化选择指的是编辑对文化产品所承担的筛选、鉴别及批判的使命,要去伪存真、去芜存精,为读者提供准确的知识和先进的思想,帮助读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中国青年出版社1961年12月出版《红岩》至今,长销不衰,现已2版59次印刷,总发行量突破1000万册,不仅成为“代代读的英雄典籍”,也为中国现代文学史谱写了灿烂的篇章,并从出版领域迅速渗透到其他文化领域,被改编成电影、戏剧、舞蹈、歌曲等各种文艺形式,译成日、英、德、法等近10种文字,震撼了亿万读者的心灵,被文艺界专家评价为“新中国成立后,一部影响面最大、政治意义最强的小说”。这部被列为中青社当年“重点图书”的小说,正是当时中青社总编辑朱语今及其责任编辑张羽顶着相当大的政治压力与文学质疑,所进行的一次被时代和历史证明为正确的文化选择。在事前也就是《红岩》成为事实上的“畅销书”之前,没有人能够准确预知它出版后的殊荣。责任编辑张羽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工作日记中有关《红岩》的记录也并没有过多的特异之处。“在《红岩》刚刚出版之后,有关《红岩》的转载和评论也只是在与中青社同属一个行政系统的《中国青年报》和《中国青年》杂志上运作,《红岩》的清样也曾送《人民文学》、《延河》等正统文学刊物希望得到刊用,但都被认为文学性不够强而泥牛入海。”②出乎意料的是,中青社顶住风浪出版《红岩》后,立即激起巨大的轰动效应,很快发行到百万册以上;尤其是在我国国民经济三年困难时期,遍及城乡的“《红岩》热”在鼓舞人民群众和广大青少年的斗争精神方面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文化选择的过程实质上是价值认定的过程,《红岩》一书的出版历程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而反观近年来出版界一些所谓“畅销书”的出版历程,我们更能体会责任编辑在图书价值认定方面的重要作用。

2010年,自张悟本并非国家高级营养师的身份被卫生部门揭穿后,他的书在全国多地的书店被纷纷下架。其实,早在几年前,被拉下神坛的“养生专家”已经层出不穷,其中最著名的要数《无毒一身轻》的作者――台湾“排毒教父”林光常和《刘太医谈养生》作者刘弘章了。这两位“养生专家”几乎同时锒铛入狱。从林光常、刘太医到张悟本,健康养生类图书为什么屡次面临尴尬局面?原因正是部分出版社未能把好“文化选择关”。某些出版社受利益驱使,看到健康养生类图书受到读者追捧,就奋不顾身地冲杀进去。因为没有医学编辑、医学专家等专业人员来审读此类书稿,只能进行一些文字性和技术性的处理,因此造成养生书籍质量参差不齐的现状。应该说,健康养生类图书市场鱼龙混杂的现状,责任编辑难辞其咎,因此,正是编辑的文化责任意识淡薄才造成了这一现象。

职之所在,责有攸归。担任一本书的责任编辑,就要对这本书负全责,应该抱着对社会、读者负责的态度,以实事求是的精神,严谨规范地做好图书的出版工作。责任编辑肩负着对社会文化进行鉴审、选择和引导的责任,是整个社会文化建构过程中的把关人,一定要担负起自己的文化选择责任。

文化创新责任

出版物是文化积累和创新的主要载体。五千年中华文明能够传承到今天,与中国是出版大国这一点密切相关。从文化创新的角度来看,出版业一直有着很重要的贡献。

编辑文化选择的最终目的就是文化创新;换言之,文化创新就是编辑在文化选择基础上对文化进行创造整合的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对于责任编辑而言,所谓文化创新,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编辑应该在文化选择基础上进行再创造,对古今中外一切文化元素进行优化和整合,这是出版物内容以及形式方面的创新;另一方面,编辑应该密切关注出版体制机制的创新以及传播手段的创新,努力使中外经典出版资源形成相关产业链并在不同时代找到与现实读者在传播手段方面的对接。当然,后一方面的创新是以前一方面的创新为基础的。

说到出版物内容以及形式方面的创新,本世纪中国影响力最大的畅销书之一――于丹《〈论语〉心得》的出版历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当下中国,确实存在着一股对经典传统文化的普及热潮,但过去出版的此类图书在阐释经典的时候很容易处于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使普通读者觉得距离经典十分遥远。《〈论语〉心得》的作者于丹所讲的内容采用的是普通百姓听得懂的话,而方式是面对面与大家分享经典,这些创新正好符合了大家的需求。该书责任编辑祝安顺认为,这正是该书受欢迎的根本原因所在,也保证了该书拥有相当规模的目标读者群。其实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一直就潜藏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所以,在传统文化的出版中,不存在引导与植入的问题,而实际上是发现与叩响的问题。借助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这样一个强势平台,于丹《〈论语〉心得》以讲坛心得的形式激活了传统文化普及解读的大众性热潮,因其出版内容以及形式方面的创新而成为该出版热潮中的佼佼者。

说到出版体制机制的创新以及传播手段的创新,英国的《哈利・波特》是一个最恰当的例子。《哈利・波特》系列小说自1997年诞生以来风靡全球,被翻译成70多种语言,在全世界200多个国家累计销量达3.5亿多册,创造了持续十多年不衰的销售神话,被评为最畅销的四部儿童小说之一。独具慧眼的美国时代华纳公司把这套书的电影改编权和其他商品化的经营权一并买了下来,形成了《哈利・波特》的文化产品链。但是,国内市场对于这一文化资源并未充分利用,除人民文学出版社相继引进小说之外,与“哈利・波特”相关的图书产品并不多见。2009年由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引进的《哈利・波特》电影版剧照集是“哈利・波特”品牌在图书领域的拓展。“由小说而电影,再由电影而剧照集,都是品牌传播不可阻挡的趋势,迎合了读者市场的潜在需求。据了解,此次由华纳公司授权,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集结出版了《哈利・波特》所有电影精彩剧照,全球首套同名图书正是瞄准了这一市场需求。本次推出的《哈利・波特》电影剧照,分为‘珍藏集’和‘写真集’。书籍样式采用了典型的西式设计,宽脊、大开本、封面硬朗,处处是古老繁复的花纹和古堡式的神秘色泽。”③这样考虑读者的阅读心态,难怪此书再获哈迷的热情追捧。

无论是《论语》这样的传统文化资源,还是《哈利・波特》这样的引进文化资源,如何在当下中国用新的内容与形式去承载它,用新的出版机制或传播手段来激活它,这就是责任编辑肩上的文化创新责任所在。

文化安全责任

文化安全是以国家和社会意识形态为核心的民族凝聚力的安全。国家的文化安全包含许多方面的内容,“出版文化安全作为国家文化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几乎涵盖了文化的各个方面:从出版资本到出版产品,从出版形态到意识形态,从语言文字到,无不存在着出版文化的踪迹”。④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今天,各国的文化出现了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局面,同时也存在着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挤占、兼并甚至侵略的问题,因此文化安全的问题也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十七大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任务,而说到文化软实力,出版实力毫无疑问是重中之重。

既然在文化安全方面出版界责任重大,那么图书的责任编辑就应该思考如何担负起自己肩上的文化安全责任。笔者认为,在目前我国图书国际贸易处于严重逆差的背景下,责任编辑首先要思考的是如何使自己手中的精品图书“走出去”,也就是原创图书如何走向世界并推广中华文化的问题。2005年,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小说《狼图腾》(姜戎著)大规模进入英文主流文化市场并且创下了我国版权对外贸易中版税率、预付金额等多项第一,堪称版权输出的成功典范。

《狼图腾》的责任编辑――长江文艺出版社的黎波认为,走向世界的图书要具备原创性、艺术性、人道主义精神和世界性的主题等诸多特点,《狼图腾》就是同时具有上述特征的一本书。首先,《狼图腾》契合了当今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生态平衡与文化冲突,它所表达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理念,也呼应了我们今天的时代主题。其次,书名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能够吸引国外读者的眼球。“狼”是一种可以承载人类共同文化的载体;“图腾”是一种古老的极富神秘感的。“狼图腾”的字面含义就是以读者熟知的载体传播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这样的书名必然引人注目。此外,海外版的《狼图腾》经作者同意删除了书中部分议论和非小说的文字,使整部作品更加流畅和生动,更快更好地融入国外主流市场。

当然,除了“内容为王”的编辑理念外,强烈的市场意识也是该书成功“走出去”的原因之一。责任编辑黎波说:请名人评书,在媒体上宣传,到卖场“吆喝”,请最优秀的翻译家,准确选定与企鹅出版集团合作……这些市场化的手段,《狼图腾》都运用得恰到好处。《狼图腾》一书的责任编辑本着“内容为王”的编辑理念、怀着强烈的市场意识完成了这一场成功的版权贸易,也使世界更好地认识了当代中国,为我们的出版文化安全作出了不容忽视的贡献。

从大方向上来讲,出版文化安全主要指扭转图书贸易逆差的问题;而从小细节上来讲,出版文化安全还应包括捍卫汉语言文字的纯洁性、坚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等。对此,前人已有相关著述,本文不再赘述。

作为对图书质量负主要以及主导作用的责任人,责任编辑应该主动担负起自己分内的各种责任,而对于其间的文化责任尤其责无旁贷。以上所论述的文化选择责任、文化创新责任以及文化安全责任可谓挂一漏万,是笔者的个人浅见,唯愿其中的某些思想火花能引起学界注意并使大家共同探讨这一永恒的话题。

注 释:

①姜蕊:《跨文化传播视野下编辑的文化选择》,《青年记者》,2008(29)。

②钱振文:《中国青年出版社与〈红岩〉的生产》,www.省略,2008-07-02。

③佚名:《哈利・波特剧照集与电影同步推出》,腾讯读书,2009-07-14。

④董中丰:《论数字化时代中国的出版文化安全》,《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参考文献:

1.韩云涛:《责任编辑与编辑责任》,《编辑学报》,2001(4)。

2.周百义、章雪峰:《〈狼图腾〉走向世界的启示》,《中国编辑》,2006(6)。

(作者单位:湛江师范学院人文学院)

责任编辑范文第2篇

大家好!

今天,我竞聘小学编辑部美术责任编辑和策划编辑工作,我于xx年7月应聘到小学生拼音报编辑部就任美术编辑工作。在此,我先衷心感谢领导和同事的厚爱。与各位同事共事三年多来,我既有不小的压力,更有无穷的动力。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自已的理论水平、业务技能得到了明显提高。每一次提高的过程都深深鼓舞和激励着我,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的挑战中去。同时,我也深刻地体会到,挑战和机遇对于个人进步的重要性。有了机遇,要善于把握机遇,来到这个团结又温暖的大家庭。在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今天,在竞争激烈、挑战与机遇并存的今天。我本着锻炼、提高的目的走上讲台,展示自我,接受评判。今天,竟聘美术责任编辑和策划编辑,首先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

一方面自己有着热爱美术的热情和担任美术责任编辑的素质。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最好的动力。学校期间,系统的学习了美术设计理论与设计课程。在院报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的报纸编辑经验和设计工作经验。到编辑部工作后,通过各位老师的传、帮、带。系统学习了有关报纸美术编辑业务知识。初步具备了一个美术编辑人员所必需的业务知识和业务水平。让我在新的岗位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此,我向给予我指导的同事予以感谢。

二是有虚心好学、开拓进取的创新意识。我思想比较活跃,爱好广泛,接受新事物比较快,勇于实践。把别人好的方面通过自己的整理,合理的运用到版面中。在很多新的工作都勇于实践,在工作期间,积极为美术工作寻求新的突破,联系,创新报纸版面,同时我朝气蓬勃,精力旺盛,工作热情高、积极投身到编辑部各项事务中去。

三具有吃苦耐劳、默默无闻的敬业精神。我爱岗敬业,工作踏踏实实,兢兢业业,一丝不苟。

如果我担任美术责任编辑和策划编辑工作,我会认真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真正当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一、态度第一,团队第一、落实第一。

三个第一决定一个事情成败,做好美术责任编辑,首先要担负起自己的责任,不单单是自己的版面,自己应该对本报的版面负起责任,对排、发、传、印负起责任。对任何事情戒骄戒躁,不厌其烦。团队第一、这时候让我想起小时候小伙伴一起玩的故事。大家都有这样的经历,一起玩的年龄参差不齐,当时闯祸了谁负责?大家想想,是年龄最大的负责。家长往往是批评年龄最大的,因为常理往往是大孩子出的鬼主意,所以他要负责任。大孩子如果出去玩就要担负起闯祸得责任。所以每次出去,我们都知道,大孩子会说带谁不带谁,其实也就是在选择团队合作的人。到目的地,一起开始干活。这时候就是在组织团队。分工开始,大家都一起去努力,去落实,最后达到目标。团队没有主仆,没有优劣,只有大家一起努力,才能达到希望得目的。高绩效的团队就是这样,大家有一个共同目标,然后有很好的态度,落实到实处,那就可以成功。

二、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创新为本。

责任编辑范文第3篇

中图分类号:G238 文献标识码:A

2016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是“工匠精神”这一概念首次正式提出。《咬文嚼字》杂志“2016年十大流行语”中对“工匠精神”如此表述:“工匠精神”一词迅速流行开来,成为制造行业的热词。随后,不仅制造行业,各行各业都提倡“工匠精神”。于是,使用范围扩展,任何行业、任何人“精益求精,力求完美”的精神,都可称“工匠精神”。它是对自己的工作和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是一种情怀、一种执着、一份坚守、一份责任。“工匠精神”也上升为国家意志和全民共识,是经济发展乃至社会心态的一种整体性提升。

我国出版业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思想阵地,编辑工作是整个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责任编辑在生产精神文化产品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管理规定》第四条规定:责任编辑专门负责对拟出版的作品内容进行全面审核和加工整理,以保证出版物的质量符合出版要求。《图书质量保障体系》第九条规定:责任编辑除负责初审工作外,还要负责稿件的编辑加工整理和付印样的通读工作,使稿件的内容更完善,体例更严谨,材料更准确,语言文字更通达,逻辑更严密,消除一般技术性差错,防止出现原则性错误;并负责对编辑、设计、排版、校对、印刷等出版环节的质量进行监督。其中初审的职责为:在审读全部稿件的基础上,主要负责从R档慕嵌榷愿寮的社会价值和文化学术价值进行审查,把好政治观、知识观、文字观。要写好初审报告,并对稿件提出取舍意见和修改建议。那么,什么是责任编辑的工匠精神,我们应当如何践行,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责任编辑的工匠精神核心就是精益求精,认真做好每一本书。“打铁还需自身硬”,从职业责任角度来讲,责任编辑必须拥有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深厚的理论功底,良好的职业操守,始终坚持制作优质文化产品,弘扬传播正能量;从业务技能角度来讲,责任编辑在图书出版各个环节都承担着重要的责任,扮演好不同的角色,要做好选题策划过程中的“市场调研员”、组稿审读过程中的“谈判专家”、编辑加工过程中的“行业专家”、装帧设计过程中的“挑剔读者”、发行营销阶段的“销售专家”。

责任编辑的工匠精神主题就是不甘平庸、锐意创新的精品意识。保证品质是图书出版的基本要求,不断创新是图书出版的永恒追求。这需要责任编辑的“匠心独运”,努力打造和寻找每本书的高品质和新亮点。从选题立意到书名策划,从思想内容到理论观点,从语言文字到装帧设计等等,无一不需要创新,每一本新书都应该具有独特的新意和亮点。在当今“互联网+”的时代,更要求具有文化创意的意识和能力,要熟悉“互联网+”图书的商业开发与市场运作规律,还要同时具备互联网思维能力。

责任编辑的工匠精神品格就是执着坚守、无私奉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版业和出版人面临着巨大的生存挑战。出版行业在持续高速发展的同时,行业环境和从业者的职业心态也在发生变化。责任编辑应当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尽管在工作中对每一部作品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处理书稿编校中的各种问题,考虑装帧设计、工艺用料,制定市场营销计划等等,但这一切都是在为能做一部好书默默的付出,这也是责任编辑的社会责任和职业使命。

正如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编辑学会会长郝振省在2016年第17届中国编辑学会年会的发言中提到:所谓“工匠精神”,其实有多种解释,但在编辑出版界至少包含这么一种内涵,就是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基础和文化兴趣,选定一两个编辑领域或编辑业务方向,然后一直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地做下去,甚至用一生的心血做下去。策划好每一个选题,物色好每一位作者,加工好每一部书稿,杜绝一丝一毫的差错,始终追求精品的高目标。要使得这种追求和努力,渗入到我们的血脉,成为一种习惯和品格。

参考文献

[1] 赵良.责任编辑在图书出版过程中的角色定位及职岗效能[J].新媒体研究,2016(14).

责任编辑范文第4篇

[关键词]责任编辑 编辑职责 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

[中图分类号]G23 [文献标识码]A

2013年度的全国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以下简称“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已经于去年10月13日举行。年度报名参加中级职业资格考试的人员有1.5万余名,实际参加考试的约1万名,大致上与往年持平。按照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制度的规定,通过考试获得出版专业中级职业资格的人员,就可以申请办理责任编辑注册手续,并在取得责任编辑证书后正式上岗担任出版物的责任编辑。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参加中级考试的考生都是“未来责任编辑”。

在出版单位内,责任编辑作为出版物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岗位,作用十分重要。责任编辑要善于策划选题,并选择、组织合适的作者创作作品;审读作品原稿并提出是否可以出版的建议,提交复审和终审决定;对原稿进行编辑加工整理,保证内容正确,表现形式规范;提出整体设计要求,并审核设计方案;审读校样,并处理作者和校对人员提出的意见;在出版物成品发行前对样品进行检查,不让质量不合格的产品进入出版物市场,等等。由此可见,“责任编辑”四字的分量不轻!

出版专业中级职业资格考试的内容密切结合出版工作的实践,试卷紧紧围绕责任编辑应该具备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设计,目的就是要保证未来上岗的责任编辑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都达到出版工作的基本标准。然而,考试的结果不尽如人意,相当多考生的知识和技能水平达不到责任编辑“合格线”的要求,有些考生甚至还有不小的差距。因此,本文拟对出版专业中级职业资格考试的情况稍作分析,希望对今后参加考试的人员有所帮助。

一、系统学习出版专业基础知识

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分选择题和综合题两大部分。选择题主要考核对专业知识点的把握,其正确项都见于辅导教材,少量应用性题目涉及的知识点也都不难。考生只要熟悉教材内容,解答还是比较容易的。综合题则主要考核考生对专业知识的应用,还兼及对专业操作技能的测试,难度相对较高。但是,从中级考生们的考试结果来看,即使是比较简单的选择题,得分率也偏低,相当多考生在选择题部分的得分达不到卷面总分的60%。根据对部分中级考生的调查,笔者认为,这主要是两方面原因造成的。

一是考生对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的重要性认识不清。很多考生都以“工作忙,没时间”为由,不在平时学习,仅在临近考试时才匆匆翻阅一下教材,至多再把前几年的考试真题做一遍,就上阵应考。在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兴起初期,一些已经具有出版专业中级技术职务的中级考生的确可以这样备考,因为他们在出版单位已经工作很长时间,在实践中积累了相当多的专业知识,并熟练把握了专业技能。然而,目前的中级考生就绝对不能再用类似方法备考,因为考生们基本都是进入出版单位工作不久的新人,经历的出版工作实践有限,不可能对相关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有比较广泛、扎实的把握,如果不下功夫认真学习辅导教材,必定难以通过考试。

二是许多中级考生没有学习过考试辅导教材的初级本。据不完全统计,在首次参加中级考试的考生中,约有75%的人员没有参加过初级考试而直接报考中级。其中很多人以为,既然报考的是中级,就只要学习中级的辅导教材。实际上,《出版专业中级职业资格考试大纲》在一开头就说明:“中级职业资格考试,以考生已经具备初级职业资格的必备知识和能力为前提。因此,以下所列中级两门科目的考试基本要求和考试内容,是在初级职业资格考试基础上的延伸和提高部分。中级考试的内容,并不限于这些范围,还包含初级职业资格考试大纲中的相关内容,而且考试的要求也有所提高。”[1]中级考生如果没有认真学习过初级教材,对出版专业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要求的认识就会存在较多缺失。这样,在参加中级考试时,甚至可能对一些题目都难以看明白,就更谈不上正确解答了。

鉴于此,笔者建议:首先,中级考生一定要充分认识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的目的、意义和作用,明白这项考试关涉考生今后能否上岗担任责任编辑,甚至能否继续从事出版专业技术工作的重大问题,对考生的职业前途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其次,考生们对考试一定要充分重视,早做计划。现在考试辅导教材已基本稳定,未来的考生要妥善安排时间,舍得下功夫。如果没有参加过初级考试,就一定要从初级教材的学习起步,在全面把握初级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再开始学习中级教材。

综上,考生可以分三个阶段进行学习:第一阶段是略读。只要粗略地通读教材,达到对其中内容有概括了解的程度。第二阶段是精读和自我测试。要在对教材总体框架已经了解的基础上,深入细致地、逐字逐句地研读,尽量达到对教材内容都能正确理解、牢固把握的程度;然后,利用已经考过的试题进行“仿真考试”,以强化对重点内容的记忆,也可以自我测试一下对教材内容的把握程度。第三阶段是选读。要根据“仿真考试”的结果,找出自己的薄弱之处,再次阅读教材中的有关内容来予以加强,以弥补不足;同时根据《考试大纲》中对考试重点内容(即“基本要求”中标明“掌握”的内容)的提示,进一步强化学习教材中的有关内容,以夯实基础。

二、认真把握编辑过程各个环节的工作重点

近年来,中级试卷的综合题部分越来越强调实践性,命题紧紧围绕责任编辑需要担当的职责,具有很高的出版工作仿真性。所以,考生们解答综合题时也应该密切结合出版工作实践的要求,把握编辑过程各个环节的工作重点,妥善解题。

(一)选题策划环节

选题策划是编辑出版人员的工作内容之一。因此,有关选题策划的内容也就成为每年出版专业中级职业资格考试的常有内容。一个好选题的策划,除了凭借策划者的能力以外,还必须有比较充分的相关信息作支撑。而考试是“命题作文”,对选题的主题方向是统一规定的。这样,考生要在十分紧张的考试环境下,从自己积累的已有信息中挖掘出与考试规定主题相关的部分,再经过筛选和全方位思考而精心设计出很好的选题,难度是比较高的。正是考虑到这个因素,考试在选题策划方面的要求并不高,只需要考生能够策划出一个“基本像样”的选题,即能有针对性地体现相关的各种要素,并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而对选题的引导性、独创性、前瞻性,则没有很高要求;对其中的效益判断,也仅仅要求基本合理,不要求十分精准。可见,考生只要认真学习辅导教材,把握选题策划的各个要点,适当运用自己的工作实践经验,是不难解答的。

但是,考试的结果反映出不少考生根本不清楚如何策划一个选题,写出的选题报告或者仅仅罗列几个要素、根本不成型,或者缺漏好多必备的内容,或者设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不可行。估计这是因为这些考生没有认真学习过辅导教材,所以不懂选题策划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要求。

综合题中有三种表面上看来十分相似的题目――审稿题、编辑加工题和校对题,都是给出一篇短文,要求考生消灭其中的错误。实际上,这三种题目分别与编辑过程中的不同环节相对应,解答方法有很大区别。

审稿应该着重从宏观上把握稿件的内容质量,一般不必处理语言文字和稿件格式方面的问题。因此,审稿题只设置内容方面的错误或者遗漏,不会存在语言文字或者格式方面的错误。同时,考虑到考生们的专业背景各有不同,为了保证考试的公平性,不让某部分考生享有得分优势,审稿题的内容限于所有考生都必须掌握的出版专业知识,而不涉及其他专业的知识。

编辑加工的任务是消灭差错、润色提高、规范统一,以及核对引文、查对资料、校订译文、推敲标题等。编辑加工题的设计考虑到考试环境的特殊性,着重考核的是消灭差错、规范统一。考题中的差错主要是三类:一是内容差错。通常或是出版专业知识方面的内容,或是常识,或是根据上下文不难推断出其正误的知识。二是逻辑差错。主要是因果颠倒、概念划分不全、自相矛盾、语句顺序错位等。三是语言差错。主要是用词不当、搭配不当、句子成分残缺、句子结构凌乱等。在规范统一方面,主要是要求数字和计量单位的形式前后统一、符合规范;也有别字、漏字、多字等文字性错误,但考虑到需与校对题相区分,这类错误极少。同时,考虑到在出版工作实践中,编辑加工的对象是原稿,并且是在整体设计之前进行的,一般不必处理格式问题,所以,编辑加工题中不设置格式方面的错误。

校样应该尽量少作改动。所以,只要原文不错,编辑就没有必要再调整段落、变更句子结构、美化修辞等,更不能对语句大增大删。校对题的设计也紧密结合出版工作实践,并且考虑到与审稿题、编辑加工题的分工,所以不设置内容错误,也很少有语言错误,而以文字性错误和排版格式错误为主,且文字性错误的种类比编辑加工题多得多,除了别字、漏字、多字外,还有颠倒字、字形选用不当等。此外,数字用法、标点符号用法、汉语拼音用法、计量单位用法等方面的常见错误,在校对题中也设置较多。

考生应该根据实际编辑工作过程中审稿、编辑加工和校样处理这三个环节的工作重点,妥善解答这三种题目。具体而言,对审稿题,考生只要指出错误所在,并说明为何是错的,不必进行具体修改;对编辑加工题,考生需要进行全面修改,使之没有错误、字正句顺、规范统一,但不须涉及格式;对校对题,考生则应改正文字和格式错误,但一般不必修改内容、语法、逻辑方面的错误。同时,解答这三种题目,必须正确运用相应的操作技能:审稿只在版心外提出意见,编辑加工应在字里行间直接修改,校对必须正确使用校对符号且在版心外有所反映。

从考试结果来看,不考虑实际编辑工作的情况,不区分每个环节的工作重点,随意修改短文、任意作答的情况不在少数。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不合格的表现:

对审稿题,考生或用编辑加工的方式作答(甚至还修改文字或格式),或将意见表述得过于简单而令人不明所以。然而,对尚未决定采用的稿件擅自代作者修改,或提出的意见让作者难以读懂,都是出版工作实践中须杜绝的错误做法。

对编辑加工题,考生或只把精力集中在改正文字性错误上,而对其他错误不予改正;或一味按照自己的语言习惯滥改,对原文中并不违背有关语文规范的词语和句子结构也进行修改,甚至对一些专有名词或数据也随意错改,导致倒扣分;或随意增删内容,使原文的意思等发生变化,而这在实际工作中会造成侵犯作者的保护作品完整权的后果;或对原本无错的格式也进行修改,这显然是白白浪费时间。更有甚者,用审稿的方式解答编辑加工题,只在版心外说明哪些地方拟如何修改,却不在文中具体标明。试想,在出版工作实践中,如果责任编辑只指明稿件该如何修改,那由谁来具体改稿呢?

对校对题,考生或仅改文字错误,而忽略格式差错;或擅自滥改词语、句式、甚至段落结构,忘记了校对时应“只改非改不可之处”的基本原则,且有不少将正确的词语反而改错了的情况;或根本不会使用校对符号,只能用编辑加工、审稿的方式答题;或错误使用校对符号,如符号形式有误、标记不够清晰、未在版心外有所反映等。

此外,难以发现错误是考生解答这三种题目时的常见问题。这既与考生是否熟练掌握出版专业知识有关,也与考生的知识积累和语文水平有关,更与他们是否充分具备出版专业技术人员应该具有的特殊阅读技能有关。不过,这方面的问题个体差别很大,比较琐碎,这里就不逐一分析了。

严格地讲,“未来责任编辑”在选题策划题、审稿题、编辑加工题和校对题的文字校改部分,应该得到基本满分的成绩,才能在今后的实际出版工作中保证出版物的质量。

此外,整体设计、成本与定价计算方面的题目,是主要面向“未来责任技术编辑”的,所以对“未来责任编辑”的水平要求不高,允许存在一些不足、失掉一些分数。

三、必须养成严谨求是的职业作风

编辑必须具备严谨求是的职业作风。“严谨”,就是做工作要“严密谨慎”,因为“任何粗枝大叶都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求是”,就是在工作过程中要注重“探求真知”,“拒绝想当然,拒绝侥幸和浮躁”。[2]据此,编辑处理稿件时必须遵循“改必有据,忌无知妄改”[3]的原则,这样才能保证出版物的质量。然而,从考试情况来看,不少考生在职业作风方面是有欠缺的。这不仅导致他们在考试中失分较多,而且会对他们的实际工作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例如,有关出版管理的法律法规(主要涉及著作权法和出版行政管理法规)历来是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中的重要内容。在选择题中主要从“应知”角度测试考生对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理解,而在综合题中通常以案例分析的形式考核考生应用这方面知识判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试要求考生对法律法规的把握必须精准、到位,不能有偏差。

然而,考试结果不理想,常见现象有两种,一是不少考生答题很不严谨,“信口开河”。譬如,不少考生在答题时常“理直气壮”地“引经据典”,称“根据我国《出版法》规定”“根据我国《著作权管理条例》规定”“根据《期刊管理条例》”,等等。殊不知,我国现在并没有这些法律法规呢!其实,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一直强调不提倡死记硬背,所以从来不把具体文件的名称、机构和时间等列为考试内容,只要求考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国家一些规定的实质内容。考生在考试时如果记不清楚具体文件的名称,完全可以笼统地称“根据国家规定”,甚至可以不写类似的文字,只要直接说明相应规定的内容就可以。但是,既然为了说明判断有据而把具体文件的名称写出来,那就不能随便编造,必须保证正确无误。二是有部分考生在编造法规名称后还自行“订立”规定,把实际上并不违规或者并不侵权的行为认作是违规或侵权的。譬如,称“按我国《广告管理条例》规定,期刊不能做广告”“我国《出版行政管理法》规定,不能约请企业单位为期刊提供稿件”“根据《出版法》,期刊只能转载其他期刊的已发表文章,不能转载报纸上的”“按《著作权法律》规定,转载文章是合理使用,不必向作者支付报酬”“根据《教育管理条例》规定,教案的著作权应该属于学校”,等等。

再如,在中级实务的试卷中,考虑到图书和期刊在生产过程中的一些不同情况,分别在两道题目下设置了“选答题”,允许考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特点,选择其中的一道分题作答。这两道题目的导引语所用字体都特意与其他题目不同,十分明显地要求考生“任选其中一道在答题卡相应区域作答”,同时说明“如果两道题均作答,将按A题计分”。然而,从考试的实际情况来看,有不少考生好像根本没有看过这段导引语,还是对两道分题都作了回答。这样答题,不仅对B题“做了无用功”,白白浪费了时间,还可能由于对A题作答不完全导致得分很低。

还有不少考生在回答一些案例题时,往往全然没有顾及题目导引语中的“简答”二字,洋洋洒洒地写了许多文字,并且往往是对题目内容的复述。显然,字写多了,用的时间就多,以致另外一些题目来不及做。更加可惜的是,个别考生把字写到答题卡预留答题区域之外,导致阅卷人员看不到考生想表达的关键内容(很有可能是写在框线外)。这样,考生虽然写得很辛苦,却得不到多少分。

其实,在正式开始答题前仔细阅读一下题目的导引语,是花不了多少时间的,而对正确把握答题要求则有很大帮助。因此,希望考生在考试中不要浮躁,一定要牢记“严谨”二字,静心阅读并充分理解导引语的意思(导引语都写得非常明白,理解并不难),切实按照导引语中所说的要求答题。在书写答案时,尽量文字简练、突出重点。要知道,能用不多的语句把关键问题说明清楚,实际上体现了考生的语言文字能力,而这在与作者交往、审改稿件中是十分重要的,是当好责任编辑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之一。

又如,在计算题的解答过程中,误用数据、计算差错、算式不全等失误,前述解答审稿题、编辑加工题、校对题时的任意滥改,以及在写作题中写出错误字词、病句等,实际上也是职业作风不够严谨的表现。

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是水平考试。其与中考、高考等选拔性考试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仅设定合格分数线(一般为卷面总分的60%),而不会按考试得分情况设定合格率。因此,只要考试成绩达到分数线,无论人数有多少,都可以通过;而考试能够得到多少分数,则完全取决于考生本人的业务素质是否达到一定的水平,考生是否具备合格的职业作风。笔者相信,考生们只要扎实学习《考试大纲》、考试辅导教材和有关的学习用书,又通过认真试做历年真题来不断自我测试,就可以大大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业务素质。同时牢记“严谨求是”这四个字,就不但能顺利通过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更可为胜任责任编辑岗位职责打好扎实的基础。

注释:

[1] 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办公室.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考试大纲.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25.

[2] 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办公室.出版专业基础・初级.武汉:崇文书局,2011:76;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1495,1068.

[3] 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办公室.出版专业实务・初级.武汉:崇文书局,2011:107.

参考文献:

[1] 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办公室.出版专业基础・中级.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

[2] 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办公室.出版专业实务・中级.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

[3] 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办公室.有关出版的法律法规选编.郑州:大象出版社,2012.

[4] 琢行.真正理解知识 熟练把握技能:给考生的一些建议.//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办公室编.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试题集.武汉:崇文书局,2011:1.

[5] 陆琢行.面向实际 与时俱进――简述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的修订.中国编辑,2011(4):79-83.

[6] 陆琢行.严谨求是的职业作风不可或缺.科技与出版,2011(4):4-7.

[7] 陆琢行.注意把握题型特点 提高综合题得分率.科技与出版,2009(5):4-8.

责任编辑范文第5篇

邓芳平

身份证号码

性 别

年 龄

27岁

政治面貌

中共党员

婚姻状况

未婚

视 力 状 况

2.0

身高(厘米)

体重(公斤)

45 kg

民 族

汉族

户口所在地

江西省

技术职称

最 高 学 历

大专

现居住地

江西省

毕业时间

2006

求 职 状 态

电话、手机

EMAIL

个人主页

地 址

火炬二路

邮编

336200

受教

育及

培训

状况

2004年9 月 至 2006年7月

江西先锋软件学院

大专

专业描述:

2004。9-2006。7 江西先锋软件学院(室内外设计专业)毕业

2009年6 月 至 2011年10月

专业描述:

在地宝网期间,经常有大大小小的培训,网站编辑基础知识、SEO、DW、房产专业知识等培训

任职公司名称: 深圳耀基柯式印刷有限公司 。

2006年3 月 至 2007年2月

财务人员

工作职责和业绩:

主要负责公司大陆、香港应付帐的核对和员工工资的统计以及发放、处理办公室日常事务.

任职公司名称: 江西大族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

2007年2 月 至 2009年4月

商务助理

工作职责和业绩:

主要是负责公司标书的制作,招标信息搜索、合同的管理、公司的销售数据的统计,应收货款的催收以及客户、商之间日常沟通、回访,对销售人员的协助等等

任职公司名称: 江西地产网 。

2009年6 月 至 2011年10月

工作职责和业绩:

负责频道的运营、策划和组织网站活动,引导会员积极参与、协调各版建设和管理情况,处理突发事件或纠纷;处理会员疑问建议,收集会员意见并提交需求,优化用户体验,负责网站日常运营维护。 通过客户需求,撰写执行方案及组织活动。

求职意向

现从事行业:

互联网

现从事职业:

网站营运经理/主管

现职位级别:

高级职位(管理类)

期望月薪:

面议

目前月薪:

面议

可到岗时间:

面谈

期望工作性质:

全职

欲工作地区:

南昌市(含区市县)、未提供、未提供

欲从事行业:

互联网

欲从事职业:

网站营运专员、网站营运经理/主管、网站编辑、网站策划、市场企划专员

技能特长

良好的文字功底、具备网站编辑的能力、活动策划能力、网站推广能力。在地宝网组织过大大小小的品牌活动,如美食频道的月聚会及试吃活动、体育频道的每月的篮球对抗赛活动、时尚频道的街拍活动、圣诞节送礼活动、房产频道每月的看房活动、汽车频道的车友会活动等等

外语水平

第一外语:英语 一般

第二外语:英语 一般

兴趣爱好

热爱互联网、热爱与人沟通

自我简评

本人有较强的学心领悟能力,在较短的时间内能掌握工作要点,并能尽快适应工作环境,能吃苦耐劳、乐于更新自己的学心系统,在工作中不断自我完善,力求将每件事做的更好。愿与贵公司一起发展,共创美好未来。

责任编辑范文第6篇

随着出版单位的转企改制,图书的市场化运作势在必行,责任编辑的“责任”更加重大。除了传统方式中的策划、组稿、编辑加工,更多融入了市场化的因素,如根据市场和读者情况进行设计、印制和营销,既要节约成本,又要具有竞争力,更要打造出品牌,真正做到图书的市场化运作是责任编辑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就体育图书市场来说,近几年呈现多样化发展的趋势,人民体育出版社、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一枝独秀的情况已不复存在,目前市场占有率大约15%,且有不断下滑的趋势。像高等教育出版社、成都时代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等一些科技类、综合类出版社市场占有率呈增加趋势。目前,武术、、体育规则、运动技术、体育理论与教材等传统体育类图书,人民体育出版社和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位于排行榜前三位;而健身健美、休闲运动类图书,这两家专业出版社只能进前十位。像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体育文化类图书市场销量较好,以第一季度为例,市场畅销书排行榜首位的是中国青年出版社《奥运精神伴我成长》,一季度销量达到6715册。而人民体育出版社和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这样的老牌体育出版社,在奥运题材的体育图书却没有太多、太好的选题。因此,中小型专业出版社必须紧跟市场,按照市场规律出版精品图书,才能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要想做到图书的市场化运作,先要提高责任编辑的市场意识。 1打破传统观念,根据市场出产品 在转企改制之前,出版社是正规的事业单位,责任编辑更多的是关注书稿质量,对市场的需求关注较少,好多是在“等稿”。尤其是部级专业出版社,由于投稿较多,责任编辑跑市场抓选题的积极性不高。而转企改制后,图书销量直接影响出版社的效益,那么出版有市场的图书,就需要责任编辑了解市场需求,根据市场需求出版精品图书。 1.1贴近市场作调研 策划选题前责任编辑一定要“走出去”,尤其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同类图书的出版和销售情况,针对图书,像当当网、卓越网、京东商城、苏宁易购等不仅有内容介绍,也有读者评价,可以让你更细致地了解读者的需求。如果你对自己的选题没把握,还可以咨询开卷这样的专业机构,为你的选题把把关;另外采用“请进来”的办法,把一线的专家请到社里来共同研讨,目前人体社的教材编写多采用这种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2针对“食客”下菜单 读者是我们出版工作者的衣食父母。读者对象决定了图书的内容和形式。一本图书不可能涵盖方方面面的内容,即使是同一个内容,读者群体也要细分。例如,同样是教你下围棋,儿童版和成人版会有很大的区别。 1.3内容体例要灵活 书稿严谨、规范是必须的,但不等于要“八股文”。尤其是现代人生活压力大、工作繁忙,大篇枯燥文字缺乏吸引力,而简练的语言、活泼的形式会让阅读变得轻松愉快。 1.4注意“形象”设计 装帧设计(主要包括封面、版式、插图设计)好似一个人的外表,“形象”好总是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好的装帧设计可以反映图书的思想性、知识性、文化性以及审美性等特点,这也许会成为读者购买图书的一个重要原因。当然,好的装帧设计需要付出成本的代价,成本高定价自然高,所以不是每个品种都要有精美的设计,像体育教材类图书就不适合。 1.5“画龙点睛”起好名 书名是读者对图书的第一感觉。在琳琅满目的图书品种中,是否能抓住读者眼球,吸引读者购买,读者的第一感觉很重要。 1.6摸准脉搏抢先机 出版时机也是影响图书销量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体育文化类图书尤为明显,像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有关奥运方面的图书市场销量明显增加。 2整合资源,拓宽渠道,外引内联 图书市场品种繁多,要在众多图书中脱颖而出,成为畅销书或长销书,好的内容、好的形式、好的营销等各环节都必不可少,也许只是一点小问题,却可能导致全盘皆输。例如,2010年3月我社策划出版了的《越野行走》一书,刚上市3个月就再版,可是后来的一年多时间几乎滞销,原来是2010年7月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也出版了一本封面相似、书名一样的图书,这本引进版图书内容比较少,定价是我社的近1/3,所以很快占领了市场。面对自主策划这把“双刃剑”,责任编辑要学会整合资源、拓宽渠道,外引内联,确实把市场和效益放在首位。 2.1加强系统内部的沟通与合作 加强系统内合作,尤其是政府主导的合作项目,会给出版社带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但这种选题却是凤毛麟角,竞争也会非常“残酷”,责任编辑不仅要时时关注系统内信息,同时还要有知难而上的精神,才能把这种选题拿下。例如,我社新出版的《科学健身指导丛书》就是一个典型的和政府合作的项目,从北京奥运后,全民健身成为了热点,由国家体育总局组织全国医学和体育专家编写这套数十本丛书,旨在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和健身方法,除了政府给予的出版经费,还大量采购送往基层。这种项目虽少,但却能带来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所以对于责任编辑甚至是出版社,要时时加强系统内部的沟通,增加系统内合作项目。 2.2拓宽视野,作好外版图书引进 图书引进也是责任编辑做好市场的一种重要方式。近几年,文化大发展,国际间交流合作越来越多,图书的版权贸易越来越受到重视。对中小型专业出版社来说,有针对性地引进国外先进、权威的专业类图书,或国外影响力较强的图书,是对自主策划较难实现的选题的有力补充。责任编辑不仅要配合好总编室引进外版书的筛选,还应该根据市场主动推荐一些好的外版书。就体育类图书来说,像篮球、足球、高尔夫球、游泳等运动技术类图书,以及运动医学等生物科学类图书,国外发展较早,水平较高,理论成熟,引进这类外版图书可能会有市场。例如,我社2003年引进的《NBA顶尖高手绝招探秘—达摩篮球秘笈》,目前发行量到达6万册。当然,外版书引进也要谨慎,避免“水土不服”,同时选好译者很关键。因为很多中外文化和语法使用的差异,以及翻译是否达到“信、达、雅”,都是影响市场销量的重要因素。我社2004年曾引进一套外版的《奥林匹克小丛书》,就是因为译者不懂体育知识,导致内容偏离原文,不仅给编辑加工带来了很多麻烦,市场销量也不好。所以责任编辑在选择推荐外版书时,如果没有好的译者(需要精通外文、中文和专业知识),也不可盲目引进。#p#分页标题#e# 3精打细算,控制成本 在市场化的今天,如何让图书利润最大化,不仅是做好选题内容,也需要责任编辑精打细算,控制成本。以前,责任编辑对图书的成本预算很多是粗算,很少对每种图书的印数、开本,以及封面、内文用纸等作细致的成本比较。成本不仅和利润直接相关,而且影响图书定价,定价高低也是影响市场销量的主要因素,因此,图书的市场化运作,精打细算,严格控制成本是必须的。例如,图片较多需要彩色印刷,可以选择常用的铜版纸、胶版纸,也可以选择目前较流行的轻型纸(轻体胶)。如果对彩色图片的要求不是特别高,篇幅不大,而且印数较大,那就可以选择轻型纸;因为轻型纸(80克)要比铜版纸(105克)每吨节省约2000元,且同样重量轻型纸厚度大,篇幅较小的图书不会显得太薄。若篇幅较大,也可以选择胶版纸,这会明显降低大印量图书的成本。再如一些科研类图书,可能只有社会效益,没有经济效益,这时我们可以采用按需印刷,既可以满足学科发展的需要,又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 4跟进销售,及时调整市场战略 以往责任编辑的主要工作是图书出版,图书销售工作主要由发行部门来负责。如今,要想真正做到图书市场化,责任编辑对图书的后期推广销售,应该提出好的建议和想法,甚至配合发行部门做好图书销售工作。例如,高尔夫方面的图书,单纯放在新华书店或是网上销售,并不是最好,毕竟打高尔夫的多为高端人士,很少去书店或是上网买书,他们常去机场和高尔夫球会(或俱乐部)所以要针对购买人群的特点,除正常发行渠道外,编辑还应要求发往机场、球会等代销点,才算得上是市场化的销售。再如,责任编辑可以发挥作者优势,如果作者有知名度可以借势宣传;如果作者能够包销或团购,可以降低折扣或提高稿酬。 简言之,责任编辑要具备市场意识,图书才能有市场;有市场,才能有生命力。

责任编辑范文第7篇

编辑的劳动是介于读者和作者之间,以文化选择、传播和引导为基本功能的一种能动的、独特的创造性精神活动。这种工作性质决定了编辑是知识工作者。学界曾经有一种说法:一个编辑半个学者[13]。《中国图书商报》策划并进行了中国编辑出版从业者职业状况调查,在编辑出版从业者中,随机抽取853名调查对象,其中拥有本科学历的583人,硕士150人,占样本总量的85.93%,远远高于其他行业中高学历人员所占的比例。作为编辑部最重要的人力资本———编辑,他们拥有的知识是编辑部发展的动力,管理好他们,编辑部才能生存和发展。

1.2工作以“固定”为主要特征

编辑的日常工作具有“固定”的特征,即固定的稿件处理流程、固定的编辑流程、固定的编排规范和固定的出版发行方式;而编辑工作的产物———科技期刊也具有“固定”的特征,如固定的办刊宗旨、固定的出版周期、固定的期刊栏目、固定的市场定位以及固定的服务对象等。而在这些“固定”的编辑出版工作中,责任编辑要比普通编辑做更多的工作,负更大的责任,对期刊有着关键性的影响。

2.1坚持规范与创新并重

编辑工作有着基本的流程和标准,编辑六艺(选题、组稿、审读、加工、整理发稿、校读)的每个环节和相应的国家标准如《期刊编排格式》《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和《量和单位》等在实际工作中都必须认真遵守和执行。责任编辑管理工作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确保日常工作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地进行,在把好政治质量这条科技期刊“警戒线”的前提下,保证期刊的学术质量和编校质量。但是,科技期刊又身处改革的时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于文化体制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即“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中心环节”,对包括出版业在内的文化行业改革提出了以文化创造活力为中心环节的要求。在改革和创新的大环境下,责任编辑迫切需要转变自己的管理工作理念,摆脱原有的计划经济思维方式,把管理工作重心从遵循成熟的规章制度、重视编校加工的模式转向面向市场、注重期刊的选题策划、组约优质稿件和为期刊吸引更多的作者、读者和广告客户上来,实现整个编辑部从以内容生产为主向以市场经营为主的转型。

2.2注重科学性

清楚整个编辑流程和了解每位编辑的能力是责任编辑做好管理工作的前提,只有这样,责任编辑才能从实际工作出发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制度和竞争激励机制,差别化安排工作。邓小平同志曾说“还是制度可靠些”,首先要制定科学的规章制度,使每位编辑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通过制度刚性规范每位编辑的工作习惯,保质保量地完成每一道编辑流程;通过差异化、差别化的工作安排和合理的竞争机制,充分调动编辑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工作效率,激发编辑的创新激情,提升其综合服务能力。

2.3抓“大”放“小”与人才培养

管理的要诀在于去繁从简。从逻辑关系上看,“大”离不开“小”“,小”积累成“大”。二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期刊从编辑到最终出版是一个大的系统,而这个大系统又包括总体规划、重点选题设计、稿件的处理和出版发行。责任编辑作为编辑部最直接的管理者,抓“大”就是要管理好期刊的发展方向,在正确的方向引导下做好选题策划、优质稿件的组稿和保证最后刊出文章的质量,同时建立自己的作者资源;放“小”就是把稿件的登记、外审、修稿、校稿和发行等工作安排下去,使每位编辑的日常工作有相对独立性,在工作中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和聪明才智,有效利用自己和别人的时间。要注意的是抓“大”离不开放“小”,二者的合理整合才能使编辑部的工作和谐高效。对于责任编辑而言,对编辑的培养也是其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编辑工作既是操作性很强的事务性工作,同时因为要与作者、读者及广告客户打交道,又是一门艺术性很强的工作。学校培养了编辑的专业学科知识和技能,而编辑业务水平、技能和交际能力则主要靠在实际工作中学习。在编辑部的宏观工作计划中,要把外派编辑参加培训纳入其中,并做好编辑的职业规划。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编辑队伍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使每位编辑感觉到每天为之忙碌的工作不仅是谋生的需要,更是一份实现个人理想和人生追求的事业。

3.1时刻保持与时俱进

责任编辑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是多层次、多领域的,其工作具有服务与管理双重性质。在经济高速发展、知识更新加快,作者和读者的生活、学习、工作习惯都发生了翻天覆变化的时代,责任编辑管理工作方式的创新面临无数的问题和考验。根据政策环境和服务环境的变化,责任编辑需通过不断调整管理理念和转换工作形式和方法,努力做到工作方式创新、解决问题方法创新、思考问题立场创新和所用工具创新,这样才能使编辑部工作时刻保持与时俱进,才能保证期刊报道内容具有新鲜感,使期刊真正发挥行业主流媒体的作用。

3.2注重提升自身素质

注重提升自身的基本素质,以自身的行为诠释爱岗敬业,时刻强化自己“以身作则”的意识是责任编辑实施管理工作的前提。“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责任编辑只有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精神,并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己,树立一定的威信,才能得到同事的信任,才能构建编辑部和谐的工作氛围,自己的行为才能对其他编辑起到引领作用。“以身作则,行胜于言”是责任编辑在工作中实施高效管理的有效方法。

4结语

责任编辑的管理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整个编辑部的工作质量和效率。责任编辑在工作中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和积累编校经验,更应该认识当下、厘清思路、抓住重点。只有使自己的头脑时刻与所处时代保持同步,做一名有效的管理者,切实有效地调动一切有利因素,才能把期刊办得越来越好。

责任编辑范文第8篇

责任编辑,按照《图书质量保障体系》的规定,“是由出版社指定,一般具有编辑职称或具备一定条件的助理编辑人员对稿件进行管理”,包括选题策划与申报、内容质量与编校质量把关、产品设计与质量监督等具体工作范畴。如在审读全部稿件的基础上,主要负责从专业的角度对稿件的社会价值和文化学术价值进行审查,把好政治关、知识关、文字关,并对稿件提出取舍意见和修改建议。但随着出版社转企改制,“责任编辑”已不局限于单纯从事以上所说的产品生产的内容加工制作,责任的涵盖在扩展,如今作为一名责任编辑,尤其强调市场效益和文化效益的结合、协调,通过选题策划和全程督办,务必实现图书在社会和市场双赢的结果。

2014年是已故中医泰斗任应秋先生诞辰100周年,这在中医界是一件大事,具有重要文化意义的事件。我自2007年以来与任廷革教授、鲁兆麟教授等著名中医学者、名老中医屡次会商,意在任先生诞辰百年之际,能够推出任应秋先生的一套医学大全集。一开始,眼光主要落在《全集》的学术价值、文化效应方面,而我作为《全集》的责任编辑,就必须同时兼顾这样一套大书的市场效益了。换言之,一套在文化学术方面功利千秋的大书,市场方面同样得体现出它的价值,鱼和熊掌务必兼而得之,这才是今日之责编的“责任”所在。那么,这些责任通过什么体现呢?两个字――“策划”,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出版机构将原来的“责任编辑”岗位更名为“策划编辑”的原因。具体到《任应秋医学全集》的项目策划与运作经验,我想着重谈一下作为责任(策划)编辑在其市场方面的设计和运行。希望能给编辑同业有一些参考的价值,也希望能够得到同业的批评指正。

一、成本也是资本

《任应秋医学全集》交稿字数600多万字,定版后的字数统计近800万字。从内容方面,收集整理了任应秋先生自1934年至1984年间的主要论著,包括医学论文、杂文300余篇,著作30余部,文献跨度逾50年。这样一套大书,往往令营销人员头痛。为什么呢?首先就是成本太大。一本相对畅销的书,通常是小而灵――容易做,容易买,当然也就容易卖;就算不能大卖,至少收回成本是不成问题的。而我们面临的问题,简要地讲,至少是两个难题:

其一:内容涉及广泛,时间跨度大,结集字数巨量,这个书很难做。要想保证质量,人力成本就“以几何级数”上升。比如一本20万字的专著,相对于它的成本,《全集》绝不是简单乘以40的结果,而是要在40倍成本的基础上再翻几番。我们要从编著人员的数量和工期来看这种成本的累加。《全集》执行主编任廷革教授,最早着手相关资料搜集的工作,然后随着工作量的增加,开始有其他中医专业人员陆续加入。等到《全集》立项,初步确定工作团队时,包括各方面资料搜集、整理、编校、审核等人员在内,这个队伍已经扩充到了大约15人;若是计入后期编辑和专家审读的工作,参与具体工作的总人数更有20人左右。在手游的时代,20人是什么概念呢?已经够成立3家公司的人数了。而且为这种类型和级别的专业图书把关的专家,他的工作成本的计算比普通编辑“昂贵”很多,有时是需要院士、部级名老中医出手的。这样一支庞大而且昂贵的队伍,耗时超过三年,才把《全集》结成出版。

其二:买家心理很尴尬。小、快、灵的图书,具体说比如一本10万字的,定价不足15元的图书,买家心理非常容易亲和。把书拿在手上,翻看几眼,“哦,感觉还不错”;或者是网路上看了别人的评价,看了别人的引用,“哦,好像我也用得到哎”“看样子有点意思啊”,然后下意识地从兜里掏钱买下或者在网上下单付费――就像买一份早餐或者一盒冰淇淋那么理所当然。但是800万字的《全集》,书店的架子上要摆成一排,网络上的介绍要下拉翻页,望而生畏有没有?就算是兴趣和专业所在,那么买家立刻面临难题:买一套还是一本呢?如果买不了一套,需要把套书拆开来买,这个在心理学上是有定论的,人们普遍会排斥“破坏团员”的行为。假使最终还是要拆着买,那么应当买哪一本呢?好为难啊!

以上两个难题,首先是大成本,然后大成本导致买家尴尬。什么需要“策划”?这就需要策划。策划型的责任编辑必须意识到这些问题,而且必须解决这些问题。而这里所说的,便是需要策划的问题其中之一,大成本问题。

我们最终怎样来解决呢?我的经验是观念要变。如果念念不忘“成本”两个字,那么责编就给愁死了。所以观念要变。怎么变呢?变一个字,要“成本”化身为“资本”!沿着资本的思路再看,原来所谓“成本”就不再是累赘,而有它与众不同的价值了。那么最后,我们评估的结果是,《任应秋医学全集》完全有资格申请国家出版基金。它的资格,恰恰源于它的学术工程方面的“大”和“昂贵”。于是我们请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炎先生和全国名老中医朱良春先生评估和推荐。两位老先生看到我们的项目,非常兴奋,都认为这是中医界了不起的项目,欣然推荐;王永炎先生亲笔为《全集》撰写序文。最终,《全集》顺利通过审核,获得出版基金的支持。我从中得到一个经验:如果是成本,就不得不考虑割舍;但如果是资本,就需要考虑怎样让它更充分地体现价值。“成本”和“资本”,差一个字,却体现出两个相反的方向,截然不同的结果。

二、什么是市场

出版社改企,大量编辑的名片上都增加了“策划”两个字,然后企业经理人跟大家说:“盯住市场!”但市场在哪儿呢?或者说,什么是市场呢?很多编辑心里面还是传统的“计划出版”那一套思路,他没有办法从“计划”变身到“策划”。为什么?就因为不理解什么是市场。

我经过数个项目的锻炼,总结出一点个人的想法:我认为,所谓市场,就是客户的活动范围。即,客户在哪儿活动,那里就是我们的市场。比如说我们的目标客户是小学生,那么小学生每天都在哪儿活动呢?小学生每天的生活就是集中在家、在学校,所以这个市场就在家庭和学校,离开这两个空间,你的广告、销售、服务就无的放矢。然后是时间和内容,小孩子什么时间段在家里,什么时间段在学校?在家里干什么,在学校干什么?所谓盯住市场,就是盯住客户的这个活动范围,我的工作当然就在这个范围开展。

具体到《任应秋医学全集》,它的市场在哪儿?研究的结论是:专业图书馆。中医学生和其他的中医专业研究人员,他们需要大资料库,而今天的数字资料库还极不充备的情况下,专业图书馆当然是他们必须的学术活动场所。所以我们将推广工作,重点着眼在馆配图书推介方面。接下来,就是怎样把工作做充分,比如推介形式、文案准备、跟进措施,等等。这些工作做充分之后,一系列面向专业图书馆(拓展至部分综合性图书馆)的工作,则水到渠成。这说明我们对于市场的理解是比较到位了,据此将营销工作的重点离开新华书店,转向馆配,是成功的策划。

三、不要小看系列产品的开发

最后补充一点,是我们传统图书出版行业比较忽视的,就是系列产品的开发。我自己是个书虫,文史科技涉猎比较杂,生活情调方面的文艺作品也非常喜欢。近几年在出版方面对我影响比较大的,就有张立宪先生运作的“读库”系列。他的系列产品开发,在大陆出版行业中,是走在前列的。沿着这个思路,我对《任应秋诞辰百年纪念文册》也给予了重视。它的设计、编排、推广等工作,我们是很用心的;没有因为它不属于《全集》的正文内容而忽略掉。

事实证明,重视系列产品开发会有回报。《纪念文册》的销售出乎意料的顺利,首印很快售罄,成为了独立的盈利点。

责任编辑范文第9篇

图书出版者修改作品须经作者许可

王宏霞与我,是编辑和作者的关系;是图书出版者即出版社与作者的关系的具体化。按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工作流程,前期确定选题、签订合同等是策划编辑的职责,待到书稿完成了,接下来审读内容、规范文字、统一格式等等,就是责任编辑的事情。出版者与作者的关系,在现行的2001年《著作权法》里,是由第四章第一节加以规范的,其中作品内容的编辑修改,第33条有这样规定:

“图书出版者经作者许可,可以对作品修改、删节。”

“报社、期刊社可以对作品作文字性修改、删节。对内容的修改,应当经作者许可。”①

我在《新闻传播法教程》历次版本里,都根据此条说明图书出版社与报刊社对于作品修改权限有所不同,前者对于作品的任何修改、删节都必须征得作者许可,后者则要宽松一些,由于报刊的时效性和版面有限性,以及遵循严格的宣传方针和口径,报刊编辑对于作品必须有一定的文字性修改、删节的权限。

我在书里要强调这个问题,是因为上世纪有过体验。我交给有的出版社的书稿,曾被大段删节,甚至改动书名,都不打一声招呼。有一部书稿,在论述向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的段落里,举了上世纪90年代的吴士深案、席扬案。②但是校阅出版社清样时,③发现全没了。我当即联系责任编辑,问为什么删除这两个引自公开报道的案例。对方说:香港是我国领土,你把它列为境外我觉得总是不妥。我只好向她解释“境外”的概念,这两个案子以向境外提供国家秘密定罪是法院判的。问题是说清楚了,但是已经拼版,全文恢复要牵动很多,只好插入一小段简介补救。还有一些我不能接受的改动,有的恢复,有的只好留有遗憾了。后来,我与出版社签订出版合同时,必定在格式合同后面另加要求履行《著作权法》第33条第1款规定的补充条款。

王宏霞尊重作者修改权

王宏霞是从《新闻传播法教程》第二版开始与她的先生李学伟一起担任此书的责编的。学伟说他的太太是法学专业硕士,所以书稿内容就由她来初审。我也很高兴,不用费口舌来解释什么叫“境外”之类的问题了。

2006年夏天,宏霞把厚厚的书稿校样快递到我上海的家中。她送给我的是用我提交的数字文本打印的原件,只有章节标题的字号是按照出版社规格做的。她则在书样上用笔作了精心编改,同时附来了七八页的校记。就是说,每一处改动,哪怕只是一个字,她都要做出交代和说明。以往出版社给的是改后打印的清样,有的内容如前面提到两个案例被整段删掉也不作说明,要同自己电脑里的文本核对,才知道编辑改了些什么。看宏霞的改样和校记,我不禁想起了出版界“稿不留墨”的旧规。从前作者提交的是手写书稿,编辑初审就是看手稿,编辑的意见哪怕是改正一个错字,都是不可以直接写在手稿上的,而是在稿纸上贴小纸条。审读完后,连同小条退回作者请他自行修改,如果不接受还可以商量。现在既然是用数字文本打印,就不忌讳纸上“留墨”了,纸上的修改要经过双方商定后再改到文本上去。或许可以说,这是数字时代的“稿不留墨”。

我看宏霞的编校,可以说吃了一惊。除了改正错别字和对有些行文提出疑问外,她把书中提到和引用的法律文件全部同正式文本校对了一遍,改正了引文中的错误,甚至包括法律颁布的年代。《新闻传播法教程》涉及的法律文件很多,要一一同原本核对,是一项非常细致繁琐的工作。确保引用法条准确无误,本是作者的责任,现在责编来帮我担当,先前积累的对于编辑的某种戒心顿时烟消云散。宏霞要求对她的校记逐条回应,我花了几天时间把她的问题解决了,多数接受,少数作出说明。

我们的协商可以说是字斟句酌。她把书中几处“当家作主”改为“当家做主”。我回复说,把作改成做,不合南方话的读音,北方话没有入声,作、做同音,而南方“作”是入声,读若zok,而“做”是去声,读若zu,有严格的区别,我们南方人一定说“当家zok主”,而不会说“当家zu主”。她回信说,她是依据《现代汉语词典》改的。后来我找到在庆祝人民代表大会制度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提供给她。她说,很高兴又长了见识。这样的合作双方都很愉快。

追求完美是作者编者的共同目的

第三版责编还是宏霞。去年翟江虹女士担任第四版策划编辑,李学伟已经离开出版社另有高就,我在与江虹商谈修订事宜时提出有没有可能还请宏霞当责编。其时宏霞正在为一位退休领导人的文集做责编,但她抓紧结束了手头工作,欣然而来。李学伟也被临时请回来了。

宏霞这次编校,除了仍然校对了所有引用法条等以外,还有一项重要贡献是帮我完善了书后的附录:《主要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我说过,新闻传播法是跨越多个法律部门、具有多种法源的许多法律规范的集合体,这个附录就是说明《新闻传播法教程》所依据的法源。附录的编纂者是我在中国传媒大学的硕士生朱莉,她现在新加坡。尽管她这次还是帮我做了修订,但是毕竟去国三年,有些隔膜了。宏霞对这个附录作了很多校正,例如发现遗漏了原信息产业部《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而予以补入,在当下UGC惊人发展之时,目前主要有效规范依据还就是这个规章,附录竟然会漏掉而未被发现,我作为作者,自觉有愧。此外,还补入了一些法律文件以及有些文件最近的修改时日。也许人们会觉得少一条多一条无伤大雅,但我认为这里体现了追求完美、一丝不苟的精神,而出发点则是对读者负责。

在书稿定稿前数日,全国人大决定调整国务院所属机构,其中将新闻出版总署和广电总局整合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书稿要不要变动?我与江虹、宏霞商定应该改。但是改了主管行政机关名称之后,其它行文也得跟着变动,我们商定了一个最稳妥的体例,以最小的变动来适应这个变化,就是现在这个样子。似乎没有发生什么问题。

这篇回忆文字,还是涉及传媒法问题,就是如何行使著作权中的人身权。宏霞具有很好的法律素养,深知尊重作者对于作品的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但是作为出版组织的责任编辑,又负有向读者提供尽可能完美的内容产品的责任,怎么把两者统一起来,她的拿捏是很到位的;再说我作为作者也是要追求完美的。双方的共同目标,就是我们合作并由此结下深厚友谊的基础。

【《新闻传播法教程(第四版)》“修改札记”共12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BXW017成果组成部分】

注释:

①新的《著作权法》征求意见稿,不再有这样的条文。按照我的理解,作品修改权不变,就不意味废除条文的原则,只是不作为法律规定而已

②吴士深原是新华社记者,1992年向香港《快报》提供中共十四大政治报告征求意见稿获罪。席扬原是香港《明报》记者,1993年到北京采访通过央行某干部获取国家金融情报予以报道,两人均获罪。见《新闻传播法教程(第四版)》,第58~59页

③我从上世纪90年代起就使用电脑写作,向出版社提供的是数字文本,出版社返回给我校阅的是由编辑编好后打印的清样

责任编辑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广东省;医药卫生;学术期刊;科研论文;责任编辑信息;学术诚信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66-0041-02

科研诚信是全球永远的课题[1]。〔2015〕94号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优化学术环境的指导意见》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要“坚持自律为本”,引导科技工作者坚守学术诚信,完善学术人格,遵守学术规范,维护学术尊严,正确行使学术权力,履行社会责任,倡导崇实、唯实、求实的良好学风[2]。学术期刊的论文责任编辑在组织论文评审、协助决定是否录用论文、对论文进行编辑加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责任编辑公开制度强化了编辑对论文的责任感和出现重要错误时的问责能力,因此,也成为学术期刊加强学术诚信和保证论文质量的有力手段[3]。而国内科技期刊目前对责任编辑公开制度还未有明确规定及统一标注格式,也未见相关研究报道。笔者于2015年12月对广东省医药卫生期刊论文责任编辑信息公开状况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

1 研究过程

1.1 研究对象

广东省67种医药卫生期刊。纳入标准:1)截至2015年11月,在广东省内取得CN号,且刊号的分类号为“R”,即医药卫生类;2)中文期刊。

1.2 资料提取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从2015年67种期刊的任一期出版数据中,随机抽取2~3篇论文,全文浏览后检查其文末是否标注了“编辑”字样;2)以2015年(反映2014年度)《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以下简称核心版)为研究对象,调查广东省67种医药卫生类期刊被收录核心版的数量。将收集的资料录入电脑建立数据库,通过Excel统计相关数据。

1.3 评价方法

通过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检索到目标期刊,只要其中1个数据库中的该刊论文末尾标注了“本文编辑”“责任编辑”“编辑”等能反映单篇论文责任编辑的信息,即评价为该刊公开了责任编辑信息;对于单篇论文文末未注明责任编辑信息而仅标注了整期责任编辑、单篇论文文末注明“校对”等字样的,因无法识别单篇论文的直接责任编辑,则此类期刊评价为未公开责任编辑信息;研究所用到的2个数据库均未找到目标期刊出版数据的,则评价为未入网。

2 研究结果

67种期刊中,有33种核心期刊;34种非核心期刊。其中,33种核心期刊中有21种公开了责任编辑信息,12种未公开,核心期刊的责任编辑信息公开率为64%(21/33);另外34种非核心期刊中,仅有6种公开了责任编辑信息,18种未公开,还有10种未收入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无法查到其是否公开了责任编辑信息,非核心期刊的责任编辑信息公开率为18%(6/34)。广东省医药卫生类期刊公开了责任编辑信息的期刊总数为27种,占40%(27/67);其中核心期刊公开责任编辑信息占31%(21/67),非核心期刊公开责任编辑信息占比仅为9%(6/67)。

3 讨论

3.1 广东省医药卫生类期刊责任编辑信息公开情况不容乐观

近年来陆续曝光的论文撤销现象,和关于被撤销论文多数缘于科学不端行为的调查结果等,一再打击着人们对学术期刊履行学术质量和学术诚信“把关人”职责的诚信和能力的信心[3]。论文责任编辑在推动学术创新、保证研究可靠性和审查学术诚信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研究报道[3],在“责任编辑公开”方面,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A/K)期刊有92%的期刊明确给出了每一篇文章的责任编辑,其责任编辑信息公开程度较高。本研究结果显示,广东省医药卫生类期刊公开责任编辑信息的期刊仅占40%(27/67);其中核心期刊公开责任编辑信息占比为31%(21/67),非核心期公开责任编辑信息占比仅为9%(6/67)。说明广东省医药卫生类期刊公开责任编辑信息的意识明显不强,责任编辑信息的公开程度较文献[3]明显偏弱。这可能与期刊管理部门对公开责任编辑信息无硬性要求有关;也可能与部分期刊持有“文责自负”态度而将论文中的问题及责任片面地推归于作者有关;也不排除部分期刊由于稿源数量较少、质量较差,为应付出刊而了一些可能未经严格审查的论文,羞怯于公开责任编辑信息;此外,本研究中有10种医药卫生类期刊未收入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经电话、QQ沟通或面对面交流核实,有少数期刊认为自己属于非专业性很强、甚至偏向于科普类期刊,因此对期刊加入数据库的重视程度不够,对公开责任编辑信息的重要意义认识不深刻。

3.2 建议与对策

3.2.1 期刊管理部门制定责任编辑信息公开制度及规范格式

建议学术期刊管理部门依照新政文件精神[2],紧密结合学术期刊的出版特点,尽快制定明确、统一的责任编辑信息公开制度,规范学术诚信指导,以管理制度促进责任编辑信息公开,从而加强科研诚信及优化学术环境。此外,建议相关部门应尽快在修订期刊编排格式国家标准时补充期刊责任编辑署名的表达形式和位置的编排规范[4]。

3.2.2 期刊编辑部加强管理,提高责任编辑信息公开的自信心与责任感

科技期刊负责人应该具备开拓创新、敢于实践的勇气和魄力,顺应时展潮流,尽快找出对策适应数字化出版的发展趋势[5],不断拓展优质稿源,加强期刊的学术质量建设,主动加入各类数据库,不断提高期刊的学术影响力,从而提升责任编辑信息公开的自信心。此外,学术期刊的管理人员要加强法治意识,懂法依法,与时俱进,创新思维,学习国内外先进的学术诚信管理经验,制定自己期刊的学术道德政策及相关学术不端管理规定,建立学术不端行为的可追溯机制及问责制度,将责任编辑信息公开制度作为编辑部的常态化管理制度,促进论文责任编辑更好地履行学术诚信职责,提高责任编辑对论文学术诚信进行控制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3.2.3 责任编辑坚持求真务实的编辑精神,敢于担责,自觉主动公开责任编辑信息

责任编辑要不断学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求真务实的编辑精神,坚持科学、公平公正的审稿原则[6],自觉在科研论文编辑出版过程中杜绝学术不端行为,例如,应用《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7-8]识别学术不端行为,应用基于数字指纹的文献相似度检测[9]、基于语义角色标注的文献相似度检测[10]、采取从期刊网站注册的作者信息中和从作者工作单位与文章内容吻合度等多种方法[11]识别伪作者,尽最大努力杜绝弄虚作假等学术不端行为,并自觉主动公开责任编辑信息,维护学术尊严。

3.2.4 加强同类期刊团结合作,推动联盟期刊公开论文责任编辑信息,促进作者、编者、期刊共同坚守学术诚信

建议广东省医药卫生类期刊加强团结与合作,共同签署科技期刊联合声明,对造假严重者的论文“终生不用”[12],对一稿多投、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的文章,坚决拒绝刊登,并联合发表声明将其学术不端行为公之于众,并通知其所在单位及职称评审等部门进行严肃处理。建立明确的审稿、撤稿及制度,维护学术记录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制度要对责任编辑在论文审查中的责任加以明确和规范,要求联盟期刊对每篇论文公开责任编辑信息,督促责任编辑实实在在地对审稿论文真正负责,促进作者、编者、期刊共同遵守学术规范,坚守学术诚信,推进广东省医药卫生类期刊的整体协调发展。

3.3 研究局限性

本研究涉及到的期刊数量较多,虽然样本数据均来源于期刊管理部门和评价机构,但由于人力及资料收集方法的局限,期刊样本数量的表述可能与实际情况会略有误差;另外,本研究仅从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检索了广东省医药卫生期刊公开责任编辑信息情况,对所检期刊是否未加入此两种数据库而加入其他数据库未作进一步核实,有待进一步拓宽研究途径。

参考文献

[1]叶青,杨树启,张月红.科研诚信是全球永远的课题――中国科研管理与学术出版的诚信环境[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10):1040-1045.

[2]中国政府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优化学术环境的指导意见[EB/OL].[2016-01-13].http:///www/ v3/jsp/newsDetail_forward_1419991.

[3]孟美任,彭希B,华宁,等.中文学术期刊学术诚信控制机制应用现状调查[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12):1261-1265.

[4]郭建顺,张学东.我国科技期刊责任编辑署名的现状及表达形式[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12):1266-1268.

[5]江霞,颜志森.数字出版时代科技期刊利用电子商务平台营销的构想[J].编辑学报,2015,27(2):172-174.

[6]赵国军.浅议综合性人文社科类学术期刊的编辑素养[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9,28(5):136-138.

[7]江霞,方玉桂,陈伶俐,等.医学科技期刊应用《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判断抄袭时应慎重对待的几种情况[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0,21(4):471-472.

[8]谭华,崔洁.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的使用建议[J].编辑学报,2010,22(2):153-155.

[9]白如江,王晓笛,王效岳.基于数字指纹的文献相似度检测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3,57(15):88-95.

[10]王晓笛,祝娜,白如江,等.基于语义角色标注的文献相似度检测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4,58(12):130-135.

[11]江霞.科技期刊识别伪作者的方法――以《护理学报》实践为例[J].编辑学报,2013,25(2):151-152.

上一篇:基因编辑技术范文 下一篇:音频编辑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