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运资金管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4 22:09:39

营运资金管理论文

营运资金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从理论上说,只要流动资产大于流动负债,企业就具备了短期偿债能力。因此,企业营运资金的最低理论值为0。但这必须以流动资产的变现数量与期限结构同流动负债的偿还数量与期限结构完全吻合为前提,否则,企业就可能形成到期不能偿债的风险。从理论上来讲,在企业出现财务风险时,可以将长期资产进行变现,来偿还到期的债务。然而,在实际中企业为了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一般不会动用长期资产来偿还流动负债。再者,由于流动资产的变现数量也有极大的不确定性,这主要是应收账款坏账和库存商品削价的可能性存在,所以企业的流动资产的数量必须大于流动负债,即营运资金的数量必须大于0。同时,由于各类流动资产的变现速度和变现数量不同,作为流动资产净额的营运资金的结构不同,它的偿债能力也不同,因此,企业对财务风险的态度不同,要求营运资金的结构也不同。

二、盈利能力

如果企业单纯地考虑偿债而确定营运资金的规模和结构,势必会约束自己灵活、机动地运用营运资金,影响企业的盈利水平。因为一个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互为结果的,所以,如果一个企业的盈利水平长期低下,最终会削弱自己的偿债能力,从而给企业自身带来财务风险。企业盈利能力是受收入和成本二个因素所决定,企业营运资金的规模和结构不同,收入和成本的水平也不同。假如一个企业营运资金的规模过大,就会增加营运资金中非盈利流动资产的规模和比例,相对减少了企业的收入,同时增加了资金成本和机会成本。反过来讲,企业应根据自己的利润目标,来确定营运资金的规模和结构。

三、弹性

由于弹性在财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在营运资金管理中要考虑自身变换的可能性,以便在需要时,调整营运资金的结构。实际管理中,弹性会影响营运资金的规模,如果现有营运资金的弹性不好,又需要对营运资金结构进行调整,面对这种情况企业有两个选择:第一个选择是牺牲信用和收益,将弹性较小的营运资金强行转换其形态;第二个选择是增加具有弹性的营运资金的规模,用于准备短期债务的偿付和财务调整,这样会增加企业的资金成本,减少收益,维持企业现有的信用。

四、营运能力

营运就是经营运作,营运能力是指企业经营运作能力。狭义的理解是企业经营运作的速度,主要表现为资产管理和运用的效率,即资产的周转速度,在财务分析中常用资产的周转率来表示,主要包括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指标。

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是关系到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没有盈利能力企业无法发展,如果没有偿债能力企业连生存都无法保障。因此,争取较大的盈利能力和足够偿债能力是营运资金管理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财务管理,乃至整个企业管理的最主要的目标。保持营运资金有一定的弹性,是落实财务政策的基础,如果,营运资金保持着刚性,无弹性,财务管理的许多重大措施无法执行,财务政策就无法落实,财务管理的目标也就无法实现。如果从保持营运资金弹性的最终目的来看也是为了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和保持足够偿债能力的,营运能力是企业销售,生产和采购的能力,以及三个能力的协调程度的总和。因此,营运能力并不是企业财务管理的能力,而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能力。但如果没有这三个能力或这三个能力不协调,也就谈不上企业的财务管理。所以说,保持营运资金有一定的弹性和有较大的营运能力是实行财务管理的基础。

营运资金的规模是受企业的财务风险、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资金的弹性所决定。如果考虑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的要求,营运资金的规模就越高越好;如果考虑提高企业盈利能力的因素,营运资金的规模就越小越好;如果考虑要调整资金结构,保持资金有足够的弹性,有弹性的营运资金规模越大越好。

[摘要]一个企业要维持正常的运转就必须要拥有适量的营运资金,营运资金在企业销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对企业利润目标的实现会产生重大影响,营运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加强对营运资金的分析。

营运资金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一、营运资金概述

营运资金也被称为营运资本,主要包含狭义和广义这两种概念,其中狭义上是指在特定时间内的企业的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之间的差额;广义上是指企业在流动资产上投放的资金。营运资金能够反映企业短时间内的偿债能力,其数值越大,表示其偿债能力越强,当营运资金以负数形式存在时,表示该企业的正常运营可能随时因周转不灵活而中断。

二、房地产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负债过重,还本付息压力大

目前,我国房地产企业迅猛发展,资金需求量日益提高,面对这种改变,一大部分房地产企业仍然坚持负债经营的理念,这导致房地产企业的负债率过高。分析负债结构可知,上市房企借款所占比重较大,另外,借款增长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借款比重和借款速度的提高表明房地产企业更加依赖银行借款这种融资方,这将会加重房地产企业的还本付息压力。

(二)资产结构单一,存货比例过大

在房地产企业中,具有资金投入量大、资金回笼速度慢的特点,另外由于地域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资金运作,导致房地产企业的资金结构的独特性比较显著,即存货在资产中占据着较大的比重。

(三)资产质量下降,营运资金周转周期延长

金融危机对房地产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导致销售量的骤降,一些房地产企业以高价获得土地,销售量的降低却增加了资金回笼难度,营运资金周转期延长,资金短缺成为房地产企业面临的巨大挑战。另外,其他方面的建设也不能按时完工,工期延长,这增加了资金断裂的风险性。

三、房地产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的改善策略

(一)改善房地产金融市场,拓宽融资通道

现阶段,我国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方式单一,通道狭窄,其中银行借款是主要的融资方式。这种融资方式肩负着还本付息的重担,如果企业的负债较多,加之资金周转不灵活,将会引起偿还债务能力的下降,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严重时况可能将企业带入财务危机的漩涡中。因此,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拓宽融资通道是其应解决的主要问题。从宏观方面来说,房地产企业应把握国家宏观调控的工作思路,抓住国内金融体制改革这个发展机会,借鉴国外经验,全面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将房地产金融市场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大力发展,采用直接融资的方式。资质雄厚的房地产企业还可以采用发行房地产基金、债券等多种渠道的融资方式,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减小单一融资方式带来的财务风险可能性,另外,通过多种渠道的不同组合能够改变企业的资本结构,减小融资成本投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营效益。

(二)合理选择融资方式

长期以来,我国房地产企业在资金结构上过度依赖银行信贷,资金来源渠道较窄,银行信贷和股权融资是较为常见的房地产企业融资方式,近年来,也涌现出了信托融资、上市融资等新兴融资方式。任何一种融资方式都各有利弊,为选择最理想的融资方式,大幅降低融资成本,应在提出项目融资时,邀请多家银行对实施项目后所能够提供的服务和优惠进行公开招标,从中选出最优合作伙伴,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三)强化流动资金的管理工作

1、强化存货管理工作据相关调查表明,企业的经营效益与流动资产呈现正相关。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流动资产主要以存货和待收账款这两种形式存在,且存货是其主要存在形式,这就要求房地产企业若想提高运营资金的管理水平应强化存货管理工作,否则,将得不到资金的有效回笼和预收账款的及时偿还,这将严重影响房地产企业的正常运行。因此,在房地产的存货管理工作中,保持适宜的完工产品的数量,并尽量完成完工产品的预期销售目标。2、强化待收账款的管理房地产的开发商品的价格较高,通常消费者不能一次性全额付款,分期付款是比较常见的付款方式,这种方式增加了待收账款的额度。如果这笔账款不能及时催缴回来,金额过多将会延长房地产企业营运资金的周转周期,这一定会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因此,应采取相应措施来抑制这种问题,例如优惠政策或者加强对消费者的信贷审核等。

(四)加大对营运资金管理的监督力度

房地产企业应适时检查营运资金的使用状况,尤其要做好待收账款、预收账款等往来账目的监督管理工作,可以依据待收账款的回笼速度和回笼金额来确定工作人员的薪资状况,制定相应的奖惩方法,以此来增加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另外,房地产企业应注重内部审计工作,科学、合理地审计和监督财务信息和经营业绩,在事前和事中全面控制营运资金的管理工作,从而保证营运资金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流动性。

四、结束语

营运资金主要应用在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财务风险的研究工作中,是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有效途径。营运资金的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方向,因此,应该提升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水平。在企业的未来发展过程中,应高度重视营运资金管理工作,明确企业自身营运管理水平及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营运资金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一)Z公司现金管理现状分析

Z公司采取分店经销模式,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了网状式店面点。其管理方式主要采取独立作业,各家遍布全市的分店之间并没有过多交涉,其现金管理分属于各大分店财务管理体系。而作为世界性零售业龙头老大的沃尔玛超市却建立起多样态的连锁模式,并于大中华区设立百家分店。以其全面预算机制为基础,并辅以高效科学的财务控制系统,加大总部与分部之间,分部与分部之间交流沟通,最终实现预算目标的细分。另一方面,依仗于经营规模方式,Z公司的财务管理简约单一,现金流主要存在于每日结存收银台,日终了汇总现金量交予分店财务部核算核对,再送往银行结存。年末,由各大分店财务部经理将各自财务现金流状况送往总部进行汇报总结,每年资本积累稳步略有波动,近年无任何投资扩张趋势,仍保持16家衡阳分店模式。而世界性连锁霸主沃尔玛却能利用其充足的资金流,积极瞄准市场并参与并购,实现资金的增值。2008年以260亿美元获取智利D&S超市控股权,进入富有吸引力的智利市场。截止目前为止,沃尔玛已在15个国家进行了拓展。

(二)Z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现状分析

由于Z公司垄断了衡阳市市场份额,购货商和散客较多,每日商品成交量较大,而Z公司属于典型的家族式私人企业,依靠私交情分所促成的交涉量大,并缺乏对应收账款进行确认和跟踪,往往导致年末累计应收增加,应收账款周转率低下,资本变现能力较差,严重影响资金的短期偿债能力和流动性。Z公司目前应收账款是以每年递增的趋势发展,且数额较大;相比较沃尔玛而言,其周转率低下,不及其一半,变现能力较差。由于Z公司是家族式私营企业,靠人情私交达成的大宗贸易较多,年报报表中应收账款明细账中多家购货商账户逐年递增且占据较大比例;同时,随着应收账款数额的增加和监管不力,年末坏账损坏也呈递增趋势,虽然没有超出计提千分之五的准备,但是目前趋势表明有超过坏账准备计提的可能性,应提前做好预警机制。而Z公司管理层并未对此给予重视,各家分店财务部门也未设置应收账款会计岗位。

(三)Z公司存货管理现状分析

Z公司对于存货管理有自己的一套理念,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按月进行货架重组,旨在为顾客打造购物的新鲜感和商品繁多的错觉感。但没有指示牌或者个别分店指示牌不明显导致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这种方式常常会使得顾客因为无法按习惯快速找到商品而产生反感,甚至丢失客源。而其他具有代表性的连锁超市并没有这种另类的“习惯”,顾客能轻松找到所需,客源相对较平稳。另一方面,虽在衡阳市占据零售业龙头老大的Z公司已开具16家分店,但每家分店规模层次不齐,商品种类相差不等,并且多为国内货源,缺乏与国际接轨的势头。而去沃尔玛购物,不难发现,里面的商品一应俱全,种类繁多,无论是国内产品还是进口货物都能在偌大的沃尔玛卖场中找到。并且,沃尔玛极力打造为顾客省心的理念,在各大分店都有明显的路标,不怕迷路。所有的商场中都会有“天天廉价”的标示,告诉顾客在这能买到物美价廉的各色产品。

(四)Z公司融资方式现状分析

Z公司属于典型家族式私企,家族式自有资本占据最大份额,并分于家庭成员中各占比例;有部分银行贷款,但资本成本较高;Z公司还有少量的内部员工资本份额。

二、Z公司营运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Z公司现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缺乏全面预算机制,现金供需紊乱

Z公司作为一个中型集团公司,建立全面预算机制具有至关重要的必然性。首先因为集团公司由于总部与分部之间、分部内各职能部门之间存在诸多利益关系,如果处理不好这些关系就会出现较多财务问题,继而发生财务危机最终威胁其生存。实践表明,建立全面预算机制控制管理现金已成为时代的潮流和标志,并起到良好效果。

2.缺乏科学的最佳现金持有量估计模型现金把握量不准,企业持有现金的好处在于增加流动能力,满足各种需求,但现金的非(低)收益性,又使持有现金会丧失投资获利的收益,即存在着机会成本。最佳的现金持有量是持有的收益和成本达到均衡的数额。在金融市场高度发展的今天,由于有价证券的变现性很强,可以作为现金的等价物,因此考虑现金持有量最佳余额时一般与有价证券一并考虑。

(二)Z公司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缺乏事前全面的客户信息管理机制,应收账款逐年呈递增趋势

当今时代的商场,利用商业信用进行销售的企业日益增多。而通过商业信用,企业能够扩大销售量,加速存货周转,从而实现当期利润。商业信用往往涉及到商业折扣、现金折扣以及商业折让等问题。这就不免要求企业对此进行一系列评估选择,建立准确的客户信息管理机制,选择那些信用评级较高的购货方。而当前的现实情况却是,多数企业为了快速扩大销售额,盲目选择对象,甚至于忽略资格审查的流程直接靠人情交易。这样做不仅无法收回前账,反而会使得应收账款逐年呈递增趋势,坏账呆账风险较大。所有的这些对于企业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严重的情况下企业很可能被应收账款给拖垮。

2.缺乏事中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应收账款催收不力

与客户已达成赊销形式的企业,必须建立强有力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事中的催收力度。如果企业只是为了扩大销售额,增大销售渠道而加大利用商业信用并且事中缺乏内控,常常会导致应收的坏账增多,期末收回的现金流降低,甚至有资金链断流的可能,这对于企业扩张发展起到了较大的制约作用。而这些情况使得企业的营业周期延长,导致企业现金短缺,影响了企业的资金循环,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

3.缺乏事后监督机制和强有力的维权意识,坏账呆账较多

正确的与客户建立赊销合同协约并按照合同要求做到维权的目的。而存在于现实世界中的商贸企业常常以口头协约的方式达成交易,并没有在合同协议中得到充实地反应,这一举措容易造成应收账款的逾期发生。另外,对于应收账款的处理,企业也可以将其销售给金融机构,尽快收回资金减少财务压力。但在进行这一系列的举措之前,企业应该要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标准,权衡利弊,以降低成本的方式实现收益的最大化,不应该盲目的进行应收的贴现。

(三)Z公司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缺乏网上销售平台,销售额始终无法突破

利用传统卖场,企业竞争手段较为单一、成本代价较高、经营风险较大并且无法实现创新从而突破利润额,这也为企业未来的扩张壮大设置了障碍。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获取一席之地,必须高度关注并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充分利用互联网所带来的额外利益。至此,消费者可以不用花费较大力量出门前往大卖场进行商品的选购,直接轻轻点击鼠标即可完成交易。在当今这个科技高速发达的今天,仅靠实体店起家的Z公司年利润始终不温不火,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其忽视网上市场的开发利用。

2.严重,强制执行货架重组决策,导致客源有所损失

典型的家族式私营企业管理层基本由家族人员构成,强烈。决策主要以其自身的管理模式为行动指南,具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所谓管理理念。它强调每月按时进行大卖场货架重组计划,将原来的摆放模式进行打乱重组,旨在营造一种新鲜感和“购物天堂”的错觉。而对于这种另类的存货管理方式,散客和购货商似乎并不买账,经调查表示,大众普遍反映这种货架重组的策略常常使得他们无法快速找到所需商品,这样既耗时又耗力,最终反而使其在购物的过程中产生心烦意乱的情绪,甚至起了不再去往此处购物的想法。

3.缺乏与国际接轨的视角和扩张实力的野心,存货种类仅限于国内产品

由于Z公司目前仅定位于打造湖南省一流连锁超市,商品种类有限且局限于国内产品,并没有单独的进口柜台出售洋货。而我们所知道的大型连锁超市立志于打造国际性大连锁,商品来源多样,进口产品的比例逐渐呈上升趋势且有属于自己的柜台中心。同时,大型连锁超市在进口产品的选择上近年来也呈多样性,不再仅仅局限于食品,涉及范围扩张到日常用品、旅游必备等多样性单品或者组合。这对于Z公司向更大更强发展起到了不利影响。

(四)Z公司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有限的融资渠道,融资选择权较小,融资成本较高,风险较大。目前的公司融资方式仅限于几种。留存收益占了较大部分,而我们清楚地知道,留存收益等内部融资方式成本较高,机会成本较大,往往处于不稳定的状况,主要以这种方式筹集的公司风险性较大;另外,银行借款成为了Z公司融资的另一主要方式,但是,目前的金融借贷市场提高借贷标准,严格审核制度,利率处于稳定状况且偏高,这使得以这种方式融资的公司财务风险极大,且时刻面临资金链断流的情况,地位较被动;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内部员工的融资模式,这种新式的融资方式已悄然成为了当代企业的选择,这种直接的方式所筹集到的资金量是极低的,无法满足企业扩张所需,甚至无法满足企业日常生产经营,只能成为企业融资的辅助手段。

三、加强Z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Z公司现金管理的对策

1.建立全面预算机制,高效控制现金流

全面预算机制,即在集团控制下的分公司中,各大分公司中的内部部门中设立与财务资源或者非财务资源相关的资金控制目标,以其指导完成生产经营指标。这一过程,是全员参与、全方位规划的战略方针,通过一系列科学有效地分配人力、财务以及实务资源,控制收支程序,加强监管力度,实现企业的既定目标。针对Z公司的具体情况,Z公司应该建立全面预算管理机制,有计划的控制现金流问题。根据近年来现金流的变动范围订立一般现金控制量,从而为进行正常经营和预防经营风险作出准备。据表7数据分析得出,Z公司可以将年度现金流量控制在2000万至9000万之间。

2.充分利用最佳现金持有量估计模型———米勒-欧尔现金模型

该模型又称随机模型,它是由美国经济学家默顿•米勒和丹尼尔•欧尔首先提出的。这一模型假定企业每日的现金流动是随机的,它近似地服从正态分布,这和实际更为接近。它的基本原理是制定一个现金控制区间,定出现金持有的上限(H)和下限(L),Z为目标控制线。当企业现金余额介于H和L之间时,企业可以不进行任何交易,一旦现金余额达到H时,则应买入(H-Z)数额的有价证券;如果现金余额达到L点,则应卖出(Z-L)数额的有价证券。

(二)加强Z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的对策

1.合理确定赊销政策,控制应收账款的资本占用

对于Z公司松散的应收账款管理方式,有必要对其进行全面政策确定。首先进行的信用政策的确定是应收账款管理的关键。合理的信用政策包括三大部分,即信用条件、信用标准以及信用决策。Z公司为了更有效地管理应收账款,加快回收资金,应该有意识地提供带有折扣的信用条件,这样不仅可以吸引更多的客户,扩大销售额,而且也可以加速货款的回收。同时,Z公司不应该凭借私人交情进行商场交易,在衡量客户是否有资格享受信用条件时必须加强监督,采用“5C”评价法,即资本(capital)、特点(character)、抵押品(collater-al)、能力(capacity)和条件(condition),从这五个方面的分析评价来判断企业的信用风险水平,在此基础上还应结合从银行获取的证明材料和客户的报表进行综合分析。

2.制定合理的收账政策,加速应收款的周转

客户的拖欠不仅会加大Z公司的资本占用,而且会增加坏账风险。所以对于Z公司来说,对应收账款还应该实现催账程序,即:(1)发出拖欠通知,提请客户支付;(2)电话联系通知付款;(3)聘请收账机构催收;(4)采取法律手段。想要有效地收取款项必须建立合理的收账政策,但同时也要考虑成本和效益的均衡,做出最合理的方针。在这个过程中安排专人专项进行后续跟踪。

(三)加强Z公司存货管理的对策

1.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开拓网上交易平台,多渠道拓展市场

网上超市(On-linesupermarket),又称网络超市,它是20世纪出现的一种新兴商贸平台,借助于互联网等高科技手段拓展销售网点,为顾客提供丰富多样的各品种商品,包括批发零售。在如今这个互联网经济时代,要想在激烈的商战中谋得一席之地,商家就必须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开拓网上交易平台,多渠道拓展市场从而突破利润瓶颈,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2.重组管理层结构,摒弃过时的官僚思想,融入新兴管理理念

Z公司属于家族式私营企业模式,管理层主要以家族成员构成,缺乏相应的管理专业知识和开阔的长远视野,往往决策出自于个别高层。而这种管理方式不适合如今的时代,比如坚持进行货架重组,打乱存货月度摆放模式,结果却适得其反。基于不良的现实反映,有必要采取大型连锁超市的成功模式,不按所谓的月季进行存货摆放重组,以此稳定已有的顾客和利用多样性商品吸引更多潜在顾客。另外,家族式连锁超市并无扩张的野心,只是规划于占领衡阳市场,依靠本地资源,所以在整个湖南省声誉并不景气。基于此,Z公司应该重新确立企业战略愿景和目标,努力扩大资本实力,积极扩建相应分店,致力于打造湖南省名牌连锁形象,并最终实现上市的目的从而扩张融资渠道,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四)加强Z公司短期融资问题的对策

目前Z公司限于银行借款这一方式还是仅限于某一单一银行,可以加大各种银行的借款尝试,充分发挥财务杠杆作用。同时,考虑努力发展壮大跻身创业板上市,获取股票融资这一范围广,融资快的形式。另外,作为已经成为衡阳市市场份额最大的连锁超市,应该要充分发挥商业信用这一模式,为自己争取更多的主动权,享受货币这一过程中的时间价值性。总之,短期资金的融通对于企业营运资金的周转和流通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维系着资金链的稳定和运转,尤其对以存货为主的商贸企业的影响分外重要。

四、结束语

不断改进和完善营运资金管理,不断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盈利能力,从而可以不断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本文采用了地区性特征明显的连锁超市Z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相对比较法将地区性霸主和世界性霸主进行比较,并对其现金、应收账款、存货以及融资方面各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相应的现状分析和原因探究,并提出具体可行的对策方案,旨在改善目前Z公司存在的营运资金管理难题,也为类似企业提供一定程度上的借鉴作用。

营运资金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一、营运资金管理的内容

20世纪70年代以前,国外营运资金管理理论研究文献并不多,而且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对营运资金各组成项目(应收账款、存货等流动资产)如何进行优化,对营运资金内涵的认识不够深入。例如,Fess(1966)指出过去营运资金仅仅被用来衡量企业发生清算时短期资产对短期债务的偿付能力,而他认为营运资金的关注重点应该从“清算观”转移到“经营周期观”,即营运资金被用于衡量在公司经营周期内产生的资金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但这实际上仍将营运资金限定为流动资产总额,而且没有对营运资金各组成项目进行综合考虑。Knight(1972)指出,由于不确定性和复杂的相互关系的存在,分析和最优化应该被模拟和满意化而取代。单独研究每项流动资产的最优化是不恰当的,应当将投放到各项流动资产上的投资综合起来进行研究,而其决策的性质不应当是最优化,而应该是满意化。研究在EOQ(经济订货量模型)的基础上,放宽了确定性和独立性的假设前提,设计了考虑保险储备的订货模型,还设计了模拟的存货-应收账款模型和考虑了保险储备的现金模型。JohnJ.Hampton和CeciliaL.Wagner于1989年出版了《营运资金管理》一书,其内容已经不仅包括存货、应收款项等流动资产管理,而且拓展到了信用评级、短期融资、消费者信贷等内容,为之后的营运资金管理理论提供了基本研究框架。Etiennotetal.(2012)对营运资金概念进行了新的阐述,认为“营运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长期负债+所有者权益)-非流动资产”,将营运资金理解为企业的一个筹资选择,即长期资本对经营性融资需求的满足。这样一来,营运资金管理也就成了企业资本结构决策的一部分。此外,他还提出了与营运资金筹资概念相对应的投资概念,即经营性融资需求(FNO),并指出营运资金作为一种筹资选择应该与FNO融资需求综合起来进行考虑。

二、营运资金管理的绩效评价

总体上,国外对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衡量与评价方法的选择与营运资金管理内容的变迁相适应,从孤立地考察营运资金各组成部分的管理绩效,逐步向注重营运资金各项目之间的联系、综合地评价营运资金的整体绩效转变。早期对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衡量主要使用流动资产周转指标。如应收账款周转期(周转率)、存货周转期(周转率)等。但孤立的绩效评价指标容易引导财务管理者片面地注重某一要素的管理水平和绩效,并不能促进营运资金管理的整体优化。RichardsVD.和EugeneJ.Laughlin(1980)首次提出现金周转期(CCC)分析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将其定义为:现金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Gentryetal.(1990)在CCC的基础上,提出了加权现金周转期(WCCC)指标,不仅考虑了现金周期各个阶段的占用天数,也考虑了现金周期各个阶段的资金占用量。Hofmannetal.(2010)提出基于供应链的现金周转期模型,加入股东价值增加(SVA)作为主要绩效衡量指标。自1997年始,美国REL咨询公司和CFO杂志开始对美国最大的1000家企业开展营运资金调查,最初采用营运资金周转期(DWC)和变现效率(CCE)两个指标的等权平均对企业进行排名。营运资金周转期指标实质上与现金周期指标相同,变现效率指标则被定义为经营现金流量除以销售收入。2003年后,营运资金周转期成为该营运资金管理调查采用的唯一绩效评价指标(王竹泉等,2007)。Azhagaiahetal.(2009)和Chintaetal.(2010)结合绩效指标(PI)、利用指标(UI)和效率指标(EI)三个指标,分析不同规模的企业对营运资金利用的趋势和模式。其中,绩效指标衡量营运资金的平均管理水平;利用指标衡量利用营运资金增加销售收入的能力;效率指标是前两者的乘积,衡量营运资金的综合管理利用效率。

三、营运资金管理的影响因素研究

营运资金管理的影响因素,其主要目的是识别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核心驱动因素,以促进企业更好地提高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和更准确地预测营运资金持有水平。目前,国外关于营运资金管理影响因素的研究多以实证研究为主,从宏观和微观两大层面展开。第一,宏观层面影响因素。Guthmann(1934)分析了1929~1932年经济大萧条发生前后西方国家主要工业企业的存货、应收账款、货币资金等短期资产和短期负债的变化,发现经济周期等宏观经济环境的会对营运资金管理产生重要影响;HarrisonDvidD.etal.(1983)通过分析某公司在1982年通货膨胀形势下的营运资金管理案例,探讨通货膨胀对营运资金的影响。Baumetal.(2006)研究发现由于宏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日益加大,干扰了管理者准确评估公司特定信息的能力,使得现金持有量的横截面离差缩小了。Sathyamoorthietal.(2008)调查发现在经济波动比较大的环境下,企业倾向于选择保守的营运资金管理模式。Duggaletal.(2012)探讨了金融危机对营运资金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在2010年持有比2007年更多的现金和短期投资;大多数行业都增加了净营运资金投资。Etiennotetal.(2012)通过对亚、欧、北美和拉丁美洲2000-2007年20,515个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不同区域、行业、国家的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水平和模式差异很大。第二,微观层面的影响因素。Nunnetal.(1981)用实证方法分析了企业的五大主要战略因素对营运资金管理的影响:生产因素中的生产模式、资本密集度和生产线宽度等都会影响营运资金管理,销售因素中的广告费用/销售额与营运资金负相关,存货计价等会计方法的选择也对营运资金管理产生影响,竞争地位因素中市场份额与营运资金负相关,外向型企业以及行业集中度高的企业,营运资金持有量较多。Mossetal.(1993)研究发现,企业规模和营运资金管理绩效显著正相关。Jeng-Renetal.(2006)研究发现,企业规模和企业的现金结余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企业的成长性和净现金结余呈正相关关系。Salawuetal.(2007)研究发现资本运作的行业惯例会影响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策略。Naziretal.(2009)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企业经营周期、ROA、托宾Q值、杠杆水平等因素与营运资金需求量显著相关;HillM.etal.(2010)研究发现,销售的不确定性,高成本的外部融资以及财务困境促使企业追求更加激进的营运资金管理策略。Kamaletal.(2012)的研究结果表明,销售增长率、企业规模和杠杆水平与营运资金周转期显著相关。

四、营运资金管理的方法

KeithV.Smith(1973)在回顾前人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八个有代表性的营运资金管理方法:总体推断法、约束条件法和成本平衡法都是局部模型;概率模型法和组合理论法则更多地考虑未来的不确定性和要素间的相互依赖性对营运资金的影响;而数学规划法、多重目标法和财务模拟法则从一个更广泛和系统的角度来对营运资金进行管理。这八种方法对之后的营运资金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都产生了深远影响。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基于供应链优化的营运资金管理成为理论界与实务界关注的重点。REL咨询公司和CFO杂志自2001年起就一直倡导将供应链企业关系作为营运资金管理的重点,认为企业需要加强与客户和供应商的协作与配合,实现供应链企业的共赢。根据营运资金解决方案提供商Demica的调查报告(2010),欧洲公司正面临无法获得应付账款展期、供应商失败的潜在危险、信贷成本上升等一系列困难,供应链金融(SCF)作为释放营运资金的替代性融资方式而得到青睐,SCF不仅可以缓解企业目前信贷条件紧缩的压力,更重要的是可以提前筹集资金。Lind.Letal.(2012)指出,当前的市场竞争已经从企业之间的竞争发展为价值链之间的竞争,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提升需要通过价值链优化,企业利用财务价值链分析法可以从价值链全盘视角来进行营运资金管理:一方面可以通过与竞争对手的比较认清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另一方面还可以找寻价值链上最有效率的合作伙伴。电子商务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推动下日益发展,为营运资金管理提供了新途径。Baueretal.(2007)指出EIPP系统(电子票据展示和支付系统)使得票据处理流程化,促进企业在获得供应商付款折扣方面处于更有利的地位,还可以为企业提供一个更广泛的供应商基础,以战略性地选择谈判供应商。DeniseBedell(2011)指出,ERP(企业资源规划系统)和TMSs(资金管理系统)等先进系统的应用可以将营运资金管理置于业务发展的大背景下,为资金管理提供业务数据,以提高业务-财务一体化管理水平。Yen-SenNietal.(2012)分析了电子商务对台湾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影响,发现实施B2B电子金流C计划(即在已有的电子供应链基础上,整合银行等金融机构向价值链核心企业和节点企业提供账单管理、全球存货管理、融资支持等服务),可以提高供应链现金流的效率、效果。

五、结论

营运资金管理具有较强的实务性,从国外营运资金管理的相关研究来看,学术界与实务界均对营运资金管理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探讨,理论创新与实务发展相辅相成。营运资金管理的内容和绩效评价,都经历了从孤立地考察营运资金各要素管理向综合地考虑营运资金协同管理转变;营运资金管理的影响因素研究多以实证研究为主,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展开,经济危机影响下,营运资金的宏观经济后果等新课题也逐步开展,但各因素对营运资金管理的内在影响机制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营运资金管理的方法日益多样和创新,最初以封闭的数学规划、局部模型为主,后来逐步实现与供应链优化、供应链金融相结合,实现协同效应,近年来,电子商务的推广又为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提升开辟了新的途径。国外营运资金管理的先进理论和方法,可以为我国开展营运资金管理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第一,界定营运资金基本内涵和内容。对企业营运资金基本内涵的分析和探讨是营运资金管理的源头和基础。关于营运资金基本内涵的理解集中于以下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营运资金是企业的流动资产总额;另一种观点则从资金需求净额(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差)的角度来理解营运资金。在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对营运资金的理解应与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的开展相适应,区分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和投资活动营运资金;应从资金需求和资金融通两个角度探讨其基本内涵,营运资金作为企业的一个筹资选择,需要与企业经营性资金净需求起来进行考虑。在此基础上,应系统地考虑营运资金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从封闭的营运资金要素管理向开放的营运资金渠道协同管理转变。第二,完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是提高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重要前提。与营运资金管理的基本内涵和内容相适应,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应系统地评价营运资金供应链和渠道管理的整体绩效,对企业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营运资金管理水平进行综合考察,以体现业务-财务一体化的管理理念;引导企业关注营运资金融资结构及其对经营性资金净需求的满足情况。在此基础上,将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体系与激励措施挂钩,明确各部门责任,提高供应链管理人员的财务技能,以从根本上促进营业资金管理绩效的提升。第三,探索营运资金管理的驱动因素及影响机制。研究营运资金管理的宏观和微观影响因素,可以更好地识别营运资金管理绩效提升的核心驱动因素,引导企业在选择营运资金管理模式时,除了考虑所处行业、自身规模、生产模式、杠杆水平、销售增长率等微观层面的影响因素外,更注重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因素等经营环境动态,以使营运资金管理策略顺应经济发展环境变化。在此基础上,应更深入地研究各因素对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影响机制,以促进企业更有针对性地调整营运资金管理策略和更准确地预测营运资金持有水平。第四,创新基于供应链的营运资金管理模式。当前的市场竞争已经从企业之间发展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单个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需要通过价值链整体优化来提升,营运资金管理应突破企业自身,从供应链全局视角来进行管理和协调。在此基础上,企业应结合业务流程再造、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金融、商业模式管理等战略性管理决策,创新营运资金管理模式,提高业务-财务一体化水平,降低供应链不确定性风险。同时,积极打造供应链电子商务平台,强化现金流的预测、最优化付款时间、更多地运用采购卡和应付账款自动化等电子手段对营运资金实时控制,最终提高供应链现金流的效率、效果,实现供应链企业间现金流、物流、信息流的有机整合。

营运资金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零流动收益风险途径

以零营运资金为目标,对企业的营运资金实行“零营运资金管理”的方法,已成为90年代以来企业财务管理中一项卓有成效的方法。在我国随着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深化和企业经营管理的加强,企业理财的重要性也与日俱增,因此,“零营运资金管理”的方法,对我国企业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营运资金的管理问题

营运资金,从会计的角度看,是指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差额。会计上不强调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关系,而只是用它们的差额来反映一个企业的偿债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不利于财务人员对营运资金的管理和认识;从财务角度看营运资金应该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关系的总和,在这里“总和”不是数额的加总,而是关系的反映,这有利于财务人员意识到,对营运资金的管理要注意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这两个方面的问题。

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以内可超过一年的营业周期内实现变现或运用的资产,流动资产具有占用时间短、周转快、易变现等特点。企业拥有较多的流动资产,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财务风险。流动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上主要包括以下项目: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和存货。

流动负债是指需要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流动负债又称短期融资,具有成本低、偿还期短的特点,必须认真进行管理,否则,将使企业承受较大的风险。流动负债主要包括以下项目: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应付工资、应付税金及未交利润等。

为了有效地管理企业的营运资金,必须研究营运资金的特点,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营运资金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周转时间短。根据这一特点,说明营运资金可以通过短期筹资方式加以解决。

2非现金形态的营运资金如存货、应收账款、短期有价证券容易变现,这一点对企业应付临时性的资金需求有重要意义。

3数量具有波动性。流动资产或流动负债容易受内外条件的影响,数量的波动往往很大。

4来源具有多样性。营运资金的需求问题既可通过长期筹资方式解决,也可通过短期筹资方式解决。仅短期筹资就有:银行短期借款、短期融资、商业信用、票据贴现等多种方式。

财务上的营运资金管理着重于投资,即企业在流动资产上的投资额。因而,要了解“零营运资金管理”的基本原理,就要首先了解营运资金的重要性。

营运资金管理是对企业流动资产及流动负债的管理。一个企业要维持正常的运转就必须要拥有适量的营运资金,因此,营运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调查,公司财务经理有60%的时间都用于营运资金管理。要搞好营运资金管理,必须解决好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两个方面的问题,换句话说,就是下面两个问题:

第一,企业应该投资多少在流动资产上,即资金运用的管理。主要包括现金管理、应收账款管理和存货管理。

第二,企业应该怎样来进行流动资产的融资,即资金筹措的管理。包括银行短期借款的管理和商业信用的管理。

可见,营运资金管理的核心内容就是对资金运用和资金筹措的管理。

二“零营运资金管理”的基本原理

“零营运资金管理”的基本原理,就是从营运资金管理的着重点出发,在满足企业对流动资产基本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企业在流动资产上的投资额,并大量地利用短期负债进行流动资产的融资。“零营运资金管理”是一种极限式的管理,它并不是要求营运资金真的为零,而是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尽量使营运资金趋于最小的管理模式。“零营运资金管理”属于营运资金管理决策方法中的风险性决策方法,这种方法的显著特点是:能使企业处于较高的盈利水平,但同时企业承受的风险也大,即所谓的高盈利、高风险。具体表现为:

1丰富的收益。一般而言,流动资产的盈利能力低于固定资产,短期投资的盈利低于长期投资。如工业企业运用劳动资料(厂房、机器设备等)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通过销售转化为应收账款或现金,最终可为企业带来利润。因此,通常将固定资产称为盈利性资产。与此相比,流动资产虽然也是生产经营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除有价证券外,现金、应收账款、存货等流动资产只是为企业再生产活动正常提供必要的条件,它们本身并不具有直接的盈利性。又因为短期负债对债权人来说偿还的日期短、风险小,所以要求的利率就低,而债权人的利率就是债务人的成本,因此,短期负债的资金成本小于长期负债的资金成本。

把企业在货币资金、短期有价证券、应收账款和存货等流动资产上的投资尽量降低到最低限度,可以减少基本无报酬的货币资金和报酬较低的短期有价证券,将这些资金用于报酬较高的长期投资,以增加企业的收益;同时减少存货可使成本下降;减少应收账款可降低应收账款费用以及坏账损失。大量地利用短期负债可降低企业的资金成本,而且短期负债的弹性大、办理速度快,能及时弥补企业流动资产的短缺。显然,由于降低了企业在流动资产上的投资,就可以使企业减少流动资金占用,加速资金周转,降低费用,从而可以增加企业盈利。

2潜在的风险。从风险性分析,固定资产投资的风险大于流动资产。由流动资产比固定资产更易于变现,其潜在亏损的可能性或风险就小于固定资产。当然,固定资产也可通过在市场上出售将其变为现金,但固定资产为企业的主要生产手段,如将其出售,则企业将不复存在。因此,除了不需用固定资产出售转让外,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固定资产未到迫不得已时(如面临破产)是不会出售的。所以,企业固定资产的变现能力较低。企业在一定时期持有的流动资产越多,承担的风险相对越小;反之,企业持有的流动资产越少,所承担的风险也就越大。另外,大量地利用短期负债,同样也可能导致风险的增加。一般来说,短期筹资的风险要比长期筹资要大。这是因为:第一,短期资金的到期日近,可能产生不能按时清偿的风险。例如,企业进行一项为期三年的投资,而只有在第三年才能会有现金流入,这时企业如果利用短期筹资,在第一、第二年里,企业就会面临很大的风险,因为企业的投资项目还没有为企业带来收益。但如果企业采用为期五年的长期筹资的话,企业就会从容地利用该投资项目产生的收益来偿还负债了。第二,短期负债在利息成本方面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如果采用长期筹资来融通资金,企业能明确地知道整个资金使用期间的利?

根据上面的观点,“零营运资金管理”原理的应用将使用权企业面临较大的风险。首先,企业有延期风险,即企业在到期日不能偿还债务的风险。如果企业需要延期,但会由于一些无法预料的因素而不能延期,如当短期负债到期时,企业的经营善变坏,以至债权人不肯延期;或在延期时,正好赶上国家经济不景气,市场上资金私有制,而无法继续延期;其次,短期负债利率的具有很大的波动性,企业无法预测资金成本,也就无法控制利息成本;再次,企业为了减少应收账款,变信用销售为现金销售,可能会丧失客户,从而影响销售的增长。

尽管存在着高风险,但“零营运资金管理”仍不失为一种管理资金的有效方法。“零营运资金管理”在具体操作上,以零营运资金为目标,着重衡量营运资金的运用效果,通过营运资金与总营业额比值的高低来判断一个企业在营运资金管理方面的业绩和水准。由于“零营运资金管理”的基本出发点是尽可能地降低在流动资产上的投资额,因而营运资金在总营业额中所占的比重越少越好。这就是“零营运资金管理”的含义所在。“零营运资金管理”强调的是资金的使用效益。如果资金过多地滞留在流动资金形态上,就会使企业的整个盈利降低。简而言之,“零营运资金管理”就是将营运资金视为投入资金成本,要以最小的流动资产投入获取最大的销售收入。

三实现“零营运资金管理”的有效途径

为了企业能够实现“零营运资金管理”,同样要从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两个方面着手。对流动资产来说,就是要尽量减少在流动资产上的投资额,加速资金周转;对流动负债来说,则是要有畅通的筹措短期资金的渠道,以便满足企业的日常运作需求,同时也要考虑短期资金成本的问题。下面分别从两个方面论述:

降低营运资金在总营业额中所占的比重的有效途径是,加速货币资金的周转循环。根据货币资金周转循环周期的时间长短,可以预测企业对流动资金的需求量。例如,企业用货币资金来购买原材料,原材料被加工成产成品,一部分产成品,企业通过现销渠道又把它马上转变为货币资金;而其它的产成品,企业通过信用销售的渠道,把它变为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则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收账变为货币资金。

通过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企业的运作情况对货币资金投资的影响。如果企业在生产产成品上花费较长的时间,那么企业就得增加货币资金投资。从原材料变成产成品,再完成产品销售所需要的这段时间,我们称为存货周转期。企业运作能给货币资金投资带来另一种影响的是企业的销售策略,如果企业是运用现销方式销售产品,那么企业就不需要保留很多货币资金;但如果企业有信用交易的话,那它就得需要有较多的货币资金投入。因为这里存在着应收账款周转问题。当然,企业也可在购买存货时欠账,这就是说企业要推迟付款,如果可欠很长时间的账,那么货币资金投资的需求量就减少,这段延迟付款的时间称为展延的应付账款周转期。一般来说,企业货币资金的周转公式为:

货币资金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展延的应付账款周转期

从上面的公式,我们可以看出要想减少货币周转期,从而使流动资产上占用的货币资金减少,实现“零营运资金管理”,就得从存货管理、应收账款管理和应付账款管理三个方面着手。对于存货管理,一方面要加强销售,通过销售的增长来减小存货周转期;另一个方面要通过确定订货成本、采购成本以及储存成本计算经济批量,控制在存货上占用的资金,使之最小。对于应收账款管理,在信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企业要制定合理的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收账政策;通过这些措施来鼓励客户尽早交付货款,从而加速应付账款的周转。展延的应付账款的管理,一般来说,企业越是拖延付款的时间就越对企业有利,但由于延期付款可能引起企业的信誉恶化,所以企业必须通过仔细的衡量、比较多种方案后再做出决定,选择对企业最为有利的方案。

流动负债即企业的短期融资问题是企业进行“零营运资金管理”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企业要想得到短期资金主要有两条渠道:一个是商业信用,另一个是短期银行借款。

商业信用是指在商品交易中以延期付款或预收货款进行购销活动而形成的借贷关系,它是企业直接的信用行为。商业信用产生于商品交换之中,其具体形式主要是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等。据有关资料统计,这种短期筹资在许多企业中达流动负债的40%左右,它是企业重要的短期资金来源。商业信用筹资有一定的优点:

(1)商业信用非常方便。因为商业信用与商品买卖同时进行,属于一种自然性融资,不用作非常正规的安排。而且不需办理手续,一般也不附加条件,使用比较方便;

(2)使用灵活且具有弹性,企业可根据某个时期内所需资金的多少,灵活掌握;

(3)若没有现金折扣,或者企业不放弃现金折扣,以及使用不带息的应付票据,则企业利用商业筹资并不产生筹资成本。

其主要缺点是:

(1)其期限较短,尤其是应付账款,不利于企业对资金的统筹运用;

(2)对应付账款而言,若放弃现金折扣,则需负担较高的成本。对应付票据而言,若不带息,可利用的机会极少,若带息则成本较高;

(3)在法制不健全的情况下,若公司缺乏信誉,容易造成公司之间相互拖欠,影响资金运转。

短期银行借款是企业根据借款合同向银行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借入的款项。在我国,短期银行借款是绝大多数企业短期资金的主要来源。我国目前短期银行借款的目的和用途可分为周转借款、临时借款、结算借款、贴现借款等。

短期很行借款的优点有:

(1)银行资金充足,实力雄厚,能随时为企业提供较多的短期贷款。对于季节性和临时性的资金需求,采用银行短期借款尤为方便。而那些规模大、信誉好的大企业,更可以较低的利率借入资金。

(2)银行短期借款具有较好的弹性,可在资金需要增加时借入,在资金需要减少时还款。

短期银行借款的缺点主要有:

(1)资金成本较高。采用银行短期借款成本比较高,不仅不能与商业信用相比,与短期融资券相比也高出许多。而抵押借款因需要支付管理和服务费用,成本更高。

(2)限制较多。向银行借款,银行要对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状况进行调查以后才能决定是否贷款,有些银行还要对企业有一定的控制权,要企业把流动比率、负债比率维持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这些都有会构成对企业的限制。

企业筹集短期资金的渠道还有短期融资券、应交税金、应交利润、应付工资、应付费用、票据贴现等多种形式,但无论采用哪种筹资方式,都有其优点和缺点。为了能够实现“零营运资金管理”,企业的财务人员一定要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选择筹资组合,在尽可能多地使用流动负债的基础上,要注意企业的清偿能力,保证企业的信誉,这样才能给企业带来最大的收益。

四“零营运资金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目前,我国企业制度的改革正在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已经起步,金融市场正在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金融正逐步走向国际化,这是我国企业加强营运资金管理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从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来看,有相当数量的企业管理水准低下,经营不善,销售不畅,产品积压,资金短缺,这是我国企业进行营运资金管理所处的内部环境。在这种情况下,运用“零营运资金管理”的基本原理,我国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管理:

1改善企业的生产条件,缩短企业的生产时间。目前,大多数国有企业技术落后、设备陈旧,严重影响了产品的生产效率,延长了产品生产所用的时间,也就减慢了资金周转,使一部分不必要的资金被占用在生产领域中。因此,企业财务人员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提供资金为企业选购先进设备,以此来加速营运资金周转。同时,也要严格的控制生产过程中在产品、半成品的数量,加强企业的成本核算与控制,使在产品、半成品等在各个工序间顺利地流转,减少生产过程的停滞。

2存货积压过多的企业,首先应从打开销售渠道上下功夫,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善于分析研究企业的市场环境,制定有利于促进销售增长的信用政策,扩大销售,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其次,在实施应收账款尽早收账的策略中,学会运用最佳现金折扣法,尽可能地使现金折扣所产生的边际利润刚好等于其边际成本,既促使客户尽早地付款,又可使企业为此付出的代价达到最低。

3灵活选择结算方式,保持资金畅通。由于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还没有完全展开,银行结算方式落后,结算秩序混乱,跨银行、跨系统地款项支付要受到银行限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资金的流动。而且,每到考核时点如季末、年末,各商业银行便千方百计地保护自己的存款,导致企业大量的货币资金被积压,形成一种不必要的沉淀资金,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企业的资金紧张局面。因此只有灵活的选择转账、商业汇票等结算方式,才能更好地加速营运资金的周转,实现“零营运资金管理”。

4企业应重视加强对流动负债的管理,学会充分地利用短期资金融资方式,以缓解企业紧迫的资金短缺困扰。例如,企业本来要用长期资金来融资的一些项目,由于金融市场不景气,企业借不到长期资金,可以暂时利用短期资金,等到将来金融市场好转再用长期资金替代。当前企业可采用的短期融资方式主要是商业信用和银行短期借款。企业要注意充分发挥短期资金融资的优点,管好、用好短期资金,努力经营,增加盈利,保持企业良好的财务状况,尽可能地避免或降低短期资金融资的高风险。

综上所述,对企业的营运资金实行“零营运资金管理”,力求达到零营运资金的目标,其实质是提高资金的运用效益,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产出,这一思路与投入产出理论中的“资源最佳配置”原则是一致的。因此,可以说“零营运资金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管理资金的思路,在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中,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实用价值,这一方法的应用前景值得我们去探讨和研究。

参考书目:荆新。《财务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月12月第2版夏乐书。

《公司财务理财学》,中国政治经济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张绍学。

《现代公司理财学》,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年9月第1版罗福凯。

《公司财务管理》,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7年11月第1版尹书亭。

《现代企业理财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8月第1版谷祺。

《财务管理》,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月12月第3版[美]道格拉斯。K.爱默瑞。

《公司财务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第1版向平。

《浅谈“零营运资金管理”》,

《财会月刊》,1997年第8期毛付根。

《论营运资金管理的基本原理》,

《会计研究》,1995年第1期邱元荣。

《营运资金与财务状况变动表的关系》,

营运资金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本文采用描述统计的方法选取饲料行业2012年在深交所和上交所上市的A股非ST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营运资金管理的状况。剔除存在异常数据,相关参数无法计算的公司,进入研究样本的公司共9家,分析数据来源于2009年~2012年9家饲料行业上市公司年报。鉴于营运资金管理资金结构平衡、财务弹性与经营效率及衡量风险与收益的原则,选取营运资金充足率,销售对营运资金比率、长期债务与营运资金比率,营运资金主营业务利润率和营运资金销售百分比作为评价指标。

2结果与分析

2.1效率分析

营运资金充足率反映营运资金的充足程度,一般情况下该比率说明企业营运资金充裕,但比率过大则可能是企业存在资金呆滞的现象,营运资金不足,财务风险增大。销售对营运资金比率用于衡量企业的营运能力,比率高说明企业能以较少的营运资金带来较多的销售收入,营运资金运行有效率,但比率过高,可能是企业营运资金不足,相反则反映企业营运资金运行效率低。表1和表2分别列出的是9家饲料行业上市公司2009年~2012年营运资金充足率和销售对营运资金比率。海大集团和中牧股份营运资金较为充足,海大集团连续三年营运资金充足率均大于1,中牧股份保持1左右,海大集团今后应注意营运资金运行中的风险,资金管理应更稳健,中牧股份营运资金使用效率一般,但结合营运资金充足率和销售对营运资金比率可以发现该公司管理较为稳健。荣华实业营运资金使用效率略低,营运资金充足率略高,应注意可能出现资金呆滞的现象。新希望销售对营运资金比率过高,营运资金充足率低,说明企业营运资金不足,在没有其他资金可用时,可能造成不利后果。正虹科技营运资金充足率低,销售对营运资金比率2009年~2011年过低、2012年过高,这说明其2009年~2011年营运资金使用效率不高,而2012年又出现了营运资金不足的现象。天邦股份、正邦科技和通威股份销售对营运资金比率忽高忽低,说明这3家公司营运资金使用效率极不稳定,

2.2结构分析

长期债务接近到期日时就会变为企业的流动负债,需要流动资产来偿还。确保营运资金小于长期债务,流动资产大于流动负债,可以增强债权人收回贷款的信心。长期债务与营运资金比率低反映企业拥有较强的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但该比率过低则显示企业未能充分利用财务杠杆进行有效融资。9家饲料行业上市公司2009年~2012年长期债务与营运资金比率如表3所示。从表3可以看出除通威股份外各公司长期债务与营运资金比率均较低,说明饲料行业上市公司利用长期债务融资的较少,虽然偿债压力小,但也说明这些企业未能合理运用财务杠杆融资,融资策略稍显保守。新希望2009年~2010年债务与营运资金比率较低,2011年~2012年上升说明其偿债压力变大但开始注意利用财务杠杆融资,通威股份的指标表明企业偿债能力不稳定。正虹科技和通威股份的长期债务与营运资金比率较低,已开始注重财务杠杆融资,降低成本。天邦股份、正虹科技则相反,这几家公司偿债能力都不太稳定。海大集团、中牧股份和天康生物长期债务与营运资金比率低显示其偿债能力较强且比较稳定。在营运资金融资策略方面9家饲料行业上市公司中2011年和2012年荣华实业营运资金充足率都保持在2左右,数值偏高,营运资金较为充足,但销售对营运资金比率仅在1左右徘徊,营运资金使用效率偏低,总体看其两项指标比较均衡、合理,风险可控,而企业保持了合适的营运资金持有量,属稳健型营运资金融资策略。中牧股份营运资金充足率在1左右,显示营运资金充足,销售对营运资金比率高于1,各项指标良好,风险控制较好,资金结构合理,采用激进型融资策略。新希望、天康生物营运资金持有量较小,依靠商业信用融通流动资产,采用配合型偏激进融资策略,增强了企业盈利能力,提高了营运资金运用效率。而通威股份和正虹科技的融资策略则完成了由偏激进型向配合型偏激进型的转换,企业能及时加强营运资金管理,提高营运资金管理的绩效。天邦股份和正邦科技融资策略则由配合型偏激进向偏激进转换,可能企业的诉求是由于营运资金的充分使用而带来的销售增长和营运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但需注意由此而产生的企业营运资金不足的风险。海大集团融资策略是由稳健型向配合型偏激进转换,这可能源自企业的战略调整但也要注意保持合理的营运资金持有量。

2.3风险与收益分析

主营业务利润剔除了净利润中包含的非正常非经常性的项目,可以更精准地评估企业的获利能力。营运资金主营业务利润率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比率高显示企业能以较少的营运资金带来较多的利润,营运资金运行有效,相反营运资金运行效率低,出现资金呆滞现象。9家饲料行业上市公司2009年~2012年营运资金主营业务利润率如表4所示。通过分析对比表2,表4数据可以看出海大集团,中牧股份和天康生物销售对营运资金比率和营运资金主营业务利润率虽然都不高但较稳定且为正值,说明企业营运能力稳定。中牧股份和天康生物利能力相对较好,营运资金主营业务利率在几家公司中也较高,通威股份营运资金主营业利润率虽然不高但比较稳定。新希望、正邦科技、正虹科技2012年相比2009年,2010年和2011年三年的变化较大。新希望和正虹科技盈利能力有所增强,但还不够稳定,而且其销售对营运资金比率过高,可能是营运资金不足造成,在没有其他资金可运用时有可能导致企业破产或者其他问题。其他公司的指标偏低,显示营运资金的资金运行效率较低。总的来说,饲料行业上市公司销售对营运资金比率还是远高于营运资金主营业务利润率,说明饲料行业生产成本较高,存在较大的成本压缩空间,饲料行业上市公司应加强成本管理,保持存货持最佳持有量,材料和产品配比,在生产和销售的各个环节坚持不浪费不必要的营运资金,营运资金管理水平以改进,提高盈利能力,从而扩大企业利润。营运资金需求是指经营中资金占用和资金来源的差额。企业经营中营运资金需求可以体现资金供给和需求是否平衡。营运资金销售百分比可以反映出企业营运资金运行的效率。9家饲料行业上市公司2009年~2012年营运资金销售百分比如表5所示。由表5可以看出天康生物营运资金销售百分比与行业均值较为接近,其营运资金供需平衡且营运资金周转速度较高。其他企业总体来看指标值都不高,个别公司如正邦科技2009年和荣华实业2011年指标值偏高,但应注意出现营运资金需求大但来源不足。

3讨论

由上述分析可知,饲料行业上市公司普遍缺乏对营运资金的有效管理。由以上分析发现,天康生物、海大集团、中牧股份在2009年~2012年各项指标总体来看较稳定,表明企业经营情况稳定,营运资金管理政策无较大变化,其余公司各年指标变动较大尤其是新希望和正虹科技,说明其公司政策及经营环境的变化大,发展不稳定,营运资金运行风险较大,营运资金运用效率有所下降,缺乏有效的营运资金管理手段,未能合理运用营运资金相关指标分析,改进营运资金管理水平。整体上饲料行业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还处于较低的水平,企业对营运资金缺乏有效管理,管理政策变化较大不够稳定,应通过提高企业营运能力、盈利能力、融资投资能力来增强营运资金管理水平。饲料行业上市公司应保持合理的营运资金持有量,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做到企业价值最大化,结合自身资金运行规模、经营理念、经营环境、风险意识等制定企业合理的营运资金持有量,并细化到不同环节不同部门上提高资金运行效率,使其不断增值。降低采购成本,保持材料和产品之间的配比,加快存货周转、应收账款的周转,提高流动资金的使用效率。在饲料行业上市公司整体上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的情况下更应注意保持合理营运资金持有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企业的盈利能力是利用各种资源赚取利润的能力,是企业营销能力、获取现金能力、降低成本能力及规避风险能力的综合体现,也是企业经营结果的具体表现。饲料行业上市公司在日常资金管理过程中应不断加强资金的盈利能力,从而扩大企业规模,通过销售对营运资金比率与营运资金主营业务利润率可以看到饲料行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不稳,还有很大成本压缩空间,整体盈利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饲料行业上市公司应保持稳定的获利水平,压缩成本、保持存货最佳持有量,加强销售,建立信用政策、加大对应收账款的回收力度,可以建立按应收账款回收金额高低对人员进行奖励的机制。融资策略与经营战略、投资战略密切相关,应该结合饲料行业上市公司不同阶段经营战略和投资战略的不同安排制定相应的融资策略,从企业的经营特点与财务安排来制定相应的投资融资策略,还要考虑企业的的偿债能力,在保持一定现金持有水平下充分利用财务杠杆达到以低的资金成本获得较大的利润。目前饲料行业上市公司长期债务与营运资金比率均较低,偿债能力强了,但也说明没有很好利用财务杠杆有效融资,融资政策偏向保守。饲料行业上市公司可以基于行业平均负债水平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及市场状态确定负债水平,融资安排方面注重长期利益,投放企业熟悉的领域,这样能够有效利用资金去影响主业的发展。在保持合适现金持有量水平时可借助多种方式融通资金,同时,应注意提高债务的清偿能力。同时,饲料行业上市公司应强化企业资金成本的控制,减少不必要的消耗,编制资金预算防止营运资金被挪用或占用,提高资金使用的计划性,合理调剂资金余缺,加强预算的控制和约束力等多种手段提升饲料行业上市公司整体的营运资金管理水平。

营运资金管理论文范文第7篇

营运资本的性质和特征等基础理论研究,虽然可浸润财务管理思想,拓展财务活动领域,开阔财务经理视野,但基础研究确实是一件十分困难和复杂的工作,即使历经长时间艰苦奋斗和努力劳作,也难以有新的发现。尤其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背景下,学术研究也已由学校和学术组织下达计划改为研究者自主开发,于是,财务管理基础理论研究者依靠企业和政府资助经费,其基础研究近乎难以为继。然而,我国营运资本管理实践却极为丰富,一些公司利用技术创新与组织创新,以及经营方式和商业模式的重大变化,完全颠覆了传统流动资金管理的做法。如松下公司、GE公司、戴尔公司和海尔公司等一些知名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实现了零库存和零净营运资本,与客户实现零距离。苏宁电器因其巨额的负营运资本而备受关注。企业以订单为中心,在拿到订单之后再组织生产,可极大地减少存货及其高额成本。企业之间的竞争,已从直接市场竞争转向客户竞争。很多企业通过实施JIT采购、JIT送料、JIT配送,实现零库存目标。显然,在现代化生产方式下,营运资本开始成为公司日常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基于此,人们不仅要问:既然营运资本可以为零,那么,还需要对营运资本进行财务管理吗?学术界还有必要继续研究营运资本理论吗?仅有实践的发展和应用研究的进步,是否还需要基础研究呢?对此,由中国会计学会和中国海洋大学联合创建的中国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中心,给出了部分答案。该研究中心每年出版《营运资金管理发展报告》和“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绩效排行榜”,持续举办“营运资金管理论坛”,并开通了“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数据库”, 描述、再现、解释和指导企业的营运资本管理实践,为推进企业营运资本管理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但该研究中心的工作主要涵盖学术和实务两个方面,并非纯粹的学术理论研究,因而至今难以平息人们对“营运资本为零”的理论追问。

营运资本是公司关于短期资产投资所形成的货币财务资本,它体现着企业周转性资产的规模大小及其配置和优化程度。企业零距离管理实际就是企业与市场零距离,生产人员根据用户需求拿到订单,以最快的速度满足需求。一些员工的工作地点不在企业而在市场,直接面对客户,以用户为服务对象。这种因服务时间极度压缩而使企业产品不会积压,从而减少产成品的库存,同时也节约了商品时滞成本。公司财务不再仅关注生产过程,而更关心市场流通领域。零营运资本管理不仅是公司财务部门的工作,也是一种全方位、多角度、突破企业边界的运营管理工作,并且已成为公司CFO的重要工作之一。那么,企业营运资本除了出现零库存、零净营运资本,以及变为公司的重要财务战略之外,还有哪些变化?笔者认为,科技革命引发了生产方式变迁和企业组织的重大变化,而生产方式演进与营运资本运行方式之间,存在某种内在联系。长期以来,学界研究营运资本,仅限于现金、应收账款和存货等个别项目的研究,很少从生产过程考察营运资本投入、占用、流动和回收的规律性。事实上,科学技术在企业的应用程度、生产方式网络信息化和模块化进程,与营运资本占有量存在密切联系。因此,研究营运资本管理,离不开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的变化。技术资产作为比人力资产更重要的企业新资产,与营运资本是否存在联系,确实需要给出解释。

二、营运资本文献综述

我国对营运资本问题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至70年代,著名财政学家许毅先生和黄菊波先生等前辈对流动资金运行规律的探索性研究。那时的研究主要基于计划经济的制度和实践。市场经济下的营运资本管理,则始于毛付根教授的《论营运资金管理的基本原理》(1995)一文。该文对营运资本存在的必要性、营运资本的盈利性和风险性,以及营运资本管理与资产管理的协同问题,进行了深入广泛论述。在毛教授看来,由于企业对偿付流动负债所形成的现金流出易于预测,而对流动资产转化为现金流入的预测则比较困难,因此,企业现金流入的不确定性与流出的确定性,及净现金流量难于预测和非协调一致性,将使企业必须保持一个适量的净营运资本水平。从盈利性看,与净营运资本相对应的净流动资产是以长期资本为其资本来源。基于流动资产与固定资产盈利能力上的差别,以及短期资本与长期资本筹资成本上的差别,净营运资本越多,意味着企业是以更大份额的筹资成本较高的长期资本投入到盈利能力较低的流动资产上,从而使企业整体的盈利水平相应地降低;反之亦然。从风险性看,企业陷入无力偿付到期债务而导致技术性无力清偿的可能性越大,净营运资本需求量就越大。显然,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间的差额越大,则企业陷入技术性无力清偿的可能性也就越小。可以看出,毛付根教授研究该问题的前提是大机器工业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出现和电子商务网络的形成,会计分期假设形同虚设,上述营运资本运行机制就受到挑战和破坏。不过,人们对此并未予以足够认识。如杨雄胜(2000)、汪平(2007)等学者,曾就营运资本基本原理、营运资本与企业价值之间的联系,以及营运资本与现金流量管理的关系等方面,做过深入有益的探讨,但均未涉及技术进步、供应链和生产方式变革引发营运资本需求和占用的变化。王竹泉(2005、2007、2010、2011)是近年来研究营运资本较多的学者,他提出“基于渠道管理的营运资本管理”思路,主张企业应根据采购渠道、生产渠道和营销渠道配置营运资本,测算营运资本指数,改进公司内部治理结构。该研究的原创新、前瞻性和实用性比较强,有力推进了公司财务管理工作的改善。

可以看出,虽然学界从未中断过对营运资本的研究,如Harry G. Guthmann(1933)对营运资本影响因素的论述,Charles. Cortez. Abbott(1944)对战争时期与和平时期营运资本占有量的差别分析,William Beranek(1966)对营运资本占用模式的归纳,Keith V. Smith(1973)建立了营运资本的多种管理方法,Kenneth P. Nunn(1981)将营运资本与企业战略相结合提出“部分性永久性营运资本”,以及Hyun Hanshin(1998)、Matthew D. Hill(2010)等学者将营运资本同股东价值最大化联系起来的研究,还有余绪樱教授上世纪七十年代在《工业企业财务管理》教材中对营运资本的阐述,王庆成等教授上世纪八十年代对“流动资金”的论述,但这些研究实际上都是建立在大机器工业化时代的生产方式基础之上。在现代高新技术快速发展和网络信息化生产方式下的营运资本性质及其作用,就成为财务学亟待研究的问题。以往,人们总认为营运资本是低收益资本,而流动资产是低收益或非收益性资产。但进入21世纪以来,西方很多学者将企业收益能力与营运资本占有额联系起来,并得出营运资本管理对企业盈利能力具有重要影响的结论(Trivedi Savtia,2011;Vivek U. Pimplapur, Pushparaj P. Kulkarni,2011;Hernan Etiennot, Lorenzo A. Preve, and Virginia Sarria Allende, 2012; etc.)

实际上,财务组织机构、财务功能与营运资本管理效率也存在密切联系。财务功能是财务系统对其他经济系统发生关系时的做功能力。公司财务具有维护经营过程、发现价值和创造现金流量等功能。生产方式和财务系统的存在,以及财务组织机构的设置,成为财务功能得到发挥的前提(罗福凯,2007)。而财务系统对企业其他系统做功,又是通过财务结构的工作来完成,财务结构是借助企业财务组织机构作桥梁,实现财务系统的功效和能力。财务组织机构设计的依据是企业组织和财务结构的实际情况。目前,很多企业财务组织的设计充分运用了团队工作原理,公司财务组织的性质发生了很大变化,财务机构成为公司价值链的重要节点,营运资本则成为财务机构的日常管理重心。

三、营运资本的物质承担者及其特征

从公司财务视角看,资产是资本的物质承担者,资本则是资产的价值形态。在不考虑无形资产的情况下, 劳动资料是固定资产的物质承担者, 劳动对象是流动资产的物质承担者。同理, 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的价值形式就是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又称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 而流动资产的价值又称为营运资本,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差额则称为净营运资本。 那么, 营运资本就是企业的流动资金或流动资本了。显然, 研究营运资本离不开流动资产的探索。

判断一个物品是不是流动资产,不能从其自然形态出发给出定义,而要根据它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的作用加以确定。不是从自然形态上看可以成为劳动资料的所有物品都属于固定资产,只有当它们参与生产过程并在生产过程中发挥劳动手段的作用,或者保证生产过程的正常进行而作为储备的劳动手段时,才是固定资产。同样,不是从自然形态上看可以成为劳动对象的所有物品都属于流动资产,只有当它们参与生产过程并在生产过程中成为劳动者利用机器设备进行加工的劳动对象时,或者保证生产过程的正常进行而作为储备的劳动对象时,才是流动定资产。机械制造公司为了销售制造出来的机器尚未出售时,不是固定资产,而是劳动产品——流动资产;从机械制造公司运出来的机器还没有抵达购买企业时,也不是固定资产,而是库存产成品——流动资产。处在装配、安装和调试阶段的机器设备及其所有的劳动工具,还没有成为员工生产产品的工具,依然是作为劳动对象的流动资产而非固定资产。农民饲养的牛和驴,当它们被用于耕地、运输物资和繁殖牲畜的工具时,它们是固定资产;而当它们被作为加工肉制品的原材料时,它们又是流动资产。所以,一个实物究竟表现为原材料、劳动对象还是产品,完全取决于它在经营过程中发挥的特定作用和所处的地位,随着特定作用和地位的改变,其资产的性质也在改变。因此,要研究营运资本,就需要研究作为营运资本物质承担者主要成分的流动资产的特征和属性。

流动资产是相对于固定资产的一种经营性资产,其特征和属性与固定资产有别。固定资产的根本特征在于:实物形态上是整体一次性投入、退废和替换,而价值形态则是部分地渐次性转移、收回和补偿。固定资产的实物形态长期地固定在生产过程,成为生产过程中稳定的要素,它在一个或长或短的期间内,不断地反复地执行相同的职能。它一经进入生产过程就不再离开,而在执行职能时把消耗的一部分价值转移到它生产的产品之中,另一部分则仍旧固定在自身之中。固定资产的实物不流通而只是价值形式的流通。流动资产则相反或更为复杂,其基本特征是:实物形态和价值形态合而为一,当一个生产周期开始其实物和价值一次性地进入生产过程,而在生产周期结束时又一次性地离开生产过程;其实物和价值全部构成新产品的实物和价值。企业的流动资产一经进入生产过程,就很快离开生产过程而进入市场或机构及个人消费领域,其价值也一同离开生产进入市场或消费领域并同时得到补偿和收回。即流动资产及其价值是同时进入生产过程,又一同离开生产过程而进入市场的。显然,只有那些与一种产品的生产周期完全一致、在较短的时间内作为经营对象经过生产和交易过程并很快收回其全部价值的资产, 才是流动资产。所以,流动资产的支出,不仅包括原料、主要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在制半成品,以及尚未出售的产成品的资本垫支,还包括产品的市场调研费和客户订单开发费, 以及必要经营信息获取的支出。在市场经济下,如果没有市场调研获取订单和必要信息的支出, 那么,原材料购置和投入生产就会产生浪费, 生产过程难以为继。 当然, 产品研发设计支出、计件工资和加班费支出, 以及应付日常经营急需的现金储备等,也属于此类营业性资产性质。这说明, 企业的流动资产,实际上由部分实物资产、部 分货币资产, 少量客户资产和信息资产,以及部分短期人力资产等方面构成。可见,营运资本的物质承担者,包括存货和设备、货币现金、知识资产、信息资产、技术资产和人力资产等。

从价值形式和流动性的视角看,流动资本与固定资本的产生或区别,在于其经营过程中执行资本职能的资本周转方式的不同。流动资本是于产品生产过程的开始,经过原材料的投入、加工和产成品的出售,完成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业资本和货币资本等形态的一次循环和周转。其循环周转时间与产品生产时间基本一致,时间较短,一般地,在一个会计年度内会完成多个循环周转。而固定资本的循环和周转,则是少量收回的价值与产品生产时间基本一致,这少量收回的价值作为货币资本形成营运资本的一部分,其大量的价值仍然束缚在生产过程中的固定资产实物形式上;固定资本的循环周转时间也比较长,其循环周转一次的时间相当于流动资本周转数次或数十次的时间。即固定资本需要经过多个会计年度才能完成一次循环周转。可见,营运资本不仅包含流动资产价值、无形资产价值和人力资产价值,还包括少量固定资产损耗价值。而且,营运资本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它的循环周转时间较短,与一个产品的生产时间基本吻合。而从生产要素的视角看,人力资产的价值形成企业人力资本,现金、应收账款和短期证券形成企业的货币资本,存货、机器设备和厂房则构成物质资本,而技术、信息和知识等新兴资产则形成企业的技术资本、信息资本和知识资本。显然,营运资本是企业多种实时性要素资本的集合。

四、营运资本属性演进与存量的决定因素:科学技术的应用程度和生产方式的改进

由于固定资本是逐渐分次回流,并且通过流动资产作载体或中介,才能从产出价值中收回和实现,所以,一旦物质产品生产周期延滞或加长,固定资产周期所垫支的资本就会被占用较长时间,而且新的要素资本诸如人力资本、物质资本、财务资本等还要不断地垫付下去,从而增加资本投入。显然,营运资本存量的多少与固定资产的技术含量、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之间的比例有关。而固定资本的配置结构和效率决定着其单位时间内消耗流动资本的数量多少。固定资本实物形态的固定资产,其最积极部分是机器设备。机器的发展过程主要是人类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机器设备作为生产工具,最初是简单的工具如石器、木器和和铁器,经过人们改进产生了人手开动的复合工具,如制造了发动机或由风力水力等自然力开动这些工具。随后,由复合工具改造为一些简单的机器,由简单的单一机器又改进为比较先进的复杂的机器体系。此时,手工业开始进入机器大工业阶段。再后来,就是电力和电器自动化,以及计算机应用的智能高端机器装备。当以机器替代手工劳动为主的技术进步阶段,即在简单工具、复合工具和简单机器设备的生产发展时期,企业开采和加工每一单位普通原料要求有更多和更复杂的机器设备,而且,加工的原料需要经过连续的多环节工艺过程才能生产出产品,这就增加了固定资产的投资比例。相应地,流动资产的数量变化不是很多。但当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广泛深入地应用于生产活动,复杂精密的机器设备、计算机信息网络化,以及高端机械装备智能化的逐渐实现,单位时间单位固定资产所加工的劳动对象数量急剧增加,企业的流动资产存量(含有形和无形资产)开始大幅度增加。此时,营运资本存量占企业资本总额的比重迅速提升。显然,企业营运资本存量的多少,不仅与其自身循环周转特点和固定资产工作状态有关,而且与科学技术发展及其应用密切相关。

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不仅改变和调节营运资本存量与固定资本周转速度,也改变和调节着人们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使得生产组织和社会活动方式发生重大变化。如,电脑整合制造系统(CIMS)的创建,企业生产自动化制造程度的提高,企业库存量大幅降低,不仅通过电脑辅助设计系统(CAD)设计产品,而且使用电脑辅助工程系统(CAE)测试产品设计,利用电脑辅助制造系统(CAM)生产产品,即使用电脑控制机器及机器人生产产品。整个企业生产系统的所有活动,从市场供应、设计、制造到市场销售,均借用计算机技术而使整个生产业务流程自动化,并予以整合而成为一个信息系统。企业的原材料和产成品库存量趋近于零。在CAM系统中,弹性制造系统(FMS)是一种在电脑控制下,利用一组机器人和其他自动化设备,生产一批少量而多品种的产品制造系统。假如生产汽车且某一种类型的汽车有四门和两门之分,FMS可按客户需要混合生产该类汽车,不需要划分个别生产。企业生产车间不再是边角料堆撒满地,而是生产完全电子自动化或半自动化,材料浪费趋近于零,生产现场一尘不染,直接成本的降低特别是原材料成本的降低幅度和潜力几乎等于零。与此同时,管理工作也实现了办公自动化。技术和信息已成为企业必要的基础性资产,并成为营运资本新的物质承担者。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的改变,使得企业营运资本占有量急剧下降。

特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的普遍使用,企业虚拟研发、虚拟生产和虚拟销售的实行,传统基于流动资产价值的营运资本开始趋近于零。由于研发活动包括团队构建、产品和生产过程设计、结果评价、修改完善等环节,传统企业研发活动的所有环节都由自己完成,而现代企业借助外部力量,研发工作的部分甚至所有环节以虚拟化的方式运作。以美国公司为例,首先是研发团队虚拟化。该公司的T恤研发团队是由隐匿在互联网中的无数设计爱好者自发组成,这些设计者包括专业的T恤设计师,也包括非专业的T恤设计爱好者,他们成为研发团队的成员主要受两个因素驱动:一是对T恤的热爱,二是希望获取大家的关注和认同,并因此取得奖金或其他荣誉。其次,过程设计的虚拟化。传统研发活动需要研发企业自己进行过程设计,对研发目标、步骤、进程等都做统一、细致的计划和安排。在网站上,大家看到都是已经设计成形的T恤,其整个设计过程都是由隐匿在互联网中的设计师们在私下完成的,不需要做任何参与。再次,虚拟制造生产方式普遍化。企业的制造活动包括厂房的建立、员工的组建、设备的购置、生产工艺的设计、加工过程的开展,以及生产组织和协调等。传统企业制造活动的所有环节都以机器设备为重心,集中在企业自己的车间里完成。现代企业虚拟制造包含两种方式:一是公司所有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主攻产品设计、市场营销和品牌培植,产品的具体制造环节全部外包。如果生产过程分为产品设计、加工和销售等阶段,那么,虚拟制造就是企业自身负责设计和销售,中间环节的加工制造实行外包。如果一个行业整条产业链由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定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以及加工制造等7个环节构成,其中前6个环节是整条产业链中最有价值、能够创造出最多盈余的环节,目前基本上均由西方人控制。我国企业仅处于加工制造业最底层粗放型的制造环节,属于最低价值环节。以广东制造的芭比娃娃为例,出厂价是一美元,到美国终端沃尔玛超市售价是9.99美元。我国企业在国际分工中进行的是价值最低、浪费资源、破坏环境和剥削劳动的环节,即制造环节。当我国在破坏环境、浪费资源、剥削劳动的前提下创造出1美元的产品时,同时替美国制造出了9美元的价值。因此,我国企业应尽力进入国际产业分工中的高端环节。著名的波音公司777型大型客机的生产也是采取虚拟制造方式。波音公司对设计、研发、生产、总装和试飞的整个过程,采用了装配仿真、并行工程等先进的虚拟制造技术,通过CAD软件先设计出飞机的各部件模型,然后组装成一个三维飞机模型。接着对其进行反复修改和完善,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并行进行结构的详细设计、系统布置、制定工艺计划和进行工装设计及跟踪服务等工作,使设计者和客户在虚拟的环境中完成飞机的组装过程。随后,对飞机各个部分进行检测,一并提出修改意见。通过数字化预装配等虚拟制造技术,事先发现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并予以解决,波音公司再按照仿真的优化方案进行实物零部件组装。通过虚拟制造过程,波音公司实现了在没有制作原型机的情况下,一次试飞成功。在生产过程虚拟化、生产方式智能网络化和商业模式集聚模块化的情况下,企业营运资本的形式、性质、特征发生了哪些变化,亟待给出解释和答案。

企业生产过程的虚拟化、生产方式的智能网络化,以及商业模式的集聚模块化,其根源在于现代科学技术在企业经营过程的普遍深度应用。在人类经济发展史上,每一次生产方式的变革和经济腾飞,都是源于技术革命引发新兴产业革命的结果。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如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实质是以原子能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空间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第三次世界技术革命的衍生品,技术的先进性及其发展依靠信息和资源给予支持。因此,信息技术是当代技术中的基础性技术,技术和信息已成为当代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是由传统的人力资产、货币资产和实物资产,以及新型的技术资产、信息资产和知识资产等要素所有者结合在一起的合约组织,各种资产相互配合,共同创造价值。在企业的人力资产、货币资产和实物资产,以及技术资产、信息资产和知识资产中,货币资产是显著的流动性资产,其价值形成企业的营运资本。从营运资本周转时间小于一个会计年度的特征看,企业的小部分人力资产、大部分信息资产的价值具有营运资本特征,重要的是,营运资本是完成一件或一个生产单位(一批订单或一种产品计划)的产品生产所必需垫支的资本,这是营运资本的基本性质。营运资本是企业维持日常经营的会计年度资本,主要由现金、应收账款和短期证券等货币资本、少量存货等实物资本,以及与货币资本同时存在的短期要素资本构成。由于生产过程的虚拟化,企业的很多资产开始成为流动性资产,如虚拟技术研发、产品设计垫支和样品、订单开发和网络信息,以及短期人力资产聘用等,都变成企业的流动资产且在企业边界内,而其固定资产数额则相对稳定甚至下降。相应地,企业的技术资产、信息资产和知识资产(企业的信仰、理念和意志等文化资产)开始大幅度增加,人力资产和机器设备及存货等实物资产则显著减少,存货趋近于零。当然,那些处于产业链分工低端的加工装配企业,其人力资产与机器设备及存货等实物资产仍然会占企业资产总额的较高比重。可见,科学技术在企业的深度应用和生产方式的智能网络化,使得企业资产呈现多样化趋势。在此情况下,营运资本属于流动性资产价值的性质没有改变,其周转时间等于一个产品生产周期或少于一个会计年度的特征也没有改变,但又增加了新的特征:其构成内容主要是多种短期实时性生产要素价值,其形式呈现多样化现象。

五、结论

营运资本是企业的必要资本方式之一。企业的货币资本主要来自营运资本。营运资本的产生源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对货币资本的需求。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和企业技术资产的日益增加,将对营运资本存量产生重要影响。营运资本的实物载体实际上由部分实物资产、部分货币资产,客户资产和信息资产,以及部分短期人力资产等项目构成。营运资本是企业实时性多种要素资本的集合,其主要构成内容有货币资本和短期生产要素资本,其特征是周转期短并与产品生产周期基本吻合。所以,研究营运资本必须联系企业技术进步和研发强度。企业营运资本的管理与企业技术资产的占有量及其配置比例密切相关,营运资本存量多少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企业经营战略和商业模式的选择。

参考文献:

[1]毛付根:《论营运资金管理的基本原理》,《会计研究》1995年第1期。

[2]王竹泉、逄咏梅、孙建强:《国内外营运资金管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会计研究》2007年第2期。

[3]王竹泉、刘文静等:《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调查:2007

-2008》,《会计研究》2009年第9期。

[4]杨雄胜:《营运资金与现金流量基本原理的初步研究》,《南京大学学报(社科)》2000年第5期。

[5]汪平、闫甜:《营运资本、营运资本政策与企业价值研究——

基于中国上市公司报告数据的分析》,《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年第3期。

[6]罗福凯:《论要素资本——由一则故事谈起》,《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2期。

[7]罗福凯、袁龙龙、邵云:《中国会计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营运资金管理论坛2011论文集》。

[8]李海舰、陈小勇:《企业无边界发展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第6期。

[9]孙莹:《营运资金概念重构与管理创新》,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博士学位论文。

[10]Hernan Etiennot, Lorenzo A. Preve, and Virginia Sarria Allende. Working Capital Management:An Exploratory Study. Journal of Applied Finance. 2012. No. 1, 162~175.

[11]Trivedi Savtia. Impact of Working Capital Management on the Profitability of Limited Companies. Advances In Management. 2011. Vol.4(10) Oct. 48~59.

[12]Vivek U. Pimplapur, Pushparaj P. Kulkarni. Working Capital Management: Impact of Profitability. SCMS Journal of Indian Management. 2011. October-December, 53~59.

[13]W. D. Knight. Working Capital Management: Satisfying Versus Optimization. Financial Management. 1972.1(1):33~40.

营运资金管理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 企业财务管理 文献探讨

一、国内有关研究

1.财务管理的目标问题。已发表了很多论著,也提出了众多观点。代表性的有:(1)企业价值最大化和股东财富最大化并不相等。(李陆德,2001)分析了两者的涵,说明在质上并不相同,在相同条件下两者计算的结果存在差异,在数值上也不一定是相等的。

(2)相关者利润最大化。(张国庆,2005)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物质资本的地位将相对下降,知识资本的地位则相对上升,企业不再仅仅归属于股东,而且归属于相关利益主体,如债权人、经营者、员工、顾客等。

(3)经济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最大化。经济增加值是公司营运利润与资本成本的差值,是衡量企业在某个特定年份中赢利抵偿资本机会成本的指标(曾惠香,2004)。

2.财务管理地位问题。(林建于,2004)认为,财务管理并不是以该部门或财务人员为中心,而是在探究管理从何着手的问题;不涉及管理与生产孰轻孰重,而就各种管理工作之间的配合作讨论。

3.所有者财务、经营者财务和经理人财务问题。(许美惠,2005)提出所有者财务问题,法人财产概念的提出,使原有集所有者、经营者、经理人职能于一身的财务管理机制,发展成为所有者、经营者、财务经营人员分工合作的财务管理机制,所有者财务由出资人进行,以确保资本安全和资本增值为目标。

二、国外研究文献

笔者整理分类国外的财务管理研究,依各年代及应用方面将其分为融资财务、投资财务和资产财务3大方面为主,本文即将逐一提出比较。

1.融资财务管理时期相关研究(1900年代~1950年代)。19世纪初,西方国家股份公司开始迅速发展,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当时公司财务管理的职能主要是预计资金需要量和筹措公司所需资金。因此,这一时期称为融资财务管理时期或筹资财务管理时期。

1910年美国学者米德MEADE出版了本世纪第一部专门研究公司筹资财务管理的着作《公司财务》,1938年DEWING和LYON分出版了《公司财务政策》和《公司及其财务问题》。这些著作主要研究企业如何筹集资本,形成了以研究公司融资为中心的“传统型公司财务管理理论”学派。

2.资产财务管理时期相关研究(1950~1964)。50年代以后,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买方市场趋势的出现,公司部的财务决策上升为最重要的问题。最早研究投资财务理论的JOEL DEAN于1951年出版了《资本预算》,对财务管理由融资财务管理向资产财务管理的跃进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3.投资财务管理时期相关研究(1964~1979)。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跨国公司日益增多,随着市场日益繁荣,投资风险显着增加。这对当时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60年代中期以后,财务管理的重点转移到投资问题上,因此称为投资财务管理时期。

如在1952年,H.MARKOWITZ就提出了投资组合理论的基本概念。1964年和1965年,美国著名财务管理专家WILLIAMF.SHARPE和J.LINTNER提出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ITAL ASSETS PRICING MODEL,简称CAPM)。此两者揭示了资产的风险与其预期报酬率之间的关系,将证券定价建立在风险与报酬的相互作用基础上,大大改变了公司的资产选择策略和投资策略,被广泛应用于公司的资本预算决策。

4.财务管理深化发展时期相关研究(1979~迄今)。70年代和80年代初期,西方世界遭遇了通货膨胀。于是各国开始进行在通货膨胀条件下行使有效财务管理的研究工作。严酷的经济现实迫使企业财务政策日趋保守,主要是因通货膨胀导致。

解除完通膨危机后,随着通讯和交通的迅速发展,世界各国经济交往日益密切,公司开始朝着国际化和集团化的方向发展,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空前活跃,此时财务管理理论开始转向国际财务管理领域。80年代后期,进出口贸易融资、外汇风险管理、国际转移价格问题、国际投资分析、跨国公司财务业绩评估等,成为财务管理研究的焦点,此时,企业财管进入深化发展的阶段,并朝着国际化、精确化、网路化方向发展。

三、总结

今天,财务管理已发展成为集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计划、财务控制和财务分析于一身,以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和利润分配管理为主要容的管理活动,并在企业管理中居于核心地位。

参考文献:

[1]Herbert Simon.(1994),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REVIEW,SPECIAL ISSUE.

[2]JAMES, C.VAN HORNE; JOHN MWACHOWICZ,JR.(1998),FUNDAMENTALS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3]张国庆:知识经济时代高阶领导核心能力建构之研究.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硕士论文,2005

营运资金管理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连锁超市 财务管理 资产配置 沃尔玛。

超市作为一种商业形态自上个世纪在美国出现以来,有80余年的历史。我国超市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经历过不断发展,逐渐发展成熟。近一二十年来,连锁经营形态又被引入到我国,连锁业与超市的结合,使得连锁超市在我国取得了迅速发展,从符合商业发展的需要,也大大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生活便利需求。连锁超市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实体,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作出了重要贡献。为促进我国连锁超市的发展,加强财务管理与资产配置成为研究连锁超市的发展状况的重要内容。

一、连锁超市经营概述。

连锁超市是经营同一类别的商品的普通超市以统一的标准形式组合成的整体,它往往具有统一的外观形象、经营管理模式、规范的人事和内部管理,以统一的形式使得多个超市经营的标准化和简单化,以达到规模效应。连锁超市具有低价格、高周转率、销量大、顾客开放选购等结合连锁业和传统超市的特点,具有统一形象、采购、价格、管理、销售、服务等优势。从经营上来看,连锁超市的资金、资产、物流、财务、人事、服务管理都要有较高的水平,缺一不可,只有在各方面都具备较高的水准才能在连锁超市行业中占有一席之地。当前,我国国内出现的连锁超市主要有沃尔玛、家乐福、好又多、大润发等,其中沃尔玛以其强大的规模和市场营运能力在国内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力。

二、连锁超市的财务管理。

连锁超市的财务管理是在连锁超市整体的经营目标下,对投资、资本的筹集和营运资金以及利润的分配等方面的管理。财务管理在连锁超市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商品零售业的利润率不断降低的情况之下,财务管理在连锁超市的发展过程中所占地位尤其重要。

1。

连锁超市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财务管理作为一项反映超市各方面经营状况的晴雨表,不仅是一项专门性的工作,更是一项综合管理工作,与超市经营管理的其他各个方面紧密相连。财务管理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连锁超市经营状况的好坏。良好的财务管理可以通过指导经营,帮助连锁超市追求和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完善资本运作,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加强日常经营策略的监管,及时掌握连锁超市发展状况,迅速处理存在的问题,降低经营风险;还可以通过数据和指标来促进连锁超市对其他方面的管理。因此,财务管理在连锁超市的经营管理中占有核心地位。沃尔玛作为连锁超市中的巨头,其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对财务管理有着较为成熟的体系,在成本的控制和利润的追求方面占有巨大的优势,以财务管理带动了其他各个方面的管理,提高了其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

2。

连锁超市的财务管理对策分析。连锁超市财务管理的首要目标是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其主要内容包括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和利润分配管理四个方面。当前我国的连锁超市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财务管理的重要地位没有得到充分认识,标准化程度较低,控制系统建设不完善等方面。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连锁超市必须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在连锁超市运营中的重要作用。

沃尔玛作为连锁超市领域的巨头,在财务管理方面有着许多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经验。沃尔玛自1996年进入我国以来,截止2010年1月,在内地门店总计达到175家,它在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功与其成功的财务管理分不开。其成功之处主要表现在融资能力强,投资活动活跃,营业规模不断扩大,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强劲,存货周转率的管理能力强等。

第一,建立和完善适合连锁超市发展的财务控制系统。首先,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将连锁超市的战略发展目标同各个门店的具体经营状况结合,将总的预算细分到各个具体的目标,力图通过预算的刚性促进各个基层经营实体的经营活动的改善,提高连锁超市的整体营运能力。

实行全面预算还可以为连锁超市进行整体考核和经营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其次,加强连锁超市的资金管理。连锁超市的现金流量大,资金利用率高,因此资金管理是其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连锁超市的资金管理要实行集中管理,实行信用结算,提高资金的运营能力,建立统一的结算中心,加强对资金的监控和统一管理。再次,要加强连锁超市的存货管理,从进货、储存、退货等环节进行有效的监管控制。存货是流动资产中的主要组成部分。连锁超市的商品周转快,销量大,种类多,需要根据已经建立的商品目录进行进货的决策和管理,同时对储存的商品进行合理分配,规范退货程序,力图实现存货的最小化和商品的最快流通,提高经营效率。最后,还要加强内部控制,建立一支过硬的财务管理队伍,完善财务管理的制度。连锁超市的统一性使得其可以设计出规范统一的财务管理流程,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管理和职责权限的规范,建立起由人员管理控制、财务安全控制、审计控制和绩效评估等机制在内的内部控制系统,提高财务管理的系统化和标准化。

第二,改善财务管理的客观条件,建立起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连锁超市作为一个拥有较多分支门店的经济实体,其财务管理设计的地域和分支机构繁多,现代化的财务管理必须建立起与其组织结构配套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实行财会的电算化和联网管理,实现信息的互换和电子的审批监管,以及及时收集财务信息并进行财务分析的自动化和半自动化。

三、连锁超市的资产配置。

资产配置的目的是让连锁超市的资产充分发挥其效率。资产配置几乎涵盖了整个供应链,包括商品的采购数量与方式,仓库的设置,商品的配送与运输,以及人员的配置等多个方面。沃尔玛作为连锁超市行业的巨头,采用了高效率的供应链。沃尔玛在中国目前有近两百家店,只设了深圳和天津一南一北两个商品配送中心,采用集中配送的方式,有效控制了商品的采购、运输以及库存成本,同时还有效控制供应商交货时间。配送中心在当天让商品配送到各个门店,在保证门店的货源的同时还有效降低了库存,节约了成本,提高了资产的利用效率。

从投资上来看,沃尔玛的资金筹措能力强,通过采取持续巨额投资、阶段性筹资、维持高杠杆水平和激进的营运资金政策,提高了其资产效率的充分发挥。

从沃尔玛的经验来看,连锁超市行业既要充分发挥其流动资金的作用,尽量减少其库存,提高货物的流通率,让资产在流动中不断升值;还要充分利用其固定资产进行各种方式的筹资,增加投资,已取得规模效应,保证连锁超市的资产得到全方位的充分利用,以促进连锁超市的快速发展,提升其营运能力,在市场中占据更大的份额。

综上所述,我国连锁超市在其发展过程中,应该积极从财务管理与资产配置学习沃尔玛的先进经验和现代化的理念,结合自身寻找出一种最有效的财务管理和资产配置的模式,壮大自身的力量,促进自身营运能力的提高,为我国连锁超市行业的发展和企业自身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赵国明,连锁超市财务管理最优配置研究,财会通讯,2011年23期;。

[2]陈兴蔷,连锁超市集团的资产与财务管理,上海商业,1995年02期;。

[3]于媛,试论连锁超市的财务管理,财经界(学术版),2009年11期;。

营运资金管理论文范文第10篇

管理论坛

电网企业输配电成本核算的国际经验与启示陆正飞 祝继高 (7)

高等学校收入的分类及规范化管理李雄平 朱家位 黄梅 (10)

基于破产重整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探析闫华红 王安亮 (13)

三管齐下,完善企业预算管理体系陈弘 (15)

会计新视野

企业财务监督主体及内容研究——基于公司法人财产权保护的视角李越冬 干胜道 (16)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相关性实证研究——基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视角的再探讨孙清亮 张天楠 (19)

基于CDM项目的碳排放权的会计处理问题探析刘金芹 (24)

碳审计理论结构初探何雪峰 刘斌 (25)

司法会计鉴定案例评析(005)

虚列工程成本私分国有资产案件司法会计鉴定结论文书评析杨为忠 (27)

案例研究

滨海新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探讨李阳 尹钧惠 (29)

中国银行业财务价值评估方法探讨王敏 (32)

伊利引发的股票期权问题及优化探讨陈刚 冉莲莲 陈菲 李秋 (34)

新疆公立医院医疗质量控制研究——基于内部控制理论视角朱宇 尚高岭 (35)

唐山市中小企业融资的实证分析马素霞 李文艳 (38)

我国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的新趋势——基于创业板市场的分析胡永平 史原 (40)

加强电信业工程核算管理 提升财务信息质量易毅娟 (42)

提高河南融资效率的战略方法研究杜海鸥 (43)

会计信息化

高校会计信息化建设问题研究 (46)

借力XBRL,助推财务智能,塑造“智慧”会计人王舰 王东娣 李玉亭 (48)

审计与税务

对新《审计法实施条例》的几点认识刘魁明 (53)

注册会计师审计监管:从规则导向到原则导向蒋品洪 (56)

注会业务新领域:内部控制审计与咨询陈青 (58)

试论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发挥——基于抗震救灾款物审计的思考张勇 于阳 (60)

论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与企业风险管理李学梅 (62)

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的纳税调整及账务处理——基于会计与税法暂时性差异的理论分析邓亦文 (65)

提升广东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财税政策张源 林佩銮 (67)

浅谈运输费用的税务处理姚甥 (69)

企业控股合并中的所得税会计问题探讨吴红梅 (70)

企业所得税汇算深度剖析——“五年限制”里掘金王军丽 (72)

公司治理

中小板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技术效率与成长性刘新绍 张晓铃 (75)

对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研究欧阳小明 (77)

股权激励在中小板上市公司的应用效果研究金晓云 (80)

贵州上市公司财务风险与公司治理关系研究——基于2008-2009年财务数据的实证分析杨琳 武凯 (82)

河南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侯香红 (85)

上证综合指数影响因素探析谭桂荣 (88)

论首席独立董事制度的建立孟钟剑 (90)

基于社会责任的电力企业财务评价问题探讨李蕾红 (92)

中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郭玮 德力格尔 (94)

实务导航

利用远期外汇交易规避汇率风险的操作方法姜春兰 (98)

对利润表要素的分析和改进谢立本 刘玉勋 (100)

在非盈利组织中运用平衡计分卡的新视角王渊敏 白耀风 (102)

浅谈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基于SWOT分析法田莹莹 王淑珍 (104)

巧解复杂的财务会计问题宋宏丹 (106)

积分销售会计处理探讨蒋艳 (108)

无形资产“加速”与“加计”摊销的差异辨析刘淑华 温玉彪 (110)

现行会计准则下的企业成本核算:比较视角王健华 (111)

长期股权投资准则的改进徐京耀 (114)

教育园地

高校财务管理双语教学若干问题探索王立明 (116)

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赵红英 (118)

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教学改革研究张荣琴 (120)

高校税法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李晓红 谢晓燕 (122)

财会经纬

刍议会计变革对社会和谐的推动作用李家瑗 胡国强 (124)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个人理财策略研究陈雪 (126)

美国AIG危机对中国保险业的影响及启示许敏敏 王鹏程 (127)

中央部门预算改革背景下高校资金成本控制的探讨崔正林 (7)

谈构建高校国库集中支付系统与财务系统对接的设想孙琪华 (9)

促进高等教育投入稳定增长的拨款模式探析马宏建 龚鸣 邓敏 (10)

地方高校经费收入来源的拓展策略研究陆莹 叶青松 (13)

高职院多元化筹资渠道探析鲁忆 潘庆阳 (16)

高校非税收入汇缴管理的探讨冯斌 (19)

高校财务管理

论公立高校扩张中的财务风险华兴夏 罗娅妮 吴剑波 (21)

关于落实高校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的探讨陆美娟 雒敏 周伶俐 丁新农 (24)

构建高校财务内控机制的措施王祥 (27)

高校责任会计可行性研究黄宁 周语明 张李杰 (29)

基于遗传算法的高校经济规模模型探讨姜佩剑 岳喜马 (31)

模糊综合评价在高校科研经费绩效评价中的应用苏琴 (34)

公办高校财务风险的制度成因及控制对策曹娟娟 (37)

高校资产管理

关于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几点建议王辉 (39)

高校预算管理

高校预算绩效偏离度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张甫香 张健 (42)

项目管理在高校预算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吴建英 (45)

基于绩效预算视角下的高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探析张黎影 (49)

浅析高校预算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褚珊 厉洪 (52)

高校会计制度改革

试论高等学校新旧会计制度比较陈胜权 (55)

对《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的思考孙凌峰 (61)

基于修正权责发生制下的新旧高校会计制度对比分析李莉 陈薇 (63)

高校基建财务

当前高校基建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王文洛 (65)

关于加强高校基建财务内部控制的一些思考曹异芳 (67)

高等学校修缮工程结算审计问题与对策袁安 (69)

高校财务核算

浅析高校基建会计监督徐春芳 (70)

高校财务报销审核中的问题与对策侯利敏 (72)

Excel的功能及其在财务核算方面的应用研究刘浩博 (74)

高校学生缴费收入账务核算之重建吴赛 (78)

高校会计职业判断

高校会计职业判断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胡学忠 (80)

高校企业财务管理

高校实习工厂教学支出的核算邓汉宾 (82)

高校合同管理的路径探析史为业 (84)

高校校办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胡南南 (87)

高校审计

对高等院校开展教育资金绩效审计的思考吴明芳 吴华萍 (89)

我国高校绩效审计:现状、意义与建议安杰 国效宁 徐铭禧 (92)

审计广角

社会保险基金绩效审计初探朱春芳 孙长华 (95)

教育园地

论会计岗位技能培训朱亮峰 朱学义 (97)

理论探讨

声誉、预算差异调查对预算松弛影响研究郑石桥 丁凤 (99)

标准成本法在我国的发展困境及出路王光明 薛恒新 (103)

近5年我国会计学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王君 卢章平 (105)

我国推行人力资源会计面临的困境思考孟利琴 (109)

物流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以江苏省为例常晶 李新春 (112)

实务导航

包装物核算中缴纳“两税”会计处理的探讨孙雪莲 李士涛 (115)

公司治理

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财务绩效分析杨景霞 (117)

回归A股发行模式创新:跨市场换股吸收合并的利弊分析张舒华 (121)

我国企业公司治理评价实证研究李明星 张同建 (124)

企业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来自煤炭行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王静华 许敏 (126)

注册会计师资格互惠:机理、路径与利弊刘明辉 毕华书 (7)

审计干部在转型中的五大变革王宝庆 (10)

锚定效应在金融市场中的应用综述谭跃 陈知烁 (13)

不完全契约理论视角的财务重述动因研究何建国 房利 (15)

案例研究

试析现代企业成本控制与管理——以北京BJLC公司为例欧阳晓慧 (17)

基于薄冰理念的企业成本控制探析——对丰田汽车召回事件的案例反思徐凯 徐标 (19)

雷曼破产事件中安永审计责任的分析徐南 叶建芳 (21)

存货审计问题的探讨——关于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审计总结李浩媛 (24)

管理论坛

企业价值观与财务绩效评价指标的相关研究夏楸 温素彬 (26)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罗云 李惠玲 (28)

会计信息披露违规行为问题研究——基于2008和2009年度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实证分析宗国恩 (30)

企业社会责任视角下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李丰团 (32)

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置换定价研究余杰 肖妍 周林 (34)

营运资金管理评价方法研究胡爱萍 秦国华 (36)

政府行为,R&D投入对企业创新的激励王雪 韩秋兰 付会芳 (40)

风险与内控

工程项目成本的内部控制流程研究与应用周仁仪 周喜 龙桂元 周雅萍 (44)

内部控制成本探析朱萍 (48)

实现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有效性的途径探析孙银忠 (50)

会计信息化

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战略研究曹燕 常京萍 (52)

REA会计模式促进会计报告变革的思考丁璐 (54)

中国企业推行ERP的问题探究孙莲香 (56)

实务导航

日记账法在现金流量表编制中的应用林斌 吴文军 (58)

用比较法透视“内部交易抵销分录”效果明显徐晓琴 温玉彪 (61)

企业合并中递延所得税的确认与计量黄华枧 张志凤 (63)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问题辨析周军兴 徐莹 李敏 (67)

关于煤炭安全生产费用核算办法的探讨江泳 (69)

层次分析法下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分析及建议霍曼曼 汝莹 (71)

公司治理

治理层特征与股利政策——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张志花 金莲花 (73)

上市公司大股东与经营者合谋生成与治理分析高雁 谢智勇 肖敬 成玉飞 (79)

山西省煤炭上市公司可持续增长能力分析杜彩群 (81)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预警模型的构建及应用张慧君 李卉 (83)

企业智力资本绩效评价方法的优化整合——基于绩效棱柱思想的平衡计分卡模型的构建徐爱萍 (86)

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理论分析贺红艳 (90)

税务与审计

浅谈实施内部审计咨询的收益与风险彭启发 李登辉 刘传会 (92)

浅议企业税务风险防范与控制的措施张景凡 (93)

我国高等学校绩效审计的对策探讨张学平 孙红梅 (95)

内部审计理论与实务专题(3)

独立性与上市公司内审组织模式的选择性陈凌云 卫娟 (97)

高校财务

关于高校基建财务实行精细化管理的探讨唐曙光 李爱国 (100)

新形势下高校财务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探讨——广西工学院财务档案管理研究刘迎春 (102)

教育园地

中小企业任务驱动下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王峰 (104)

ERP沙盘技法之图表作业法欧阳满花 毛接炳 (106)

提高非会计专业会计学原理教学效果的途径蔡香梅 (110)

财务管理实践教学模式探讨蒲林霞 张才志 (113)

财会经纬

我国短期融资券——历史、现状及发展建议高绍福 陈旻 (115)

外资并购中的企业所有权配置问题研究傅雁蕾 杨子平 (119)

小型企业主办会计核心职业能力培养——工学结合、递进层次的培养模式黄晓榕 (121)

浅析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考试改革与实践杨世鉴 李紫玥 (123)

我国铀资源勘查工作融资体制改革研究马杰 王玲玲 (125)

上一篇:新农村体育文论文范文 下一篇:互联网广告论文范文